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定期定額幾點扣款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定期定額幾點扣款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定期定額幾點扣款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定期定額幾點扣款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網友問:新手小白投資基金,要從銀行還是從投信投顧公司買比較好? 你的比較好指的是甚麼?費用比較低?產品比較多?賺比較多?既是小白,就再把觀念與大家溝通一次 一、大家較常計較的費用主要有:申購手續費(外加)、經理費(內含)、信託管理費...等 1.手續費:看哪一個平台有作折扣囉,投信投顧公司較常...

  • 定期定額幾點扣款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08 14:59:05
    有 907 人按讚

    網友問:新手小白投資基金,要從銀行還是從投信投顧公司買比較好?

    你的比較好指的是甚麼?費用比較低?產品比較多?賺比較多?既是小白,就再把觀念與大家溝通一次

    一、大家較常計較的費用主要有:申購手續費(外加)、經理費(內含)、信託管理費...等

    1.手續費:看哪一個平台有作折扣囉,投信投顧公司較常作終身免手續費,銀行較常作扣款達一定次數後免手續費,還有一種基金銷售平台:如:基富通、鉅亨網....(一定要找金管會有核准的)也常有不定期的免手續費優惠

    2.經理費:是內含,每日於淨值扣除,投資人無須另外再給付,不管在哪一個平台買負的都一樣

    3.信託管理費:目前只有銀行收取此費用,但各銀行也有不同的收取方式及優惠

    二、產品:
    1.投信投顧大都僅限自家的產品
    2.銀行看其平台與幾家基金公司簽訂代理銷
    3.基金銷售平台:也是看其與幾家基金公司簽訂代理銷

    三、機制:目前較有名的是複合投資法(母子投資法)、自動停利等機制,而這些機制在投信公司較為完整

    四、服務人員:投信投顧幾乎都會有專屬服務人員,銀行就是理專,但許多基金銷售平台是沒有的,較適合自主投資的人,且完全靠網路申購贖回。

    賺比較多:要明白並非費用較低就會賺比較多,要明白並非費用較低就會賺比較多,最重要的是要挑對產品,如同我們定時定額一直說的「停利不停扣」,就隱含二大重點:
    挑到一檔自己能接受且績效又好的產品
    要能適時停利

    因此到底哪買才好?給小白幾點參考:

    1.先確定你要買的產品
    2.再看看有賣此產品的平台有那些?有作優惠的?
    3.需不需要專屬服務人員?
    4.做不到適時停利的,那就找有自動停利機制的公司幫忙了

    最後再一次的提醒:不要只考慮費用,還要考慮費用以外的問題,多想一點,想清楚一點,尤其是分散在多個平台開戶,你會不會有管理麻煩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要有你想買的好產品。

    PS:文中特別匡列:不要只考慮費用,要多想一㸃,想清楚一點,尤其是分散在多個平台開戶,你會不會有管理麻煩的問題,另外可以再實際算一算,若每月扣3000元,手續費打1折或2折,大約就是多扣9元、18元,不知這費用大家覺得有多貴?

    宅在家在家想上我開的課嗎?可以參考如下:

    蕭碧燕基金投資100問【線上課程】:https://reurl.cc/3ajEvj
    蕭碧燕線上基金課【基礎】:https://reurl.cc/a9kmo7
    蕭碧燕線上基金課【進階】:https://reurl.cc/MAb5pv
    蕭碧燕線上基金課【基礎+進階】:https://reurl.cc/ZGr3K3

  • 定期定額幾點扣款 在 基金教母-蕭碧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2-11-02 08:00:00
    有 107 人按讚


    定率加碼法 跌越多、買越多

    前言:債券基金固然是現階段最穩當的投資產品,但是股票基金如果操作得當,還是比較有賺頭,怎麼做?你一定要學會定率加碼法。

    操作日誌
    東歐基金去年暴跌,今年4月起因為見到定期定額的報酬率跌幅加重,因此我開始採「定率加碼法」進場買東歐,算起來已經加碼了3次。最近去看報酬率,雖然整體東歐基金的獲利還沒翻正,但最後一次進場加碼的報酬率卻超過10%,再次證明定率加碼法的效果。

    我深信最壞的時間點已經過去,要再看到加碼的機會應該很難,但第3次單筆進場的金額最大,所以未來整體報酬率容易向上提升,我打算等見到總報酬率10%時再一起出場。

    蕭老師教你對的投資
    歐債的歹戲已經延續了好一陣子,我的觀察是,只要歐債不要再惡化,例如希臘或西班牙宣布破產,最低點應該已經過去。現在投資人要關心的問題其實要轉為:哪個市場會比較早起來?目前的狀況是,通膨幾乎已受控制,所以各國都在降息,接下來就要密切注意:誰先提出振興方案?

    金磚四國中,先看中國與印度的變化,中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來到兩年來低點,印度的CPI年增率則相對較高,也就是中國有更大的降息空間,單從這個數據來解讀,可以看出中國要脫離泥沼的機會比較高,現在就等中國政府什麼時候會出來打那一針(振興方案)。

    不過,從長遠的眼光來看,印度的經濟完全仰賴內需,中國則是一半內需、一半受外在環境影響;印度的人口也比中國來得年輕;最後,中國積極建設,但印度相對落後,未來的想像空間大。從幾點因素歸納,印度長期的發展應該會比中國來得有機會。

    通膨受控制
    中國可以繼續等待

    也就是中國市場的短、中期反應會比較有力,但長期來說,印度不會寂寞。不過,市場短暫的榮景後,投資人就要關切通膨的問題,萬一通膨隨著市場走強也跟著攀高的話,榮景就有可能畫下句點。

    要學習的一個觀念是:景氣不好時,通膨越低的市場,會越早脫離低迷;景氣轉佳,通膨越快升高,榮景會越快結束。所以,看通膨的反應很重要,投資人要學會追蹤這項指標。

    由於中國市場已經低迷太久了,現在通膨又已經受到控制,所以市場隨時會奮力一擊,現在,就等振興方案的臨門一腳。所以,有中國股票基金的人請繼續扣款、繼續等待,更何況我相信投資人已經等待多時了,千萬不要在最後一刻棄守。

    但我要強調,中國是會漲,但不知道會漲多久,只要通膨一升高,投資人就要小心應對。如果有人見漲才去追,也要請你注意,別搭上末班車,而即便已經上車的人,也別忘記到站要下車。

    跌深也是利多
    定率加碼有效攤平

    其實要論斷哪個市場會比較早起來,除了景氣因素外,就是看跌得夠不夠深?如果兩個因素加乘:景氣見到曙光、又跌深,那這樣的市場肯定會最有表現空間。但如果景氣普普、卻跌深,也不用放棄,就像股市的定律,跌深總有機會漲3根停板。當然如果你是買在高點,3根停板也是無力回天,所以我才說,定率加碼法要適時啟動。

    就拿東歐與拉美的情況來說,前者受原油價格影響、後者受原物料價格牽引,現在景氣不好,兩個市場都疲弱,但是跌深就是利多,所以我還是在找機會加碼。以東歐基金為例,本來每個月見到的報酬率都是負的個位數,但有一次卻大幅滑落到快 -20%,這就是一個難得的機會,當然要進場攤平。

    接下來我就會看基金「淨值」的表現,來判斷再進場的機會,假設第1次加碼的淨值是10元,第2次的機會我會鎖定在淨值下滑至9.5元,第3次的機會則出現在淨值跌至9.025元時,以此類推,也就是淨值每跌5%,就進場加碼,而且加碼的金額要一次比一次大,這樣才有攤平的效果。

    但因為景氣還是不好,所以不須期待會在短時間內漲一大波,要認知未來的情況是,獲利時間拉長、獲利幅度縮窄。

    跌深要敢買
    獲利要果斷出場

    有人會問,新興市場看起來很明顯的排序是:亞洲最好、拉美次之、東歐最弱,亞洲市場中短期間中國優於印度,這樣,需不需要調整投資組合?我自己的配置比重是很平均,幾乎每個市場的定期定額扣款金額都差不多,因為我相信「跌深」後,會有很大的反彈動力,最重要的是看你敢不敢做定率加碼,我敢,所以配置上就沒有做調整了。

    倒是東協股票我建議投資人可以納入組合。東協有人口紅利,整體建設也比較少,雖然前幾年漲多,其實也修正了一段,在我看來,東協股票未來會漲得比亞洲區域型產品來得多,有明日之星的架勢。

    再次強調,面對目前的環境,不需要對股票市場死心,事實上,只要方法對了,股票基金還是可以創造比債券基金高的報酬率,而這個「方法」也真的不難,就是看到定期定額的報酬率跌至20%左右,或者本來定期定額的報酬率都維持在負的某一個水準,例如負的個位數,但忽然有一次你看到對帳單上的數字大幅滑落成為負15~20%,就是進場的機會了。

    當然,機會來了,你要敢買,這才會讓投資績效快快扭轉,但記得這一波可能達到10%的停利點,順勢出場。

    配件:現階段操作3重點
    1. 跌深的市場有反彈機會
    2. 看淨值跌幅啟動定率加碼
    3. 獲利10%就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