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對方家長不喜歡我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對方家長不喜歡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對方家長不喜歡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對方家長不喜歡我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宅媽花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這是我們自小到大所接受到的教育,身邊的大人在我們還是幼童時,就不斷地灌輸我們不要輕易相信他人;因為有些人心存惡意,他們會利用某些好處來引誘他人落入陷阱。 在寓言故事裡,那些扮演著傷害他人的動物多半是狐狸、狼、蛇,人類的話則是被形容為獐頭鼠目,或是長相兇惡;受害者多...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Koobii Universit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本頻道👉🏻https://reurl.cc/QdQmN2 LINE貼圖上線啦👉🏻https://reurl.cc/jqKGRZ 鬧大學團隊徵人啦 快來加入我們吧👉🏻https://reurl.cc/6y4YEM 鬧大學twich快追蹤一波👉🏻https://reurl.cc/YWRN14 教你...

對方家長不喜歡我 在 紅竹竹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16:34:46

手作溫度給自己一天好心情 x Rong易手作工作室 小編的早餐特輯又來啦! 這次看見的讓小編有種回到泰國旅遊記憶的時候,怎麼說呢!? Rong易手作工作室的美味是抹mo系列之外,還有吐司盒子系列! 這是幫許多家庭煮義拿主意,讓很多掌握廚房的家長們解決許多早餐的選擇問題,重點是美味好吃,小朋友不...

對方家長不喜歡我 在 貝蒂 Betty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1:03:11

「欸,幫我分享一下!」 在你講出這句話的時候,你有沒有評估過: 1. 你和對方的交情在哪?平時有無聯繫? 2. 你個人的影響力夠不夠大? 3. 這內容值不值得被分享? 4. 幫你分享是否造成你的利益?你是否讓幫你分享的人也享受到利益? 如果以上都沒有,你以為你是誰? 雖然我不是什麼大紅人,只是有...

對方家長不喜歡我 在 POPA Channel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7 10:16:25

#家長提問|有方法讓孩子學會和別人相處得更好嗎? 回答by @saanjaai.artisan ◤這陣子,一直忙著帶暑期活動,和好多五湖四海的小孩子相處,好好玩,也好累。 很多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總是喜歡表現自己,挑戰權威。其實他們心地很善良,可能是貪得意,可能是博注意,就是要說一些傷害人的...

  • 對方家長不喜歡我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23 11:33:27
    有 151 人按讚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這是我們自小到大所接受到的教育,身邊的大人在我們還是幼童時,就不斷地灌輸我們不要輕易相信他人;因為有些人心存惡意,他們會利用某些好處來引誘他人落入陷阱。

    在寓言故事裡,那些扮演著傷害他人的動物多半是狐狸、狼、蛇,人類的話則是被形容為獐頭鼠目,或是長相兇惡;受害者多半是羊、兔子或其他看似溫馴的小動物,而人類則是純樸的老農夫、年幼的孩童等等。

    於是,這個世界逐漸就被我們定義成充滿了危險,因為年幼的我們是脆弱的,若是一個不小心很容易就會受到壞人的傷害。而這樣的價值觀會一直伴隨到我們長大成人,即使肉體已經是成年人了,我們對於整個世界的戒心仍有如幼童一樣,無法信任這個世界。

    我們尤其會去對那些「看起來不像好人」的族群特別不友善。

    例如家長看到前方有個全身刺青又恰好相貌兇惡的人,總會急急忙忙地將孩子帶離現場,即便人家什麼事也沒做;那個人可能只是個客家菜廚師,而且看到路邊有小動物遭到路殺時,還會將祂們的遺體帶去安葬。

    尚宇(小學三年級)昨天的回家作業要閱讀一本課外讀物,他帶回了「伊索寓言-狐狸與山羊」的故事書。故事大綱是一隻狐狸不小心落入井裡爬不上來,利用話術將經過的山羊給騙了下來,並且踩著山羊的背爬出水井;離開前還嘲笑山羊的愚蠢,這麼輕易就相信別人。

    尚宇急著表示山羊不該隨便相信別人;尚謙則認為山羊可以用角攻擊狐狸。這樣的延伸思考都是建立在已經認定了狐狸是惡,而山羊則是受害者的邏輯上。我說,在故事的結局我們都知道,狐狸確實是利用了山羊讓自己脫離困境;但我們怎麼能夠知道,山羊不知道其實狐狸在利用牠呢?

    「有沒有可能,山羊其實也知道狐狸只是想拿牠當成逃脫的工具,而牠是自願成為工具的;因為他相信會有其他動物經過看見並出手救牠逃脫,就像牠幫助狐狸逃脫一樣。」

    我們不能否定這個世界上存在著許多心存惡意的人,但我們必須相信這些人並非打一出生就擁有邪念;每個人心中都有邪惡與善良的果實,需要透過環境的影響,才能決定哪一株會開花結果。「害人之心不可有」雖然抑制了邪惡的果實生長,但「防人之心不可無」卻也同樣讓善良的果實無法順利成長。

    當我們與他人相處是心存戒心且處處防範時,就不可能建立起信任關係,更不可能成為合作互惠的夥伴。而合作關係,偏偏又是人類社會最需要的。沒有一個人能夠在不與任何一個人連結的情況下生存,不論再如何地邊緣化自己,都擺脫不了人際關係的問題。

    “關於對方的思想信念,或是他所談論的話語,我們要保持懷疑的態度,要暫且留待自己深入思考。這並非壞事,而且是很重要的步驟。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該做的是即使對方說了謊,我們也要連帶說謊的部分完整地相信他個人。”

    “相信他人,並不是什麼都囫圇吞棗的被動態度。真正的信任,其實是具有徹底主動的影響力。”《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岸見一郎、古賀史健,台北市,究竟出版,2016年。(p.213)

    淨空法師曾道:「在佛法裡,連防人之心也不可有;心真正做到純淨純善,防他幹什麼?」

    即使是沒有出生證明的幽靈人口,只要想掙一口飯吃,就得想辦法透過社會局協助辦理身份登錄,或是尋找非法打工機會、乞食、偷竊、掠奪等方式讓自己活下來。這當中不論使用哪一種手段,都免不了與他人有所接觸,何況是大多數擁有身份與住所的平凡人。

    資本主義的思想影響下,自己的信任也是有價的,就算有同等的條件都要再三考慮才能夠付出,更何況是要將信任送給明知道對方只是想利用自己的人。

    於是我們竭盡所能地保護自己的一切資產,有形的無形的全都不願與他人共享;我們也拼了命的掩飾自己的缺陷,因為一但被發現自己的缺點,就會影響到自身的價值。

    「一個理想且適合生存的人類社會,我希望是每個人都能夠不藏私也無需藏拙。」我這樣對兩個兒子們說著。

    班上成績優異的同學,有幾個願意與他人共享自己的讀書心法?職場上的金牌銷售員,有幾個願意與同仁分享自己的談話技巧?在政治立場明確的企業下,哪一個員工敢表示雖然政治立場與老闆不同,但那不會影響到自己為公司效力的熱情與誠意?

    因為我們都有了「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念頭,害怕自己的能力一但被他人學走,就會多出一個競爭對手,甚至變成打壓自己的敵人;害怕自己的缺陷一但暴露,將會使自己處境變得更加險惡。

    從家庭到校園再到職場,我們都是全副武裝地在面對任何一個人,每個人都在等著他人先對自己釋出善意,自己才要決定是否也同樣以善意回應對方。

    最後我們等到的,是一個越來越冷漠、各人自掃門前雪的社會。

    一但出事了就開始咎責或是推卸責任,沒有人願意接受且承認自己也是這些社會案件下,間接的幫凶。而這也是我昨天所分享的生育率低的看法,這樣的社會風氣,你敢生嗎?

    我提出了這樣的想法:「與他人建立信任關係可以克服經濟與就學資源,這些生育孩子會面對的外在困難。」

    若是附近的街坊鄰居彼此都能互相幫忙帶小孩,家長偶爾需要加班時也能夠安心地處理公事,而不是懸著一顆心在那不上不下;若是家長們彼此發揮所長,在可以配合的時間教導社區內孩子們專業技能與知識,像是帶唱跳、說故事、本土語言與傳統技藝等等,皆能夠彌補偏鄉地區資源不足的問題。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除了能夠讓生存變得更加容易之外,也能夠從中獲得喜悅;人類所有的喜悅,都是透過與他人的連結才得以產生。就連嘴巴說著討厭所有人類只喜歡照顧動物的人,也是因為有他人的存在,使自己能夠透過工作換取金錢,才能夠用金錢去購買飼料照顧那些動物。

    若切斷一切與他人的連結,光靠一個人是無法存活的。

    我與前夫離婚後,兩名兒子原先是由前夫家庭照顧,我前後花費了五年的時間才重新爭取到他們的獨立監護權。由於經歷了多變的環境與長輩有意或無意的肢體與言語傷害,兩個兒子的個性變得十分神經質,且對外界充滿不信任,尤其是小兒子尚宇。

    因為在三歲到八歲期間缺乏環境的刺激造成遲緩,已經八歲的尚宇在生氣時,唯一能夠完整講出來的句子,是姦恁娘膣屄。他沒辦法透過語言表達他的不舒服,髒話也無法讓人理解他的想法,最終他只能夠透過生物最原始的戰逃模式來做出反應。

    利用他的牙齒啃咬我的身體;利用指甲抓我的皮膚;用拳頭或是腳踢,全物理上的攻擊模式,最後當他發現力量不及我時,就會奪門而出逃離家裡。

    他經常會光著腳丫打赤膊逃家,並在家附近的公園或超商裡,隨機問路人能不能給他一點麵包;他都是跟路人說:「我媽媽不要我了、我很久沒吃東西了。」

    現在路上自導自演的詐財事件那麼多,遇到尚宇這樣的孩子,你敢幫助他嗎?

    很幸運地,尚宇總會遇到善良的路人買麵包與牛奶給他。這幾十塊錢對路人而言可能連他五分鐘的收入都不到,就算被騙也不會影響到他的經濟問題。但對尚宇而言,卻是得到了一次重新信任這個世界的機會。

    假如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都能夠這樣幫助他,那麼自己是否也能夠再重新相信,這一次被媽媽接回後,就不會再被任何人給拋棄了?

    但這樣的信任關係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除了將這樣的價值觀傳承給自己的孩子之外,也要將這樣的價值觀應用在生活中;不論是否能夠改變什麼,都要試著去影響環境。

    不是只有對自己親人友善,而是對任何一個人都保持友善,並且在能力所及的情況下,就算知道自己可能被騙,也別拋棄善良的本性。就像不認識卻選擇相信並且幫助尚宇的那些陌生路人;就像明知道對方家長不喜歡我家,但還是開門讓忘記帶鑰匙的鄰居弟弟進來休息。

    每當我提出這樣的觀點時,總會有反對的聲音表示「成就低是自己不努力」或是「管好自己的小孩就好」。若有去研究過教育心理學以及發展心理學等相關知識,就會明白一個孩子將來會變成什麼模樣,家庭或許佔很大的因素,但絕對不會是唯一條件。

    自己的努力是必要的,但還得再加上整個環境的互相協助,才能共同建立一個越來越好的社會環境。否則,像我這樣原生家庭不佳,學歷又僅有國中畢業而已;我現在還是個單親媽媽,獨力扶養國二與小學三年級的兒子,這樣的我們這輩子只能抾捔了。

    你說是嗎?

    👇🏻簡單三步驟加入社團一同學習個體心理學
    1.填寫申請單: https://lihi1.com/lIqUe
    2.加入社團: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3.等待管理員審核批准
    #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 #生命的意義 #自卑與超越 #理解人性

  • 對方家長不喜歡我 在 Koobii Universit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4-30 18:30:19

    訂閱本頻道👉🏻https://reurl.cc/QdQmN2
    LINE貼圖上線啦👉🏻https://reurl.cc/jqKGRZ
    鬧大學團隊徵人啦 快來加入我們吧👉🏻https://reurl.cc/6y4YEM
    鬧大學twich快追蹤一波👉🏻https://reurl.cc/YWRN14

    教你一秒知道對方心意 說這句話代表她不喜歡你!好人卡已過時 這些新卡你要知道!|【脱魯幹大事EP.36】|#Koobii鬧大學

    #愛情 #戀愛 #好人卡 #脫魯 #發卡 #脫單 #男生 #女生 #大學 #曖昧 #聊天 #北商大
    2021戀愛卡牌遊戲上線啦📢
    除了好人卡之外 這些新卡牌你一定要知道!(但不要擁有Q
    洗澡也是拒絕?對方說不舒服其實是騙人的?
    拒絕方法百百種 你知道哪一種?
    快跟鬧編鬧粉分享你的看法吧👇

    章節:
    0:00 卡牌精華
    2:18 不能錯過的家長卡
    2:39 今年最強閉關卡!
    3:47 卡片疊加技能
    6:04 這些拒絕要看懂
    8:00 被發卡還有救嗎
    9:03 覆蓋卡片結尾

    主持人のIG
    🥯 濃濃 https://www.instagram.com/jessiecaca0915/
    🐕 Wa仔 https://www.instagram.com/warrenl1u8/
    🧙🏻‍♀️ 芋泥 https://www.instagram.com/reason_22_/
    👸🏻 玹玹 https://www.instagram.com/syuan_talk/
    🌶 廖廖 https://www.instagram.com/yuwen517/
    🥓 潔妮 https://www.instagram.com/jennystagramm/
    🧚🏻‍♂️ 154 https://www.instagram.com/_this_is_154_/
    🎤 瑋弟 https://www.instagram.com/x.xxibgdron/
    🍰 Tenn https://www.instagram.com/snh_197/
    💪🏻 DGI https://www.instagram.com/wj_dgi/

  • 對方家長不喜歡我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4-27 09:47:13

    育有一子一女的Anda於2014年確診乳癌,進行切除手術後,2016年癌症復發,癌細胞轉移到肝臟。身體面臨巨變,她心情被受打擊可想言之,更甚者,她更要面對家中只有數歲大的子女,「醫生話畀我聽嗰下我都接受唔到」,Anda憂心指如何可以將自己接受不了的事告訴子女。

    Anda的子女中,女兒更是「癡身」,會是想時時刻刻「癡」在媽媽身旁,這令本身要接受治療而身心俱疲的Anda更是矛盾,「每當自己一個人靜落嚟嗰陣,就會諗起自己嘅病情,跟住就會喊,經常都會覺得自己唔喺度,腦海經常都有呢啲畫面,但喺仔女面前要扮無事」,因為Anda認為子女年紀尚小,覺得不宜將自己病情告訴他們,因此在他們面前隻字不提自己患病。

    可是小朋友的觀察力超乎想像,那時是Anda病發的時候,女兒也似乎察覺了媽媽有異樣,「有時同朋友去生日會,係件好開心嘅事,佢都話佢好想去,但佢去完之後就會話,『點解會用咗呢啲時間去同朋友玩呢』,佢話如果可以嘅話,『我會想多啲時間陪你』,我唔知點解小朋友會唔想去玩,喺呢個年紀用嚟陪媽媽,我就開始觀察佢,覺得佢有啲奇怪。」

    Anda說女兒有時間中會問我些有關生死的問題,「譬如『媽媽你話人死咗會上天堂,你上咗天堂,仲可唔可以同我傾偈呀?又或者你可唔可以帶埋我去天堂呀?』我話人死咗先去天堂,我都唔知幾時會上天堂,如果我上咗天堂,你仲會有爸爸、有細佬、有其他親人,你都要好好生活,她就同我講,『唔啦,你死咗我自己喺度都無意思,我想同你一齊去天堂。』」

    女兒的反應令Anda覺得太誇張,「佢(女兒)夜晚會喊,話會發夢,其實我陪咗佢好多晚,我都嘗試用自己嘅方法疏導她嘅情緒,睇吓佢咩事,發覺佢唔會話我知係咩事,淨係識得喊。」

    Anda坦言那時不懂處理女兒的情緒,「每一晚你見到自己個女為自己身體狀況喺度喊,其實好很難受,嗰一刻其實我都好想喊,但我要好積極,我唔想畀負面情緒佢」,因此Anda成為一個嚴厲的母親,有時會責罵女兒,其實只時希望對方可以在自己在生時學會獨立,但女兒只是小學生,「依家諗返起佢都好無辜。」

    Anda之前都參加過香港癌症基金會的活動,覺得他們幫到患癌的家庭,就向基金會下協助兒童的彩虹會求助,及後女兒獲安排藝術治療課程,Anda同時也獲輔導。

    註冊藝術治療師海琳解釋指,藝術治療是心理治療的一種,它的獨特性在藝術創作方面,因為小朋友未懂說話時,已經可以塗畫,所以他們未表達到事情時可以繪畫輔助,加上治療師會邀請小朋友表達創作內容,孩子表達自己的能力因而加強。

    海琳續指,治療過程與父母的溝通和相處很重要,因為他們處理到小朋友所表達的焦慮等情緒時,也可幫助小朋友與家長溝通,從而在家庭的層面上也可以處理問題。

    Anda指女兒很喜歡畫畫,卻沒想過藝術治療可以幫到女兒,「原來真係投其所好,因為佢係有啲慢熱,未必容易同人傾到自己內心世界。」Anda透過藝術治療師,得悉女兒原來知道自己有很嚴重的病,雖然她不知道是甚麼,但知道是有機會會死亡的病。

    Anda坦言那一刻自己才開始醒,因為她以為女兒一直都不知道患病,在她知道同時,自己又沒解釋清楚,令女兒覺得自己很快會離世,但其實情況未到如此惡劣,所以令她內心積壓了很多恐懼。

    Anda接受輔導員建議跟女兒坦白病情,「其實佢哋可能只係小學五年班,已經察覺到身邊很多嘢轉變緊。」女兒清楚母親病情後,情緒有所好轉,令Anda如釋重負,「我覺得好開心,佢會好關心我嘅病情,但又唔會好似以前咁負面,而係積極咁看待。」

    更令Anda窩心的是,女兒在接受藝術治療起,就已經會每晚製作小手工為自己打氣,現在更變成她的一個習慣,至今仍在繼續,Anda估計女兒為自己製作了約200份作品,「其實佢都幾犀利,可以一直維持咁做。」

    Anda現時定期服藥控制病情,她的願望當然是身體健康,但也把女兒記在心上,「媽咪梗係最最希望見到個女大學畢業,之後結婚生仔,但如果喺呢刻,我見到佢她大學畢業已經好開心。」

    香港癌症基金會屬下的彩虹會旨在協助5-17歲因家人患癌而受影響的兒童及青少年。彩虹會的臨床心理學家、藝術治療師和社工等專業團隊,可擔當患癌人士和孩子的溝通橋樑,紓緩孩子的憂慮。

  • 對方家長不喜歡我 在 曼曼職能治療師的育兒紀錄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3-22 15:20:37

    一日跟寶皇玩扮家家酒的買賣遊戲。
    「這裡一共是88元喔~」寶皇說。可能是帶有吉利的意思吧? 寶皇從小特別喜歡88這個數字,每次要比喻很多數量的時候常常都是88個XD
    我從皮夾拿出一張木製的信用卡遞給他,
    「好,謝謝。我刷卡。」
    寶皇熟練的接過,低著頭一邊刷卡一邊問
    「請問您要打統編嗎?有載具嗎?」

    「欸!?......我不用開統編跟載具。」
    沒想到與4歲的孩子玩扮家家酒這麼擬真,而且平常都是湯姆哥負責結帳,讓我一下子沒反應過來,而寶皇繼續發揮他那不輸專業收銀員的【工作SOP】
    「您有開車嗎?」
    「ㄟ......我有開車。」
    寶皇立刻從收銀機裡拿出一張票卡還順便遞給我一張小汽車貼紙:
    「這個是給您折抵停車費的,還有這個是集點貼紙,集滿後可以換鍋子喔!歡迎下次再來!」
    #好的
    #感覺寶皇很適合參加一日店員的活動呀
    /
    寶皇從1歲多開始玩水果攤老闆的買賣遊戲,從單純「要蘋果、給蘋果」開始,到現在加入金錢使用、簡單數學加總等概念,每次融入一點新元素,所以依舊很喜愛這個遊戲、玩得很投入。其中,我覺得透過買賣遊戲學習數學概念,非常能引發孩子學習動機,因為有具體的物品和代幣等,讓孩子比較容易理解,然後從收銀機或鈔票上認識數字,也讓孩子覺得很好玩,很自然地就能記起這些概念!
    因此,隨著孩子的認知成長,扮演遊戲能讓孩子發揮更多能力,例如:金錢使用、數學概念、計畫整個活動主題、準備和擺放場景、協調與溝通等。今天就透過Tenderlaef木製玩具來跟大家分享【買賣遊戲/車車玩具】配件選擇&促進的發展能力

    好讀詳細圖文: https://bit.ly/3cRDbdu​
    扮演玩具&木質車車這裡買: https://bit.ly/3s5zwyW

    【什麼時候可以開始扮演遊戲】
    如果你觀察到孩子開始將一個東西想像成某個東西玩,這就是扮演遊戲的開始喔!
    ※依據發展里程碑,大約是1.5-2歲
    我們可以把握這個自發動機,提供機會與環境,讓孩子去延伸更豐富的內容。
    【買賣遊戲對發展的5大助益】
    而隨著孩子的認知能力成長,扮演遊戲可以讓孩子發揮更多能力,例如:金錢使用、數學概念、計畫整個活動主題、準備和擺放場景、協調與溝通等。
    ▪️社會互動的模擬:從買賣過程學習基本禮貌用語、打招呼、提問等技巧,進一步學習釐清對方需求,如何提問或確認才能獲得答案。
    ▪️認知計畫能力:商品要怎麼擺放、如何分類,以及買賣流程順序,都會運用到孩子的認知&計畫能力。孩子也可能憑藉曾跟大人去購物的經驗,然後重現在扮演遊戲中,並仔細思考整個購物流程的細節步驟。
    ▪️問題解決能力:每個人扮演角色的提問和互動方式不同,我們不一定都要演出很配合的情境,偶爾可以出個狀況題,讓孩子去思考如何反應?(例如:錢帶不夠、買錯商品、殺價等)
    ▪️金錢使用與數學概念:雖然是遊戲,但也是實際會遇到的生活情境。買賣遊戲可以讓孩子認識如何使用貨幣,以及判斷自己手上的錢是否足夠購買。具體簡單的練習加減概念,如果是一次購買多個,還可以練習到乘法概念。
    ▪️想像力與創意:扮演遊戲可盡情發揮想像與嘗試不同互動方式與角色性格。也可以用身邊現有的物品發揮創意、自行作命名或想像,例如:除了紙鈔的使用,也可以把紙鈔當作停車券、發票、折價券的使用。
    【玩車車也能玩出不同能力】
      很多小朋友喜歡車子,有些家長會擔心孩子花太多時間在玩車子會不會不好?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比較喜歡的活動,如果引導下還是會參與其他活動,就不用太擔心。或者可以藉由孩子喜歡的車子,來學習認知概念或精細操作,這樣玩車子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喔!
    1歲以上就可以透過車子來學習
    ▪️透過車子的顏色→辨識顏色&顏色名稱
    ▪️認識不同車子的功能與名詞→來擴充詞彙量&認知能力
    ▪️搭配地圖,練習控制車子的方向→鍛鍊到手腕、手部動作控制,對書寫有幫助
    ▪️促進想像力→可以編有關車子的故事、情節
    ▪️擴充汽車相關知識→例如:交通規則、斑馬線、道路符號
    所以,在小朋友的興趣中,融入一點活動變化,就可以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喔!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