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專職工作定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專職工作定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專職工作定義產品中有3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南店市值每日更新-09/23】 南哥投資便利商店(簡稱南店) ,目前總投資金額約1000萬(初始市值1012萬) ,投資就像經營公司,永遠100%持股(現金低於5%內做配置的彈性調整) ,營業項目分兩類,波段股操作最多佔2成,定存股操作最少佔8成 今年到8月底止,約200萬操作的波段股,已實現虧...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00的網紅投資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哈囉 大家好 今天是投資癮的第九集的節目 大家對於全職投資人的想像是甚麼呢? 有錢人才做的工作? 能賺很多錢? 第一部份就與大家聊聊大部分人對全職投資人的誤會,以及我一路走來的起因、過程和我對這份工作的定義及看法。 第二部分要和大家聊聊這週我們在部落格內真實紀錄了為期八天的權證交易實戰教學,更...
專職工作定義 在 吳熙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8:54:05
一直以來大家對於「媽媽」這個角色 總是定義的非常嚴格 簡單來說媽媽就是要一次會五種職業 你必須要當一個稱職的打掃阿姨 家中掃地拖地洗衣曬衣折衣服 收拾垃圾擦玻璃刷馬桶洗碗 大大小小的事都是你的責任 你也必須化身一位受過訓練的專職醫護人員 從孩子出生那刻起 你要會哄睡餵奶拍嗝換衣幫寶寶洗澡 換尿布...
-
專職工作定義 在 投資癮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7-19 21:22:58哈囉 大家好 今天是投資癮的第九集的節目
大家對於全職投資人的想像是甚麼呢? 有錢人才做的工作? 能賺很多錢?
第一部份就與大家聊聊大部分人對全職投資人的誤會,以及我一路走來的起因、過程和我對這份工作的定義及看法。
第二部分要和大家聊聊這週我們在部落格內真實紀錄了為期八天的權證交易實戰教學,更深入的與大家分享我的第二期權證交易模式的方式、須注意的事項以及為何我現在已經不使用的原因。
相關文章→ 本週的權證實際交易完整教學 (附完整對帳單)
https://wealtholic-finance.com/本週的權證實際交易完整教學 (附完整對帳單)/
-
看更多投資癮
【Social Media】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ealtholic_financ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olic/
Blog https://wealtholic-finance.com/
【Podcast】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pdldXZ
Spotify https://reurl.cc/0oAonK
SoundOnhttps://sndn.link/wealtholic
-
【part1】全職投資者的誤會
01:37 全職投資人的誤會
02:15 我決定成為全職投資人的原因
02:35 證券營業員的真實面貌
03:25 環境所迫,開始投資之路
04:33 夢想這件事 : 從現在開始
05:00 專心且堅定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06:14 籃球投資理論
08:54 自律帶來的效果
09:41 能力太好別專職
【part2】一週權證實戰教學
11:25 股市的事 只能在股市中學習
11:56 三個條件設定 大眾化、時間、資金
13:28 第二階段權證交易模式說明
14:11 期望值與機率問題
15:05 不要神話程式交易
15:37 權證商品適合的人
16:20 獲利當作跟市場借來的心態才會正確
16:30 權證難度高,新手要謹慎
16:44 現在自己不使用此交易模式的原因優劣
17:43 曾走過失敗的路而謹記我之後的每一步
18:05 下集預告 : 購買狂熱股(生技)的兩種人
18:30 價值觀與成就感才是人生大事
19:21 「全職投資人」對我來說的定義 -
專職工作定義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6-22 10:45:02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6月22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o_8JUmAHpC4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內地城鎮化去年首次超過60%,原來提及2035年達到75%的下一個目標不再強調,最新宣布的政策,是先把現存中小城市公共資源不足的短板補足。城鎮化是工業化的產物,隨着今後生產模式的轉變,超大城市是否可持續發展成為疑問,北京和上海已經連續幾年出現人口減少,只要中央對中小城市提供醫療、教育等服務的撥款政策有所改變,逆城市化的趨勢,將會更加明顯。
內地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是限制城市人口增長的,原因是農產品不足以養活城市人口,饑荒嚴重的時候,甚至要將大量的城市人口送到農村,隨着糧食價格提升和農業科技發達,農產品供應早已經不成問題,工業急速發展還吸引大量人口從農村到城市打工,目前人口超過千萬的城市已經有16個,北京、上海和重慶的人口更超過2000萬。
東方正論
港府向來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侏儒,單是環保口號空喊多年而毫無成績,已可見一斑。分區回收玻璃樽計劃正是回收亂象的冰山一角,環保署不監不管,以致跨區搶收的違規行為不絕如縷。一節見則百節知,連回收玻璃樽也搞得一塌糊塗,人們還能指望港府搞好環保嗎?
政府目前批出三份玻璃管理合約,按港島離島、九龍及新界三區劃分,並由兩個承辦商負責,以免造成壟斷。惟制度再好也需監管配合,在環保署睜一眼閉一眼下,回收玻璃樽亂象叢生,原承辦港島及離島玻璃樽回收的承辦商,近期頻頻越界跨區到九龍搶生意,除了推出流動應用程式,宣傳在九龍區多個油站設玻璃樽回收站,又以私營回收服務合約為九龍區部分酒店回收玻璃樽。
蘋果頭條
全國人大常委上周六初審港版國安法後,罕有地昨日公佈本月28至30日再於北京召開人大常委會議,預期北京極大機會於該次會議通過惡法,但中央仍拒公開相關草案條文,亦拒公開諮詢,香港大律師公會批評,有關法案對港人有重大影響,質疑為何至今仍不公開罪行定義及具體惡法刑罰;民主派炮轟中央毫不尊重香港,質疑「咁有自信,點解咁耐都唔拎出嚟?」有時事評論員分析,中共為防節外生枝,故以快刀斬亂麻秘密立法,結果肯定是錯判形勢,引來更大震盪。
人大常委會昨公佈本月28至30日在北京再開會,雖然議程沒提及港版國安法草案,但有份審議的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表明,委員長會議有權臨時決定是否加入討論及表決,他又指前日公佈的立法說明已是大部份內容,只是未有交代條文細節。
星島社論
全國人大常委會上周六剛結束會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即決定,六月二十八(本周日)至三十日將舉行另一次全國人大常委會,預料今次會議將第二度審議《港區國安法》,並最後拍板通過。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及六個紀律部隊部門首長都表示,正籌備成立專職部門執行維護國安工作(見圖)。剛從北京返港的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表示,未知會議具體討論內容,不排除會臨時加入討論《港區國安法》,他又指,若常委會討論時認為《草案》內容已成熟,可由委員長會議決定是否在月底的會議表決,毋須三審。全國人大常委會上周開始審議的《港區國安法》,規定了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整個架構,包括由中央設立駐港國家安全公署,特區設立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律政司、警務處、法院都要有專門執行《港區國安法》的部門或人員。
經濟社評
政府1萬元現金發放計劃昨進行登記,大部分市民採取電子登記,冀能盡早收到錢。這次登記運作暢順快捷,跟港府與銀行事前做好協調安排,當局宜借鑑這次經驗,續與商界合作,透過科技推動智慧城市,並營造促消費氣氛,來提振經濟。
多家銀行和郵政局昨天特別開門,安排人手收表,也有逾200萬人選擇透過電子渠道登記,以便能在7月8日收到錢。
今次派錢的登記流程,比去年向合資格人士派4,000元快捷簡單,毋須一定要填表,可透過手機或網上輸入幾項個人資料便完成登記。港府明顯是汲取過往派錢甩漏多、行政成本高昂的教訓,今次與21間銀行達成協議,在電腦系統和其他方面作配合,務求讓整個流程運作順暢、便民和提升行政效率,令原先預留10億元的行政成本大減一半。
專職工作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南店市值每日更新-09/23】
南哥投資便利商店(簡稱南店) ,目前總投資金額約1000萬(初始市值1012萬) ,投資就像經營公司,永遠100%持股(現金低於5%內做配置的彈性調整) ,營業項目分兩類,波段股操作最多佔2成,定存股操作最少佔8成
今年到8月底止,約200萬操作的波段股,已實現虧損約12萬,約800萬操作的定存股,目前總市值約823萬(持股+現金+未入帳股息預估) ,獲利約23萬,總計還小賺23-12=11萬
從現在開始每天收盤後,將總市值(持股+現金+未入帳股息預估) ,完全呈現在大家面前,投資真人秀,24小時營業,每年獲利目標10%就好,也就是100萬,我能不能做到,追蹤看下去,你就知道
雖然過去10年我都是正報酬,平均報酬就不講,以免被解讀是保證,過去不代表未來,沒有人可以保證未來
我只是在分享自己的資金管控及分散投資的理財觀念,如果能達到穩定獲利的話,那只要努力存錢,等投資金額達到500萬,平均報酬率10%,每年50萬,等於1個月就有4萬以上的月薪了
不努力,什麼都不可能;只要努力,什麼都有可能
想當年,剛當完兵,買了1台豪邁125,存款剩下不到1萬元,第一個工作是工程師,做約2年半時,被挖角到現在公司當課長,跳槽後薪水多一倍,當時25歲,就開始努力工作存錢,因為我相信,只要努力,什麼都有可能,曾經有5年的時間,每天都到公司上班,一定忙到21:00以後才下班,連颱風天都去上班,還曾經沒睡覺在公司過夜,隔天繼續上班,當時沒有加班費,那是拼拿股票的年代
30歲賺到第一桶金100萬,40歲前賺到1000萬(努力存錢加正確投資才有可能) ,現在正資產約2000萬以上,1000萬在股市投資,其他就是房產加現金等等,不知不覺已經做23年了,還有2年就可以選擇退休,專職投資囉
不管你幾歲,只要從現在開始,都來得及,去做了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想中樂透,也要走出門去買,才有對獎機會,才有中獎可能,買樂透也是可以投資的,中獎率越小的商品,越要做好資金管控及分散投資,南哥投資固定一組號碼已經10年,買一期花50元,一個月花400元,10年花約5萬元,這叫做投資,如果一期花5萬買,這叫做賭博
從現在開始做長期價值投資計劃,假設一開始投入60萬,平均報酬率10%,配息再投入,複利的狀況下,用72法則計算,72/每年10%=7.2年,代表每7.2年可以翻倍,所以7.2x3=21.6。代表約22年可以有480萬,在同一家公司做滿25年可以退休,退休後就可以靠著480萬投資,只要做到平均10%報酬率,等於月領4萬元
南哥已經做滿23年,2年後就可以選擇退休,還可以領一筆勞退舊制的退休金約100多萬,所以不求多,投資1000萬,年報酬率10%,退休後每年有100萬可以用,足矣
南店將以公開方式呈現簡單報告讓大家看清楚,什麼最清楚,總市值最清楚(持股+現金+未入帳股息預估),只要總市值比昨天多,就是獲利,總市值比昨天少,就是虧損,只貼漲停板的持股或只貼賣出獲利的交易,但是帳上虧損大於獲利,有什麼用,不給人家看全部,只看到冰山一角,就算是鐵達尼號,一樣會沉船
南哥買進不會公開分享,但是賣出會分享,證明所言非假,順便分享投資觀念及想法
南哥定義年報酬率10%算低標,年報酬率20%算高標,因為過去25年真正做到年化報酬率20%的,只有巴菲特公開讓大家看到,至於超高標大於30%,感覺爆料同學會的前30名達人可能都做得到,我先說我做不到,如果我不小心做到,肯定是運氣好,去年就是運氣好的一年,投資150萬,獲利74萬,報酬率約50%
郭蕫在2018年股東會,因為訂年成長10%沒達成,向股東道歉,我想如果我能達到年報酬率10%,就很滿意了,1000萬的10%,就是每年100萬,我2年後退休,每年100萬的被動收入,我覺得夠用了
我只是在訂目標,執行計劃,努力達成自己的目標,不是要跟任何人比績效,所以不用留言告訴我誰很厲害,那不關我的事
附圖是從9/16開始記錄的總投資市值變化,還有目前4個戶頭的持股市值,真實的記錄,每天清楚看到賺賠,數字會說話,追蹤看下去,1年後的今天,看是變多或變少
如果你長榮/陽明買在23x,現在12x,幾乎腰斬,友達/群創買在3x,現在1x,也是幾乎腰斬,來追蹤南哥看看,一起學習長期價值投資,或許有機會可以改變投資總是虧損的宿命
這是我在同學會的第2年,去年投資150萬,獲利74萬,報酬率約50%,今年投資1000萬,年底時會獲利或虧損,繼續追蹤看下去,你才會知道
南哥投資便利商店,自己當老闆,追劇追到自然睡,睡覺睡到自然醒,上班忙到還會笑,無人的自動化便利商店,定價買進,固定報酬率,定價賣出,努力創造被動收入
搜尋"股市南哥" ,可以找到南哥投資便利商店的相關資訊,也可以看到之前上報的文章,還沒看過的人,可以看看,瞭解南哥,讓自己在投資路上,有學習成長的機會,看完的請按讚
Pressplay專案,南哥投資便利商店,歡迎加盟,自己當老闆
https://www.pressplay.cc/link/9B159C48
專職工作定義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月旦法學雜誌第314期 📌釋字第740號解釋之勞動趨勢分析/林佳和(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藉由大法官解釋第740號之內容,林佳和老師本文似乎想要重新定義勞工,從比較大法官解釋之內容與德國民法611a之規範,分析德國法制上不同之思考脈絡,並且綜合憲法上基本原則之闡述,提出對於勞動趨勢之見解。通篇文章引經據典,卻不深澀,易讀好懂,值得對於勞動領域有興趣之讀者,仔細咀嚼。
✏關鍵詞:勞工定義、人格從屬性,740號解釋、類型強制、眾包工作
✏摘要:
釋字第740號統一解釋,試圖回答勞工應定義。大法官彷彿「前現代勞動法」的理解,重現於第740號,應遭揚棄與忽視。伴隨勞動世界巨變,向以他決取代自決、否定當事人契約選擇的勞動法,如何締約主觀意志、內容客觀形成、契約真正實踐之歧異間,努力兼顧與照應?法院之任務,或不在提供任何人均能輕易猜測的答案,而是一雖趨近法安定性要求,但能兼顧制度需求與社會意識的回應。最古老的勞動法提問:誰是勞工?釋字第740號之失敗,應更刺激新的思索。
✏試讀
🟧勞工概念同一性的重新思索
在「重新回顧釋字740」之前,或許先轉向一更深沉的問題:當代勞動法令、勞動法學,是否真的需要單一的勞工概念?或換個方式說:單一的、適用於所有產業部門與勞工類型上之人格從屬性概念?學者Meinhard Heinze就提到,勞動者樣態千奇百怪,主管職雇員,短期、定期或微薄受僱者,乃至於意識傾向工作者(Tendenzträger),差異甚巨,單從現實上發想,就難以建構單一的勞工概念。Rolf Wank針對所謂「法律效果串」(Rechtsfolgenbündel),亦即該當之法律效果──保護、保障、特定權利,何時應以勞動契約為基礎,即主張應區分不同的職業類型──例如貿易代理人、地區主管,以及不同的僱用類型,例如全時、部分工時;不定期、定期;專職、兼職等,必須站在此目的,方有可能思考如何建構勞工之概念內涵。類似的,Wolfgang Hromadka亦主張一所謂「未來法的分級體系」(ein abgestuftes System de lege ferenda),亦即將個別的保護法律,聯繫至一具體的保護必要性,並從此建構個別法律中的勞工概念,事實上形同否定需要共通之人格從屬性意涵。
🟧勞工定義統一?平行的臺灣釋字第740號解釋與德國民法第611a條
關於德國新納入之民法第611a條,確實可能產生諸位觀察者所說的:無助於勞工概念之理解與澄清,反而增加新的、或說限縮與不恰當之要件要素陳列,非但無助於實務上個案的涵攝與認定,徒增新的困擾,包括產生是否立法者意圖創設新的、不同於長久實務累積之勞工概念的「不當意圖」?特別是否涉及隱藏之法的續造,乃至於有類似吾國統一解釋之必要性?前述的批評是否令人眼睛一亮呢?將這些觀察直接拿來套用對釋字740之評價,似乎毫無違和之處,可能更令人怵目驚心的,是釋字740更強化德國第611a條所帶有之不當限縮,釋字740事實上既大於第611a條,又小於第611a條:大於是說,釋字740如果真要著眼其實質拘束力,將可能產生遠比第611a條來得令人畏懼的改變,規範與實務的改變,它做的事實上不是統一解釋,而是創設、限縮長久累積之實質立法,這顯然有不當或甚至違憲之逾越大法官權限之嫌;說小於第611a條,當指相對 於第611a條之「比較忠實於終審法院之長久累積見解」,釋字740甚至自我設限,選擇性地將勞工之內涵做不當限縮,特別是加入「計算報酬方式」作為認定之重要標準,不禁令人慨嘆。第611a條的可能不幸,預見災難,在我們的釋字740下,不啻要加倍與惡化。
🗒全文請見:釋字第740號解釋之勞動趨勢分析/林佳和(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月旦法學雜誌第314期
📕本期目錄: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single.asp?BKID=2777
📢訂閱 #月旦雜誌,最新優惠:http://qr.angle.tw/gyj
📢#月旦知識庫 最新購點優惠:http://qr.angle.tw/dzl
📚#元照新書:http://qr.angle.tw/pp8
專職工作定義 在 王炳忠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寫給海內外努力謀求兩岸統一的愛國同志】
民進黨搞網軍,帶風向,發動“認知戰”,已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甚至,可以“專業”到下海反串大陸網民,刻意用極端言語自導自演,再炮製“大陸網軍攻擊台灣”的戲碼,此即前不久才被揭發的“林瑋豐事件”。
這些綠營網軍、獨派“認知戰”的操作極其精凖,更懂得利用兩岸長期分離下最敏感的點切入,破壞大陸希望建設的統一戰線。這些各種容易挑動兩岸對立的點,夾雜國民黨“反共”、民進黨“反中”、或純粹就是長期不統一而自然蓄積的“分離”養分,都不可能只通過“惠台”、“讓利”、民間交流、“和平發展”就能化解,因為這是“台獨”與外部勢力通過對台灣島的實際控制建立的結構,只能從結構上發動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才能解決。
這場革命,就是盡快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至於在統一徹底實現之前,“武”的一手便是軍事、經濟……等硬實力的加速提升、部署,“文”的一手則需要精凖打擊、主動出擊的輿論戰。“台獨”不斷指稱大陸對台進行“認知戰”,但恰恰大陸在這方面長期屬於弱項。多數大陸網友會說,堂堂大國不辦實事,整天搞“網軍”成何體統。然而,輿論戰本就是不亞於槍桿子的“彈藥”,你不去主動引導,就很容易被敵人反向操作,甚至利用我們同志的愛國熱情,裂解我們爭取更多朋友的統一戰線。
在尚未走到真槍實彈的熱戰之前,輿論戰甚至是最主要的鬥爭內容,在這一方面,我們應承認大陸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在中美大局、國際戰略的博弈中下大棋,和更細膩、精凖地在兩岸輿論場中靈活因應,這兩者並不衝突,皆須有之。我們要有具備革命精神的隊伍展開“反獨促統”的輿論鬥爭,而不能只流於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交差”作業,如此再結合硬實力的部署,才能精凖“反獨”、精凖“促統”。
一言以蔽之,精凖“反獨”便是精凖聲討優先打擊的“戰犯”,精凖“促統”則是精凖表揚所有人應效法的楷模。過度擴大打擊面,只要不到認同統一者就都視為敵人,不分輕重緩急亂槍打鳥,反而分散力量,給自己製造阻力。反之,隨便阿貓阿狗講幾句“好聽話”,就都瞎捧成正面典型,導致“統派”廉價化而未神聖化,也一樣不利我們壯大革命的隊伍。
“台獨”凡事上綱上線的險惡操作,激出大陸愛國網民的憤慨之情,但具體反制的做法卻是缺乏有系統的領導,這顯然是統一新鬥爭形勢下不能再迴避的重要課題。我們不應只用“堂堂大國不屑這些”一語帶過,或完全否定愛國群眾的主動積極性,而必須加緊建設這方面的工作。
我也必須說句公道話。當“台獨”動輒以“抗中保台”的標凖罷凌台灣任何不合他們意的人物(還不一定是公眾人物),大陸民間也自然出現對台灣公眾人物的審核,從而產生市場好惡的抵制壓力,這其實就是兩岸在失去原來基於“九二共識”的諒解、同時又在“台獨”催化對立下的反應。然而,希望能兩邊左右逢源的藝人栽了,原本被視為“統戰”對象的民間人士必須更在兩岸敏感的政治問題上表態了,但真正從一開始就專職搞政治的藍綠政客卻沒有栽,他們在台灣鞏固、加強“抗統”意識,再以此作為籌碼“擁獨自重”,只要在個別議題罵罵蔡英文當局,照樣能兩岸之間無往不利,免於被高標凖“審查”。試問:他們的影響力、危害力真的亞於風花雪月的藝人嗎?
歸根結底,兩岸遲遲不統一,這種可以被操作的各種對立只會更多。簡單地講一句,今天會有“中國隊”、“中國台北隊”這種分立的兩隊出現,不也是內戰遺留的尾巴?事實上,真正的“台獨”操盤手有美國的支持,他們不怕所謂“窮台”,不怕大陸民間的“審查”抵制,甚至還能經常利用大陸無法一竿子打翻的國民黨作掩護,反正犧牲的是一般沒能力的人民的發展。至於島內更多屬於“騎牆派”的普通人面臨選邊的壓力,要麼改到大陸發展,“只”在大陸做“中國人”,要麼在島內就唯有屈從“台獨”定義的“政治正確”(沒幾個人有條件、有勇氣做我這樣的鬥爭者),最後的結果就是島內“中國人”愈來愈少,但統一又不可能只靠根本不住在台灣的“中國人”做心理建設。
這些愈來愈惡化的問題,只能靠盡快統一才能解決。實現統一,抓到島內媒體、教育……等方方面面的主導權,才能實現兩岸心靈契合,徹底撫平中華民族因弱亂遺留的歷史傷痕。講所謂不必理會心理建設的人,是只有意氣的短線思考;批評我是為“私利”才疾呼“統一拖不得”的鍵盤俠,你們真做過如此深刻的辯證思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