雖然這篇小六速率練習答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小六速率練習答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小六速率練習答案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萬的網紅洪仲清臨床心理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光懂得自我覺察,就能讓我們的生活走向療癒之道了。 覺察能力不是非得和靈性或東方世界扯上關係不可,它也可以用來改善生活品質。有療癒力的自我之所以實用,就是這個緣故,它不受任何情境、時間或宗教信仰的限制。 我們雖然可透過穿戴式裝置得知自己心臟開始狂跳、血壓飆高、呼吸變得不規則等,但能對這些信號做出回...
小六速率練習答案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光懂得自我覺察,就能讓我們的生活走向療癒之道了。
覺察能力不是非得和靈性或東方世界扯上關係不可,它也可以用來改善生活品質。有療癒力的自我之所以實用,就是這個緣故,它不受任何情境、時間或宗教信仰的限制。
我們雖然可透過穿戴式裝置得知自己心臟開始狂跳、血壓飆高、呼吸變得不規則等,但能對這些信號做出回應並啟動療癒反應的,只有一個人,就是我們自己。
取自《自體的療癒》
……………………………………………………………..
各位朋友,早安:
這一本書先從基本的研究與例證帶入,一點一點地走向我們平常的生活。我也希望用這種方式,慢慢地、慢慢地讓版面上的朋友感受到,照顧好自己的重要性,特別是從心理層面著手的部分。
有時會想說,老生常談會不會容易讓朋友們忽略,所以我想把這個主題拉長一點。即使我們並不真的擁有身體,但只要我們跟它在一起,就可以保有善意。
身體會變化,心緒會起伏,內外境不斷循環。我們藉著覺察,清楚照見自己的回應,最後如何作用在自己的身心。
祝願您,能對身體發出的訊號,懷著愛與謙和!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hotos/a.248192138530437/3789991287683820/
……………………………………………………………..
基本的覺察力
【文/ 狄帕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魯道夫・譚茲(Rudolph E. Tanzi)】
綜合前面所說,要促成有意識的療癒,好像唾手可得。很多人以為,只要沒有睡著或昏迷,就叫「有意識」了,可惜事實並非如此。不過,這些人在意識發展上的潛能並不輸許多功力深厚的瑜伽士或僧侶,只是從未有人教他們如何運用這份能力。隨便找三個人在同一個房間坐下,問他們當下察覺到什麼,三個人給出的答案很可能截然不同,而且還不見得會重複。譬如說,張三注意到房間裡的氣味,李四注意到壁紙的顏色或花樣,王五注意到天花板的高度。除非刻意改變外在環境,好比將室內溫度調高到攝氏三十度,三個人給出的答案才可能比較一致。此外,回答內在狀態(包括念頭、心情和感官覺受)的機率也比較低。
不管是瑜伽還是其他東方傳統中的靈修練習,主要目的都是要收攝散漫的意識,讓覺知變得更敏銳,將天生的秉賦鍛鍊成才能。在覺察到任何外在事物或內在狀態以前,受過這方面訓練的人一定都會說自己能覺察到自我。其實,一般人也有這份能力,畢竟若是覺察不到自己,自我感就不可能存在。不過,這樣的自我覺察層次較低,和心識中散漫躁動、變幻莫測的認知活動相比,不過是小巫見大巫。
覺察能力不是非得和靈性或東方世界扯上關係不可,它也可以用來改善生活品質。有療癒力的自我之所以實用,就是這個緣故,它不受任何情境、時間或宗教信仰的限制。自我覺察關注的對象,是我們當下健康狀態的及時指標,包括:
•知道身體出現了什麼感受:要做到這一點,我們的意識必須夠敞開,才能敏銳察覺到身體在傳遞什麼訊息。
•知道如何詮釋身體傳遞的訊息: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能接納自己的身體,把它當成最佳盟友,而非痛苦的來源。
•知道自己在情緒層面發生了什麼事: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放下否認、恐懼和不切實際的想望,也不再壓抑情緒。
在日常的人際互動中,當別人隨口問「你好嗎?」時,我們常常也隨口回答,但有療癒力的自我不這麼做,它會認真看待這個問題。一旦對自己當下的身心狀態清楚明瞭,自我療癒的過程也就展開了。我們雖然可透過穿戴式裝置得知自己心臟開始狂跳、血壓飆高、呼吸變得不規則等,但能對這些信號做出回應並啟動療癒反應的,只有一個人,就是我們自己。
下面我們以職場為例,說明自我覺察能力有哪些好處。
▍把正念帶入工作:可立即實行的七種自我覺察練習
典型的職場難免會對員工造成一些看不見的負面影響,但我們可以透過一種或多種技巧來改善,抵銷負能量;必要的話,這些方法還可以視個人狀況做調整。
1. 東方的修行傳統多半要求修煉者將覺知專注在特定的點上,也就是既專注又放鬆。還有,不要多工;已有研究證實,多工會分散注意力,降低工作效率。
2. 覺知雖然要保持專注,但狀態應該是放鬆而不是緊張的。找個安靜且不受打擾的環境工作,每小時起身活動兩次,進行人際接觸,讓同事知道你也需要人際互動,不要讓他們覺得你很孤僻或冷漠。如此一來,同事會更懂得尊重你的獨處時間。
3. 把覺知放在當下。一件事如果不到五分鐘就可以完成,請馬上處理,別讓不重要的小事堆積如山。養成這個習慣還能改善時間管理狀況,讓你不會在一天工作快結束時,抱怨自己沒有充足的時間完成該做的每件事。
4. 細心聆聽身體的需求。每小時最少起身一次,做做伸展操或走動一下。
5. 把注意力放在身體的核心和中軸上。疲累時,找個安靜的地方閉上眼睛,做幾個深呼吸,讓專注力再次回歸中心。對一些人而言,把注意力放在心臟附近會讓這個練習的效果變得更加顯著。
6. 別忘了呼吸。呼吸能協調身體的許多機能,如心跳速率、血壓值和壓力反應。每小時做至少一次呼吸練習,方法如下:吸氣時從一數到四,閉氣一秒鐘,讓自己融入在呼吸所帶來的放鬆感中,然後吐氣,數六下後結束。重複個幾次。(用你覺得舒服的步調練習,速度無須放得太慢,以免做了幾下就喘不過氣來)。做完上述練習,每分鐘的呼吸次數通常會從十四次降到八次,心情也會跟著平靜下來。
7. 牢記工作初衷。工作的目的不是要拚死拚活地趕在期限內交差,而是要樂在其中。心理學家發現,生活過得幸福美滿的人,通常都知道要怎麼讓自己快樂。那麼,什麼樣的經驗稱得上快樂呢?基本上,只要能讓人打從內心發出真誠的微笑,都算是快樂。
上述練習不但能用在職場上,職場以外也相當有效。現代人每天幾乎都要花三分之一甚至更多時間在工作上(據估計,下班後把工作帶回家做的白領階級,每週花在工作上的時間平均超過六十小時),要在強大的工作壓力與負荷下保持自我覺察,確實是一大挑戰。儘管如此,這些練習依然值得你投入時間去做,因為效益可觀──如果能保持專注、不動如山,不被工作忙碌所激發的種種內心「噪音」淹沒,就能達到行住坐臥皆靜心的境界了,而這也是所有智慧傳承的要旨之一。而且,就算撇開靈性議題不談,光懂得自我覺察,就能讓我們的生活走向療癒之道了。
.
以上文字取自
自體的療癒:後疫情時代的新健康提案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3612
一中心∣https://bit.ly/32mL9HB
一中心出版 1 Center LTD.
.
已額滿_板橋免費公益講座_你還在獨自生悶氣嗎?--示弱的勇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9616727062187/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小六速率練習答案 在 你(妳)好,我是莎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有讀有回](上)
一年又過去了,不曉得大家對於過去一年的感想是什麼呢?
新年的意義絕對不是單純為了設立一條可以跨越的臨界點。如果真的有神,上帝所創造的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應該有能夠讓我們積累什麼功能才對吧。一天很長,一年卻很短。當我賣力划完了這三百六十五下艱辛旅程,竟也有種就這樣了的感覺。
為了不想讓每一年都是「就這樣了」,去年我為自己設立了一個小目標、小紀錄,並盡我所能完成它。雖然結果和我所設想的相差了大半,但至少也確實讓我妥協了自己真正的能力,知道下次可以不要這麼好高騖遠。
二零一八年,我為自己設立了讀一百本書的目標,並做了一個表格確實記錄我所讀的每一本書的心得。結果,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我確實讀完的只有四十六本書。連半數都沒有達成。
時序進入十二月,我為了和自己所設立的目標相差甚遠而感到焦慮。但這一年來,我不知怎地一直在默默練習一件事,就是不要為了不可逆的事情感到緊急、焦心。居然一個月內看完五十本書對我來說不可能,就算每天沒日沒夜地看有可能、就算我盡量不要去思考其中我想理解的事物,不求甚解地讀有可能,那也不是我想要的讀書方式。
我一再、一再地體會到自己的軟弱無力、自己的能力邊界,並且試著接受就是這樣的自己。雖然常常會有「啊,原來我就只是這樣呀」的失落感,畢竟人總是習慣先將自己看在上位;也無法有效抗衡所有焦慮不安。但至少,我在感受著這些負面情緒,並且明確清楚自己的確無能為力,然後就讓自己消化吸收完畢這一局面,沒有為了想要排解痛苦而找人訴苦、沒有為了想要扭轉情勢而憤怒哀戚、沒有因為自己的情緒而去介入他人的情緒,依舊讓周遭的世界如常流動之際,我終於感覺到了什麼叫做「活在當下」。
通常在快樂的時候,我們很能活在當下,不希望這個當下會有走遠了的一天,甚至為了留住快樂而去做出許多遠離快樂本質的事。比如說,為了想要留住某一個人的愛情,而委曲求全接受某些其實會傷害自己的事。而在快樂之外的所有五味雜陳的滋味裡,就我目前所能想到的,除了暗戀時的那種微微心酸之外,很難有哪種情感能夠讓我甘心住在裡面。
即便不說出來也無所謂。
純粹透過自己這個受體去經驗穿透自己的一切。就算是快樂也有不須與外人道的自信,可以單單憑藉自己來為所經歷的事物作出判斷與解答,不需他人的意見參與、價值評判。能夠全權為自己的喜怒哀樂、或是喜怒哀樂之外的那些難以分說負責。這是我在二零一八年、目前為止所體會到的,最活在當下的方式。
除了讀完四十六本書並做下心得記錄,二零一八年的我,還和三位好友到了以台灣人來說較少會去的約旦及以色列自助旅行、接下了一些我想都沒想過的業配(吸塵器之類)、以部落客的身分出席參加了活動(見到我的偶像振誠)、拍了婚紗(但沒有結婚)、鼓起勇氣約了很久沒聯絡但很想聯絡的朋友見面、降低因睡太晚來不及而搭計程車去上班的次數、去學了一直很想學的一項才藝、意外開始會自己做菜、爬了玉山⋯⋯。雖然都不是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但對我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微小進步。
但去年同時也有一些令我相當喪氣的事情。
我和自己的母親和哥哥因為一些我到目前為止還難以釋懷,所以無法面對、寫不出來的事情關係惡化。我在家幾乎不和他們說話,常常門裡門外,人前熱絡、人後冷漠,都讓我感覺自己的虛偽及不安。我因此無法有自信確知自己是不是一個足夠好、至少對得起自己的人。畢竟原生家庭做為養育我長大成人之根、之本,如果一棵植物的內裡腐朽了,外表還能真正綠意盎然嗎?
我依舊是個會說謊的人。會為了某些私利或是方便,選擇說或不說某些事情,或是換個方式表達。即便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幾乎已經是本能一樣的生存方式,誰都會說點大大小小的謊。甚至有交情好的同事,曾經私下告訴我,職場上最好的生存方式,就是一旦被上司發現做錯任何事情,只要不是被當場抓到,直接回答:「不是我」、「不知道」⋯⋯一概不承認是自己便好。
但作為一個想為自己負責的大人、想至少能對自己誠實、想以一年為期實在長出一層成熟的人來說,上述這些的確有改進的空間、或是乾脆妥協的必要。
不過居然我還會感到痛苦,那麼就表示我還想要再努力努力試試看,不肯就這樣妥協吧。
閱讀一直是形塑我思想的重要養分。對我而言,我不知道從閱讀之中獲取了多少好處。這是素樸的我,唯一一點能夠揣在懷裡而能感覺與他人不同的地方。即便閱讀並不是相當輕鬆愉快的事,有時甚至有點痛苦。但我卻常常發覺這是一條可以直接汲取他人精華的捷徑,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當然,體會人生的方式有非常多種,如果只有閱讀,也會少了許多滋味。不過,作為一條不輕鬆但絕對值得的捷徑,我還是相當推薦大家可以多多走到這條路上來。
有些想要走到這條路上的人,會問我該從什麼書開始、感覺找書好難。剛開始的我也是這樣的,要經歷許多「試錯」,甚至是與書之間的磨合,才能漸漸掌握閱讀的樂趣。不過,一本再難看的書,就算只是令人練習加快閱讀速度,都會有它的價值。而且,甲之砒霜乙之蜜糖,即便我喜歡或不喜歡,都還是會有人不喜歡或喜歡。再者,欣賞我的思想的人,應該也會想要知道我的思想來源。所以,這篇文章的附表會先完整呈現我所看完的四十六本書的心得。
當然,四十六本書中也會有我特別喜歡或特別不喜歡的。我會在下一篇文章再多做一個小分類及解釋。
很多人會感覺我寫的文章很少,平均一個月只有一篇,是不是非常不認真經營呢?
我無法直率地說自己非常認真,畢竟我要是有男人在曖昧的時候、有酒可以喝的時候,一定是率先跑到那些地方去了,相當食色性也。不過,只要我有寫、敢寫出來的內容,就絕對不會是隨便的東西。甚至我替自己訂下了寫讀書心得的目標,有很大的程度也是為了更多的拓展自己的智識,以升級自己寫作的能力。沒有一定的想法及野心,不會去做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我其實光是看著自己一年下來寫的心得,都能感覺自己隱隱約約地進步了一點,不論是想法、文筆還是某種難以言說的韻味。
我曾經很為網路上的內容農場所苦,卻又很需要這樣的東西。十分苦惱裡頭無腦直觀的淺白內容,在遇到某些困難時,又非常容易被設計好的誇大標題吸引,愚昧的只求治標不治本,以期安撫自己。網路雖然的確是一道非常簡便快速的任意門,能解決的卻往往是生活的形式,很難是生活的本質。很多人為求滿足人「即時」的心理,配合發出一些不負責任、未經思考的內容,我想大言不慚地說一句那是我所不齒的。所以我寧願發文少少,實實在在積累一篇一篇讀書心得,也不願去配合這個世界走紅的速率。
或許是因為我再也不願意為這個世界所制定的公式樣本沖刷消解,死命掙扎著站在岸邊,才學到了什麼是苦中作樂般的活在當下。我逐漸明白如果我想要保有自己,痛苦就成為我必然的擁有。和我曾經享受過的超然快樂相比,我現在的人生可以說是平凡得可以,甚至有點無趣。居然快樂的程度沒有增加,為什麼還能覺得這樣的日子挺好的、甚至神奇地活在當下了?我想那是因為曾經很想追求某種真理的我(為什麼他不愛我、為什麼她比較漂亮、為什麼我那麼倒霉、為什麼別人都那麼煩),突然放棄追求也發覺了自己可以不追求。
沒有汲汲營營要答案的時候,人生就不是一場零和遊戲,不過是一段歷程。
我為我的不認真做出的解答是,我不過是在認真做著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儘管於他人而言那不叫認真。我如此認真卻還無法獲得自己想獲得的報酬那該如何是好?那我就甘心承受著自己種下的果,不緊急也不焦心。然後我就在每一個地方,世界也帶不走我。
我想說,我所體會到的人生樣貌是,必須下苦功去經營某項事物,才有機會獲得真實的安心。希望所有想從我這裡得到一些想法及解釋的人能明白,我在努力走著這條路的同時,你自己也必須很努力。
最後,祝大家閱讀愉快。
小六速率練習答案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伍. 談談樂手教練實務經驗 }}_20
接續上一週聊到的『新光三越第六屆不插電音樂大賽』,決賽前的四組、每組十個小時的樂團培訓過程。這個賽制特別的地方,就在於主辦方提供給每一組入圍決賽的隊伍,有一位評審做為專任教練,用十個小時的時間,來整備兩首全新的曲目,參加在八月下旬的最後決賽。
當然,每一位評審教練對於各組的十個小時要如何運用、以及在什麼場域進行訓練,完全依照評審的自由意志。我負責的四組隊伍、八首新作的整合訓練,我所規劃的進度是:
第一次培訓 3小時 (各組獨立)~整理第一首曲目內容,包括編曲大方向與演唱、演出方式調整。
(隔幾天)
第二次培訓 3小時 (各組獨立)~整理第二首曲目內容,包括編曲大方向與演唱、演出方式調整。
(隔幾天)
第三次培訓 3小時 (各組獨立)~確認兩首曲目所有音樂細節與執行改進,確認整體演出狀態。
(隔幾天)
第四次培訓 1x4小時 (四組聯合)~ 最後一次的培訓執行方式,會像是『賽前觀摩』,各組將會在其他三組的面前執行完整的演出內容;同時,我也會邀請其他的業界友人擔任評審的角色,針對各組的呈現狀況提出不同觀點的改進建議。
首先,訓練的場地,毫無疑問地,一定是在強力錄音室的羽房。其次,在我的想法裡,前面的兩次三個小時,我們可以針對參賽隊伍已經有的音樂樣貌,分別做深入、細緻的音樂調整;但因為參賽者都還不是職業級別的音樂工作者,所以我們會需要留下第三次的三個小時,來檢查先前的調整動作,樂團們可以執行到的完整度,如果在第三次的查驗過程中,發現確實有難以突破的障礙,我們還可以就現實狀況做難易程度的調整。
而最重要的一個回合,當然是第四次四組聯合培訓的四個小時!在這個回合中,每組參賽隊伍都會在其他三組的面前,做一次類似『成果發表』的呈現,而整個回合的執行要點,更像是一次觀摩性質的『會前賽』,每一個隊伍都可以知道其他的隊伍做了哪些的準備,以及自己的強項與弱項各在哪裡,而能在最後有限的時間內,盡力去做必要的調整,來為決賽的表現,做出最好的準備。
由於前三次的訓練,都是我以『個人主觀』的音樂感知,去分別調整每一組、每一首曲目的呈現樣貌,但在現實的決賽過程中,將會有其他五位的評審,以『各自的主觀所形成的相對客觀』,來檢視每一個曲目的表現。為了求得『更客觀』的視野,所以在第四回合,我都會邀請其他的業界友人來扮演評審評議的角色;我們並不會對於這四組做出成績的排序,但我們會在每一組呈現結束的當下,立刻對於剛剛的表現提出每位評審的看法。在這一屆的第四回合,我非常開心能邀請到『佛跳牆』的三位樂手:鼓手 – 江尚謙先生、貝斯手 – 林奧迪先生,與吉他手 – 黃宣銘先生,來提供他們自身對於各組在於音樂處理、演出狀況、器材應用,以及各種『一定要說』的面向上,許多非常寶貴的意見與建議 --- 在八月二十四號的晚上,很多時候,我都暗自覺得:『啊!如果當時年輕的我,能夠聽到這些評審的意見,該有多好……』。
在我提筆寫下這個活動紀錄的時間點,那『四十個小時』,已經像是飛的一般匆匆倏忽而過;而決賽最後的結果,還是一個『明天的未知數』。我想,正好是一個等待現實前的空檔,可以把一些我所觀察到的『共同症狀』做一點簡單的描述。
[二. 樂手教練的實務筆記]_07
1. 監聽的調整~ 第一個永遠會是監聽的調整!對於地板式監聽喇叭的『音量控制』,我真的覺得會是每一位有志於音樂工作的樂手都應該認真看待的。說到這一點,我必須岔題去說另外一個『事件』,因為這個事件中所發生的一些討論,剛好可以為這一次的專頁文章做一個『相對客觀』的對照。
這一週的一天下午,我應『中子音樂』之邀,去擔任了『流行音樂國際交流工作坊 - TLCMC 2018 演唱會音響設計大師班』的一個工作角色:在這個活動的第三天下午,主講人 - Kenneth Pooch 先生 (https://twitter.com/tourpooch ,世界級的現場音控工程師,你可能知道他現在正在負責 Justin Bieber 的巡迴演唱會) 的講座主題,正好是『演唱會現場的木吉他收音手法』,因此,我實際的工作角色就是一位現場彈著木吉他、用各種拾音器組合、DI Box、木吉他 Preamp 提供聲音來源,讓 Kenneth Pooch 先生可以在『外場』實際講解各種聲音調整方式的『活道具』(關於這個活動,我的廠商友人蔡自強先生在當天有一則臉書動態的文章紀錄,可以窺看整個工作過程的紀實: https://www.facebook.com/faridaguitar/posts/1880083525363598?__tn__=-R )。
很有趣的是, Kenneth Pooch 先生提到了他所面對的許多樂團、樂手 (看來~這是一個屬於跨國際的議題),會希望地板監聽聽起來『就要像是專輯錄製的那樣飽滿、完整』--- 而那是不可能的!
當然是不可能的!光從物理條件來說就做不到。地板監聽與一般的錄音室監聽喇叭,在頻率響應上就有所差異,更不用說地板監聽是一個 Mono 單聲道的設計,怎麼可能重現『專輯錄製』時的 Stereo 立體聲道的音樂資訊?我想,透過與 Kenneth Pooch 先生的對談討論可以印證:如果你希望在一個不算太大的『箱體』裡要把整個樂團都塞進去,什麼都要聽得到、而且你的聲音還要是最大聲,最後的結果,恐怕是一切都糟透了。
『監聽』的意涵,只是在『提醒』你 --- 現在其他的樂手都進行到哪兒了!我的看法是這樣的:你『需要知道你在彈什麼、唱什麼』的這回事兒,是發生在你自己練習的時候,而進行到與其他樂手團練、或是已經要演出的階段時,你需要的是在那個『箱體』裡聽到足以提示你的樂器資訊即可 --- 很多時候,你很可能只需要送鼓手的 Hi-hat、適量的 Bass 與適量的 Vocal 就可以工作了,你其實還有很多『耳朵』的空間可以去聽『整個舞台』發出的聲音總合,更重要的是,你一定有很多的空間,可以去與你的樂手們進行眼神的交流 --- 不論你相不相信,台下的觀眾要聽到、看到的是你們『共同合作』的結果,而不是單單只想聽你這個人所負責的角色。
但我大概可以理解為什麼你需要聽自己的音量到那麼大 --- 其實只是一種不安全感在作祟。要克服這種心裡障礙,其實真的沒有別的神奇法門:就是在家裡跟著節拍器,把你要彈奏的部份練到滾瓜爛熟吧!而對於 Vocal 來說,如果你 (妳) 不希望永遠都是你 (妳) 的監聽在 Feedback,那麼,請去鍛鍊正確的發聲方式,與熟記你 (妳) 要演唱的每一個字的共鳴位置!
2. 節拍器~ 在這個培訓過程的前兩次、共六個小時,我都會把 Click 送到地板監聽,讓所有人都可以清楚聽到,然後把演奏結果錄製下來,以便隊伍們可以去進行必要的校正。但從第三回合開始,我就會要求只有鼓手聽 Click,而其他樂手要想辦法用聽覺、或視覺去跟上整個樂團的速度。這裡會很講究:
a. 鼓手會不會很聰明地在自己沒有演奏的樂段,用很音樂性的方式去提示其他樂手現在的音樂速度。
b. 所有的樂手們有沒有一種『共同的呼吸速率』。
這已經沒有任何工具書、教條可以協助、改善你們之間的默契了,你只能不斷要求自己有足夠的 Click 訓練,從而鍛鍊出來的『內在時間感』--- 而且還能控制你的肌肉,在瞬間不及反應的時間裡,能夠做出該有的樂器操作力度。
有趣的是 … 這個專頁已經架設一年多,而關於 Click 的討論,篇幅好像也沒有少過;但年輕的樂手走進強力羽房時,這個世界似乎沒有改變多少 ……
一定是我還需要努力!
3. 音樂性~ 這其實牽涉到許多個人式的美感,似乎沒有一錘定音的解答。但參與了這次音樂整備的年輕音樂人應該會發現,我最常做的簡易調整,就是不改變你的和絃,但改變『和絃被處理』的時間點:往前半拍、一拍,或是往後移;其次就是試著去錯開所有樂器的聲部 (把位),去完成一種『織地』的組成。其實這都不是什麼高深的手法,但年輕音樂人往往會只是用『直覺』去處理音樂的『內在構成』,比較少主動而冷靜地去與樂手們交換『音樂織地輕重』的想法與嚐試。
如果真的有興趣想增進自己在音樂組織上的想法,你真的可以找幾首你覺得是經典的作品,認真分析、拷貝一下別人的巧思;或者~ 這個專頁在半年多前寫了一些關於『音樂構成』的、比較枯燥的文章,也許可以給你一些不同的進入觀念。
而音樂,一直是『感性』與『理性』的交織,缺一不可。很多時候,你真的只是需要用一些『理性』去控制你的『感性』。
4. 木吉他訊號放大器材的選擇~ 由於是『不插電』音樂表現形式,所以木吉他幾乎是所有樂器類型的首選;但就像『音響設計大師班』的 Kenneth Pooch 先生所言:即使是世界知名的藝人或樂團、樂手,真的會讓他覺得『好聽』的木吉他訊號放大的人,其實並不多,而大多數人的樂器聲音,其實是『蠻可怕的』!
當然,如果你希望你的木吉他聽起『像是一把木吉他』,那麼,解決的源頭一定是從你手上的那把琴開始。不過,我根本不是在說你應該要有一把貴到什麼程度的琴 --- 就像 Kenneth Pooch 先生的經驗談,我也看過、聽過許多名貴的廠牌名琴,在聽自然原音的時候很優秀,但一旦使用了『拾音器』系統之後,真的變得『蠻可怕』的。所以,我其實更在意的是你所選用的拾音器與 DI Box 的組合。
我一直都是使用『法麗達』這個品牌的木吉他做為現場演出的樂器, Kenneth Pooch 先生問我選擇的原因,答案是:『首先,這是我們臺灣自己的品牌;其次,她很穩定。我曾經上一週還在杜拜沙漠四十幾度的高溫戶外進行 Sound Check 與彩排,隔週就在北京零下好幾度的場館進行排練,而她的琴頸完全沒有彎曲』。
但她所搭配的 Fishman 拾音器是 Piezo 式與 Mini Mic 式混合的雙系統 --- 甚至連 Kenneth Pooch 先生都覺得只使用 Piezo 式的收音系統,他也很難把琴音調整得好聽。
然而,這還不是我覺得最嚴重的問題。我注意到許多的參賽者在上到舞台之後,並沒有自備自己的 AG Preamp/DI,而是將吉他訊號直接接進音響廠商所準備的共用標準型 DI Box --- 也就是它無法提供任何的音色修整,只能將『非平衡』訊號轉變成『平衡』訊號,做為現場訊號放大的來源。如果那一場的演出或比賽,所有人都是使用這一顆廠商的 DI Box,那麼,情形只會是我們要忍受整個過程中大家都一樣難聽的音色;但萬一,有人帶了自備的器材,能夠提供音色修整的功能,那麼~ 在這種 A、B test 的情況下,他會有非常高的機率把琴音調整得比你好聽很多。
如果你是一個比賽的評審,你的先決判斷會是什麼?
所以,只要是參加我的整備訓練,我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吉他手一定要自備有足夠功能的 Preamp/DI Box,來讓自己的音色至少立於不敗之地。而近代的這類型器材,已經由原本比較單純的『等化器』(EQ) 調整音色的方式,進化到附加『IR』(Impulse Response, 脈沖響應) 功能,讓你手上的吉他可以發出『類近』著名廠牌特定型號的吉他,在特定型號麥克風下真實收音的聲音樣貌 --- 而我們所說的器材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天價,像是 Fishman Aura 系列,或是 Zoom A3 系列的木吉他訊號放大產品,都可以提供到這樣的條件。
如果你還不太熟悉『IR』這個聲音技術,我覺得你應該要在網路上好好搜尋一下這個相關資訊,它應該會是下一個十年在音訊工程上最重要的技術,而且已經廣泛應用到許多樂器模擬與場景模擬的作品上了 (http://a85115230.pixnet.net/blog/post/390104224-%E9%9B%95%E5%A1%91%E6%9B%B4%E7%9C%9F%E5%AF%A6%E8%B2%BC%E5%88%87%E7%9A%84%E7%A9%BA%E9%96%93%E5%8F%96%E6%A8%A3%E9%97%9C%E9%8D%B5%EF%BC%8Dimpulse-respons )。
5. 上台的緊張感~ 最有趣的是:其實只是在強力的一個四組觀摩演出訓練,每一組在呈現時,都比第三回合結束時要來得『失常』一些,因為:你只有一次的機會,而且你有得失心。
這大概是第四回合中第二有意義的事了 --- 最有意義的事當然是那三位已經拿過金曲獎最佳樂團、最佳編曲的評審所給出的建議!這『第二有意義』的事就是:你會發現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在緊張,是所有人都在緊張!
那不是很棒嗎!你就知道你不是孤單的一個人了!在比賽的那一天,每一個踏上舞台的人 --- 都。很。緊。張。那麼~ 還有什麼好怕的呢?
如果你的大腦只能運作『緊張』這件事,那麼,你就很容易錯失『享受這個舞台』的美好機會。我覺得,只要是比賽就會有輸贏,獎項究竟是誰能拿到,其實本來就不是我們可以自己決定的;如果很可惜的,你並沒有拿到獎項,而且你也沒有享受到這個舞台,那 … 不是輸了兩次嗎?
所以~ 不論是對 D Power、對『佛跳牆』,對這些年輕的隊伍,我真的只有最後的一句話:『上台,就要玩兒得開心!』。
因為,你該努力的,你已經努力了。
------------------------------------------------------------------
四十個小時真的一眨眼就過去了,我看著四個隊伍漸漸把兩首創作整合成足以呈現給觀眾的作品;然後明天他們會盡力在舞台上做出最好的表現,然後他們會繼續他們的人生;強力明天會有新的班表、新的音樂製作案,協助我們執行這個整備訓練的倆位強力的小兄弟:冠勳與阿彥,又要焦頭爛額去支援其他他們還無法預見的艱難挑戰;我的九月即將開始第二代樂手訓練,以及北藝大第三屆 IMPACT 學程的新一批學生與學期課堂 …
人生,也就是這樣一段一段的旅程;我只希望,在這些旅程中,我們彼此都從對方身上學習到了一些事物 --- 最後,會陪著我們走下去的,就是這些回憶的點點滴滴。
所以我們會要學著『活在當下』,每一天,都像是在活在自己的舞台上。
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