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寶寶對聲音沒反應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寶寶對聲音沒反應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寶寶對聲音沒反應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寶寶對聲音沒反應產品中有30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904的網紅大書蟲帶小書蟲來啃書,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Ehon no. 114 兒童衛教繪本 還沒生小書蟲,常聽不少媽媽聊孩子經,那時,還不懂,為何媽媽要緊張觀察孩兒的大小便問題 一 大便的形狀、小便的顏色,直到拿到寶寶手冊,看到大便黃卡,人生起了物理變化,在乎起孩子上廁所的狀況,大笑換我神經兮兮。 家日常關心孩子在學校的生活,還蠻頻繁問小書蟲:...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萬的網紅紙片模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麥塊最近正式更新了 1.17 的新版本,這遊戲之所以能夠長青十年到現在,並且成為全世界最多人遊玩的遊戲。很大一部分就跟模組社群有關,麥塊的內容有限、但玩家的創意無限,每個月都有數以千計的模組來擴增我們的遊戲體驗。數量之大,所以過去《紙片模坊》花了半年以上的時間,來想法幫大家統整每月最推薦的20個模組...

寶寶對聲音沒反應 在 ?????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02:57:48

- 我真的很愛開書籍類的團購! 這次還沒發文就被大家買爆了, 點點書系列千萬別錯過了!真的必買‼️ ▪️團購時間▪️ 9/6-9/12 23:59 ▪️購買網址▪️ https://www.littlehumanbooks.com?sl-ref=emilyku1214 (到我的首頁 @emilyk...

寶寶對聲音沒反應 在 Renée 彤彤兒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15:21:26

文長慎入(生產分享文) 怕看完不敢生寶寶的也請慎入😂 - 2021/08/20 凌晨5:30 (波一聲)像氣球一樣的聲音 還以為是小番茄踢了我一下 正想說要去上個廁所 才走到房門口 一股溫熱感順著腳邊流下 還以為自己是膀胱無力 趕快衝進廁所 瞬間羊水傾瀉而出還帶血 告訴自己 冷靜冷靜 因為廁所在房...

寶寶對聲音沒反應 在 鷹式家庭= 在恩 + 在熙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12:19:56

講到制約人們常常有負面的情緒,認為制約是不好的,然而「制約」其實處處可見於我們的生活當中。例如業績獎勵就是操作制約中的正向增強,當員工有期待的行為出現後,給予正向增強(獎勵)刺激。 完整部落格文章在 @zion.zenith 主頁連結處 《如何正確制約你的孩子?你所不知道的心理學教養好工具!》 ...

  • 寶寶對聲音沒反應 在 大書蟲帶小書蟲來啃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2 20:24:40
    有 19 人按讚

    Ehon no. 114 兒童衛教繪本

    還沒生小書蟲,常聽不少媽媽聊孩子經,那時,還不懂,為何媽媽要緊張觀察孩兒的大小便問題 一 大便的形狀、小便的顏色,直到拿到寶寶手冊,看到大便黃卡,人生起了物理變化,在乎起孩子上廁所的狀況,大笑換我神經兮兮。

    家日常關心孩子在學校的生活,還蠻頻繁問小書蟲:「今天你便便了嗎?便出什麼形狀的便便?」

    身體很誠實,孩子喝水量少,便便就呈現像葡萄顆粒狀,水份補充足夠,便便時特別順暢,形狀像地瓜的便便,為母操煩免不了murmur,還是要積極,準備好水給孩子補充水分,留意在學校吃了什麼,調整飲食,運動量等,發落多年終於等到《便便超人》出版。

    小書蟲說:「麻麻,便便超人從馬桶跑出來。」封面很吸引小孩,便便超人說了好多關於便便的事,非常生活化的主題,如廁健康保衛戰靠從小建立的生活習慣。

    💩BOOK1《便便超人》
    博客來 https://reurl.cc/j8AgNy
    誠品 https://reurl.cc/a93NOQ
    MOMO https://reurl.cc/LbE78a

    無論是公共廁所或學校的廁所,這對孩子來說是很沒有安全感的,像家有小學生剛轉換新環境,到學校發現,廁所和幼兒園的設備不一樣,孩子一方面陌生、不會使用,二方面也可能會因為緊張、害怕,覺得廁所髒而不願意上廁所,憋到放學回家才願意上,很多小孩因此在校憋尿、忍便,對身體真的很不好,用心的學校老師會帶認識廁所環境,家長也能多協助孩子適應,減少小一生種種適應問題,《你會上學校的廁所嗎?》書中提供相當實用的建議與指南,跟著廁廁國的小學校噗校長聊一下學校的蹲式廁所吧!

    🚽 BOOK2《你會上學校的廁所嗎?》
    博客來 https://reurl.cc/a9mlY9
    誠品 https://reurl.cc/eEl52K
    MOMO https://reurl.cc/VEOabR

    憋著一肚子「氣」,有屁真的快放!面對很自然的生理反應,我們對放屁這件事,還是有所介意,特別是在密閉空間,一個響屁,放屁的人沒面子感到尷尬,聞到味道的人更是無辜,引導孩子正確的觀念,深入瞭解放屁的味道與聲響,觀察身體所釋放的訊息,留意放屁的聲音,就能了解腸道內部的狀況,以及調整飲食,保健康。

    BOOK 3 《放屁,噗嘶!》
    博客來 https://reurl.cc/zeVYbp
    誠品 https://reurl.cc/7rakyl
    MOMO https://reurl.cc/rge5ab

    作者:村上八千世
    繪者: 瀨邊雅之
    出版社:小魯文化

    小魯粉絲俱樂部

  • 寶寶對聲音沒反應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1 14:24:54
    有 9 人按讚

    小孩開學一週後,我總算慢慢調整步調,重新找回產出的能力啦!
    我想先分享這幾個月來與病毒共處的旅程。
    別緊張,不用通報疾病管制局把我隔離,此病毒非指新冠狀病毒,而是我第一次遇到的「病毒疣」,也就是所謂的人類乳突病毒。
    雖然前陣子大家是因為新冠狀病毒得要居家防疫,但早在疫情升溫三級的一個多月前,我就率先開啟與腳趾頭上難纏病毒疣的長期抗戰了。

    剛開始左腳中趾踩在地面有點疼痛,稍微檢查就誤以為是瑜珈練習頻繁導致摩擦起水泡,想說過幾天會消,因此沒有多加理會。
    怎麼知道這個水泡不僅是成長速度緩慢,絲毫沒有要破掉或消退的跡象,連我想要拿針戳破都硬梆梆戳不進去,如此拖了一個多月後,感覺這不是自己能處理的狀況,我才終於甘願去皮膚科報到。
    結果我誤會大了,根本不是水泡,而是會傳染的病毒疣,據說是較易發生在免疫力尚未成熟的兒童身上,那為何並不年輕的我會長疣?
    成人則跟免疫力較無直接關聯,而是當皮膚有傷口,又正好接觸到病毒時,就有可能發生。
    雖然我不記得自己腳趾頭有受傷,但醫生的說法是不一定需要真的傷口,有時候皮膚比較脆弱或摩擦微發炎的狀態,病毒都會有機可趁,而且似乎還有潛伏期,不會馬上發作。
    究竟是因為師資培訓之後到處上瑜珈造成的?還是我脫鞋赤腳陪小孩在草坪上踢球呢?
    正確答案無從得知,大概是宇宙覺得生活太無趣會沒有啟發,給我機會體驗一些從未經歷的事物吧!

    病毒疣會讓皮膚外面產生一層像死皮般的保護膜包覆裡面的病毒,難怪我根本戳不破,只能醫師用刀片刮開,再做冷凍治療。
    我活了三十幾年真的從未長過疣,以為冷凍治療是個很浩大的工程,會跟什麼冷凍人一樣,要把腳趾冰在某種機器裡面,事實證明是我電視劇看太多,是利用極低溫的液態氮以棉棒沾取或是經噴槍噴射的方式處理長疣處。
    第一次醫生下手很輕,只覺得冰冰涼涼的,也幾乎沒有痛感,醫生沒多說明,只叫我回家擦藥,我天真的以為就此一切搞定可以收工回家,想都沒想到之後還要報到無數次。
    總之,冷凍治療後,該部位的皮膚會漸漸變成死皮,大概每個兩到三週就要找醫生報到一次,再次刮掉死皮,做冷凍治療,大約療程進入第三次時,疫情也突然升溫,我只好拖著小孩一起去皮膚科。(由於我女兒覺得治療過程超有趣,醫生會讓她靠近看,讓她能抓白白的煙,於是就會定時催促我去治療,我完全變成女兒的活體教材啊!)
    到第二次療程時,才發現之前誤會可大了,冷凍治療其實會有強烈的刺痛感,而且一次比一次還痛,最後一次醫生甚至拿出壓力球讓我捏。(不得不稱讚一下女兒的貼心,走出診所一直伸出手臂,叫我可以捏她,完全願意犧牲小我成全媽媽啊!)

    每次治療完的前幾天,腳趾踩在地上都會痛,尤其後期醫生冷凍治療時間更久更多次,結束完甚至周圍會起水泡(這次是真的水泡了!),導致基本的走路都相當困難,會令我呈現詭異的行走姿勢。
    但我沒有因此放棄練習瑜珈,只是想盡辦法避免腳趾踩地,有時候課程中某些體式躲不了的,就只好當作耐受性的挑戰。
    也基於此,我徹底體會到,腳趾頭在瑜珈的動作中佔有多重要的地位。(雖然紙上談兵上解剖學時,就知道筋膜鏈上腳趾的影響,但切身之痛的學習效果,絕對是難以忘懷)
    當傷口慢慢癒合長出死皮之後,才會讓我進入舒適期,但兩週後又要鼓起勇氣再去痛一次,就是一個無止盡的循環。
    我生活中安排事情變成要配合治療的節奏,某程度來說,我真的是在居家防疫,只不過是被病毒疣限制了我的行動啊!

    可能醫生也沒想到我腳底這個病毒會如此難纏,因此第一次沒跟我說會需要再回診;第二次報到時,醫生說可能需要三、四次的治療;等到第四次去報到,醫生連問都不問,一看到我就直接叫我腳放架子上時,改口說療程可能要六、七次。
    終於在台灣疫情降級的前夕,我的奮戰也露出一點曙光,傷口在死皮中冒出了些黑點,看起來像是病毒終於被帶到表面,準備好要離開我了,讓我內心有種即將解脫的竊喜。
    殊不知,重頭戲都會放在靠近終點的時候,在我已經對療程都有心理準備之後,宇宙就來點新玩意讓我體驗。
    最後一次報到,醫生照例刮開死皮,照理說死皮是沒有痛感的,但這次似乎是病毒疣被連根拔起,令我措「腳」不及感到一陣巨痛,接著就看到傷口爆血,醫生貌似見怪不怪,稍微擦掉血就掏出噴槍冷凍我,我只能死命地捏爆壓力球,以阻止自己叫出聲。
    等我回到家一看,才發現傷口跟之前都不同,整個OK蹦沾滿血,也還沒有完全止血的跡象,內心不免感到一陣擔憂,畢竟跟前幾次的情形大不相同,我只能不斷提醒自己,要相信身體的自癒力。
    隔兩天,傷口雖然血止住,但周圍開始腫脹起水泡,血全部回滲在水泡內,有些怵目驚心,我實在也不清楚這是傷口復原的正常程序,或是需要回診處理的狀態。

    從小到大,相較於我弟因為各種病痛進出醫院的豐功偉業,我真的算是健康寶寶,唯一一次去急診報到和住院,就是生小孩那時,因此我對於傷口真的十分陌生啊!(況且我根本也看不見自己自然產的傷口😂)
    在如今資訊發達的時代,通常面對這種進退兩難的情況,我們的直覺反應就是立刻上網搜尋,我當然不例外,但資訊不看還好,看了只會嚇死自己,是蜂窩性組織炎之類的訊息一堆。
    這種時候,對身體安危的恐懼真的是會瞬間襲來,偏偏大腦真的很擅長想出各種可能的發生,促使自己一不小心就被恐懼的想法帶著走,忘記恐懼的那份能量也可以反過來成為自己內在依靠的力量。

    我還記得看著傷口的那一刻,腦中充斥各種感受,焦躁、無助、害怕、擔憂,那種無法確定的不安就像停不下來的列車,在腦中高速行駛,我明知道一切都是存於腦中的恐懼,什麼都沒發生,但我選擇讓那些情緒流動,我看著它們在我裡面張牙舞爪地叫囂,卻沒有試圖去做些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
    接著在某一刻,彷彿找到喊停的剎車按鈕,我告訴自己:「我才是身體的主人,力量就在我的一念之間。」我再次選擇相信,觀察自己的意識是如何在創造我的身體實相。
    果然,腦袋想的大部分都不會發生,幾天之後血慢慢被吸收,又一週過去水泡也都自行消退,纏著我好幾個月的死皮也不再出現,我的腳指頭再度擁有正常的皮膚,這段旅程算是告一段落。

    回頭看,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傷口,就能讓我在那個當下如此慌亂,更何況生命當中又有多少大大小小的事件,是會挑起我們內在的不同恐懼,讓我們自亂陣腳,光是生活中各種不確定的未知,就足以讓我們每天停留在不安的情緒中。
    我想自己絕非特例,這是許多人在生活中都會發生的內心小劇場,差別只在於,是否有意識地觀察到自己的思緒路徑及情緒狀態,看見自己是如何在應對腦中恐懼的聲音。
    也正是由於觀察到這份恐懼,讓我有機會面對內心的聲音,跟身體有了一次不同的互動。
    雖然我前面形容得像是在跟病毒對抗,實際上我不覺得病毒疣是敵人,我的目標是要消滅它,而是一個讓我面對生存恐懼的機會,以強化內在回到信任的肌肉。

    如果問我宇宙透過這個病毒疣的存在想告訴我什麼?
    我認為是「給身體時間,慢下腳步感受身體的變化。」
    事實上,瑜珈師資培訓期間及結束之後,我對於體位法的練習是有急迫感的,總覺得要練習到一定的程度及穩定,才讓我有信心分享瑜珈給更多人。
    因此,我會不由自主地在內心催促我的身體,趕快跟上腳步,讓我可以輕鬆地完成某個體式。
    即使我明知道練習過程中的體悟和理解才是重要的,輕易就達成反而會無法感受到他人的難處,以及可以調整的部分,也常常提醒自己要感謝我身體每一次的配合,但那份焦躁也不是輕易得以消弭,三不五時仍會竄出頭,使得我很難放過自己。
    這時候宇宙就送來一個讓我與病毒共處的過程,練習有耐心的觀察變化,而非焦急地想解決「問題」,練習找出在這個狀態下舒適的生活方式與節奏。
    透過治療病毒的過程,我會更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不論身體狀態處於何種階段,都不視為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是一種存在的方式。
    學會去擁抱在每個當下全身上下的體驗,因為練習中那些辛苦、掙扎、緊繃的感受,是限時限量,一旦越過那個階段就不會再體驗到了。

    也許看到這你會納悶,究竟為何我要把治療過程寫如此一長篇呢?
    因為我覺得處理病毒疣的過程,在與面對內心議題的過程其實極為相似,並非一蹴即成,往往都需要反覆治癒,一次次去除包裹在外層的武裝,最終才能連根拔除。
    如同我拖了一段時間才願意正視腳趾上的「水泡」,正是因為那個症狀不處理都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也不影響日常生活,但若是去面對處理,就擔心會有一段不便的時期,致使我的日常需要重新調整,乾脆維持現狀好了。
    卻也因此,病毒長出更多的死皮包覆,進到更深層的皮膚內,使得我要花更久的時間治癒。
    願意走向療愈的旅程,開始通常也不容易,很多時候是真的重大的事件發生,不舒服的感受蓋過了改變的恐懼,我們才願意用不同於過往的方式面對生命。
    在急於找回舒適感受的時刻,也很容易有錯誤的期待,以為只要找出困住自己的內心題,面對釋放或進行某種療癒後,問題便會迎刃而解,自己就能脫胎換骨,生命從此不一樣。
    哪裡知道,生活過著過著,某一天突然發現面對相似議題時,仍舊挑起自己情緒時,才發現過往的印記還埋藏在體內,並沒有完全褪去。

    我記得有次參加身心靈的課程,有個同學做完練習後,在分享時,說著說著就悲從中來,他說自己聽到其他同學所說的話,內心便忍不住想自己思維怎麼會如此有限狹隘,接著他就察覺到正在批判自己,又開始拿自己與別人比較,他非常難過自己還是在原點,上了這麼多的身心靈課程,竟然仍舊在「愛自己」這個課題上打轉。
    他對自己的鞭打的那份情緒,是真實且能感同身受的,我們或多或少也曾經如此評判過自己,因為我們很多時候都對自己很嚴苛,認為重複的事情不該再發生。
    但事實是,療愈的旅程並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而已,每一次的發生,都有細微的差別,也都會看見不一樣的自己,也許是發生的強度不同了,也許是覺察的速度不同了,又也許是我們內在面對的力量不同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急著「解決問題」,才會期望一次就藥到病除,快速找回內心的平靜,而忽略正是不舒服的感受才帶來重建的機會。
    當我們帶著覺知接納每一時期的自己,就會明白重複的面對並非壞事,不過是提供穩穩地打好地基的材料,讓我們無懼風雨。
    更不需要害怕強而有力的一擊,很可能那會是那份課題即將完成的訊號。
    當我們願意一次又一次面對,把包裹在外的防衛機制剝開,也就越能與真實的自我靠近,恐懼也就在每一次的願意中逐漸遠去。

  • 寶寶對聲音沒反應 在 蜜亞麻-諮商心理師郭蕙寧。寧寧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16:51:35
    有 18 人按讚

    #寶寶生氣時總是打人
    #可以生氣但不能傷害自己和別人
    #生氣沒關係學習適當情緒宣洩方式

    我還記得有一次,我跟蜜亞醬要出門,因為我比較快穿好鞋子,就走到門口等蜜亞醬,她看到我好像要先走,就突然生氣的說「媽咪,你不等我,我就要打!...」,當下我立刻「哎,可以生氣,但生氣時可以打人嗎?」,蜜亞醬就突然改口說「我說,我要打電話給阿嬤(寧寧老師的媽媽)」,然後我們就笑了...在長期的同理、溫柔引導之下,蜜亞醬有情緒時,也可偶爾幽默幽默,而後我們就笑了,一起開心出門~

    近來好幾位家長,捎來了類似的問題,寶寶生氣時總是愛動手動腳,該怎麼引導?

    「現在1歲5個月的寶寶很愛生氣,動不動就會想打人,睡前在歡的時候,還會一直亂踢,媽媽已被踢到瘀青.現在讓出一個空間,讓寶寶自己在那空踢發洩,但他會想盡辦法轉到可以踢到人的角度,當有生理需求的時候,反應就會更大,一直狂踢狂踹⋯目前只有一直重複的跟寶寶說,不能亂打人。你可以摸摸,但不可以打打。」

    大家有沒有印象,或者觀察過 #小寶寶生氣的模樣? 除了哭之外,寶寶還會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表達情緒,像是透過表情、音調、哭的聲音,以及肢體動作。我對蜜亞醬寶寶時期,生氣時的模樣很印象深刻,哭聲震耳欲聾之餘,拳打腳踢也不在話下,寶寶其實最擅長用肢體還表達情緒。

    如今想起來,覺得寶寶時期的生氣,實在可愛極了~

    幼兒有各種生氣的模樣,越小的幼兒及寶寶,越容易用肢體動作來表達情緒。尤其1歲多的幼兒,還在一個學習說話卻又說不清楚的階段中,加上自我控制及自我調節能力尚在發展,我們也會常常會看到,孩子會用打人的方式來表達情緒,而且很愛打那個讓他生氣的人,通常都是媽媽或爸爸。

    當我們觀察到孩生氣時會打人時,寧寧老師建議,除了先了解是否生活中有讓孩子「觀察學習」到生氣可以打人、如果生氣我就打人的經驗之外,也務必要制止孩子的打人行為,並引導孩子以適當的情緒宣洩行為,取代不適當的打人宣洩行為。孩子會透過環境互動觀察,學習到如何情緒表達,如果孩子都是處在「打人=表達情緒」的環境中,孩子會學到「我生氣時可以打人、踢人」。多數的孩子,生氣時打人,觀察學習的可能性非常大,可能是從看到真實的人互動或者電視、電影等影像而學習來。我也有遇過家長說,都沒有啊,完全沒有讓孩子接觸過打人、暴力方面的刺激,這種情況可能就是孩子的本能了,因為憤怒情緒累積在心中、身體中、腦袋中需要宣洩,就自然本能的反應出來。

    但如果孩子的環境是,在每次生氣時,都有機會被示範或者教導「生氣時好好說、適度宣洩,找大人抱抱等等」,孩子就能逐漸學會以適當方式來表達及宣洩情緒,寧寧老師在蜜亞醬2-3歲的時候,也經歷過她生氣會打人的情況,而家裡也只有我跟她,我就變成了現成出氣包,每一次我都會引導她,之後生氣的時候,就再也沒有打過我。如今,她生氣的話,就會告訴我「我生氣了,因為媽媽你誤會我」,她知道自己有情緒生氣沒關係,也能夠表達自己的情緒,並告知大人自己的感受和生氣的原因。

    我鼓勵家長,在看到孩子生氣時打人,可以開始先練習溫柔以「制止、同理、引導」三步驟來引導幼兒

    第一、當孩子帶著情緒,開始踢、打人時,不要只是用念的、罵的,務必先行動,在不傷害孩子的原則下,制止孩子。我們要注意,不要讓孩子踢、打到人。如果今天是孩子打其他小孩,務必先制止,打大人的話,大人自己也要先閃。亦可以透過大人輕輕抓住孩子的手制止孩子打人,若孩子動作太大,可以從後方緊緊擁抱孩子,透過撫觸幫助孩子的肢體冷靜。我常常看到大人遇到孩子生氣打人,很常都是自己也跟著生氣罵孩子,或是以暴制制暴,用打來制止孩子,如此負面教導,幫助是不大的。蜜亞醬2、3歲的時候,起初生氣時會打我,我就會輕輕抓住她的手,先制止她,接著就是第二步驟要跟大家分享的,同理+溫和告知。

    第二、「同理+溫和告知」,我輕柔地制止孩子之後,我會認真但溫和地看著孩子,告訴他:「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但是不可以打媽咪」。同理孩子時,接住孩子當下的情緒,是每一次孩子有情緒時,大人一定要做到的第一件事情,孩子的情緒被同理與接納了,大腦會傳遞冷靜的訊息,讓孩子可以逐漸從情緒中恢復過來。當我們溫和與孩子眼對眼,溫和的眼神也不會嚇到孩子,孩子會知道我們是認真的,他比較能夠接收與聽到我們要傳達的訊息。在溫和而堅定的引導下,孩子會逐漸明白,生氣時不可以打人。但情緒是需要適度宣洩的,既然不能打人,又需要好好地釋放及宣洩,那可以怎麼引導孩子呢?第三點來跟大家分享~

    第三,通常年幼的孩子,生氣時,我們會看到倒在地上、大哭大鬧、或者跑來跑去,盡他們所能來宣洩情緒,其實當我們看到孩子如果是在安全的原則下,大哭大鬧、在地上滾,我們在旁邊陪伴他們就可以了,大人必須要給孩子一個「我現在做得到的情緒釋放能力,以及空間」,讓孩子得以抒發讓他們感到不舒服的情緒,有宣洩,才能冷靜,冷靜之後,在跟孩子討論,然後幫孩子找到其他「正確適度的肢體宣洩」或情緒抒發方式,譬如,不可以伸手打人,但可以拍大腿、或者打枕頭、丟水球...等。

    家長提出的問題「孩子生氣時亂踢」,寧寧老師覺得沒有不行,但要注意不要踢到人,如果孩子此時需要宣洩情緒是「踢」,那就在安全的地方踢,不踢人也不踢到自己~同時,我會同理孩子:「你現在是不是需要踢一踢,才會比較舒服?」「好生氣,想踢踢,可以踢,但不可以踢媽咪唷」「等你踢完,想找媽咪,可以來找媽咪抱抱」,讓孩子知道,可以生氣可以安全地踢,等冷靜了,再來好好抱抱。我也遇過蜜亞醬在地上滾,當時我就允許她在地上滾(頑皮的媽媽還會把蜜亞醬生氣模樣錄下來),她滾完之後就找我抱抱,同時跟她溝通與分享,「剛剛媽媽看你好生氣,生氣沒關係,但要記得不可以打人喔~,好生氣要在地上滾也沒關係,但要注意不要受傷唷」~

    有些家長也會問,孩子會故意要到踢人,怎麼辦?如果我們看到孩子是故意的,可以試著先換位思考,為什麼?了解孩子的情緒背後要表達的是什麼?例如「我好像要讓你知道我有多難過」。而多數時候,孩子是故意的,也代表著孩子真的很生氣,我們除了同理孩子,讓他更了解自己之外,也記得為孩子騰出更多時間與空間,多點耐心等待孩子,讓孩子好好地情緒疏通。

    當發現孩子已經學起生氣就打人,此時,更需要穩定自己,溫和而堅定地以「適當的方式」慢慢取代孩子「生氣就打人」的行為。

    寧寧老師其他文章
    ✅幼兒生氣時會丟東西、尖叫、打人怎麼辦?
    https://www.facebook.com/301641166910569/posts/1043462186061793/?d=n

    圖片來源/網路「Pixabay」

  • 寶寶對聲音沒反應 在 紙片模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6-16 22:00:14

    麥塊最近正式更新了 1.17 的新版本,這遊戲之所以能夠長青十年到現在,並且成為全世界最多人遊玩的遊戲。很大一部分就跟模組社群有關,麥塊的內容有限、但玩家的創意無限,每個月都有數以千計的模組來擴增我們的遊戲體驗。數量之大,所以過去《紙片模坊》花了半年以上的時間,來想法幫大家統整每月最推薦的20個模組。

    但是其實很多模組很有創意,只是有些小缺點沒能排上推薦清單。所以今天我們從這些遺珠中,整理出了 10 個最有創意的新模組。他們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安裝,但一定有趣到讓你會想親自嘗試看看!

    01:17 Taicraft 台式料理
    02:05 Resizing Potions 放大&縮小藥水
    02:39 Mega Mario 馬力歐的無敵星星
    03:09 Extra Player Render 虛擬人物
    04:00 Wildfire's Female Gender 女性模組
    04:26 ParCool ! 跑酷
    06:33 Any Dimension 任何維度
    07:08 Baby Difficulty Mode 寶寶難度
    07:48 Menu pixels fixer 選單的距離修復
    08:10 Parrying 格檔

    --

    Mods:

    1. Taicraft 台式料理【🔨Forge】 -
    https://bit.ly/35q0Gqo

    2. Resizing Potions 放大&縮小藥水【🔨Forge】 -
    https://bit.ly/2SBZ1LR

    3. Mega Mario 馬力歐的無敵星星【🔨Forge】 -
    https://bit.ly/3xpQKcr

    4. Extra Player Render 虛擬人物【🔨Forge】 -
    https://bit.ly/3gxDYSH

    5. Wildfire's Female Gender 女性模組【🔨Forge】 -
    https://bit.ly/3gt6RPO

    6. ParCool ! 跑酷【🔨Forge】 -
    https://bit.ly/3pSLZFX

    7. Any Dimension 任何維度【🔨Forge】 -
    https://bit.ly/3pYeNwH

    8. Baby Difficulty Mode 寶寶難度【🔨Forge】 -
    https://bit.ly/3zpxSw9

    9. Menu pixels fixer 選單的距離修復【🔨Forge】 -
    https://bit.ly/3vz0GPT

    10. Parrying 格檔【🔨Forge】 -
    https://bit.ly/3wrX0AC

    --

    Mod Loader:

    Forge -
    http://bit.ly/Paper-Forge

    Fabric -
    http://bit.ly/Paper-Fabric

    Fabric API -
    http://bit.ly/Fabric-API

    --

    Shader:

    Sildur's Vibrant shaders -
    http://bit.ly/Sildurs_Shaders

    --

    RPMTW Update Mod 自動中文化 -
    http://bit.ly/Paper-RPMTW

    --

    ※有想推薦的模組嗎?歡迎透過這份表單進行推薦!
    https://forms.gle/JNi4sN4HCXZVuQHc9


    [聊天室、留言規則]
    請閱讀並遵守相關規則,否則就會被當作足球踢出去。

    1. 請聚焦在影片上,勿討論無關或私人的話題。
    2. 請尊重他人,嚴禁任何人身攻擊、辱罵、洗頻、不雅言論、髒話、歧視。
    3. 請帶動有意義的討論,勿發送無意義訊息(例如太過簡短、只有貼圖等)。
    4. 不要提及其他實況主,也不要在其他人的頻道提到紙片。
    5. 如果你看到違反規則的訊息,請不要留言反應,直接檢舉、封鎖即可。

    以上,只要您遵守規則,歡迎使用任何語言進行討論。


    Instagram: http://bit.ly/Paper_IG
    Facebook: http://bit.ly/Paper_FB
    Discord: http://bit.ly/PaperDiscord

    錄影程式:Bandicam
    聲音處理:Audacity
    後製軟體:Adobe Premiere Pro cc

    如果您有適合本頻道的合作提案,歡迎寄信至:mlz85613@gmail.com。基於上述理由,我們只會回覆對頻道有益且符合時間表的提案,還請見諒。

  • 寶寶對聲音沒反應 在 Sunny Huang - IBCLC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4-02 21:00:11

    3月份回覆留言內容:寶寶提早醒來該餵奶接覺或不管他、左邊乳房冷敷後奶量下降該如何追奶、媽媽乳汁充沛但寶寶每晚喝奶大哭該怎麼辦、寶寶剪完指甲還是刮花臉怎麼辦、如何更明確判斷寶寶是否餓了、用小花杯收集母奶是否會影響寶寶喝到的奶量、親餵後不排空如何刺激大腦製造更多奶水、使用擠奶器後還能手擠出奶是否是擠奶器力道不夠或其他原因/長期無法排空對媽媽有無影響、一部影片提到BLW一定要滿6個月而另一部影片說4-6個月何者為對/BLW是否會錯過減少過敏反應和對食物的興趣、should hand express painful with or without plugged ducts、3個月寶寶長牙也要用含氟牙膏嗎、when to start sleep routine、母奶冷凍後只能冷藏24小時是從完全解凍後或冷藏時開始計算、寶寶快6個月晚上瓶餵用吸管杯或奶瓶、電動擠奶器不如手擠是否只能用手擠、寶寶7.5個月會用手抓食物但不會用湯匙該怎麼辦、寶寶2.5個月含乳嘴巴沒有張大需要矯正嘴型嗎、懷孕可以繼續餵母乳嗎/會否對寶寶們不好、有辦法把乳頭的出乳孔變大嗎、跟寶寶遊戲時一定要跟寶寶面對面嗎、乳腺炎打抗生素後奶量大減該如何追奶、小白點破開流出乳汁但還沒消失該怎麼處理、產後二個月雙邊擠奶50ml還能追奶嗎、母乳媽媽可以吃海鮮嗎、哺乳期可以隨意用護膚品和毛髮增長液嗎、do you do tummy time on harder or softer surface、可以用大人手指頭取代奶嘴給寶寶吸嗎、剛出生的嬰兒可以用”安撫哭鬧不停寶寶”影片裡的姿勢抱嗎、全母乳寶寶吃不胖是媽媽體質導致奶水不滋養嗎、懷孕24周乳房按摩手擠奶有透明液體可以持續練習嗎、親餵多久後開始瓶餵才不會乳頭混淆、4個月寶寶可以吃大人的含糖燕麥嗎、可以邊用擠奶器邊按摩胸部增加出奶量嗎、不是母乳也可以控速瓶餵嗎、寶寶腸絞痛只含乳頭拒絕奶嘴該如何訓練、沖泡配方奶的搖晃方式是否會導致寶寶不同程度脹氣、出生後第三天母乳性黃疸/喝奶有吞嚥聲音/不包包巾對寶寶有何負面影響、高於70度水溫會破壞配方奶成分嗎、水溫70度會否會導致益生菌失活、水奶已滅菌是否過期還可以喝、如何單次沖泡一天的配方奶量並保存於冰箱中、可否提前半小時至一小時先把配方奶泡好降溫後放置於保溫器內待用、側躺餵母乳從鼻孔流出來會否導致寶寶窒息、可否將電熱水器的水降到室之後泡奶馬上飲用、奶瓶消毒烘乾後是否能收納在桌面上等開放空間裡、Sunny給寶寶吃的滴雞精品牌為何、可否先加入一半的70度熱水沖泡奶粉後再加入另一半滾沸後降溫的室溫水混合、如何清洗不能放進洗衣機的玩具、矽膠Silicone材質的奶瓶可以放入UV紫外線機消毒嗎、沖泡好的配方奶可以放在溫奶器保存多久、懷孕中持續哺乳會否影響初乳量、可以把母奶和配方奶混合一起餵嗎、在月子中心是否該要求遮光罩幫助寶寶睡眠、寶寶體重落在15%生長曲線比其他85%寶寶還差怎麼辦、6個月寶寶只願意喝0-3個月流速奶嘴會否有不好的影響、寶寶厭奶期吃玩睡節奏亂了該怎麼辦、寶寶不厭奶是正常的嗎、親餵厭奶是否改瓶餵比較穩定、平時媽媽補充維他命D讓增加母奶維D,寶寶厭奶期是否需要額外給予滴劑、Is it too late to train baby latch at day 6、陰唇側殘留氧化鋅乳膏該如何清潔、減少擠奶次數只維持每日兩次power pumping及夜間親餵能否維持奶量、寶寶不接受冷凍母奶的原因和處理方式、瓶餵轉親餵長期使用乳盾會否導致奶量下降、先用湯匙餵等寶寶可以吃軟塊狀再轉BLW可以嗎、為何兒醫學會不建議寶寶吃花生/花生醬、平時醒著和半夜dream feed補餵之後寶寶拒絕刷牙該怎麼辦、6個月寶寶吃輔食之後不愛喝奶是否該改為先餵奶、寶寶在還沒預設的起床時間喝奶導致循環變成”護理-吃跑-哄睡”該怎麼辦、補餵dream feed需要減少嗎清醒哄不睡需要改睡前補dream feed嗎。📢 快來訂閱我的頻道:http://bit.ly/2kttyum

    本影片僅供教育使用,不能取代醫生診斷。請向醫生或其他合格醫療人員諮詢您的病情。

    立即預約「 Sunny老師線上泌乳門診哺育諮詢 」
    無論妳在國內或海外,透過線上視訊互動方式諮詢(Video Chat),讓Sunny老師即時專業輔導,解決妳遇到的母乳哺育問題!預約視訊諮詢服務:https://forms.gle/AphbHvtcv5Y2Rr4EA

    Sunny老師的Amazon Store (推薦清單不定期更新) https://www.amazon.com/shop/sunnyhuang-ibclc

    Sunny老師簡介:
    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
    Lamaze拉梅茲國際認證生育講師LCCE
    DONA國際認證分娩陪產暨產後照護DOULA
    美國紅十字會認證成人嬰幼兒急救、心肺復甦術、自動電擊器講師

    廣告利益揭露:透過鏈接產生之符合的購買行為,我們可能會獲得合作網站提供之廣告佣金。
    #Sunny回覆留言

  • 寶寶對聲音沒反應 在 有一個兒子真的超爽的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2-10 01:21:07

    全家一起聽的芽比兔音樂故事機
    .
    歐力聽Pinkfong的dinosaur專輯頻率超高,
    當我知道芽比兔故事機可以當藍芽喇叭,完全心動!
    本以為同性質不用買太多,但實用性真的大大提升,
    七彩的小夜燈也深獲歐力喜愛,只要伸手敲敲就會變色了!
    .
    我們已經試用了2個月了!
    記得收到的第一天歐爸大概只聽了30秒就開始打呼,
    適用年齡直接從0歲到34歲(一直要曝光爸爸年齡),
    當初三個造型我選好久!
    最後是歐力自己選了「可愛象」,
    我自己又加購一台送禮,
    孩子都還沒出生也可以當胎教音樂非常棒餒!
    .
    .
    之前買的F牌無法直接選曲,每次都要邊按邊猜歌,也沒有遙控器,換歌要先搶到故事機才能按!無兒童安全鎖,孩子只要一機在手,就會瘋狂亂按,無法好好聽啊!我重新遇到芽比兔真的是幸運!
    .
    當初選擇時另一個是帽牌,但兒歌我幾乎都沒有聽過,看過YouTube 開箱後就直接購入F牌,今天問與答還有媽媽反應故事內容很恐怖,搭配的音效也是驚悚的!為什麼要這樣對孩子啦!
    .
    .
    《芽比兔音樂啟蒙故事機 優點》
    .
    ▪️超過6000分鐘音源。
    -故事:世界童話、世界名著劇場、打開智慧財產權門
    -童謠:歡唱快樂童謠/兒歌
    -英語:英文童謠/兒歌、英文故事ABC
    -安撫音樂:寶寶睡前音樂、小耳朵小古典
    -學習:幼兒快樂學習/三字經/唐詩/九九乘法
    ▪️台灣錄音!有孫越叔叔和蔡燦得姐姐說故事!
    ▪️安全食用級矽膠,可整個拆下清洗。口慾期小小孩也不擔心!
    ▪️吸引孩子的七彩夜燈。
    ▪️睡前安撫音樂真的很輕柔好聽。
    ▪️藍芽連線,播放的音樂更多元,不侷限內建音源。
    ▪️ 喇叭在底座左右各1/4圈,聲音不會被覆蓋掉。
    ▪️有遙控器可以遠端操控,不用跟孩子搶故事機,要聽什麼歌曲或故事可以直接按號碼選擇。
    ▪️造型簡單耐看!
    ▪️兒童安全鎖,可暫時將所有按鍵鎖上。
    .
    #歐力媽買什麼 #開箱#育兒 #團購 #故事機 #芽比兔 #可愛象 @idocc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