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將軍澳中心6座平面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將軍澳中心6座平面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將軍澳中心6座平面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將軍澳中心6座平面圖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小子投資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香港樓盤專題分析 (將軍澳中心篇) (請參見附圖) 作者: 見習金錢師 http://www.facebook.com/moneyist2015 首先本頁開立一年,like數終於突破500,多謝各位讀者的支持! 為答謝新舊讀者,小編在以後的文章增加了以下的新內容 1. 增加對樓...

  • 將軍澳中心6座平面圖 在 小子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05-02 11:17:25
    有 25 人按讚


    香港樓盤專題分析 (將軍澳中心篇) (請參見附圖)

    作者: 見習金錢師
    http://www.facebook.com/moneyist2015

    首先本頁開立一年,like數終於突破500,多謝各位讀者的支持!

    為答謝新舊讀者,小編在以後的文章增加了以下的新內容

    1. 增加對樓層高低的定義
    每個屋苑身處的地區不同,本身高度亦不同,所以對每個屋苑所採納的標準亦不甚相同。例如淘大、沙一等80年代落成, 約30層的樓宇,就會以10層作為一類。1-10為低層,11-20為中層,21-30為高層。如果是特色單位,亦會特別標示。而如果樓宇數目較高的,就會以15層為一單位,例如4-15為低層,16-30為中層, 31-45為高層,45樓以上為極高層。好了,有極高層便當然有極低層了。因此,由下一篇開始,1-3將被視為極低層。(跳層問題亦相應調整。)

    2. 按景觀分析。這是比較困難的一環。上一篇本希望加入景觀上的分析,不過由於時間關係未能加入。新一篇的文章將會嘗試加入這分析系統,希望可以增加文章養份,盡快破千個like!

    而增加內容後的第一個屋苑,是將軍澳市區的超級高樓群。日出康城? 不,日出康城將會在下一篇的文章再分析。話說在「建華年代」(1997 – 2005年),政府為了達到八萬五的建屋目標,便在不影響單位面積的前提下放寬了建築物的高度限制。因此,在當代發展的樓宇大都有超過40層的高度。

    今日分析的,是在將軍澳站上蓋的一大私人發展項目,將軍澳中心。將軍澳中心總共13座,在2002-2003年入伙,當年多少的年青人,就由港島遷入將軍澳,建立出一個新的中產區。

    按間隔作分析
    言歸正傳,在最近的一年,將軍澳中心成交量達163宗,都是一個可觀的數字。成交的主要是實用面積約460呎的兩房單位,達103宗。而在樓層方面,主要買賣的是中層單位 (17-33樓, 不設4字尾層數),有58宗。圖1為按間隔劃分的平均呎價。

    起初我以為兩房的呎價會明顯地高三房一截,但是結果較小的三房 (約550呎) 的呎價亦不遑多讓 (只有3%偏差)。至於面積640-680呎的套三房的成交則比兩房平均低約10%。這一方面證明細單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亦證明將中為換樓之選,三房是可以吸引到一定的換樓客。小編曾看過將中的平面圖,發現雖不少浴室是黑廁,但間隔方正,正適合一家大小。

    以樓層作分析
    對於高密度的屋苑,小編假設樓層不同,其呎價應是有一定的距離的。始終用了數百萬,應該都想住得開揚一點,不想困獸鬥吧。

    但總體而言,單看樓層,呎價分別不大。總括而言高層價格較高,但是高層均價只比低層高約6%,分別相對正常的分野 (10%) 較少 (見圖2)。

    按景觀作分析
    在開始分析成交價前,先要介紹一下單位的不同景觀。將軍澳中心的景觀分為以下幾種:
    1) 海景: 由於將軍澳中心比前排的新屋苑高得多,所以有一部分的高層單位會望到遠海景
    2) 山景: 同樣道理,由於將中高度比後面的公屋高,所以高層單位可以居高臨下望向山景。
    3) 內園: 如果大家看地圖,發現將中的樓是以菱形佈局,所以樓宇間的距離會稍遠一點。不過因於建築物高度,所以壓迫感都不少。
    4) 開揚景 (北): 部分向北單位是會望向彩明苑、體育會等,或是天晉後面的公園,景觀開揚
    5) 開揚景 (南): 另外,低層及中層的單位則會望向寶邑道南面的填海地。暫時前面都是GIC (政府、機構及社區)用地。雖然預計景觀上沒有大改變,但是都將之分辨出來,從而分辨出前面工程的影響。另外,遠望維景灣畔及天晉園景 (基於密度較低) 的都會視為開揚景。
    6) 公屋景: 少部分單位近望唐明苑,相對壓迫。

    上一段提過樓層對成交價影響較少。但另一方面,小編發現隨著景觀不同,其成交價的表現亦不盡相同。例如是內園景 (或者樓景, 圖3) 的話,低層的樓價並不遜色,甚至有時比高層更好價。似乎證明了小編之前 「園景低層比高層吸引」的看法。

    至於向北的單位 (圖4),由於前方有建築物,所以樓層間的分別較大。一般而言,高低層分別達15%。至於山景單位,都會比同景觀平均呎價高5%以上,反映樓層因素。另外居屋景的中、低層平均呎價竟然一樣,雖部分是成交時間差,但亦反映在樓景下,呎價分別其實不大。

    至於向南的一線單位成交價則可見圖5。高層海景成交價均價比低層填海區景高14%,而高層與中層間分別亦有約8%。當中雖有時間差,但景觀都對成交價起了重要作用。

    將軍澳已不再只是以前的「堆填區」,而變了政府銳意發展的新社區,而在將來都會有很多的新樓推售。除了會有更多外區客,亦會有很多久居將軍澳的朋友換樓。大家與其買得高,反而景觀才是保值的重要因素。同時,亦有部分的朋友希望進軍相對低水的三房戶投資,不過三房戶主要用家是家庭客,對室內空間普遍要求較高。因此,大家亦適宜分析其間隔才下決定。

    #見習金錢師2015 #窮小子投資專頁

    ============================
    大家覺得資訊有用就幫手Share出去或比個Like!
    投資先機盡在 #窮小子投資專頁
    投資先機討論平台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poorkidsinvesthk/
    窮小子投資筆記 http://poorkidsinvesthk.blogspot.hk/

    *本專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不應視為任何投資之建議或邀請,投資涉及風險,投資者應先考慮個人因素及風險,如有疑問請諮詢專業投資意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