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官營移民私營移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官營移民私營移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官營移民私營移民產品中有2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6萬的網紅Goodbye HK, Hello UK,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肥波嘅四億鎊網絡衛星賭注 (咁都比佢賭贏) 前日(7月1號)英國政府與印度科技公司合資嘅OneWeb,成功再將36粒低飛人造衛星送上太空,成為呢間公司旗下圍繞地球嘅第254粒網絡衛星。OneWeb呢間英國私營公航天公司嘅規模比Elon Musk嘅Starlink細。整個計劃只係648粒人造衛星,為...
官營移民私營移民 在 Goodbye HK, Hello U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肥波嘅四億鎊網絡衛星賭注
(咁都比佢賭贏)
前日(7月1號)英國政府與印度科技公司合資嘅OneWeb,成功再將36粒低飛人造衛星送上太空,成為呢間公司旗下圍繞地球嘅第254粒網絡衛星。OneWeb呢間英國私營公航天公司嘅規模比Elon Musk嘅Starlink細。整個計劃只係648粒人造衛星,為網絡供應商提供同5G差唔多速度,唔洗機建成本平啲嘅覆蓋率服務。
2020年7月,响Starlink氣勢如虹同全球疫情嘅影響之下,OneWeb準備申請破產,即係已經响圍繞地球運行緊嗰74粒前期衛星將會變成太空垃圾。就响嗰個時候,英國首相肥波唔理專家嘅警告同政治對手嘅質疑,決定同印度公司Bharti Global合資做白武士收購OneWeb。
到咗今年年頭,申請破產嗰時放棄收購嘅Softbank同法國嘅Eutelsat相繼注資,而OneWeb大股東Bharti Global宣布再注資,英國最大網絡供應商BT(British Telecom)決定同OneWeb簽合約。
原因係7月1號响36粒成功發射之後,254粒OneWeb人造衛星已經覆蓋北半球包括加拿大、英國同北歐,下年1月準備根據英國監管機構Ofcom嘅標準進行實際網絡使用測試。
Patreon原文:
疫苗以外,英國首相的另一賭注:OneWeb衛星計劃
https://bit.ly/3haDUJU
#平過國泰
***********************************
每日更新乞兒兜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goodbyehkhellouk
MeWe:https://mewe.com/p/goodbyehkhellouk
Twitter:@ByeHKHiUK
IG:@goodbyehkhellouk
最近更新:
疫苗以外,英國首相的另一賭注:OneWeb衛星計劃
https://bit.ly/3haDUJU
英國首席醫學官多次被騷擾欺凌,盡顯為官嘅寬宏大量
https://bit.ly/3duM51F
新任衛生大臣Sajid Javid,移民第二代嘅奮發故事
https://bit.ly/3drpiUr
賽後非球迷雜談,超越一切嘅國民凝聚力
https://bit.ly/3drDr42
【客席作者葉梓誦文章】視覺與管治
https://bit.ly/3jq5hS1
***********************************
官營移民私營移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布林肯訪歐成果初現 中國是背後推手 】
✏️在中國戰狼忙著向歐盟宣戰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歐洲布魯塞爾,拉攏盟友
✏️布林肯向北約承諾共同防衛的決心,還對歐洲盟友喊話,不需要被迫在美中之間選邊站,但可以聯手應對中國經濟及外交上的挑戰。
✏️美國與歐盟宣佈重啟「美歐中國對話機制」,應對中國挑戰
✏️ 抗議中國反制裁 歐盟多國傳召中國派駐大使
▫️報導全文: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junshiwaijiao/jt-03242021145231.html
▪️面對中國 歐洲不再觀望
不到一周前,當美國與中國高層在阿拉斯加上演戲劇化的唇槍舌戰之際,大西洋彼岸的歐盟在靜靜觀望。歐洲主要國家在美中緊張關係中,始終保持著一種曖昧的距離。
「如今,因為中國(對歐盟)的反制裁,我認為歐洲在討論中國議題上有一個新的態勢正在形成。」總部位於捷克的智庫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European Values Center for Security Policy)主任揚達(Jakub Janda)觀察,中國連續幾天在對歐外交上的激進反應,踩到了歐洲價值觀的核心。
時機來得正巧,美國國務卿 #布林肯——這位法語流利、在主管歐洲外交事務上有數十年經歷的美國外交官、匈牙利移民的後代——於3月22日至25日訪問歐洲布魯塞爾。
「布林肯在歐盟受到熱烈的歡迎,他是一位讓歐洲人感到親近的老朋友。另一個原因也是歐洲人很高興不用再跟 #川普 打交道。」 德國智庫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GPPI)所長托斯滕·本納(Thorsten Benner)直言。
歐洲國家與美國的關係在過去四年中,在北約軍費分攤、領導人公開言行這些方面發生不少摩擦。去年12月底,當歐盟宣佈與中國達成《歐中全面投資協定》( #CAI),美國和歐盟之間的裂痕開始浮上台面。
時任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 #博明 公開重話批評「一些歐洲重要官員」急於跟中國合作,忽視人權問題;歐洲議會對華關係代表團主席比蒂科夫(Reinhard Butikofer)則反駁稱這是川普政府與歐盟合作的失敗,跨大西洋關係需要重新檢討。
▪️布林肯:不強迫盟友選邊站
布林肯在歐洲首訪中,把中國挑戰的議題列為討論的核心,但企圖為美歐關係帶來不同的畫風。用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充滿樂觀情緒的話說,「我們現在有一次機會,開始了北美、美國和歐洲之間關係的新篇章。」
在《歐中全面投資協定》的問題上,布林肯把批評指向中國,「我們的判斷是,中國真正有責任證明自己有關強迫勞動、國有企業、有關補貼的承諾,不能僅僅是紙上談兵。我們還將繼續與歐洲同行一道,對增進我們的共同經濟利益,及應對中國侵略性和強制性行為採取行動。」
歐洲媒體大都觀察到,與川普「美國優先」的外交旋律不太相同,布林肯此行向歐洲盟友展現一種重建信任、拉攏盟友、但也尊重盟友做出保障自身利益的選擇的姿態。
「美國不會強迫盟友在面對(美國和)中國時,做出‘非我即他’(us-or-them)的選擇,」布林肯24日在北約總部的演說中表示,「我們明白,我們的盟友與中國的關係複雜,並不總是與我們的關係完全吻合。但是我們需要共同應對這些挑戰。」
布林肯以近日美國、加拿大、英國、歐盟共同針對新疆人權問題制裁多位中國官員,以及中國後續的反制裁行為為例,強調「這讓我們團結在一起顯得尤其重要,否則,就是(向中國)傳達信息,即霸凌行為是有效的。」
▪️聯合印太、歐盟 應對中國挑戰
「我們需要(歐洲盟友)加入這場戰鬥,捍衛我們的價值觀。這是西方反暴政堡壘的核心。」 前美國國務卿 #蓬佩奧 24日在保守派智庫德州公共政策基金會線上活動中呼應了布林肯的講話。蓬佩奧還提到,中共的意識形態正在對世界造成威脅。
蓬佩奧說,中共官員在安哥拉治攻擊美國的言論,「對美國帶來了危險」,中共不僅針對中國人民、還對世界宣揚錯誤的美國衰退論,企圖影響盟友看待美國的態度。
蓬佩奧呼籲,當中國把美國的非裔種族平等問題擺到討論的中心,美國政府應該要強硬反擊。「如果不這麽做(反擊虛假信息宣傳),最後(虛假信息)就會成真。……我們要反擊中國共產黨的馬列主義思想支配著下一代人。」
布林肯四天三夜的訪歐行都集中在布魯塞爾,北約合作是重點議題,也是為美國總統拜登預計在今年6月出席北約峰會預熱。
布林肯還與德國、法國、英國、土耳其、意大利、捷克等多國外長進行會晤,並在行程最後安排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以及歐洲聯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會談。
布林肯在24日與博雷利會面後,宣佈正式重啓 #美歐中國對話機制(U.S.-EU Dialogue on China)。這個機制用於討論美歐如何應對中國挑戰,是由蓬佩奧在去年十月建立,但在美國政權交接後暫停。
剛結束對日本與韓國訪問的布林肯,還為盟友合作開闢新的領域。他說,在面對北京與俄羅斯利用關鍵資源、市場技術向其他國家施加壓力時,盟友要聯手作出反應。他提議不僅要聯合歐盟及四方會談(Quad)等印太盟友的政府,還要擴展至私營部門。
「當我們考慮到在5G領域,中國的技術會帶來嚴重的安全風險時,我們應該召集瑞典、芬蘭、韓國和美國等國家的科技公司,並利用公共和私人投資來制定安全和可信賴的替代方案。」
布林肯說,「我們不能只是防守,我們也要採取行動。」
▫️延伸閱讀:
抗議中國反制裁 歐盟多國傳召中國派駐大使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junshiwaijiao/cl-03242021143743.html
布林肯北約演說:
https://www.state.gov/reaffirming-and-reimagining-americas-alliances/
美歐聯合聲明 重啓美歐中國對話機制(U.S.-EU Dialogue on China)
https://eeas.europa.eu/headquarters/headquarters-homepage/95609/united-states-joint-press-release-meeting-between-high-representativevice-president-josep_en
ㄅㄛˊㄐㄩㄣㄧㄒㄧㄠˋ中國國務院《2020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1-03/24/c_1127250192.htm
官營移民私營移民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112紐約時報
*【聚焦二次彈劾川普】
#眾議院民主黨人提出川普彈劾條款,指控其“煽動針對美國政府的暴力”;此前,共和黨人阻止了一項敦促潘斯,根據第25修正案剝奪總統權力的動議。而針對彈劾指控的投票最早可能在週三進行。憲法專家表示,參議院的彈劾審判可能會讓川普無法再在未來擔任公職。
#川普政府下的退伍軍人事務部前部長David shulkin表示,如果他仍在內閣中,他將投票通過《第二十五條修正案》以免除總統職務。他說,川普已證明他對國家構成威脅。
#美國國務院將古巴列為恐怖主義資助國。此舉將自動觸發美國對古巴的制裁,包括美國的對外援助限制、出口控制和金融限制。川普政府在執政最後時刻,祭出的外交政策將使拜登政府處理哈瓦那問題的計畫複雜化。
#當選總統拜登就職典禮當天,將以大團結為主軸,邀前任總統歐巴馬 柯林頓和布希一同出席,在疫情衝擊和政治危機下,呼籲不要分裂,美國要大團結。
#當選總統拜登週一接受了第二劑輝瑞-BioNTech冠狀病毒疫苗,完成Covid-19的疫苗接種。
#賀錦麗拍VOGUE封面引爭議。即將就任的副總統賀錦麗成為時尚雜誌《VOGUE》二月號封面人物,但VOGUE在網路上搶先發布的封面照引發種族爭議,因為在綠色、粉紅色窗簾的背景中,被批所選照片有點淩亂,燈光打得不好,效果非常不時尚。賀錦麗團隊證實,她原本是身穿粉藍色西裝拍攝封面照,
VOGUE卻私自換成本應刊在內頁的照片,賀錦麗已向雜誌社表達不滿。VOGUE隨後也上傳另一張照片。
#300多位歷史學家和憲政學者簽署了一封公開信,呼籲彈劾和免除川普總統職。
#美國國民警衛隊局長Daniel Hokanson將軍表示,國民警衛隊計劃向華盛頓特區部署多達15,000名士兵,為因應就職典禮舉行開幕式時,可能出現支持川普的暴民,及試圖破壞和平權力轉移的行動。
#川普及其支持者數周前提出上訴,並尋求法院快速考慮選舉上訴程式的請求,但最高法院拒絕了川普陣營的請求。
#美國大公司暫停其政治捐助。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1/11/us/joe-biden-trump?_ga=2.86693854.739971900.1610418649-1305779676.1608620621#pence-impeachment
*【如何在12天內彈劾美國總統?】
美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總統遭到兩次彈劾,或在任內的最後時刻遭到彈劾的情況,也從未有總統被判有罪。目前國會正在推動這一進程,而距離川普的任期結束只剩下數天。
https://cn.nytimes.com/usa/20210111/impeachment-president-trump-capitol/
*【美國國土安全部代理部長Chad Wolf辭職】
在距離下任總統就職典禮僅剩九天時,Chad Wolf宣佈辭職。他本應幫助協調安保,以應對可能存在的暴力威脅。他表示,離職的部分原因在於法院一項裁決判定川普的一些移民政策無效,提出了對其任命不合法的可能性。此外,Wolf曾於上周公開呼籲川普對國會暴動發出譴責。
https://www.nytimes.com/2021/01/11/us/chad-wolf-resigns.html
*【司法部追捕至少150名國會暴動嫌犯】
聯邦執法官員已經開始了全國範圍的搜捕行動,他們正在努力應對政府未能保護國會大廈的後果。
https://www.nytimes.com/2021/01/11/us/politics/capitol-riot-justice-department-investigation.html
*【拜登提名資深外交官威廉·伯恩斯為CIA局長】
拜登擬把情報機構CIA交給一位廣受民間讚譽的職業外交官,伯恩斯曾任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還曾帶領美國代表團與伊朗進行秘密會談。
https://www.nytimes.com/2021/01/11/us/politics/cia-biden-burns.html
*【被Twitter封殺後,川普要去哪裡尋求關注?】
川普是通過電視成為名人的,但Twitter給了他一個獨特的發洩管道,讓他不受總統身份規範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現在失去了這個平臺,他將如何自我表達和尋求關注?
https://cn.nytimes.com/usa/20210111/trump-twitter/
*【Twitter永久封禁川普帳號違反第一修正案嗎?】
法學學者說,這一決定可能不明智,但完全合法。因為第一修正案禁止政府審查,但不適用於私營企業的決定。但也有人指出,少數社群媒體巨頭對言論的巨大影響力值得擔憂。
https://cn.nytimes.com/usa/20210111/first-amendment-free-speech/
*【梅蘭妮亞譴責國會暴亂,並稱對自己的攻擊是“可恥的”】
在對國會上周發生的暴亂事件沉默五天後,梅蘭妮亞首度就此發聲。這很可能是她作為第一夫人所做的最後一次公開聲明,但其對自我遭遇的關注甚至招致了一些長期支持者的批評。
https://www.nytimes.com/2021/01/11/us/politics/melania-trump-statement-capitol-riot.html
*【中國太陽能公司被指使用維吾爾強迫勞工】
地平線諮詢公司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新疆正在崛起的太陽能行業與當地一項廣泛的勞務派遣計畫有關。該報告稱,中國多家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公司與政府合作,吸納新疆工人,並使其接受“軍事化”培訓,存在強迫勞動跡象。但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否認,稱就業均為自願。這份報告還暗示,全球太陽能行業的大部分供應鏈可能涉嫌強迫勞動,此類指控可能導致華盛頓推出禁令。
https://www.nytimes.com/2021/01/08/business/economy/china-solar-companies-forced-labor-xinjiang.html
*【印尼為中國科興疫苗下發緊急使用許可】
該國臨床試驗表明,科興疫苗有效率達到65.3%(此前巴西稱科興疫苗有效率為78%)。印尼穆斯林神職機構上周曾宣佈科興疫苗“清真”,未來幾周,這個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將啟動大規模接種。此外,菲律賓表示,已與科興達成2500萬劑疫苗的供貨協議,這使中國疫苗在亞洲鋪開再進一步。
https://www.nytimes.com/2021/01/11/world/indonesia-gives-emergency-approval-to-a-vaccine-from-a-chinese-company.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上週,華盛頓特區市長Muriel E. Bowser在為國會山莊的暴動傷神之際,另一場危機正在慢慢展開:該地區冠狀病毒激增。截至週日結束的7天中,華盛頓每天平均有290例新的冠狀病毒病例,這是大流行一周中,該市出現的最多病例。
#美國病毒死亡人數超過37.5萬。
#在大流行的早期階段,冠狀病毒病例最多的州往往彼此接壤。重大疫情集中在美國的地理區域:春季是東北,夏季是太陽帶,秋季是美國的中部地區。根據《紐約時報》的數據庫,現在,受災最嚴重的五個州分佈在全國各地:亞利桑那州,加州,奧克拉荷馬州,羅德島州和南卡羅來納州平均每人每天新發病例最多。
#在老師強烈反對安全的反對下,芝加哥重新開放教室。
#紐約最近開設了五個新的冠狀病毒疫苗接種中心,加快已落後的進度。
#俄羅斯疫苗科學家週一開始一項研究,以確定他們是否可以通過僅提供單劑量正常劑量的兩劑疫苗來加速該國的冠狀病毒接種運動。英國和其他國家也在考慮這一想法。
#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批准使用俄羅斯的人造衛星V疫苗。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1/11/world/covid-19-corona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