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家庭廢水種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家庭廢水種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家庭廢水種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家庭廢水種類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723的網紅BennyLeung.com,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吃魚是否有益於健康 - Jessica Brown 魚被公認是我們人類食物最健康的其中一種。 不過,由於植物性替代食品的日益普及,以及對海產品可持續性和碳足跡的日益擔憂,一些人開始質疑我們的飲食是否需要魚類。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自1974年以來,在生物可持續產量水平內的魚獲量已經從90%下降...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足足講了三個月的新冠病毒,我都覺得我長得跟病毒有點像了,這周琪斐大放送終於要談一個跟肺炎不相關的主題「水資源」。 這次的肺炎疫情點燃了全球石油戰火、引爆糧食危機,但其實「水資源」比兩個還要更早成為國際間的主要戰場,正所謂「石油誠可貴,糧食價更高。若為水源故,兩者皆可拋。」我覺得我的中文越來越好...

  • 家庭廢水種類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29 07:02:01
    有 13 人按讚

    吃魚是否有益於健康 - Jessica Brown

    魚被公認是我們人類食物最健康的其中一種。

    不過,由於植物性替代食品的日益普及,以及對海產品可持續性和碳足跡的日益擔憂,一些人開始質疑我們的飲食是否需要魚類。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自1974年以來,在生物可持續產量水平內的魚獲量已經從90%下降到今天不到66%。

    而且,因擔心魚類受到重金屬汞和其他化學物的污染,這意味著孕婦或哺乳期婦女應限制食用某些魚類。

    那麼,吃魚對健康到底是有益還是有害?

    重金屬

    近幾十年來,有關魚類最令人的擔憂其中一個問題是魚類受到污染,魚體內污染物和重金屬含量已可能達到對人體有害的程度。

    其一是多氯聯苯(PCBs)這種工業化學品,雖然在上世紀80年代已被禁止生產,但因為曾在全球大量廣泛使用,至今仍有大量殘留在我們的土壤和水裏。人體吸收多氯聯苯後有可能產生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對免疫系統和大腦的傷害。儘管從乳製品到飲用水,人類所有的食物都存在多氯聯苯,但含量最高的一般是魚類。

    英國赫特福德郡洛桑研究所(Rothamsted Research)的科學主任喬納森·內皮爾(Johnathan Napier)說,如果以為少吃不吃魚就可以避免攝入多氯聯苯,可能是不符常識的。

    他說,「有毒化合物在魚的體內累積可能影響人體健康,但可能我們應該多關注的是通過捕撈供人類食用的野生魚。」而人工養殖的魚通常比野生的魚安全,因為人工養殖的飼料已清洗或祛除了有毒化合物。

    不過,這也非絶對,魚體內多氯聯苯含量也會隨季節有變化。

    雖然人們普遍認為大規模水產養殖對人類健康和環境較好,但也有一些問題,比如養殖廢水會污染海洋,而養殖場也可能成為將傳染病蔓延到野外的病源地。

    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建議,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將可能含有多氯聯苯,以及二惡英等其他污染物的魚類攝入量限制在每周兩份之內。這些魚包括高油脂魚類,如三文魚和沙丁魚,以及非油脂性魚類,如螃蟹和海鱸魚。一份大約140克。

    另一個令人擔憂的是汞,即水銀,是一種可能通過胎盤影響兒童發育的神經毒素。發現汞的攝入與癌症、糖尿病和心臟病之間有許多聯繫。雖然汞也存在於其他食物中,如蔬菜,但一項研究發現,78%的研究參與者其攝入的汞來自魚類和海鮮。

    因為魚類中的汞含量很高,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建議孕婦限制一些受歡迎的魚類的攝入量,包括大比目魚和金槍魚,每周只能吃一次。

    但內皮爾表示,對魚類體內重金屬積累的擔憂被過分誇大了。他說,體內積累高含量重金屬的主要是那些壽命特別長的魚類,比如劍旗魚,這種魚可以活15到20年。劍旗魚體內的汞濃度為百萬分之0.995(0.995 PPM),而三文魚的平均壽命只為4到5年,汞濃度就低很多,約為0.014 PPM。雖然對魚類的汞含量的研究還在進行,但美國環境保護署目前表示,如果孕婦每周吃一份魚,其攝入的汞含量最高也只為0.46 PPM。

    但這個問題注定會惡化,因為有證據表明,隨著地球變暖,海洋中的汞含量可能會上升。研究發現,隨著北極永久凍土融化,封存在凍土中的汞會釋放到水路中。

    內皮爾說,吃魚攝入汞的風險其實很小,但獲得的益處則更多,尤其是海洋生物所含的omega 3脂肪酸功能特別強大。
    脂肪酸

    食用高油脂的魚類,包括三文魚、金槍魚、沙丁魚和鯖魚,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這要歸功於這些海洋魚類含有omega 3(歐米茄-3)脂肪酸中的其中兩類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一些含有歐米茄-3的植物,如亞麻籽和核桃,其歐米茄-3脂肪酸主要是第三種類型ALA。2014年的一項研究的結論是,植物產生的歐米茄-3對心臟健康的益處可能堪比海洋魚類的EPA和DHA,但目前還沒有其他研究支持這一結論。然而,你可以在海藻補充劑和食用海藻中發現EPA和DHA。

    內皮爾說,「EPA和DHA在人類新陳代謝中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人體不能有效合成這兩種脂肪酸,所以把這二者作為我們飲食的一部分真的很重要。」

    我們人類的大腦、視網膜和其他特殊組織中有大量的DHA這種脂肪酸。與EPA一起,DHA有助於抵抗人體內的炎症,而炎症與心臟病、癌症和糖尿病的高風險有關。

    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的人類發展和衛生研究計劃主管菲利普·考爾德(Philip Calder)說,「研究海洋魚類歐米茄-3對人體健康之影響的數據結論始終如一,很有說服力,都說明常食用EPA和DHA魚類的人患常見疾病及因病而亡的概率較低,特別是心臟病。」

    既不想食用汞含量高的魚類以避免對身體造成傷害,但又想攝入歐米茄-3,代替辦法就是服用魚油補充劑。然而,最近代表世界衛生組織(WHO)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歐米茄-3補充劑對健康的影響不如食用高油脂魚類有效。

    內皮爾說,「人類身體演化是適宜新陳代謝整個食物,而不是單一的營養或某個食物成分。」

    英格蘭東安格利亞大學教授、世衛組織歐米茄-3健康計劃研究人員之一李‧胡珀(Lee Hooper)補充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降低冠心病死亡概率方面,補充劑)有益影響很小。」

    她說,平均大約334人必須連續4到5年服用歐米茄-3補充劑,才有一人不會死於冠心病。

    但胡珀等作的研究有一個問題。雖然一些高脂魚類,如沙丁魚,價格不是很貴,但通常來講,魚類等海產還是屬於較昂貴的飲食。人們普遍認為,社會經濟地位會影響健康狀況,因此,總而言之,吃魚多的家庭可能也會有較高的收入和較健康的生活方式。

    考爾德說,研究人員通常會把這些複雜的因素納入考量,但他們不可能考慮到所有會扭曲研究結果的因素。世衛組織的這份報告綜合分析了79項研究,這79項中的每一項對參與研究者的社會經濟地位的控制方式都各有不同。

    而有關歐米茄-3的干預試驗也存在問題。在這類實驗中,參與試驗者被隨機分配到一組,然後採取干預手段,如計量參與者服用的歐米茄-3補充劑。考爾德說,舉例來說,要分析人體缺乏EPA和DHA對健康有何影響是困難的,因為參與者在開始參加試驗時,其體內的歐米茄-3的水平已是各不相同。

    此外,研究還顯示,吃魚對每個人的健康影響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別,這取決於人體轉換EPA和DHA前體形式的能力。考爾德說,這種差異可能與於一個人的整體飲食和生活方式有關,遺傳差異也可能起作用。

    吃魚對人體健康的好處各不相同的另一個原因是要看你吃的魚是以什麼方式飼養。

    歐米茄-3是在整個海洋生態系統中相傳遞。小魚吃海洋浮游生物,然後被大魚吃掉,最後整個食物鏈將歐米茄-3傳遞給人類。但人工養殖魚類的生態系統不同,而且大多數人吃的是人工養殖魚。內皮爾說,「在養魚場,成千上萬的魚被關在網籠中,吃魚農的餵食。」

    和在野生環境中一樣,人工養殖魚的食物是小魚。不過在自然環境中,大魚會吃各種各樣的魚。在養殖場,魚飼料一般是秘魯鳳尾魚製成的魚粉。

    內皮爾說,儘管全球水產養殖業預計將繼續增長,但秘魯鳳尾魚的捕撈量已經到了該產業能夠維持的最高水平,不可能再增加。根據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的說法,對魚油補充劑需求的增長意味著作為養殖漁場魚飼料的魚粉所含的魚油也正在減少。這又意味著我們吃魚所攝入的歐米茄-3含量也在下降。

    內皮爾說,「每年來自海洋的歐米茄-3魚油量是有限的,這就是我們能得到的全部歐米茄-3。如果水產養殖在擴大,但需要投入到人類飲食中最重要的成份,即歐米茄-3魚油的量則是完全固定不變的,就會稀釋了魚飼料中的歐米茄-3含量。」

    2016年的研究發現,人工養殖的三文魚其EPA和DHA的含量在過去十年中下降了一半。內皮爾說,即便如此,人工養殖的三文魚仍然比野生三文魚含有更多的歐米茄-3脂肪酸。

    他解釋說,「野生三文魚要從大西洋洄游到出生的河流產卵,因此很瘦。野生三文魚在洄游中無法儲存脂肪,反而是燃燒它吃進肚子的一切東西。」
    健腦食品

    除了歐米茄-3,魚還有其他有益的營養成分,包括能保護細胞免受傷害和感染的微量元素硒,支持健康的新陳代謝的碘,以及蛋白質。

    魚長期以來被譽為「健腦食品」。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這不僅僅是因為魚含有歐米茄-3脂肪酸,不過研究也發現了歐米茄-3脂肪酸和減緩認知衰退之間有關聯。

    研究人員比較了吃魚的人和不吃魚的人的腦容量,發現吃燒烤的魚與人類大腦灰質體積有關聯,但與歐米茄-3含量高低無關。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放射學和神經學助理教授賽魯斯‧拉吉(Cyrus Raji)說,「我們的大腦容量也會隨著健康狀況和疾病的改善而發生變化。你的神經元越多,你的腦容量就越大。」

    研究人員比較了163名平均年齡在70多歲的參與者其吃魚習慣和核磁共振掃描結果。他們發現,與不吃魚的參與者相比,每周吃魚的參與者的腦容量較大,主要位於對集中注意力很重要的額葉,以及對記憶、學習和認知至關重要的顳葉。

    拉吉說,吃魚和大腦腦容量有關聯,可能是因為魚有抗炎作用,因為當大腦作出反應,減緩炎症時,可以影響腦細胞的生長。

    拉吉說,「這即是說,要想增進大腦健康預防阿爾茨海默氏症,很簡單,只要在飲食中多吃魚就行。」為了使大腦能盡量預防癡呆症,拉吉建議二十幾歲或三十歲的時候就開始至少每周吃魚一次。

    魚對身體健康有益的另一個原因是魚取代了我們飲食中不健康的食物。胡珀說,「如果我們魚吃得多,一般就會少吃其他東西。」

    不過,考爾德說,由於沒有堅實可靠的研究表明不吃魚的人有重大的健康缺陷,因此很難明確斷定說魚對人類整體健康是不可或缺。但他補充說,很明顯,歐米茄-3能促進健康,降低疾病風險。

    要搞清楚清魚類對人類到底有多健康,或許在今後很長時間都會各說不一。考爾德說,「由於魚類不是可持續的食物來源,現在的研究可能會集中在解決這個問題上,比如如何種植藻類以生產歐米茄-3油,而不是著眼於魚對人類健康的研究。」

    作為個人,要幫助解決海產永續發展問題,可以選擇買最可持續的魚類品種。比如海洋保護協會就提出了一個優良魚類品種指南,清單上的133種魚中有50種是最可持續發展的"好"選擇,很幸運的是,其中有許多是廣受我們喜愛的魚,如人工養殖的三文魚、對蝦、鱈魚、鯖魚、貽貝、牡蠣和人工養殖的大比目魚等。

    原文:BBC中文網

    #食物 #健康

  • 家庭廢水種類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5-08 19:30:00
    有 2,895 人按讚

    我們足足講了三個月的新冠病毒,我都覺得我長得跟病毒有點像了,這周琪斐大放送終於要談一個跟肺炎不相關的主題「水資源」。

    這次的肺炎疫情點燃了全球石油戰火、引爆糧食危機,但其實「水資源」比兩個還要更早成為國際間的主要戰場,正所謂「石油誠可貴,糧食價更高。若為水源故,兩者皆可拋。」我覺得我的中文越來越好了,還落韻文耶。

    最近一次的國際水資源爭議,就發生中國跟中南半島各國分享的湄公河。上個月美國氣候學家就抓包,中國在湄公河上游蓋了11座水壩,把原本該流到中南半島的水攔光光,導致下游的泰國、寮國、柬埔寨和越南河域,水位暴跌1公尺,創下50年來最低水位。

    住在島國的我們可能很難想像,河流必須跟鄰居公家用,鄰居多糾紛就多,例如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就一口氣流經10國,1992年,匈牙利和它的鄰居前捷克斯洛伐克,就因為水壩建設問題而鬧上國際法院,最後很難得地,以理性和法學解決糾紛。但萬一你的鄰居是胖虎,你跟他講道理,他回你的是拳頭,這事就難了。這次中國就被發現,在湄公河上游一口氣蓋11座水壩,用來儲水、進行水力發電,這一直備受爭議,因為這水壩到底攔住多少水,外界只能觀落陰;下游的國家有多少水用,也只能看中國臉色,「朕不給的,你不能搶!」你想想啊,你家明明有自來水管,但水龍頭卻放在胖虎家,你想洗澡還得去拜託他多給你一點水,結果他只給你一湯匙,還說「我已經盡力了」。

    像這樣的鄰居你會不會很想把他巴下去?一定會嘛,但是在我們講到各國為了水資源巴來巴去之前,我們先來瞭解地球上的水資源到底有多珍貴。

    地理老師說過,地表不是有75%被水覆蓋嗎?到處都是水,怎麼還會缺水?其實這些水,有高達97.5%是不能利用的鹹水,包括海洋還有像死海這種鹹湖或鹽井、鹽田,只有大約2.5%是淡水,但其中又有七成藏在冰山、冰河裡,看的到吃不到,我們實際上「可能」使用的淡水,只有區區0.8%。為什麼說「可能」呢?因為這0.8%裡面,有九成是需要相當技術才能抽取的地下水,另外一成才是河川湖泊等的地表水,以及卡在凍土層和大氣中的水源,覺得數據太多很複雜沒關係,打個比方,你把家裡浴缸裝滿水,再拿個漱口杯往浴缸裡撈,浴缸裡的水就像地球上的水,但只有杯子裡的可以拿來飲用、發展農耕和工業,還必須全人類共享,這只是比喻而已喔!小朋友千萬不要真的去放一缸水,你真的要,記得說是凱莉教的。

    好,截至2020年,世界上大概有78億人,足足是100年前的四倍多。一天下來,我們就要用掉100億噸的淡水,相當400萬座游泳池的水,400萬座是多少?啊,總之就是很多啦!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數據,這張地圖中的深色區域,就是目前面臨極高缺水壓力的國家和地區。是不是很多,用人口來看是八億多人都缺水,我知道你在找台灣,台灣是灰色的,什麼意思呢,無數據的意思。為什麼無數據?你去問聯合國啊!聯合國還估計,到了2025年,也就是五年以後,情況就會惡化到,分佈在50國的全球26億人口,都將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水資源已經那麼緊張了,還不是所有地方的水都保證乾淨無虞,而根據台灣的BFF,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發生在開發中國家的疾病,有80%與水有關。人不健康,國家就一定窮,而且世世代代無法翻身。

    那麼到底為什麼我們會缺水缺成這樣?

    每天一睜開眼睛,洗臉刷牙就要用水,每個人平均每天需要喝3公升的水,但這是在你當阿宅,不動也不流汗的情況下。其他還包括上廁所、洗頭洗澡洗衣服,還有最近大家為了防疫勤洗手,都需要用水。根據自來水公司的數據,全台每人每日用水量,大約280公升,差不多是一個標準浴缸的滿水量。

    地球上75%到90%的淡水,都流進農牧業,每生產1公斤的穀物,就要大約1000公升的水,以台灣來說,會有四成的灌溉水,回流成地下水,但也不是每個地方的地下水都能被抽取利用。

    至於畜牧業更驚人,拿牛肉為例,每生產1公斤的牛排,需要耗費1萬5400公升的水。以一頭美國牛為例,平均需要養3年才能進屠宰場,3年來會吃1300公斤的穀物,而這些穀物又需要水去灌溉,加上牛本人要喝水,牧場和屠宰場也需要用水清洗,所以一頭肉牛從出生到變成200公斤的肉排,總共要用掉310萬公升的水。看到這裡,我決定每個月少吃一份牛排。

    大約有一到兩成的淡水,用在工業。紡織業是農牧業以外,最喝水的行業,從退漿、精練、漂白到絲光,以及幾乎所有的染料都要用到水。冬天穿羊毛衫很暖對吧,不過每生產一磅的羊毛(454g),也就是差不多一件羊毛衫的量,平均就要消耗130公升的水,也就是你去超市買2公升裝的可樂,要買65瓶。而我們夏天愛穿吸汗舒適的棉布,耗水量更是其他種類的三倍。汽車製造也是耗水大宗,每生產一輛汽車大約需要15萬公升的水。

    但是水不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嗎?的確,但不是百分之百都適合回收,而且也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這個技術回收工業廢水。至於農牧業,你是要農作物和牛羊再把水吐出來重複利用嗎,不然幾年前很流行尿療法……你先去試試,再回來告訴我效果怎麼樣。

    總之呢,人類用掉的淡水,有九成是一去不復返的。

    所以水真的很珍貴,那不夠用怎麼辦呢?各國第一個反應,應該是大家省點用吧?不是。是趕快去搶。

    很多在河流上游的國家就築起了水壩,標準的肥水不落外人田,結果當然就是外人拿著飛機大炮來討了。除了我們剛剛講到的湄公河,世界上的五大河流域,也就是非洲的尼羅河、印度半島的恆河、印度河、中東的幼發拉底河以及美國的科羅拉多河,都已經出現嚴重的水資源競爭,今天因為時間限制,我們只講兩個。

    首先我們來看兩河流域。兩河流域指的就是幼發拉底河跟底格里斯河,我小時候為了背這兩條河的名字,不知吃了多少棍子,對啦,我那個年代就是早餐配體罰。總而言之,這兩河源頭在土耳其,流過敘利亞、伊拉克,擦過伊朗後,注入波斯灣,下游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古文明搖籃,周杰倫的歌聽過吧?這幾個國家都聲稱他們擁有河流的使用權,但偏偏四國需求量遠超過兩河水量。

    一開始伊拉克和敘利亞,蓋了很多水利設施,沒想到上游土耳其的水利設施後來居上,攔截掉幼發拉底河一半的水量,部分敘利亞的水利工程,甚至因此淪為蚊子設施,毫無作用。像1990年土耳其「阿塔圖克」大壩蓄水期間,就導致幼發拉底河直接斷流了整整9天,但土耳其是北約成員,敘利亞只能在心裡罵髒話。

    接下來我們來看,位於非洲的世界最長河「尼羅河。尼羅河流經10個國家,但各國為了怎麼用水吵了幾十年,甚至差點打起來。早在1929年殖民時期,英國和埃及簽訂「尼羅河條約」,規定沿岸國家不能做出任何讓水量減少的行為,只有最下游以農立國的埃及,可以全權使用河水,不過後來其他國家覺得不公平,他們也想用尼羅河灌溉發電啊,就多次向埃及抗議條約不公,各國多年來紛爭不斷。到了2011年,主要支流「藍尼羅河」的發源地衣索比亞,開始興建大壩用來發電,這讓下游的蘇丹和埃及氣炸了,後來是美國出面調停,才讓這三國有望在今年達成協議。

    但是在1950年到2000年,世界上發生1800多起關於水的國際衝突,這還不包括國內衝突或家庭紛爭,平均一年有36個水資源的衝突。這中間除了剛剛提到的國家級搶水大戰,同一國的也在搶。包括奈及利亞、馬利和肯亞,都發生過農人和牧民,搶水互殺的慘劇。不少戰亂事件,也把摧毀供水設施當作戰略,沒水活命的一方,當然就只能乖乖束手就擒,包括2006年以色列和真主黨的戰爭,以及2018年衣索比亞的族群衝突,都用上了這一個狠招。

    除了人口爆炸,導致水資源長年供不應求,未來還有一大隱患,那就是氣候變遷。暖化會直接導致乾旱,缺水的地方更多,這個問題已經是現在進行式,還會導致冰川和冰帽消融,咦?融光了不是很好嗎?這樣就人人有水用啦!但這等於是預支未來的水,等全部消融後大家都沒得用!

    水資源匱乏將會影響到國家的生存與發展,最後很容易訴諸武力,來捍衛水的主權與安全。聯合國早在1972年就警告,繼石油危機後,下一個就是「水危機」。照理來說,水資源應該要國際共享,各國政府合作解決水荒,但老實說,如果你只拿到一杯水,你會願意分鄰居半杯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全球搶水戰 #拳頭護水權 #暖化加劇水荒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ㄒ

  • 家庭廢水種類 在 新竹水牛曾資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7-31 07:39:01
    有 90 人按讚

    解決河川污染 議員建議試辦灌排分離

    新竹市議員曾資程、李妍慧於今日(30日)走訪三姓溪流域時表示,民眾反映新竹市河川污染問題嚴重,兩人建議市府評估,在河川污染較嚴重的地區,選擇地點試辦「灌排分離」,以確保新竹市河川水質。有了優良的水質、清新的環境,才能夠確保農作物的生產安全,以及民眾的健康。

    曾資程表示,新竹市的河川包括三姓溪、客雅溪,都有汙染狀況,今日走訪三姓溪是為了要瞭解溪流的汙染來自何處、農作物的生產是否受汙染的影響,以及流域內的農地面積、農作物種類,以便作為日後向市府建議採取措施的依據。

    三姓溪(三姓公溪)主流長7.5公里,流域總面積10.64平方公里,佔新竹市總面積的10%。它有兩條主要的支流:源於古車路山附近的北坑,以及源於永春芒山東麓的南坑。這兩條支流皆位於竹東丘陵的西部。

    曾資程說,新竹市的河川包括三姓溪、客雅溪都有污染狀況,三姓溪的汙染最嚴重。

    審計部在107年決算審核報告更引用107年抽驗六處河川水質的檢測資料,指出三姓溪河川污染指數(RPI)為6.25,屬於嚴重污染,其他五處,包括盬港溪、香山地區灌排、油車溝、南門溪、客雅溪RPI分別為5、5、4.25、3.75、3.75,屬於中度污染;審計部也指出,香山區灌排、三姓溪、鹽港溪等3處之導電度均超過灌溉用水的水質標準。

    李妍慧說,河川污染的來源包括工業廢水、家庭廢水,其中,家庭廢水可以用污水下水道集中處理後再排放出來,但目前新竹市的污水下水道普及率只有17.17%,距離全國平均值33.72%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過去市民缺乏接管觀念,消極抵抗污水下水道接管,造成工程推進的困難。李妍慧建議市府加強與民眾溝通、形成共識,未來才能提高新竹市的下水道普及率。

    曾資程也建議市政府,對於工業廢水參照國外作法,將都市計畫外的農業用地啟動灌排分離的作法,初期可以選擇地區作為試辦示範區,再推廣到全市。曾資程說,近年來因為對灌溉水質的要求,水利會已經不同意廠辦的廢水透過水利會的灌溉溝渠搭排,因此這些廢水通常利用道路側溝排放,最終會流入灌概溝渠而污染河川,如果採用灌排分離、將廢水以截流方式,引到污水下水道系統,才能徹底解決河川污染問題。

    新聞聯絡人 曾資程 0933 976 599

    延伸閱讀自由時報
    https://m.ltn.com.tw/amp/news/life/paper/1307148

  • 家庭廢水種類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5-08 22:00:21

    我們足足講了三個月的新冠病毒,我都覺得我長得跟病毒有點像了,這周琪斐大放送終於要談一個跟肺炎不相關的主題「水資源」。

    這次的肺炎疫情點燃了全球石油戰火、引爆糧食危機,但其實「水資源」比兩個還要更早成為國際間的主要戰場,正所謂「石油誠可貴,糧食價更高。若為水源故,兩者皆可拋。」我覺得我的中文越來越好了,還落韻文耶。

    最近一次的國際水資源爭議,就發生中國跟中南半島各國分享的湄公河。上個月美國氣候學家就抓包,中國在湄公河上游蓋了11座水壩,把原本該流到中南半島的水攔光光,導致下游的泰國、寮國、柬埔寨和越南河域,水位暴跌1公尺,創下50年來最低水位。

    住在島國的我們可能很難想像,河流必須跟鄰居公家用,鄰居多糾紛就多,例如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就一口氣流經10國,1992年,匈牙利和它的鄰居前捷克斯洛伐克,就因為水壩建設問題而鬧上國際法院,最後很難得地,以理性和法學解決糾紛。但萬一你的鄰居是胖虎,你跟他講道理,他回你的是拳頭,這事就難了。這次中國就被發現,在湄公河上游一口氣蓋11座水壩,用來儲水、進行水力發電,這一直備受爭議,因為這水壩到底攔住多少水,外界只能觀落陰;下游的國家有多少水用,也只能看中國臉色,「朕不給的,你不能搶!」你想想啊,你家明明有自來水管,但水龍頭卻放在胖虎家,你想洗澡還得去拜託他多給你一點水,結果他只給你一湯匙,還說「我已經盡力了」。

    像這樣的鄰居你會不會很想把他巴下去?一定會嘛,但是在我們講到各國為了水資源巴來巴去之前,我們先來瞭解地球上的水資源到底有多珍貴。

    地理老師說過,地表不是有75%被水覆蓋嗎?到處都是水,怎麼還會缺水?其實這些水,有高達97.5%是不能利用的鹹水,包括海洋還有像死海這種鹹湖或鹽井、鹽田,只有大約2.5%是淡水,但其中又有七成藏在冰山、冰河裡,看的到吃不到,我們實際上「可能」使用的淡水,只有區區0.8%。為什麼說「可能」呢?因為這0.8%裡面,有九成是需要相當技術才能抽取的地下水,另外一成才是河川湖泊等的地表水,以及卡在凍土層和大氣中的水源,覺得數據太多很複雜沒關係,打個比方,你把家裡浴缸裝滿水,再拿個漱口杯往浴缸裡撈,浴缸裡的水就像地球上的水,但只有杯子裡的可以拿來飲用、發展農耕和工業,還必須全人類共享,這只是比喻而已喔!小朋友千萬不要真的去放一缸水,你真的要,記得說是凱莉教的。

    好,截至2020年,世界上大概有78億人,足足是100年前的四倍多。一天下來,我們就要用掉100億噸的淡水,相當400萬座游泳池的水,400萬座是多少?啊,總之就是很多啦!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數據,這張地圖中的深色區域,就是目前面臨極高缺水壓力的國家和地區。是不是很多,用人口來看是八億多人都缺水,我知道你在找台灣,台灣是灰色的,什麼意思呢,無數據的意思。為什麼無數據?你去問聯合國啊!聯合國還估計,到了2025年,也就是五年以後,情況就會惡化到,分佈在50國的全球26億人口,都將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水資源已經那麼緊張了,還不是所有地方的水都保證乾淨無虞,而根據台灣的BFF,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發生在開發中國家的疾病,有80%與水有關。人不健康,國家就一定窮,而且世世代代無法翻身。

    那麼到底為什麼我們會缺水缺成這樣?

    每天一睜開眼睛,洗臉刷牙就要用水,每個人平均每天需要喝3公升的水,但這是在你當阿宅,不動也不流汗的情況下。其他還包括上廁所、洗頭洗澡洗衣服,還有最近大家為了防疫勤洗手,都需要用水。根據自來水公司的數據,全台每人每日用水量,大約280公升,差不多是一個標準浴缸的滿水量。

    地球上75%到90%的淡水,都流進農牧業,每生產1公斤的穀物,就要大約1000公升的水,以台灣來說,會有四成的灌溉水,回流成地下水,但也不是每個地方的地下水都能被抽取利用。

    至於畜牧業更驚人,拿牛肉為例,每生產1公斤的牛排,需要耗費1萬5400公升的水。以一頭美國牛為例,平均需要養3年才能進屠宰場,3年來會吃1300公斤的穀物,而這些穀物又需要水去灌溉,加上牛本人要喝水,牧場和屠宰場也需要用水清洗,所以一頭肉牛從出生到變成200公斤的肉排,總共要用掉310萬公升的水。看到這裡,我決定每個月少吃一份牛排。

    大約有一到兩成的淡水,用在工業。紡織業是農牧業以外,最喝水的行業,從退漿、精練、漂白到絲光,以及幾乎所有的染料都要用到水。冬天穿羊毛衫很暖對吧,不過每生產一磅的羊毛(454g),也就是差不多一件羊毛衫的量,平均就要消耗130公升的水,也就是你去超市買2公升裝的可樂,要買65瓶。而我們夏天愛穿吸汗舒適的棉布,耗水量更是其他種類的三倍。汽車製造也是耗水大宗,每生產一輛汽車大約需要15萬公升的水。

    但是水不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嗎?的確,但不是百分之百都適合回收,而且也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這個技術回收工業廢水。至於農牧業,你是要農作物和牛羊再把水吐出來重複利用嗎,不然幾年前很流行尿療法……你先去試試,再回來告訴我效果怎麼樣。

    總之呢,人類用掉的淡水,有九成是一去不復返的。

    所以水真的很珍貴,那不夠用怎麼辦呢?各國第一個反應,應該是大家省點用吧?不是。是趕快去搶。

    很多在河流上游的國家就築起了水壩,標準的肥水不落外人田,結果當然就是外人拿著飛機大炮來討了。除了我們剛剛講到的湄公河,世界上的五大河流域,也就是非洲的尼羅河、印度半島的恆河、印度河、中東的幼發拉底河以及美國的科羅拉多河,都已經出現嚴重的水資源競爭,今天因為時間限制,我們只講兩個。

    首先我們來看兩河流域。兩河流域指的就是幼發拉底河跟底格里斯河,我小時候為了背這兩條河的名字,不知吃了多少棍子,對啦,我那個年代就是早餐配體罰。總而言之,這兩河源頭在土耳其,流過敘利亞、伊拉克,擦過伊朗後,注入波斯灣,下游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古文明搖籃,周杰倫的歌聽過吧?這幾個國家都聲稱他們擁有河流的使用權,但偏偏四國需求量遠超過兩河水量。

    一開始伊拉克和敘利亞,蓋了很多水利設施,沒想到上游土耳其的水利設施後來居上,攔截掉幼發拉底河一半的水量,部分敘利亞的水利工程,甚至因此淪為蚊子設施,毫無作用。像1990年土耳其「阿塔圖克」大壩蓄水期間,就導致幼發拉底河直接斷流了整整9天,但土耳其是北約成員,敘利亞只能在心裡罵髒話。

    接下來我們來看,位於非洲的世界最長河「尼羅河。尼羅河流經10個國家,但各國為了怎麼用水吵了幾十年,甚至差點打起來。早在1929年殖民時期,英國和埃及簽訂「尼羅河條約」,規定沿岸國家不能做出任何讓水量減少的行為,只有最下游以農立國的埃及,可以全權使用河水,不過後來其他國家覺得不公平,他們也想用尼羅河灌溉發電啊,就多次向埃及抗議條約不公,各國多年來紛爭不斷。到了2011年,主要支流「藍尼羅河」的發源地衣索比亞,開始興建大壩用來發電,這讓下游的蘇丹和埃及氣炸了,後來是美國出面調停,才讓這三國有望在今年達成協議。

    但是在1950年到2000年,世界上發生1800多起關於水的國際衝突,這還不包括國內衝突或家庭紛爭,平均一年有36個水資源的衝突。這中間除了剛剛提到的國家級搶水大戰,同一國的也在搶。包括奈及利亞、馬利和肯亞,都發生過農人和牧民,搶水互殺的慘劇。不少戰亂事件,也把摧毀供水設施當作戰略,沒水活命的一方,當然就只能乖乖束手就擒,包括2006年以色列和真主黨的戰爭,以及2018年衣索比亞的族群衝突,都用上了這一個狠招。

    除了人口爆炸,導致水資源長年供不應求,未來還有一大隱患,那就是氣候變遷。暖化會直接導致乾旱,缺水的地方更多,這個問題已經是現在進行式,還會導致冰川和冰帽消融,咦?融光了不是很好嗎?這樣就人人有水用啦!但這等於是預支未來的水,等全部消融後大家都沒得用!

    水資源匱乏將會影響到國家的生存與發展,最後很容易訴諸武力,來捍衛水的主權與安全。聯合國早在1972年就警告,繼石油危機後,下一個就是「水危機」。照理來說,水資源應該要國際共享,各國政府合作解決水荒,但老實說,如果你只拿到一杯水,你會願意分鄰居半杯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全球搶水戰 #拳頭護水權 #暖化加劇水荒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ㄒ

  • 家庭廢水種類 在 宋國鼎律師苗栗縣議員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6-18 08:16:24

    這是第一次定期會總質詢,關於「水與環境」質詢的重要部分。

    一、 竹南地區的「公共污水下水道」,基本上在104年間即已建置完成。而中央在75年間就制定《下水道法施行細則》,當時就已經規範,「污水下水道」係專供處理「家庭污水」及「事業廢水」之下水道。
    有趣的是,我們苗栗縣也在95年間制定《苗栗縣污水下水道使用費徵收自治條例》,裡面規定了「污水下水道」的接管用戶,是包含「事業用戶」的。但是直到今天,竹南地區的「公共污水下水道」號稱已完成建置,卻不收「事業廢水」?在中央的規範於70年間就制定,特別是我們的地方政府也已經制定相關自治條例後,都已經過了幾十年,為何我們的「公共污水下水道」還是處於一種類似「半殘」的狀態?針對這樣的問題,水利處也特別在本次質詢公開承諾,「事業廢水」將於明年接管納入「污水下水道」處理,且相關收費機制已訂立。對此,我們一定會持續追蹤。

    二、 目前「事業廢水」還是必須排入「地面水體」(例如河川、渠道等)。
    這個部分其實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直接對水利會所管轄的灌溉(排)水路「搭排」的問題,將「直接衝擊」農民的灌溉用水,由於農委會的「農業灌溉水質保護方案」已擬於近年實施「禁止灌溉溝搭排」(能不能落實其實還是令人憂心...),且水利會目前非縣府管轄單位,暫而不論。目前《水污法》所規範的事業達到一定排放規模以上者,會依《水污法》加以「列管」。而依縣內環保局的函覆,截至108年3月22日止,中港溪流域達到「列管規模」之排放許可事業共60家次、後龍溪有61家次,房裡溪有1家次。但房裡溪卻是縣內目前「唯一」作「總量管制」的河川?

    三、 所謂總量管制,依《水污法》第9條,如果因為「事業密集等,以放流水標準管制,仍未能達到該水體之水質標準」或是「經主管機關認定需特予保護者」,應就「廢 (污)水排放總量實施總量管制」。
    (一) 縣內目前願意就房裡溪之排放實施總量管制,當然很好!但依環保局的函覆資料,房裡溪僅有1家次達到列管規模的事業,但中港溪、後龍溪,皆有60幾家次達到列管規模的事業,卻沒有實施總量管制?
    (二) 再來就是依縣府的公告,房裡溪實施總量管制的理由大概是:附近農田的灌溉水來源、避免工業廢水引灌造成重金屬蓄積於農地土壤中。但是,如果來看看竹南地區的灌溉溝渠,也是會引自中港溪流域的水源,加上目前污染的「整治場址」、「控制場址」、「地下水汙染限制區」,全縣有超過1/2的地點集中在竹南。環保局長在質詢中也承認,早期竹南、頭份是全國很大的石化工業區。事實上,迄今確實仍有工業區或工廠等等,就存在於中港溪流域附近,環保單位對這些問題實在不能視而不見。

    四、 另外依環保局的資料,光是竹南地區在今年1到3月份,水污染的陳情稽查案件就有20次,但僅有稽查出2次違反法令。
    事實上,除了關於苗北增加稽查人力或增設稽查大隊以爭取時效性外,另一個是《水污法》第7條加嚴排放標準的問題。以竹南地區的「灌溉溝渠」為例,即使不是事業廢水直接排入「灌排溝渠」的搭排問題,其他諸如灰寮溝等等受排放的地面水體,也可能會與灌溉溝渠相通。但問題是,環保局對於水質的檢驗標準就是依「放流水」標準,此一「放流水標準」如果相較於「灌溉水」的標準,以重金屬為例,往往是「寬鬆」數倍到數十倍之多。
    在放流水標準相對寬鬆、又無總量管制下,就是我們的農田的灌溉水源?

    五、 在網路上稱為「藍色多瑙河」的灰寮溝變色事件後,我們也多次和環保局溝通、接觸,環保局也在灰寮溝流域裝設了自動監測的設備。但當我們將裝設地點套繪整個竹南地區的流域後,這樣自動監測點到底能不能發揮功能,實在令人質疑?我們也要求環保局未來應該要分段執行。

    我們的土地、河川,真的承受的太多了,終究,受害的會是人類自己。改變我們的家鄉,或許並非一蹴可及。但只有開始行動,才能改變!

  • 家庭廢水種類 在 宋國鼎律師苗栗縣議員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6-17 19:48:06

    這是第一次定期會總質詢,關於「水與環境」質詢的重要部分。 一、 竹南地區的「公共污水下水道」,基本上在104年間即已建置完成。而中央在75年間就制定《下水道 法施行細則》,當時就已經規範,「污水下水道」係專供處理「家庭污水」及「事業廢水」之下水道。 有趣的是,我們苗栗縣也在95年間制定《苗栗縣污水下水道使用費徵收自治條例》,裡面規定了「污水下水道」的接管用戶,是包含「事業用戶」的。但是直到今天,竹南地區的「公共污水下水道」號稱已完成建置,卻是不收「事業廢水」?在中央的規範於70年間就制定,特別是我們的地方政府也已經制定相關自治條例後,都已經過了幾十年,為何我們的「公共污水下水道」還是處於一種類似「半殘」的狀態?針對這樣的問題,水利處也特別在本次質詢公開承諾,「事業廢水」將於明年接管納入「污水下水道」處理,且相關收費機制已訂立。對此,我們一定會持續追蹤。 二、 目前「事業廢水」還是必須排入「地面水體」(例如河川、渠道等)。 這個部分其實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直接對水利會所管轄的灌溉(排)水路「搭排」的問題,將「直接衝擊」農民的灌溉用水,由於農委會的「農業灌溉水質保護方案」已擬於近年實施「禁止灌溉溝搭排」(能不能落實其實還是令人憂心...),且水利會目前非縣府管轄單位,暫而不論。目前《水污法》所規範的事業達到一定排放規模以上者,會依《水污法》加以「列管」。而依縣內環保局的函覆,截至108年3月22日止,中港溪流域達到「列管規模」之排放許可事業共60家次、後龍溪有61家次,房裡溪有1家次。但房裡溪卻是縣內目前「唯一」作「總量管制」的河川? 三、 所謂總量管制,依《水污法》第9條,如果因為「事業密集等,以放流水標準管制,仍未能達到該水體之水質標準」或是「經主管機關認定需特予保護者」,應就「廢 (污)水排放總量實施總量管制」。 (一) 縣內目前願意就房裡溪之排放實施總量管制,當然很好!但依環保局的函覆資料,房裡溪僅有1家次達到列管規模的事業,但中港溪、後龍溪,皆有60幾家次達到列管規模的事業,卻沒有實施總量管制? (二) 再來就是依縣府的公告,房裡溪實施總量管制的理由大概是:附近農田的灌溉水來源、避免工業廢水引灌造成重金屬蓄積於農地土壤中。但是,如果來看看竹南地區的灌溉溝渠,也是會引自中港溪流域的水源,加上目前污染的「整治場址」、「控制場址」、「地下水汙染限制區」,全縣有超過1/2的地點集中在竹南。環保局長在質詢中也承認,早期竹南、頭份是全國很大的石化工業區。事實上,迄今確實仍有工業區或工廠等等,就存在於中港溪流域附近,環保單位對這些問題實在不能視而不見。 四、 另外依環保局的資料,光是竹南地區在今年1到3月份,水污染的陳情稽查案件就有20次,但僅有稽查出2次違反法令。 事實上,除了關於苗北增加稽查人力或增設稽查大隊以爭取時效性外,另一個是《水污法》第7條加嚴排放標準的問題。以竹南地區的「灌溉溝渠」為例,即使不是事業廢水直接排入「灌排溝渠」的搭排問題,其他諸如灰寮溝等等受排放的地面水體,也可能會與灌溉溝渠相通。但問題是,環保局對於水質的檢驗標準就是依「放流水」標準,此一「放流水標準」如果相較於「灌溉水」的標準,以重金屬為例,往往是「寬鬆」數倍到數十倍之多。 在放流水標準相對寬鬆、又無總量管制下,就是我們的農田的灌溉水源? 五、 在網路上稱為「藍色多瑙河」的灰寮溝變色事件後,我們也多次和環保局溝通、接觸,環保局也在灰寮溝流域裝設了自動監測的設備。但當我們將裝設地點套繪整個竹南地區的流域後,這樣自動監測點到底能不能發揮功能,實在令人質疑?我們也要求環保局未來應該要分段執行。 我們的土地、河川,真的承受的太多了,終究,受害的會是人類自己。改變我們的家鄉,或許並非一蹴可及。但只有開始行動,才能改變!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