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寵物過世祝福話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寵物過世祝福話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寵物過世祝福話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寵物過世祝福話產品中有2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730的網紅許太太與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預約表單 #動物溝通 【流程】 1. 填寫表單 https://forms.gle/9pxqPbnFqoDP2Cmi8 2. 私訊毛夥伴的照片到粉絲頁 3. 安排溝通的日期(平均大約排隊3週左右) 4. 許太太會與毛孩一對一深入溝通後,和飼主通話討論,服務完畢再付款 我很重視每一個溝通,帶...

寵物過世祝福話 在 King Huang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8-10 18:51:38

【我不恨你了】 女孩來找我催眠,因為她想跟過世的父親說話,她爸爸是前消防員,因公殉職。多年來媽媽獨自扶養孩子,過得相當辛苦,女孩時常需要承受來自母親的負能量,導致她心裡的結一直打不開。 在女孩進入催眠狀態之後,她看見消防車,還有爸爸年輕時穿著制服的模樣,女孩的淚水瞬間奪眶而出,跑去抱住爸爸,爸爸...

寵物過世祝福話 在 King Huang ?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8-10 18:51:37

【為什麼我沒有媽媽】 - 男孩幼時父母離異,母親離家出走就再也沒見過面,他連媽媽長什麼樣子都記不得了。而爸爸在媽媽離開以後,萎靡不振,頹廢度日,最後自殺了。 - 爺爺一個人親自將他帶大,但爺爺在十幾年前過世,男孩從此失去了所有家人。曾為了獲得歸屬感,加入廟會陣頭,跳八家將,最後因同儕競爭莫名背黑鍋,...

寵物過世祝福話 在 鄭瑞迪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9 16:05:14

#RIP #如果你看到希望給祂祝福 祂的名字叫做可愛貓,大概幾年前開始,開始窩在我家樓下的機車上,因為長得很可愛,我姊就叫他可愛貓。起初還很平易近人,偶爾跟他玩也會撒撒嬌,一問之下才發現,他是隔壁承租一樓養的,但似乎是採取放養的方式。因為圓滾滾的又很萌,很快成為鄰居關心的對象,直到有一天,他的尾巴...

  • 寵物過世祝福話 在 許太太與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2-26 18:16:39
    有 53 人按讚

    #預約表單 #動物溝通

    【流程】

    1. 填寫表單
    https://forms.gle/9pxqPbnFqoDP2Cmi8
    2. 私訊毛夥伴的照片到粉絲頁
    3. 安排溝通的日期(平均大約排隊3週左右)
    4. 許太太會與毛孩一對一深入溝通後,和飼主通話討論,服務完畢再付款

    我很重視每一個溝通,帶著愛與溫暖的心,以尊重、平等、友善的態度來跟動物互動,再如實地與您回報、討論溝通內容,給予適合的建議。為了讓流程更順利,麻煩您仔細閱讀此介紹。

    我一天只做一個案子,讓每個案件能保有最好的品質,再加上有時假日要教學,沒辦法大量接案。

    由於案量多,平均排隊大約3週。緊急狀況請先私訊詢問,若我沒辦法在緊急時刻幫上忙,也能推薦其他優秀的溝通師喔。

    【關於許太太】

    本名劉怡德,外型瘦高內心溫暖,是兩隻貓的媽媽,喜愛騎公路車到山上呼吸新鮮空氣看山景,也喜歡做瑜珈,因為愛動物而改吃素,深信生命中得到的一切皆來自於給予。在動物溝通的世界找到天命,毛孩家長們認為是一位細心、溫暖,有種魔力的動物溝通師,讓人安心又放心。

    ●專職動物溝通師
    ●超過600個溝通案上千小時的經驗
    ●動物溝通系列課程 授課講師
    ●文化大學推廣部 動物溝通課程講師
    ●文化大學推廣部 教師最佳新人獎
    ●台北市寵物商業同業公會 專任講師
    ●AuroraInno 丰碩興創智庫 專任講師
    ●臉書粉絲頁【許太太與貓】負責人
    ●⟪當愛來臨時- 我與我的貓老師⟫ 譯者

    【溝通方式】

    遠距離溝通,看照片就可以。

    為了能夠深入與動物互動,我一次只溝通一隻動物,如果您想報名多隻毛夥伴,請每一隻分開填寫表單。

    請您準備好想要聊的「3-4個」問題(一個問號算一個問題喔),我自己找一個最適合專注的時間進行溝通。如此我能專心地與動物深聊一些,一對一慢慢地互動。動物其實和人一樣,先聊一些基本生活喜好,建立溝通上的信任,動物才有可能願意談論狀況(行為問題等)的話題。

    我通常會聊的問題有:「你喜歡吃什麼、做什麼」,「覺得生活如何,照顧的方式有需要改善嗎」,結束之前一定會問「想告訴家人的話」,我認為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問題,也歡迎您填寫其他想要聊的話題。

    【離世溝通】

    毛孩過世三週至一年半以內可以預約,離世很久了再去溝通,對毛孩來說可能是打擾。超過這個時間,如果您仍感到強烈無法放下,請尋求專業心理諮商的協助。

    我的離世溝通不止問毛孩現在他好不好,也會和他聊聊生命的目的、此生的學習,更希望能讓您們的關係圓滿。

    溝通之前,我會提供範本邀請您寫一封給已逝毛孩,整理您們的關係,帶著愛與祝福好好道別。您可選擇是否在溝通之前分享給我。

    【服務時間】

    一對一溝通大約在45-50分鐘左右,比較不喜歡講話,或有很多話想說的動物,我會斟酌增減時間。溝通完畢我花些時間把文字筆記整理給飼主,再與飼主約時間,透過Line通話討論溝通的內容(大約30分鐘),此時若想再稍微問一下毛孩其他小問題也是可以的。一個案子完整的服務流程大約90-120分鐘。

    【注意事項】

    基於隱私,我只能跟自家寵物溝通,無法服務非自家人所養的寵物。若想收編浪浪請先私訊與我聯絡。

    目前暫時不採用溝通師、飼主與動物三方同時聊天的方式,也不接失蹤協尋。

    「行為問題」我能和動物聊聊他的想法、原由和感受,但不太可能在溝通完就解決,這需要多方一起努力,以及行為訓練師的協助。

    動物溝通無法取代醫療,毛孩有身體狀況務必找獸醫師處理。

    如果可以,有關於您們的生活、狀況等資訊,讓我知道越少越好,以免可能在溝通時會有先入為主的情況。

    我的資訊準確率大約在七八成上下,還是有可能會發生偏誤,討論時請不吝提出來喔。

    輪到您的前一天,我會再次確認所有話題,並邀請您通知毛孩要溝通。

    【收費方式】

    費用$2000,不需要預先付款,溝通完畢再轉帳。

    【緊急溝通】

    發生緊急狀況需要立即進行溝通時,許太太會在接下您的案子24小時之內完成溝通,服務方式與時間同上,基本費用是$2500。

    若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私訊。

    圖片由熱愛動物的插畫家 Yoga Tan 提供

  • 寵物過世祝福話 在 動物溝通情緒療癒師-薩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6-16 20:00:26
    有 15 人按讚

    《寵物溝通 No.1260》

    (往生動物)

    已過世多年,不在地球上
    家人:你現在在哪?過得好嗎?
    🐶我一直在天際啊
    家人:我是之前帶你從狗場離開的那個姐姐,那時我也還是個孩子。之後我去上學的時候,小舅把你接走養在鴿舍,我一放假回老家就有來看你。你還記得我嗎?
    🐶之前有去找過我但我已經不在那裡了
    家人:小舅說把你送人了,但不告訴我送誰
    🐶他是把我賣了,把我帶去山上,告訴我不要亂動,把我綁在樹上
    家人:那你被賣去哪裡了?新主人對你好嗎?
    🐶沒有新主人哪有新主人
    家人:你一直被綁在樹上生活嗎?
    🐶也沒多久我就走啦
    家人:你是生病走的嗎?
    🐶我是沒吃東西走的
    家人:他們太過份了,你咬了小舅的鴿子,他有沒有欺負過你,你覺得他怎麼樣?
    🐶他毒打我一頓,叫我滾,不准再回來
    他很會發脾氣,動不動就生氣
    家人:他都沒和我們說,還一直騙我們說你過的很好,你之後還會投胎嗎?需不需要幫你什麼?比如超度
    🐶我想我不被打擾比較好
    家人:好的,你現在生活的好就行,希望你能忘記之前的不愉快,我替小舅向你道歉
    🐶我好像也沒有記恨吧
    家人:嗯嗯,是我們內疚自責,謝謝你的大度,不管怎麼樣,能和你聊天,我們就很開心了,有什麼話想和我們說麼?這是最後一次和你說話的機會,祝福你
    🐶我還是很愛惜我自己的生命所以來到了這裡,我也不是野孩子,就只是活潑好動了點,我感覺他們總是不輕易原諒別人做的事
    家人:是的,你很乖很可愛的,他們不懂你,告訴她我一直特別喜歡她就行了
    🐶因為我個性跟你很像
    家人:是的,我也很好動活潑

  • 寵物過世祝福話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3-11 07:15:00
    有 1,173 人按讚

    我們每天都正在死亡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要完整地討論死亡,基本上就要連衰老、疾病,一起涵納進來討論。然而,別說孩子的人生經驗不足,因此不知道怎麼面對,有些大人也很害怕碰觸相關議題。

    譬如說,有的老人家堅持不做健康檢查,理由是知道自己生病之後更麻煩,「乾脆死一死算了,活那麼久幹嘛……」。表面上看起來灑脫,但言語中常有隱藏不住的恐懼外溢。

    多一種方式來說,死亡是終極的焦慮,逃避討論死亡的原因之一,在於不想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特別是容易勾起自己過去的傷慟經驗──那些常是多年以來亟待整理的情緒糾結。因此不想討論死亡,也就連帶地把某些能豐富人生的風景,那些同時鑲嵌著愛的失落,一併驅趕到視野之外。

    如果回到根源,死亡議題之所以如此擾動我們內在的心緒,那是因為它會帶來許多難以梳理與消化的負面情緒。沒有了那些讓人難熬難耐的不安、恐懼、悲傷、失落……,死亡不過就是一個人終究會面對的現象,而且我們每天都正在死亡,包括身體細胞的汰舊換新。

    無常與明天,不知道哪一個先到,今天躺在床上,幾個小時之後能不能起得了床,其實沒人敢百分之百保證。記憶系統一旦開始退化,如失智症,身體即便安在,人格也一天天消亡,這也是離開這個世界的另一種樣貌。

    大人不懂得在情緒層次陪伴孩子,不願意去同理共感,那麼,通常就沒所謂「討論」,只是在說說教而已。說教常難以入心,因為難以同理他人的人,也通常不願意開放自己,況且說教也常常是人云亦云,以前自己聽過什麼就對孩子說什麼,大人也不一定打從心底去體驗到自己所說的話中涵義。

    有些父母甚至會喚起死亡焦慮,做為教養的手段,打壓孩子的自主,像是小孩做了什麼大人不喜歡的事,會嚇小孩「等一下被魔鬼抓走」。有些父母則是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內在的無聊煩躁,想逗孩子取樂,所以會拿死亡「開玩笑」。我有一個已經成年的朋友,因為難以事事聽從父親的命令,還被詛咒「會下地獄」。

    傳統多的是把死亡焦慮跟道德訓勉綁在一起,即便在以往討論死亡常被視為禁忌,但依舊是被拿來當成規範社會成員行為的工具。

    在如此的背景脈絡下,能閱讀到哲學家媽媽,溫柔且有耐性地回應女兒對死亡的好奇,那是備感溫馨。知識淵博的哲學家透過對話來指引我們,一方面看似解答了孩子的疑惑,另一方面其實是在卸除我們讀者對死亡的不安。母女兩人的每個問句,都在拉近我們跟想像中的死亡的距離!

    哲學家媽媽順著孩子的好奇,在絕處逢生,從死亡回到生活,增添了孩子的生命厚度。我個人是閱讀了這本書之後,才更清楚萬聖節所代表的意義,還有聖誕節的其他緣由。

    「勇敢面對死亡(不管是自己的或是他人的)就是看重生命直到最後一刻,就是認定人必須以最大的尊嚴過活。關注那些生病臨終的人即是關注生命,而非關注死亡,畢竟垂死的人直到最後一刻都還是活著的。」

    其實每天好好面對生活,就是為「善終」做準備。不滿意自己目前生活的人,更不願意面對未來的死亡,在心裡迴盪著許多不甘與懊悔。

    所以我們才說:死亡能逼出生命的光彩,因為歲月有時盡!

    死亡是一種連結的斷裂,而我們透過連結尋找愛的存在。作者把討論帶到想念,也就自然而然。

    想念很美,情緒到最濃的時候,也會不知不覺就流了淚。這淚水裡面,有傷悲、有依戀,有過去燦亮的微笑。那微笑很甜,但現在失落了,所以夾帶著苦味。

    於是我們哀悼。哀悼是不同情緒的組合,也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有時候,哀悼可以延續好多年。

    這位哲學家媽媽,在跟孩子討論死亡的時候,似乎再次進入哀悼的狀態。請千萬別用傳統的觀點,去污名化哀悼,任意給人軟弱的標籤──一個願意開放自己內在軟弱的人,通常很勇敢,這對孩子是一種彌足珍貴的身教。

    我相當喜歡這位哲學家媽媽的示範,哲學常進行理性的思辨,但她在跟孩子討論的過程中,揉入了大量的感性。這可以讓孩子更完整,成為一個無懼跟自我內在連結的人。

    願意面對悲傷,才能談釋放。一個能感受、能釋放的人,內在比較能再次蓄積迎接挑戰與失落的能量。

    在死亡面前,小吵小鬧變得可笑。當我們看著孩子的情緒起起落落,我們待之以寬容,並且珍惜孩子對我們的信任,願意對我們表達情緒,願意跟我們會心。

    在討論死亡時,大部分的大人,難以依據孩子不同年齡的不同理解程度,給予適當強度的說明與解釋,或者有些大人乾脆完全迴避去碰觸孩子的相關疑惑,孩子可能因此進入父母難以接受的不安狀態。從退化行為、情緒不穩,到上課難以專注,不想寫功課、失眠都有可能。

    不用強求一次跟孩子討論死亡,就能如同哲學家媽媽這般理情兼具。基本上,只要回應孩子目前想知道的,他現在能懂的程度即可。

    其實在跟孩子討論死亡之前,反而大人自己要先經過一定程度的內在整理。急切地要安撫孩子的情緒,恐怕是正在忽視自己那不知如何開口的傷心。

    把自己整理到一定程度,能初步坦然面對自己的傷悲,並且允許自己軟弱,開始看到這裡面的愛與價值,便能跟孩子展開對話。大人以何種情緒面對,能不能連結到內在深刻的力量,常常是孩子應對死亡的重要參考。

    前面提過,一旦死亡成為關係中的關注焦點,與負面情緒共處就難以避免。我們可以自我提醒,也可以提醒孩子:即便我們會因此難過,或者有罪惡感,但並不代表就是我們的錯!

    很多非理性的情緒與想法,像是有倖存者的罪惡感,或者被逝者拋棄、背叛,那都是常見的自然反應。嚴重一點的,有厭世感、空虛感,因此愈來愈不容易維持生活功能,甚至逐漸衍生為身心疾病,這也都有可能性。

    當至親好友過世所引發的連鎖效應,讓我們難以招架,記得向專業人員求助。如果是在安寧病房,通常可以跟工作同仁討論是否有「悲傷輔導」的必要,大人、小孩都可以一起考慮。或者到身心科、兒心科就診,以及至坊間機構,只要打上關鍵字,便有相關資訊在網路上可以蒐集。

    有時候孩子小,不知道怎麼表達情緒,透過繪本、簡單的藝術勞作,讓孩子心理的茫然能被梳理。這些出版品不難找到,我個人推薦過好幾本。

    有些兒童劇,或者優質影片,也都牽涉到失落經驗。不只是孩子,連大人都可以感覺被同理。

    請千萬給自己與孩子時間,這是一個反反覆覆的歷程,像海浪來來回回地拍打著岸邊。我們可能暫時以為已經走出來了,卻在多年後,想到這些傷慟,還可能會不自覺地流淚。

    在特殊的日子,像是忌日、周年,或者父親節、母親節,容易觸景生情。透過儀式,讓孩子跟亡者說說話,或者畫出祝福的卡片,寫下隻字片語,可以幫助孩子跟逝者連結。

    請尊重孩子表達悲傷的方式,像是悲傷不一定要在公眾流淚。曾經有一位媽媽,很擔心自己的孩子,沒有因為感情親密的外婆過世而有任何表示,就對孩子發脾氣,說孩子這樣不正常。即便對媽媽來說,外婆把孩子帶大,媽媽在認知上「設定」孩子「應該」要難過,但孩子有他理解死亡的方式,在表現情緒的步調上也不一定要跟媽媽相同。

    就這個例子來說,我們也能體會,有些大人真的沒有能力跟孩子好好討論死亡這個議題,勉強討論只會造成孩子的壓力。那就主動找其他人幫忙,或者藉助宗教信仰的力量,畢竟很多生死議題的論述,在宗教裡會比較完整。

    有些孩子難以對大人表達,但可以跟自己的布偶,或者家裡的寵物談心。請允許人類能有哀傷,特別是孩子。強要一個人「振作起來」,其實只是壓抑,甚至是打壓。

    我們可以有哀傷,但我們也可以跟哀傷保持距離,像是遠遠地看著它。我們不等於情緒,情緒會來也會走,我們不迎不拒,它便能流動。

    在最痛苦的時候,記得深呼吸,放鬆肌肉,可以伸展身體,並且觀照自己內在的變化。我們衷心感恩逝者曾經帶給我們的美好,我們延續著這段美好,跟孩子一起攜手走下去。

    痛苦裡面有愛,請別忘了在痛苦時,珍愛自己!

    .

    以上文字取自
    讓孩子學會道別:「哀悼」是什麼意思?什麼是「接受死亡」?一起思考生而為人的必修課題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7398

    .

    【已因疫情取消】3/28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30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