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寶藏巖慢生活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寶藏巖慢生活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寶藏巖慢生活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寶藏巖慢生活展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三貓俱樂部,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一直在想「奇形怪狀的貓」對我來說是什麼模樣,仔細思考,好像不是迷因式的那種奇怪,而是我觀察他們從以前到現在,有時的新發現,也是小貓時期到中年樣貌的線條與姿態,很高興能分享此次展覽與新書。 地點 /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十字藝廊 時間 / 10/1~10/29. 11:00-18:00 週一休園...

  • 寶藏巖慢生活展 在 三貓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30 10:49:05
    有 27 人按讚

    我一直在想「奇形怪狀的貓」對我來說是什麼模樣,仔細思考,好像不是迷因式的那種奇怪,而是我觀察他們從以前到現在,有時的新發現,也是小貓時期到中年樣貌的線條與姿態,很高興能分享此次展覽與新書。

    地點 /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十字藝廊
    時間 / 10/1~10/29. 11:00-18:00 週一休園
    ——————————————————
    奇形怪狀的貓

    躺在地上伸展的、縮在盒子裡的、
    蜷縮成球狀的…,
    貓啊!就是這麼奇怪!

    十年之間,柔軟筆觸描繪出不只歡樂的、開始還有一些關於慢慢變老、離開…等故事。體會到生命中的各種情緒,這次展示漫畫原稿、
    插畫原作與織品作品,躍出漫畫稿紙上的三貓俱樂部,從扁平的到立體的,展現出不同的線條與貓的形狀。

    《三貓俱樂部》是漫畫作者咪仔觀察貓、和貓們相處的生活故事,今年出版第六集,回看十年前第一本漫畫,無心插柳地開始觀察起小貓的好動模樣,在家中飛越成為快速的線條,直到近期睡成了一灘泥或一顆圓。隨筆的漫畫不知不覺紀錄了貓咪們的成長。

    THE ODD CAT

    Lying on the ground, stretched out, shrunk in a box, curled up into a ball...

    Cat, What the ODD creature!

    -

    The beginning of everything has come from an energetic kitten was flying over at home, and it became a part of beautiful lines in Mi Zai's eyes. After that cats went into her life in the form of comics and were named "Three Cats Club" published as a comic series. But glance over the shoulder today, cats are old and all sleeping like a puddle of mud and almost become a circle...

    Back to now, in ten years with cats, the Hand-feeling brushstrokes not only said happy things but some sad stories like getting old, sick, even pass away. Experience the different steps of life was a big part of Mi Zai's creative inspiration. So we decided to put everything together, to become this exhibition for you all.

    Manuscript, original illustrations, fabric works, and some more surprises. From flat to three-dimensional, showing different lines and shapes of cats, "Three Cats Club" jumping out of the manuscript paper become odd creatures!

    Come join us to see THE ODD CAT.

    -

    "Three Cats Club" is a comic series about author Mi Zai and her cats, she who out of curiosity to record all the things around, chapter six will be published this year.

  • 寶藏巖慢生活展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26 13:29:09
    有 88 人按讚

    ▍和 BIOS 吃一碗拌麵:秋紅肚房,總是空著肚子卻先問你「吃飽了沒?」的那個人


    走在寶藏巖藝術村的蜿蜒小徑,茄苳大樹的臂膀招搖,稍稍替人遮掩暑氣,抬頭見它正幫忙舉著白底黑字的簡約招牌:「秋紅 1998」。閃入窄小巷弄,踏上幾顆階梯,秋紅肚房好像總是在廚房忙碌的低調母親,聽到你開門,會喊:「你回來啦。」出來迎接時,手上已經端著你思念多時的味道。


    「秋紅」確實是老闆母親的名字,「肚房」也就是台語「廚房」的發音,也象徵母親的肚子可以孕育溫暖的食物,「1998」則是回憶母親在台南經營超過二十年牛肉湯老店。當同學都在玩耍時,老闆卻在總是沁著熱煙的廚房跟著母親忙進忙出。求學後或許懷著一股想要奔離廚房的意圖,北上讀了設計系。兜兜轉轉,沒想到肚皮的思念又使他回到有母親滋味的廚房,在插畫品牌「三貓俱樂部」的邀請下,牛肉小吃與插畫展示聯手打造這一間小巧溫馨的混種店鋪。


    柔軟可愛的設計風格,招牌三貓竄在店內各處,古董桌椅的蒐藏增添復古溫度。不大的空間,時常匯聚設計品牌的入駐,這是老闆有心的經營,希望小吃店可以加入設計師的心意。媽媽加小孩,牛肉湯加設計,台南加台北,一層一層的混和、延續與轉化,秋紅肚房的滋味就像母親和孩子相愛的樣貌,長大後望著鏡子裡的自己總會想,哪個部分像媽媽,哪個部分是後來的生命經驗養成⋯⋯難以分別,就像通通都拌在一起的招牌拌麵。


    招牌腱肚拌麵,牛腱、牛肚拌上酸菜,咬一口金黃的溏心蛋,唇齒留香,不如意就此消散。或是一碗簡單的牛油拌麵,花椒香氣在口腔漫開,再緊繃的肩膀也鬆了下來。老闆很明白背井離鄉的情緒總有午後雷雨的滂沱時刻,秋紅肚房像一處撐傘躲雨處,以食物把你送回家,那個只要你吃飽的家。



    ▍BIOS monthly #傘開計劃,邀請秋紅肚房撐起不見不傘,以思念延續家的溫度,撐起家人的愛,肩膀也捨不得讓你淋濕的那款 ——


    Q :
    如果秋紅肚房是一個人?

    A :
    秋紅如果是一個人,那應該會是一位平易近人、處處擔心別人過得好不好的媽媽,總是空著肚子卻先在意別人吃飽沒?平時散步會用傘撐住自己的步伐去旅行,下雨天或豔陽天都會把傘先給需要的人。


    Q :
    秋紅肚房最想「不見不散」的對象?

    A :
    媽媽,還有北上的思鄉青年們。

    秋紅肚房會以媽媽名字為店名,主要是因料理靈感皆來自媽媽在日常生活裡的手路菜,但上台北後常常最想念又吃不到的就是家裡餐桌上的味道,總覺得把思念化為動力自己親自下廚滿足味蕾也是一種家的延續,秋紅如同不見不傘帶來的感覺,讓北上思鄉青年在面對各種現實壓力只要來店裡,就能感受到回家吃飯的舒適及放鬆,因為不管大事小事在餐桌上沒有過不去的事。


    Q :
    秋紅肚房的浪漫故事?

    A :
    客人跟我們分享,第一次來寶藏巖因為意見不合大吵一架,當時只是剛好看到秋紅肚房、滿腦子只是想進店家避暑消氣,隨意點了拌麵。兩人吃了一口後對看,因為覺得很好吃心情瞬間大好,後來就變成常常來的熟客了。


    Q :
    疫情之下,秋紅肚房近況如何?

    A :
    疫情下很多步調都慢了下來,反而讓我們開始有些時間可以去關心身邊的朋友,幫忙帶點日用品或小小暖胃的食物,同時也發現之前常來的客人或合作過的朋友,在這段時間默默地以實際的行動在幫助我們。雖然疫情使人沮喪,但也因為疫情讓我們感受到從四面八方來的各種支持。



    ///////////

    【 疫情期間,你也可以替秋紅肚房撐傘 】

    秋紅肚房將招牌菜色轉為冷凍料理包,緊急推出「宅家料理包」,在家也能輕鬆享用紅秋招牌拌麵。

    煮夫煮婦休息一下吧,今天不要在炎熱的廚房戰鬥了,快來試試吃一口就能相視而笑、重返熱戀的拌麵吧。

    訂購方式秋紅肚房臉書私訊請走 ➤➤ facebook.com/13dofun


    ///////////

    誰能體諒我有雨天
    𝘽𝙄𝙊𝙎 𝙢𝙤𝙣𝙩𝙝𝙡𝙮 了解你的偶爾膽怯
    天空和心情都會下雨
    #傘開計劃 把勇氣送到離你最近的店家
    一把傘寄託在店裡 提供給受夠被世界淋濕的你

    三款設計傘熱賣中 ➤➤
    https://bit.ly/35segty

  • 寶藏巖慢生活展 在 李永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07 09:00:02
    有 314 人按讚

    #永萍首次Podcast初登場

    #我家門前有小河 東北角Podcast節目,是與大家分享台灣東北角一帶生活點滴與在地山水故事。日前永萍在節目中分享<<#創生方舟>>這本新書的創作歷程,與現為牡丹生態農場-「工作者」#飛魚老師 以及節目主持人 #胡庭碩 分享對談彼此對地方創生的想法。

    #文藝青年的永萍
    #從廢墟到文創園區

    永萍早在大學時期就創設「環墟劇團」,為維持劇團正常運作還打工添補經費,並到所謂的「#廢棄空間」演出。之後赴美攻讀學院,深刻體會國內外對藝術工作者所挹注的資源天壤之別,啟發我身為一個藝術家應肩負起的使命。所以在投身公職擔任 #台北市文化局長 期間,成功活化 #松菸 、#寶藏巖 、 #西門紅樓 、 #剝皮寮 文創據點,讓年輕藝術家能享有更多創作空間。

    #廢墟裡慢慢耕耘 #荒野有無限的可能性
    #真正的能力是讓沒有希望的地方創造起新的希望

    是什麼樣的機緣,讓 #牡丹生態農場 的飛魚老師 願意到「窮鄉僻壤」的地方,經營一座在地的「#開心農場」?飛魚老師用身體力行告訴我們夢想的實踐不是靠財氣,而是勇氣!

    起初一知半解的他,到現在能夠自己發展出一套模式,還可以教導學童 #種菜、 #製窯,從小就培養起能夠自我生存的技能。他還透過類似 #二地居 模式,利用時間在 #雙溪、 #宜蘭 兩地奔走,與當地耆老探究務農學問及經營模式,從做中學默默耕耘,期待沒落的城鄉能夠創造出無限的可能!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至線上收聽:https://teec.pse.is/3blytq

    #雙溪比巴黎左岸還美
    #牡丹老街
    #雲水聚杯
    #雙溪一十四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