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安寧病房壽命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安寧病房壽命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安寧病房壽命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安寧病房壽命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影響力,我常常在各種文章提到核心價值,那什麼才是核心價值? 一個人如果渾渾噩噩過日子,在工作的時候,不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做,有時做這個、有時換這個工作、一下離職又跳去別的工作,他就是不知道自己的核心價值是什麼,(當然如果是年輕人到處嘗試、探索找出自己適合或興趣是正常的,我這裡...

安寧病房壽命 在 林嘉俊醫師 | 家醫•減重•糖尿病•疫苗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09:13:22

「我覺得我媽媽還有救,不需要你們安寧團隊過來。」某天代表安寧團隊探訪病人時,一個末期肺癌病人的女兒堅定地這麼對我說。 聽到「安寧醫學」,不知道你的第一個念頭是什麼呢? 我想很多人(甚至醫療人員)的想法都是:當癌末病人的所有治療都無效了,腫瘤科醫師就會建議他放棄所有治療,到安寧病房走完最後一程。 ...

安寧病房壽命 在 4Gamers編輯部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11-22 14:56:24

曾經被翻拍成電視劇、電影的遊戲改編作品《光之老爸》,原著小說作者マイディー(Maidy)在 11 月 15 日表示自己生命只剩下半年至一年的時間,目前狀態已經入住安寧病房,震驚不少網友。⁣ ⁣ 《光之老爸》是描述《Final Fantasy XIV》玩家マイディー成功拉攏自己爸爸跳坑遊戲的真人故事,...

  • 安寧病房壽命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17 14:45:34
    有 598 人按讚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影響力,我常常在各種文章提到核心價值,那什麼才是核心價值?

    一個人如果渾渾噩噩過日子,在工作的時候,不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做,有時做這個、有時換這個工作、一下離職又跳去別的工作,他就是不知道自己的核心價值是什麼,(當然如果是年輕人到處嘗試、探索找出自己適合或興趣是正常的,我這裡所說的是一個成熟年齡的大人)

    這樣的人只是為了生活、賺錢,有些人甚至可以為了一份錢而說謊、鬼話連篇,他們根本不知道他想帶出的理念是什麼。
    (這種很多節目很常見,為了通告費亂編故事或是商人、業配沒吃過沒用過,或很難用也說自己是忠實vip,這都是為了賺錢而賺)

    當有一天有一個更多錢的東西吸引他,他就會去那裡,這就沒有中心思想,不知道自己的核心價值;

    但如果有一位藝術家,他工作的目的是想療癒人心,他想設計出好的作品給大家,然後可以義賣幫助社會,那這位藝術家就清楚知道,我就只會在藝術界正規的努力,他的核心價值很明確,就是要在世界各地舉辦優秀的展覽,所以當其他雜七雜八的事情也不會影響他,也不會為了賺更多而胡亂快速畫作品。

    就像林書豪他知道自己的核心價值就是成為一個打NBA,成為健康優秀的運動員,他就會不斷鍛鍊自己也不忘讀書充實自己,(在國外的大學讓運動員也要會念書,因為他們有壽命期或是運動傷害風險,如果沒有唸書,將來出社會會沒有知識,我覺得這點台灣應該要學習)
    而他朝這樣的方向,打進世界第一,如果有一天有一個工作挖角他去做別的,或給他一筆錢打假球,他也不會被誘惑,因為他知道想要的是什麼。

    我在比喻一個真實案例,有一位插畫家,他的目標就是進入紐約最頂尖的週刊替他們的雜誌畫插,他投稿了上千次,被退稿了上千次,但他從來沒有放棄,終於在最後一次一張圖讓他進了裡面工作,他的插畫影響了整個紐約的人民。這就是他的核心價值。(這個故事在 恆毅力 這本書有出現)

    如果你可以影響別人,幫助社會更好,就很明確知道自己的目標。

    一個正經八百的老師,他人生夢想,是想要把失喪的年輕人救回來,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把課程變得吸引人,他都在思考如何靠近年輕人,他放下嚴肅身段,參加年輕人愛看的節目上去搞笑,但裡面內容帶出教育的意義,讓他們可以在觀賞的時候也影響他們的思想,或是去地下樂團跟著他們創作,在裡面影響他們,或是到各監獄裡面和犯罪的年輕人聊天,他可以化身各種角色,只要目的是可以影響年輕人,那它的價值就是不變。這老師的核心價值就是幫助年青人變健康。

    當有一天有一個地方給這老師很多錢,可是和幫助年輕人無關,這位老師也不會去,因為他的終極目標很明確,他知道更重要的價值,所以任何事都動搖不了他,這就是一個人的核心價值,這是不會被改變的。

    很多人會問我,為什麼不像以前繼續做投資或搞搞生意,我也希望賺錢也希望成功,但我更想找出有意義的事,如果這個生意是可以帶出好的幫助,我就很願意去做,

    你知道你現在做的事情意義是什麼嗎?

    你做事目的如果只是為了賺而賺,甚至可以不顧及他人,就是利己主義者,
    而領袖是顧大局的人,不能只是單想到自己,那是一種捨己的精神,要成為領導人,需要突破自我、鍛鍊,要勇於領導,而一個有領袖特質的人,他所說的做的都會吸引人,那是會讓人想跟隨的。

    那是一個人看見了真理,被大能拯救,你知道世界定義的成功不再吸引你,你看的不是金錢、地位、權貴,而是追求更重要的核心價值。

    當一個人清楚知道自己的使命,你會成為一個影響力。

    我知道大部分的人工作都是為了生計,但我鼓勵大家從工作中獲得自我價值。

    #歡迎分享

    #如果只是為了五斗米折腰會很可惜也很辛苦
    #我們活在這世上很短
    #安寧病房調查最後悔的遺憾
    #前三名都是工作為了不喜歡的事情勞碌

  • 安寧病房壽命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23 07:30:01
    有 115 人按讚

    ◉【無效醫療】:「林杰樑醫師過世當天的早上,都還可以在門診看X光片,但短短十分鐘內,他就失去了呼吸與心跳。」譚敦慈平靜地回憶林醫師過世當天的情景。她依舊用溫柔的語氣談論生老病死,她說這是人生的法則,既然這個時候來臨了,揮揮衣袖的告別吧,即使傷心是無可避免的。
      
    2019年初台灣領先全亞洲,正式施行第一部完整保障醫療自主權與生命尊嚴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不同於安樂死,更跳脫放棄急救及安寧照護僅針對末期病人的處置,領先全亞洲的法律,為親愛的家人事先做好決定,共同反思生命以及與愛的關係。
      
    生而為人,必修老天爺的四堂課—「生、老、病、死」,而在生命最後一哩路,你希望如何告別家人?前總統李登輝享壽98歲離世,病榻前也因家人意見分歧,最後一刻才拔管,但此前一直為昏睡狀態、且無法識人。其實,每個人有權利事先決定自己想要或是不要的醫療處置,全面保障自我善終權。
      
    譚敦慈轉述,林醫師曾在臨床救過一個腦性麻痺的孩子,之後卻很後悔。因為當時用盡各種方式急救,壓胸、插管等,只為了讓小孩維持生命,但林醫師後來發現,孩子的照護者是一名年邁的母親,日夜守候,寸步不離病床。
      
    「林醫師透露,他覺得百感交集,不知道這樣是延長孩子的壽命,還是只是延長呼吸的時間?由高齡的母親照顧,經濟與身心靈都是負擔,這樣做真的是幫了這個家庭嗎?會不會適時放手,其實是更好的選擇?」譚敦慈指出「無效醫療」對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是負擔與煎熬,尤其高齡化社會的到來,照護的品質也有待商榷【註1】。
      
    ■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鼻胃管,真的有必要嗎?鼻胃管的使用在台灣相當普遍,許多末期病人如癌症、失智症的患者,醫療人員為了維持其生命,通常都會建議使用鼻胃管提供營養,但對患者來說不但不舒服,對自尊也是一種傷害。
      
    事實上,現在國際上的最新觀念是,不推薦末期失智病人使用任何管路,建議經口餵食,以細心的手工餵食方式,為病人保留尊嚴,並把時間留給患者和家屬。
      
    黃勝堅舉例,曾經有一位腦部受傷的96歲老先生被送到急診,老先生的兒子主動告訴主治醫師:「拜託不要幫我爸爸插鼻胃管。」醫師回答:「可是不放鼻胃管就沒有營養,而且有用鼻胃管比較不會吸入性肺炎。」
      
    兒子反問:「難道用了鼻胃管,就一定不會肺炎嗎?我爸爸都96歲了,他需要的不是再活那麼久,應該是尊嚴擺第一!」於是,老先生轉出加護病房,在子孫環繞、手中抱著愛貓的情況下安然辭世,了無遺憾又保有尊嚴。
      
    「時間到了,該怎樣就怎樣。」黃勝堅表示,死亡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完整的死亡才會讓生命更圓滿,無論醫師或民眾都必須了解死亡,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當醫病雙方都具備「死亡識能」(Death Literacy),理解醫療也有極限,彼此才能互相尊重,成為生命共同體,一起幫助病人走向美好的善終,而不是強制施以插管、電擊、心肺復甦術(CPR)等急救【註2】。
      
    醫療人員要以病人為中心考量,在任何的診療或是檢測的過程中,都必須要以病人的健康為中心考量,醫療在治療途中,其治療效益若是不彰,甚至可能對病人造成的損害大過對病人本身的益處,這些都是應該要避免的【註3】。
      
    醫師的責任不只是看見病人的需要,也要看見照顧者的需求,這才是以人為本的醫療照護。
      
    【Reference】
    ■低效益醫療評估研究: 改善政策之探討
    醫療的首要原則是「不傷害」(Do no harm.),其次才是療效。在現今的醫療環境,任何現有的醫療診斷、處置方式都並非是絕對可靠,在醫療方法與技術不斷地研發與創新改革下,都有可能被新技術所取代,以追求提供更具有效率與成效的健康照顧服務。
      
    因此,要不斷地去檢視與評估現有的醫療診斷、處置方式是否合理,以找出問題並修正成為更適當的醫療診斷、處置方式。另外,基於醫療倫理中的也就是在治療的過程中,必須要以病人為出發點,不應該再去增加對病人的傷害。
      
    我們都知道很多治療帶有風險、藥物亦有副作用,醫療的行為應該是要造福病人,雖然傷害是無可避免的,但其害處不應該大於治療的效益。
    https://bit.ly/3pUXZGC
      
    1.來源
    ➤➤資料
    ∎【註1】
    (天下雜誌)【台灣臨終前「無效醫療」,來自家屬不放手】:https://bit.ly/374IPpw
      
    ∎【註2】
    幸福熟齡「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黃勝堅: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https://bit.ly/2URlK46
      
    ∎【註3】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低效益醫療評估研究: 改善政策之探討」:https://bit.ly/3pUXZGC
      
    ➤➤照片
    ∎天下網路書店「面對生死關卡 他們與死神拔河」:https://bit.ly/2USzwDl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無效醫療 #病人自主權利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安寧病房壽命 在 商業周刊(商周.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7-03 20:00:17
    有 379 人按讚

    良醫健康網>>臨床上當患者病情穩定有一定剩餘壽命卻需要長期使用呼吸器時,為了讓患者減少長期插管的痛苦,醫生通常會建議患者考慮氣切手術。70歲榮民陳老伯就是個悲慘的例子。

    陳老伯是位70歲老榮民,年前因為肺炎而住進加護病房,陳太太希望搶救到底,雖然醫護人員有跟陳太太談過末期肺阻塞已無治癒可能,若插管可能直到人生最後一刻都要使用呼吸器,是否要考慮讓陳老伯選擇安寧緩和治療不插管,但是陳太太堅持要急救到底...⬇⬇⬇

    ☀良醫百大兒科專區上線囉!https://lihi1.com/ORG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