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寶藏巖駐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寶藏巖駐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寶藏巖駐村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晚就是【百工裡的人類學家@高雄SOGO誠品】一月場了,我們晚上見! 這篇引用自【聯合新聞網】上轉載自《台北城市畫刊》的文章,分享了今日講者林思駿對於如何觀察與記錄城市的想法。若想對於城市觀察與書寫有更深刻的認識,別忘了今晚一起來參與活動喔 ----------------------------...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社畜時代 Wage Slav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播吧大家都在看👉https://goo.gl/oyBWQW 花漾旅途看更多👉https://goo.gl/c6YTNE 誰說台北沒有充滿藝術氣息的聚落? 當你走進寶藏巖可以看出一個城市的模樣 寶藏巖不是高藝術殿堂。它是一個根植於真實生活的場域 今天西潔就帶著大家體驗不一樣的台北 #台北市#公館#...
寶藏巖駐村 在 henri in the marsh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7-03 02:11:50
以前大學的時候常常跟彭姐姐來尖蚪混。年初在合歡山上竟然就這樣認識了他們夫婦。 - 踏進好久沒來的地方跟小嘻打了招呼 他抓住我用一種發現新大陸的語氣跟我說 欸 我跟你說有件事很神奇!!! 我前陣子跟斗六去台中,然後有個空擋想說找幾間店去逛逛,剛好看到有些陶蠻喜歡的就買了三個回來,後來才發現原來作者是你...
-
寶藏巖駐村 在 社畜時代 Wage Slav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09-22 12:00:05播吧大家都在看👉https://goo.gl/oyBWQW
花漾旅途看更多👉https://goo.gl/c6YTNE
誰說台北沒有充滿藝術氣息的聚落?
當你走進寶藏巖可以看出一個城市的模樣
寶藏巖不是高藝術殿堂。它是一個根植於真實生活的場域
今天西潔就帶著大家體驗不一樣的台北
#台北市#公館#寶藏巖#歷史聚落#文青#小九份#文藝村落#駐村聯展
店家資訊:
觀音亭|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23號
兩天工作室|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59弄2號
陳治旭|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18弄1-2號
17做作|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65號
尖蚪探索食堂|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57號
Guanyinting|No.23, Ln. 230, Sec. 3, Tingzhou Rd., Zhongzheng Dist., Taipei City 100, Taiwan
2 DAYS STUDIO|No.2, Aly. 59, Ln. 230, Sec. 3, Tingzhou Rd., Zhongzheng Dist., Taipei City 100, Taiwan
Chen Chih-Hsu|No.1-2, Aly. 18, Ln. 230, Sec. 3, Tingzhou Rd., Zhongzheng Dist., Taipei City 100, Taiwan
17 Work|No.65, Ln. 230, Sec. 3, Tingzhou Rd., Zhongzheng Dist., Taipei City 100, Taiwan
tadpole.point|No.57, Ln. 230, Sec. 3, Tingzhou Rd., Zhongzheng Dist., Taipei City 100, Taiwan -
寶藏巖駐村 在 一起上學吧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5-07-08 16:10:58我們希望透過募資,使柑仔店營運更加順利,以減輕目前當地自主居民們每月籌措資金與做白工來維持營運的負擔。
喜歡我們創作的影片請訂閱跟開小鈴鐺喔 https://bit.ly/2M2CQdH
計劃背景:
台北寶藏巖共生聚落是在亞洲城市中,對歷史聚落進行活保存的經典案例。寶藏巖共生聚落是由寶藏巖寺、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及約20戶居民組成,建築依山傍水而建,蜿蜒錯落且複雜,為台灣特殊的聚落樣貌,目前實踐「藝居共生」的概念,搭建起聚落居民、駐村藝術家之間的平台,為聚落注入新活力。
寶村柑仔店的誕生
昔日寶藏巖設有雜貨舖,不僅是重要的服務設施,也有「鄰里互助中心」、「街坊消息傳遞」的功能,而後隨著社區凋零與人品外移,雜貨舖也消逝了。103年為了讓寶藏巖聚落能有機發展,居民重新規劃「寶村柑仔店」並將其重新開幕,希望能落實聚落永續發展。
特色柑仔店:寶藏巖居民家常菜開賣!
協會初邀寶村居民拿出自製美食時,他們很沒自心,後來花了三年構思與討論,共同決定從農園取材與販賣項目,想以平價、美味、地方特色的家常菜與雜貨,讓大家感受到寶村特色,並讓過去「寶藏巖一家一菜」的傳統可以延續下來。
柑仔店現況與面臨的問題:
目前寶村柑仔店於2015年3月24日正式重新開幕,由共生聚落的在地居民自主投入營運,然而因為每月人事、進貨、開站成本等開銷都需要由參與居民自行籌措,資金匱乏及行銷管理能力不足等問題,導致柑仔店的營運陷入危機。
為什麼我們要募資?
我們希望透過募資,貨用長期進駐柑仔店的店長,透過管理及行銷的能力,使柑仔店營運更加順利,以減輕目前當地自主居民們每月籌措資金與做白工來維持營運的負擔。
前往觀看更多寶藏巖永續經營募資計畫詳細內容
FlyingV https://www.flyingv.cc/project/6304
進擊媒體行銷 https://www.facebook.com/forwarddreammedia -
寶藏巖駐村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2-07-20 23:09:14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http://news.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http://pnn.pts.org.tw
PNN 粉絲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PNN 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PNN Justin.tv頻道 http://zh-tw.justin.tv/pnnpts
寶藏巖駐村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晚就是【百工裡的人類學家@高雄SOGO誠品】一月場了,我們晚上見!
這篇引用自【聯合新聞網】上轉載自《台北城市畫刊》的文章,分享了今日講者林思駿對於如何觀察與記錄城市的想法。若想對於城市觀察與書寫有更深刻的認識,別忘了今晚一起來參與活動喔
----------------------------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高雄SOGO誠品】一月份活動
主題:寶藏巖與地方書寫:《隱蔽的空間:寶藏巖地方故事集》新書分享會
時間: 1/26 (二) 1900-2030
作者:林思駿 (《隱蔽的空間》作者)
主持與對話:宋世祥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創辦人)
簡介:
位於台北公館的寶藏巖曾是違章建築聚集地,今日則是知名的藝術聚落。作者林思駿將分享在該地田野調查所收集而來的各種故事,也帶我們思考關於一個「地方」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與定義。
----------------------------
融會各種想像的都市空間
目前在寶藏巖駐村,記錄在地空間軌跡的藝文工作者林思駿,形容台北是一座多元、充滿生活感和故事的城市。習慣帶著紙筆在街頭漫步,為路上遇見的特色建築速寫,他說,「試著將建築一戶一戶畫出來的時候,會發現大家對於空間運用和想像都不同。」好比陽台外推、在女兒牆上加裝冷氣壓縮機,或在外牆加裝管線,這些設備滿足了使用者的需求,也展現了台北獨有的生活和故事感。
因為歷史發展,林思駿指出台北不像紐約、京都、巴黎這些城市,在都市規畫上擁有一條遠而長的時間軸,不同時代對於台北這座城市各自有著不同的想像。像是清代的萬華和艋舺,都市空間是根據大眾的需求自然發展而成,道路或歪或斜,呈現有機的型態;到了日本時代,政府為了表現權力,引進西方的城市規畫,用圓環、棋盤或放射狀的道路,取代舊有的街道; _戰後除了部分沿用過去規畫,因應人口快速增長,計畫的版圖也向外延伸。
不同時期對台北的想像,造就都市空間帶有一種衝突和矛盾,現代化的棋盤道路和高樓、自然發展的小巷和聚落同時並存在城市之中,若用一種版型來描述台北, _林思駿會用「拼貼」來形容,「很多人以前做了什麼,現在的人又塗改掉。」看不見一以貫之的排版架構,但卻長出自己的個性。他補充,這也是台灣以及許多相似歷史背景的亞洲城市,空間樣貌異於西方都市之處。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udn.com/news/story/6961/4406905
寶藏巖駐村 在 賴予喬YuChia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回想最近的新遊戲新工作「客家藝術進駐計畫」,很是挑戰。
我的小作品將在今年六月正式開工,再邀請大家來坐坐。
而今日協助藝術家楊芳宜佈展很開懷。❤️❤️
我們明天「同心齊力」見!
-
-
-
#同心齊力工作坊也額滿了
#客家藝術進駐計畫
【藝術家工作坊】
妳家裡衣櫃又塞不下了嗎 😅
這周六母親節共創活動將由藝術家芳宜老師帶領大家,翻轉廢棄成為有用的物件,親子兩人同心協力共同完成送給彼此的禮物,可作為相機、包包、水壺等揹帶,串起兩代共創情誼
#課程免費
#衣櫃斷捨離
#編織一點都不難
#非常容易上手
「同心齊力」揹帶編織工作坊
●時間│5/11(六)10–12點、14–16點(兩梯次擇一)
●地點│客家文化中心2樓
●對象│15歲以上親子或兩人組團共同參與,一場限額 8組(16人)
●報名│https://reurl.cc/enX3Q 免費
●洽詢│(02)23691198分機513 林小姐
●備註│請每組學員攜帶:2件以上不同顏色的二手衣/布料、希望揹起的提藍或提箱等。
*此工作坊需雙人組合報名,請成對參與。
楊芳宜
苗栗人,銘傳大學商業設計系、英國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藝術管理碩士。擁有閩南與客家血統,造就長時期對於「跨」角色與行為的研究熱忱。曾任企劃、設計師、博物館教育人員。藉由換位研究,透過異質編織、再生創作及跨領域合作,探討「廢⇆不廢」、「新⇆舊」、「傳統⇆現代」之間的跨關係,在「便利速成⇆惜物懷舊」既矛盾也兼容的當代環境下,如何重新定義「廢棄」議題。現從事藝術創作及教學,為「廢青不廢―不廢青年行動計畫」創辦人、2018秋季寶藏巖駐村藝術家,持續發展因地制宜的參與式藝術創作,策動群體參與「不廢行動」,實踐在當代社群影響與自然環境變遷下個人自處與群體共創的可能性。
寶藏巖駐村 在 大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電影作為一種保存過去事物的文件,可以經由複製來重寫個人記憶嗎?
在《回魂記》中,寶藏巖駐村藝術家Shake試圖藉由三個類型截然不同的電影角色,再現台灣社會曾經/正在經歷的意識形態與文化樣貌。三名來自台灣電影史的幽靈,將於12/6下午藏身於寶藏巖曲折的小徑巷弄間,等著與每一個相遇的人們發生故事。
Shake邀請大家來參與這場非典型電影經驗,歡迎拿出手機或相機拍攝,紀錄下與幽靈一起製造的回憶。而後請利用QR code上傳影片到指定資料夾,藝術家將運用大家提供的素材作為創作基底。
https://www.facebook.com/…/a.29304512406…/1045066508858808/…
【台北國際藝術村_寶藏巖】週日快閃計劃
《回魂記》——午後魂回 Return – The Falling Back
三種有如幽靈的電影角色,繼續在我們的世界借屍還魂……
The three ghost-like film characters reincarnate their souls into our worlds again…..
●藝術家 Artist/雪克 Shake
●時間 Happening Time/12.6 (Sun)2pm-5pm
●地點 Location/寶藏巖藝術村內隨機出現
Random Appearances in Treasure Hill Artist Village
●詳細資訊 More Info/http://www.artistvillage.org/?p=3653
#快閃 #寶藏巖 #駐村 #藝術家 #雪克 #POPUP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