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怎麼讀?》
會考A++之小比の不專業分享
這篇是之前《社會科 究極讀法》的再版
修改了一些內容並加上準備會考的方法
🙋🏻♀️那麼就廢話不多說 馬上來和大家介紹我三年來社會科的讀法吧!
🌍地理:
1.畫地圖、氣候圖(圖片p2)
(可以參考我《how to 畫地圖?》那篇
(畫圖真的很療...
《社會怎麼讀?》
會考A++之小比の不專業分享
這篇是之前《社會科 究極讀法》的再版
修改了一些內容並加上準備會考的方法
🙋🏻♀️那麼就廢話不多說 馬上來和大家介紹我三年來社會科的讀法吧!
🌍地理:
1.畫地圖、氣候圖(圖片p2)
(可以參考我《how to 畫地圖?》那篇
(畫圖真的很療癒(*¯︶¯*)尤其是在幫氣候圖著色的時候
⚠️會考也考過很多經緯度判斷 畫地圖的時候順便把經緯線標上
2.如果有相似的內容就直接在課本上統整!
Ex重要航道:蘇伊士運河、直布羅陀海峽、巴拿馬運河
3.課本照片補充的文字仔細看一下(圖片p3)
(現在課本都是內容看起來不多 其實考點都藏在照片解說裡(;´Д`A
📜歷史:(圖片p4)
1.製作年代表
(把事件脈絡梳理一遍 整理好思緒免得考試時腦袋忽然打結
(像是民初的政治演變、一戰和二戰的經過等等都可以整理
2.易混淆或相似之處做表格比較及統整
Ex劉銘傳vs沈葆楨、文藝復興vs科學革命vs啟蒙運動
📰公民:
1.不易懂的詞用自己的方法翻譯(圖片p5)
(這是我們公民老師的方法 我覺得超棒)
Ex銷貨收入:賣掉東西拿到的錢
利潤:賣掉東西賺到的錢
或者是舉很多例子融會貫通
Ex風俗習慣:過年發紅包 放鞭炮
倫理道德:博愛座讓座
2.許多要記的內容真的只能反覆看
Ex民法的民事年齡、少年保護法內容、司法審判程序等等
3.吸收內容、融會貫通(ง'̀-'́)ง
公民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死背 一定要吸收內化
今年很多考題就不是一貫死背能夠破解
📍小考前:
🙋🏻♀️做筆記
▶️大略看過內容後,在頭腦思索一下筆記的呈現方式、排版
考慮之後要方便複習,該怎麼寫比較好?
然後開始寫 邊寫邊記
🙅🏻♀️不做筆記
▶️反覆看課本、在腦海中整理內容
並且可以蓋住課本大概回想地圖裡的相對位置、歷史事件發生的經過、法律的規定等等
⚠️寫一些習題練手感
建議能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看到關鍵字馬上聯想
像是:
古老地塊——礦產
土法煉鋼——大躍進
損害賠償——民法
之類的 看到一些詞就能猜到題目在考什麼,進而快速作答且降低答錯率
💡不過還是建議考完稍微檢查,免得被陷阱題騙到
📍段考前:
看筆記、老師講義、課本重點
📍段考時
仔細作答,把何者「錯誤」「正確」圈起來
但是一題不建議思考太久
(我的狀況,是很容易想太多、曲解題意改答案,然後就錯......
可以先按直覺選一個答案,
再解釋這個直覺會出現的原因之類.....
(這方法有點玄,因人而異)
📍模考準備
🗓用一個本子把復講的所有單元寫下來安排讀書計畫!
按部就班讀復講(寫筆記)、寫復講題目
我大概會在考前留1~2週給題本
(3688.3800.3800+)
(建議一次就寫三科 順便計時⌛️
然後複習寫錯的題目
📍會考準備
/統整筆記
雖然我之前就有做模考範圍的統整
但最後還是把1~6冊我覺得最精華的考點再做一次整理
這樣我去考場就不用帶很多本活頁
而且還有一個好處 因為要統整筆記的時候會一直翻複講
就能把不熟的內容再認真的看一次
/寫歷屆
熟悉會考的出題方向、習慣閱讀敘述較長的題目
(然後你就會發現 考點其實並不多ʕ •ᴥ•ʔ
/做錯題本(圖片p5)
把自己錯的題目剪下來
理解一下是哪邊觀念不通
像是人口數判斷、橫跨歐亞非帝國疆域、計算機會成本等等
/速讀筆記(圖片p6)
其實就是我歷屆跟錯題都寫完之後
不知道要做什麼_(:з」∠)_
就心血來潮整理的(畫圖很療癒)
也不用追求格式等等 就很隨性 想到什麼補充就發散開來
ʕ •ᴥ•ʔ好啦 再版的社會科讀法就先介紹到這邊
希望你們喜歡
(不要嫌棄內容有很多上次一樣啦)
謝謝各位・:*+.\(( °ω° ))/.:+
#小比筆記#小比讀書#小比社會
#段考筆記#考前筆記
#社會讀法#地理#歷史#公民
#會考#110會考#學測#113學測
#讀書帳#生活 #筆記#筆記分享
#手寫筆記#手寫#手寫的溫度
#筆記帳#筆記日常#讀書帳
#讀書日常#讀書方法#勉強垢#studygram#note#studying#studynotes
專業倫理範圍 在 綠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終局之戰!聲援南鐵黃家!】
黃春香家是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的最後抗爭戶,交通部鐵道局祭出最後通牒,預計明天早上將進行強拆,黃春香家關注組今天召開記者會號召支持者抗拆到底。
綠黨目前有許多的夥伴已經到達現場聲援,請所有到現場的夥伴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天氣炎熱也請記得補充水分,綠黨會與所有抗爭的夥伴一起站到最後一刻。
以下為黃春香家關注組記者會新聞稿節錄:
【鐵道局無法無天輾壓半拆戶!南鐵黃家誓要爭口氣!】
8月19日上午9點,南鐵東移抗爭堅持九年的半拆戶黃春香將與時代力量立法委員陳椒華在立法院共同召開記者會,完整解釋黃家爭議並批評鐵道局長期以來濫用公權力的作法。
黃春香這九年來反對台南鐵路地下化「要以土地挹注財政」將原軌案改為東移案,反對犧牲三百多戶居民的生活來成就土地炒作。
在《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土地整合計畫》中明確指出,軌道東移後騰空出來的土地與開發計畫,預估土地效益將高達250億,這是從原軌案改東移案的關鍵。
然而,財務理由並不構成土地徵收的公益性與必要性,侵害民眾基本權,更是導致抗爭不斷的原因。
近兩年,黃春香試圖爭取保留原梯,讓半拆的房屋不會被鐵道局搞到難以居住和無法使用。
不幸的是,經過長達一年的爭取,本週鐵道局向黃春香寄送了最後通牒的公文,鐵道局以所謂的拆除「一致性」為理由拒絕了黃春香家樓梯保留的訴求。
我們認為此說法是荒誕的。鐵道局不僅缺乏資料公開佐證純屬自己臆測;法理上,沒有所謂的其他戶都拆,所以根據「一致性」黃家也得拆的說法。
正相反,如果半拆戶無法繼續利用自己剩餘的房屋空間的情況不僅發生在黃春香身上,也發生在大部分遭遇迫遷的半拆戶,鐵道局必須讓有相同修繕困境的半拆戶,重新檢討徵收的比例原則,以保障半拆戶剩餘空間的功能使用。
也就是說,真正的「一致性」是充分考量半拆戶的情況,給予具體、差別化的保障與徵收調整。
一律強拆不是「一致性」,而是利用普遍的既成侵害事實繼續迫害。
根據黃春香家關注組的瞭解,許多仍想要繼續使用半拆房屋的居民,普遍會面臨到不僅徵收範圍內的財產滅失,就連未被納入徵收範圍的部分,使用功能也被迫犧牲。
有的居民已經重新畫好建築圖,卻因為建材與人力大漲,而蓋不回房子。
有的居民搬離後生意銳減至過去的1/3,因此即便被半拆剩不到5坪,也想回到原址做水電裁縫找回老客人。
但施工造成的地基變化、大型機具在近處施工的壓迫感以及噪音粉塵,讓他們遲遲不知道該怎麼回來原址,生意的處境在疫情下影響又更加劇烈。
這些使鐵路沿線居民們難以回復過去生活水平的事實,實為對基本人權的莫大侵害。
而鐵道局的回覆中也證明了此前鐵道局、交通部以所謂「工程上不可行」、「地下有連續壁(結構物),不能保留樓梯間」的說法是單方面的謊言。
在黃春香不斷的具體追問之下,鐵道局避談所有與工程細節相關的內容,甚至以「一致性」等非技術理由來回覆黃家對於工程可行性的發問。黃春香對此感到非常憤怒,認為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政府部門對待受影響戶應真誠磋商,而非以謊言和欺騙來便利工程的推進。
黃春香家關注組也認為,我們揭露的是一個「對公共工程影響極小、對於居住狀態損害極大」的例子,這其實是台灣軌道建設工程倫理檢討時刻,當政府作為不符合比例原則致使政府必須改善做出與過去差異的作法時,本該歸責為政府這方承擔,撤銷處分重跑行政流程。
最後,黃春香本人、黃家關注組代表、陳椒華立法委員、台灣人權促進會共同嚴正譴責鐵道局九年以來輾壓、霸凌南鐵東移迫遷戶的行為。
此外,鐵道局已在黃家周圍佈下圍擋、進行了土地測量,即將在最近兩天進行第三次強拆,黃春香號召聲援者團結一心,抵擋不合理的土地徵收機制以及喪失公共、專業考量的鐵道局。
新聞聯絡人:李容渝 0911393244
__
加入志工》 t.ly/actW
成為黨員》 t.ly/b00g
線上捐款》 t.ly/QXY5
#捐款綠黨可以抵稅
專業倫理範圍 在 幽樹的療癒客棧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向創傷學習,我們的生活將有真正平靜與喜悅的時刻】
#文章很長請耐心閱讀畢竟面對創傷始終不是容易的事情啊
昨天趁著影片下檔前,看了《創傷的智慧》,講述治療師Gabor Mate如何運用創傷知情的概念來陪伴一個個成癮者,他採用社會學、大腦醫學、心理學跟靈性療癒的整合觀點來看待成癮者,我覺得最受啟發的概念就是「癮」與孤獨感的關係,他甚至表示癮不單單只是菸酒或是毒品這些看似有害的事物,工作、運動、愛情等看起來「有益」的事情同樣可能是癮頭。
「成癮者的內心是孤獨的,癮是他們用來短暫獲得歡愉與渴望的方式,長遠來說卻對自己有害」這段話讓我印象深刻,也呼應了我理解上癮的方式,從創傷知情的角度來看,現代社會是一個鼓勵上癮的社會,任何可以讓我們獲得關注、喜愛與名聲的方式,都被放上推崇的舞台,然而任何曾經沉浸在金錢、權力、工作與名聲遊戲的人都必然清楚,一旦讓生活中充斥這些事物,往往會讓自己獨處時更加感到孤單寂寞。
【當我們不再允許表達內在真實,創傷便緊緊擄獲我們】
我很喜歡Mate提到創傷並非加諸於我們身上的事件,而是發生在內心世界的牢籠。這句話並非意味著受到創傷者太脆弱,而是突顯出受創者內心如何受到孤獨與羞愧感所壓迫,進而無法真實坦率地表現自己。
他邀請我們想像自己置身在大自然裡,如果我們不能依循內在真實的本能行動,必然難以在自然環境中生存下來(想逃卻呆在原地、該反擊時卻退縮、受傷時還逞強與猛獸搏鬥),然而現代社會卻鼓勵我們壓抑這些本能,拒絕真實情緒展現,並希望人們可以像是機械人一樣,忽略本能只為求得更開的生產力。
「破壞地球母親的社會,其實就是個創傷的社會」,這是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觀點,當我們不再能清晰感受自己的身體,當然也就不會關心自然環境的變化,因為我們隔絕了內心痛苦,於是也學會忽略他人及大自然的痛苦。
【創傷與症狀都是對還原真我的召喚】
創傷症狀其實是對真實性的渴求,影片中提及自體免疫疾病已經成為當代最危險的疾病,然而我們將症狀當成敵人,慣性採取隔離與消滅的措施,卻忽略了這些症狀很可能是社會集體壓力所造成的。
我從國中開始歷經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之苦,皮膚嚴重摧毀了我的自我價值感、人際關係與身體健康,當年每個醫生看到我的處方時,都驚訝於我需要使用最高劑量的藥物,卻仍然無法將病情控制在安穩的範圍裡。
Mate提到當代醫療對待過敏的方式就是提供對抗壓力的激素(類固醇,另一種影片中沒有提到的方法是降低免疫力,兩者我都使用過),然而醫生卻沒有想過,過敏可能是受到社會壓迫與原生家庭創傷後所導致的結果,而通常會無意間造成孩子創傷的父母親,本身就是家中創傷的受害者,創傷不只存在於我們內心,也真實蔓延在整個社會裡。
「如果我們可以運用創傷知情的觀點,就會知道不是成癮與創傷倖存者缺乏意志力,所以才無法做出有益選擇,而是他們早已習慣表達真實自我將會受到傷害,只好在這些症狀中尋求有害的自由與歡愉」
我陪伴菸酒癮與創傷當事人的經驗,相當呼應Mate在影片中提出的觀點:症狀不是敵人,我們值得邀請症狀說話,讓我們看到內在哪部分的自我受傷了,需要好好被陪伴與療癒,運用隔絕與消滅的療法,只會加重創傷反應,連結與邀請,才能使創傷經驗得到深層清理。
【身為療癒者,面對自身創傷是必要的修行】
在影片裡最讓我感動的是Mate真誠地談論自己的創傷經驗,他表示許多醫療人員當初選擇進這個體系,都是無意識想要迴避自己的創傷,醫療的高壓訓練會直接淘汰掉那些脆弱的人,一旦成為醫療人員,意味著自己不需要再去經驗與揭露自己內心最痛苦的一面,除此之外,還可以得到病人與家屬的認同與喜愛,恰好又滿足了童年缺愛的部分,他自己就是這樣才走入治療師領域的。
這段自白深深撞擊到我的心,回想起自己當初選擇成為心理師,而後選擇以療癒者的身份繼續服務社會,獲得他人讚賞似乎一直是我無意識裡的渴求,走過漫長自我覺察與療癒的過程,現在的我可以更加真誠地說:陪伴他人帶給我成就感與意義感,同時我選擇療癒者這條路,並非我有多博愛與偉大,而是因為這份工作帶來的意義感,恰好滿足我能接受他人欣賞的需求(但我不會讓這份需求凌駕當事人跟學員利益,這是基本倫理)。
成為療癒者在當代社會變成一種潮流,讓人可以輕易獲得金錢、名聲、魅力甚至是滿足性需求(對於那些利用個案的療癒者來說),而這些恰好都是創傷倖存者的成癮症狀,亦是榮格所說的「陰影」,陰影對療癒者來說充滿挑戰,因為當創傷與陰影結合時,帶來的破壞與羞愧感都會比對一般人來得深重。
對我來說當然也是如此。
我花了很多時間認出自己有生存焦慮,有害怕被討厭的議題,有希望證明自己的課題,並且一次次在療癒跟督導的過程中,學習如何去穿越這些關卡,在這過程中有許多恩師的提攜、朋友的信任,也有許多學員的欣賞與共學,讓我的心靈肌肉變得越來越強壯,也讓我能夠一次次將當事人跟學員利益放在個人需求之前,好好保護與陪伴他們療癒自己。
【真誠而溫柔的善待自己,讓我們一起面對生命創傷的難關】
寫到這裡,我想說的是,面對自己的「癮」與創傷,從來就不會是容易跟輕鬆愉快的事情,需要有很多準備、努力跟決心,也絕對需要不只一個人的陪伴,甚至需要好幾位專業人員的協助,所以如果你仍然感覺被自己的「成癮症狀」控制住,感覺到自己內在有著空虛寂寞的啃噬,這都是面對創傷時的正常反應,而如果你同樣身為療癒者,找尋可靠與專業的老師或療癒者陪伴自己,絕對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否則我們將會把自己的創傷加諸在當事人身上,形成二次傷害!
文章結尾就不寫什麼如果有需要歡迎預約的工商話語了~寫了這麼多文字,我想初衷還是想要繼續用文字支持到療癒客棧的你們,並且摘要一下影片中的重點,對我來說,這篇文章也像是一面鏡子,提醒我繼續去覺察過往創傷所帶來的陰影課題,好去支持有緣相遇的伙伴,可以平安喜悅的,展開屬於自己的人生!
#謝謝每一個耐心閱讀到最後的你
#歡迎分享給身旁正在面對生命痛苦的朋友
專業倫理範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0 黃偉民易經講堂
林鄭月娥是淚眼煞星。
見到淚影,便是動了殺機。
每到關鍵時刻,好打得的林鄭,就會找到機會,流下兩行清淚。
是她發勁前的身影。
居則武曲,動則貪狼。
美帝步步進逼,竟敢制裁中聯辦七名副主任。
中聯辦是北京駐香港的聯絡辦事處。角色是協助北京和特區政府的聯繫。指揮的是中央,執行的是香港特區政府,今次美帝shoot the messenger,是否暗示中聯辦違反《基本法》,背後干政,在幕後指揮香港特區政府,這兩年的異行麼?
歐洲那邊,法國康城影展竟然施突襲,在完結的篇章,播出了香港導演周冠威兩小時的紀錄片的《時代革命》。
香港兩年來的苦難,黑衣、鮮血、火光、青春、激情……為今屆的康城影展留下了裊裊餘音。
特朗普之後,美歐又走在一起,就因為香港的苦難?
北京措手不及,不懂反應。這時林鄭提槍上馬,單挑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批評布林肯對香港《國安法》的聲明,以偏概全,毫無事實根據,公然干預中國內政,肆意踐踏法治,亦再次突顯美方的雙重標準等等。她強調,特區政府不能對此等錯誤言論坐視不理。
犀利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指責美國國務卿,干預中共內政。威風八面,震驚全球。經此一役,林鄭躍身成為世界級政治領袖,響哂朵。
咪住!
《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不是列明,外交和軍事,屬於中央權力,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原則下,行政長官負責香港特區的行政事務。
布林肯是現任美國政府的國務卿,等同於中共的外交部長王毅。
回應布林肯謬論,干預中國內政的,應該是外交部長王毅。其上還有專責外交事務的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箎。
這才是國際外交的規矩,儒家稱之為禮。
布林肯也批評過新疆和西藏的人權狀況,但未見新疆、西藏的省委書記駁斥美帝謬論。因為中共仍有外交部,和他們的戰狼群。
林鄭的勇猛,打亂了政治倫理。
家庭有家庭的倫理,社會有社會的倫理,國家有國家的倫理,一旦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社會大亂,人民便無法安居樂業了。
對於香港的《國安法》,美帝的布林肯固然以偏概全,雙重標準;其實,林鄭、鄭若驊,和因揼邪骨仍未復職的國安處處長蔡SIR,都言語不詳,市民大都對《國安法》的紅線不甚了了。但經過立法會議員何君堯的詮釋,市民終於掌握到國安法的精神和標準了。
何議員說:
ViuTV最近的同性喜劇《大叔的愛》,是鼓勵無孩家庭,與中央推動的三孩政策,背道而馳,違反了《國安法》,如糖衣大麻,要追究處理。
嗱,這便是專業了!
何議員是執業律師,肆業於英國,掌握了香港《國安法》的神髓。經他生活感的在地引伸,市民對會否觸犯這新成立的《國安法》,起碼有個概括的認知。出色的男人,真的好像黑夜的螢火蟲,躲也躲不了。
認識了《國安法》愈多,趕往機場離境的香港人就愈多。
車轔轔,馬蕭蕭,
行人弓箭各在腰。
爺娘妻子走相送,
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
哭聲直上干雲宵。
…………………
…………………
這個畫面我見過,我真的見過,在啟德機場。
我在八零踏足社會,在報界工作。
戴卓爾夫人八二年訪華,跟著中英就香港前途展開談判。自然地,我的工作便和香港前途掛上勾,直到現在。
在北京,記得有記者問,當時的中共總理趙紫陽,香港人怕九七後的改變,趙反問:怕什麼?
八九年,趙紫陽自己的遭遇,回答了他自己當年的問題。
八三年,我在北京採訪中英會談,外交界傳出會談進展不順利。香港惶恐,美元兌港元,跌到1:9.6, 市民趕到超市搶米搶廁紙,這是黑色星期六。
星期一,當時的財政司彭勵治上午九時宣佈,港幣和美元掛勾,一錘定音兌換7.8元。
這個聯繫匯率,便維持到今日。
八三年,是玄空風水下元六運最後一年,健行實幹的乾卦二十年走完了,八四年開始,便是靠嘴巴討人開心為主流的兌卦開始,兌為悅,為口,為羊,為少女,為巫,為妾,為毀折。
就這樣過了紙醉金迷二十年,至二零零三年沙士,完結七運,走入八運艮卦。艮為土,為尊。
八四年《中英聯合聲明》出籠,保證港人治港,一國兩制。
鄧小平亦再三公開承諾,九七後,除了換一支旗,什麼都不會變。
然後,開始草擬《基本法》。
香港人,有條件的,便開始收拾細軟,舉家上路,開始處處無家處處家了。
每日的啟德機場,哭聲震天,一家離港,三五十人送行,這畫面到八九六四後,攀上高峰。
人人都說,香港人功利、實際,醒目主義。但去到最後,也不外乎孝其老,慈其功,大家都只希望能夠供養父母,照顧兒女而已。
四十年過去,我見到的畫面又再出現,由啟德機場,轉到赤鱲角機場。當年是我們這一代離港,現在是我們下一代離港。
鄧小平out了,大陸不再提起他,他當年的承諾,也只是一時權宜;《中英聯合聲明》、《基本法》這些法律文件也不靠譜了,用到的部分說兩句,唔啱駛的,又唔提了。
講了幾十年的「港人治港」,今年靜靜的改了字,叫「愛國者治港」。香港人,為了家庭,又要上路了。一切一切,都因為政治倫理出了問題。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論語》二十篇,第二篇是《為政》,說的是為政之道。
是中華文化裡的政治智慧,也是作為政治領袖的責任和道德的標準,也可以說是儒家的領袖修養學。
《論語》第一篇是《學而篇》,說什麼是學問,如何做好一個人的內在修養;第二篇《為政》,則是說學問的外用。
為政的精神,政治領袖的本質,不是權力,是教化。
教,是教育;化,是感化。
政治,是眾人之事;為政,就是為政者,如何以身作則教化百姓。
孔子身處春秋亂世,似今日香港,官僚只重視權力鬥爭,社會秩序混亂,文化衰敗,人民無法安居樂業。
孔子認為,歷史沒有偶爾,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為政的成敗,不在權力,在領袖本人的德行。
三王之治在道德,五霸之業在事功。再低級那些,霸業也沒有,只是權謀竊國,或是陰謀亂政。
《為政篇》第一章: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由始至終,孔子認為,為政,管理眾人的工作,權力是沒有用的,只能用德。
政治領袖,為政以德,內心有道,表現出來外在的行為,才能無懈可擊。像北斗星,有自己的中心思想,有一套價值信念。在領袖,以身作則,下邊的人,天下人自然會圍繞你而旋轉。
所以,你自己清廉,不用費勁來打貪。你勤力,不用怕員工偷懶。你不假公濟私,社會上就不會鬼鬼怪怪了。
為政第一信念,就是以身作則。
第二章: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司馬遷總結孔子一生對中華文化的貢獻:刪詩書,定禮樂,繫易辭,著春秋。
孔子刪詩書,整理詩三百篇的標準在那裡?一言以蔽之,一句話,思無邪。
人不可能沒有思想,只要思想正,不能歪邪。
但為什麼將這個編輯《詩經》的標準,放在《為政篇》,這個領袖學問的範圍內呢?
孔子認為,一切政治問題,社會問題,都是人的問題。人的問題,就是思想問題。
只要思想正,什麼問題都自然解決了。
孔子告訴我們,為政的人,無論政治領袖或官僚,第一要務,就是思想要正,不能走邪路。
社會紛亂,人民舉家奔逃,就是因為官僚思想出了問題,人民生活不了,走了邪路。
第三章: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領導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如果單靠政治體制,再加以刑法來管理,齊之以刑,想大家不犯法。結果,人的聰明機巧出現,各式專業人士因有需求而提供意見。民免而無恥,大家會爭相走法律罅,走後門,搵人事,鑽漏洞,逃避了法律責任,還會無恥的自鳴得意,「咁犯唔犯法先」,認為你奈不了他何!
但如果用道德來領導,官僚和領袖,以身作則,整個社會都有一套價值觀,不再發錢寒,人人都尊重自己。再齊之以禮,不是用法律,用規矩,大家接受的規矩來教化。人人自動自覺,不會破壞公物,不會偷雞摸狗攞著數,錯了,識得慚愧,有恥且格,只要人民有羞恥心,就達到為政的目的了。
第四章: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孔子出身貧困,三歲喪父,孔母帶他移居山東曲阜闕里。他如何用七十三年時間,成為中國第一聖人呢?這一章記述他一生求學的歷程。
孔子說,我十五歲時,就立志一生做學問,因此,到了三十歲,就能確立自我,知道自己在時代的責任和使命。
進一步鑽研學問,到四十歲,就擁有堅定不移的自信,對人世間的遭遇,起伏高低,不會感到迷惑。
貫徹這個生活方式到五十歲,就清楚宇宙的運作規律,上天賦與我的使命。乘願而來,這個宿願,究竟是什麼?我這時明白了。
累積經驗到六十歲,就明白世間人事的錯綜複雜,不會有什麼違逆不快了。
這樣,到了七十,不是實數,是指生命的終極追求,即使權力大得可以隨心所欲,但我的行為,都不會超出作為一個人的社會規範。
孔子提示了,我們終身學習,最終即使任性而為,完全為所欲為,也不會令身邊的人,造成困擾。
問題來了,《論語》的編輯,為什麼將孔子一生求學的歷程,放在《為政》這章,政治領袖的責任和修養的篇幅內呢?
凡亂世人人都追求權力,以為權力就是為所欲為。
孔子透過他一生的學習經驗,告訴我們,人生的成就,即使可以隨心所欲,但仍不踰矩。
這是整篇《為政篇》的軸心,政治領袖的成敗,並非決定於權力,成敗全因個人的道德。
《為政篇》共二十四章,是領袖學,從政者必讀的中華心法。點出了治亂的原則,為政的修養和責任。無論從政,官僚,企業主管,或家庭生活的處理,都應細讀。
首四章,是為政四大原則,也是香港亂局的根本病灶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