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宜蘭大學鬼故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宜蘭大學鬼故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宜蘭大學鬼故事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認真聽】#妖怪的誕生與妖怪學 | 日本的妖怪系譜 | 井上圓了、柳田國男、小松和彥、河合隼雄這些妖怪學者們 // 李長潔👹👺👻 . 妖怪,在當代日本流行文化中,有著非常豐富的表現,像是《妖怪手錶》、《鬼太郎》、《鬼滅之刃》等,散見動畫、電影、漫畫、電玩諸多不同的媒介文本中。對於日本大眾而言,妖怪不...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創意油管 IDEAS TUB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夏天到了,炎熱的天氣讓人想玩水去暑~ 但你知道有些行為容易被水鬼抓交替嗎? 水鬼留下的掌印為何都比成年人的小? 城隍爺曾經是需要抓交替的水鬼?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 大家有遇過水鬼的經驗嗎? 留言和我們分享喔! ⋄⋄⋄⋄⋄⋄⋄⋄⋄⋄⋄⋄⋄⋄⋄⋄⋄⋄⋄⋄⋄⋄⋄⋄⋄⋄⋄⋄⋄⋄⋄⋄⋄⋄⋄⋄⋄⋄⋄⋄⋄⋄⋄⋄⋄...
-
宜蘭大學鬼故事 在 創意油管 IDEAS TUB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6-04 22:00:11夏天到了,炎熱的天氣讓人想玩水去暑~
但你知道有些行為容易被水鬼抓交替嗎?
水鬼留下的掌印為何都比成年人的小?
城隍爺曾經是需要抓交替的水鬼?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
大家有遇過水鬼的經驗嗎? 留言和我們分享喔!
⋄⋄⋄⋄⋄⋄⋄⋄⋄⋄⋄⋄⋄⋄⋄⋄⋄⋄⋄⋄⋄⋄⋄⋄⋄⋄⋄⋄⋄⋄⋄⋄⋄⋄⋄⋄⋄⋄⋄⋄⋄⋄⋄⋄⋄⋄⋄⋄⋄⋄⋄⋄⋄⋄⋄⋄⋄⋄⋄⋄
✧ 訂閱追蹤
▪︎ 謝沅瑾命理/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yjls/
▫︎ 創意油管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ideastubetv/
▪︎ 創意油管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deastubemedia
⋄⋄⋄⋄⋄⋄⋄⋄⋄⋄⋄⋄⋄⋄⋄⋄⋄⋄⋄⋄⋄⋄⋄⋄⋄⋄⋄⋄⋄⋄⋄⋄⋄⋄⋄⋄⋄⋄⋄⋄⋄⋄⋄⋄⋄⋄⋄⋄⋄⋄⋄⋄⋄⋄⋄⋄⋄⋄⋄⋄
♡ 合作邀約歡迎聯繫
▫︎ frank@ideastube.co
⋄⋄⋄⋄⋄⋄⋄⋄⋄⋄⋄⋄⋄⋄⋄⋄⋄⋄⋄⋄⋄⋄⋄⋄⋄⋄⋄⋄⋄⋄⋄⋄⋄⋄⋄⋄⋄⋄⋄⋄⋄⋄⋄⋄⋄⋄⋄⋄⋄⋄⋄⋄⋄⋄⋄⋄⋄⋄⋄⋄
#水鬼#抓交替#玩水 #城隍 #抓痕
宜蘭大學鬼故事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認真聽】#妖怪的誕生與妖怪學 | 日本的妖怪系譜 | 井上圓了、柳田國男、小松和彥、河合隼雄這些妖怪學者們 // 李長潔👹👺👻
.
妖怪,在當代日本流行文化中,有著非常豐富的表現,像是《妖怪手錶》、《鬼太郎》、《鬼滅之刃》等,散見動畫、電影、漫畫、電玩諸多不同的媒介文本中。對於日本大眾而言,妖怪不僅恐怖,有時候更是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那到底妖怪是甚麼?跟鬼與幽靈有甚麼不同?還有專門防範瘟疫的妖怪?
.
剛好最近應 #曉劇場 的 #鐘伯淵 的邀請,與知名妖怪畫家/作家 #角斯,一起在宜蘭大學進行線上講座,漫談「#妖怪文化與創作」。我系統性地整理了一下「妖怪學的系譜」,就順勢將講座的內容做了整理,分享給大家。
.
📌 #今天的內容有:
.
▶ 妖怪文化與創作
▶ 我想要看到鬼
▶ 妖怪幽靈的起源與區別
▶ 什麼是百鬼夜行
▶ 妖怪學的誕生與系譜
▶ 妖怪博士—井上圓了
▶ 民俗學大咖—柳田國男
▶ 妖怪研究大師—小松和彥
▶ 傳說中的心靈解析—河合隼雄
▶ 防護傳染病的妖怪
▶ 當代台灣的妖怪復興運動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pi4iq8er97a08905t3dfzo4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KnwheK-Gr11ZYd6OLW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4Xu5k2MuYVPMp8s5SDR4nK?si=oYl7WuVRSv-Sp2VV14WMww&utm_source=copy-link
.
📣 #Apple 聽這裡:https://reurl.cc/W3kldk
|
///// 完整論述 ////
日本自古就有大量關於妖怪的傳說,像是土佐光信的「百鬼夜行繪卷」、鳥山石燕的「畫圖百鬼夜行」,後來還有柳田國男民俗學、小泉八雲的怪談文學、水木茂的妖怪漫畫。妖怪對於日本人的精神生活影響深遠,相關文化的淵源流長、系譜龐大。
.
▓ #鬼妖怪與幽靈的區別
.
首先,我們先來區分一下「鬼」、「妖怪」與「幽靈」,雖然他們都是會令我們害怕的東西,但在不同文化的解釋上,有著不同的發展脈絡。在中國的脈絡裡,妖指稱著「異常」的現象,怪則比較複雜,包含「異常現象」與「異常事物」。(廖翊如,2018)
.
我們以日本文化為範疇,對妖怪的想像起自於繩文時代的萬靈想像,世界萬物都具有某種神異,以其作為解釋自然的邏輯。進入到平安時期,妖怪的概念開始快速發展,明確地《續日本書紀》裡寫到,龜寶八年(777年)時皇宮中妖怪頻傳。江戶時期,「お化け」、「百鬼夜行」等相關的詞彙,開始頻繁地使用,透過風俗畫卷、說書、物語等形構與流傳,鬼、妖怪、幽靈成為人人口耳相傳的重要故事主題。
.
當然,怪異事物的光譜遼闊,我們做一個普遍上日文中的分類說明。傳統中的おん(後來搭配漢字的「鬼」),指稱「隱」的事物,說的是各種被集體排斥、感到害怕的事物,其包含被作為鬼的人,和想像中的鬼,兩者會互相影響,例如怨靈菅原道真。後來鬼的形象越趨明顯,指的是「酒吞童子」、「桃太郎故事」裡的那種長角的妖怪(青鬼、赤鬼),在神社寺廟裡有許多祭典都圍繞著「鬼」這個角色,有著濃厚的佛教傳播色彩,而牛角虎皮的形象,則來自中國風水上鬼門的概念(北東=丑寅)。因此,鬼可以說是一種「惡」的綜合,有時候甚至是「盜匪」的借代。
.
妖怪(ようかい),則是泛指奇怪的現象或物,像是河童、天狗、傘怪等。原本較無描繪型態,後來,從室町時代開始,像是土佐光信的《百鬼夜行繪卷》,開始以畫卷做出各種妖怪型態的描寫,如枇杷、傘、魚等。土佐光信將原本就存在的妖怪想像,首次進行視覺化,也奠定了日後江戶時期大眾對「百鬼夜行」的娛樂興趣。
.
而幽靈(幽霊)就是台灣文化中的「鬼」,指的是人的魂魄的延伸。幽靈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事記》裡黃泉的故事(大家應該知道吧),平安時代也有影響國家政治史的三大怨靈—「菅原道真」、「崇德天皇」、「平將門」。室町時代後開始有許多以「幽靈」為主題的能劇與歌舞伎,後來就出現很多大家孰知的《四谷怪談》、《皿屋敷》、《牡丹燈籠》三大女鬼故事,而幽靈的形象(小雪)也在畫家圓山應舉的水墨畫中奠定(加治屋健司,2011)。
.
江戶時代以降,這些妖魔鬼怪的故事成為日本社會文化中重要的成分,直到今天,我們總也能在大眾文化的許多地方,遇見它們,像是各地的吉祥物不就正是某種地方文化妖怪化(具體化、現象化)的實現。
.
好啦~以上我們是以一個概論的形式來討論「妖怪」,接下來,便以日本學術界對「妖怪」的論述,來做一個系譜性的研究。
.
▓ #虛怪與實怪的妖怪哲學
.
若要說第一位將「妖怪」作為研究對象的學者,就是井上圓了。生於1858年的井上圓了,做為一名哲學家、佛學家,怎麼會去研究妖怪呢?還被號稱為「妖怪博士」。圓了研究妖怪的目的,在於探討「人心的近代化」(人心の近代化),希望透過分析妖怪的存在,來去破除日本傳統中陳舊的迷信。這裡的「妖怪」指涉一種「學術用語」,指稱各種非合理正常的事物與精神(三浦宏文,2017)。
.
1887年井上圓了出版《妖怪玄談》。明治時代初期,有許多強調「不思議」的社會現象,像是「狐狗狸降靈術」(こっくりさん)(類似碟仙的占卜巫術)、「鬼門」等,讓井上認為應該要「除魅」與「近代化」。井上將妖怪當作一種現象,並且區分出「虛怪」、「實怪」,虛怪是人為的妖怪現象,又分成主觀與客觀上看錯的「誤怪」,與意圖製造出來的「偽怪」。(甲田烈,2014)
.
而真正從自然真實派生出來的實怪,則分成對自然現象進行有限解釋的「仮怪」(假怪),像是用鬼的肆虐來解釋瘟疫的傳播,和統攝萬物現象運作的「真怪」,例如「太極」、「真如」等。從井上圓了「妖怪哲學」來看,我們必須要拂除假怪,關照真怪,使事物合理,便是讓市井常民的生活更加明亮。(井上円了,2001)
.
▓ #江馬務的妖怪變化史
.
再過渡到大正時期,歷史學者江馬務則將「妖怪」的主題,聚焦在視覺文化上,這些不可見的妖怪,是如何在歷史的過程中,被化成具體的形象。江馬務的《日本妖怪變化史》(1923),透過風俗畫來解讀妖怪形象的變化,對妖怪、幽靈、鬼做了細緻的分類,例如區分出人、植物、動物、物品、無法解釋的現象等怪異類型。江馬務與井上圓了有所不同,他並不認為妖怪是一種現象,而是將其作為古代社會的真實:既然古代人相信有妖怪,那研究妖怪就等於研究古代風俗民情。也就是從客觀的社會變化,對照人類對妖怪的主觀想像;透過妖怪的形象變化,來理解常民文化的面貌,尤其是造型化、視覺化後的妖怪。
.
▓ #柳田國男的妖怪民俗學
.
1936年,第一位使用田野調查方式對民俗進行考察的學者—柳田國男,出版了專論妖怪的《妖怪談議》。柳田國男基本上是拒絕井上圓了的「除魅」論,並承接江馬務對妖怪民俗的興趣,進行大量的妖怪故事蒐集。《妖怪談議》等著作的重要貢獻就是,採集了全日本的妖怪故事,並分析其種類與分布;區分出妖怪與幽靈的差別(基本上兩者是對立的);最後,柳田國男將妖怪的出現看作是神靈信仰的衰退。雖然將妖怪看作是神靈信仰的衰退被受批評,但這樣的觀點直接影響了後來的當代妖怪學大師小松和彥。(小松和彦,2001)
.
除了《妖怪談議》外,柳田國男還整理與撰寫了《幽靈思想的變遷》、《狸與鬼神學》、《巫女考》、《遠野物語》等。這樣對故事的蒐集,是柳田國男的民俗學基礎,他認為「有形文化」、「語言藝術」、「心意現象」,是了解民俗的三條路徑。其中「心意現象」(或說精神世界),是把握文化架構的終極目標。所以研究妖怪,就是了解日本人恐懼感的原初形式,也是那些沒有被外來文化所影響的深層部分。
.
▓ #當代妖怪學大師小松和彥
.
如果提到妖怪研究,必定無法迴避文化人類學家小松和彥。承接著柳田國男的妖怪民俗學、妖怪口述文學、妖怪宗教學,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的小松和彥,更進一步以結構主義、符號學的社會科學觀點與方法,對所蒐集的故事傳說與繪卷進行分析。小松的結構主義方法強調,「妖怪」現象不僅是物件和事物的總和,這些物件和事物背後都另有涵義,研究妖怪就是研究人心人性、研究社會狀況。小松和彥是一個高產量的研究者,《憑靈信仰論》(1994)、《異人論》(1995)、《惡靈論》(1997)、《神明的精神史》(1997)、《妖怪學新考》(1998)《怪異的民俗學》(共8卷)(2002、2001)、《京都魔界案內》(2002)、《異界與日本人》(1998)等,還有一堆沒寫上。
.
在小松和彥的研究下,所謂的「妖怪學」正式成為一種研究領域,或研究取徑,他的《妖怪學新考》(1998)融合前人之大成(像是柳田國男對文化心靈的追尋,或是谷川健一《魔之譜系》中妖怪(敗者)支配人類(勝者)的政治想像)。他開展了透過妖怪來理解人類社會結構、精神歷史與內心狀態之間關係的方法論。小松和彥主要以「妖怪概念」作為分析社會的架構,其領域有「妖怪現象」、「妖怪存在」、「被造型化的妖怪」。
.
妖怪現象是指某種不可思議現象解釋的超自然假設,這是一種感官上、情感的恐懼現象;妖怪存在則是指未成為祭祀對象的妖怪現象,無法被解釋的現象在江戶時代轉化為存在;造型化的妖怪指涉被形象化的妖怪存在,在室町時代、江戶時代大量被生產與再生產出多元的妖怪視覺化樣貌。而「超自然」的現象解釋,變成為修補日常與超常之間斷裂的論述話語。
.
對我而言,妖怪是一個上層概念,其與神、人形成一個動態的關聯,也解釋世界的圖式。這個圖式明顯地揚棄柳田國男的「神靈衰退說」,將妖怪提升到與神明平等的超自然位置。
.
並且妖怪是出現於非日常的「異界」,而這種地理上的實質異界(邊緣地帶),混合在村落、鄉鎮、都市三類的「社會生活」中,如此一來將異常與日常縫補起來,更加能理解日本人的文化心靈。
.
小松和彥的《京都魔界案內》是我的啟蒙。想到幾年前在日本書店看見小松和彥監修的《京都魔界案內》雜誌版,真的是眼界大開,原來可以用妖怪鬼魅的故事與空間,去詮釋整個京都的歷史、地理、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面向,還可以拿來當作旅遊手冊,增添遊歷的趣味。
.
▓ #諏訪春雄的幽靈論
.
近世文學家、藝能史研究者諏訪春雄,也對這些妖魔鬼怪非常有興趣,著名的研究主題是「蛇」,他詳析了中國、日本的「白蛇」故事。在《日本の幽霊》(1988)一書中,諏訪春雄也區分了妖怪與幽靈,他認為,幽靈是人類的延伸,是祖靈信仰的產物,通常出現在「他界」,相較而言,諏訪春雄認為幽靈形象與故事是較為嶄新,且幽靈通常是純真而容易相信他人的人,即使受到欺負也不知道怎麼反擊,這樣「一心一意」的人,最後就成為幽靈。妖怪則是一種生物,是泛靈論的產物,通常出現在「異界」。他界指的是與人間平行、對稱的「死後的世界」,而異界就是「無序、恐怖、反常的世界」。
.
▓ #河合隼雄的怪奇精神分析詮釋學
.
從河合隼雄的榮格學派精神分析角度來看,「異界」正是無意識的領域,是非日常、例外、內在、感性、混沌的,因此,他非常重視異界中的日本傳說,其詮釋著日本人的文化心靈結構。在讀河合隼雄之後,非常深刻地體悟,所謂的心靈,就是文化,一種不可言喻的內外統合意義世界。像是「浦島太郎」、「鶴妻」等,都反映了日本人精神世界的個體化面貌。(河合隼雄,1982、1994;千野美和子,2009)
.
我們以在疫情中爆紅的妖怪—アマビエ為例,在社群媒體爆紅的這隻妖怪,就反映了大眾社會的不安情感,以及期待療癒與未來(預言)的心靈撫慰。
.
▓ #妖怪研究的當代觀點
.
總結而言,妖怪自古就存在,進入到明治時代之後,學者們將妖怪與人類心靈做了一個整合地理解,更在這樣的基礎上,展開民俗學的研究取徑。我們要說妖怪是什麼呢?綜合來說,它們有著「有形のもの」(the tangible)與「無形のもの」(the intangible)的存在方式,甚至,也可能是一種「有形と無形のあいだ」(between tangible and intangible)的存在方式,而各種妖怪鬼魅存在,正是社會文化的本身具現。(廣田龍平,2014)
.
當代的妖怪研究,在80年代後加速地興起,無疑是一種日本人對日本傳統文化消失的「鄉愁」。1990-2000年的妖怪鬼魅流行文化與文本的興起,無疑的,也是某種對日本文化的自我審視與在生產。不過從狐狸、天狗類型的妖怪逐漸消失在現代都市中,與大量增加的人系幽靈出沒,可以見到人對自然敬畏的遠離,對現代生活人間關係的疑慮,更反映了個人主義化的趨勢,人人以自己的認知結構來劃分「異界」,於是,恐怖的事物更加地個人化,而非顯現為傳統集體性的鄉野傳說。不過別擔心,妖怪的活力還是充裕滿載,小松和彥說:「只要人類存在,妖怪就不會消失」,「研究妖怪,就是研究人」。
.
▓ #台灣的妖怪再生產與消費
.
近年來,日本的妖怪不斷在大眾/次文化場域推陳出新,從充滿萌元素的動漫至詭譎的推理小說,再到妖怪的周邊商品,這股妖怪旋風也吹至台灣,掀起一陣「模仿」熱潮,從溪頭妖怪村、臺中經貿夜市以妖怪作為經營特色方針,都可以看出妖怪符碼的挪用。
.
然而,台灣妖怪的出現不僅僅可以視作商業流行符碼操作,更應該深思臺灣文化中對妖怪的刪除與找回,探索背後的文化脈絡與焦慮。妖怪是一個地方的人們,利用他們有限的知識與想像力,去理解生活周遭的環境之後所產生的心理投射與文化創作(廖翊如,2018)。無論是系譜性、系統性地去回顧、整理台灣的妖怪田野,引出資料中妖怪的形象,或是更進一步去創作出新的鬼魅妖怪,像是《還願》這樣的遊戲作品,或近期興起的妖怪文藝。都是對人們日常生活的重新賦給意義,增加大眾文化的趣味與厚度,更可成為對社會的描述、紀錄、探索與批判。
|
📒#參考文獻
.
1. 井上円了. (2001). 妖怪学. 井上円了選集, 21, 13-94.
2. 高橋直美. (2001). 井上圓了と妖怪学の現在. 井上円了センター年報, (10), 97-118.
3. 甲田烈. (2014). 円了妖怪学における 「真怪」 の構造. 国際井上円了研究, (2), 250-271.
4. 三浦節夫. (2014). 井上円了の妖怪学. 国際井上円了研究, (2), 285-311.
5. 井関大介. (2017). 井上円了の妖怪学と心理学. 井上円了センター年報= Annual report of the Inoue Enryo Center, (26), 95-116.
6. 三浦節夫. (2001). 井上円了と妖怪学の誕生. 井上円了選集, 21, 464-493.
7. 小松和彦. (2001). 井上円了の妖怪学とそれ以後. 井上円了選集, 21, 449-463.
8. 三浦宏文(2017). 井上円了の哲学と妖怪学の目的.
9. 馬場真理子. (2014). 妖怪. 東京大学宗教学年報, 32, 237-239.
10. 川野明正. (2020). 漢語における 「妖怪」 概念-日・中・台の概念比較.
11. 江馬務. (1923). 日本妖怪変化史. 中央公論新社.
12. 廖翊如. (2018). 臺灣大眾文化中的妖怪再現與生產. 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 1-87.
13. 加治屋健司, & カジヤケンジ. (2011). 日本の中世及び近世における夢と幽霊の視覚表象. 広島市立大学芸術学部芸術学研究科紀要, (16), 37-44.
14. 諏訪春雄. (2010). 霊魂の文化誌: 神・妖怪・幽霊・鬼の日中比較研究. 勉誠出版.
15. 冨安由真. 心霊表象論: 心霊イメージの変遷から読み解く 「不気味な」 表現の可能性.
16. 小松和彥(1998)。妖怪學新考。講談社。
17. 千野美和子. (2009). 日本昔話 [鬼が笑う] にみる母性. 京都光華女子大学研究紀要= Research bulletin of Kyoto Koka Women's University, 47, 105-120.
18. 河合隼雄. (1994). ユング心理学入門 (Vol. 1). 岩波書店.
19. 廣田龍平. (2014). 妖怪の, 一つではない複数の存在論―妖怪研究における存在論的前提についての批判的検討―. Journal of Living Folklore.
20. 河合隼雄. (1982). 昔話と日本人の心. 岩波書店.
|
#也太長
#謝謝大家聽我囉唆
宜蘭大學鬼故事 在 二師兄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雄,幸福城市,光榮之都。
戰爭迫近,人心惶惶。
無數驚慌的民眾聚集在佛光山上。
他們所尋求的並不是虛無飄渺的精神慰藉,而是實質上的武力庇護。
畢竟全台灣最先進的空中軍事力量「宇宙戰艦佛光號」就位於此處,
蒼老的艦長坐在大佛頭頂內部的駕駛艙,無奈地笑了笑。
「艦長,還不開船嗎?」一個船員問到。
艦長固執地搖搖頭。
「佛光號不是為了內戰而建造。」他已經將這句話重複了一千遍。
的確,這種規格外的戰力本來就不該投入內戰。
彰化泛用型武裝機甲,大佛號。
宜蘭龜山島核子潛艇,玄武號。
高雄泰坦級宇宙戰艦,佛光號。
這三樣分別代表台灣陸、海、空最頂尖軍事力量的超兵器,從來就不是為了要打自己人而存在。
彰化已經壞了規矩,若非當時大佛機甲無人駕駛,恐怕台中軍團早在彰化一役就會全軍覆沒。
更何況,戰爭的規模不該再擴大了,編輯真的會生氣的。
「難道我們要眼睜睜看著高雄被台中侵略嗎?」年輕的船員憤怒地握拳。
艦長露出神秘的笑容。
「你真的以為,高雄沒有別人了嗎?」
□
西子灣大學隧道口。
大量猴群集結,齜牙咧嘴、毛髮怒豎。
他們是這所學校真正的統治者,宿舍裡的每寸土地都是牠們的巢穴,行人手裡的每份餐點都是牠們的食糧。
這裡是牠們豢養人類的動物園,牠們誓死捍衛的領土,牠們的花果山。
牠們在等,等牠們的齊天大聖吹響開戰的號角。
□
鳳山區。
本該車潮洶湧的十字路口,此刻宛如時空停止般寂靜。
數十輛汽機車遠遠停在距離路口十公尺處,彷彿被一道無形的結界阻隔在外。
所有人都低著頭,不敢看向前方。
即使是當地最兇狠剽悍的飆車族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往前。
他們都知道,有個鬼故事等級的在地傳說,會在這個十字路口出沒。
一名計程車司機吞了口口水,方向盤上的雙手微微顫抖。
扣。
有人敲了敲車窗。
司機渾身劇震,巍巍轉頭看向窗外。
一張面無表情的蒼老面孔貼在車窗上。
他戰戰兢兢地搖下車窗,勉強擠出笑容。
「阿婆,有什麼事嗎?」
阿婆沒有回答,陰測測地抬起手,一隻手抓住寶特瓶,另一隻手握著一顆柳丁。
阿婆握拳,柳丁黝黑的手掌中悲哀地扭曲、變形,發出空氣擠壓的啾啾聲。
司機瞪大眼睛,一股水果發酵過度的酸味緩緩滲入鼻孔。
他從沒見過這麼不衛生的手榨柳橙汁。
不,與其說是手榨柳橙汁,不如說阿婆正在徒手虐殺那顆柳丁。
死於非命的柳丁噴出黃黃黑黑的屍水,沿著阿婆的手掌流入寶特瓶。
「要喝果汁嗎?」阿婆遞出寶特瓶。
司機把頭搖的跟波浪鼓一樣。
框啷。
阿婆將裝滿果汁的寶特瓶丟進車內。
「二十塊。」阿婆命令。
「……」司機大腦當機,機械而僵硬地拿出二十塊給阿婆。
綠燈。
阿婆滿意地點點頭,向後退了一步,隨手幹走一個機車騎士掛在握把上的鹹酥雞,然後鬼魅一樣消失。
所有用路人不約而同鬆了口氣,他們都知道,不論來的是什麼樣的敵人,都無法安然通過這個路口。
因為這裡有全世界最恐怖的地縛靈,鳳山水果阿婆。
阿婆一個人,就是高雄軍最固若金湯的防禦設施。
□
鳳凰山,軍事用地。
高聳的草叢間,幾道輕微的呼吸聲起伏。
一個極擅長隱匿氣息的小隊埋伏在草叢間,鋼盔頭帶上插著以假亂真的雜草,臉上塗抹著迷彩顏料。
他們是精銳中的精銳,匿蹤戰爭的行家。
他們有自信,台灣沒有任何一支部隊能夠發現他們的蹤跡。
除了鳳姐。
噗噗噗……
摩托車的引擎聲由遠而近,一名頭戴斗笠的婆婆騎車經過。
摩托車後頭載著一個箱子,車身四周都綁滿了塑膠袋。
箱子裡裝著熱騰騰的肉粽,塑膠袋裡放滿一瓶瓶冰涼的飲料。
隊員們停止呼吸,幾乎與環境融為一體。
「還躲啊?」老婆婆下了車,隨意一腳踢在其中一個隊員的屁股上。
她就是鳳姐。
無論部隊操課的地點多麼隱密,無論士兵偽裝的技巧多麼高明,鳳姐都可以騎著那台摩托車找到你,然後為你帶來一顆20元的超便宜肉粽。
就算是野戰部隊實彈演習,鳳姐的肉粽照樣能在槍林彈雨裡熱銷。
很多人認為,鳳姐就是台灣北部粽永遠打不贏南部粽的主因。
然而,如果你以為鳳姐賣的只有肉粽,那就大錯特錯了。
舉凡鋼盔被同梯幹走、子彈遺失、槍枝損毀,甚至女朋友兵變,鳳姐都能幫你搞定。
在步校或陸軍官校待過的人,或多或少都賣鳳姐一個面子。
大家的口袋裡都有一張名片,上頭寫著鳳姐的電話號碼,那是關鍵時刻的保命符。
鳳姐一個人,就是高雄軍最強大的後勤補給。
□
中正體育場,高雄市健訓中心。
昏暗的小屋裡,鐵鏽味瀰漫。
一名身形矮小的老婆婆正看著牆上老舊的小型電視機播放的新聞。
這裡本來就是港都魔鬼筋肉人聚集的場所,aka怪獸與他們的產地。
這位老婆婆更是怪物中的怪物。
老婆婆喝了一口自己泡的咖啡,沒有端杯子的那隻手,正輕輕勾著一根奧林匹克標準槓。
她勾動手指,用不可思議的超高速單手揮舞著長槓,轉筆一樣輕鬆寫意。
悶熱的小屋裡颳起一陣又一陣充滿壓迫感的強風,止滑粉在暴動的氣流中飛舞,下起一場躁動的雪。
寶刀未老這句成語用在她身上未免顯得太過抽象。
對她來說,鍛鍊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數十年如一日。
她是台灣健力界的長青樹、多項世界紀錄保持人、永遠都是現役的超級戰士。
我很久以前就提過,她的存在,與其說是國寶,不如說是世界遺產等級。
不論過了多少年,我都不會忘記大學期間從這位沒有血緣關係的阿嬤身上得到多少鼓勵。
同時我也相信,健力阿嬤一個人,就是高雄最純粹、最大規模的暴力。
□
水果阿婆、鳳姐、健力阿嬤。
多年來,高雄每一天平安的過去,都得感謝這三位超齡小女警的努力。
這一陣子,高雄人被嘲笑太久了。
他們急欲透過這場戰爭向全台灣證明,港都擁有的深厚底蘊,你們惹不起。
宜蘭大學鬼故事 在 Sonia小萱。工程師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工程屍出差日-鬼月/來講我親身經歷的故事吧//
哈哈哈感謝大家昨晚提供給我的故事
結果姐還是沒膽把它們看完,決定等今天日正當中再來讀🙈🙈🙈
#到底是有多俗辣
不過既然提到鬼故事了,
也來跟大家分享一個我親身經歷、保證真實的小故事
#之前有分享過在Blog看過的人可速速跳過
在我大學時,我在我家院子養了兩隻浪貓
其實本來是養貓媽媽,而她沒多久生了一隻小貓
小貓長的超級可愛,是我見過最可愛的貓咪
圓圓的臉大大的眼睛,活脫脫是鞋貓劍客的真實版🐈
因為當時父母不讓我們收編,
所以我會定時在家裡院子放飼料菜飯餵養;
而兩隻浪浪總會定時來用餐。
貓媽媽是獨立的成貓,他只有晚餐時段出現、吃完食物就會離開;
而小貓不一樣,從小出生在院子,他把院子當作他的家,
一整天都賴在院子裡,也特別黏我😌
每次我們出門散步,他總會偷偷跟在後頭或黏在我們腳邊。
我父母曾經想趕她出院子讓她獨立自主
有次全家出門三天到宜蘭郊遊,想說沒餵食她總會自己找食物了吧?
結果回到家差點沒暈倒,她餓到把後院種的蔥通通吃光😂
👉🏻她餓著肚子吃蔥,也不肯離開她的小地方
從此以後我都瞞著爸媽多餵食她食物
她也特別黏我,我也幫她取名《布穀》
直到有一天,兩隻貓咪不知道吃到了什麼東西
身體出現不適的現象,開始不吃喝
#後來才知道附近鄰居討厭貓咪亂扔老鼠藥或毒藥
萱媽以為他們只是一點不舒服,還特別去買了魚熬煮湯想給他們補補身體
而我記得,魚湯成為了他們的最後一餐...
只喝到一半,母貓就先離開院子了
以前從來沒有吃一半離開的狀況⋯
而小貓,在喝完魚湯後
她這輩子第一次的,從院子離去
《在後來的日子,我再也沒看到她們》
老一輩的人都說,動物在離世前會找地方躲起來以免主人傷心;
我和父親街頭巷弄到處找兩隻貓的身影
母貓,在我家後面的廢棄工廠角落找到了,那捲縮成一團的白骨。
但小貓屍體始終沒找到,但我也已經心知肚明
後來的日子,我還是每天在院子裡更換小貓的水碟
每天期待她會出現....儘管我知道她已經不在了
直到大約一個月以後吧,有天晚上我跟我媽在緊鄰後院的廚房開心聊天;
萱媽剛從後院開門剛踏進廚房,我轉頭一看
👉🏻萱媽剛走過的位置,小貓就坐在那邊!
怎麼那麼快?萱媽怎麼沒看到?
那時候我沒細想。
我們只隔一個後院的紗門,小貓坐在後院離我不到10公尺的距離⋯
她靜靜的一直盯著我看,頭微微的歪著一邊,
臉頰好像更飽滿點了,一樣是那麼的可愛無辜
我們就這樣對望了一陣子,我確定她是我的小貓😌
但心裡有說不出的怪,因為她很靜、非常靜止的望著我
#養過貓咪的都知道貓咪尾巴很難靜止不拍打
我開心地馬上跟旁邊的萱媽說:
“媽~小貓回來了耶”
我媽看了一眼、卻回我: “在哪裡?沒有啊”
在我轉頭不到1秒的時間,小貓消失了.......
第一秒我馬上衝到後院
連接我家後院的是一條長長走廊,我馬上奔出走廊看著空曠的大馬路,
完全沒有任何貓咪的身影
在那麼短暫的時間裡,就這麼消失了
還記得那晚我在院子裡大哭了好久好久
我知道小貓是回來看我的,
她要跟我說她還記得我、要我安心不要再找她
要我不用再更換水碟等她了....
一直到現在,每次看到院子新來的浪貓
我都會想起曾經黏在我腳邊的布榖😌
希望妳現在一切都好,
已經不會被欺負,有疼愛妳的家人們
希望,我們有一天還能再見面:)❤️
#如果能重來一次我要給妳一個完整的家
#請正視並尊重浪浪生存權
#不是她打擾我們環境
#是人類自私的剝奪動物們棲地又惡意遺棄
#這應該是最溫馨版的鬼月故事吧😌
#我好想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