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最大贏家--串流媒體》
投稿人|林宏廷
校正|沈子晴
❙串流媒體是什麼?
串流媒體英文翻譯為stream media,是配合現代人們網路播送收看的需求而設計。顧名思義此技術是將多媒體資料壓縮後,透過網際網路使資料分組如水流一般,分批傳送至用戶端。有別於傳統的傳輸方式,不須在使用前下載整...
《疫情下的最大贏家--串流媒體》
投稿人|林宏廷
校正|沈子晴
❙串流媒體是什麼?
串流媒體英文翻譯為stream media,是配合現代人們網路播送收看的需求而設計。顧名思義此技術是將多媒體資料壓縮後,透過網際網路使資料分組如水流一般,分批傳送至用戶端。有別於傳統的傳輸方式,不須在使用前下載整部影音,只須點擊影片,網站便能夠一邊下載一邊播放,而預先下載的部分則可作為一種緩衝,以減少時間成本。
-
❙串流服務的演進
最早的網路服務多以集中式架構為主,每位單獨的客戶端與提供內容的伺服器端,藉由固定的通訊協定來溝通傳輸的品質和傳送內容。不過,除了不易擴展規模外,集中式架構還有一個致命缺陷—頻寬。在那個頻寬價如黃金的年代,單就音訊服務一個使用者便得耗去128kbps,更別提消耗量更大的視訊服務了。於是,有人打算嘗試當時正流行的點對點服務架構(P2P)。在P2P架構下,所有參與者共同貢獻流量,因此伺服器端並不會有過度集中流量的問題,也不需要租用鉅額頻寬營運。但即使克服了頻寬限制,P2P卻因提供內容者同時也是客戶端,給予的頻寬品質等,仍不如伺服器端來得穩定,導致使用者體驗品質下降。近年來隨著網路基礎設施的普及,大家開始使用內容傳遞網路(CDN)來傳送內容。簡單來說,就是在多個地點建立如快取伺服器的節點,CDN會依使用者的下載行為與地點,自動指派較近、較順暢的伺服器節點傳送資料,這麼做既可以節省流量及頻寬,又能保障影音品質。因此在現今,利用CDN提供串流服務已成主流。
-
❙我們周遭的應用
1.娛樂產業
追劇好幫手Netflix、Disney+以及垂手可得的YT影片皆屬於串流的範疇。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YouTube影片播放介面的下方,時間軸紅點代表正在播放的時間點,紅線是已播放部分,灰線是已傳輸未播放,黑線則是未傳輸部分,恰巧反映出了串流的特色。
2.直播視訊
無論體育賽事的現場轉播,或是遊戲實況、網紅直播等等,都是串流技術的延伸。此外有觀看奧運的朋友們一定知道,即時傳送影像的輔助判決也是一種應用。
3.遠距教學
隨著串流的普及,各大學透過建立網課平台,讓學生們能夠自行運用與學習,且我們身為108課綱制度下的學生,利用開放式課程充實學習歷程亦是不可或缺的。
-
形成主流的原因
1.價格低廉
串流影音平台多半採包月訂閱制。以影視和音樂雙龍頭的Netflix及Spotify為例,月租費分別是270元(基本)和149元(普通),不僅比一張全票電影票便宜,甚至還比購買二手專輯的費用少上許多。
2.手機的問世
KKBOX亞太區董事總經理施盈良說,智慧型手機與寬頻的普及,讓串流平台加速進入一般民眾的生活之中。原本頂多只能透過筆電帶著走的串流服務,卻意外受惠於Apple引領的智慧型手機風潮,用戶有如爆炸性的成長。此外,不論是影片或音樂,不少廠商還提供多個裝置同時觀看的服務,跳脫電影院傳統的空間限制。
3.應有盡有
Netflix在美國擁有至少5000部作品,而Disney+更是提供了超過7,500集的影集內容。另外,藉由大數據分析每位使用者的習慣、喜好,達到準確投放廣告或推薦影集的目的,不但滿足了消費者包羅萬象的需求,也對企業本身大有裨益。
-
隱憂—盜版的猖獗
去年迪士尼受到疫情肆虐,故決定於今年同步在Disney +和戲院上映黑寡婦個人電影以力挽狂瀾。但誰也沒想到電影票房卻在第二周急轉直下,且還成為網路盜版下載數量之冠。串流服務除了初始成本低外,還有傳遞範圍廣這項優點。不禁令我思考,萬一有心人士錄製平台上的內容並放在盜版網站上,豈不等於催生了盜版的氣焰?一旦取得片源的途徑日益增加,那麼電影院獨家和首映的優勢將不復存在,只會出現更多類似x分鐘看完xx電影的侵權風波或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字幕組而已。
-
❙即將面臨的挑戰
疫情之下,串流影音平台整體營收上升、訂閱數飆漲,同樣地,各家業者背後的競爭也是越演越烈。Netflix花費10年時間累積的2億訂閱人數,Disney +不到兩年就已達到半數成就,且在過去一年裡,HBO Max更是宣佈2021年所有由華納兄弟製作的電影都將在HBO Max上首映。但有趣的是,縱使各家串流公司在市佔率上激烈較勁,發展路線卻十分不同。Netflix堅持原創精神, Disney + 秉持獨家播出的路線,HBO Max 則試圖拓展兒少領域。由此可見,各廠商正在開創自身的藍海市場,我想對使用者而言絕對是一大福祉。而在音樂方面,需要取得版權方的授權才能上架,所以相關法規的制定對他們來說是極大的保障。不過儘管串流服務問世後通過了「音樂現代化法案」,時至今日卻已過時了。最後,Line台灣內容事業副總經理張景雯認為,台灣目前使用串流平台,並且願意付費的用戶比例,能夠成長的空間還很大,故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下,平台業者該如何推出各族群想要的內容,並增進串流品質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
❙結論與反思
(請見留言處)
客戶流量英文 在 Ginny x 紐西蘭創業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門面擔當💪]
默默的也在畫廊上班三個星期了,在紐國都是從事苦力活的Me,第一次覺得: 工作也太輕鬆了吧!!
在開始上班之前老師一直強調這不是一份簡單的工作,兩年來都找不到對的人來做,除了站櫃臺接待客人以外,還要維護網站、上架商品、收發Email、打包、製作藝術作品證書、清潔、裱框...etc,在我之前已經走了好幾個員工,大部份的員工都可以處理櫃檯或是接待客人,但碰到維護網站大家就只能兩手一攤無語問蒼天。
本來我也覺得我可能不是那個對的人,畢竟都走了四五六個員工,其中一位還是資訊相關產業,到底是什麼難如登天的工作?!我都不敢說我是資X系畢業以免丟台灣人的臉😫 沒想到開工以後,工作卻完全超乎我想像的... ...簡單(咦)
原來老師一直說找不到對的人是因為沒有找年輕人!!網站是用shopify做成的,雖然我以前沒碰過,但花了一個下午試用了一下大概就懂得怎麼操作了,現在架網站真的很方便耶,遙想我那個年代用什麼Front page(不要再透漏年紀了!),大家都會抓可愛的gif圖裝飾網站,還要配語法做流量計數器、鎖滑鼠防抓圖,現在叫我說這些東西我都覺得古老(不要再說了😫)
不過這份工作還是有我覺得好苦手的地方,雖然電腦方面很ok,但是我的英文真的很不ok啊🤦♂️,偏偏又是一個需要接待服務的職業,每次有參訪者都好緊張,幸好會參觀畫廊的客戶通常也是有一定水平,茶水端出去後都不會太計較我的爛英文口語(絕對不是在說凱倫跟三寶沒禮貌哦😏)。倒是Email真的讓我好困擾,從出社會第一份工作寫英文信開始到現在可以說一點長進也沒有!都出社會超過10年了耶!每次回覆都要考慮好久,確認自己沒有寫得太失禮,這真的超難的啦!!一旦開始寫Email就覺得悲憤莫名,為什麼小時候沒有好好念英文😭
對了,這份工作還包括要當FB/ IG小編(God又要寫英文!),我連自己的粉專都衝不上去了🤦♂️,說到這個真的覺得我本人好古老,雖然IG常常看朋友發可愛的影片限動什麼的,但我就是懶(我就爛!),今天天氣很不好想說乾脆來拍拍畫廊的影片,沒想到居然還滿搞剛的,運鏡什麼的非專業人士我就不挑剔了,但編輯影片還要加音樂做轉場特效也太麻煩了吧!結果一個半天我都在弄影片,像個毫無產值的畜生(豬狗不如!)
Anyway,反正影片拍也拍了,可以給大家看一下我們的畫廊,畫廊本體是老師的豪宅,今天師丈看了影片認不出來在哪裡,還問我:
"誒這你家喔?"
"I wish 我也很希望這是我家,不過這是你家啦!"
今天就分享到這啦,雖然觸及率低不過我也沒在Care的,喜歡得趕快按讚分享收藏訂閱小鈴鐺!(明明就很care)
客戶流量英文 在 大人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當老闆和客戶把你當許願池,你要如何知道哪個功能必須先做呢?
在設計產品上,藍圖相當重要,「產品藍圖」可大可小,可以大到未來三五年,大方向是每年要做什麼功能,小到未來三個禮拜,每個禮拜要做什麼事情。
不論如何,「產品藍圖」的目標,是要希望團隊知道,他現在在做的東西,到底最後要成就些什麼?現在做的這個小螺絲釘,最後到底是大願景裡的哪個環節。
每個階段的藍圖,扮演著成就下一個階段的重要角色,一個好的一年「產品藍圖」,絕對不是兩個六個月的藍圖連在一起就算,而是仔細地想過,在這未來六個月做的這些東西、學到了哪些經驗,會解鎖或是影響下一個六個月的藍圖。
你可能會問「那我要怎麼知道,要放什麼功能在藍圖上呢?」
此時,找出投資報酬率最高的功能。
可以靠經驗評估,做哪個功能報酬率比較高,或是請數據分析師,幫你做個商業個案分析,推估一下如果做了這個功能,大概可以多賺多少錢,假如公司沒有數據分析師,那麼商業數據分析的工作,就是要自己來啦!
舉個例子,比如說,你網站以前沒有英文版,但你發現有百分之十的流量來自英語系國家,而且競爭對手的英文網站流量成長很快,於是你推估,如果做了英文版,應該可以增加百分之十的流量。
另外一個你想做的功能,是改進「分享給朋友」這個功能,因為你發現,現在很多人主動分享你們的網站在社群媒體上,你覺得如果加個「分享給朋友」的功能應該會增加流量,你發現,現在透過分享來的流量已經有百分之二十,用戶訪談也說希望分享的用戶體驗更好一點,如果讓分享更容易,數據分析師推估,應該會多百分之二十的流量。
接著你問了工程師,他說做分享只要花一周,但做英文版要一個月,那當然,如果你的目標是增加流量,你肯定優先做分享的功能。
很多時候,個案分析當然有點主觀,畢竟是根據數字和經驗判斷推論出來的,不見得精確,但你可以抓三個可能的區間,分別列出:最糟可以增加多少流量、最有可能增加多少流量、最樂觀大概增加多少流量。
如果是高報酬、低成本,當然立刻做;如果是高報酬、高成本,那就是賭一把,可以等高報酬、低成本做完再來做;如果是低報酬、高成本千萬別做;如果是低報酬、低成本,那就有時間再做。
所以在規劃產品藍圖時,首先要確保的就是對公司有價值的功能要優先排進藍圖之中,而不是一股腦把所有的功能都排進去。
想知道更多產品開發的訣竅,歡迎參考這堂將破400萬大關的【矽谷阿雅的產品經理實戰指南】,裡面老師將深入淺出地講解在矽谷進行產品開發的第一手經驗!是想要到頂尖軟體科技公司工作的你不可錯過的好課!
>>https://bit.ly/36d6DYk
客戶流量英文 在 廣告狂人 Madman Magazin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離留之間,廣告人如何決擇?】
社會驟變,不少廣告人在猶豫自己及公司的去留之際,Tomorrow Communications創辦人之一鄺志傑決定心動不如行動,將公司擴展至鄰近亞洲市場,從此香港外地兩邊走。
「想expand亞洲業務其實唔係近期嘅事,幾年前已經有哩個idea,又去當地睇過office,只係一直冇put into action。」他說。
決定走出去,因為在其他亞洲市場,鄺志傑希望找值得學習的地方,例如Digital experience、動畫、品牌建立等。他認為,現時香港廣告的主題過於單一。
「時下廣告太熱衷於二創、用明星,得返一兩招玩。客戶保守咗,冇乜安全感係事實。個個都衝流量,thematic、 branding創作變相少咗好多。我始終希望做有substance、有溫度啲嘅廣告。」
早前他為Breakazine第65期《離留誌》製作的短片「離留之間」,便是例子之一。
去片:https://madman-magazine.com/blog/chikit/
影片以「身份混沌」為起點,以「懸置未來」作結。有如此構思,因為香港移民潮湧,絕對是值得探討的社會議題,也是文化期刊《離留誌》希望聚焦的原因。
「一個人嘅作品唔多唔少都反映到一個人嘅characters。所以我做多咗關心社會嘅廣告,例如之前幫傷健協會嘅project,就覺得好有意義。」
廣告用黑白漫畫風描繪都市男女月台踏進地鐵車廂,和爬樓梯的一步之遙,再以「To you, it’s just a small step」串連系列,一句到位,帶出傷健人士面對的困難。
識玩、肯玩,NGO廣告都可以好好玩。
講到關心社會,不能不關心去年7月1日後在香港繼續做廣告的「前途問題」。當紅線越來越模糊,廣告界自然也不能獨善其身。然而,鄺志傑相信:「香港廣告唔會冇得做。難關每隔幾年都會出現一次,捱過就好。」
萬變不離其宗的過渡方法,依然是國際視野。
「我哋眼光唔應該只係喺香港,要國際化啲。以前香港嘅廣告經常入圍國際獎項,世界其他地方嘅人會有共鳴。宜家嘅香港廣告就算translate做英文,人哋都未必睇得明。」
我們仰望的日本、泰國等廣告各有特色,有些充滿著細節,有些閃爍著人性,世界通行。就算玩搞笑,笑位都應該click到香港以外的觀眾,至少亞洲觀眾,他說。
要帶領香港廣告再次走出去,在亞洲城市開設分公司只是第一步。在開拓市場、招攬regional 客戶之上,打外地市場也為了兼作橋梁,為香港創作人搭橋舖路。
「有多一個亞洲市場,就可以互相轉介唔同範疇嘅creatives,例如導演、3D製作人等,幫佢地衝出香港。最終,我哋想喺幾個亞洲城市都有分公司,遊走亞洲。」
「遊走」,也許正是這年頭的生存之道。想對家鄉有實在的貢獻,留底不是唯一道路。畢竟,天時地利人和都完美配合,哪裡還需要創意?
「香港人嘅能力可以周圍都做到野,只要自己equip返哩個能力,香港廣告唔會冇得做。」
#廣告人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