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實習學生楷模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實習學生楷模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實習學生楷模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實習學生楷模獎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鮮乳坊,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們獲獎了 還記得前幾天編編突如其來分享的直播嗎? 今年鮮乳坊獲得遠見雜誌《公益推廣》楷模獎的肯定啦!看到下方的各個粉絲鼓勵留言,真的超感動又驕傲的! 點我看新聞報導 👉http://bit.ly/2H7zxNF 其實當天頒獎典禮編編也有去應援,不過看到其他上市公司都是大陣仗的啦...

  • 實習學生楷模獎 在 鮮乳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5-08 12:00:01
    有 261 人按讚


    #我們獲獎了

    還記得前幾天編編突如其來分享的直播嗎?
    今年鮮乳坊獲得遠見雜誌《公益推廣》楷模獎的肯定啦!看到下方的各個粉絲鼓勵留言,真的超感動又驕傲的!

    點我看新聞報導 👉http://bit.ly/2H7zxNF

    其實當天頒獎典禮編編也有去應援,不過看到其他上市公司都是大陣仗的啦啦隊跟加油道具,站在他們旁邊突然覺得鮮乳坊好渺小XDD
    因為我們是唯一一間沒有上市的公司,甚至加油團人數只有兩人外加一位攝影師XD
    所以才輸人不輸陣開直播落奶粉助陣(?

    還記得那天頒獎時,除了執行長本人手上被強制示範直腸觸診(枕),我們還拿出喝奶的力氣使勁的喊:「愛是唯一的添加!哞!」想要要讓大家都聽見我們的喜悅!

    有人會疑惑,為什麼鮮乳坊能夠得獎呢?

    不是因為鮮乳坊上的通路變多了,也不是因為員工增加了或是營業額有些許的提升了,而從創立一直以來的堅持,我們從未改變!

    ❤️翻轉弱勢的議價的「小農」變為獲得合理利潤的「好農」。
    ❤️培訓大動物獸醫,讓產業永續。
    ❤️投入關懷社會更多需要幫助的族群。

    細數鮮乳坊從2015-2018年來,我們投入將近一半的盈餘在產業回饋跟公益回饋上。

    在產業回饋上,我們給予酪農合理收購價格,優先投入牧場設備優化。
    回頭看,這四年來牧場更新的防滑地墊、重新挑高的畜舍、新增的掃地機器人還有灑水設備。因為他們終於有合理的報酬以及專業的團隊可以與他們並肩作戰,讓牛過得舒適、讓生產的生乳有更好的品質。

    同時,因為大動物獸醫師的人才斷層導致牧場缺乏專業人員輔導與醫療,我們固定提撥金額在培訓獸醫人才的領域,給予實習生津貼補助、教導實戰經驗,成為媒合學生與酪農的角色,四年來共媒合了40為實習生,培育2位大動物獸醫。

    而在公益回饋上,鮮乳坊捐助『有需要的』育幼院鮮乳、固定認養4支偏鄉棒球隊、倡議並號召淨灘實踐在地環境保護、提供志工假鼓勵員工積極參與社會各種需要關注的議題,還有在天災人禍時號召社會的力量提供急難救助。

    這一瓶鮮乳,背後支撐的是一個獸醫的理想、數個酪農的生活、更多族群的營養以及整個產業的永續。

    謝謝您用『選擇』支持了這個產業的改變,
    我們也深刻理解,
    要讓您 #喝得不只安心更是對酪農產業的一生懸命。

    #用一瓶鮮乳翻轉一個產業

    新聞報導在此👉http://bit.ly/2H7zxNF

    =======================================

    💡鮮乳坊會員專屬社團|https://bit.ly/2HqwHkH
    (加入社團來跟我們互動吧~不定時舉辦會員專屬的特別活動喔!)
    💡鮮乳坊官方Line|http://bit.ly/2xzl7DB
    (不怕遺漏鮮乳坊第一手消息)
    💡鮮乳坊Instagram|http://bit.ly/2H0XrHH
    (一探鮮乳坊日常生活)

  • 實習學生楷模獎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4-23 20:00:01
    有 125 人按讚


    【第八屆「臺灣兒童醫療貢獻獎」‧兒童醫療貢獻獎 蔡文友教授】
     
    💓視病如親 不是老生常談 是一生的堅持👨‍⚕
     
    戴著招牌的方框眼鏡、一身白袍,他是小朋友到大朋友眼中溫柔的「蔡北北」,也是學生口中的慈父嚴師,他是台大醫院小兒內分泌科副教授蔡文友。基於每一個病人、家屬對醫師的信任,他每一步都要走到確確實實;因為感恩過去所有老師的教導、對病人的責任,他也要求每一位學生實實在在。

    💟堅持兒科近四十載

    1981年進台大小兒科,三十八年來堅守兒科醫師的崗位,直到去年退休,還得回診看看老病人,「這些孩子從小看到大、甚至還再帶他們的孩子來…能幫就幫…」。

    來自醫師世家的蔡文友,從外祖父兄弟開始,家族多人繼承「醫」缽,他的母親是台大醫院光復後第一位小兒科女住院醫師。在台大醫院出生、長大,他謙虛地道「書念得還可以」,也走上行醫之路,考上台大醫學院,當時他是家族第50名醫師。

    常常聽母親說起小兒科醫護環境、教學的美好,蔡文友也走進了兒科,「其實更關鍵的,就是喜歡孩子的可愛天真」。大人對醫師不見得實話實說,不太會表達症狀、不舒服的孩子,「反而不會隱瞞」,透過仔細的觀察、檢測,與病童溝通「根本不是問題」。

    三年住院醫師訓練,學識淵博的師長讓他學習生活充滿驚喜,也成為他日後醫師、老師生涯的典範。尤其他視為楷模的兒科權威李慶雲教授,看診、檢查仔細,「他摸一摸、診斷結果便八九不離十」,從中學習許多一般兒科處理能力,疑難雜症的病人送到台大,多能 一一破解、找出答案,更是點燃他的熱情,隨著興趣走向了小兒內分泌科。

    💪承擔壓力 就是為了孩子現在、未來健康

    深受家長肯定的蔡文友,是因為他不僅盡心醫治每一個孩子,也將他們的未來視為最重要考量,願意承擔更大的壓力,只為了讓孩子成長的路上平安順利、沒有為不必要的治療而影響健康。

    視病童如同自己的孩子,他回想十多年前,一名嚴重酮酸中毒的糖尿病童緊急送醫,病情危急之際,連家長都以為得放棄這孩子了。蔡文友勸家長不急不慌,一個晚上在旁緊急處置,隔日孩子情況穩定、躲過了鬼門關,成為當天最好的父親節禮物。

    一個不到兩歲的女孩,出現青春痘、陰毛、陰蒂較長等異狀,發現是腎上腺腫瘤、影響內分泌,切片檢查確認腫瘤在血管栓塞處,眾人都認為預後不佳。不過蔡文友認為腫瘤沒有轉移,「要給孩子一個希望」,建議不用藥以保留好的腎上腺。因為腫瘤用藥會破壞腎上腺細胞,此後這個孩子就得一輩子用藥,維持腎上腺功能。

    孩子的母親接受蔡文友意見,由於家中長輩都是醫師、藥師,希望用藥以避免轉移,家族給她及醫師很大的壓力。事後證明,女孩健康的長大,20多歲的她已是護理師。蔡文友在醫院見到如今視同事的她,都很開心自己「做了正確的決定」!

    從證據「辦案」!「所有的決定都要審慎考量」,以詳細檢查的證據決策是否要用藥、治療,是蔡文友一直以來的堅持,包括不讓孩子承受不必要的治療。這個看似簡單的堅持,其實得承受非常大的壓力。因為對醫師來說,只要一丁點的灰色地帶,用藥相對沒有責任,不用藥如果有什麼差錯,甚至可能得負起更大的責任。

    尤其是這幾年,愈來愈多擔心孩子長不高的父母,掙扎考慮要不要讓孩子接受生長激素治療。對醫師來說依據寬鬆標準讓孩子用藥,無論他們是否如願長高、或不長高,醫師都不會被要求負責。

    「但我寧願這樣 ,要為孩子後續的健康、生活依據來考慮」!他理解父母親都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點,但身高真正取決於骨架遺傳。家長「因為擔心才會找你」,身為醫師就必須提供專業知識,協助判斷是不是真的需要用藥。尤其現在營養好轉,所謂的「早發育」多是正常、不是病,不需要生長藥物及生長激素,甚至對正常的孩子來說,用藥反而適得其反。雖然得花費更多溝通心力,但家長多能體會到醫師的視病如親,「也很幸運的多年執業生涯沒有遇到任何醫療糾紛」。

    蔡文友也是如此教導學生,他很開心的遇到非常多父母親,在多年之後,看到孩子不用藥且健康成長、身高正常,非常感謝「蔡北北」。2003年蔡文友以專家身份參與制定生長激素使用條例,訂出更明確的用藥規範,六年後歐美國家才訂出相似的政策,「更證實我們是對的」。

    👍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篩檢 改變孩子的人生

    一個11歲的孩子,卻像嬰兒般睡在嬰兒床椅被送進診間,因為他罹患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大約每3至4千個新生兒中有1人罹患此病,新生兒體內若缺乏甲狀腺素,會嚴重影響腦部及體格發育,太晚發現、無法即時治療,甚至造成呆小症,也就是智能障礙。過去父母不太容易發現這些孩子的典型症狀,不幸的孩子終生需要他人照料。

    1980年,台大配合優生保健政策試篩檢,當時日本、加拿大等國開始新生兒篩檢,甫從美國進修回來的蔡文友參與規劃篩檢流程,1983年正式推動,再也沒有因此病造成的智障孩子。他第一個個案當年參與臨床實驗,及早發現、用藥治療,如今已是直升大學、國外進修回來的高材生,「人生真的完全不一樣」。

    🧡每一個學生 都是幫助病人的醫生

    蔡文友一路在優良教師獎、傑出教師獎沒有缺席。他輕輕地微笑說,「本來以為我很兇、沒想到還能被推薦」。

    一向要求嚴格的他,知道學生「見到我一起查房都很緊張」,但對學生的期待其實是「將心比心」。當年還是學生時代的他,資訊不如現在多元,花了很多力氣學習,「所以可以的話就能幫多少是多少」,要求學生鼓勵發問,讓學生都能學到。

    尤其是實習生、住院醫師必須輪調,蔡文友總能親自找到學生,告知他們參與照顧過的病人病情進展,說明他們當初的判斷、思路是否正確。「或許是天生熱心或被說雞婆,我總得告訴他們結果,他們才學得到阿」。

    他一直說自己是平凡人,一路幸運遇到認真的老師,在美國進修時也遇到最好的教授,已有臨床經驗的他把握每次機會問問題,永遠都有問不完的問題,老師也熱心相授,甚至看到他還會說「你沒有問題我會很失望」!

    隨著醫學儀器、技術的進步,他鼓勵後進,仍必須審慎思考什麼檢查、治療才是必要的。而「視病如親」雖是老生常談,但卻是做為一個醫師不變的堅持,現在病人也多會找第二、第三意見,而「人家來找你就是信任你,把病人當家人、當朋友」就不會是問題。

    (採訪撰稿/劉惠敏)

    #NTU #臺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臺大醫院
    #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
    #視病如親 #不是老生常談 #是一生的堅持❤

  • 實習學生楷模獎 在 天地人學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5-12-26 21:07:02
    有 7 人按讚


    【跨產業沙龍N.103 / 第308位講師】

    Microsoft於實習計畫培育出無數專業人才,而從Microsoft實習結束的夥伴現今於各行各業展現不同的專才。Microsoft究竟是如何做到超過10年實習計畫?又如何在每年吸引那麼多大專院校學生參與這年度盛事?Grace與您一同分享。

    張孝泓(Grace):台灣微軟/ 社區公益事務資深經理、台灣微軟實習計畫專案負責人(微軟實習計畫之策略規劃與營運執行)

    現任台灣微軟/ 社區公益事務資深經理,也是台灣微軟實習計畫專案負責人(全名:微軟實習「未來生涯體驗計劃」),該計畫運行12年,每年提供一整年超過100個實習機會, 培育台灣超過1,600名實習生,從實作經驗提高職場競爭力。2013年天下文化出實習計劃書『成為炙手可熱的將才』,2014更獲第十屆遠見CSR企業社會永續經營組楷模獎。

    微軟實習計畫制度完善,在台運作12年,包含專案企劃(產品行銷與部門專案等)、職能訓練、提攜制度(台灣與美國提攜人)、微軟青年協會(微青會),每年吸引數千位優秀學子報名。N.103場天地人跨產業沙龍邀請孝弘(Grace)將與大家分享:
    (1)實習計畫之策略規劃與營運
    (2)實習計畫之教育訓練與管理回饋
    (3)外商CSR與人才培育與運作

    至12/30(三)中午12:00報名截止,一次三會、三時吸收三方產業獨家精彩個案,會後跨產業人際網路交流與拓展,僅開放130位線上報名。 報名與瞭解更多>>> http://goo.gl/mYAe9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