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容積容量差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容積容量差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容積容量差別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2萬的網紅小環妞幸福足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arlink氣炸鍋小白同學前幾天就已經賣破百台啦!】 🛒:https://gbf.tw/pcjz6 現貨‼現貨‼現貨‼ (延長加開到7/14,還在考慮的人趕緊下手摟) 我最近又用了 #arlink氣炸鍋小白同學 做了一些菜 在這邊一併分享給大家!! #烤吐司 160度 3分鐘 #奶油金針菇 ...
容積容量差別 在 小環妞幸福足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arlink氣炸鍋小白同學前幾天就已經賣破百台啦!】
🛒:https://gbf.tw/pcjz6 現貨‼現貨‼現貨‼
(延長加開到7/14,還在考慮的人趕緊下手摟)
我最近又用了 #arlink氣炸鍋小白同學 做了一些菜
在這邊一併分享給大家!!
#烤吐司 160度 3分鐘
#奶油金針菇 180度 10分鐘
#烤肉串 180度 6分鐘
#香腸 190度4分鐘 翻面180度3分鐘
#氣炸豆腐 180度10分鐘 200度5分鐘上色
#烤馬鈴薯 180度10分鐘 翻面 200度5分鐘
#蔬菜烘蛋 160度6分鐘 打開來上面蛋液攪一攪 再180度5分鐘
#地瓜球 180度5分鐘 190度2分鐘 壓一下噴油 190度1分鐘 壓一下噴油 190度1分鐘 壓一下噴油 200度2分鐘
👉ps.表單內的小粉同學跟小白同學只差在「解凍」的功能喔!
太多人詢問我小白同學跟422氣炸烤箱的差別?
現在兩個都有在開團喔,這邊把差別跟大家說~
🔺兩者容量不同:小白同學2.5L,422 13L。
422可以多種料理一起處理,小白同學大概就是一種。但價格也不同,422高價許多。以導熱速度來說,小白同學因為容積小會快一些,但是因為容積小可以處理的食材少,所以有時還要分批。再來就是422可以有透明窗看裡面食材狀況,小白拉開才知道有沒有烤焦~422是氣炸烤箱,同時具備氣炸鍋和烤箱的功能,可以料理的食材比較多樣化,但小白就是氣炸鍋但CP值非常高,單就個人需求選擇喔^^
最後小環說一句,兩的都是好物,買到哪個妳們都不會後悔的~
(本篇都是用小白同學做的喔!!)
422氣炸烤箱團購:https://gbf.tw/pwabm (422氣炸烤箱因為一些狀況,可能隨時會關團!有需要的人請快速下單喔,謝謝大家🙇♀️🙇♀️🙇♀️)
容積容量差別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帶蓋吐司換模滿模方式
#數學又來了
這是昨天實驗的麵包. 還是想知道多一點洋車前子粉的影響.所以昨天就做了一個帶蓋吐司. 這個帶蓋吐司是用 #吐司麵包的烘焙技術 這本書裡卡蕾吐司的比例來做的. 只是粉類有改變. 書中使用50%日清super king 含高達13.8%的麵粉. 其餘都是高筋. 但利用整形機來整理麵筋以製做出細緻的吐司. 我保守地使用89%含12.8%麵筋的Mehl 405搭配1%洋車前子粉與 10%裸麥全麥粉.
混合完後的感覺非常黏.我知道裸麥會有點黏. 但是這個感覺更黏. 當然是洋車前子粉的原因. 我覺得與書中所給的容積比4.4一定會有很大差別. 但我已經算好一個1.5斤的麵團. 在發酵期間我就開始依感覺來想我有甚麼模可以因應. 於是我找出這兩個模來用.
先來給個數據:
1.5斤模 容積為 2840 ml
1 斤模 容積為 1840 ml
蜜糖吐司模是 425 ml
書中的商業用模通常是三斤吐司模. 各國的模具不同. 你一定要依據那個國家的慣用模具來換算比例. 這是一本日文翻譯書. 所以我找到賣3斤吐司模的網頁. #日本的三斤吐司模是5550ml容量 37x12x12.5 cm是三斤吐司模的內徑尺寸. 因此. 當一個食譜告訴你它的麵團是放210 gx 6個在3斤吐司模中.
你就可以知道容積比是 5550/ ( 210x6) =4.4
所以我的1.5斤模要使用 2840/ 4.4=645 g 的麵團. 但這個混了不同粉的麵團手感真的沒有4.4的膨脹力量. 所以我大幅降了容積比. 變成3.6. 來平均分布. 我沒有多算操作耗損率. 所以混合後得到一個627 g的麵團.
一斤吐司模麵團應有重量 1840/ 3.6= 511.11 g
蜜糖吐司模麵團應有重量 425/ 3.6 = 118 g
兩者加起來與混好的麵糰重量相差不大. ( 511+118= 629 g)
兩個都有滿模. 非常地濕潤. 孔洞也還不錯. 但我還是要繼續實驗看看其它粉的影響. 裸麥10%的膨脹感覺我知道應該不至於如此. 我覺得這個麵包是被洋車前子粉及裸麥粉一起拖累的. 還有我覺得日本配方的麵粉吸水性一定很不錯. 今天還會繼續實驗下去.....
如果你想做好帶蓋吐司. 強烈建議把一些名詞搞懂. 換算也要知道來龍去脈. 可以參考這篇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de/2017/09/505050pullman-loaf-tin-bread-recipe-how.html
容積容量差別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50趴全麥土司
#繼續研究整形
#周一發文預告
這是今天一起出爐的兩條上次乙級配方的土司. 都是用三能的12兩土司模. 你知道平滑的與有凹凸的容量有點差別嗎?
結果我忘了我很早以前就找不到我一個平滑的蓋子. 只好蓋上凹凸模的蓋子... 加減看吧~
這次將我對於很多人把麵團分兩團整形的放置方法利用上次的正方模做法的原理改為斜放.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覺得兩團放平行一起. 中間那條線烤出來特別明顯很醜. (但今天我有翻書看到成功完美連接的另一種思考方式我又想再一次實驗了...)
還有~ 為什麼不放三團???? 放三團會怎麼樣????
整形的好壞決定一條帶蓋吐司的口感. 這是應該要了解的. 但甚麼樣的麵團要怎麼對待? 也很難找到答案.
越來越多人會想試試看真正的全麥全粒粉( 台灣好像還是很多加麩皮的假全麥~不知道考試用的是哪一種. 如果是有加改良劑還用那種全麥應該會很好過才是)
這次的做法會把跟十八麥全麥一樣磨法的麵粉好好地了解. 因為我自從來這裡接觸的一直就是這種全麥. 但有一個步驟要先這裡澄清. 上次發表說全麥可以先泡水軟化. 德國會有到隔天的浸泡方式.但我今天邊操作邊想到一個問題
因為這個配方的全麥麵粉佔有一半麵粉的量. 不知到與水這樣泡一晚會不會口感太Q或是到時溫度太低影響操作? 可能會留待下一次再來試泡一整晚的.
然後, 我也會把上次提到的一堆烘焙比率再解釋一下. 所以星期一有興趣可以準備一個計算機算算看. 手邊有麵包土司食譜也可以拿出來練習.
其實寫帶蓋吐司是有難度的. 因為有很多眉角只能意會與靠經驗很難言傳. 如果有一堆人一起做的機會就可以發現並且感覺得到問題的核心. 突發狀況是有的. 面對溫度及發酵的掌控沒經驗的一定會有挫折. 我們做帶蓋吐司就是一個盯著溫度判斷以防止麵筋老化的過程. 改良劑把酸鹼值改變. 減緩麵筋老化的時間.所以容易有好的成果. 以前會覺得很多食譜寫發酵, 烤溫後面還要標明" 視實際情況而定" .很讓人白眼. 但我今天真的有想寫這一句XD
慢慢地我們再來介紹一些為什麼...
這次格文的標題一整串~
叫: 乙級烘焙輕鬆做: 50/50全麥全粒粉帶蓋吐司食譜滿模不加改良劑作法. 整形實驗. 如何計算烘焙百分比. 甚麼叫容積比. 操作損耗率( 容差率 ). 烤焙耗損率( 燒減率)
#夠沒事找事做吧?!
#需要配老花眼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