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家庭資源與管理教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家庭資源與管理教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家庭資源與管理教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家庭資源與管理教育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徐榛蔚,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集結愛家能量展望家庭教育 幸福家庭你我同行】 榛蔚認為幸福家庭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如何經營家庭關係、維繫家庭倫理,是我們必須關心的課題,曾聽「家庭教育大師」台灣師範大學黃迺毓教授講座內容提到:「父母間的相處模式,將影響孩子日後如何擔任父母的角色」,深深覺得這就是家庭教育的關鍵。 #108年家...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雲林縣家庭教育中心-志工服務心得分享 專訪志工:塗玉梅、黃善羚、陳敏嬌 【服務項目】 一、親職教育:指增進父母職能之教育活動。 二、子職教育:指增進子女本分之教育活動。 三、性別教育:指增進性別知能之教育活動。 四、婚姻教育:指增進夫妻關係之教育活動。 五、失親教育:指...

家庭資源與管理教育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7 20:06:55

【@businessfocus.io】新東方轉型培訓優質父母 負責人澄清:家庭教育與指導中心 . 中國政府上月推出「雙減政策」出手整頓教育培訓行業後,不少教育培訓機構受極大影響紛紛轉型自救。作為行業龍頭的新東方日前亦傳出將轉而培訓父母,推出「優質父母智慧館」為家長提供各類家庭教育的講座和課程。此消...

家庭資源與管理教育 在 伊格|Egoyan Zheng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12:17:09

截至目前為止,陳立博醫師可能,且極可能正是人類歷史上最後一位**良心犯**──事實上,至少一世紀以來,似乎從未有罪犯如他被部分民眾與媒體冠以「良心犯」之名。⁣ 理論上,這已然是個歷史名詞;因為資料顯示,此說法自21世紀末業即已近乎絕跡;而前次被廣泛公認為良心犯者亦已早於22世紀中葉。⁣ 換言之,距今...

家庭資源與管理教育 在 有話好說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8:11:31

#停課不停學》老師家長辛苦了 遠距教學的這兩個月... 三級警戒以來,全國中小學全數轉往線上授課,目標是疫情期間莘莘學子都能「停課不停學」。兩個月過去了,數位學習是危機還是轉機?昨(27)日有話邀請台灣教育人員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楊益風、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理事長 #何俊彥、以及基隆市教育關懷協會...

  • 家庭資源與管理教育 在 徐榛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1-01 18:10:13
    有 519 人按讚

    【集結愛家能量展望家庭教育 幸福家庭你我同行】

    榛蔚認為幸福家庭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如何經營家庭關係、維繫家庭倫理,是我們必須關心的課題,曾聽「家庭教育大師」台灣師範大學黃迺毓教授講座內容提到:「父母間的相處模式,將影響孩子日後如何擔任父母的角色」,深深覺得這就是家庭教育的關鍵。

    #108年家庭教育論壇 榛蔚邀請黃教授分享家庭的本質,並與縣內推展家庭教育團體交流對話,探討婚姻價值、部落家庭、離異家庭等議題,也讓榛蔚體會幸福不是靠運氣,而是需要共同學習成長。透過此次論壇,希望喚起每個人重視家庭教育,更希望串聯縣府與民間團體的能量,發揮1加1大於2的影響力,持續推廣正確家庭經營觀念,提供脆弱家庭轉介資源服務,協助輔導修復家庭關係。

    守護花蓮每個孩子、每個家庭,是榛蔚努力的目標,更是責任,家庭是社會最小單位,照顧好家庭,社會才能發展,藉由幸福家庭的小循環動能,影響整個社會大循環進步力量,感謝所有關心家庭教育的好朋友們攜手同心推廣家庭教育,創建花蓮滿滿幸福家庭!

    花蓮縣家庭教育中心🏘
    👨服務對象:設籍本縣對家庭教育有需求者
    🔖服務項目:親職教育、子職教育、性別教育、婚姻教育、倫理教育、家庭資源與管理教育、其他家庭教育事項。
    📞服務專線:412-8185(幫一幫我)電話諮詢或個人面談
    03-8462860分機531、532、533
    詳情請上🔎 https://reurl.cc/Nala06

    #家裡的小事都是重要的事
    #幸福沒有捷徑只有經營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家庭資源與管理教育 在 拉裘立蓓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1-21 12:27:26
    有 58 人按讚


    【 懇請更加關注家暴虐童案件背後的重要問題 】
     
    近來發生數起嚴重的家暴虐童案件,引起社會高度討論與關注,很多民眾在氣憤之餘,甚至直接衝去攻擊當事人(包含網路上的人身攻擊、肉搜、堵人、毆打、動用私刑等等),但我們其實也都清楚,如果不能面對與解決案件背後的根本性問題,這些行為恐怕無法遏止下一個悲劇的發生...
     
    我們看到這幾起案件消息時也很心痛,所以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將這些情緒轉換成動能,更加看見事件背後重要的結構性問題,持續關注與督促改進,藉此逐步減少這類悲劇的發生!
     
    1️⃣ 懷孕女學生、小爸爸、小媽媽的教育權益及支持協助不足

    以台南虐童案為例,根據報導,案中的小媽媽目前17歲、而逝去的小生命今年才1歲半,而這位小媽媽懷孕時,國中還沒畢業,並因此輟學、也沒有再繼續升學。案中的小爸爸當時剛當完兵,在知道懷孕後結婚,但無法負擔女方提出每個月1萬元的扶養費用;此外,兩人價值觀以及對婚姻家庭想法差距過大,時常爭執,並於去年離婚。
     
    在這起案件中,我們可以發現,幾乎沒有任何一篇報導提到這對小爸爸、小媽媽、及雙方家庭收到相關部門的協助,包含復學、繼續升學、懷孕協助、家庭教育、輔導就職、孩童照護、關係經營與人際溝通、支持系統、社會追蹤等等,這些教育與協助都對事件結果有著決定性影響,但令人遺憾的是,在相關報導中,除了案件發生後的官員表態外,當時相關措施的落實鮮少被提到(也可能相關單位有做,但報導並不重視,所以未報出),且民眾除了憤怒外,對此的討論也非常少!
     
    在CEDAW第3次國家報告審查委員會結論性意見與建議中,國際委員就特別指出台灣在懷孕女孩和年輕母親的教育協助上仍有不足:

    48. 儘管 2015 年修正《學生懷孕受教權維護及輔導協助要點》,然而據悉學校無法 滿足懷孕女孩及年輕母親之需求,對此審查委員會表示關切。

    49. 審查委員會建議政府採取措施來減輕懷孕學生和年輕母親之負擔 , 如提供重考選項、滿足育兒童照顧需求、增加獎學金或其他適當協助。審查委員會建議政府 檢視該《協助要點》修訂後之效益,以進一步導入必要改變並視需要增加資金和重 點資源配置。
     
    而在近期行政院舉辦的「各機關落實CEDAW結論性意見與建議」的審查會議上,我們也向衛福部及教育部具體提出,在教育現場可發現,不少學生並不清楚懷孕相關的權益及協助管道,有些學生甚至連《性別平等教育法》與《學生懷孕受教權維護及輔導協助要點》都沒聽到。而在學生自己都不清楚權益和相關管道,加上有些學校又不願落實「維護懷孕學生受教權」,懷孕女學生、小爸爸、小媽媽自然難以得到足夠協助,而這便是台灣校園中確實存在的現況。
     
     
    2️⃣ 社會上對婚姻、家庭、性及性別的刻板印象仍然強烈
     
    光從這些事件的報導,我們就可看見許多刻板印象與偏見在媒體上的「再製」與「傳遞」,像是「帶球嫁」、「這種家不穩固才會這樣」、「未成年懷孕難怪如此」等等。而事實上,對中止懷孕的歧視偏見、對非預期懷孕的汙名,以及強調「結婚生小孩才是修成正果」、「未成年懷孕談什麼未來,自己都照顧不好了」、「女生生產後就該在家照顧小孩,還談什麼升學」、「不能負責養家,還是男人嗎!」、「先有後婚真是敗壞門風」、「不能離婚,必須維護完整家庭」等婚家刻板框架的存在,正是造成這類悲劇的推手之一,這不僅肉圓媽在聲明中有說到,許多性別的學者也多有指出。
     
    這類刻板印象、偏見與歧視,對於家暴受害者、懷孕女學生、小爸爸、小媽媽來說,形成了強大的壓力,壓得許多人喘不過去、只想逃跑,而一但他們被逼得逃跑後,不僅將被貼上更為難聽罪名,像是抗壓性差、不負責任、狠心媽、惡父等等,還將導致更為嚴重的後果,像是小孩出生被遺棄或是缺乏照顧、雙方關係失和、雙方家庭崩解等等,並接著被社會公審與攻擊。而假若他們沒有逃跑(不論是自願還是被迫),這些壓力則將持續壓迫他們的生活,並造成這些人們與家庭難以求助,而這樣循環下,支持系統更加薄弱,而最終受害的仍是它們,以及,更小的孩子們。
     
     
    3️⃣ 性平教育的嚴重受阻、無法落實
     
    這次的事件也明顯帶出了性別平等教育無法落實的問題,像在台南虐童案中,這對小爸爸、小媽媽的性教育明顯不足(小媽媽懷孕時未滿16歲、仍在就讀國中,但是看起來雙方並未有落實完整的安全性行為),而兩人在照顧小孩及關係經營能力上的不足,也顯示其在性教育與情感教育的缺乏;而在相關條件皆不具備的情況下,兩人婚後生活跟女方想像「美滿家庭」的落差是完全可以想像的,而這衝突與美好想像的部分,也跟性別刻板框架相關。此外,案件中的表姐居然以女童遭「嬰靈」纏身、要用黑令旗驅離為由,不讓女童睡覺、還要一直打到嬰靈離開。以上種種其實都跟性平教育的落實不足有關。

    而荒謬的是,目前性平教育最大的阻力來源「保守團體」與「保守家長」,居然在這次事件發生後,聲稱所有家暴虐童事情都是因為推動性平教育造成的,還特別強調是性教育與同志教育,並藉此攻擊同志團體及所有支持落實性平教育的立委,這邏輯實在令人為之傻眼(這些案件中每一對不都是異性伴侶嗎@@?)
     
    此外,他們更在「各機關落實CEDAW結論性意見與建議」審查會議上,再度攻擊安全性行為中的保險套教學,聲稱保險套效果只有八成,不該特別教這個,現在性平教育太過度,應該要教守貞與延後發生性行為才對。他們同時也污名曲解女性自願的終止懷孕,引用許多許事實有所出入的「國外數據」,聲稱這些女性自願、且多方考量下的終止懷孕,都將造成女性日後多年的身心創傷與憂鬱症,所以堅持不僅應該要先生同意下才能進行,還必須強制有冷靜思考期。而針對未成年懷孕,他們也沒有放棄貶低的機會,再次聲稱這是沒有人想要的未來。而這些荒謬的言論,不僅讓現場真正的專家學者為之嘆氣,更實在是「做賊的喊抓賊」! 
     
    🍀 同場加映拉裘立蓓爾圖文:http://bit.ly/2R3LXYG
    🍀 現代婦女基金會好文推薦:http://bit.ly/2RDVMBR
     
     
    4️⃣ 具性平意識的家庭教育仍然不足
     
    家庭教育在台灣已推動多年,不僅在學校中教(像大家上過的家政課程就是歐),在成人方面也設有家庭教育中心,並非是保守團體這次藉機攻擊的說法「台灣政府太過推動性平教育,卻極少重視家庭教育,導致這樣家庭悲劇不斷發生」。
     
    家庭教育和性平教育從來就不是「互相取代」的問題,台灣的家庭教育確實仍有所不足,但更主要缺乏的其實是「具性平意識的家庭教育」,例如直到現在,仍有講師在課堂上說出「防治未成年懷孕是學生生涯最後最後一道防線,破了這女生的人生就完了」、「懷孕就要結婚,怎麼可以不要孩子,我們要讓家庭完整,孩子就是要一個爸爸、一個媽媽,才會健康長大」、「女生就是要協助先生好好處理家事、照顧小孩,這樣先生在外打拼才會放心」、「一夫一妻的核心家庭是台灣社會的棟樑,有了這些穩固家庭,國家才能興盛,而其他的家庭都不是正常的家庭」、「妻子就是要忍耐服從,老婆溫柔,丈夫才會旺,家庭才會順」、「完整的家庭是必要的,所以你不該離婚,再試試看,忍耐一下,他會改變這些(家暴)行為的」等充滿刻板印象的歧視言論,這些恐嚇式的內容,對於家暴受害者、懷孕女學生、小爸爸、小媽媽來說,是如此沈重的壓迫,同時也導致台灣的性別刻板印象與歧視不斷被強化,並在後續的悲劇中在推上一把。
     
    依照《家庭教育法》,家庭教育涵蓋性別教育、親職教育、倫理教育、家庭資源與管理教育等面向,而這些都應該是與時俱進且具備性平意識,如此才能真的協助各種家庭順利正向的發展。舉例來說,Google搜尋上,「未成年懷孕」接續文字推薦排行的第一名就是「怎麼跟家人說」,可見對於懷孕學生、小媽媽、小爸爸來說,家長的態度其實影響極大,但就如大家所知道的,目前家長的家庭教育中,幾乎沒有提到這部分,即便有,多數也是負向的「禁止」與「恐嚇」,而鮮少有好好討論與親子溝通的教學。
     
     
    除了以上四個面向,當然還有其他更為深入、更為細節的結構性問題存在,而這些問題之所以稱為「結構性問題」,就表示是整體社會的制度、資源、教育等面向上出了問題,而不只是檢討單一個案、或是對某些案件當事者執行唯一死刑就能夠解決的。而這些情況也顯示出,台灣在家暴受害者、懷孕女學生、小爸爸、小媽媽的相關權益與支持協助上都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而這都需要性平教育及具性平意識的家庭教育來落實,希望大家能持續關注這些面向,並共同監督政府進行根本性的改善!

  • 家庭資源與管理教育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9-04 11:32:03
    有 20 人按讚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
    2018-09-03影音檔
       
    粉絲頁: 雲林縣家庭教育中心
       
     
    本集主題:雲林縣家庭教育中心-志工服務心得分享
     
    專訪志工:塗玉梅、黃善羚、陳敏嬌
       
    【服務項目】
    一、親職教育:指增進父母職能之教育活動。
    二、子職教育:指增進子女本分之教育活動。
    三、性別教育:指增進性別知能之教育活動。
    四、婚姻教育:指增進夫妻關係之教育活動。
    五、失親教育:指增進因故未能接受父母一方或雙方教養之未成年子女家庭生活知能之教育活動。
    六、倫理教育:指增進家族成員相互尊重及關懷之教育活動。
    七、家庭資源與管理教育:指增進家庭各類資源運用及管理之教育活動。
    八、其他家庭教育事項
       
    【服務內容】
    一、家庭教育諮詢專線及面談。
    二、辦理家庭教育預防推廣活動。
    三、辦理家庭教育志工培訓。
       
    【服務對象】
    為設籍本轄區之兒童、青少年、男性、婦女、新移民及老年人,當您在生活中,遇到家庭、婚姻、兩性交往、自我調適、親子關係、人際關係等議題求助無門的時候,這裡有一群熱心的老師,願意伸出關懷的手,為您打開心靈,陪伴您度過情緒低潮期。
       
    【服務方式及時間】
    諮詢專線:412-8185
    手機:02-412-8185
    行政電話:(05)5346885
    傳真電話:(05)5345207
    地址:雲林縣斗六市南揚街60號(雲林縣教師研習中心5樓)

  • 家庭資源與管理教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09-04 18:42:46

    本集主題:雲林縣家庭教育中心-志工服務心得分享
     
    專訪志工:塗玉梅、黃善羚、陳敏嬌
       
    【服務項目】
    一、親職教育:指增進父母職能之教育活動。
    二、子職教育:指增進子女本分之教育活動。
    三、性別教育:指增進性別知能之教育活動。
    四、婚姻教育:指增進夫妻關係之教育活動。
    五、失親教育:指增進因故未能接受父母一方或雙方教養之未成年子女家庭生活知能之教育活動。
    六、倫理教育:指增進家族成員相互尊重及關懷之教育活動。
    七、家庭資源與管理教育:指增進家庭各類資源運用及管理之教育活動。
    八、其他家庭教育事項
       
    【服務內容】
    一、家庭教育諮詢專線及面談。
    二、辦理家庭教育預防推廣活動。
    三、辦理家庭教育志工培訓。
       
    【服務對象】
    為設籍本轄區之兒童、青少年、男性、婦女、新移民及老年人,當您在生活中,遇到家庭、婚姻、兩性交往、自我調適、親子關係、人際關係等議題求助無門的時候,這裡有一群熱心的老師,願意伸出關懷的手,為您打開心靈,陪伴您度過情緒低潮期。
       
    【服務方式及時間】
    諮詢專線:412-8185
    手機:02-412-8185
    行政電話:(05)5346885
    傳真電話:(05)5345207
    地址:雲林縣斗六市南揚街60號(雲林縣教師研習中心5樓)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