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室內電話退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室內電話退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室內電話退租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也是平凡人 ▪️ 我跟大家一樣也是會哭的 做每一件事情也都是需要練習很久 #劉德華這麼說的 #好感動 繼上次上五星術自己試算 想跟大家分享我近幾年的轉變 #五星術課程越深入了解 越明白生命中的遇見(磨練)所帶給我的意義 我是19841006 《T2P7》 因為尾數 有一個0 會從2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這句話總聽不少,但在這個城市,近年好像用得太多。位於長沙灣麗閣邨的明順海鮮菜館,不是甚麼有名的餐廳,多年來默默地在屋邨內經營,不知不覺間陪伴麗閣邨已經三十個年頭。 「這餐廳從80年的冬菇亭做到現在。」對於過去,餐廳第二代老闆羅漢平笑得輕鬆地詳細訴說,小時候在冬菇亭放滿桌椅的光景依然...
-
室內電話退租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4-25 15:00:03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這句話總聽不少,但在這個城市,近年好像用得太多。位於長沙灣麗閣邨的明順海鮮菜館,不是甚麼有名的餐廳,多年來默默地在屋邨內經營,不知不覺間陪伴麗閣邨已經三十個年頭。
「這餐廳從80年的冬菇亭做到現在。」對於過去,餐廳第二代老闆羅漢平笑得輕鬆地詳細訴說,小時候在冬菇亭放滿桌椅的光景依然歷歷在目。餐廳自麗閣邨建起時已存在,前身是位於屋邨外的冬菇亭,只開下午四時至凌晨一時,賣的都是一般的打冷小菜、冬天炭爐火鍋等,自小羅先生不用上學時,就已經被家人拉去幫忙,下單、上菜、洗碗,哪裏不夠人就去哪裏幫忙。
離開學校後,羅先生也曾經試過離家外出工作,文員、售貨員等不同種類的工作都做過,但是兜兜轉轉,最後還是回到家裏幫忙。「可能因為做慣了,習慣了跑跑跳跳,行行走走搬貨,有個位置給我,那就幫家裏忙。」
1999年,因為環境衞生及管理問題,房屋署將他們遷到新建的小商場內,搬到室內,租金跟在冬菇亭時代不可同日而語,為了應付成本,餐廳增設售賣點心及炒粉麵飯的早午市,從此成為了不少街坊的聚腳地。「曾經有個老人家,我說他怎麼如此多話說,他說對啊,我在這裏當然多話說,難道回到家對着四面牆說話麼?」
與街坊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也見證着這地區的變化:曾經的長沙灣警察宿舍變成了建築地盤、邨內的年輕人逐一搬走⋯⋯說到最深刻,還是2003年的沙士,原本晚晚滿座的晚市只有兩三枱客。「早市好一點,因為老人家們都幾十歲不害怕,照來飲茶聊天吃飯。而且那時房屋署退租,好像是退租三個月以及退回一個月按金,真的可以共度時艱。」
然而經歷社區變化,撐過沙士的低潮期,三十年後的今天,卻無可避免地捲入時代變遷的漩渦之中。羅先生說,於去年九月續約時,條款上已寫明只要有六個月的通知期,不管當初的續約期有多長亦需搬走,因此餐廳已確認在六月三十日結業。對於突然被告知要搬走,羅先生沒有不安或憤怒;有的,是不甘與失落。
「是不甘心,這麼多年,做了這麼多事情突然就沒了,感覺好似失落了一些東西。」雖然管理公司亦有提供隔鄰街市的鋪位叫他繼續經營,然而一想到不知道未來幾年能否賺回那個投資額,對於下一步,羅先生說未來總會再開店,視乎是重開海鮮菜館,或是開米線店。
問到他會不捨得一批熟客嗎?他回答得毫不猶豫:「不捨得,做了這麼多年,又不捨街坊,不捨熟客。」說到這裏,他停頓了數秒望向遠方,彷彿思量着還有甚麼值得掛念,然而到最後還是平靜的作結。「就是這些。」
百感交集的心情,寥寥數語又怎能說得清,但卻又恍如已包含萬語千言。
採訪:范名雅
攝影:周義安
明順海鮮菜館
地址:深水埗麗閣邨麗閣商場地下11號鋪
營業時間:5am-2pm,6pm-11pm
電話:2958 9897
詳情: http://bit.ly/2FVYyes
室內電話退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也是平凡人 ▪️
我跟大家一樣也是會哭的
做每一件事情也都是需要練習很久
#劉德華這麼說的 #好感動
繼上次上五星術自己試算
想跟大家分享我近幾年的轉變
#五星術課程越深入了解
越明白生命中的遇見(磨練)所帶給我的意義
我是19841006 《T2P7》
因為尾數 有一個0
會從2轉變成3
靠近39歲的1-2年會有很大的轉變期
想法觀念有所轉換、有新的處事方式
也會遇到很多棘手的事情或是做出極重大的決定
這故事
我還沒有分享過
今天有空檔來分享一下給大家
2年前本來下定決心
要購買原本光明商圈的夢芙店面
就因為有這樣的決心
我提前先規劃設計圖
找了一位業界算厲害的室內設計師
(設計價格也不斐)
這一年持續溝通討論設計圖
花了很多時間心力也花了很多錢
然後
疫情爆發!!
甚至比去年更為嚴重
導致美業實體店面無法營業
我有15位員工
第一時間想的是
哇~員工頓時收入下降⬇️
她們怎麼辦?
公司營業額一定也會下降
但是龐大的固定支出(水電.薪資.房租⋯)
萬一一直無法開業一直沒有進帳怎麼辦?
疫情誰也不想碰到
但我這當老闆唯一的想法
除了保全公司更要讓員工有收入
公司死命的撐
也盡力保全夢芙員工最少也要有保底
不要讓他們完全0收入
美甲美睫除毛紋綉行業就是要服務客戶
就才有收入的行業⋯⋯
無法開業就沒有收入
公司一樣得固定付員工薪水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
這段期間 我能做什麼? 大家能做什麼?
要大家學習完全不熟悉的事情
也或許分配進行毫無產值的雜事
同時急速要大家學會線上技能
拍照、拍影片、行銷、社群媒體⋯等各方面跟線上可以賺錢或打造個人品牌的方式
大家應該也知道
短時間內要轉線上及打造個人品牌不容易
況且
沒有持續力、話題性或創造性就更難在網路有能見度
在這破在眉睫之際
我們都是被迫挑戰疫情來了,我該如何做!?
感謝共體時艱的同仁
但還是有三分之一的員工意願非常低
會覺得老闆為何要這樣逼迫我!
在疫情爆發的一個月
真的是 《考驗人心、考驗人性》
也考驗每個人的品格
夢芙部份員工抱怨連連
政府和地方行政區也各有意見鬧哄哄
人民恐慌、壓力、抱怨⋯⋯
我呢?
我不亂嗎?
我不害怕嗎?
我也是人~
我跟你們是一樣的
但是~抱怨不能改變現況
我選擇調整心情、調整改變
遇到事情 想辦法如何處理
《 疫情 》大家都不樂見
我也是第一次遇到《疫情》
37年來遇到這麼大這麼棘手的挑戰
創業書、成功人士、學校老師、爸爸媽媽
從來沒有教過我遇到這樣的狀況要如何應對
就只能靠著積極努力、直覺
每天上網查資料、跟同行或異業聊聊、看世界趨勢
還有思考該怎麼做?
只能說 《創業者》真不是人幹的
創=開創(必須靠自己走出開創的路)
業=業力 (圓滿人生的過程)
今年2021年是我創業18年
第一次員工異動比以往高
先說
我不會因為員工離開而傷心難過
我也不害怕員工離開而影響公司
(哪怕是資深員工離職都沒關係)
人來來去去流動是正常的
也對公司好的事情
就跟錢一樣進出流動
都是正常不過的事
但員工離職有各種行為
有好聚好散型的
有誠實面對的
有各種欺騙的
有說謊的
有大頭症的
有自以為是的
有偷取公司資源的
有吃裡扒外順便帶走客戶的
曾經離職的同事
也是有說實話且好聚好散的
也都會聯絡保持好關係
這次疫情真的太特別了
加上我39歲會面臨的轉變
明知道 《夢芙》有問題員工或老鼠屎存在公司
可以說真的不知道如何處理
一直給機會、給原諒
很像大愛電視台那樣
無論犯了什麼錯
我都盡可能包容 盡可能用團隊力量幫助他
#常被同事唸說我是開慈善事業還是開孤兒院
這麼大的疫情
會變動~是一件好事
就像地球🌍是圓的一樣在運轉
就好像是動物大遷移一樣
#緣分到了好聚好散
我常常在思考
是我管理上有問題?還是是員工自己的問題?
但每一次員工的離職
我都會進來更好的同事夥伴
後來我意識到
當我越來越好時
不適任的、不改變的
自然就會汰換了
宇宙
會讓更好的人
用各種形式在你身邊出現
所以我相信
《讓自己更好》 身邊就會一直出現對的人
2021年
很突然的11年的店要退租搬店
很突然的辦公室剛裝潢好要退租
很突然的一切都是360度大轉變
前幾天
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傳訊息給房東夫婦
告訴他們我要退租了 (我真的思考了很久)
畢竟當初我也是信誓旦旦地跟房東夫婦說
我想要買他們的店面請給我一些時間 ~~
但這次疫情真的是⋯由不得人
能量的大變動
我也無法在短時間對抗
我內心很糾結
光明店退租我對房東夫婦感到很抱歉
1、我目前無法購買店面
沒有「說到做到 ,履行承諾」
2、退租對他們也少了一筆穩定收入
《房東夫婦》是我見過且非常敬佩個性和藹可親又低調有錢人
當時
我26歲
租了一個126坪的店面 租賃這11年來
從當時我年紀輕輕,他們並沒有看不起我
反而是覺得怎麼會有一個小女生開126坪的美甲店
這11年 房東夫婦倆
從我是少女到我結婚和生了2個孩子
都包大紅包給我
連三節或出國房東太太也會帶禮物給我
我人生第一間買賣的房子也是請教房東先生
連股票怎麼買也是問房東先生
(但他沒有報名牌,只說他的經驗且叫我要做功課 )
#講到這邊大家有沒有覺得很羨慕我
有好老公、好公婆就算了
連房東倆夫婦都對我這麼好
所以
我對我們光明店的房東夫婦倆
是抱著非常感恩和尊敬的心
就連我這次 打電話給房東太太說退租的事
講電話講到哭了~~
即使房東夫婦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房東太太還一直鼓勵我 一直給我力量
我跟他們夫婦倆只有租賃關係
其實房東只需要收房租就好
但他們夫妻是我人生中最好的心靈導師
出社會也20幾年了
見過的有錢人太多了
他們真的是我最尊敬的一對夫婦
總之~ 快39歲了
這39歲這關卡 還有1-2年
世界疫情的不穩定性
讓我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步步為營、行事管理滾動式調整
透過五星術
讓我早一步明白
生命旅程的段落會來到新氣象
在變動之下 我可以有些什麼樣的心理準備
了解生命運行 、了解自己 、自我療癒 ,減少可能因不安,產生的內在拉扯與消耗
很高興在動盪的2021
與大家相遇,且一起學習
我kiki持續認真~~
#劉德華都都60歲了還這麼認真
#張庭在大陸爆紅身價極高也很認真
#身邊有好多人都非常認真
7/30 (五) 20:00 《另有私密社團》
一起加入學習的行列喔❤️
室內電話退租 在 矽谷阿雅 Anya Che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COVID-19病毒臨時考 哪些企業考砸?哪些得分?
我以前在公關公司工作,老闆Camile跟我說:「危機就是轉機,風暴來了,產業大洗牌,就是企業重生或掰掰的關鍵時刻。」美國企業們如何回應?你的公司做了什麼?
過去一個月,美國只能用「亂」一個字來形容,紐約居民收到簡訊,徵招所有有醫護經驗的人,加州店裡各類家用品、食品一掃而空,我想買個面紙、擦地板紙完全買不到。但是亂世出英雄,哪些企業應對得宜?哪些翻了跟斗?
👍 基本功:COVID-19病毒專頁
大多數的企業都成立COVID-19病毒專頁,每天更新公司對防疫所做的行動。亞馬遜沒把資料放在網站上,而是放在部落格,相對容易即時更新或更正。
👍👎 亞馬遜員工頻確診 開除員工爭議不斷
電商龍頭亞馬遜,頻頻傳出倉庫員工確診,甚至有員工確診,公司卻沒有通知其他同倉庫員工的事情。各地員工因為抗議倉庫防疫保護不足而罷工的,公司開除抗議領袖也惹來爭議,公司內部信件關於如何在新聞上醜化抗議領袖的內部文件流出,公司也緊急宣布一年一度的「亞馬遜購物節(Prime Day)」延期。
亞馬遜官方則承諾捐出一億美元給慈善機構,提供餐點給弱勢、送平板給學童看電子書、提供政府醫療單位免費雲端空間。
👎 Zoom爆紅、app掛點、再爆隱私爭議
封城後,人人需要視訊會議,由中國裔美國人創辦的Zoom因為相對好用、和其他軟體整合性高、行銷好,成為大家視訊第一選擇,但每日用戶從一千萬人暴增到兩億,安卓app頻出問題,從四顆星評價瞬間掉到一顆星,接著又傳出Zoom向北京傳加密訊息、未經用戶允許錄下視訊內容、傳資料到 Facebook資訊等,太空總署、紐約學校、英美政府等都陸續宣布部分單位不得使用Zoom。
👍 可口可樂公司捐塑膠布
可口可樂公司把工廠的塑膠布送到口罩工廠以加速他們的製作過程,同時承諾捐款一千三百萬美元。
👍👎 Sephora工廠改做消毒水
美國美妝店Sephora和精品包Fendi的母公司LVMH承諾把工廠改建,製作消毒水。Sephora關閉所有的美國店面並且裁掉所有非正職員工。
👍 Gucci、OPI、Wella、Burberry做乾洗手
Kylie Cosmetics承諾捐款一百萬美元,並和Coty一起製作乾洗手給南加州的醫院。Coty是擁有Boss、Gucci、OPI、Wella、Burberry、Calvin Klein的香水髮妝品公司。
😉 藍寶堅尼手縫口罩 3D印刷機印防護面罩
名車藍寶堅尼請人手工製作口罩,也用3D印刷機印防護面罩。不過手縫一天能有幾個呢?一天一千個。是廣告還是救災就看你怎麼看!
👍耐吉健身app免費使用
耐吉陸續因為員工確診,關閉幾個倉庫,另外也開放app給大眾免費使用,並承諾捐款一千七百萬美元。
👍 多芬、聯合利華捐一日產量
擁有多芬等品牌的聯合利華在3/21日做「服務日」,在這一天,員工到需要服務的社區,還有捐出當天工廠製作的產品給受到疫情衝擊的人,並且承諾捐20萬個口罩,總計捐出約市值一千兩百萬的補助。
聽起來聯合利華的方式很聰明,運用自己已經有的產品、材料和員工做回饋。
👍👎 星巴克改外帶 提供醫護人員咖啡
美國各地封城,星巴克當然是首當其衝,全面改外帶,星巴克員工也傳出確診,傳出員工擔心感染不滿公司不休業的決定,公司則承諾捐三百萬美元並提供醫護人員咖啡。
👍 Lyft 提供滑板車免費用 優步協助送餐
Lyft承諾協助老人送餐及提供醫護人員騎滑板車上班免費。Uber承諾患者一千萬趟送餐車錢。
👍👎 優步(Uber)、Lyft暫停共乘 司機補助仍有爭議
Uber、Lyft暫停共乘,承諾會協助因為封城而失去收入的司機,但仍有司機表示沒受到照顧,爭議不斷。
👍 谷歌做網站整理疫情資訊 承諾捐款八億美元
谷歌承諾全球捐款八億美元,其中包括三億四千萬谷歌關鍵字廣告給去年有買廣告的廣告主。谷歌在新聞上似乎比較有條理,他們把各地所有的捐款加在一起做一個統一的新聞稿,因此看起來比較多,不像亞馬遜把各地的捐款一條一條寫出來。谷歌分析也利用數據,發布疫情相關的分析,像是人潮都到哪了,哪些地區搜尋最多疫情資訊,哪些地區的人沒有居家防疫等。
👍👎 蘋果做確診自我評鑑app
蘋果加碼捐款中國震災,但各界能謠傳新手機上市恐怕延後半年以上,蘋果陸續關閉零售店面,推出自我評估是否得病的app,不過也惹來隱私爭議。
👍👎 臉書AI出錯移除用戶正常貼文 提供小店補助金
臉書承諾提供一億美元補助金給小企業,也製作疫情中心讓大家追蹤最新疫情資訊,但為了有規模化地整理資訊,公司使用人工智慧辨別疫情新聞及分類假新聞,結果AI出錯,大量用戶的正常貼文倍封鎖刪除,引來不少民怨。
👍 MAC
化妝品牌Mac關閉所有店面,承諾捐款一千萬美元。
😩 目標百貨排隊離六英尺
目標百貨(Target)等零售規定排隊要離前面的人六英尺。後知後覺的他們也剛開始限購特定商品,昨天我終於買到了一小包面紙!他們也計畫要開始計畫管制進店人數。
😩 Rent The Runway裁員
美國租衣服公司Rent The Runway宣布關閉所有實體店面,裁去所有店面員工。雖然時間點在疫情封城時刻,但去年業界就有謠傳總部因為難以評估店面的投資報酬率,對店面開銷有所疑慮。除了裁員,Rent The Runway也傳出客服負面新聞,封城後大家在家上班不用穿漂亮,app上卻不提供退租功能,客服電話擠爆打去暫停月租的消費者,但公司要求消費者要先還衣服才能停租,但店面卻又臨時關閉。
😩 Gap股價新低
衣服公司Gap受到封城影響,股價跌到五元,上次這麼低是1990年代。
😉 各界看好Lululemon
雖然零售受疫情衝擊,但各界卻看好Lululemon,因為它的現金流充足、電商進步、產品沒有季節性、瑜珈又是室內運動。
😩 3M供不應求惹議
製作N95的3M自疫情開始後口罩供不應求,醫院抱怨3M供應量提高不夠快,川普要求N95不可出口,雙方還在協商中。
😩 女性空間公司The Wing裁員
擁有一萬名會員,女性工作聚會空間暨社團公司The Wing視訊宣布關閉所有空間,裁員所有實體空間員工及半數的總部員工。該公司一度被看好,被稱為新時代的女性主義公司。
✅ 善用公司專長 小兵可以立大功
不論你的企業捐了大錢沒有,先設個防疫專區網站或部落格,把你對員工的防疫措施、提供社會的協助列清楚,也想想你有什麼東西可以提供給社會,你看可口可樂不過只是捐個塑膠布就幫上大忙,或許你也可以小兵立大功!
https://medium.com/@anyacheng/%E6%96%B0%E5%86%A0%E7%97%85%E6%AF%92%E8%87%A8%E6%99%82%E8%80%83-%E5%93%AA%E4%BA%9B%E4%BC%81%E6%A5%AD%E8%80%83%E7%A0%B8-%E5%93%AA%E4%BA%9B%E5%BE%97%E5%88%86-6e4dadb1f284
#社會責任 #冠狀病毒 #危機處理 #公關 #行銷 #美國
室內電話退租 在 巴黎不打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巴黎一千零一夜 - 建築師 |
在巴黎這樣的國際大都市,什麼樣的人都有,他們可能說著一口流利的法語讓你誤以為是法國人,但其實跟你我一樣都是遊客、移民,或是移民後代。大家各自有著自己背後的文化和價值觀,因而造就了各種不同面向的巴黎。
在這裡我們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發生著千奇百怪的事,慢慢道來,是另一個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
我們的辦公室,位在巴黎既羅浮宮之後,觀光客最多的地方,那就是蒙馬特聖心堂的山腳下。從辦公室出來,一年四季都會遇到拿著地圖尋找聖心堂的觀光客問路。其實我們想去的地方就在眼前,但我們卻迷失方向找不到。
這一帶有很多特色小店,還有巴黎的永樂市場(布市),還有很多藏身在大門後的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或各種創意人的工作室。這裡與非洲區只有一街之隔,是非常生氣蓬勃,又有人覺得混亂的一區。
我們辦公室所在的這一片建築群,前身是電影工廠和製片公司。這一大片的土地都是同一個房東的。推開一道鐵門,三進的院落,一樓都是辦公室,二樓以上是住家。看似平凡的小院落裡,有設計公司、影片製作公司、建築師事務所、室內設計公司、平面設計公司、裁縫⋯等。這些因房東吝嗇而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裡,每年源源不絕的產出各種書籍裝幀、商業空間設計、展覽、影片⋯等,甚至瑪丹娜的MV,是一個臥虎藏龍的地方。
我們在這裡落腳已經十多年,從剛開始和其他創作者分租一間辦公室,到後來我們將辦公室前後二間全部租下,成為唯一橫跨前後二進院落的工作室。
法國地裡位置偏北,所以大家租房買房時都著重天然的採光照明。我們也將辦公室的重心移到光線較佳、鄰近前院的空間,面向後院較陰暗的辦公室就拿來做倉儲空間。但由於前院是鐵捲門,我們出入還是得走第二進院落的後門。
公司平日裡只有我和外子兩人,在巴黎市中心用這麼大的工作室似乎有些奢侈,但我們因為工作的需求,偶爾會有合作對象來訪,又需要接待客戶和儲存空間,就想辦法維持公司的穩定營運而不出租另一半的空間。
巴黎這種聚落式的建築群體,就像北京的胡同弄堂或以前台灣的眷村一樣,鄰居發生點什麼事,大家彼此都會知道。不過這種情況並不是因為鄰居關係好而一傳十、十傳百,而是巴黎老房子隔音差,還有行動電話在室內收訊太差,大家一接到電話就在院子裡講,所以一不小心就什麼都知道了。
比如說我們後院那間辦公室,它對面的二間辦公室這十多年來換了好幾次房客。先是一對做時尚刊物的夫妻,後來太太離開了剩下先生,先生就自己做了一個線上婚姻顧問網站。後來這位先生也無法獨立負擔二間辦公室的房租,就將一邊租給二位建築師。後來這位婚姻顧問先生退租之後又換了一個平面設計工作室。平面設計工作室覺得這個工作空間過於挑高,冬天開暖氣都不容易取暖,去年暑假又換手給一個年輕建築師,最後這個年輕建築師將另一半,另外二位建築師的辦公室也租下,最後二個空間又合併在一起。
這個院落裡的房客大概就是這樣,來來去去,房客變二房東又變房客,最後只剩下我們和第三進院落的製片公司還存在著,我們看著他們的男孩兒長大,他們也看著我們的女孩兒長大。
剛剛說到後院辦公室的對門,去年搬來的那位年輕建築師在還未搬來之前,就大張旗鼓的幫房東翻修了房子,從裡到外埋管線、刷油漆、鋪地毯,做了一整個暑假的工程。他原先只租下一間辦公室,因此工人刷漆的時候,就只刷了他那間辦公室的外牆。這局部新刷的外牆,為原先破舊的院落帶來了朝氣,卻也更顯示出旁邊二側的破舊不堪。於是左邊的裁縫太太向工人要了點油漆自己刷新,右邊的建築師也同樣效仿刷漆。
工人們做工,我卻從未見過這位建築師,只有我另一半見過,因為他向我先生借我們放在後院的椅子。這位建築師借椅子的原因,是為了能夠在他施工中的辦公室講電話,他用完就將我們的椅子鎖在他的辦公室裡。他們後來一整週都沒有裝修,我們的椅子就鎖在他辦公室裡一週。
完工後去年秋天他們搬進來了,是一位很年輕的建築師老闆,穿著十分乾淨而不苟言笑,還有他的三四位面無表情的員工。他們的辦公室修繕地耳目一新,還在大門口和院內掛上公司招牌。我好奇的上網看了一下這間公司,原來是從巴黎富人區16區搬來的事務所,看似和前合夥人拆夥後才淪落到我們蒙馬特這種窮困潦倒的聚落。而我們新鄰居最大的特色就是:見到人不會打招呼。
回想我剛搬到巴黎時,還不知道在院落裡、樓梯間見人要打招呼說繃啾,有一次被一位老太太鄰居「狠狠地」糾正,說見到鄰居說繃啾是基本禮貌,後來我也就慢慢懂了。有小孩之後就更要教小孩禮貌,見人打招呼說繃啾就更不可少。
不過這個世界並不是我們所想的那麼簡單,也不是所有的法國人都這麼有禮貌,都見到人會打招呼說繃啾。就算是一群等在學校門口接孩子的家長都不一定會互相打招呼,就不用指望鄰居要有禮貌了。這些年我們就會打招呼的就打招呼,不會打招呼的就彼此當隱形人。
只是,我們對門的建築師不但不會打招呼,一整個暑假和秋天的中午還使用我們放在後院的桌椅用餐。就算我在中午從後門進入辦公室,他們坐在我們的桌椅上吃飯,不到一公尺的距離,也不會打招呼。
同樣的,我們前院後院的辦公室外也放有戶外用桌椅和植栽,常常有陌生人坐下歇腳聊天,晚上還有鄰居乘涼聊天。因為我和外子兩人都不是小氣的人,也就不太跟他們計較,也沒想過把戶外用的桌椅收進辦公室。
除了我們的桌椅,某天早上對門的裁縫太太很不高興的一邊碎念一邊撿著她花盆裡的煙蒂,看來建築師事務所加班一夜的人,把她的花盆當煙灰缸使用。裁縫太太抱怨過後,我們戶外的桌椅上就出現了一個煙灰缸,煙灰缸裡永遠滿滿的煙蒂。
新搬來的鄰居這麼難相處,今年的暑假第二進的院落裡又搬來了另一個建築師事務所,就在我們後院辦公室的隔壁。他們有著原始動物畫地盤的特性,很快在建築中庭裡放了二個無敵大的盆栽,隔開了屬於他們的場域。然後他們在自己的場域中放了桌椅,暑假的時候就在庭院裡工作。這真是太酷了,一邊工作還可以一邊曬太陽。某天早上十點多,樓上鄰居放了個音樂不合他們的意,院落裡工作的建築師們馬上朝著樓上的鄰居破口大罵,要對方把音樂關掉。當然,他們也是一群和左鄰右舍見了面不會打招呼的人。
剛開始遇到這種不會打招呼的人,我常常會想:「是不是因為我是亞洲人?」後來發現是我自己想太多了。有一種人就是這樣,不是因為我是亞洲人,而是他們只和他們覺得有利益關係,或他們覺得該打招呼的人打招呼。那麼以前我不是被鄰居老奶奶白罵了嗎?不,在法國做人的基本原則還是要有禮貌打招呼的,依自己喜好而選擇說您好的,是錯誤的。
在戶外工作的建築師們每天過著他們很酷的生活,在院子裡工作、開會、吃飯、曬太陽,當然也不忘叫上他們的朋友,晚上也順便開個趴,打算整個暑假就很酷的在院子裡度過。
我們主要的辦公室鄰近前院,是人來人往進進出出的地方。幾年前當我們在前院放戶外用桌椅時,住在前院的管理員就用她的盆栽們將桌椅圍了一圈,左右鄰居們就常常在此乘涼聊天。而我的辦公桌在窗戶旁,因此工作中常常有牆腳閒話可聽。這天,樓上的住戶們憤怒的向管理員表示後院的建築師們每天都在院子裡開趴,搞得大家沒辦法睡覺。管理員也在抱怨,他們將一個地址分租給很多人,她每天都收到很多新名字的郵件。
一個暑假,鄰居們的氣氛就是這樣一觸即發,原本相安無事的院落,變成隨時可能開戰對罵的緊張關係。某次我從後門進辦公室時,後院對門的事務所年輕老闆正和他的女員工有說有笑的在我們的桌椅上吃飯時(當然看到我開門還是一個不打招呼),樓上鄰居衝下樓來要他們說話小聲點,雙方就吵了起來。此時正是同一個院落裡,另一群每天開趴的建築師們被樓上住戶厭惡至極點的時刻,對門的年輕老闆正好撞在大家憤怒的槍口上。
被人家說:「說話小聲點!」我們通常會禮貌的會說聲抱歉,然後降低自己的音量。但這位年輕的老闆卻是振振有詞的和樓上鄰居吵架,覺得自己一點都沒有錯。今年的暑假,劍拔弩張的過到一半,後院的建築師們就回到自己的辦公室裡了。
相較於另一群在院子裡曬太陽工作的建築師,我們對門的建築師事務所則是小公司大機器。新裝修的辦公室乾乾淨淨整整齊齊。裝修的好不好看?那就不用說了,能把這種有味道的老房子裝修成新式大樓的日光燈管辦公空間,這種功力沒有一點僵化的腦子是做不到的。
這樣的辦公空間配上一個戴著眼鏡不苟言笑、穿著筆挺襯衫和乾淨羊毛衫的老闆,從外表上看來,是一個好學生誤闖放牛班的樣子。而這間公司的員工不像老闆,是「偶爾」會打招呼的人,不過他們還是面無表情上下班,不像是活著的人。
我常常和外子工作到一半,在休息時打開後門喝杯咖啡,看到對門的員工們每天從早到晚就是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穩如泰山、一動也不動,彼此間也不會說話,一整天就是沒有表情的盯著電腦螢幕,不太像是做設計的人。不過這一切都不干我們的事,大家各過各的就好。
週五的下午,因為罷工塞車,外子四點就離開辦公室去接女兒放學。他們在車陣中塞到六點多鐘,我也結束工作離開辦公室。我從後門出來,發現我們後門的牆邊有一小座山的垃圾。是誰把垃圾丟在我們門口?我看了其中一個廢棄大紙箱,是大型雷射印表機的墨水夾紙箱,原來是對門建築師。
我敲了敲他們的門,一個員工出來開門。我說:「您好,請問那堆垃圾是你們的嗎?」對方轉頭問老闆:「安湍,那些垃圾你要怎麼辦?」另一個房間傳來我聽不清楚的回答,眼前的人接著回覆我說:「我們一會兒就會拿去丟了。」
得到這樣的答案我感到非常不滿意,看著一堆的垃圾,要是被我那個性格暴躁的另一半看到,他應該會去找對門的建築師吵架,我得在他接孩子回來之前處理好這件事,以免他和鄰居鬧翻。我去找了管理員,管理員剛好不在,平日裡幫她工作的兒子跟我一起到後進的院落看那一座小山的垃圾。管理員的兒子搖搖頭說:「我真是受夠這些建築師,他們為什麼不放在自己門前?」
是啊,空曠多院落,他們的門前比我們還寬敞,這種自己門前整潔乾淨,別人家是垃圾場的態度我不欣賞。我再次敲門,請對方立刻將垃圾移開。此時那位年輕老闆氣急敗壞的衝出來,開頭就罵:「這位女士,我們相識一年多,您從來不和我打招呼,您現在一來就是和我說垃圾的問題,您這樣非常不對!」
法文有一句俚語是「混蛋就是自以為什麼都能做的人」,大概就是在形容這位年輕老闆。
我這幾週來因為女兒學校家長代表的關係,讓我從原本一直還是學生心態的害羞,瞬間蛻變為就算面對我最怕的「學校」、「老師」和「家長」都得要淡定又堅定的態度。此外和那些無比雞歪又機車的家長過招,也讓我不得不瞬間變成一位爭取自己利益的女王蜂,這幾週完全處在一個沒在怕硬碰硬的狀態。聽到對方這麼說,我當然也不甘示弱的迎擊:「我是會打招呼的,不過是和您的同事。不打招呼的是您!用我們的桌椅也不打招呼。您的垃圾麻煩放在自家門前,我們辦公室的門口不是您的垃圾場!」
說完我就和管理員的兒子離開,剛好在前院遇到買菜回來的管理員,我們就在說剛剛發生的事。此時,年輕的建築師老闆自己提著垃圾出來,看到我在和管理員說話就破口大罵:「因為垃圾這種小事妳也要跟管理員說,妳這個瘋子!妳是瘋子!」管理員和她的兒子同時回應他:「是您自己的問題,把自己的垃圾丟別人門前!」這位年輕老闆一路念念有詞忿忿地去大門口丟垃圾,回來的時候還想繼續對我怒吼,卻被管理員的兒子「嚇!」的一聲狂吼回去,好學生突然嚇到,以為會被揍然後憤憤的閉嘴走人。
對於這種狂吼亂咬的瘋子,大家都知道我回應的態度,就像在「巴黎一千零一夜」的M媽對我狂吼時一樣。我沒有必要因為對方的狂吼失態,而把自己也降低成那樣的水準一起潑婦罵街。經過我短暫而又豐富的人生經歷,我知道這樣的人一定有他自身的問題,而時間會慢慢的證明一切。
喔,這個故事的後記,是我那位去接小孩放學的另一半。原來他四點多出門時就看到這一座山了,只是他怕接孩子遲到而沒有處理。當我打電話給他的時候,正是瘋子建築師對我狂吼的時候,我另一半聽到吵架的聲音,居然在電話中說:「我們不要理那些建築師就好。」好像擔心我會把對方生吞活剝吃掉的勸架語氣,對此我早已經習慣,我另一半是標準「小孩打架先罵自己孩子」的個性。對孩子是這樣,對我也是這樣,什麼事情都是我們不對在先。像我另一半這種人在法文裡也有個形容詞,叫faux cool,就是看起來很隨意很酷,但事實並不是,看他對女兒的要求便知。
如同「巴黎一千零一夜」的開頭,這裡有著形形色色的人,有人道貌岸然,也有人衣冠禽獸,很多美好的外表下其實藏著虎狼之心。當然,也不是穿著體面,行為舉止就會得宜。我原本只是在藝文圈的同溫層內,往來的是許多好奇心強而思想自由的創作者,或博物館美術館裡的專家學者。現在因為女兒學校的關係,必需走出同溫層跟這些虎狼之輩交手。我如何在短短的幾週迅速蛻變為女王蜂?法國中學第一學期已經結束,歡迎大家明天同一時間準時收看「巴黎一千零一夜 - 女王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