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宜蘭土地實價登錄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宜蘭土地實價登錄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宜蘭土地實價登錄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宜蘭土地實價登錄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04的網紅酸酸時事鐵絲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台灣是可以追溯南島語言最古老的地點。幾千年前,這些語言由台灣傳到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嶼。南島語族最早起源於台灣」 【回顧】 一「兩岸哪裡一家親!研究:台灣人基因與中國不同」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59641420842601&id...

  • 宜蘭土地實價登錄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27 02:47:20
    有 1 人按讚

    「台灣是可以追溯南島語言最古老的地點。幾千年前,這些語言由台灣傳到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嶼。南島語族最早起源於台灣」

    【回顧】
    一「兩岸哪裡一家親!研究:台灣人基因與中國不同」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59641420842601&id=584986081641475

    Jacky Cheng:台灣人,您對母親到底了解多少???

    台灣文明,您知道台灣歷史四百年只是幼稚園程度,了解南島語族發源地是台灣,也只是小學程度而已,您懂得Paccan是原名,"您好"叫"台灣",四千年前遠洋Manga雙船體(與艋舺的台語同音,當然也與菲律賓的螃蟹船同音,但菲國學不到精髓,只能短航),傳出去台灣文明玉石珠算,給南洋與中土....總算是有中學程度了,12000年前的姆大陸,亞特蘭提斯陸沉,蘇格拉底,柏拉圖,西方三哲的理想國烏托邦,不在大西洋,而在太平洋,才是台灣歷史的大學程度,宜蘭與那國島間的海底沉城,虎井嶼,台東數千年以上萬年遺址隱藏了多少考古密碼....台灣人,你真的知道嗎?

    (全南島語族的眼睛,都與Mada同音,南島族有十大語系,西到非洲馬達加斯加,東到夏威夷,南到紐西蘭,智利復活島,北是台灣,也只有台灣唯一同時擁有九大語系,流傳出去。3500~5000年前的航行授與文明(中國四川三星碓的蝌蚪文,沒中國人知道來源真意,台灣古跡中處處可見,是傳播源頭),菲,馬,近年在3500前的古墓遺址挖出,全世界僅有台灣東部獨產的豐田玉器陪葬,很明顯了。)

    (有人說所謂的海底古沈城其實是斷裂的岩脈,但是它工整畫一的牆體卻又讓人無法解釋;有人說那是1622年荷蘭人佔領虎井時修築的城堡,遭明軍炸毀沈入海底;有人說這乃史前文明的遺跡,人類活動的證據;更有日本學者說這是八千年前人類活動的遺跡。)

    (台灣宜蘭外海60海浬處,沉睡著一座神秘的海底古城,古城內有精細的雕刻、神殿、金字塔,學者研究,該遺跡屬於距今約1萬5000年前的「姆文明」(MU文明),也就是在中國大陸還與琉球群島相連時,人類在這塊「姆大陸」上所創造的高度發展古文明。相關學說已流傳一段時間,因為實在太過引人入勝,每隔一段時間就在網路上激起討論。

    中國網站《萬花鏡》日前刊登一篇名為〈因地震沉入深海:台灣宜蘭海底驚現神秘金字塔!〉的文章,吸引了許多兩岸網友關注。該文指出,在距離台灣宜蘭僅60海浬的日本與那國島海域,沉睡著許多當地漁民都知道的巨大海底古城,1986年後,日本學者開始對遺跡進行現代化的海底考古研究。

    經過長達8年的考古調查,琉球大學木村政昭教授振奮地表示,「沖繩周邊海底考古學的研究,將會讓全世界最古老的文明重見天日,古老的『海底龍宮』傳說即暗示海底古文明的存在,沈沒在海底的『姆文明』也讓海底龍宮的故事一直流傳下來,我確信與那國的海底遺跡,就是1萬2千年前突然消失的『姆文明』!」

    根據考古隊以電腦合成方式繪製的遺跡復原圖,該遺跡有著海龜壁畫、靈石、廣場等祟拜物,可以判斷就是古文明居民聚會的神廟,而神殿北面有2個半圓形的柱穴,可能就是女巫舉行儀式前的沐浴之處,也有可能是讓即將獻給神的處女清浴的水池。

    還值得注意的是,在半圓洞穴東邊近處的靈石,其擺設的方式與沖繩及日本本島的民間信仰類似。此外,神殿東方的拱形城門、巨石疊成的城門等,也與1萬年後才興起的琉球王國建築類似。而在城門附近發現的2塊重疊巨石,有人推測這2塊巨石是城門下方的基石;由2塊巨石整齊重疊在一起,及其上方留有長方形人口雕孔等看來,該巨石顯然是經過人力加工而成為城堡的一部分。

    這項新的發現,與20世紀初美國學者詹姆士‧柴吉沃德(James Churchward)提出的『姆文明』假說不謀而合。柴吉沃德認為,在距今1萬5000年前的史前時代,現為日本、琉球、台灣的西太平洋一帶,其實是一整塊相連的「姆大陸」,其面積比南美洲還大,史前人類甚至在其上創造了燦爛的古文明,但因為遭遇大地震所引起的地質變動,而在一夜之間沈入大海,一切記載就此失落,沈眠在太平洋海底,直到今天仍有待人們挖掘出它的真實面貌。)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974106319/posts/1528706937238428/

    李致穎:談到女性或不同族群的刻板印象時,許多人都能理解這些特定形象,如女性的陰柔、感性、軟弱,南島語族的天性樂觀、愛喝酒愛唱歌等,對於弱勢性別或族群的主體性的剝奪,以及,成為他們追求自主性時的阻礙。
    但是,上述的邏輯,對象ㄧ換作是「台灣人、台灣文化」就又不一樣了,各種刻板印象,例如隨性、草根性、海盜性格、髒亂、粗俗⋯等,全部照單全收,殊不知這些特定形象就是自己的主體性被襲奪、被架空後的殖民地文化,還把這些由殖民者所塑造出來的形象,當成自我認同。還有什麼比這樣的事情,更加悲哀的嗎?

    #台灣文化應該要有各式各樣的面貌
    #台灣人要打破殖民者的禁錮活出自我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12110034219674/

    李致穎:什麼是漢人?漢人是怎麼來的?
    以「台灣南島語族」為例:

    生番→熟番→人→漢人

    未經由儒學「教化」的人,即為番或夷或蠻等,不文明、未開化之族群,必須透過儒家思想價值觀影響後、教育後,才能成為儒家價值觀下的「人或漢人」。

    #台灣人正被教化為中華人
    #已接近完成體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07689328344790/

    李致穎:把自己的認同,定義爲中國人,是個人自由的範圍。例如,我是泰雅族人,我也是中國人。

    把自己所屬的族群認同,定義爲中國人,則不在個人自由的範圍。例如,我是泰雅族人,泰雅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

    *溫馨提醒:台灣的南島語族,無論在對岸中國或此岸中華民國政府的定義下,都是中國的少數民族喔。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13131710200935/

    임가영:如果我是台灣的電視編劇,
    簡直有發揮不完的題材(翻白眼)。

    超過400年前至四、五千年之間,
    南島語族的先人從台灣出發,
    順著洋流和季風開枝散葉到了整個大洋洲。
    (這個梗被迪士尼用走了就是「海洋奇緣Moana」)

    400年前熱情浪漫的大航海時代,
    荷蘭人教了台灣人以羅馬拼音做為文字記錄,
    引進了最早的銀行會計制度,
    至今番仔薑(辣椒)、番仔火((辣椒)、紅毛土(水泥)、水牛、黃牛、芒果、雞蛋花、甘蔗、水稻…
    通通都是荷蘭人曾經來過的痕跡。

    400年前日本幕府時代,
    將軍穿的盔甲也都是台灣出口的鹿皮製造而成的。

    380年前和兩蔣一樣宿命的鄭成功父子,
    假裝反清復明建立了東寧王國,
    跟228一樣殺盡不服從的台灣人,
    跟白色恐怖一樣洗腦倖存的台灣人,
    先人為了生存通通當了假漢人,
    從此全台灣每個村莊聚落居民沒有血緣關係的也都一個姓,
    每個姓的族譜第一代都是同個時間,
    如果追本溯源去到中國,
    拍謝阿嬤袂認得阿松誰跟你一家人。

    台灣人曾經有革命精神,
    譬如300年前的鴨母王朱一貴或230年前的林爽文,
    其中林爽文在他的全盛時期曾經控制全台,
    為此,
    乾隆皇帝的緋聞私生子福康安率領清軍渡海來台專門對付林爽文,
    打贏了之後還列為乾隆得意的十全武功之一。

    150年前,
    Robert Swinhoe把福爾摩莎烏龍推向紐約和倫敦的茶館做為點單最貴的茶,
    也將台灣特有種生物登錄到國際上的各個學術期刊,
    光是他的足跡事跡就註定是史詩般的鉅作。

    而你不能移開視線的是接近同一個時期的George Leslie Mackay,
    他是「寧願燒盡,不願朽壞」的馬偕博士,
    餐桌上每天見面的胡蘿蔔、白色花椰菜、和高麗沒有關係的高麗菜都是他引進台灣的。

    馬偕博士辦學校開醫院都是後來的事了,
    但你知道當他踏上台灣的土地第一步,
    是誰接住他的手?

    蘭大衛醫生!

    我小時候看讀者文摘的一篇「切膚之愛」,
    主人翁的蘭大衛醫生,
    當今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創辦人,
    也是奉獻一生在台灣,
    一家人在台灣的故事根本也是大河劇。

    也是同個時期,
    基隆外海發生了一場戰爭,
    造成越南變成法國殖民地,
    卻跟霧峰林家有很大關係。

    迄今每年中元節,
    基隆的法國公墓還有人以紅酒和法國麵包祭拜百多年前的法國軍人。

    我累了先寫到這裡。

    寫這種東西很難過,
    我們從小去上學被當作白癡騙到大,
    歷史課本內容扣掉謊言剩下標點符號,
    只有頁數號碼是正確的,
    卻還要透過不斷的考試強行刻在腦筋裡面,
    所以書唸得越好,
    被毒害就越深。

    但人們必須知道這片土地發生過什麼事,
    才會明白為什麼它是現在這個樣子。

    台灣的電視台當然有能力提供具有深度又好看的戲劇,
    譬如幾年前民視製播的「浪淘沙」,
    講蔡阿信醫師的故事;
    又如比較近的是台視曾播出「純純」,
    講的是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的故事。

    可是婆婆媽媽有印象的是「龍飛鳳舞」、「飛龍在天」之類的長壽劇,
    或是什麼都有神有鬼有怪害過來害過去的「戲說台灣」,
    透過這些使觀眾對台灣的過去能夠有什麼瞭解?

    這就是重點了,
    掌握媒體的他們不要台灣人瞭解台灣,
    愚蠢才好控制。

    你羨慕日劇韓劇能夠考究的呈現他們自己先人的生活風貌之餘,
    不要忘了他們擁有的是自己的國家。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420430480/posts/1642410355782963/

  • 宜蘭土地實價登錄 在 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17 20:00:00
    有 51 人按讚

    #百年傳承石頭屋 #加上水泥不對嗎?
    說到石頭屋,要先談起這幾年開始受到大家關注的議題:土地正義。已經住上7、8代上百年的居民們,這幾年面臨到被財團驅趕的命運,早年因為國民政府來台後開放土地登記,馬崗許多土地被部分人士搶先登記,隨後當台灣觀光產業興起,再轉手賣給財團做開發。許多沒有登記的原住戶,即使已經住上幾十年,也都有繳納地租給地主,但賣地時並沒有被告知。這個法律上的瑕疵漏洞,就在2018年時,被財團以:你們家不是你們家(收到土地收回通知書),而需要拆遷。

    但石頭屋極具歷史價值,當地住戶也開始為自己爭取權益,期望爭取馬崗漁村聚落保存,但因為很多建物材料隨著時代演進,不完全是以100%石頭屋的工法與形式,結合了部分現代化技術,因此無法登錄為文化資產。居民也隨之改變策略,申請單一建物保存為歷史建築。

    2019年甫成立的三貂角文化發展協會,結合了馬崗、鄰近卯澳在地居民與關心此議題的民眾,除了保存推廣這裡的漁村文化,也積極協助居民們申請歷史建築、與政府和財團斡旋。

    在地居民們所居住的原生石頭屋,一般以海邊、山上滾落之砂岩、咾咕石建成,分成亂石砌、人字砌、平行砌。馬崗又以亂石砌居多,面對海洋處跟現在建築不同,不會採用「海景第一排」而大開落地窗,取而代之是唯一一個頭大小的觀浪窗,用以觀察海況,而正門多半設置在非面海處,這是因為這裡風、浪極大,特別是東北角的東北季風更是讓一般建築難以招架。

    為了保護建物,往往石頭屋外圍會再建築防浪外牆,又或是將房屋蓋在林投樹後,以此防風防浪。在馬崗有個特色是,整個村子的街道名全部都是馬崗街,所以門牌號碼跟市區較為不同,不是一條路連號,主要是房屋大都沿地形而建,自然也就不是筆直的一條直線。

    石頭屋建築結構非常厚實,可達60公分,因為更重要的是每年要面對強勁的颱風,站在裡面是聽不到海浪聲的,可見其厚度。而屋頂在早期是用茅草,後來改用油毛氈,現在則是紅瓦、水泥瓦或是鐵皮。

    辨識石頭屋的最佳方式就是:斜屋頂,窗戶較小,而保留較完整的石頭屋,可以看到四個角落採用平行砌,這種技法最為最堅固,而牆壁中間採亂石砌,上方石頭間會留縫隙通風。

    途中我們經過一間石頭屋,聽導覽老師說,這棟屋子產權較複雜,如今已被財團買走,而住戶是一位老人家,近幾年過世了,目前後代還無法(或不確定)要如何處理房屋。

    我們進走進了馬崗大戶江家阿嬤的庭院,可以看見隨時代演進,石頭屋剝落嚴重,但也因此會用水泥補外層,保護家的做法確也造成了這裡的建築無法成為文化資產。這一點也非常值得人們思考,當我們面對人們所居住的歷史建築時,究竟是要保留原樣,還是應該因應人們的生活而有所調整?

    #當人潮出現 #乘載成為課題
    鄰近馬崗的卯澳,以卯澳灣為主要區域,儘管外面波濤洶湧,但在海灣內確是風平浪靜。也因此卯澳這裡相對較多遊客來玩水,自然而然也就開了數家餐廳,包括意外爆紅的小卷米粉。

    在台灣北海岸、東北角乃至宜蘭一代,「澳」是常見指小海灣的地名,如卯澳、蘇澳、南方澳,但到中南部就不太會看到這個用字,也是一件趣事。

    卯澳也保留了數間的石頭屋,其中又以吳家的保存最為特別,曾經因為漁業而富有、蓋起兩層樓的大厝,如今只剩四面牆壁,屋頂已不在,牆壁上還可見早年保留的槍孔,據說是為了打土匪用的。

    因為遊客較多,卯澳相對熱鬧繁華,更可以看見重機車隊、遊覽車的數量比起馬崗更多了些,不難想像當卯澳或是馬崗逐漸為人所知之後,隨之而來的自然就是觀光業興起後,地方生態、環境、社區、文化所能乘載的程度。這也是在永續議題中,最為人所掙扎的課題,當文化環境永續時,又要如何同時兼顧經濟永續;當經濟模式永續時,又要如何兼顧文化與環境永續。

    看著在地導覽老師、發展協會積極的保存海女文化、傳承故事,一切一定會有最好的安排的。

    全文刊載在樹冠生活|https://bit.ly/3obKXUF
    照片攝於|馬崗記憶生活館—「石石在在展」

    加入會員即可優先收到島內誌電子報。
    加入會員|https://bit.ly/3o9t88M
    06/30前加入會員,即贈100元首購金。

    #永續旅行

  • 宜蘭土地實價登錄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30 22:40:11
    有 837 人按讚

    安安,大家好!
     
    會期結束後,緊接的進行時力黨代表的選舉,很高興看到許多位充滿熱情、理想的黨員投入黨代表的選舉。
     
    其中有幾位是我辦公室的同事,以下想就近身的觀察,跟大家分享推薦。
     
    #2號阿翔 是一位熱血的宜蘭青年,現年二十三歲(甚麼!!),原本在時力宜蘭黨部當志工,去年二月來到本辦公室,專責質詢影片處理、直播、影片拍攝、作圖等等一手包辦,做事非常認真。加入本辦後,因為他必須跟他的阿嬤同住,以便照顧,所以每日從宜蘭通勤到立法院上班。
     
    作為一個通勤族,他完全可以體會台灣交通通勤族的痛苦,此外,他也是一個重機騎士,所以他也關心大大小小的交通議題,堪稱交通宅。我也因為他,了解許多目前大家關注的交通議題,例如區間測速、公路逼車、蘇花改、機車路權規畫等等。
     
    我們在這一年共同關注了大大小小的許多交通議題,很欣慰的是,某些已經獲得了一些階段性的成果,某些我們則必須再繼續努力,相信阿翔的加入,對時力未來繼續關注交通議題有極大的幫助。
     
    另外,加入本辦之後他不知為何力行減肥計畫,總共減了n公斤,從這裡可以看到,他驚人的毅力,令人欽佩。
     
    #6號林沁 是一位外表看不出來熱血的熱血青年。
     
    她參與苑裡反瘋車、樂生運動、華隆關廠案、土地強徵案件…無役不與。在這些運動裡她被打被扛被捕,移送警局地檢署法院,但她依然堅持理想,毫無懼色,為受壓迫的人們挺身而出,付出行動。
     
    台大社會系畢業之後,曾任職於專注於移工人權的台灣國際勞工協會,也曾經擔任直轄市政府的勞檢員、中研院的新聞聯絡人。
     
    這一年透過她,我們舉辦各種不同議題的記者會,為許多底層不受關注的人們發聲,也專注在各種勞動議題、移工人權。從移工宿舍到吸人血的移工仲介費,從無薪假到資遣費,都有她奮鬥的痕跡。
     
    #26號林邑軒 是一個新手爸爸,南投竹山成長,台大電機系畢業之後,選擇就讀台大社會系研究所,以研究二二八事件為題,碩士畢業之後繼續研讀台大社會博士班,是理工男也是社會科學的研究者,對公共政策保持冷靜而理性的分析視野。
     
    有他的加入,讓我們能夠以數據、統計出發,務實的處理各項議題、有步驟有方法的尋求問題的解決之道。
     
    特別是在幾個月前,在邑軒的契而不捨的努力下,針對持續高漲的房價,我們一連串的針對央行總裁(信用管制措施)_、財政部長(屯房稅、預售屋買賣的查稅)、內政部長(實價登錄、預售屋紅單炒作)、國發會主委(不動產景氣燈號)、金管會主委(銀行不動產放貸占比)質詢,最後某部分確實也獲得成果,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到邑軒的努力,就像韋柏所說的:
     
    “政治是以拳頭緩慢穿透硬木板的工程”
     
    滴水可以穿石,有他的加入,讓理想不只是理想,而是開啟更多實現的可能。
     
    #28號林佳瑋 是一個公共危險的慣犯,也是我義務辯護的關廠工人臥軌案的當事人。
     
    我跟她在地檢署相識,當時她還是學生,我已經見識了她過人的膽識。
     
    之後她幾乎無役不與,爬上高速公路、絕食,第二次臥軌,不斷的奮戰。甚至成為華航罷工的關鍵推手。
     
    這一年因為她的加入,許多弱勢勞工,來找我們協助。有醫院放射師、台鐵、高鐵員工、機場貴賓室勞工、被迫回捐薪資的社福團體勞工、桃園客運司機、台北的公車司機、社工師…..族繁不及備載。
     
    她總是以十足的耐心跟專業,細心的處理,
     
    我與 #33號劉育承律師 結識,是因為劉繼蔚律師有一天跟我說,在ptt上有一人跟他打筆戰,打了許久,非常厲害,此人剛考上律師,尋找實習的機會,請我一定要聘用他。
     
    我想,連號稱法律鬼才的劉繼蔚都這麼稱讚了,應該是要遵照辦理。
     
    之後劉育承律師就成為雪谷南榕的一員,特別是他又是勞動法專攻,我們一起做了許多勞工案件,許多都有很好的結果。在去年2月之後,又拜託他北上加入本辦。
     
    這一年來,他處理了許多司法及勞動議題,以他的法律專業,關照更多需要被照顧的人。
     
    特別是他最痛恨機關送禮送花來,因此發文要求各機關不得送禮送花過來,又他堅持凡來辦公室遊說者,必須向立法院登記,凡事要求守法。
     
    很高興看到這些優秀的同事,出來參選黨代表,也懇請大家支持,讓本黨可以更加茁壯。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