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危機》即將失去才懂得珍惜 (8.4/10)
⠀
#主頁部落格有圖文好讀版 @looryfilmnotes
⠀
《氧氣危機》 是一部法國災難驚悚電影,由亞歷山大阿甲執導,梅蘭妮蘿倫、馬修亞瑪希、馬力克齊狄主演,劇情講述一名年輕女子從醫療低溫裝置中醒來,她既無法離開、不記得自己是誰,也不清楚自己...
《#氧氣危機》即將失去才懂得珍惜 (8.4/10)
⠀
#主頁部落格有圖文好讀版 @looryfilmnotes
⠀
《氧氣危機》 是一部法國災難驚悚電影,由亞歷山大阿甲執導,梅蘭妮蘿倫、馬修亞瑪希、馬力克齊狄主演,劇情講述一名年輕女子從醫療低溫裝置中醒來,她既無法離開、不記得自己是誰,也不清楚自己為何會在這棺材般的盒子裡,但隨著供應維生的氧氣卻不斷被消耗,她只能試著重建自己失去的記憶,尋找擺脫這場噩夢的出路。
我們如何去判斷或認定一部娛樂電影夠不夠精彩,值不值得我們進場觀賞?是看裡頭有沒有像《玩命關頭》或《捍衛任務》那種讓人看得血脈噴張的飛車打鬥?或者是像《天能》、《屍速列車》那樣有讓人震撼的大型特效場面?然而這次Netflix出品的《氧氣危機》 卻告訴我們這些都不重要,要讓觀眾看得滿意,其實只用編導的創意巧思就能夠辦到。
《氧氣危機》 電影一開始就直接切入正題,一位躺在像是醫療維生艙空間裡的女性,從深眠中甦醒後因為對周遭環境與自己所處狀態感到恐懼,便奮力掙脫覆蓋著她身體的薄膜,並拔除插在手臂上的針管,然而經過一番努力看似暫時脫離險境,但就像畫面中的紅色燈光與耳邊不斷響起的警示聲,面對眼前那道打不開的艙門,她即將遭受的苦難卻沒有就此結束。
《氧氣危機》開場那隻在迷宮裡迷失方向的白老鼠就已經非常清楚明確地表達出這部電影的主題。除了因為系統發生故障,艙體裡可供呼吸的氧氣存量只剩下不到35%之外,好不容易透過醫療艙的「系統管家」Milo聯絡到警方,也因為不知道自己真實身分與目前所處位置而宣告失敗。就這樣《氧氣危機》 在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剩餘的氧氣慢慢減少之下,光是透過這位主角處處碰壁、生存機率逐漸降低的倒數過程,就為整部電影製造強烈的緊張驚悚感。
過去曾執導《魔山》、《食人魚3D》、《鱷魔》等恐怖驚悚電影的導演亞歷山大阿甲,一直以來都以看似低製作成本,但卻又能以高明的氣氛塑造讓觀眾看得坐立難安的作品風格聞名,而這次執導的新片《氧氣危機》同樣也是如此,全片把故事聚焦在被關在狹窄密閉空間的女子試圖逃脫醫療艙的過程,也利用她的焦慮、恐慌和無助展現出整部作品的「幽閉恐怖」,會被譽為是法國科幻版的《活埋 》不是沒有原因。
因此雖然《氧氣危機》整部電影的故事格局相當小,但在編導的巧手之下,除了透過梅蘭妮蘿倫所飾演的女主角試著操作能夠監測患者的身體狀況,並且打電話、查資料、看社群網站等功能皆一應俱全的低溫醫療艙,讓電影變得更加豐富有趣之外,《氧氣危機》全片在女主角面對當下處境的心境描寫中,穿插她藉由電擊和痛覺的刺激逐漸回想起自身失去的記憶片段,也為角色的背景故事與電影後段的劇情轉折做出相當完整的鋪陳。
隨著《氧氣危機》劇情的進展,從這位神秘女子腦海中浮現出的童年記憶,以及跟伴侶共度的美好時光,我們能夠得知她曾是一位入圍諾貝爾奬的生物學家,然而得知自己的真實身分,並不代表她能夠順利脫身,不僅撥電話給自己老公求救,卻被另一位女性告知說別再打來,在跟自稱是警察的人員通話後所產生的記憶錯亂,也在賦予《氧氣危機》相當程度的懸疑感之餘,讓女主角陷入她到底是應該等別人前來救援,或者選擇相信自己的兩難抉擇。
《氧氣危機》不禁讓我想到同樣由Netflix出品的科幻片《永夜漂流》,電影直到最後才讓觀眾的視角離開這個醫療裝置,以一次劇情翻轉顛覆我們原先對於故事的想像。原來女主角並不是因為生病而被困在某間醫院的地下室,而是因為在這個人類即將滅絕的時代,參與了探索移居星球的任務而身處於遙遠的太空。然而必須靠著長時間休眠才得以安全抵達目的地的她,卻因為一次小行星碰撞意外而甦醒,並且陷入氧氣不足的危機。
因此我很喜歡《氧氣危機》的整體氛圍塑造,以及最後揭曉主角是那位博士用自己細胞和記憶製造出來複製人的反高潮結局。這不僅讓電影不再只是一部人在密閉空間缺氧的災難驚悚片,還觸及了所有科幻電影關於探討生命意義的核心。就算是個非自然產生的生命,但有自我意識的她是否也算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值不值得擁有活下去的資格?《氧氣危機》都在最後告訴我們這些問題的答案。
到頭來繞了這麼一大圈,《氧氣危機》其實是關於一位這輩子都專注於事業的女強人在生命最後,對自己人生做出回顧和反思的故事,雖然伴侶離世,自己也逐漸衰老,但在地球瀕臨毀滅之際,她選擇用盡一切努力讓自己和老公的複製人到另一顆嶄新的星球找回她們已經失去的美好生活,換個念頭想想《氧氣危機》這部電影其實非常浪漫啊。
整體而言,雖然作為一部太空科幻電影《氧氣危機》的故事格局不算太大,我們也能在片中發現許多過去像是《活埋 》、《地心引力》、《星際過客》、《2009月球》等類似題材作品的影子,但找來曾在《惡棍特工》裡有亮眼表現的梅蘭妮蘿倫,不僅搭配著Milo的迷人嗓音,以優秀的角色詮釋成就《氧氣危機》這部幾乎是獨角戲的電影,導演亞歷山大阿甲也在富有創意的故事編排與題材選擇之下,不負眾望地以他驚人的場面調度給觀眾帶來一次相當特別的幽閉體驗。
我想編劇克里斯蒂勒布朗會撰寫出《氧氣危機》這樣一部作品,在某種程度上,就好像是醫療艙裡的氧氣會慢慢被消耗殆盡那樣,也是希望能藉由這部「末日電影」引發觀眾對於生命、時間與環境的重視,即將失去才會知曉他的珍貴,不管是我們跟珍愛之人相處的時光,或者地球上那些有限的資源,都需要我們去保護和珍惜。
安博盒子netflix操作 在 范疇文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范疇
10月19日
真正的十月驚奇 - 即將爆炸的「通共門」?
(本文完稿於10月11日,10月15日刊出,恰巧與紐約郵報同步。文長慎入)
川普選前染疫送院,被稱為美國大選中的「十月驚奇」。但是真正的十月驚奇要在接下來的兩到三週才會爆發,其內容足以令電視劇「紙牌屋」相形見絀。新驚奇會以各種「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方式呈現,「沛公」當然就是民主黨的拜登及其家族。
長久以來,美國一般人民並不關心國際政治和外交。因此,一向來的看法是,總統選戰中選民投的是切身的國內政策,投票行為與國際外交無關。蘇聯時期,美國選民從來沒有把哪位候選人的「對蘇關係」列為重點來考慮的;選民把對外關係交給白宮和那些全球主義者菁英,即使在韓戰、古巴飛彈危機、越戰、波斯灣戰爭等緊張時刻都不例外。
2001年的911事件是美國人世界意識的分水嶺,因為美國大陸本土第一次遭到外國襲擊。911當日,在北京是夜晚,世貿大樓倒塌時,我看到一起看電視的北京人那種「終於等到了」的評論,以及接下幾天中共默許的舉國歡騰。但當時美國可能沒幾個人意識到,中共終將視美國為主要敵人。19年後,2020年川普染疫入院,中國同樣出現了舉國歡騰,但雀躍的程度遠遠大於911。美國已經穩穩的坐上了中國的「主要敵人」寶座了。
2016大選中爆出的「通俄門」,可以說是美國大選有史以來第一次將外國勢力干預的現象,打造成為影響選情的一個主要因素。通俄門事件後,即使身處偏鄉的美國人,恐怕都已經意識到了,美國的內政,不是關起門來自家人就可以解決了,外國人的手是可以伸進美國家園的。選民對「境外勢力」的神經反應,經過了4年的調教,到了2020大選,敏感度已經遠超2016。過去兩年來美國和中國之間的摩擦節節高升,使得選民對境外勢力的戒心,由莫斯科轉向了北京,由普丁轉向了習近平。整個氣氛,使得焦點由「通俄門」轉為了「通共門」。
「通共門」三塊硬碟 – 潘朵拉盒子裡的腥風血雨
中共多年來在美國的全盤佈局,過去半年受到了白宮的全盤打擊,從揭發技盜竊、終止孔子學院、機場逮捕中共情報要員,到全面清查在美中國人身份,到關閉休士頓領館,幾乎用上了所有的國安資安工具。
國際層面,白宮推動調查Covid-19病毒的來源以及傳播歷史。這部份的震撼力,以香港病毒實驗室的閻麗夢博士四月份逃亡美國,以專業報告及口述爆料,論證此病毒來自人造,掀起了輿論風波。
川普本人,在染疫前就已經無數次使用「中國病毒」(China Virus)這一詞,住院返回白宮後的第一場記者會,甚至用了「中國瘟疫」(China Plague) ,並一再宣示要找出病毒的來源並調查病毒從武漢傳播到世界的路徑。10月10日在第二場記者會中,不斷強調,中國必須對美國的疫情負責,並將付出高昂代價。
不僅此,川普的私人律師、以應對911恐怖襲擊知名的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自九月起就對外宣布已經掌握了有關病毒的完整證據鏈,但他建議稱之為「中共病毒」(CCP Virus),因為其與中國人民無關,中國人民也是受害者。朱利安尼在80年代擔任紐約南區檢察官期間,智慧的運用了一則冷門的法條 – RICO法條,三年之內一舉拿下紐約的五大黑手黨家族,而這是過去幾十年美國司法界都辦不到的事。他之所以能辦到,靠的是一個方法學 – 在起訴之前耐心的收集海量的、無可抵賴的關聯證據。(RICO 法案一舉收拾五黑幫的詳細過程,可見NetFlix 紀錄片《Fear City》,精彩絕倫)。
接下來的兩三週,人們將看到真正的「十月驚奇」,圍繞著所謂的「三塊硬碟」展開。據江湖流傳,這三塊硬碟的內容分別為:中共家族分佈在海外的巨大髒錢;中共在美國的特工情報及統戰佈線;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家族收受中共數以百萬計甚至數億美元利誘的項目、金額、牽涉到的各界人士及金流。硬碟的內容在選前會被爆出多少,目前還不得知,不過從朱利安尼每日擠牙膏的方式和口氣來看,即使只需要爆一小部份證據,就足以震動中南海以及大選選情了。這不會是一般的爆料,而會是具有嚴格司法標準的證據呈現。
雖說是江湖傳聞,但其實並不是完全沒有堅實證據的。10月8日,CNN報導了前共和黨募款要角艾略特.波伊迪(Elliot Broidy)認罪的新聞,罪名多多,其中包括了為馬來西亞前首相納吉布的1MBD(一馬公司)億萬受賄案關說、為1MBD背後的中共代理人劉特佐(Jho Low)脫罪(可參考《鯨吞萬億》一書和Netflix 紀錄片1MBD),還有,在中國接受中共數以百萬計的報酬、用來關說川普總統、司法部、國土安全部遣返「爆料革命」推手郭文貴。
早在波伊迪認罪前,他的同事尼基戴維斯(Nickie Lum Davis)及喬治希金巴森(George Higginbotham)已承認相同罪名。最妙的在下面:今年8月17日,夏威夷州檢察院另案起訴了戴維斯(案號20-00068JAO),起訴書長達43頁,內含上述所有內容,但外加了一整串鉅細靡遺、有人、時、地、物的被訴人證言,包括了數以千萬計的金流如何在幾位(尚未透露姓名的)美國政要之間流動。更駭人聽聞的是,當事人證言中描述了習近平在海湖莊園與川普用餐時,要求川普遣返郭文貴,之後中共某部長級特工提了另一誘因:如果川普答應,北京可以提供有關朝鮮的情報作為回報。還好,川普後來直接拒絕了習近平的要求,否則今天的朱利安尼就不可能發動真正的「十月驚奇」了。
就在夏威夷起訴書公佈的次日,川普陣營的側翼大將史帝夫班農,在郭文貴的遊艇上被逮捕,奇特的是,前來執法的不是司法部人員,而是美國郵政系統的人員。而就在8月16日,夏威夷文件露面的前一天,川普由於不滿意郵寄投票的方向,公開破口批評了郵政總長。班農於被捕次日獲保候審,然後開始與朱利安尼同台連續強打,準星設在病毒來源、投毒可能、華爾街與中共的勾結、兩黨政要與中共的利益輸送、中共在大選中的統戰佈局,如何通過RICO法案收拾中共幾大家族,然後就是最新的宣示:準備起底拜登家族長期與中共利益交換的證據。
中共內的習派和反習派,對此詭異事件的來龍去脈,肯定都是肚子裡雪亮。江湖傳說中的三塊硬碟或其內容,究竟是由中共哪一派、哪幾個人流到美國情報、司法部門手中?政治意圖為何?凸顯的是中共內部鬥爭,還是某派覺得川普當選對該派比較有利,還是某人覺得中共氣數已盡,要死一起死?都有可能,我判斷一年內應該可大致知其真貌。
情節實在太交錯曲折,就在10月10日川普出院記者會中大肆歸咎並威脅中共之後,他的愛將班農,卻破天荒的在節目中抨擊川普,幾乎可以用破口大罵來形容。班農赤裸裸的警告川普,對中共的可怕及邪惡,若再用口炮方式而不採取一刀斃命行動的話,若再受到白宮內的姑息派、華爾街的熊貓派遊說的話,川普有可能輸掉這場選舉。這番話不是隨便說的,班農過去在公開場合,只會誇川普,從不批評川普,此番暴怒,必定是事態已經走到了十字路口。班農不是一般的選舉智囊,在保守派、宗教界、民粹界享有巨大影響力,2016年大選時,他在距離投票日僅僅8個月時,才答應川普進場幫忙,帶進了巨大動能,後來使得川普險勝的幾個主要政策,都出自他手。
班農過去列舉的一刀斃命行動涵蓋許多層面,諸如前白宮國安會長波頓建議的軍事強拆中共南海軍事設施,朱利安尼所提的通過RICO法案一舉凍結中共家族及高官的海外資產,電子攻破中國的網路防火牆等等。但在十月十日他拍桌子開罵的時候,他只提了一條:立刻封鎖中共使用美元。
班農、朱利安尼以及背後一票重量級的黨、政、經、軍實力人士,之所以如此著急,因為他們相信手頭掌握的鐵證已足以證明:病毒是中共製造的,擴散是定點投放造成的,全球疫情是一場中共超限戰下的生化戰爭,而在剩下的僅僅三週內,中共可能再度發動某種奇襲,使得川普輸掉選舉。
未來兩至三週,川普必須做出他總統任內幾樁最難做的決定:「通共門」的資料和證據要放出多少,如何放出?要不要如班農所責難,對中共做出扼喉一擊?最讓他為難的是,以上兩個動作都極有可能造成股市崩盤,不管是出自投資人的恐慌還是華爾街熊貓派的操作。他相信股市是他的票源業績,而班農卻恰恰持相反看法:川普應該拿出三月份宣布自己是「戰時總統」的氣魄,果斷行事,才會得到選民的真正支持,而不是僅僅打口炮、住院四天就出院。
相信川普是個自拿分寸的人,但政治的水太深了。據稱,除了情報部門、司法部和白宮,眾院的民主黨議長佩洛西也收到了「三塊硬碟」中的材料。雖然大選日距離現在只有兩三週時間,但從現實上看,投票結果帶來的不定性因素,衝擊力可能延宕幾個月。誰敢說在這期間美國政壇內部、或美共之間,不會擦槍走火呢?
(本文原刊於今周刊12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