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完全替代完全互補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完全替代完全互補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完全替代完全互補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完全替代完全互補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名人堂 表演藝術「現場」與「線上」的撞擊 朱宗慶 面對疫情衝擊,藝文表演也思考「上線」的可能性。圖為屏東演藝廳陸續取消或延期3至6月的藝文表演活動。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近來因為疫情的關係,在學校教課及工作會議,紛紛嘗試「視訊」方式進行,作為防疫期間的替代方案。這場疫情扭轉了過去人和人直接面...

  • 完全替代完全互補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4-21 11:00:47
    有 6 人按讚

    #名人堂

    表演藝術「現場」與「線上」的撞擊

    朱宗慶

    面對疫情衝擊,藝文表演也思考「上線」的可能性。圖為屏東演藝廳陸續取消或延期3至6月的藝文表演活動。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近來因為疫情的關係,在學校教課及工作會議,紛紛嘗試「視訊」方式進行,作為防疫期間的替代方案。這場疫情扭轉了過去人和人直接面對面的習常,將因遠距離或即時性而使用的網路互動,變成了生活的日常。

    說實話,作為表演藝術工作者,十分重視「視聽臨場感」與「群體互動感」。但疫情發生以來,為降低人與人互動的接觸風險,在教學與工作會議上,使用網路視訊或電話會議的頻率大增。

    這期間,深深有種感受。會議或上課時,大家為了互相保護,必須拉開間隔、戴上口罩,互動關係似乎因而疏離不少;轉換方式,透過視訊授課、開會,大家雖然不在同一空間,但脫下口罩,在鏡頭前的熱烈交流,彼此「互動」的距離,卻是比想像中貼近。

    但相較起來,我還是更喜歡現場互動的感覺。這段時間的經驗,也讓我不斷思考:如果回到表演藝術上設想,那麼網路的「線上」觀看和親臨劇場「現場」看演出之間,對參與者、體驗者的選擇差別和意願、「線上」和「現場」彼此間是互斥,還是可並存?兩者是替代,還是互補?使用族群重疊性為何?如何讓線上觀賞者移轉到進劇場「現場」看演出?這些問題值得探討。

    目前在台灣或亞洲地區,線上觀看表演藝術節目的普及性,以及素材豐富性相對尚未成熟,是藝文界多所瞭解的狀況。這段時間,許多人提及此時是醞釀各種創新模式的時機點。對於表演藝術觀賞來說,「線上」的新嘗試,在核心價值不變下,或有機會適度地融入到表演、工作、教學與行銷推廣上。

    任何機制的推動,總要有個起頭,我認為,此刻表演藝術界已開始思考線上收看機制的可能性。一方面,讓表演團隊在疫情期間有演出動能與維持收入;另一方面,從觀眾需求端切入,透過線上節目的推出,來提增觀眾的擴及性,以及儲備未來恢復日常觀眾回流劇場的能量。

    雖然目前要透過線上節目的推動來增加表演團隊收入,仍屬有限,但這個管道的建立,不僅是被動作為因應疫情「不得不」的使用,也是藉此機會,將過去不成熟的機制建立起來,既作為此時的「輔助」,並是未來規畫的重要項目之一。

    表演藝術即時共感,有難以被取代的特性;要建置一個被視聽大眾廣為關注、持續引發熱潮,甚至為劇場開發新觀眾的線上收看機制,尚有許多需要討論的實質課題。除了節目來源及內容之外,也包含技術層面問題,例如:節目產生方式、頻道平台、觀眾觀看機制、行銷推廣等等面向;除此之外,收費機制亦有討論空間,如起初的觀眾培養、累積階段,免費及收費都是選項;但未來若能進一步建立付費機制,不僅對整體產業有所助益,同時對創作者也會更有保障。綜觀以上,以現況來說,仍需要時間來累積,更需要多方的集體合作與學習。

    「螢幕」無法完全取代「劇場」,但若能讓現場演出與影像呈現相輔相成,做成後續研究用途、推廣管道,觀賞人口的累積,以及讓演出者有額外版權收入,是我所樂見其成,表演藝術的創意無限,藉此機會,也許能激盪出劇場結合科技創新的精采可能性!

    (作者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 完全替代完全互補 在 民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4-16 11:31:50
    有 11 人按讚

    【#李界木專欄】人工智慧拯救建築業

    儘管有大量失業預測,人工智慧不太可能取代人力資源。相反,它將改變建築行業的商業模式,減少昂貴的錯誤,減少工地傷害,並提高建築運營效率。

    機器人技術,人工智慧和物聯網可以將建築成本降低多達20%。

    AI對於建築產業的替代是一個過程。我們所強調的並非AI完全入侵,並取代傳統建築工人,這只是部分工藝和工序的優勢互補。

    #AI #建築

  • 完全替代完全互補 在 楊智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1-12 11:45:00
    有 7,493 人按讚

    【何其有幸】2020 新的篇章

    是時候該跟大家正式宣布,沒錯,我要結婚了。

    認識我的人應該都知道我有個穩定交往的對象,有些學生也偶然看過一個男子在我身旁,很多時候出席公開場合他也會陪著我,知之者知之,不知者也許自己看得出來大家就心照不宣,但很像從來沒跟大家聊聊我們如何認識,以及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轉眼五年我們也即將進入下個階段繼續努力。

    2013 年台灣還在熱議「多元成家」時,因為校際串聯而認識了當時的成大學生會長洪國峰,他當時號召許多學生組織,一起組成了「同學陣」在短短的時間開了幾場記者會、在學校做訪調、積極透過粉絲團推動議題討論,而我則過去擔任過文藻學生議會的議長,都是在學生自治圈努力,也關心許多公共議題,因此很投緣也很有話聊,維持了好長一段網友的身分,直到我畢業後回台南當替代役,才有更多機會見到面、更熟識。

    退伍後我到高雄工作、投入輔選工作,他也時常幫忙我,甚至進一步在思考回到故鄉發展地方組織的可能,所以地方選戰過後沒多久 2015 年我們一起在台南打拼、參與議題,過程中也漸漸發現彼此的不可或缺,也希望能互相陪伴進而交往。

    但交往沒多久,我就成了候選人,大家能夠想像剛交往沒多久,另一伴就要參選是什麼感覺嗎?回想起來自己都覺得有些好笑,但也佩服咱兩個人的毅力,當然時常吵吵鬧鬧,還是一路挺過這場艱辛的選戰,多虧許多志工和支持者的幫忙,得到 9075 位選民的支持。

    2016 選後面對大家的期待,剛好在那個時機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就開始了台南新芽的草創,開始展開許多市政監督工作,過程中國峰也一直扮演著得力助手,協助社群媒體的經營及許多文案的發想。後來又進一步組織了台南彩虹遊行聯盟,協力婚姻平權音樂會台南專車,也成功地舉辦 2018 台南彩虹遊行,不僅擴大了規模、深化論述,也更把遊行與議題政策連結,而國峰也一直協助媒體工作的執行。

    一路走來,時常都是我在拋頭露面,但許多幕後工作都有國峰在協助,我們身旁的朋友時常說,我們不僅是在感情生活上時常互補,在工作上也時常能發揮 1+1 大於 2 的效果,可能我比較感性一些、創意很多,國峰又相對理性一些,可以把許多創意具體實行,並協助分析各種方案的優缺,就這樣合作無間走到現在。

    對很多人來說,情侶要一起共事很像很困難,對我們來說當然也是,只是彼此都很認真看待這段感情,所以再怎麼吵架,都是以吵到可以和好、可以更認識彼此為前提在吵。走著走著就這樣要 5 年了,其實我們沒有什麼求婚過程,畢竟我們彼此都聊過不少次,覺得隨時都可以結婚,就只是要不要辦婚禮,而且希望是同婚有通過才想結,2016 台南開辦同性伴侶註記時,我們雖然有去登記,但那也只是徒具形式,並沒有什麼太實質的保障,比較算是為了開記者會順便做的行動,但這次同婚都過了,當然也就相當謹慎看待。

    我還記得小時候在教會曾經聽說過,人要受洗禮時很容易受到撒旦的試探,當然後來雖然我沒有信教,但總覺得人在面臨重大生涯決定前,必然就會有很多現實問題出現,感性與理性之間就開始拔河,不諱言決定要結婚後,反而時常彼此也有些撞牆,但跌跌撞撞,一邊籌備婚禮也一邊檢視自己是否真得已經準備好,而婚禮即將就在這個月底舉行,這趟奇幻的籌備過程,也讓我們有更深一層看待彼此,我想,我們都準備好了。

    準備好未來還是會吵吵鬧鬧,但還是想彼此扶持下去。

    這些年來,時常到各個學校分享性別議題,我一直很避諱用「同性戀是天生的」去談,雖然也許這能夠讓更多長輩接受、同理,但其實我一直覺得我們喜歡的就是人,性別認同是自由的,性傾向也不應該被侷限,我其實也不覺得自己對女生完全沒興趣,很像也不用分什麼性戀,追根究柢,我們愛的是人。不管是否天生,生而為人,我們都應該彼此尊重。

    選戰結束,我們都深刻的體會到,縱使《釋字748號施行法》通過,但許多人抗拒的心理、假新聞仍然蔓延,我們也知道多少當初按下專法通過按鈕的立委,在地方選區面對多大的攻擊與抹黑,一路走來不容易,對於所有付出過努力的立法委員、國會助理、NGO及每個你我,大家都辛苦了,感謝有你有我,所以我們這次婚禮的標題才叫作「何其有幸」。

    時常到學校分享時,我都會談談其他國家同志的處境,我們台灣在爭取同婚,但許多國家的同志是在爭取「活下去的權利」,能活在台灣的我們很幸運,能成長在包容的家庭我們很幸運,能在青春時光見證同婚受到保障,我們真得是全世界幸運當中的超幸運。

    然而在這股喜悅中,我們也期待未來的政策可以更周延、更理想,許多台灣同志家庭的孩子由於無法共同收養,而無法受到保障;許多跨國的同志伴侶也仍面臨無法登記的困境;許多校園都還充斥著保守老師及團體不當的課程及發言,當然我們都理解政策的制定不容易,牽涉到政治的角力及現在假新聞的攻擊都十分辛苦,很多事情無法一蹴可幾,但還是希望能一步一腳印,讓大家受到保障,期許台灣的性別平權更向前!

    2020,人類社會又要邁向新的 10 年,蔡政府也將迎接第二個任期,農曆年將至,許多人事物又要進入新的循環,選舉期間的紛紛擾擾也都需要時間修復,相信許多朋友這段時間來跟朋友、家人的對話也都很辛苦,然而也是因為這些對話,讓我們一直思辨、民主一直向前,祝福大家新的一年健康、和樂。

    一起幸福、一起為你我、為台灣加油!
    順便給大家紀念攝影搶先看 <3

    智達



    攝影|健識攝影-Jimmy C.C. Photography
    助理|李東穎
    側拍|陳品萱
    棚拍妝髮|吳 雨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