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期來到後期
回顧這整個孕期,只能說當你不再是自己一個人之後,所有事情的第一順位絕對都是先替👶🏻著想
-
我本身就是一個很容易窮緊張的人
所以我歸納了一下整個孕期在個階段擔心的所有事😓
只能說媽媽真的好辛苦~~~
/
當從驗到兩條線的那一刻起
首先擔心他的著床位置是否正確,深怕是子宮外孕
之後...
🤍💕
孕期來到後期
回顧這整個孕期,只能說當你不再是自己一個人之後,所有事情的第一順位絕對都是先替👶🏻著想
-
我本身就是一個很容易窮緊張的人
所以我歸納了一下整個孕期在個階段擔心的所有事😓
只能說媽媽真的好辛苦~~~
/
當從驗到兩條線的那一刻起
首先擔心他的著床位置是否正確,深怕是子宮外孕
之後就是耐心等到聽到心臟撲通撲通的那一刻,有些寶寶會提早在5週聽到,我大約是在7週左右才聽到(不過到8-10週聽到的也大有人在)
接著初期的不穩定出血、嘔吐,每天都擔心這個小小的胚胎到底有沒有乖乖長大
然後到12週開始一連串自費檢查,我做了「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檢測」「X染色體脆這種症檢測」「子癲前症風險評估檢測」「早期唐氏症NT頸部透明帶」
前兩項是終身的那種,驗過一次沒問題之後再度懷孕就不用再驗了
以上完全是沒聽過的名詞而且每個聽起來都很可怕😱
驗完等報告的那些日子也是戰戰兢兢,護士說有問題會打電話告知
還記得某次接到03開頭的電話我真的快哭出來,在還沒接起電話的那一刻真的內心跑了好多好多的想法😭
最後好險只是推銷😑
接著在20週產檢時醫生跟我說你的胎盤好像比較低唷!不過還是有機會會上提
就因為醫生的一句話我又開始擔心了,查了很多胎盤前置的相關文章,然後會比較容易早產、流產之類的😖不過隔一週做高層次時有請醫生特別幫我量,胎盤過低是距離子宮頸小於4公分,我距離8公分所以沒問題,子宮頸長度也在正常範圍內~
到了21週做了高層次檢查,真是既期待又緊張的一個項目,我特別去禾馨做,期待的是可以清楚的看到👶🏻的臉兒,緊張的是萬一有什麼缺陷怎麼辦
一路花3小時才完成,當醫生一項一項說ok心中的大石才漸漸放下
再來是近期喝糖水大關卡,在某次驗尿時發現有尿糖+的問題,從此之後我的飲食整個大幅改變,由於家族有糖尿病史+玄美懷我的時候也有相同狀況,所以我拼了命忍住忌口
以往我非常非常愛喝飲料,為了👶🏻我每天與無糖豆漿、分解茶為伍,真的很想吃甜的時候就從水果中攝取,我還不敢吃太甜的水果,儘量是芭樂番茄等,唯一吃比較甜的原型食物是地瓜,但每天的份量都抓在一個手掌大小,飯麵這種精緻澱粉則是能少吃就少吃
可能也是因為過去這一個月的魔鬼訓練才讓我體重稍微沒有飆漲太多
就在28週那次產檢醫生跟我提到目前胎位不正,不過因為週數還小還有機會轉正,醫生問我想自然產的趴數有幾成,我說8成!因此醫生叫我每天早晚花5-10分鐘做「膝胸臥式矯正胎位」
所以這幾天我比平常早起10分鐘6點鐘就起來做這個姿勢,有做過的人應該知道這個姿勢真的很累🤣
有時真的很想多睡那五分鐘但現在早起只為了胎位能快快轉正
/
我是一個如果知道有什麼可能風險我就會盡全力去避免,花再多時間跟努力我都願意,只希望👶🏻健康平安這就是我最大的心願🥺
未來在各個階段我可能會一直擔心下去,既然有了👶🏻他就是一個再也切割不開的牽絆,不管他長到多大他永遠都是我的小孩🥺🥺
而我也會盡力當一個好媽媽,跟著你學習,陪著你長大🤍👶🏻
-
#竹妊娠日記 #27w2d #竹27w
寶寶趴睡正確姿勢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現在我們有了可愛的新寶寶,可以讓我們疼愛他親親他,會很容易 (尤其是我們在看手機裡幾千張寶寶的照片時) 忘記我們身體還是有很多狀況,雖然我們把鬆鬆的肉塞進去褲子裡之後,看起來都恢復了,但是,還是有好長的恢復的路要走。
So, now we have this adorable new baby to adore and love and smoother with our kisses.
It’s easy (when we’re looking through our thousands of baby photos) to forget that while we may “look” like we’ve pretty much recovered, (after we tuck our flapping belly skin into our pants) we are far from it.
有一半的媽媽生完小孩後,背會從有一點點痛到很痛很痛。50趴耶!
Apparently 50% of women suffer from back pain after delivering their baby. 50%!!
我們的子宮在懷孕時會擴張,腹部會分離,脊椎會被往下並往後拉緊。
Our uterus expands during pregnancy and our abs are separated which pulls the lower spine forward, straining out back.
還有,抱嬰兒、撿玩具、換尿布和不良的姿勢也沒辦法幫助我們減緩背部的疼痛。
Also, carrying the baby, picking up toys, changing diapers, and bad posture also doesn’t help with the achy back.
還記得那些在我們體內高漲的’’有趣’’荷爾蒙嗎?它幫助我們放鬆韌帶和關節,以便我們可以將嬰兒從“下面”推出來....是的,不幸的是,賀爾蒙仍然讓我們的關節保持鬆動、搖晃。
Remember all those fun hormones surging through our body to help us loosen up the ligaments and joints so that we can push out a baby from “down there”?.... Yeah, those are unfortunately, still keeping our joints loose and, jiggly?
我們的荷爾蒙大概需要6個月才會恢復’’正常’’,但是在那之前,有幾件事可以幫忙:
Things will hopefully get better and back to “normal” around 6 months, but here are a few things which can help in the meantime:
-老公按摩:如果沒有老公的話老婆也可以,男朋友、女朋友、同事、專業人士、椅子、滾筒都可以,按摩按摩按摩,太爽了!你的肌肉會感謝你。
Husband massages. If husbands aren’t available. Wife massages. Boyfriend massages. Girlfriend massages. Colleague massages. Massage massages. Chair massages. Roller massages. Massages. Just massages. Oh they feel so darn good.
-動一動:走路、游泳、跳舞、伸展,然後繼續走,就是走走走。現在疫情比較不方便出去,在家裡也可以動一動喔!我知道現在你最不想要做的可能就是運動,但是我保證,小小的動一動真的會讓你比較舒服一些。
Move it, move it. Walk. swim. Dance. Stretch. Walk. Walk some more. Just move a bit. Even at home you can do it! I know that’s probably the last thing you want to do when you’re feeling sore and in pain, but moving around helps.
-休息:我知道,哪來的時間休息!而且,我剛剛不是才說要動嗎?這兩個都要啦!
Rest if you can. I know. I know. When is there time?! And isn’t that contrary to what I just said above?! Well, you gotta make time for both. Moving. And resting.
-可以拿那些懷孕時用的枕頭來幫忙。如果側睡的話,枕頭放在腿中間,對齊臀部,蠻舒服的!
Use a body pillow or pillow in between your legs when you sleep. It helps align the hips and just feels good.
-最重要的就是要好好用對的姿勢來抱寶寶,這個真的很重要。不管我們是在親餵、瓶餵、抱抱、搖寶寶、安慰寶寶、換尿布、彎腰等,我們都是在使用我們的背部。防止進一步受傷的方法,就是確保你用正確的姿勢並且使用正確的肌肉來完成上面講的所有動作。
And probably most importantly, hold your baby properly. This is key. We’re either breastfeeding, bottle-feeding, holding, cuddling, rocking, soothing, changing diapers, bending over, leaning, and overall just straining our back muscles. A way to prevent further injury is to make sure you have the correct posture and are using the correct muscles to do all of the above.
這些只是幾個簡單的小撇步可以幫助我們減輕一些疼痛,媽咪們,辛苦了!
These are just a few basic tips to help ease some of the pains we have. Mommy, 辛苦了!
寶寶趴睡正確姿勢 在 市議員李順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市議員李順進 轉傳 [110/07/19 ~ 07/20] 高雄市政府 及 衛生福利部 要點公告
●環安、治安、交安、工安、婦幼安 代言人!
︽︽︽︽︽︽︽︽︽︽︽︽︽︽︽︽︽︽
[110/07/20] 高雄市政府 局部大雨或豪雨特報
https://www.facebook.com/bravo.Kaohsiung/posts/4334785209916409
●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今(20)日高雄市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機率,請注意雷擊及強陣風,低窪地區請慎防積淹水。
https://bit.ly/3is0fSJ
●即時示警平台 https://bit.ly/3d5cn8v
(請點選左側地圖「高雄市」,掌握最新訊息)
●請大家注意
○請慎防劇烈降雨、雷擊
○山區應嚴防溪水暴漲、坍坊、落石及土石流等災害
○低窪地區及車行地下道慎防淹水
○路面濕滑,能見度低,提醒市民朋友留意自身安全及開車減速慢行。
○小心閃電及注意雷擊
○請進入室內,遠離山頂、屋頂、涼亭、獨立樹下、溪流或水塘低窪地區,位於空曠區域應蹲下並盡量減少與地面接觸的面積。
●緊急連絡
○請撥119或求援電話112
○聽語障人士簡訊報案專線0911-511917
●最新天氣消息 https://www.cwb.gov.tw/V8/C/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局
~˙~˙~˙~˙~˙~˙~˙~˙~˙
[110/07/19] 衛生福利部 有關腸病毒的三大迷思,你中了嗎
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osts/10159224224988407
●腸病毒常見的症狀除了有喉嚨破、手腳水泡及紅疹,也可能會出現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持續嘔吐、嗜睡及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及肌躍型抽搐等前兆喔。
●預防腸病毒,除了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落實呼吸道衛生、也要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喔!
●大家要密切鎖定粉絲團,小編會帶著驚喜來考試喔~~
#腸病毒
~~~~~~~~~~~~~~~~~~
[110/07/20] 衛生福利部 五招安心睡預防嬰兒猝死症有訣竅
https://www.mohw.gov.tw/cp-16-62310-1.html
每個寶寶出生都充滿珍貴而喜悅,讓寶寶健康平安的長大是每個父母的心願。根據 衛生福利部 近5年(105-109年)統計資料顯示,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及嬰兒事故傷害始終列為嬰兒死因前十大之列,發生原因與寶寶的睡姿及睡眠環境安全息息相關。國民健康署呼籲家長遵守「五招安心睡」-不趴睡、不用枕、不同床、不悶熱、不鬆軟,避免讓寶寶暴露於嬰兒猝死及窒息危機中。
注意睡姿安心好眠
今年2月發生,高雄媬姆餵完奶將男嬰放在房間床墊上趴睡,之後離開房間,過了約1個半小時回房間查看,嬰兒已無呼吸,經地檢署相驗確定男嬰是吐奶再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有些家長認為,寶寶喝完奶後仰睡容易嗆奶或溢奶,然根據研究顯示,趴睡是導致嬰兒猝死症的重要危險因素,由於寶寶仰睡時,食道在氣管的下方,吐奶逆流的液體因重力往下方透過吞咽進入食道,不會引起嗆到或窒息的問題,反而是趴睡或側睡,恐因逆流的液體進入氣管機會增加,造成嗆傷或窒息風險大增。因此,家長應特別注意嬰兒睡姿及睡眠環境的安全,才能幫助孩子擁有香甜的睡眠品質,降低意外發生。
安全睡眠環境五招讓家長安心
為提供寶寶安全舒適的睡眠環境,國民健康署提出簡單好記的「五招安心睡」原則,協助父母為寶寶睡眠安全把關。
第一招「不趴睡」:正確姿勢是「仰睡」,側睡因容易翻身成趴睡亦不建議,另,父母或照顧者不要躺著在身上哄寶寶睡,避免大人小孩睡著發生翻身窒息或跌落等意外。
第二招「不用枕」:1歲以下嬰兒不需使用任何枕頭即能舒適入睡,坊間流傳的塑頭形枕頭及增高墊,都可能提高窒息風險。
第三招「不同床」:遵守「同室不同床」原則,為了避免睡著後同睡者之身體或被蓋覆蓋嬰兒口鼻造成窒息,嬰兒不可與主要照顧者或兄弟姊妹同床睡。
第四招「不悶熱」:保持通風,保暖可使用睡袋型睡衣,或以包巾包裹孩子,並切記將手臂露出,避免蓋住臉部。
第五招「不鬆軟」:睡眠區域不宜有任何鬆軟物,如枕頭、棉被、毯子、填充玩偶,床墊應平滑堅實,不建議使用防撞護墊及記憶海綿床墊。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指出,小寶寶的睡眠環境很重要,遵守寶寶「五招安心睡」原則,可大幅下降嬰兒猝死風險,另外,保持空氣清新,尤其禁止二手菸,避免寶寶吸入造成氣管收縮,增加猝死症風險。家長可參考兒童健康手冊中新生兒照顧錦囊,其中有「嬰兒猝死防治措施」及「安全睡眠環境」等資訊,針對寶寶的睡眠環境逐一進行檢視。相關衛教資料已放在國民健康署網站(網址:https://reurl.cc/O0R2E7)可自行下載使用,一起為寶寶睡眠安全把關。
~~~~~~~~~~~~~~~~~~
[110/07/20] 衛生福利部 維護失智者健康優先失智據點擬有條件開放
https://www.mohw.gov.tw/cp-16-62316-1.html
衛生福利部 澄清近日報載專家指稱指揮中心對日照機構微解封,因失智據點空間小卻不在其中,是歧視據點一說。全台目前有508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110年累計服務7,000多名疑似至輕度失智為主之民眾,鑑於疫情三級警戒期間,社區存有潛在感染風險,考量失智者遵守防疫規定較有難度,為維護失智據點服務對象之健康,降低疫情於失智據點傳播機率與規模, 衛生福利部 正在研擬「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因應COVID-19防疫管理指引」,預計以人員施打疫苗、場所空間清潔、互動安全間隔及強化監測通報等面向加以規範,讓失智據點可有條件逐漸恢復服務。本部再次呼籲據點服務人員儘速至「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https://1922.gov.tw/)進行施打意願登記,儘早接種疫苗,為恢復服務做好準備。
失智據點為長照2.0連續性服務方案之一,主要提供認知功能促進、共餐及社會參與等長照初級預防服務,功能類同巷弄長照站等社區型學習場所,其所運用場地多為社區中既有醫療院所、社區活動中心、教會、老人福利機構或可運用空間,加上使用場地大小、進出人員、服務對象活動動線及出入口等情況較為多元,與日照中心以特定服務對象人數及設置標準(如機構內空間分配每名服務對象應至少有6.6平方公尺之樓地板面積)之運作型態大不相同,考量失智者疾病的特殊性與配合防疫措施的可行性,失智據點恢復服務的前提,必須於維護失智者與兼顧社區感染風險,審慎評估。
長照2.0服務對象已擴大包含50歲以上失智者,如果經地方政府評估通過,可使用日間照顧、居家服務、交通接送在內等多項長期照顧給付及支付服務,截至110年5月底,已有4萬餘名失智者接受以上長照給付及支付服務。
倘若失智據點目前所使用場所及人員資格、配置均能達到長期照顧服務法相關規定符合日照中心的標準,本部鼓勵地方政府積極輔導失智據點進而成立日間照顧中心,每時段服務人數可自15人提升至60人,擴大長照服務量能,嘉惠更多失智民眾。
︾︾︾︾︾︾︾︾︾︾︾︾︾︾︾︾︾︾
臉書貼文連結 >>> 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posts/1301088287012920
LINE貼文連結 >>> https://timeline.line.me/post/1162677629605042921
●請持續關注並給予指教:
○LINE官方帳號〔市議員李順進顧地方大小事聯盟〕:https://lin.ee/9YhCukt
○臉書粉絲專頁〔市議員李順進〕: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
#高雄 #議員 #李順進 #環安 #治安 #交安 #工安 #婦幼安 #代言人 #轉傳 #衛生福利部 #高雄市政府 #公告
寶寶趴睡正確姿勢 在 niusnews 妞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趴睡?仰睡?怎樣才是寶寶正確的睡姿呢?新手爸媽要看這篇
#嬰兒 #嬰兒睡姿 #睡姿
-
更多專屬於媽媽的暖心內容
投稿專區 https://niusne.ws/mgvh6
私密社團 @媽媽妞真心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