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教練課新學生,
突然在下課前、半開玩笑問我:
「教練,教練費可不可以便宜點?」
「我女兒參加瑜伽團課一人也才幾百」
「而且我現在其實都在吃老本⋯」
說真的錢不是這樣比的,而且專業有價。
教練的專業,不應該用攤販叫賣來理解。
我舉幾個例子:
大家到百貨公司不會殺價,
因為百貨公司所呈...
最近一位教練課新學生,
突然在下課前、半開玩笑問我:
「教練,教練費可不可以便宜點?」
「我女兒參加瑜伽團課一人也才幾百」
「而且我現在其實都在吃老本⋯」
說真的錢不是這樣比的,而且專業有價。
教練的專業,不應該用攤販叫賣來理解。
我舉幾個例子:
大家到百貨公司不會殺價,
因為百貨公司所呈現出來的品牌、
形象、環境、陳列、服務、硬體、
產品原料、設計都呈現出了價值感。
所以,想要在百貨公司殺價?
這裡可能不適合你。
醫療院所,也呈現出相同概念。
醫師受過專業訓練、
護理師受過專業訓練、
藥師受過專業訓練、
物理治療師受過專業訓練、
醫檢師受過專業訓練、
還有好多醫療專業人員都受過訓練;
至於藥品、醫材、檢驗儀器、各種療法,
則是經歷多年研發人員開發與試驗後,
過了好幾關嚴格審查機制,
才終於到醫療院所,被我們使用。
所以,我們不會到醫療院所殺價。
否則,我們一起想像下列景象:
「醫生,這次看診滿無感,便宜點?」
「藥師,藥我吃了還是怪怪的,便宜點?」
「治療師,徒手治療後還痛,便宜點?」
這些應該都不會發生,也不應該發生。
因為民眾已經被充分教育了:
醫療院所的所有人事物,都是專業累積,
而專業的價值,是無法被殺價的。
至於這位學員說的「瑜伽團課才幾百」,
其實跟教練費用高低沒有直接關係,
因為目的不同,各取所需。
團課跟一對一的概念,
可以想像是搭公車、搭計程車。
我們不會質疑為什麼計程車比公車貴,
因為計程車有公車無法提供的價值:
效率。
那為什麼有人會覺得,
一對一教練課可以與團課費用相比較呢?
本來就不應該這樣比較。
再談仔細一點,
團體課程優點是便宜、並帶有社交功能,
但缺點是會分散指導老師的注意力,
每多一個人就多分散一點注意力,
當然可以更便宜。
所以要選一對一教練課、或選團課,
先想清楚自己的目標,
而不是無理要求一位計程車司機,
必須收取你搭公車的費用。
最後,關於「吃老本」這件事,
如果用它當理由砍教練費的價格,
實在是難以說服我。
主要原因是,老本是每個人都在吃的。
每個人一輩子活著的時間都是有限的。
只要多活一天,
就少了一天賺錢跟活著的時間,
一切都是機會成本。
當有人砍了教練一些價格,
那位教練就要付出更多時間、
來賺取原來應該有的收入。
而這樣一來,
可能就少了他自我進修的時間、
可能就少了他的睡眠、吃飯時間、
也可能就因此少了陪伴家人的時間。
簡單來說,
就是每個人都要生活,
這樣拿「讓自己生活過好一點、
但讓別人過差一點」的概念來殺價,
對我來說,是一個不合理的要求、
甚至,還有一點自私。
話說回來,這一切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以此次事件來說,
這位學員並不是認識我才來找我上課,
而是被動的透過了兩層轉介才來,
且此學員也完全不了解體適能產業環境,
所以學生會提出這樣的要求是情有可原,
我想我也需要花多一點時間溝通。
稍微總結一下
1.教練也是一種專業,專業有價,
所以應該被尊重而非任意被殺價。
2.團課跟一對一教練課目的不同,
所以費用並不會拿來相提並論。
3.說自己吃老本並不是殺價的理由,
因為每個人都正在吃著老本。
現在我們把這個議題延伸,
放大到整個宏觀產業環境來看,
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呢?
要如何降低這些殺價事件發生的機會?
當教練專業價值沒有辦法被民眾看見、
無法被民眾給認可時,
我們就很容易被殺價文化給綁架。
期許未來大家能持續推動著產業發展、
能讓教練被真正視為一個專業人才,
就如同醫療人員、科技研發人員、
品牌行銷人員受到企業與民眾重視。
當然,
我們也不能只仰賴外在環境改變,
而是應該從自我改變開始做起。
舉例而言,
面對這種情境,該如何應對進退?
如何跟學員妥善溝通專業的重要性?
如何讓他們看見並感受到教練的價值?
同時,如何持續精進自我、
讓自己變得更強、更有自信?
如何不因無理的要求就賤賣專業?
我相信,
當大家一起認真面對這些問題,
對所有教練、任何其他產業、
以及各領域專業人員的未來職涯發展,
都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並且,當下次再遇到有人這樣問你:
「教練費可不可以便宜點?」
只要我們隨時將自己準備好,
對於自我專業、提供的價值問心無愧時,
應該就會清楚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了!
#答案就是抱歉不可能算便宜一點
#因為教練是一項不可被取代的專業
#專業有價 #尊重專業
(原文於臉書粉專發布,歡迎分享)
—————————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記得按❤️鼓勵
➤歡迎分享到限時動態,請標記我 @chiru.tsai
➤歡迎留言標記你的健身夥伴
➤追蹤 醫適能創辦人 @chiru.tsai 👈學習更多知識
—————————
2020/2021年培訓研習資訊詳見附圖QR Code
—————————
筆者 @chiru.tsai 為醫適能特殊族群訓練機構 @medex.asia 創辦人、前美國官方ACE認證教官,台大醫學院學士畢業國家高考醫檢師合格。證照與專業訓練NSCA-CSCS, ACSM-CPT(美國)、EXOS(美國)等。
—————————
宏其看診時間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上課囉!】
五種研究必學統計一天搞懂,SCI 發表在望!
⠀
#針對新手設計,這堂課直接站在「剛起步研究者」的立場,重新思考統計,留下真正會用到的知識,並用實際的範例讓您理解。並延續到之後的互動實作時間,親手操作。
⠀
#不再害怕統計,其實我們也曾經這樣,但寫過數十篇論文後,回頭看才發現,其實害怕是被「製造」的,而如果用正確的方式教,上手更容易,恐懼也能歸零。
⠀
用學「開車」來比喻的話,傳統的教法,從汽車的歷史、內燃機原理、空燃比與活塞行程依序教下來,我們背了許多公式與細節,經過了許多考試,但卻依然不會開車。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我們留下的,是對「汽車」的敬畏與恐懼:「統計好難喔、統計好深奧喔、統計好多公式喔。」
⠀
有 Google 的時代,我們不需要大量背誦。有 #MedCalc 的時代,我們不需要記得統計公式。懂得怎麼 #正確使用工具,就行。
⠀
我們的教法,在安全的環境下,帶各位盡情的上路練習,讓你真的踩油門、真的享受駕駛樂趣,在卡住的時候,還有教練立刻示範給你看「這樣做就可以避開問題囉」,讓你真正懂開車,然後才把用得到的各種背景知識,適度地分享給你。
⠀
⭐ 跨出論文發表第一步,最適合新手的研究課程。
⠀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
☑ 統計的實際應用讓你不再害怕
☑ 親手畫出漂亮的數據圖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
☑ 研究計畫申請的管道與訣竅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
⠀
🔸 9/12(日)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台南班僅此一場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配合國家防疫政策,室內空間降載五成以上,名額有限請把握。)
⠀⠀
【📥 課後學員回饋】
⠀
🗣️「這堂課印象最深刻的是統計圖表製作,把 Excel 上龐大的數據,透過 MedCalc 瞬間就產出圖表,照著互動實作手冊的步驟,竟然就變成超精美的圖表!期刊上才看得到的圖表,我竟然也畫得出來,原本抽象遙遠的統計出現在面前時,變得很平易近人。」(童綜合 游粱田 醫師)
⠀
🗣️「課程在短時間內就讓我熟悉新的軟體,而且 MedCalc 的製圖功能,可以依照自己喜好做得非常美觀,使用上也很直覺,容易上手。另外也透過講師整理的表格讓我理解到,常用的這些統計方法該如何挑選,減少對於統計的恐懼感。」(台北榮總 徐湘婷 醫師)
⠀
【🪄 資深講師陣容】
⠀
#陳一銘:與科內的實驗室、國衛院、老人醫學 與 健保資料庫 的團隊均有合作,主題圍繞著老人醫學與免疫風濕專長,發表超過 160 篇 SCI 論文。四度獲得「青年醫師論文獎」。
⠀
#吳爵宏:連續兩篇 original article 於頂尖期刊 Radiology 刊登,並獲邀與雜誌主編連線訪問,錄製 Video Podcast,向全世界讀者介紹研究成果,發表超過 60 篇 SCI 論文。
⠀
#蔡依橙:SCI 文章超過 60 篇,聚焦在自己的專業核心、投稿命中率高達八成、標竿論文引用超過 100 次的策略型研究者。曾指導多位醫師發表 SCI 論文,並登上國際舞台。
⠀
【🎖 近期學員快訊】
⠀
▪ 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施打 COVID-19 疫苗後,產生暫時性耳鳴與耳蝸病變之個案研究,獲 QJM 刊登!
⠀
▪ 蘇子佩醫師團隊,關於 FDG PET 與 FLT PET 對轉移乳癌治療效果與預後之研究,獲 BMC Cancer 刊登!
⠀
▪ 吳靖農醫師團隊,關於 COVID-19 疫情前中之遠距耳鼻喉科互動看診適用性研究,獲 Biomedical Journal 刊登!
宏其看診時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超~長,慎入)
進入38週
隨時準備去卸貨
待產行李已經準備好了
第一胎就在禾馨生
這一胎也不例外
在禾馨看診、產檢、生孩子⋯
心臟要夠強大、荷包也要夠深
有好幾次批價繳費的時候
聽到金額我都會假裝鎮定
現在都戴口罩、帽子
結帳時比較能掩飾驚訝的表情
即使這樣
我還是選擇禾馨
Why?
服務品質
第一胎懷恩典的時候
什麼都不懂
我去我自己出生的大醫院掛婦產科門診
心想這是一種傳承
而且比較有親切感
殊不知是一種驚嚇、羞愧的經驗
在廣大的開放候診區域
興奮期待、夾雜著忐忑不安的心情
等候我的號碼
先說
我對這間醫院完全不陌生
我媽媽生前在這裡工作了十幾年
我不只在這間醫院出生
更是在這間醫院長大的
每一層樓,
除了病房樓層、手術室跟太平間外
其他地方我都很熟悉
進診間前驗尿確定有懷孕
醫生問我最後一次月經日期
老實說
我還真不知道
無知的我
不知道懷孕要紀錄最後一次月經的第一天
推算受孕日跟預產期
我的生理期很規律
但我當時沒有記錄每個月確切的起迄日
所以我只能說個大概幾號到幾號
然後醫生就很嚴厲地說
「怎麼會都不知道自己的生理期?都沒在記錄嗎?」
「沒有,真的沒有」
「躺床照超音波」
醫生皺眉,看起來不耐煩
我對自己的無知感到一陣羞愧
想用更積極的態度、勤快的動作
扳回一成、討好醫生
(回頭想想為什麼我要有討好醫生的心態?我有事嗎我?)
在護理師的引導下
我很迅速地躺上診療床
我說過我的月經很規律
所以月經遲個一兩天
我就覺得應該是懷孕了
檢查的當下
懷孕應該不滿五週
超音波有的時候看不出來什麼
當時我不知道這些
我聽到醫生說
看不清楚
要做陰超
那是什麼?
再一次
在護理師指導下
脫褲子腳打開
做陰道超音波
我看到了
一個小小的點
像寂靜黑夜裡
發光的一顆星
時間彷彿靜止
頌讚生命的奧妙
下一秒
我被拉回現實
醫生說了一聲恭喜
然後我很匆忙地把自己整理好
離開診間
我的心情好複雜
而且情緒來得很慢
對於沒有記錄自己生理期的羞愧
對於身體方才有異物入侵的驚嚇
對於回答不出也問不出問題的無助惶恐
⋯⋯⋯⋯
這一切負面情緒
和剛剛在螢幕上發著光的小點點
所帶來的驚奇、喜悅、期待、興奮、感動⋯相比
都顯得微不足道
這是我的第一次產檢經驗
我覺得很粗魯
我相信只是單一一次的經驗
不是每個醫生都這樣
我只是剛好遇到那一位
這也讓我思考
是否接下來每次
都要帶著惶恐的心情
緊繃的身心狀態
在開放的候診區
被每一次幾乎要破音
此起彼落的叫號鈴聲中受驚嚇、
在分不清楚是潮濕還是尿
充滿尿騷味的廁所驗尿、
在可能只是公事公辦
但面無表情狀似冷漠的醫生面前
極力表現我的友善⋯
要不要在接下來的九個月
這樣迎接我的第一胎
我不要
2015年7月
剛好那時候
嫂嫂跟我說
禾馨民權新開幕
她說禾馨新生的評價很高
民權分院應該也會很棒
我只是去看看
我記得第一次去禾馨
候診區有各式沙發
巧妙地把看診的人分散
像設計過的圖書館閱讀區域
報到後
可以自己拉一個舒服的社交距離
等待叫號
有輕音樂
有大幅充滿童趣的插畫
有
一種溫度、人味
我沒有指定醫生
我只是網路掛號一位女醫生
她有空我也有空
就掛號了
那次產檢的經驗很美好
醫生很溫柔
每一個她要做的檢查、
要進行的步驟、
接下來要做的預備⋯
她跟護理師都會詳細地跟我說
後來這位醫生也是我第一胎的產檢主治醫師
陳思宇醫師
本來這一胎也想找她
但她現在好像只看婦科不看產科了
這一胎
因為工作時間的關係
我看過好幾位不同的醫師
張建玫醫師、黃貴帥醫師、許峻睿醫師、沈可欣醫師、薛雅蓮醫師
我說過我沒有在選醫生看的
保仁、思宏、怡寧⋯⋯我都沒有看過
只要醫師的時間許可
我也可以
我就掛號了
禾馨的醫師都很好
所以給誰檢查
我都很放心
我很喜歡沈可欣醫師
她聲音很溫柔好聽
像志玲姐姐一樣輕柔
她的專業跟清楚說明
陪伴我度過上一次流產的無助
對
我流產過
那是另一個故事
我有時間再跟你們分享
我很認同禾馨的一個核心理念
就是產檢醫師跟接生的醫師
不一定會是同一位
他們有一個值班制的24小時接生團隊
醫師不會吃飯吃到一半、或睡得正香甜的時候
被緊急呼叫去為你接生
禾馨的醫師自己
也是在一個預備好、專注的情況下
迎接你的寶貝
你的產檢資訊
禾馨的系統都有記錄
沒有什麼交接的問題
我生恩典的產檢主治醫師是陳思宇醫師
接生的醫師是陳志堯醫師
第一次見面
就用下面迎接他
堯哥專業、俐落、幽默風趣
我出力不到三次
恩典已經出生
給他一百個讚👍
生完隔天
陳思宇醫師就有來關心
禾馨就是一整個團隊
沒有什麼「我只能給誰看診」「我只能給誰接生」的隔閡
我完全認同
在禾馨生產的經驗實在太美好
以至於只要身邊有人懷孕
我都先跟他們推薦禾馨
我也有誠實地說
禾馨真的很貴
但只要能力許可
它真的是首選
因為舒服
環境乾淨舒適
服務親切溫柔
動線寬敞流暢
團隊專業精準
還有
產後三天兩夜的食物
實在美味
禾馨業務範圍越來越龐大
將來會越來越多人在禾馨就診
希望人很多的禾馨不要走歪
一直維持高水準
加油加油
我寫這篇
不是禾馨業配文
也沒有業務交換
純粹個人經驗分享
我無法回答費用、資訊⋯問題
只有
禾馨公關發現我這一胎也在禾馨產檢
主動跟我聯絡
給了我一個親友優惠
但真的沒有感覺到優惠
可能因為我沒有什麼自費檢查
所以即使用了親友優惠
每次結帳的時候
我的表情都還是😱這樣
我更不是在比較大醫院跟診所的優劣
那次遇到的不好的經驗
是單一事件
關鍵是個人加上當天的環境
請你們不要自己腦補來戰
也不要問我是哪一家
我就是一個曾經在禾馨生產
經驗美好的母親
我身邊也有人推薦李木生、許世賓、林正宗、台安、馬偕、台大⋯都有
而且都是很好的經驗
我只是剛好在這個時間遇到了禾馨、選擇了它、愛上了它
然後現在跟你們分享
就這樣
宏其看診時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營養麵包即將在 內湖-恆新復健科診所 為大家服務 ]
很高興也很感動能跟麵粉們宣布這個訊息:
🎉🎉🎉我終於又要開始看診啦!!!🎉🎉🎉
🌟🌟🌟駐診時間🌟🌟🌟
週一午診(14:00-17:00)、晚診(18:00-21:00)
週三晚診(18:00-21:00)
週六早診(9:00-12:00)
地點:台北市內湖區的瑞光路337號7樓(宏匯瑞光廣場C棟)
內湖恆新復健科診所是由我很佩服的史考特醫師領軍,有許多優秀又專業的醫療人員、最先進的機器,甚至環境超級舒適美麗!(診所內部環境等我到職再分享給麵粉看)
能夠跟 一分鐘健身教室 的史考特醫師合作,真的是作夢也沒想過的事情🤣 覺得既幸運又榮幸能有這個機會!
雖然對麵粉來講,這個消息應該很突然,但是其實這件事情醞釀了非常非常久,去年我從台大醫院離職的當天,恆新就找我合作了,所以等待期間整整有一年三個月那麼久,中間心情實在非常忐忑又煎熬,在塵埃落定之前一直忍著沒有跟大家說,今天終於能公布我的內心真的是非常澎湃啊啊啊!!!(激動不已)
有營養諮詢需求的人都可以來掛號唷😄
總而言之非常期待之後的新生活,請大家多多支持唷!
⭐️營養麵包學經歷⭐️
學歷:
碩士 國立台灣大學 生化科學研究所
學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營養科學組
經歷:
正職 台大醫院 臨床營養師(2012-2020)
兼職 優膳糧 營養顧問
LeFun 營養顧問
其他 上百場講座經驗、報紙專欄作者、健康遠見專欄作者等
證照:
中華民高考營養師
台灣營養學會 腎臟專科營養師
台北市糖尿病共照網醫事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