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寶寶打預防針發燒怎麼辦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寶寶打預防針發燒怎麼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寶寶打預防針發燒怎麼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寶寶打預防針發燒怎麼辦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450的網紅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知道母乳和順利哺乳的祕密嗎? #毛心潔哺乳全攻略:觀念篇+實作篇 產前掌握媽媽寶寶身體變化,產後快速掌握哺乳技巧 台灣國際泌乳顧問教母—毛心潔醫師讓你快速掌握哺乳技巧,協助妳和家人安心度過哺乳期 很多人都問我,為什麼第二胎了,妳還想要上毛醫師的哺乳課呢? 記得第一胎的時候,意外吃全餐,產後擠奶...

  • 寶寶打預防針發燒怎麼辦 在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2-27 22:44:25
    有 19 人按讚

    🎉你知道母乳和順利哺乳的祕密嗎?
    #毛心潔哺乳全攻略:觀念篇+實作篇
    產前掌握媽媽寶寶身體變化,產後快速掌握哺乳技巧
    台灣國際泌乳顧問教母—毛心潔醫師讓你快速掌握哺乳技巧,協助妳和家人安心度過哺乳期

    很多人都問我,為什麼第二胎了,妳還想要上毛醫師的哺乳課呢?
    記得第一胎的時候,意外吃全餐,產後擠奶的「宮縮痛」,每天都在掉淚,當時也因為擔心沒奶,壓力大心情差,即便醫院一直提倡母乳好,但產後痛+宮縮痛就是心情常心情感到很沮喪。
    入住月子中心後,因擠奶器使用不當,奶頭常水腫破皮,後續又因為脹奶、石頭奶常引發發燒外出看診,外出吹風感冒後就須跟寶寶隔離~常常懷罪惡感,更影響奶量和親餵!直到找到泌乳師,才慢慢補救更正擠奶餵奶的方式,再漸漸調適心情,找到一些方法,真是一波三折,我衷心希望如果在餵奶時能更順利,也許能縮短沮喪的時間,成為掌握方法且更自信的母親!

    毛醫師在第一堂和最後一堂說到「餵母乳,是全家人的事!」回想從月中回到家裡跟家人一起照顧寶寶,基於我們的上一代是「推行全民配方奶年代」,在不理解母奶對寶寶影響的情況下,要一起照顧寶寶,身兼新手媽媽外,更需要許多理性溝通和傳遞訊息,感到心累。

    我常在想,我已經是這樣一個理性做功課勤且善溝通的媽媽,第一胎產前曾經上催眠生產、產前課程,當時就覺得如果我能預期產後的這些狀況,有更具體的幫家人做好準備,也許對新手媽媽的家庭來說,會更加順利。當時,早就知道毛心潔醫師的大名,非常心動想上這門哺乳課,現在在線上就能上到,真是興奮。這一次的我,不但在產前上完課程,更具足信心的待產並跟家人一起做功課,非常珍惜能夠在線上,就能上到國際泌乳教母的課程,減少溝通的阻礙,很想跟大家做一些分享~搶先從一些母乳的之是做開頭,先從一點課程的筆記分享起吧~

    🎉課程內容舉隅:
    毛醫師在課程中提到:「母乳中的乳糖比例,是所有哺乳類動物裡面最高的,產後的腦部發育需要非常多的乳糖。我們人類新生兒的腦部,在嬰兒出生的產後~兩歲將非常快速發展,從300g~1000多克,快速成長高達三倍,所以0-2歲的寶寶,乳糖的比例非常重要。

    在配方奶中,常是仿母奶製造,但母奶和牛奶最大的差異在於鐵質,配方奶中的鐵質寶寶只能吸收10%,對母奶的吸收率則是50%,所以配方奶常會拉高鐵質的比例,但怎麼排除就不得而知。母奶中還有生長因子、抗感染因子、抗體這些都是人工添加物無法取代,家人了解這些訊息,就更能承受和理解母奶小孩雖然不吃奶嘴、不喝奶瓶不好由其他人安撫,但這些背後有更重要的部分需要被照顧到。

    另外,新生兒眼力不好,母乳中有充分的維生素A,可以提供寶寶快速的視力發展。還有產後擠初乳,可以幫助媽媽子宮收縮,還有餵給寶寶重要的營養,這些黏黏稠稠的黃色初乳,像濃稠的口水,非常重要,它裡面有非常多的抗體、白血球和生長因子,是要促進寶寶,面對初來乍到的新世界,增強免疫力還有維生素A和維生素C為了抗氧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輕瀉作用,幫助順利把胎便排出來。大胎便與新生兒黃疸有關,黃疸就是和紅血球代謝裡的膽紅素偏高,太高會有併發症,臨床上會監控膽紅素的素質,就是靠大便。

    如果寶寶有吃到足夠的初乳,就會加強排出他的胎便和膽紅素。初乳很少但非常重要,與其給寶寶很重要的營養,所以總而言之,母奶從一開始就是為人類新生兒設計的,也是寶寶強效多功能預防針。

    課程中也有許多實用的知識,包括產後多久可以開始擠奶,催產素和泌乳激素的原理和效用,以及提供父母親了解對母奶、追奶、衝奶量的許多父母會遇到的迷思,提供正確的觀念,還有正確哺乳的方式。

    當然,精彩詳盡的內容可以參閱下列目錄,依照你的需求做參考。推薦給備孕家庭、懷孕中母親、正在親餵的妳、對於餵奶在各家說法中迷失的妳、還有須和家人溝通餵母奶的妳,都很合適上這門課。

    🎉
    📌課程大綱:
    產前觀念篇
    1-1 認識獨一無二的母奶
    1-2 寶寶喝奶也喝「愛」:母奶對媽媽寶寶的四大好處
    1-3 破解奶量焦慮,讓奶水與如口水般自然分泌
    1-4 認識寶寶本能,讀懂寶寶進食暗號
    1-5 重要的產前準備:找到哺乳好夥伴
    產後實作篇
    2-1 掌握正確哺乳4姿勢奶頭不痛,輕鬆餵奶
    2-2 手擠奶一次就上手 (正確姿勢示範、常見錯誤)
    2-3 吸奶器使用時機、方式,如何挑選?電動 VS.手動?
    2-4 母奶媽媽該怎麼吃?打破追奶、退奶飲食迷思
    2-5 母嬰分離、職場媽媽哺乳零失敗預備法
    2-6 奶量太多、太少怎麼辦?
    2-7 「母奶痛」的N種解方 (石頭奶 / 乳腺阻塞/ 小白點)
    2-8 親餵的愛恨情仇:罷奶、咬奶、離乳
    2-9 母奶媽媽必知眉角一次KO所有疑問
    2-10給父母的話
    📌共15堂課程(詳情可參閱購課連結)

    📌#購課連結:https://elearning.parenting.com.tw/courses/46
    .
    🎉🎉🎉親子天下線上學校 提供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粉絲專屬購課優惠折價券 限時折價:100元喔。
    【兌換方式】在銷售頁按「#立即購買」→按「#使用折價券」→輸入折價券代碼「HCY100」(109/03/31以前有效)

    🎉
    #毛心潔醫師
    #哺乳課
    #親子天下線上課程

  • 寶寶打預防針發燒怎麼辦 在 廖婕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9-26 14:50:53
    有 951 人按讚

    這篇會一直置頂喔 #育兒 #醫招救媽咪 傳送門
    更多我&北鼻日常👇👇👇都在IG
    🐣 https://reurl.cc/M7k9KL

    《成長篇》
    戒掉奶嘴的副作用?! 孩子狂挖鼻孔注意可能是過敏惹的禍
    https://reurl.cc/Ld98V7
    🔹 左撇子錯了嗎?硬被糾正可能讓孩子變得易怒!
    https://reurl.cc/k0b5AK
    🔹 到底該不該存臍帶血呢? 原來臍帶血並不是絕症萬能丹喔
    https://reurl.cc/XkZ2le
    🔹 爸媽一離開就大哭? 發生分離焦慮時該怎麼辦
    https://reurl.cc/E7M9lK
    🔹 小孩的身高跟父母原來關連不大?! 吃得多、睡得深更重要!
    https://reurl.cc/62Qx9Z

    《教養篇》
    過度的體罰就是受虐! 家長該如何拿捏「管教的分寸」?
    https://reurl.cc/bRMqk3

    《保健篇》
    中國家長託人購買台灣藥局神物? 阿托品真能抑制兒童近視嗎
    https://reurl.cc/KjZqQq
    🔹台灣小孩蛀牙率八成!用電動牙刷&氟錠好不好?
    https://reurl.cc/q83xkR
    🔹沒出門也可能得!腸病毒不是小孩的專利!
    https://reurl.cc/WL3XWD
    🔹痱子粉別亂用! 如何區分痱子跟異位性皮膚炎?
    https://reurl.cc/8nnv0b
    🔹寶寶發燒當日常?媽媽們不可輕忽的徵兆!
    https://reurl.cc/KkGADy
    🔹寶寶發生熱痙攣了! 叫救護車送急診嚇壞爸媽
    https://reurl.cc/8GeOOy
    🔹出門就怕被感染! 醫生教你怎麼防護病菌
    https://reurl.cc/YlyEjX
    🔹發燒是要長牙了嗎?如何幫寶貝刷牙?
    https://reurl.cc/1QA0EQ

    《奶嘴篇》
    🔹奶嘴吃太多暴牙了!何時該戒呢?
    https://reurl.cc/A8zQ0d
    🔹 睡覺吃奶嘴睡得更安穩,但小心易感染鵝口瘡唷
    https://reurl.cc/nVv5zD

    《學習認知篇》
    🔹親子共浴好親密! 但璇璇居然想摸爸爸的...該怎麼辦呢
    https://reurl.cc/avqElY
    🔹同理心實驗! 看別的小孩哭居然也跟著哭?醫生:這是好事
    https://reurl.cc/n00NLn
    🔹寶寶超愛亂丟東西,醫生說千萬別阻止?!
    https://reurl.cc/3Dl2ll
    🔹一歲半還不會叫爸媽,醫師說這就是發展遲緩指標喔!
    https://reurl.cc/L3MMW7
    🔹寶寶怕黑、怕深色? 其實他們剛出生的世界是黑白的唷
    https://reurl.cc/ZOG006
    🔹看不到人,光聽聲音寶寶能夠找出誰是媽咪嗎?
    https://reurl.cc/20rpEr
    🔹開箱! 寶寶超愛有聲書,但是北極熊的叫聲好奇怪喔
    https://reurl.cc/oDWRdQ
    🔹寶寶竟然去舔書上的食物照片! 味覺記憶大噴發?
    https://reurl.cc/D150O5

    《孕》
    🔹別再怪女生無法懷孕!你聽過『高齡產父』嗎?
    https://reurl.cc/KjQ1aR

    《夫妻對話篇》
    🔹到底要不要生第二胎?
    https://reurl.cc/XkkGRD
    🔹誰當白臉、誰當黑臉!? 我才不要長大被孩子討厭~
    https://reurl.cc/L3EbL4
    🔹跟老公說我懷孕了,他居然問「是我的嗎」? 醫生說這不能怪他啦
    https://reurl.cc/WdVg1k
    🔹爸爸,夢遺是什麼? 天呀這要怎麼回答? 性教育不能等! 璇爸媽的日常閒聊
    https://reurl.cc/Mv4qLn

    《特別企劃》
    🔹 豪華露營初體驗! 璇璇跟動物的親密接觸
    https://reurl.cc/q88Vv3
    🔹 媽媽包內容物大公開
    https://reurl.cc/9EWQQd
    🔹 幫璇璇去郵局開戶! 連刻印章都有學問呢
    https://reurl.cc/7XpKN1
    🔹璇璇大師第一次寫春聯
    https://reurl.cc/lL61pA
    🔹寶寶抓周趴如何準備?預算表大公開
    https://reurl.cc/EKlXe1

    《遊戲篇》
    🔹一歲就會收拾玩具? 璇璇遊戲間大作戰!
    https://reurl.cc/kdjzYn
    🔹寶寶為何那麼愛啃咬標籤?如何為北鼻挑選適合月齡的玩具?
    https://reurl.cc/nV5y86

    《副食品篇》
    🔹巧克力會引發過動? 幾歲才可以吃呢
    https://reurl.cc/oddR53
    🔹 吃到檸檬臉就糾結....寶寶的味蕾發展比你想像的還要早!
    https://reurl.cc/EzzjGA
    🔹餵飯餵到心好累! 爸媽可以試試從國外紅到台灣的BLW進食法
    https://reurl.cc/O1mq5X
    🔹一歲以下的寶寶,這些食物別碰呀
    https://reurl.cc/b6q56M
    🔹給寶寶吃米餅好嗎?會不會養成吃零食的壞習慣
    https://reurl.cc/Rdzq1G
    🔹給寶寶吃的水果,到底需不需要先蒸過?
    https://reurl.cc/YljGzl
    🔹副食品選什麼食材?怎麼製作?該準備哪些器具?https://reurl.cc/6gD9zZ

    《疫苗篇》
    🔹並非人人都能施打!接種『卡介苗』你該知道的事!
    https://reurl.cc/3LYqVV
    🔹流感疫苗Q&A
    https://reurl.cc/RdEjVz
    🔹輪狀病毒要選兩劑還是三劑?打完預防針發燒了如何處置?
    https://reurl.cc/b6nqp3
    🔹六個月時有一針自費的肺炎鏈球菌疫苗,一定要打嗎?寶寶一次最多可以打幾針?
    https://reurl.cc/e5mnYQ

    《穿著篇》
    🔹寶寶何時該開始穿鞋,鞋子要怎麼挑選?
    https://reurl.cc/M76Yr3
    🔹 秋冬忽冷忽熱,到底怎麼幫寶貝穿衣?
    https://reurl.cc/72d32b

    《運動篇》
    🔹第一次參加爬行比賽,居然要拿出XX,才吸引寶貝....
    https://reurl.cc/ObEDRD
    🔹寶寶游泳可以刺激腦部、促進發育,但是有幾點要注意唷
    https://reurl.cc/5gGgmV

    《毛孩&小孩》
    🔹寶寶和寵物一起生活好處多多,還可以預防過敏
    https://reurl.cc/b6GxNX

    《睡眠篇》
    🔹半夜醒來的都是媽媽! 爸爸在裝死嗎?原來是杏仁核在作祟!
    https://reurl.cc/7oo0R9
    🔹訓練寶寶睡過夜有何技巧?幾個月大才適合開始訓練
    https://reurl.cc/W4Xy99

  • 寶寶打預防針發燒怎麼辦 在 在家好到府坐月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3-25 00:23:52
    有 11 人按讚

    哺乳常見問題一次搞懂

    說起餵奶和擠奶,幾乎每個媽咪都有一部血淚史。有人乳頭被寶寶吸到破皮,每次餵奶都痛得哇哇叫;有人則把乳腺炎誤認成感冒,結果惡化成膿瘍。面對產後哺乳這個大挑戰,本文整理出36個常見問題,請專家對症下藥,讓妳一次搞懂有關哺乳的大小事。

    餵奶篇
    Q1乳汁何時開始分泌?
    A:許多人都以為乳房在胎盤娩出後才會開始分泌乳汁,但其實乳房在懷孕16~22週以後就開始製造奶水,懷孕後期即開始分泌乳汁。母乳可以分成初乳、過渡乳和成熟乳3個階段;初乳類似黏黏稠稠的蛋清,量少質精,好消化也好吸收,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A(IgA),被視為寶寶「第1劑預防針」。因為有輕瀉作用,能促進寶寶排出胎便,因此也可以預防黃疸。過渡乳大約在產後7~14天左右產出,此時奶水量增加,顏色轉為淡黃。成熟乳則是灰白色。由於每個人開始哺乳的時間不盡相同,母乳變化並沒有一個固定時間,一般都是看顏色區分不同階段的乳汁。

    Q2乳房大小會影響泌乳量?
    A:不會。乳汁是腦下垂體產生泌乳素由乳腺製造出來,乳汁的多寡與乳腺發育以及哺乳次數有關,和乳房大小沒有關係;乳腺發育不良、哺乳次數過少都會讓乳汁不足。先天乳汁不足通常是乳腺管發育不良,極少數人會因為這樣而影響泌乳量。

    Q3乳頭過大、凹陷會影響吸吮?
    A:乳頭過大或凹陷都可能讓寶寶含乳產生困難。若自覺有乳頭過大或凹陷的問題,可做霍夫曼運動矯正,用食指上下左右輕壓兩側乳暈邊緣使乳頭凸出、延展乳頭內層組織。或使用乳頭成形罩逐步牽引塑形。媽咪從懷孕4~7個月起就可以開始穿戴乳頭成形罩,先一天戴半小時,再視情況逐漸增加穿戴時間。若分娩後才開始矯正乳頭,可以在哺餵前30分鐘~1小時穿戴乳頭成形罩,或使用乳房牽引器延長乳頭。

    Q4哺乳前要準備什麼?
    A:從「硬體」來看,哺乳媽咪的基本配備是哺乳胸罩。此時應選擇無鋼圈的款式,尺寸較懷孕前大1~2個罩杯。哺乳初期需要溢乳墊,哺乳衣、哺乳枕、哺乳背巾等;哺乳枕可以用枕頭或抱枕替代,哺乳背巾則視個人需求,可買可不買。從「軟體」來看,足夠的母乳知識是信心的基石,媽咪應該提前做好哺乳的心理準備,從孕期開始參加媽媽教室、閱讀相關書籍或加入母乳團體。由於新生兒一天餵奶次數高達8~12次以上,為免坐月子期間被訪客頻頻打斷哺乳,媽咪最好事先與親友協商探訪時間,才不會造成困擾。

    Q5哺乳前要清潔乳頭嗎?
    A:乳暈上的蒙哥馬利腺體會分泌抑菌油脂,此油脂能夠保護乳頭並維持乳頭潔淨,所以不用特別清潔乳頭。乳頭清潔過度不但容易乾燥,還可能變得乾乾澀澀,在哺乳時破皮受傷。比起清潔乳頭,哺乳前應該要做的事是洗手。

    Q6正確哺乳姿勢及步驟?
    A:哺乳姿勢一般可以分成將寶寶環抱在胸前的「搖籃式」、讓寶寶側臥面對自己的「側躺式」、讓寶寶趴在身上的「半躺式」(生物性哺育法)、將寶寶夾在腋下的「橄欖球式」等4種姿勢。媽咪在固定哺乳姿勢後,即可用手扶著乳頭輕點寶寶的嘴唇刺激尋乳反射,當寶寶將嘴巴張開,把乳頭對準寶寶上唇(寶寶含的位置通常比較下面)塞進寶寶嘴巴,此時可以輕推寶寶的背部使寶寶靠近自己,幫助寶寶順利含乳。等確認寶寶的下巴緊貼乳房即可開始餵奶。寶寶一開始喝奶速度會比較快,這是因為前奶水分含量高。當寶寶喝到脂肪含量高的後奶,速度就會慢下來。若寶寶快要睡著,在不影響寶寶口型的前提下可以輕輕按壓乳房促進乳汁流出。等寶寶喝得差不多(約15~20分鐘左右),換另一邊乳房再繼續餵,記得雙邊乳房要交替哺餵才能讓乳腺管保持暢通。
    無論用何種姿勢哺乳,哺乳時都該善用哺乳枕或枕頭、抱枕支撐身體,身體愈放鬆,奶水愈容易出來。哺乳過程中若要讓寶寶靠近自己,注意不要用手壓迫寶寶的頭。此時可以輕聲和寶寶講話;如果寶寶表現出快睡著的樣子,不妨輕輕按摩寶寶的腿或小手,也可以換邊餵奶。

    Q7如何檢查寶寶是否正確含乳、吸乳?

    A:正確含乳姿勢是「不對稱含乳」,寶寶的下巴緊貼媽媽乳房,但鼻子沒有碰觸乳房,下唇外翻(與上唇相較覆蓋乳暈範圍較多)並出現雙下巴。開始吸乳後,起初是淺快的刺激,乳汁泌出後吸吮節奏會快速切換成「吸、放、停」並不斷循環,此時寶寶會做出吞嚥奶水的動作並發出吞嚥聲音。媽咪哺乳時可以觀察寶寶的表現。如果寶寶只含住乳頭淺淺吸吮,沒有做出「暫停」和「吞」的動作,甚至會啃咬乳頭,表示含乳姿勢錯誤。此外,媽咪也可以觀察自己的乳頭、乳房狀態,寶寶含得太淺,乳頭通常會出現明顯凹痕或線型壓痕;含乳姿勢錯誤也會讓乳房痠痛的情形持續惡化(乳房雖然可能會在哺乳初期疼痛,但不會愈來愈嚴重)。

    Q8寶寶為什麼吸不到奶?
    A:寶寶無法吸入奶水有兩種原因,一是媽咪沒有刺激噴乳反射(引奶陣),一是寶寶含的位置不對。噴乳反射可以促使催產素擠壓乳腺管讓奶水流動幫助乳汁分泌。寶寶在沒有噴乳反射的狀態下喝奶較難把乳汁吸出。而寶寶要順利吸奶,必須吸吮並用舌頭加壓粗大乳管。粗大乳管大概距離乳頭及乳暈交接處2~3公分,寶寶若只有淺淺含住乳頭,能夠移出的奶水自然十分微量。要讓寶寶順利吸奶,就要幫助寶寶深入含到粗大乳管的位置。

    Q9用手擠奶好還是用吸乳器擠奶好?
    A:由於吸乳器的作用是在母嬰分離時代替寶寶做「刺激吸吮」的動作,讓乳汁順利移出,避免滯留在乳腺中。若親餵母乳且親自帶寶寶,不大需要用吸乳器。除非本身是上班族,需要將寶寶托育、採取全瓶餵或寶寶是早產兒,因為會產生哺乳空窗期,持續用手擠奶比較辛苦,此時就可以用吸乳器協助擠出乳汁。就便利性的角度,用手擠奶方便得多。尤其是外出旅行或長途搭車、搭機,只要準備幾個母乳保鮮袋,再找一個安全隱蔽的地方把手洗乾淨就可以開始擠乳。無論如何,用手擠奶都是基本功,產後就應該學習用手擠奶,才能讓乳腺保持暢通。

    Q10奶擠不出來怎麼辦?
    A:擠奶時首先要確定乳腺管通暢,否則再怎麼擠,乳汁都很難出來。不少人擠奶時發覺乳房後方有硬塊就用力把硬塊推開,以為這樣可以順利讓乳汁泌出。但前方乳腺管如果堵塞,乳汁一樣出不來。擠乳時應該先從乳房前端乳腺管分布較密集的乳暈處開始擠,用指腹在定點按壓再擠,節奏是「壓、放」、「壓、放」,注意不要用手指前後推動,以免擠乳不成,反倒讓乳房瘀青疼痛。漲奶時最好洗溫水澡,不要用蓮蓬頭過度刺激乳房,以免讓血管膨脹,乳汁更難泌出。

    刺激噴乳反射試試這3招
    螺旋按摩:從乳房上方胸壁開始,雙手指腹呈螺旋狀往下按摩乳房,一個點按摩數秒再移到下一個點。

    垂直撫觸:雙手指腹從乳房上方胸壁垂直往下輕撫至乳頭,力道類似輕輕搔癢。

    前傾搖晃:身體微微前傾,讓乳房往下垂,雙手放在乳房下方輕輕晃動乳房。

    Q11乳汁裡有血可以給寶寶喝嗎?
    A:可以,但帶血的乳汁不能長期保存,必須在24小時內喝完,否則會變質。為什麼會出現「草莓奶」呢?乳汁帶血的原因多半是太用力擠壓乳房導致表皮或乳腺管旁的微血管破裂。有些人用吸乳器習慣一次把壓力開到最大,或連續用1、2個小時,乳房被持續強力擠壓,自然會受傷。用吸乳器時應該先把壓力調到最小,再慢慢調整到適當壓力,通常低壓就可以引發噴乳反射,不需要開太大。由於「草莓奶」無法看到出血點,如果連續兩週斷斷續續出現血奶,表示乳房可能有其他問題,最好趕快到乳房外科就診。

    Q12母乳最長可以保存多久?
    A:母乳因為含有抗體,與配方奶相比較不容易變質。其保存原則有一個很好記的口訣,就是「3、3、3」;在室溫下放3小時,冰箱冷藏室放3天,獨立冷凍庫放3個月。也就是說,如果是以冷凍形式儲存,母乳最多可以放3個月。雖然母乳冷凍後若干養分和抑菌成分會被破壞,但仍具有相當豐富的營養價值。與配方奶相較,冷凍母乳仍然是較優質的選擇。

    Q13母乳可以餵到幾歲?
    A: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HealthOrganization,簡稱WHO)建議,純母乳哺餵6個月後可以開始添加副食品,寶寶開始吃副食品後,還是可以持續餵母乳到2歲或2歲以上。但記得,母乳只能滿足6個月以下寶寶的營養,6個月以上的寶寶應該開始攝取富含鐵質的副食品,1歲以後就必須將蛋、肉、澱粉、蔬果等

    食物當作主食。雖然1歲後每500ml母乳仍然能夠提供寶寶身體1/3的熱量,但只靠母乳補充營養絕對不夠,等寶寶開始發展咀嚼能力就要加進副食品,讓寶寶獲得完整的營養。

    飲食篇
    Q14哺乳期該如何攝取營養?
    A:在哺乳期,一天須增加500大卡的熱量,以一般成年女性來說,每天平均要攝取2,000大卡。此時要保持均衡飲食,多補充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的蔬果,也可以適量攝取核桃和亞麻仁籽;核桃和亞麻仁籽富含n-3脂肪酸,有助合成DHA,幫助寶寶腦部發育。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營養師莫雅淳表示,許多人都有「哺乳期吃得愈多愈好,寶寶獲得的營養愈豐富」的觀念,但現代人多半沒有營養不良的問題,額外補充豬心、豬腰等高熱量、高膽固醇的食物反而會造成身體負擔,也不利產後體重控制。哺乳期飲食建議還是以簡單均衡為主。

    至於素食媽咪,要看是蛋奶素或全素。蛋奶素因為可以從雞蛋和牛奶中獲取足夠的蛋白質和鈣質,不需要特別補充其他食物。全素則必須從豆製品中補充多元蛋白質;建議媽咪除了豆漿、豆腐、豆干、腐皮等黃豆製品,也可以吃紅豆、皇帝豆、雪蓮豆等全穀根莖的豆類,儘量讓食物多元化。鈣質部分可以從傳統板豆腐、深綠色蔬菜中獲得。此外,由於維生素B12僅存在於動物性食物,素食媽咪應額外補充維生素B12的營養品,以免營養素不足。

    Q15此時需要額外補充鈣片、鐵劑嗎?
    A:根據國民健康管理署發布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哺乳期一天的鈣質補充上限為2,500mg;鐵質補充上限則是40mg。媽咪若患有乳糖不耐症或不愛喝牛奶,須額外補充鈣片,貧血的人也要適量補充鐵劑。若要額外補充其它維生素,建議吃綜合維他命,以免單一種類的維生素攝取過量。莫雅淳提醒,由於每個人體質不同,補充任何營養品前都應該詢問醫師或營養師,以免造成反效果。

    Q16水喝愈多,乳汁愈充足?
    A:前面說過泌乳量和哺乳次數有關,乳房受到的刺激愈頻繁,泌出的乳汁愈多。喝水可以讓身體有足夠的水分製造乳汁、幫助乳汁分泌,但不會讓乳汁變「多」。若要讓乳汁順利泌出,可以在哺乳前喝200~300cc的水,平常不定時補充水分,以此確保身體獲得充分滋潤。

    Q17塞奶時如何平衡奶量?
    A:調整泌乳量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控制餵奶次數,奶量過多減少哺餵,奶量過少增加哺餵。塞奶的人也可以嘗試吃韭菜、人參、大麥芽、蘆筍、梨子等常見的退奶食物抑制乳汁分泌,但成效要看個人體質,不一定有效。

    Q18此時可以吃含酒補品嗎?
    A:可以。但因為寶寶喝進含有酒精的母乳會降低睡眠品質並讓動作發展遲緩,所以一定要確保酒精完全代謝再開始哺乳。由於酒精濃度會在進入人體後半小時~1小時內達到高峰,吃完麻油雞、薑母鴨最好間隔2小時以上再哺乳。當然若要徹底杜絕酒精帶來的風險,最保險的方式就是不吃任何含酒食物。

    Q19哺乳期的NG食物?
    A:咖啡、茶、可樂和能量飲料、巧克力等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飲品不僅會影響鈣質吸收,也會對寶寶腸胃造成刺激,並讓寶寶夜不成眠、不斷哭鬧。哺乳期應遠離相關的咖啡因食物。至於帶殼海鮮、花生等過敏食物,因為美國兒科醫學會已在2008年公布哺乳期不用特別避開這些過敏食物,除非媽咪吃了某種食物讓寶寶開始出現過敏症狀,否則不需要特別忌口。

    Q20吃了發奶食物,為什麼乳汁還是沒增加?
    A:很多人吃了發奶食物、喝了發奶茶,奶水仍然稀稀落落。這有幾個原因,首先是餵/擠奶次數不夠。一般來說,哺乳初期一天至少要餵/擠8次奶,一天餵/擠奶次數一旦低於6次,奶水量就會慢慢減退。高宜伶強調,產後即便乳汁再少也要維持擠奶頻率;寶寶出生2、3個月後,泌乳量的多寡和餵/擠奶頻率息息相關,乳汁移出的量不足,奶量就會減少甚至退掉。其次,如果寶寶吸奶方式錯誤,乳腺管沒有受到充分刺激,即便持續親餵,奶量也很難增加。最後,壓力大、睡眠不安穩都會影響泌乳量。許多人因為周遭親友過度關心,加上嘗試各種發奶方式都不如預期,因而產生挫敗感。這種無形的心理壓力也會影響乳汁的產出。

    發奶怎麼吃?

    花生黑豆燉豬蹄

    豬蹄200g、花生80g、黑豆30g、生薑3~4片、紅棗6枚、枸杞2錢、黨參3錢、醬油一大匙、米酒一大匙、糖2茶匙

    花生及黑豆洗淨泡水半小時再汆燙;與洗淨汆燙的豬蹄和洗淨的紅棗、枸杞、黨參一併置於一旁備用,再瀝乾花生、黑豆,與紅棗、枸杞、黨參、豬蹄、薑片一起放入電鍋,加水淹過藥材及食材再放入醬油、米酒、糖一同燉煮,開關跳起即可揭鍋。

    健脾補腎、促進乳汁分泌

    容易口乾可以將黑豆量減少;容易腹脹可以將枸杞量減少。

    麻油牡蠣

    牡蠣500g、生薑5~6片、當歸3錢、黃耆3錢、麻油一大匙、米酒一大匙

    用少許鹽洗淨牡蠣並瀝乾,再將當歸、黃耆洗淨放在一旁備用,熱鍋後倒入麻油以小火與薑片爆香,再放入牡蠣以大火快炒,最後放入當歸、黃耆,加入米酒及適量的水煮滾後即可起鍋。

    補氣養血、增加乳汁

    麻油屬性溫熱,若容易口乾、便秘或睡眠品質不佳,可以苦茶油取代麻油。

    杜仲黑豆水

    杜仲3錢、黑豆40g

    杜仲及黑豆洗淨放入鍋中,倒入1,000ml清水以大火煮滾即可飲用。

    益腎增乳

    容易口乾的人建議稀釋後再飲用或減少飲用量。

    玫瑰花茶

    玫瑰花2錢、紅糖適量

    玫瑰花洗淨放入鍋中,倒入500ml清水以大火煮滾,放入紅糖調味即可飲用。

    疏肝理氣、通乳

    玫瑰花茶適合乳房腫脹明顯且乳汁排出不暢的媽咪。服用後若乳汁順利排出即可停止飲用。

    Q21媽咪吃的食物會影響寶寶味覺嗎?
    A:會。媽咪吃的食物會反映在乳汁中,因此寶寶會透過乳汁間接嘗試不同食物的味道。若媽咪吃的食物千變萬化,寶寶提早培養多元味覺,長大就不容易挑食、偏食。美國莫乃爾化學感官中心2001年發表的研究發現,若在哺乳期喝胡蘿蔔汁,寶寶未來會較容易接受胡蘿蔔的味道,吃的量也會比較多。

    Q22如何知道寶寶是否吃飽?
    A:不少人會以「哭鬧」判斷寶寶是否飢餓。但因為寶寶想睡覺、尿尿便便、不舒服也會用哭鬧表達,用這種方式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並不準確。建議媽咪以

    排泄次數為準;出生一週以上的嬰兒一天應該換5片沉甸甸的尿布,尿液顏色以澄清或淡黃色為主,出生3週內一天會排便2~5次,胎便顏色一開始像柏油,之後會從墨綠、淡綠到黃色。

    Q23初乳後的乳汁是否較不營養?
    A:初乳和成熟乳皆含有豐富的脂肪、蛋白質和乳糖,只是佔比不同。初乳脂肪含量為45.8%、蛋白質含量15.6%、乳糖含量是38.6%,成熟乳脂肪含量為55.3%、蛋白質含量6%、乳糖含量則是38.7%。兩者相比除了蛋白質含量落差較大,脂肪和乳糖佔比其實差距不大,所以不用擔心成熟乳的營養成分下降。

    護理篇
    Q24哺乳期如何清潔、保養乳房?
    A:首先說清潔。哺乳期清潔乳房只要用中性香皂或沐浴乳在洗澡時將乳頭、乳暈處的皺摺洗乾淨即可,不需要另外清潔,也不需要特別清潔乳頭。因為乳暈下方蒙哥馬利腺體會分泌抑菌油脂,抑菌油脂除了有滋潤乳房的作用,還具備自癒功能,同時也會散發特殊氣味幫助寶寶辨識媽咪,頻繁清潔乳頭會把油脂洗掉。保養的部分,由於皮膚的完整性會影響哺乳意願,建議一天做兩次乳房保養。基於寶寶會吸吮乳頭,保養乳房最好使用可食性的植物性油脂。

    Q25如何預防漏奶?
    A:漏奶是一種神經反射,通常是脹奶時沒有及時將乳汁排出才會滲出。吃大量發奶食物、聽到嬰兒啼哭或想起寶寶都會造成漏奶。建議媽咪外出時在胸罩裡墊溢乳墊(一旦變濕須立即更換,以免產生濕疹),出現噴乳反射立刻哺乳或擠乳。

    Q26哺乳胸罩的挑選技巧?
    A:哺乳胸罩以棉質、易於清洗為主,孕期就可以開始穿,購買時向店家索取排扣即可持續穿到產後。乳房較大的人可以買Y字形運動內衣,不要買軟鋼圈內衣,以免部分乳房跑到鋼圈外造成乳汁回流不佳、乳腺堵塞。

    Q27乳房腫脹怎麼辦?
    A:乳房充盈或腫脹在產後是很普遍的現象。當寶寶喝奶的量愈來愈多,乳房不斷受到刺激就會開始充盈或腫脹;喝太多水(一天攝取3,500㏄以上)或流質補品也會讓乳房腫脹。緩解乳房腫脹大概有下面幾種方法:

    1.餵奶、擠奶

    頻繁餵奶或擠奶有助奶水適時移出,解決乳汁停滯乳房的問題。當奶水不再堆積在乳房,腫脹情況自然可以獲得緩解。

    2.冷敷

    由於乳房腫脹會讓乳房溫度上升,建議媽咪可以在餵奶後冷敷乳房降溫。冷敷乳房可以用一般涼水毛巾、藥局賣的冷敷墊或冷敷膜(不含藥劑成分),或是具有舒緩乳房腫脹酵素的高麗菜葉。冷敷時間控制在10~15分鐘左右,最多30分鐘就要拿下。

    3.減少發奶食物

    如果乳房已經從普通的腫脹進階成水腫,在乳腺通暢的前提下,最好將發奶食物減半或先暫停服用發奶食物。

    4.物理治療

    從水腫惡化成「石頭奶」的人,可以做物理治療用體外震波儀將較黏稠的乳汁「震」下來後再移出。

    高麗菜葉冷敷法
    step1.高麗菜剖成兩半。

    step2.將菜葉剝成片狀,保持形狀完整。

    step3.將菜葉放在水龍頭下清洗。

    step4.瀝乾菜葉水分後將菜葉貼合在乳房上。



    *坐著敷須將菜葉放入內衣中固定,躺著敷則可以直接將菜葉蓋在乳房上,不用穿內衣。

    *冷敷時間應控制在10~15分鐘左右,最多敷30分鐘,葉子變軟即可換新。

    *若嫌菜葉不夠涼,可將洗淨剝片的菜葉放入保鮮袋或保鮮盒再放到冰箱冷藏,但不要冷凍,以免溫度差距過大造成不適用。

    Q28如何疏通乳腺、預防乳腺堵塞?
    A:疏通乳腺除了善用疏乳棒,刺激「噴乳反射」引發催產素也是一個重點。刺激噴乳反射的方法大致可以分成「螺旋按摩」、「垂直撫觸」和「前傾搖晃」。螺旋按摩是從乳房上方胸壁開始以螺旋向下的方式按摩乳房,垂直撫觸是從乳房上方胸壁往下輕撫至乳頭,前傾搖晃則是將身體微微前傾,雙手擺在乳房下方輕輕晃動乳房。當催產素被引發,奶水就可以順利經由乳腺管被移出。

    乳腺堵塞大多是該餵奶的時候沒有餵,或奶水突然增加卻沒有被適當移出。張桂玲分析,許多人餵完奶都用「排空式」擠法想把奶水擠乾淨,但這反而會讓泌乳量增加,過多奶水滯留乳房就會造成乳腺堵塞。哺乳完擠奶只要確認乳房沒有硬結、硬塊就可以停止,不需要用排空式擠法。另外,催乳時應該把握供需平衡原則,以寶寶的食量為主,不要讓奶水一下衝得太多、太快,以免無法移出而導致乳腺堵塞。

    Q29乳頭腫脹怎麼辦?

    A:乳頭腫脹大多是寶寶含乳姿勢不正確或吸乳器操作不當造成。有人產後沒幾天就因為乳房腫脹開始使用吸乳器,但此時奶水較黏稠,若使用時間過長、頻率密集、強度過高或吸乳器尺寸不合,乳房處於高壓狀態,奶水無法移出,就會造成乳頭或乳暈皮下含水。張桂玲表示,當乳頭乳暈水腫,可以嘗試將皮下水腫往外引流;將兩手大拇指放在乳頭乳暈交接處,輕輕向下往乳暈方向推(手法類似剝橘子)、將皮下水腫推開,上下左右各做5~10次,直到看見乳頭乳暈出現皺摺為止。

    Q30聽說發奶要溫敷,脹奶要冷敷?
    A:這裡有兩個關鍵字要釐清,首先「溫敷」不等於「熱敷」。許多人都把熱敷乳房掛在嘴邊,但熱敷不僅有燙傷乳房的危險,也不利於減輕乳房腫脹。乳腺炎時熱敷乳房反而會讓細菌更活躍,使發炎情況惡化。所謂的熱敷實際上應該是「溫敷」。溫敷水溫應控制在42℃以下,確定乳房沒有發炎才可以溫敷。其次,「冷敷」不等於「冰敷」。許多人以為毛巾愈冰愈可以緩和腫脹感,但冰敷有可能讓皮下組織因為凍傷而壞死,過度刺激乳房也會導致不適。所謂的冰敷實際上應該是「冷敷」,只要用常溫涼水就可以達到舒緩效果。張桂玲表示,一般來說,餵奶、擠奶前可以溫敷,餵奶、擠奶後則可以冷敷,掌握「前溫後冷」的原則,並根據舒適度和身體耐受性隨時調整溫度,才是正確的護理之道。

    疾病篇
    Q31感冒、牙痛、便秘可以吃藥嗎?
    A:藥物經由腸胃消化、吸收到分泌乳汁,殘留的成分極其微量,加上就診時只要告知醫師有哺乳需求,醫師就會給予適當等級的藥物,因此無論是感冒、牙痛或便秘都可以吃藥。張桂玲強調,感冒時的乳汁含有抗體,可以強化寶寶的抵抗力,所以感冒時更要規律餵奶。牙科用藥相對單純;軟便劑、潤滑劑等便祕用藥也大多不會影響哺乳,所以吃藥基本上沒什麼問題。不過若是服用精神科用藥,因為少數精神科用藥成分較複雜,可能需要暫停哺乳。

    Q32乳頭長水泡該如何處理?
    A:這種乳頭水泡有可能在寶寶吸吮時「消風」,也可能變得更明顯。無論如何,它們大多會在1、2天內被身體自行吸收,所以不用特別處理。除非水泡明顯脹大,因為破裂後真皮可能無法歸位,必須就醫抽出水泡裡的組織液。

    Q33乳頭感染念珠菌需要停止哺乳嗎?
    A:不用。乳頭發紅並掉落白色屑狀物是感染念珠菌的徵兆。念珠菌通常是母嬰交叉傳染,有一定比例是寶寶罹患鵝口瘡再藉由哺乳傳染給媽咪,媽咪感染念珠菌後又傳染給寶寶,就這樣反覆交叉感染。有鑑於此,醫師一般都會同時看診(媽咪和寶寶),一併開藥,只不過寶寶是口服,媽咪是外用。媽咪在用藥期間仍可以正常哺乳。

    Q34乳腺炎的徵兆?如何治療?
    A:乳頭破皮疼痛、乳房腫脹堵塞都有可能造成乳腺炎。乳腺炎既然有個「炎」字,基本症狀就是炎症的紅、腫、熱、痛。「紅」是乳頭、乳暈和乳房底部發紅;「腫」是乳房出現硬塊;「熱」是發燒;「痛」則是乳頭、乳房基底疼痛。患者通常會出現全身無力的類感冒症狀(發燒+虛弱),體溫超過38度半,持續超過一天以上。但因為乳腺炎的發燒常有熱源代償作用,有些人不會感覺自己發燒,反而會感到冷或畏寒;這些人往往體溫正常,只有乳房發燒,乳房溫度和體溫大概會差1、2度。所以如果用手碰觸乳房覺得手很冰,八九不離十是乳房發燒了。另外,因為乳汁無菌,乳腺炎剛開始不會有明顯痛感,要等到進入有菌感染(約8~9成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痛感才會逐漸增強,所以不能仰賴疼痛與否判斷是否感染乳腺炎,而是觀察皮膚是否有發紅跡象。換言之,只要紅、腫,加上乳房局部發燒,就可能是乳腺炎的徵兆。

    乳腺炎用藥要看嚴重度。如果紅腫熱痛不明顯、體溫不高,醫師通常會給予口服抗生素和解熱鎮痛的藥物。若確定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則會給予第一線治療藥物。假使細菌有抗藥性再進一步做組織培養辨別菌種,視情況用不同抗生素治療。乳腺炎用藥一般是10~14天,只要按規定用藥,症狀很快可以獲得控制,但若中途停止服藥,復發機率很高,甚至會演變成抗藥菌株感染的乳腺炎或更嚴重的膿瘍。她強調,抗生素有一定的療程,必須遵守醫囑按時服藥直到藥物吃完為止,不能因為燒退、不再疼痛就停止用藥,這只會讓乳腺炎無法徹底根治,陷入永無止盡的復發循環中。

    乳腺炎一旦惡化成膿瘍,必須用乳汁或膿液培養有效的抗生素治療;症狀較嚴重須反覆吸出膿瘍,但多數不用開刀清創,所以不會有乳房變形的問題。張桂玲提醒,乳腺炎的發生通常有相關徵兆,建議媽咪每天固定觀察乳房狀態,以免錯過治療良機。

    Q35乳頭疼痛、破皮怎麼辦?
    A:以往婆婆媽媽看到乳頭破皮多半會叫媽咪在傷口上塗乳汁。不過近年發現乳汁既沒有保濕、抗發炎的能力,滋潤效果有限,也較難幫助傷口癒合。此時可使用含有玻尿酸的乳頭修護霜加速傷口癒合,並視情況用羊脂膏隔離保護傷口(羊脂膏有類似OK繃的效果),避免反覆磨擦,就能有效降低疼痛感。由於乳房的舒適度會影響是否繼續哺乳的意願,建議媽咪養成保養乳房的習慣,使用含有植物性油脂的乳房專用滋養油或乳液呵護皮膚,並確保寶寶喝奶時有張大嘴巴、吸乳器與乳房尺寸相符,以防乳頭、乳房受傷。

    Q36擠奶太用力恐表皮壞死?
    A:誠如前面所說,人工擠奶有一定的手法,媽咪應該配合乳腺流動方向在定點「壓、放」、「壓、放」,而不是頻繁用力地用「磨擦」的方式擠奶,這不僅無法讓奶水流出,還會讓皮膚開始破皮、粗糙,進而演變成色素沉澱。一旦形成乳房燒焦樣表皮壞死,皮膚表面浮現黑色素,乳房觸感就會變得像蛇皮甚至砂紙,十分可怕。擠奶時應謹記正確手法,在正確位置進行,不要躁進,才不會讓乳房皮膚色素沉著,變得「黑嘛嘛」。

    提早做功課不怕哺乳「卡卡」
    哺乳看似簡單實則複雜。許多人在產前不做功課,以為只要餵奶寶寶就會吸,實際進行才發現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媽咪在孕期就應該開始學習哺乳相關知識,透過國健署提供的網路資源、媽媽教室或母乳諮詢門診建立完整的哺乳概念和心理準備,才不會在遇到問題時措手不及。提前做好準備,就不怕哺乳「卡卡」囉!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