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家長對老師的信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家長對老師的信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家長對老師的信任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934的網紅牛媽育兒醬好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10.07.30 牛媽也來搭風畢業潮 今天臨托寶貝畢業了👩🎓 這段時間下來 每天吃喝玩樂朝夕相處... 對寶貝的疼愛就像是自己多了一個大女兒般啊 心中滿是不捨得啊... 😭😭😭 放手不是別離 而是為了下一次的相聚 家恩哥哥也爆哭 不捨得姐姐離開 謝謝家長對老師的 信任及肯定🙏 揪感心的感謝文...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usic credit: https://www.purple-planet.com/ ************************ #週六線上課 #國際觀不分齡 #國際新聞 #文化視角 很多人都不知道Lara還有開一堂線上課, 因為除了招生的時候會po文外, 線上課因為沒有照片比較難做紀...
「家長對老師的信任」的推薦目錄
- 關於家長對老師的信任 在 林薇 Vivi Lin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家長對老師的信任 在 兒物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家長對老師的信任 在 兒物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家長對老師的信任 在 牛媽育兒醬好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家長對老師的信任 在 葉丙成 Bens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家長對老師的信任 在 未來Fami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家長對老師的信任 在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家長對老師的信任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家長對老師的信任 在 This is 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家長對老師的信任 在 林薇 Vivi Lin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0:27:14
這是一件從七月開始,就不斷被提醒的事。 感謝羊毛氈,讓我們有了一個溫馨、可愛,卻不失挑戰與成就感的開端。 先講結論,真心大推 #羊毛氈,舒壓、連結情感、又訓練耐心。 / 在過去幾個月裡,「有時候生活應該要慢下來」,成為了一個不停在我們生活當中出現的提醒。 在理監事會裡,多位(小...
家長對老師的信任 在 兒物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0:32:55
你的孩子上學哭了多久?│兒物 X 薰鮭魚採訪手記 週四專欄 ep58 上篇選擇幼兒園的峰迴路轉文,獲得一些媽咪共鳴,看著那些留言,想想我們還真是不容易啊,對自己的工作可能都沒那麼周詳和毅然決然,孩子的事就是馬虎不得。更覺得大家多分享自己的經驗,真的多少能幫助到正拿不定主意的家長,或正難熬的父母。...
家長對老師的信任 在 兒物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7:58:52
母親的直覺│ 兒物 X 薰鮭魚 專欄 ep57 從沒想過讓孩子念貴族學校、也沒那個財力的我們,沒想到最後還是讓孩子進了傳說中的貴族學校。這就來說說我們如何在半天內讓月支出平均多一萬,卻很心甘情願。 住在一級戰區,這裡最不缺孩子,最搶的就是好學校,慶幸禍福相倚,疫情改變了一些家長的工作型態,很...
-
家長對老師的信任 在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8-20 00:20:06music credit: https://www.purple-planet.com/
************************
#週六線上課 #國際觀不分齡 #國際新聞 #文化視角
很多人都不知道Lara還有開一堂線上課, 因為除了招生的時候會po文外, 線上課因為沒有照片比較難做紀錄, 上週本來的主題是印度, 在一開頭的時候因為一張“風之宮”的照片, 讓我們打開了話夾子~
從五百多年前的印度皇宮, 聯想到阿富汗女子的布卡Burka, 這兩種坐井觀天的女性地位, 卻是沒有因為時間的洗禮而完全消失....... 不同的時空背景, 同樣的事情卻是正在進行式....我們需要知道, 習以為常的“平等”不是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像空氣般的存在.....
線上課跟實體課最大的不同, 就是可以因為網路的便利, 隨時因地而制, 讓學生們可以充分的發揮聯想, 並且即時尋找答案, 這也是Lara上課最喜歡的方式。通常我的課程一期8堂都會有課綱或主題, 但是偶而會因為“時事”而做調整, 甚至在進階班有一整期我沒有給出課綱, 感謝家長們的信任, 讓Lara能夠不受限制, 及時調整, 給予孩子們最update的資訊。
上週的印度🇮🇳線上課程也是, 雖然準備好的內容來不及介紹, 反而是隨著孩子們在過程中提出的問題, 一一拆解說明, Lara認為, #素養無法速成 , 能這樣順著脈絡、用有邏輯的方式去認識世界、培養國際觀, 才是 #素養養成 最重要的一環。這樣的課程, 需要老師跟學生同時都有相當大的聯想力, 當老師能帶領著孩子暢遊世界時, 孩子們才能習得舉一反三的能力
今天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剪輯了上週線上課的精華, 除了平常的國家內容外, 線上課還能帶給孩子的, 還有更實際的 #搜集資料 #線上工具使用 #跨科目 #素養力 #國際觀 的習得!
聽到這些小朋友的對話, 你是不是也跟Lara一樣覺得他們超級有國際觀的呢!
********************************
#Lara線上國際觀 #線上課
第二期開課日期 :
6/13, 7/4, 7/18, 8/1, 8/15, 8/29, 9/12, 9/26
✈️ 美國🇺🇸英國🇬🇧印度🇮🇳埃及🇮🇶
⏰ 隔週六晚上7:00~8:30
💰 4400 (550*8)
📌 Zoom 網課/ 有錄影可補課
🎯適合小學二年級以上~成人
(我們有媽媽自己報名上課喔~👍)
內容:
https://yeslara.com/online2
********************************
Lara的多語繪本世界-英俄日德
https://www.facebook.com/LaraGlobalpedia/ -
家長對老師的信任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7-02 19:00:13【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收聽「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每天陪伴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今天跟你分享一位社會心理學家,他在2007年提出來的一個理論,這位社會心理學家叫做~哈里賴斯;他說親密良好的關係,等於「開放」加「響應」。
我想我對於很多朋友來說,親密良好的關係,無論是跟自己親近的人,還是跟自己的朋友,都是我們的共同需求。
然而這裡面的兩個元素,「開放」加「響應」,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所謂的「開放」哦,就是互相不設防。
這個部分呢,也可以理解成彼此相互的自我揭露,把那些比較隱私的事情,跟彼此之間多去透露一點,像這種不設防的感覺,能夠快速的拉近兩個人的親密程度。
然而如果有這樣的親密的起始點之後,兩個人接下來要怎麼樣長期維持親近的關係呢?它的關鍵就是,下一個元素叫做「響應」。
「響應」是什麼?響應有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理解」。你瞭解我,而且你還瞭解我自己是怎麼看待我自己?什麼對我來說很重要?這些就是理解。
而第二個是「接受」。你想要什麼,我是什麼樣的人,你要對這些表示你的尊重;而第三個是「關心」,就是在各種場合裡面,一旦我需要什麼幫助,你會幫我。
可是當你聽到這裡,不知道心裡有沒有一個疑問?就是有時候心理學家蠻無聊的,就是把那些大家都已經知道的事情,還煞有其事的弄一個理論、弄一個公式出來。
其實它就是說一個,平常大家都完全能夠理解的東西嘛!可是如果放到真實的關係裡面,我們真的知道什麼叫做開放加響應嗎?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哦,在美國有些地方的公立學校,教學品質是非常差的,而最差的學校會到一個什麼程度呢?
比如說,在華盛頓有一個公立小學,他們開家長會的時候,家長的出席率只有12%。
這就等於每一次來開家長會的時候,一個班只來了兩三個家長;在這種情況底下,老師跟家長就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從老師的觀點,就會覺得我開家長會你不來,說明你這個家長根本不重視教育;可是從家長的角度來看,問題是在於老師不重視我們的孩子,對我們的孩子根本就不關心,所以我為什麼要來參加你的家長會?
你聽出來了吧?老師跟家長之間,沒有最起碼的信任,而學校為了改變這個狀況,痛定思痛覺得必須要做一些改變。
他們把大部分的老師辭退了,去找新的老師,結果還是一樣哦!後來他們終於意識到,必須跟家長建立一個比較好的關係,於是想了一個方法!
他們要求老師在暑假的期間,挨家挨戶到學生家裡去做家庭訪問,而且還設計了四個家庭訪問的問題,這四個問題分別是什麼呢?
第一個問題,你的孩子在學校的體驗是怎樣?你對於這樣的感受,你覺得如何?
而第二個問題,你的孩子有什麼期望,你對於他有什麼樣的期待跟夢想?
第三個問題,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第四個問題,我作為孩子的老師,你希望我做些什麼?
聽下來好像這四個問題,沒有什麼厲害的地方;可是呢,這四個問題你仔細體會一下,它正好呼應了前面所說的,親密良好的關係,等於開放加響應。
我們回顧一下,第一個問題是去理解,你的孩子在學校體驗如何?你對於他的體驗你覺得如何?這就是「理解」。
而第二個跟第三個問題,是去接受孩子跟家長,他們的主觀世界的狀態;分別是孩子有什麼期望?你對於他有什麼樣的期待?
而第三個問題是,你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而最後一個問題,就是關心我作為孩子的老師,你希望我做些什麼?
我邀請你特別感受一下這個問題,是「你希望我做些什麼」?而不是說「我希望你做些什麼」?
只光這樣的一個調整跟改變,經過了一個暑假的家庭訪問,在接下來開學時候的家長會的出席率,就從12%提高到了73%。
你可以思考一下,是不是只有家長願意跟老師溝通,才能夠有進一步合作跟進步的可能啊?
當我們談到這裡的時候,如果你想要跟一個人創造親密良好的關係,你不妨想想,你是不是有足夠的開放,接下來你是不是要去響應對方呢?
尤其是響應的部分,理解、接受、關心,如果你不是理解而是去批判;如果你不是接受,而是去下指導棋;如果你不是關心,而是一種控制;那麼你想要的親密良好的關係,怎麼可能存在呢?
所以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思考跟啓發,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運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內容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在這邊要特別跟你預告一下,我們在7月6號,即將上線一門全新的線上課程,叫做【與人連接的三個秘密】。
這一門課程是由~哈克,黃士鈞博士所講。
你會透過這門課裡,學會怎麼創造出親密良好的關係,用最溫暖、溫柔的方式,一步一步的去靠近別人。
哈克是我這麼多年以來所認識的,最懂得怎樣溫柔的靠近一個人,相信這一門課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
那麼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
家長對老師的信任 在 This is 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4-21 19:00:19豪Dee係我心目中係一個非常樂觀,幽默,對生活充滿熱情既人黎,我覺得佢同呢本書既作者性格好相似,呢個係其中一個原因,我搵左佢做我今次既嘉賓。
但如果我一生只可以推薦一本書,我會推薦呢一本比任何人!
我曾經用陳奕迅既歌詞形容過呢本書:
「在有生的瞬間能遇到你,竟花光所有運氣。」
因為呢本書係一本二手書,係我去旅行行書店,係書架偶遇到既一本書黎,當我睇完後,我覺得佢帶比我既價值,係可以影響我一世。
如果可以我好想將呢本書推薦比所有人,呢本書適合任何人睇,特別係學生、老師同家長,因為如果你認真睇完同認真實踐,我相信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一個更好既人,你會知道點去成為一個更好既學生、點做好一個老師同點做好一個家長。
假如你真係覺得自己唔會睇書,關於佢最後既演講一定要睇一次!
我係影片提及的TALK(我強烈推薦比任何人):Randy Pausch Last Lecture: Achieving Your Childhood Dream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i5_MqicxSo&t=12s (英文原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22yKlUt4F4&t=3887s (中文字幕版)
我覺得自己遇到呢本書好幸運,如果你遇到我,我好想將呢份幸運分享比你地,希望你地有生之年一定要將呢本書放係Book list入面,完成✅佢,呢本係一本睇完絕對唔會後悔既書黎,希望大家都鍾意同有得著,歡迎同我分享你地既閱後感。
#LOVEFROMR #READWITHR #豪DEEREADWITHR
豪DEE 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rns42mivvozA5DUCWTJZQ
F O L L O W M E :
♥ Instagram - rosalina1114
♥ Youtube channel - This is R
♥ Facebook page - Rosalina 李熙媛 - This is R
Job contact?: janelao@weilamanner.com
#ReadwithR #人生必看書 #TheLastLecture #最後的演講 #RandyPausch
家長對老師的信任 在 牛媽育兒醬好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10.07.30
牛媽也來搭風畢業潮
今天臨托寶貝畢業了👩🎓
這段時間下來
每天吃喝玩樂朝夕相處...
對寶貝的疼愛就像是自己多了一個大女兒般啊
心中滿是不捨得啊...
😭😭😭
放手不是別離
而是為了下一次的相聚
家恩哥哥也爆哭
不捨得姐姐離開
謝謝家長對老師的
信任及肯定🙏
揪感心的感謝文
又還特地準備禮物給老師
離別前...
老師也特別準備了
小公主喜愛的
鬼滅之刃抱枕
希望
姐姐每天晚上
睡覺的時候
就會想起我們
一同歡樂的日子
我們還一起約定好了
等待疫情退去
明年暑假一起出遊去海邊
家長對老師的信任 在 葉丙成 Bens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職業無高低,但孩子們應有相等的選擇機會】
這兩天很多人分享的當兵心得的文章,被評帶有歧視,似乎認為沒唸大學,去做水電工、木工、建築工,就是比較次等的選擇、階級。我並不確定作者是否有這樣的想法,但我看到他的文章中,確實點出了台灣教育的一個關鍵問題:
在台灣,不是每個孩子都有相等的選擇機會。
曾經,有一位我教過很傑出的台大學生,他來自於偏遠鄉區。他很憂心地跟我說,他在偏遠鄉區的小學同學很多都是經濟弱勢家庭,爸媽光要維生就很辛苦,對孩子的學業根本不在乎。甚至他們很多都對老師有敵意,因為這些父母覺得讀書沒什麼用。有心的老師再怎麼用心要把孩子教好,往往都要跟這些父母的拉力對抗。這些同學後來也常有人淪於吸毒或加入幫派。
在過去幾年,我也不斷的聽到來自偏遠鄉區的老師跟我述說同樣的問題。他們遇到最大的挑戰,是很多孩子的爸媽叔伯姑嬸都是打零工維生,所以孩子們也自然地認為那是他們人生唯一的選擇。他們不知道自己還可以有其他的選擇。即使遇到好老師可以告訴他們有其他選擇,家庭的拉力讓他們只能放棄這些選擇。
有位老師說在山上教了好久,終於遇到一位部落的孩子終於來跟她諮商國中畢業後職涯的可能選擇。但孩子問她的卻是:
「老師,妳覺得我畢業後是打零工比較好,還是加入幫派比較好?」
老師聽了,心好酸。為什麼這些孩子們認為自己的未來就只有這兩種選擇?
那篇當兵心得文提到有位年輕人,數獨很厲害,但沒有受資優教育的機會。我不知道這年輕人是否有念大學。因為作者拿他當對照組,我們姑且猜他沒有唸大學;或者,我們就假設他是一位走技職路線的年輕學徒或師傅。
這年輕人沒唸大學而去當師傅,也是很好的選擇,絕不是比較次等的。唸大學並非就是比較高級的路。我的好友 洪旭亮校長的公子就是毅然決定放棄大學去學習成為水電師傅,是一位很有想法、非常厲害的年輕人。
雖然念大學並非比較高級,但關鍵的問題是:這年輕人當初到底有沒有選擇的機會?
他是有選擇的可以去念大學而不去念,最後決定當師傅(像洪校長的公子一樣);還是他是從一開始根本沒有這樣的選擇機會?
這是台灣教育最大的問題:受限於家庭,在台灣每一個孩子的選擇機會並不平等,而且差異很大。
在最弱勢的家庭,連維生都很辛苦的家庭,家長受限於自己的生活經驗,很少人可以告訴孩子他的未來可以有哪些選擇。而如同前面我的學生還有偏遠鄉區的老師說的,即使老師告訴孩子他可以有哪些選擇,父母往往也不會認同的。
這些弱勢家庭的孩子,即使有人很獨立,可以在很小的年紀就不受父母影響,自己做決定。若是他們自己立志想走升學路線的,在目前以學測、指考等考試為主的大學升學方式,常有教弱勢孩子的高中老師告訴我,在目前已入學考試為主的大學招生制度下,這些弱勢孩子是很難有機會的。
因為現在很多孩子都有補習,沒錢補習的窮孩子,除了少數秀逸之才,大部份在考試很難跟有補習的孩子競爭。(所以大學入學方式要檢討,為什麼沒錢補習的窮孩子,在入學的競爭中,大部分都會遇到挫折?)
而若有弱勢的孩子立志想走技職路線的,就如同我前篇談到玉東國中木工班的例子一樣,這些孩子已經是很有天份、也很確定自己對木工是很有興趣的。但就連這些孩子想念木工科,全台灣只有兩所有木工科的高職,都在外縣市。而且都必須要靠國中會考成績去申請。這些經濟弱勢導致學習弱勢的孩子,如今還要跟人比會考成績,即使他已經知道自己的天份在技職(木工),他們依然吃了閉門羹。
到最後想念大學的也很難考的上,想念技職的也因為要看成績評比而進不去。這些弱勢家庭的孩子的未來,能選擇的路真的很有限。能去當學徒學得一技之長當師傅的,其實是很難得的。還有很多窮孩子是連這樣的選擇機會都沒有,最後只能沒有選擇被迫做跟爸媽一樣的工作。
我們的社會不該歧視任何工作。但當孩子因為出身弱勢,就失去了其他的孩子都有的選擇機會,這是令人痛心的。芬蘭的教育,最為人稱道的就是教育權的平等。不管孩子生在哪、住在哪,他們都享有同樣的受教育的機會。
但在台灣,家庭的影響真的很大,在弱勢的家庭長大的孩子,連自己可以有什麼選擇,都很難知道(因為家長自己也不知道,而且很多也不信任老師)。這些孩子就被迫只能在比別人少的選擇裡去選擇未來的路。
這樣的不平等,是我們國民教育的最大困境。
怎麼解?這個問題真的很難解,甚至可能不是一代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目前我看過最好的方法,是像 王嘉納老師、 蘇文鈺老師 那樣,先幫助偏遠鄉區的孩子們早日學會可以站穩腳跟、自己謀生的一技之長;他們也得以好好培育自己的下一代。他們的下一代,或許就可以脫離這樣的 cycle,而有更多對未來的選擇機會。
但如何讓這樣的努力能夠普及到更多弱勢家庭?
這是另一個更難解的問題,我想必須要靠 陳清圳 校長、 Alex Wang 老師那樣將學校結合社區營造,建立家長對老師的信任,才能有機會改變更多的家長觀念~
(歡迎分享)
家長對老師的信任 在 未來Fami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教師節快樂】良好的教育,建立在家長對老師的信任
在我的教學經驗裡,關心孩子的家長,一直遠比置之不理的家長來得強,而溺愛孩子到不分是非的家長一直都是少數。
而老師方面,大部份的老師對教育是有熱情的,他們不會輕易就放棄孩子,大多是想努力改變爭取認同、大多不會希望孩子在自己手中變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不過如果因家長的不放心和不信任而動輒得究,最後多只好改採多做多錯,少做少錯的態度,因而漸漸失去對孩子的影響力。家長一定要明白,親師之間的「信任」在孩子的教育發展上,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
【好課分享】7大學科拉力賽,備課流程不私藏
https://goo.gl/I3WmLF
#教師節快樂
#老師辛苦了
#信任
---
誠摯地邀請您把<未來Family>加到"搶先看"➡ 讓我們陪伴支持,總是把家人放在第一位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