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安親班一個月多少錢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安親班一個月多少錢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安親班一個月多少錢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安親班一個月多少錢產品中有7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立法委員林奕華,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9月1日開學 教育部真的準備好了嗎?🚨 🔺#防疫補助應加碼且所有老師須至少打完第一劑疫苗 9月1日即將開學,國內疫苗不足,使得目前仍有3.2萬高中以下教職員工、3.7萬補習班或安親班人員没打到疫苗。國民黨團在18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儘速讓教師施打到疫苗,且不得強迫施打未經國際認證的高端疫苗,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91103華視新聞雜誌 貧富失衡 低薪老窮的吶喊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2OH_ALcheZ8 台灣的貧富差距,越來越懸殊,主計處公布家庭收支調查,最高所得組和最低所得組,竟然相差6倍多,是近6年來最高,而學界也公布一份數據,顯示全台最有錢的、金字塔頂端的人,平均身價高達3...

安親班一個月多少錢 在 Workforce 勞動力量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20:32:12

#聽米編說 嗨嗨大家,我是米編,貼文靈感總是來得莫名其妙,前幾天睡前突然回想到,剛畢業的我曾經在安親班工作過,有些勞動權益現在想起來真的是不可思議欸(笑),但都過去了,所有經歷都會變成日後成長的養分,以下就簡單分享,也希望可以透過這樣的故事,讓大家在求職找工作時可以留意更多細節 ❶老闆請我自行去工...

安親班一個月多少錢 在 小雞翅 翅董日常?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10:39:17

開學了🥺 武漢肺炎讓很多家長很害怕 我自己也是怕的要死 我是有點不太想讓她去上學的🥺 #有受過幼兒園的洗禮應該懂 (交叉傳染好煩) #幼兒園大毒窟 原因是因為過年不知道每位小孩的接觸史 有些八百年不見面的 過年硬是要聚會要打牌的團聚在一起 不一定還從武漢回來也不是不可能? 不要說武漢肺炎,流感我...

安親班一個月多少錢 在 Eunice 簡優優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9 05:27:29

一個死刑犯寫給父母的信: 爸爸媽媽: 我明天就要行刑了,我也不知道我的人生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但往事一幕幕閃過眼前… 3歲那年,我跑太快被石頭絆倒,妳急著扶我起來安慰,還往石頭踢了兩腳,「不哭不哭,都是石頭壞壞!」讓本來忍住不哭的我抱著妳委屈哭了好久,是妳讓我知道原來跌倒是石頭的錯,但我不知道妳只是...

  • 安親班一個月多少錢 在 立法委員林奕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0 14:12:59
    有 523 人按讚

    🚨9月1日開學 教育部真的準備好了嗎?🚨

    🔺#防疫補助應加碼且所有老師須至少打完第一劑疫苗
    9月1日即將開學,國內疫苗不足,使得目前仍有3.2萬高中以下教職員工、3.7萬補習班或安親班人員没打到疫苗。國民黨團在18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儘速讓教師施打到疫苗,且不得強迫施打未經國際認證的高端疫苗,同時加強校園防疫措施。我和國民黨團今(20)再度召開記者會,揭露教育部編列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防疫經費僅編列3億444萬5500元,每位學生僅100元防疫費用,根本就不足以建構校園防疫工作。國民黨團強烈呼籲行政院、教育部,增加每位學生每學期的防疫補助至少應有500元,再加上因應遠距教學應有之設備採購,僅佔整體2600億元防疫預算約25億元。此外,我和國民黨團要求教育部加速審視老師疫苗施打第二波造冊,重新計算開學後還有多少老師未施打疫苗,必須讓所有老師至少打完第一劑疫苗,確保校園與學生的安全。

    🔺#教育部真的準備好如期開學了嗎?
    7月17日行政院長蘇貞昌承諾儘速讓高中以下老師和安親班、補習班老師等相關教職人員施打第一劑疫苗;但是16日國民黨團召開記者會,揭露目前還有3萬2千位教師,補教業、安親班等3萬7千位相關人員尚未施打疫苗,光是台北市就有500位學校導師未打疫苗,教育部如何能在9月1日如期開學?行政院、教育部、疫情指揮中心直到今天沒有任何回應或補救措施,難道漠視孩子們受教權和防疫安全嗎?

    🔺#清寒家庭孩子怎麼辦?
    清寒家庭的數位落差,教育部沒有人關心,全面停課特殊家庭子女照顧如何後續?教育部目前剩餘防疫經費只剩下2千萬元左右,夠嗎?費鴻泰指出,教育部全面防疫資源、人力投入不足,包括:一、防疫消毒物資採購不足。二、清寒學生遠距設備採購不足,尤其在偏鄉地區。三、強化防疫用水、用電費預算不足。四、教職員、學生發燒、確診安置費哪裡來?五、補助防疫人員加班、雜支費在哪裡?以上相關防疫項目、費用,教育部完全沒有編列,再過11天就要開學了,所需要的物資,經費到底在哪裡?粗略估算學校防疫物資採購需要15億元,平均每位學生每學期的防疫補助至少500元,數位落差設備採購約10億元,總共需要25億元,教育部是否已經向行政院申請到位?教育部必須盡速向全國家長說清楚。

    🔺#防疫經費做半套
    目前還有3萬2千位高中以下老師打不到疫苗,蘇貞昌承諾的終究還是騙、騙、騙;教育部洋洋灑灑的防疫指引,防疫經費卻只有半套,每位學生每學期只有100元防疫預算,難道教育部要學校割紙箱當防疫隔板嗎?沒有施打疫苗的老師,每7天必須快篩一次,預算從哪裡來?教育部要求學校必須每天至少2-3次清消,而清消工作勢必委外處理,錢從哪裡來?每位學生每學期100元防疫預算投入,教育部的防疫指引根本就是半套指引、半套預算。

    🔺#因數位落差恐致數位中輟
    現在全國約有296萬高中以下學生,每位學生防疫預算應提高到500元計算,不過15億元左右,只佔整體2600億元防疫預算極小部分。呼籲行政院長蘇貞昌,既然疫苗採購不足,無法讓所有教育人員打到疫苗,至少因應教育部所提出的校園防疫指引,學校必須有充足的防疫預算。攸關數位落差部分,疫情三級警戒期間,學校實施遠距教學、視訊上課,但是在偏鄉地區不是有網路就可以上課,很多學校連平板電腦都不夠,教育部必須編列至少10億元的經費替偏鄉學校購買平板電腦,同時建構、補足軟硬體設施,不要讓數位學習因為「數位落差」的關係造成「數位中輟」。

    🔺#防疫經費不夠,#還有三萬多名老師沒有打疫苗,#快篩費用誰要出?
    行政院此次特別預算有高達近2600億元,國民黨團一再呼籲行政院,儘速妥適分配到各個部會和縣市政府,不要一把抓在手上,而應讓防疫預算發揮到最大效用。但很遺憾地,行政院分配給教育部開學用的防疫預算只有3億元,一個學生一學期才100元用來防疫。每位學生100元的防疫預算,要購買隔板、快篩試劑、備用口罩和消毒酒精等,光是買隔板就超過100元,難道中央離基層真的有這麼遠嗎?3萬多名老師沒有施打疫苗,這還不是精算後的數字,包括代課老師、代理老師人數有多少?教育部還在計算中;另外體育班的外聘教練、社團老師、特教班的臨時特教助理、高職兼任老師,都也不在施打名單中,進入校園勢必需要快篩,到底還有多少老師需要快篩?校園必須準備多少快篩試劑?教育部都掌握確實數字嗎?這些老師的快篩試劑錢,到底誰出?縣市政府有辦法負擔嗎?

    🔺#請中央不要把所有責任都甩鍋給地方政府
    學校開學後,教室開冷氣必須小開窗讓空氣流通,勢必增加電費;要求學生勤洗手,水費也會增加;每周校園、公私立幼兒園大清消的費用,到底誰來出?教育部到底有沒有想過這些問題?難道教育部只會宣布復學,把所有校園防疫工作、預算甩鍋給地方政府、學校、老師和家長負責?另外,如果家長選擇在開學後,擔心老師或學生未打疫苗而選擇在家上課,學校如何解決?是否必須準備一組老師專門負責線上教學,各種課程規劃?有沒有經費來源?因應三級警戒遠距教學而造成部分學生「學力」不足,教育部有配套措施補強「學力」不足的學生嗎?負責「補強」上課的老師,有沒有鐘點費?關於第二波未施打疫苗老師造冊問題,教育部重新審視第二波造冊名單,重新計算開學後,還有多少老師還沒施打疫苗,必須儘快讓所有老師打完第一劑疫苗,確保老師與學生的安全,請教育部必須正視。

  • 安親班一個月多少錢 在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20 13:22:42
    有 624 人按讚

    9月1日即將開學,國內疫苗不足,使得目前仍有3.2萬高中以下教職員工、3.7萬課輔班、安親班人員没打到疫苗。國民黨團在18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儘速讓教師施打到疫苗,且不得強迫施打未經國際認證的高端疫苗,同時加強校園防疫措施。國民黨團今(20)再度召開記者會,揭露教育部編列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防疫經費僅編列3億444萬5500元,每位學生僅100元防疫費用,根本就不足以建構校園防疫工作。國民黨團強烈呼籲行政院、教育部,增加每位學生每學期的防疫補助至少應有500元,僅佔整體2600億元防疫預算約25億元。此外,國民黨團要求教育部加速審視老師疫苗施打第二波造冊,重新計算開學後還有多少老師還沒施打疫苗,必須讓所有老師至少打完第一劑疫苗,確保校園與學生的安全。

    總召費鴻泰表示,7月17日行政院長蘇貞昌承諾儘速讓高中以下老師和安親班、補習班老師等相關教職人員施打第一劑疫苗;但是16日國民黨團召開記者會,揭露目前還有3萬2千位教師,補教業、安親班等3萬7千位相關人員尚未施打疫苗,光是台北市就有500位學校導師未打疫苗,教育部如何能在9月1日如期開學?行政院、教育部、疫情指揮中心直到今天沒有任何回應或補救措施,難道漠視孩子們受教權和防疫安全嗎?國民黨團高度質疑,教育部真的準備好了如期開學了嗎?

    費鴻泰指出,清寒家庭的數位落差,教育部沒有人關心,全面停課特殊家庭子女照顧如何後續?教育部目前剩餘防疫經費只剩下2千萬元左右,夠嗎?費鴻泰指出,教育部全面防疫資源、人力投入不足,包括:一、防疫消毒物資採購不足。二、清寒學生遠距設備採購不足,尤其在偏鄉地區。三、強化防疫用水、用電費預算不足。四、教職員、學生發燒、確診安置費哪裡來?五、補助防疫人員加班、雜支費在哪裡。以上相關防疫項目、費用,教育部完全沒有編列,再過11天就要開學了,所需要的物資,經費到底在哪裡?費鴻泰表示,國民黨團粗略估算學校防疫物資採購需要15億元,數位落差設備採購約10億元,平均每位學生每學期的防疫補助至少500元,總共需要25億元,教育部是否已經向行政院申請到位?教育部必須儘速向全國家長說清楚。

    副書記長鄭正鈐表示,目前還有3萬2千位高中以下老師打不到疫苗,蘇貞昌承諾的終究還是騙、騙、騙;教育部洋洋灑灑的防疫指引,防疫經費卻只有半套,每位學生每學期只有100元防疫預算,難道教育部要學校割紙箱當防疫隔板嗎?沒有施打疫苗的老師,每7天必須快篩一次,預算從哪裡來?教育部要求學校必須每天至少2-3次清消,而清消工作勢必委外處理,錢從哪裡來?每位學生每學期100元防疫預算投入,教育部的防疫指引根本就是半套指引、半套預算。

    鄭正鈐指出,現在全國約有296萬高中以下學生,每位學生防疫預算應提高到500元計算,不過15億元左右,只佔整體2600億元防疫預算極小部分。鄭正鈐呼籲行政院長蘇貞昌,既然疫苗採購不足,無法讓所有教育人員打到疫苗,至少因應教育部所提出的校園防疫指引,學校必須有充足的防疫預算。攸關數位落差部分,鄭正鈐指出,疫情三級警戒期間,學校實施遠距教學、視訊上課,但是在偏鄉地區不是有網路就可以上課,很多學校連平板電腦都不夠,教育部必須編列至少10億元的經費替偏鄉學校購買平板電腦,同時建構、補足軟硬體設施,不要讓數位學習因為「數位落差」的關係造成「數位中輟」。

    藍委林奕華表示,行政院此次特別預算有高達近2600億元,國民黨團一再呼籲行政院,儘速妥適分配到各個部會和縣市政府,不要一把抓在手上,而應讓防疫預算發揮到最大效用。但很遺憾地,行政院分配給教育部開學用的防疫預算只有3億元,一個學生一學期才100元用來防疫。林奕華指出,每位學生100元的防疫預算,要購買隔板、快篩試劑、備用口罩和消毒酒精等,光是買隔板就超過100元,難道中央離基層真的有這麼遠嗎?3萬多名老師沒有施打疫苗,這還不是精算後的數字,包括代課老師、代理老師人數有多少?教育部還在計算中;另外體育班的外聘教練、社團老師、特教班的臨時特教助理、高職兼任老師,都也不在施打名單中,進入校園勢必需要快篩,到底還有多少老師需要快篩?校園必須準備多少快篩試劑?教育部都掌握確實數字嗎?這些老師的快篩試劑錢,到底誰出?縣市政府有辦法負擔嗎?

    林奕華進一步指出,學校開學後,教室開冷氣必須小開窗讓空氣流通,勢必增加電費;要求學生勤洗手,水費也會增加;每周校園、公私立幼兒園大清消的費用,到底誰來出?教育部到底有沒有想過這些問題?難道教育部只會宣布復學,把所有校園防疫工作、預算甩鍋給地方政府、學校、老師和家長負責?另外,如果家長選擇在開學後,擔心老師或學生未打疫苗而選擇在家上課,學校如何解決?是否必須準備一組老師專門負責線上教學,各種課程規劃?有沒有經費來源?因應三級警戒遠距教學而造成部分學生「學力」不足,教育部有配套措施補強「學力」不足的學生嗎?負責「補強」上課的老師,有沒有鐘點費?關於第二波未施打疫苗老師造冊問題,林奕華呼籲教育部重新審視第二波造冊名單,重新計算開學後,還有多少老師還沒施打疫苗,必須儘快讓所有老師打完第一劑疫苗,確保老師與學生的安全,請教育部必須正視。

  • 安親班一個月多少錢 在 Workforce勞動力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1 12:25:07
    有 38 人按讚

    嗨嗨大家,我是米編,貼文靈感總是來得莫名其妙,前幾天睡前突然回想到,剛畢業的我曾經在安親班工作過,有些勞動權益現在想起來真的是不可思議欸(笑),但都過去了,所有經歷都會變成日後成長的養分,以下就簡單分享,也希望可以透過這樣的故事,讓大家在求職找工作時可以留意更多細節

    ❶老闆請我自行去工會加保
    那時候哪知道什麼勞健保,是某天聽到其他同事在問,我才知道有這回事!當時的老闆只表示因為安親班人數未達5人,不用保勞健保,所以是請我們自己去外面工會加保就好,不過明明我怎麼算都有5個人(大笑)。後來我上網google半天,才找了一個跟自己的工作類型相似的工會投保,然後還覺得omg保費真的好貴喔......

    關於員工未滿5人加保與自行在職業工會加保的內容,可以參考以下兩篇文章
    👉「沒工作就去職業工會加保?沒注意到四大重點,保費可能就白繳了」
    https://twworkforce.com/2019/07/02/occupational-union/
    👉「員工未滿五人就不用投勞保?沒注意到這些重點,雇主一樣可能違規!」
    https://twworkforce.com/2021/04/26/labor-insurance-2/

    ❷職災休養還被扣薪
    後來工作好一段時間,某天我從安親班的樓梯摔下來了,腳受傷必須休養一個月,那段期間其實有點內疚,就因為人不多,所以怕造成其他同事的困擾,傷勢較恢復後我就回去上班了,領薪水的時候老闆表示,因為請病假所以扣了半薪

    「??????」

    後來怎麼想都覺得不對勁,去查了法規後跟老闆說明自己自己查到的結果,老闆什麼都沒說,直接就把錢補給我哩(還是覺得滿頭問號)

    關於職災的內容,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遇到職災怎麼辦?一看就懂職災處理流程!」
    https://twworkforce.com/2019/03/23/occupationalinjury/

    ❸月領現金(薪資袋)
    這個是我現在想起來覺得最大的bug,每個月發薪水的時候,老闆都會拿著一疊的薪資袋輪流發放,也許有的人會覺得手拿鈔票的感覺很好(ㄕㄨㄤˇ),法令上也沒有強制規定只能用匯款轉帳的方式給薪,但是給薪資袋其實要留意的是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問題:
    ⊝ 這些是約定薪資,還是已扣除勞健保自付額?像我當時的約定薪資是24K,如果沒有特別請假的話,我只會回家算一下有沒有24張千元鈔票而已,完全忽略勞健保的部分!實務上有些老闆會另外給員工保費補貼,雖然這也不完全是合法的,但我當時的確什麼都沒有🙄🙄🙄
    ⊝ 薪資袋是否有記載細項或另外提供明細?如果有看過薪資袋的讀者應該會知道,上面會有個薪資各扣項的表格,但可能部分的人跟我一樣,拿到的薪資袋上面頂多只有寫著年月與自己的名字,其餘什麼都沒有寫,更別說什麼薪資明細了(那是什麼?)
    ⊝ 這些薪資袋會好好的被保存嗎?像我自己是已經都沒有留著了,但是給薪資袋的這種做法,除非是有好好的留存,不然哪天真的發生勞資爭議的時候,其實在舉證上會有一定的困難度,尤其是像我上述所言,沒有記載任何薪資明細的薪資袋,根本是發揮不了什麼作用🥲

    打完貼文突然覺得越想越氣欸!如果當時可以瞭解更多細節,也許就不會這麼被老闆呼隆過去了~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多少對大家有幫助,官網部落格還有很多淺顯易懂的文章,有需要的讀者可以在上面的搜尋欄輸入關鍵字,就可以找到相對應的文章唷!祝大家安好,求職找工作一切順利

    追蹤 @workforce.tw
    獲取更多勞動法令小知識

  • 安親班一個月多少錢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11-06 14:37:07

    191103華視新聞雜誌 貧富失衡 低薪老窮的吶喊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2OH_ALcheZ8

    台灣的貧富差距,越來越懸殊,主計處公布家庭收支調查,最高所得組和最低所得組,竟然相差6倍多,是近6年來最高,而學界也公布一份數據,顯示全台最有錢的、金字塔頂端的人,平均身價高達39億元!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帶來嚴重的社會衝擊,採訪團隊特別製作系列報導首先帶您來看,台灣天上地下的「兩個世界」。

    記者/林彥汝、文楷誠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記者林彥汝:「台灣的超跑市場一年大約可以賣出400輛到500輛左右,對很多民眾來說這可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但是對富豪來說,這卻是他們收藏的興趣之一。另外,豪宅的紀錄,又再度創下了新高,全台灣最貴的這一棟,每坪單價至少600萬以上。」

    旋轉式設計,佇立在信義區精華地段,一戶上看18億,而首戶15天就成交,天價就連房產業都震驚。

    房仲業者/陳泰源 表示:「有錢人他們也會自成自己的一格的生活圈,自己的交際圈,其實也有助於鞏固這個房價。」

    超級豪宅號稱能抗7級以上的強震,鋼材結構壽命更長達1000年,而每一戶都有一座空中花園,還有超跑、救護車專屬電梯,能直達家門口,奢華難以想像。而位在雲端的生活,這些令人瞠目結舌的房價、物價,背後卻也隱藏台灣貧富差距的可怕。

    主計總處公布2018年家庭收支調查,若把全國家庭收支由高到低分成五組,前20%最高所得組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高達209萬9030元,而最低所得組只有34萬4948元,相差6.09倍,是近6年來最高,但政府公布的數據其實遠遠不能反映出貧富落差的真實現況。

    學界採用資產登記法估計台灣的財富分配,扣掉房貸計算每人的淨資產,台灣最有錢的前1500人,平均身價近39億,而前10%的人平均每人擁有4180萬,進一步分析,前10%的富有者,就掌握了全國63%的財富,等於只剩下37%給90%的人分。而金字塔頂端1%的人則占有全國24%的財富,富者富可敵國,窮者日不敷出,這是今日台灣最真實而殘酷的現象。

    年輕人要往上爬越來越難,而6年級生的李春美,很慶幸自己在房價低的時候,抓住了機會。

    保險公司業務總監李春美:「這個是一位新銳設計師叫蕭築方,那這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們家裡的設計師游雅清小姐特別送我的。」

    一進門就像進入一座小美術館,李春美是保險公司的業務總監,住家上下兩層近百坪,設計簡約又不失氣派。

    保險公司業務總監李春美:「當我們在設計的時候希望可以孩子一個活動空間,所以這邊就做了一個類似操場迴廊的這樣子。」

    這棟房子是舊屋打掉,重新裝潢的費用就可以再買一間房,花千萬設計也登上雜誌介紹,不過李春美邁向金字塔頂端的路,並非繼承家業,而是靠自己一手打拼。

    保險公司業務總監李春美:「我是從零開始,那我過去也沒有相關的經驗在,那我只知道一件事情,就是我可能必須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去努力,所以我有長達3年的時間吧?我的工作時間是7點到凌晨2點結束。」

    李春美從小業務做起,連晚上也不放棄衝業績,到夜市招攬客戶,當時,她相信努力就會有回報。

    保險公司業務總監李春美:「在SARS那一年,我存到了第一筆錢,那我就在台北市買了一間套房,那大家可能都知道那個時期買的房子其實房價都比較低,所以有一筆資金其實是靠不動產投資買賣的價差賺到的錢。」

    李春美大方分享理財方法,除了內湖這間千萬豪宅,她在大直、新竹都有房子出租,生活優渥,但也坦言M型社會讓現下年輕人,買房成為遙遠的夢想。

    保險公司業務總監李春美:「如果是以固定薪資的話他的加薪幅度,其實滿有限的嘛,一個月3萬塊,扣除掉他的生活開銷,他可能真的一年要存到10萬塊,都有點難度。」

    如今要像李春美一樣白手起家成功的人,還有多少?

    薪水沒漲、房價物價飛漲,34年來,最富有的前1%的年均收入和99%的人逐漸拉大,2011年創下新高,1077萬對上78萬,而富商大部分的資產來自房地產、證券等,這些資產難以課稅,而且就算不用工作,錢滾錢的速度,也比領固定薪水快上好幾倍,如果說,有錢人的真實財富多到難以估計,那麼,最底層的家庭窮困程度,也同樣難以想像。

    陳青琪靠生命演講賺取生活費,而她的先生全盲,在醫院擔任按摩師,兩個人月薪加起來只有3到4萬,扣掉一萬房租和生活費,在大台北要養育一雙兒女,很不容易。媽媽陳青琪:「我覺得窮人就好像在那個老鼠賽跑的堆裡面,就是他不斷的在花錢、花錢、花錢,然後他賺錢的機會又變得很少。」

    飯桌充當書桌,陳青琪會督促女兒唸書,她相信教育能為艱困的生活帶來希望,但教育費的差距,就讓她喘不過氣。媽媽陳青琪:「所有的教育都要花錢,隨便上一堂什麼課都很多錢,就我舉例,我有兩個孩子如果我要讓他們去安親班,一個月一個小孩就要6千塊,兩個小孩就要1萬2,會很多的才藝,或者是會很多的技能,那不知道要多少錢才堆得起來。」

    而要如何縮小貧富差距,學者認為要從稅收下手。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林宗弘:「其實目前也是發生了社會流動也在下降的問題,有錢人一代一代的有錢,這個後果當然是,你想要跳進最高所得組會越來越困難,你跟他的距離在拉大。」

    台灣貧富差距不斷擴大,這股恐慌感不只發生在陳青琪的身上,在富人越富、 不斷成長的高房價社會,絕大多數的人,未來只會感到越來越窮、生活越來越苦貧與富猶如天上和地下,兩個世界的距離是不是會就此壓垮人們對生活的希望。

    整集,完整版youtube連結→https://youtu.be/_6aKhTw_iHQ

    華視官方網站新聞連結→https://news.cts.com.tw/cts/general/201911/201911021979846.html

    部落格網址→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19/11/191103_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