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浮誇一點,送自己一棟會館級別墅當禮物
因為我比較注重隱私,就不發外觀跟建案名稱了♥︎
包含設計裝潢,前後初估大概要花近3000萬
這真的是人生最貴、最衝動的一次決定
從看房到下訂付款,只花了5天的時間,很瘋狂
第一天自己去看,第二天親友去看
第三天爸媽去看,第四天約談價格
第五天約董事簽約...
今年浮誇一點,送自己一棟會館級別墅當禮物
因為我比較注重隱私,就不發外觀跟建案名稱了♥︎
包含設計裝潢,前後初估大概要花近3000萬
這真的是人生最貴、最衝動的一次決定
從看房到下訂付款,只花了5天的時間,很瘋狂
第一天自己去看,第二天親友去看
第三天爸媽去看,第四天約談價格
第五天約董事簽約,隔天付頭期款
⋯
簽完約出來的第一句話是問阿祥:我剛剛做了什麼?
我確信我會閃買房,但不會閃婚,大家別催了😆
發文也是當作紀念,我覺得很值得記錄一下✨
買房本來不在我的人生的目標之一,我傾向租屋自由
只是這兩年身邊朋友陸續都購置房產、新居落成
多多少少也有被她們影響,覺得已立業該成家了
⋯但真的從來沒有想過會這麼突然就下定決心⋯
買房是我26歲的第三個生日願望,臨時想不到來湊數的
我原本還在舉棋不定,內心偏向租屋到處跑,無壓力
結果不久就發生讓我下定決心買房的意外插曲🎵
我的房東突然說她的房子一年內從1800萬漲價到2800萬
所以要漲我房租,或者問我要不要買,可以算便宜一點
⋯我是覺得很瞎也很氣啦,就決定搬走自己買房了
全台灣都受到疫情影響,就妳房子一年漲一千萬?🙄
可是一找也找了大半年,合乎條件的物件很難找
我不喜歡那種一整排十幾間的建案或是公寓大樓
我喜歡有自己的私人空間,不喜歡壓迫感太重
而且我又不會開車騎車,得仰賴附近生活機能
但在宜蘭獨棟大多都是農舍在田邊,或是很偏僻
我真的沒辦法接受鞋子裡可能有蛇或青蛙
(不是開玩笑⋯我曾經要戴安全帽時發現裡面有壁虎🦎)
而緣分就是很奇妙,前陣子因緣際會看到新落成建案
總共4幢8棟,面寬7米,深14米,建材都用好的
每棟至少120-150坪,很適合我需要的大空間!
最重要的是,董事長很要求買方素質,會幫忙過濾住戶
對於工作、財力、家庭狀況都會調查清楚
目前所知,我的鄰居不是菁英高層退休就是公司主管
這種的吹毛求疵,恰好對到我這個處女座的胃
千金買屋,萬金買鄰!我深刻體會過好鄰居的重要性!
從看屋到下訂,被朋友們笑說買房子跟買菜一樣乾脆
其實眼光快狠準還是必要的,好東西不等人
我還硬是談走屋主自留戶,人家本來不賣要留著自己住
我一直叫董事長打去盧到股東答應,價格當然也就比較高🥲
但壓力也是動力,現在房子等於我的兒子,養兒防老👦🏻
以後老了就靠這兒子陪伴我,希望以後再買更多🏠👦🏻🤣
🏠新家附近是國中小學區+文化館+鄰近羅東商圈
500公尺內有4家便利超商,生活機能特別完善
最重要的是離我爸媽、外婆家都不遠,可以互相照應
一切都跟做夢一樣順利!真的是老天保佑🙏🏻
接下來就是要考慮裝潢事宜,也是最頭痛的環節
因為工作太忙碌根本沒有空處理,又卡到疫情
希望可以在明年生日前落成入厝(得先克服裝潢的選擇障礙)
到時候再邀請知心好友們來作客,真心很期待那天到來❤️
-♥︎♥︎♥︎
*關於頭期款,很多人都以為是長輩幫我出的,No~
爸媽爺奶這年紀就是要享福,不該再承擔壓力,我也捨不得
除了每個月的孝親費不能省,剛好疫情不能出國就全省起來
日常開銷實施節流,加上退租現在工作室,算一算都還過得去
最重要的是開源一些新的賺錢投資理財,嘗試不同領域合作
董娘知道以後,一直跟我爸媽誇獎說生了個好女兒☺️
知道我的年紀輕以後,對我也特別好,還跟我聊工作事情
甚至介紹他兒子跟我認識,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天才
不止跨級還有雙學位(印象是哈佛還史丹佛)
在美國google總部工作,現在回台灣投資副業
聊了一下他覺得我很有腦袋,我們互相欣賞能力
未來若有機會,甚至可能可以跟我來個異業合作
買一棟房子附加認識條人脈,也是意外的收穫💪🏻
宜蘭獨棟建案 在 地產秘密客 Ting & Sa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有去桃園虎頭山公園的人大概都有發現,在風景區入口處旁邊多了一棟外型簡鍊的清水模建築,這個案子是禾林建設的新作品「#禾林山知間」,#禾林建設 是一間很特別的建設公司,從室內設計起家的他們,對於空間佈局以及設計美學很有一套,去年我們也曾經開箱過禾林建設的青埔案,當時就對他們的風格留下深刻的印象。
▦
自從去年發了開箱文後,禾林建設 #吳瑞麒董事長 就成了秘密客的臉友,這次來開箱「禾林山知間」很開心終於跟他本人見到面,當然也聊了一下個案規劃的一些想法,我才知道,原來吳董高中的時候讀得就是旁邊的桃園高中,他還打趣地說:「因為太喜歡了,所以讀了四年XD」而「禾林山知間」基地前身就是桃園高中的教師宿舍,所以對他來說有著特別的情感。
▦
「禾林山知間」的位置非常特別,除了被216萬坪綠地環繞外,基地面國有地「亞洲矽谷5G新創園區」、桃園高中,視野相當空曠,四周大部分是低矮建築,從遠處看起來就像「獨棟大樓」,擁有良好的景觀條件。因為建築外觀設計上,建設公司希望謙卑的與自然融合,所以特別採用清水模這種質樸的材質來融合建築與地貌。
▦
這次產品的定位上,建設公司希望可以打造「度假式定居、定居式度假」的產品,這個發想的起因是因為吳董跟我們分享了他自己之前差點買了宜蘭度假宅的經驗,他覺得舟車勞頓去度假好像就失去了度假的本質,所以「休息不是去哪裡玩,而是一種放空發呆的生活。」#最近我們唯一最想做的事就是放空
室內茶屋的空間也很美!設置一張長桌,以及木質座椅、天花及書櫃,展現自然溫潤的沉靜氛圍,這裡可作為沏茶﹑品茶區,大面落地玻璃窗與自然綠意對話,坐在窗邊品茶與家人朋友共享愜意,讓人感受濃濃禪意氛圍。
▸《地產秘密客》官網:http://decohome1986.pixnet.net
▸《地產秘密客》建案搶先報社團:https://reurl.cc/j7vMnD
▸《地產秘密客》Youtube頻道:https://reurl.cc/AqagzE
▸《地產秘密客》Podcast:https://reurl.cc/N6ZN7q
▸《地產秘密客》官方LINE@買屋諮詢:https://lin.ee/9rdepZN
#地產秘密客 #在這只想放空
宜蘭獨棟建案 在 NINE ORANG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來來來~~~
剛剛老闆講的建案在這在這
夠實在夠便宜才敢跟大家介紹~
#群灃禾耘~
禾耘……以日式內斂 具有品味簡約設計
獨棟大器🏡,農舍規格🏘️,私家庭園🏝️
空氣清晰 環境清幽 綠意盎然 鳥語花香🌸🌷🌻🌾
位在宜蘭員山 同樂 (7-11附近)7-11對面已有很大的廣告看板
建地72坪
農地98坪
(B1)售價1468萬
(B2)售價1580萬
高貴而不貴~
花最少,買最好~僅剩2席🎉
#老闆說只要有買~
#他在送50吋電視外加一台冷氣
(僅限於所剩的這兩席喔)
(想要了解更多 私訊粉絲專頁或撥打👇👇👇
搶先專線☎️03-9358677
#獨棟別墅
#投資置產
#民宿包棟
宜蘭獨棟建案 在 拖鞋亮綠教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ㄚ亮移居 第一站 宜蘭探查
https://ligidea.blogspot.com/2019/09/blog-post_76.html
移居探查之旅
此心得只是阿亮小小的整理
不能保證與實際相同
若有任何錯誤請見諒
也請賜教馬上更正錯誤
ㄚ亮這學期有一些小小的時間
因此開始了新計畫
找尋下一個給孩子成長的環境
在帶孩子的釣魚任務中
經由朋友的幫忙下
偶然的讓第一站
來到了宜蘭
這次探查除了完成
釣魚任務(林憲坤 釣魚與養殖水生生物之有名youtuber)
與
找尋朋友(金正 厲害的生物名師外,遠走鄉下當小農)
另外花了半天多的時間在宜蘭各區亂晃
對於阿亮這個地理位置白癡
除了看導航地圖
其實不太知道自己身在宜蘭哪裡
就這樣隨處看、到處聽,而有了一些感想
據當地人說明
蘭陽平原
主要的灌溉水源來自蘭陽溪、宜蘭河、羅東溪與東山河,四大支流
而蘭陽平原主要生產稻米的地方來自
壯圍鄉、員山鄉、三星鄉與五結鄉
阿亮此次經過的有壯圍鄉(主要是釣魚)、五結鄉(住了一晚)、三星鄉(開車亂晃)、員山鄉(金正名師)
在員山鄉的內城
因為接近雪山山脈
有部分種稻水源來自山上所引流下來純淨泉水
據當地人表示
因在蘭陽溪較上方,且接近山邊
所以土地多為石頭,不像離出海口的五結那麼肥沃
但水源就是清澈的雪山泉水,水質超棒
這邊在幾十年前
只要用空心竹筒往地上插就會有地下水跑出來
然而若較為細看五結的google地圖
會發現有一間某企業的廠區,在這抽取水源
製造市面上看得到有名的礦泉水(......蘭)
再加上附近出現了幾家養殖香魚業者大量抽取地下水
因此現在可供灌溉且源源不絕的雪山水層已經下降許多
ㄚ亮帶著孩子來到三星一處最近有名的民宿
(孩子非常喜歡那個節目"阮三个")
隔著蘭陽溪與員山鄉對望的是三星鄉
這是蘭陽溪從山脈峽谷出來後
最先沖刷的地方,比剛提到的對岸
員山鄉內城肥沃許多
也因此在當時由陳定南縣長,大力推廣後
造就全台有名的"三星蔥"
五結鄉
一個得天獨厚
由蘭陽溪、羅東溪、冬山河
三河共同沖刷出來的肥沃土地
這是全宜蘭最好的種植水稻地
據說這邊的農田,不需要施肥
就能比其他地方都還有更為令人豐碩的產量
-------------------------------------------------
文末
此次到了宜蘭,隨處可見突出的獨棟
類似農舍的建築物特別是五結鄉
(也可能是在這邊住了一晚,所看到的狀況)
似乎建案工程最多
而往三星與員山方向,就相對少了許多
或許這只是阿亮有開到的路線,所看到的景象
也或許這跟交通地理位置(五號國道)有關
但是回家後到各大房仲網站搜尋一下
除了宜蘭市外,五結鄉的新物件的確很多
ㄚ亮心中感慨
若照當地人所述,最好的米是種在五結鄉
但現今似乎是最好的農舍也種在五結鄉
當年最好的米,換現今最好房
一種不勝唏噓的感覺
到宜蘭對阿亮來講,證實了一句老人的諺語
好的東西,沒幾年的好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