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安博盒子不能看怎麼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安博盒子不能看怎麼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安博盒子不能看怎麼辦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萬的網紅洪仲清臨床心理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協助他們看診時,我建議盡量使用他們能接受的觀念與名詞。在不說謊的原則下,巧妙地說明,有時候會有不錯的效果。 舉例來說,有些長輩不能接受自己要去看「失智症」,卻能接受自己是「腦退化,記憶不好」,而接受治療,就可以「顧腦」。 長輩無法理解「血管性失智症」,但能接受「腦部小中風,需要治療」。他們不容易...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19/01/26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
-
安博盒子不能看怎麼辦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11-14 19:00:08《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19/01/26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會不會感覺到有些人,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他似乎不願意去理解,從別人的觀點跟角度,怎麼認知眼前的事物。甚至於你會感覺,他好像不是沒有「意願」,而是沒有「能力」 。
的確喔~在心理學裡面,這種認知的落差跟認知的障礙,有很多的研究。今天我就想要跟你分享,一個很經典的研究。這個研究跟你分享完之後,我或許沒有辦法提供出,怎麼樣去面對這樣的人,或者是你就是這樣的人的時候,該怎麼辦。
但是呢,我覺得透過這樣的一個理解,不管你是不是這樣的人,或者是你有沒有遇上這樣的人;多一份理解,就會多一份包容。而有了這份包容,很多不必要的爭執,就不會發生。
這個實驗呢,我們在心理學裡面叫做是「麗莎跟安妮」的實驗。麗莎跟安妮,其實是兩個娃娃;一個叫做「麗莎」,一個叫做「安妮」。那實驗者呢,就用這兩個娃娃,來跟孩子們演出一個小故事。
做實驗是嚴謹的,所以呢,他們在孩子面前先幫這些娃娃命名。讓大家很確定知道,誰是麗莎、誰是安妮。在最初的實驗當中,所有的兒童在問他們,哪一個是麗莎、哪一個是安妮?
所有的兒童都答對了。所以,可以確定不管他們的身心狀態是如何,他們至少在確認事物的名字,這個連結上是沒有問題的。
接著呢,他們用這個娃娃玩一個遊戲。這遊戲就是,麗莎把一個彈珠放到籃子裡面,然後離開。而安妮這個時候出現了,安妮把彈珠拿出,來藏在自己的盒子裡面。也就是說麗莎原本自己的籃子裡,已經沒有彈珠了。
於是故事到這裡,實驗者就問孩子,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麗莎會去哪裡找彈珠?如果孩子是指向麗莎自己原本的籃子,這就通過了信念問題的考驗。
代表他們能夠理解,麗莎現在有一個錯誤的信念。簡單來說呢,就是麗莎並不知道,她的籃子裡面的彈珠,被安妮拿走了。
所以,如果她回來再去找她的彈珠,自然而然會先從她自己的籃子裡去找。但是如果這些孩子,他們指向安妮的盒子,那就沒有通過信念問題的考驗。因為這代表他們知道彈珠藏在哪裡,卻沒有辦法理解,麗莎為什麼不知道彈珠在哪裡。
接下來,實驗者還重複演出整段的情節,但是最後把彈珠藏到自己的口袋裡。那每一次情境結束之後,實驗者都會問兩個關鍵的問題。包含一個叫做「現實的問題」叫做,彈珠到底在哪裡?
因為,大家在看這個故事演出的時候,是用一個全觀者的角度,所以你自然而然會知道,現在彈珠在哪裡。而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關於「記憶的問題」,就是彈珠一剛開始在哪裡?
毫無例外的所有的小朋友,都回答對了這兩個問題,代表他們知道彈珠當下的位置,還有他們也記得最剛開始彈珠在哪裡。然而,關鍵的問題就在於,那這個時候,麗莎會去哪裡找彈珠?
在這個問題之上呢,孩子的回答產生了一些不一樣的結果。「一般組」的兒童,這邊所謂的「一般」就是他們在身心檢核上,他們並沒有泛自閉傾向,或者是其它的障礙。
「一般組」的兒童,他們的答對率是85%,指向麗莎她自己本來的籃子。而「唐氏症組」的兒童,答對率是86%。所以跟「一般組」的兒童,基本上是一樣的,但是如果面對「自閉症組」的兒童,就是他們在身心評估上面,他們有自閉症的傾向。
這些兒童,他們的答對率只有20%。所以,這也意謂著,對於多數的自閉症患者來說,他很難去「換位」到別人的位置,去理解別人其實不知道,或者是別人其實知道某件事。
他只會從自己全觀的角度,覺得自己知道的,別人也「應該」知道、自己認為的,別人也「應該」要這麼認為。所以,這個經典的實驗,最後的結論就是,自閉症的孩童沒辦法理解,自己和娃娃對事物的理解,是不一樣的。
這個研究,充分的支持自閉症的兒童,沒有辦法用我們一般人的心智理論。簡單來說呢,就是他們沒有辦法推己及人。他們很難理解別人的信念跟觀點,因而在需要預測別人的行為,跟情緒的時候,處於一個很嚴重不利的位置。
那麼當你瞭解,這個經典實驗到這裡,可能你的腦海裡,已經連結到某些人的臉孔。但是呢,跟你分享這個,並不是要你直接貼他們標籤,說他們就是「自閉症」或者是「泛自閉症」的患者。
我真正希望你能夠接受的是,第一個,你必須要知道有些人真的就是「不懂」。他們就是沒有辦法運用一般人的心智理論,去理解你的理解。所以,有時候我們會有很大的情緒的,往往不是在於相關的人,他本身沒有「能力」,而是在於他沒有「意願」。
當你意識到這些人的白目,他可能是沒有「能力」的時候,這時候你還需要發這麼大的火嗎?你會對一個還在襁褓中的嬰兒生氣,說他為什麼不會自己走路,你會嗎?其實沒有必要對不對?因為,他還沒有能力啊。
然而第二個部分,就牽扯到實際的教學經驗了。在我的實際教學,跟教練的經驗當中發現哦,在我們成人的世界裡,這種所謂「泛自閉」的人,比你我想像中的,還要來得更多誒。
然而這些人,往往不是一般認知裡面的「低成就」,反而他們在自己的領域裡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只是他們在人際裡,真的非常的辛苦。所以,你也是這樣的朋友的話,可能你所需要的,是第一步「接受」自己的狀態;而第二步,做一些適當有效的學習。
對一般人來說,學習人際是不能「套公式」的。因為活的人,不能用死的方法來對待。可是對於「泛自閉」的朋友來說,我就會給一些系統性具體的方法。哪怕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一個刺激一個反應。
你要知道這些朋友,在他們的生命裡面,他們非常的認真努力,他們在專業裡面站到了一個高度,可是他的靈魂中也有一份渴望,渴望跟人好好的連結。
但是當我們認知到,他有一些功能上的障礙的時候,就好像是當你近視,戴眼鏡就可以了。所以囉,最後我想告訴大家的就是,第一,這世界上,真的有人跟你不一樣;他認知的世界,真的跟你不一樣。
他可能不是沒有那個「意願」好好跟你在一起,可是他沒有「能力」,請你包容這件事。
而第二,當你發現自己在人際裡面,還有生命當中,很多關係的辛苦的時候,為自己付出學習的代價,這永遠是值得的。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為你帶來一些啓發跟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月26號開課的『幸福工作坊』。
這一門課由嘉玲老師擔綱,她會讓我們一步一步的學會,怎樣建立一份美好的親密關係,怎麼樣讓自己長出愛人跟被愛的能力。
不管你現在已婚未婚,不管你現在有沒有伴侶,這個『工作坊』都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期盼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在1月26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安博盒子不能看怎麼辦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協助他們看診時,我建議盡量使用他們能接受的觀念與名詞。在不說謊的原則下,巧妙地說明,有時候會有不錯的效果。
舉例來說,有些長輩不能接受自己要去看「失智症」,卻能接受自己是「腦退化,記憶不好」,而接受治療,就可以「顧腦」。
長輩無法理解「血管性失智症」,但能接受「腦部小中風,需要治療」。他們不容易想像「抗憂鬱劑」的藥理、原理,卻能接受「調整腦部內分泌」的觀念。所以,我們應當多加嘗試不同的說法,找到長輩能接受的方式,協助他們就醫,或是接受適當的治療。
取自《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
*********************************
各位朋友,晚安:
「身為父母,需要學習如何適當地表達自己的需要,如何說出內心需要協助的想法,不管是外在的或是內在的需求。」
過去傳統的教育,讓長輩很難好好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要。所以常常進行曖昧溝通,拐彎繞路地暗示自己的「想要」。有些甚至動輒使用責罵的方式,讓成年子女或老年配偶疲於奔命。
所以我跟銀髮族相處的時候,會很誠懇地說明表達的重要性。直接、清楚、具體,有「愛」也要說出來,親子在人生最後一段相伴,少點遺憾多點愛。
摘文是我很常被問到的問題,剛好早上朋友也在留言處提問,所以我把這一篇找出來回應。真要執行,也不一定容易,也許用勁巧妙,也要幾個月才能生效。
祝願您,能重視心理健康,養腦練心長智慧!
*********************************
堅持不去精神科看病,怎麼辦?
【文/ 蔡佳芬】
「○○號,○○○請進診間。」診間護理師親切地叫喚初診的新病人。
「今天來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嗎?」我端詳面前這位看起來憂心忡忡的女士,邊開口詢問。
「醫生,其實不是我要看。我不是病人,是我媽有狀況。」她回答。
「這樣啊,病人有來嗎?依照規定,必須親自診察本人才行哦。」
「醫生,真的很抱歉。我想帶她來,但是她都不肯。我不知道怎麼辦,只好掛自己的號,先來跟妳討論。」
高女士不停點頭、拜託,急得淚都要飆出來了。
上面這種情景,每個月總是會重複好幾次地出現在我的診間,我相信有不少的精神科醫師門診也有類似的經驗。
或許你發現自己的親友可能有精神、情緒問題或是失智等症狀,但不管怎麼勸說、哄騙、拜託,都難以撼動病患的抵抗,他們就是不願意來看精神科門診。
依照法規,醫師不能對於未曾親自診察的病患,給予診斷或是開立藥物。看著那些痛苦的家屬,我心裡雖然能了解,卻無法違規來協助。畢竟看病不能隔空抓藥,或是單憑想像。
之前有不少報章雜誌的記者前來採訪我,大家都有志一同地問,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勸病患就醫呢?
以下,我分享幾個方法,希望能對這類的長輩有幫助。
■ 方法一:順水推舟
有時,我們正面勸說無效,就必須要找一些順水推舟的機會。
因為老化的關係,長輩不免會有一些身體上的小病小痛,當這種狀況發生時,其實就是一個適當的時機點。
舉例來說,憂鬱症的個案,可能會出現胃口不佳、食欲差、體重下降或者是失眠、多夢等現象。我們可以順著病人的抱怨,建議他們:「這種情況,應該要到醫院去看看醫生,說不定需要進一步的檢查。」又或「我們可以聽聽看醫師有沒有什麼建議,能夠促進胃口,改善身體的健康,讓自己睡得好一點。」
再舉例來說,焦慮症、恐慌症的病人會出現胸悶、心悸,覺得自己喘不過氣來;手抖、冒冷汗,覺得自己好像快要死掉這樣的症狀。
當長輩向你抱怨這些不舒服時,我們就可以順著他的話,勸說他到門診去接受檢查或是治療。
只要病人願意進到醫療院所來,就達成一半的目標。
記得進入診間時,要向醫師打個暗號,套好招。有經驗的醫師,一聽到陪伴者開的頭,就會有默契的點點頭,順勢安撫第一次來看診的長輩。
另一方面,醫師也會進行必要的身體檢查。因為對初診的個案來說,身體方面的檢查,也是鑑別診斷所必要的項目。
■ 方法二:買一送一
有許多親友為了要協助長輩接受精神科的治療,都會採取「同時掛號」的方法,也就是向長輩表示:「我也睡不好,我有點緊張,不敢一個人去看,我們一起去看,你陪我。」
這個方法是成功率不錯的一個招式。一方面可以讓長輩覺得並不是只有他自己這樣,另一方面,也可以營造出看精神科沒什麼大不了。
時常,我在門診聽到的對話是:「我今天沒有要看喔,我是陪他來的。他說一個人不敢來,所以我才答應跟他一起來。」
對於比較不容易建立關係的病患,有時候我會先對親友進行問診的動作,並且讓他在一旁聆聽。在過程中,親友就可以把相關的症狀述說一遍。
這過程有點像是網路上所謂鄉民常見的起手式,就是我有一個朋友他如何如何如何,但其實是在問自己的問題。一樣透過這種拐彎抹角的方式,先暖身,等到時機成熟,醫師會鼓吹長輩:「既然都來了,就順便看一下。」或「排隊排了這麼久,等了好幾十分鐘,不看很可惜。」
另外一個優點就是,可以藉由這個過程,先消除長輩心中對於精神科或是精神治療的一些誤解。
舉例來說,很多長輩認為憂鬱症的藥就是會上癮,或者認為藥物就是會傷肝、傷腎。親友可以藉機詢問醫師這些問題,好讓醫師有機會說明清楚。
之前某個病患天生就只有一個腎臟,於是非常擔心服用的藥物會有腎毒性,因此明明已經嚴重失眠,卻還是不敢就醫。恰巧她陪同另外一個親友來就診,聽到對方問我:「這個藥物會不會傷腎?」
我首先向對方說明:「腎臟功能可以透過抽血或是尿液檢驗來確保,還有就是現在的藥物有非常多不同的種類可以選擇,可以按照一個人的身體情況來避免比較有風險的副作用。藥物的盒子裡也都有一張說明書,裡面其實有詳細記載;例如腎功能不好的人,這個藥可不可以使用、要不要減量使用、有什麼禁忌,都會寫在上面。如果還擔心的話,可以到藥局窗口去做藥物諮詢。」
聽到這些說明之後,那位原本站在親戚、朋友身後的長輩突然說:「醫生,我也想加號,我也要看診。」
■ 方法三:假傳聖旨
現在各地都有每年一度的老人健康檢查,這檢查時常都是熱門的項目。
現在的老人健康檢查內容,其實包含了兩個精神科的基本項目,一個是老年憂鬱症的篩檢,另外一個是失智症的篩檢。當然,也有一些自費的身體健康檢查項目。
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勸說長輩,以關心他、維護他身體健康為理由,先進行一個全身性的健康檢查。
通常這些檢查結束之後,都會寄送一份檢查的報告單或者是書面的資料到家裡,裡面會標示紅色的字,是表示需要再做更進一步的檢查,或是建議個案到大型醫療院所,接受下一波的診察治療。
在我的門診裡,就有不少長輩是因為接受老人身體健康檢查之後,拿著這份報告到門診來諮詢的。
又或是親朋好友可以婉轉地利用幫忙長輩解讀報告的機會,試著說:「上面寫說你要到大醫院去做仔細檢查。」以這樣的方式來引導長輩就醫。
■ 方法四:轉轉遇見愛
許多長輩平日患有身體的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攝護腺肥大等等,長年都在內科或是家庭醫學科的醫師門診進行追蹤。他們多半與原來的慢性病主治醫師,保持著長久且良好的信任關係。
當長輩出現精神或者是身心方面的困擾,但是又不願意前往精神科就醫時,可以拜託這些與長輩有良好醫病關係的醫生們幫忙,請他們協助轉診,成功率會比親戚、朋友勸說,來得更高一些。
許多前來老年精神科門診就醫的銀髮族朋友們常常告訴我:「是某醫師大力推薦我來看妳。」還說其實這位醫師已經勸他來看我很多次了。他想到醫師非常的關心他,又講了這麼多次,覺得不來,好像說不過去,才鼓起勇氣到精神科門診來就醫。
我非常感謝這些內、外科醫師。他們平日一定是對自己的老病人觀察得非常仔細,看出對方可能有精神科方面的困擾,才會不停勸說,因為他們希望病人能得到更專業的治療。
■ 方法五:名人效應
長輩不去看精神科,有許多的成分都是因為汙名化的關係。
但隨著時代改變,長輩也會接觸到許多國內外新聞,因此,我不得不說,明星效應還是挺有影響力的。
我時常在演講中提到,以英國王子哈利為例,他曾經多次在公開場合中,承認自己在母親離世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有憂鬱症的困擾。他在接受了許多年的精神科治療之後,才慢慢地走出來。後來,哈利王子現身說法,鼓勵與他有相關困擾的人勇於求助,勇於接受治療。
像這樣一個不愁吃穿的皇家貴族,也會遭遇到人生各種無常的打擊,但是他也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哈利王子告訴大家,憂鬱症並不可恥,那是一種疾病,而疾病是可以治療的。
■ 方法六:實話巧說
長輩對於醫學名詞或是疾病的理解,常受到個人教育程度或是文化背景的影響,而有些自己的堅持與解讀。
在協助他們看診時,我建議盡量使用他們能接受的觀念與名詞。在不說謊的原則下,巧妙地說明,有時候會有不錯的效果。
舉例來說,有些長輩不能接受自己要去看「失智症」,卻能接受自己是「腦退化,記憶不好」,而接受治療,就可以「顧腦」。
長輩無法理解「血管性失智症」,但能接受「腦部小中風,需要治療」。他們不容易想像「抗憂鬱劑」的藥理、原理,卻能接受「調整腦部內分泌」的觀念。所以,我們應當多加嘗試不同的說法,找到長輩能接受的方式,協助他們就醫,或是接受適當的治療。
為了減少長輩到精神科就醫的障礙,精神醫學界也做了許多努力。
有些醫院故意不用「精神科」三字,而改成「身心科」。有些醫療院所則是開立老年精神科門診,強調「老年」兩字,表示是為長輩設立。另外,也有醫療院所開設睡眠特別門診、記憶特別門診、失智特別門診等。在大型的醫院裡,也設有「整合門診」,裡面包含與精神科整合的門診。
建議在掛號看診前,先向各地方的醫療院所詢問,是否有上述的服務。
除了這些拐著彎的善意,真正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是我們能正視每個人的心理健康需求,了解精神醫學也是醫學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完全的健康包括身心靈全面向,也不再以尋求精神科協助為忌諱。
不忽視、不歧視,看精神科不需要解釋。
.
以上文字取自
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老年精神科醫師蔡佳芬教你照顧長輩,不心力交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4156
寶瓶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aquariusfans/
.
改為線上直播_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24 基隆免費公益講座_創作我的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4369237288959/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安博盒子不能看怎麼辦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凡是我們假裝它不存在的東西,必會在我們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利用我們、把我們消耗掉。
我們必須願意去正視自己內心自私、貪婪、與憤怒的部分,但同時也要把正向美好的那部分餵飽。
原本,我們的信念系統無關乎對或錯,只是一種制約;然而,一旦我們對這些制約產生認同,它就會變成我們的「習性」,從而對我們形成「限制」,限縮了我們的真實面目。
取自《生活中的瑜伽智慧》
**************************
這篇摘文,講到「小我」的功能。我曾經說過,「小我」、「高我」、「大我」的說法,不用一定要「懂」。多閱讀、多感受,自然能對應到我們的生命經驗。
這些說法,我也是這幾年為了方便,慢慢採用的詞彙。因為當我要描述的經驗越來越廣泛,甚至要「超越」一般大腦運作的方式,描述一種後設認知的歷程,還有共同生命體的假設,我很難不使用這些詞彙來進行討論。
這些詞彙本身也不用太執著,因為本來就有些武斷性,不同的人會用不同的說法。文字是用來描述某些概念或現象,那些概念或現象被我們觸及到了,文字的使用就可以彈性。
「認同」這個詞,我自己也使用「相信」來替換。一個信念,我們得要「相信」了,這信念才會變成指揮我們運作的程式。可是,人類的小我很有趣,我們表面上說出來的信念,不一定算數,我們在心理面,常常抱著另一種信念,而我們自己不一定知覺。
像是「我不值得被感謝」、「我不值得被信任」,這種帶著些自我否定意味的信念,在我跟某些朋友經過一番問答之後,才浮上意識層面。然而,在最一開始,這些朋友還可能完全沒有覺知,自己竟然抱著這樣的信念過生活。
內心世界相當奧妙,我探索多年,依然饒富趣味。可是,有些人卻接受了制約,不願試著去看見真實的自己。
所以說,有些人的死亡,並不是埋葬那一刻,他早就在停止探索自己的時候,生命進入了某個終結。
祝願您,帶著慈悲與同理,有勇氣跟自己在一起!
**************************
【文/ 黛博拉.艾戴爾】
不要畏懼事實真相
我們的眼睛要張得夠大、心也要夠敞開,才能去注視如漣漪般層層蔓延的各種現實紛爭。寫到這段的時候,又有一間學校發生了殺人事件,而且是到目前為止最血腥的一次。世間充滿各種煩惱苦痛、各種恐怖惡行。我回顧自己的人生,非洲飢餓兒童的照片、越戰中的軍人殘酷屠殺影像、還有尼加拉瓜動亂中一位母親的面容,都曾深深撼動我的心,推動我去實踐慈悲的義行。假如我把這些影像照片都藏起來,不去正視這些事實真相,我們的心要如何成長?如果我們閉上眼睛,我們的生命就會建立在錯誤的根基上。因此,我們絕對不能害怕去面對真相。
我去過第三世界旅行,在那裡,我發現幾乎沒有什麼東西會被藏起來。老的、病的、垂死的、飢餓的,都不像在我們美國那樣被排斥、被隱藏。Svadhyaya,「自我探究」這條守則,邀請我們也這樣做;不要隱藏我們生命中不愉快的部分,要以仁慈與悲憫心將它們承擔下來,因為你知道,上帝也住在其中。
我記得有一位記者訪問甘地,問他是否曾經對壓迫他的人感到憤怒。甘地很嚴肅地回答說,沒有,因為他知道自己生命的內在風景是什麼。他不畏懼去正視自己內心情緒的全貌,而且,因為不害怕看見自己內在的真實生命景象,所以能夠帶著仁慈和悲憫心來展現勇氣。甘地知道,如果否認真相,我們就無法看見自己的完整真實面貌。
北美印第安切羅基族(Cherokee)有一個這樣的故事:祖父用一個例子來向他的孫子做解釋,他說有兩隻動物同時住在他心裡面,一隻是狼,一隻是小羊。孫子就問祖父,那你要怎麼辦?祖父回答:「餵飽那隻小羊。」這個故事非常美妙地描繪了我們內心的實相。我們要尊敬自己心裡的那隻狼;如果不這樣的話,我們可能會變成一個自以為是的人,而且會變得非常脆弱,隨時會被那隻狼吃掉。凡是我們假裝它不存在的東西,必會在我們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利用我們、把我們消耗掉。但我們可以選擇餵飽那隻小羊,讓自己成熟、長大,成為一個對自己、對他人都更有悲憫心、更仁慈的人。我們必須願意去正視自己內心自私、貪婪、與憤怒的部分,但同時也要把正向美好的那部分餵飽。
***
小我的角色
小我 (ego,或稱私我) 是我們心智頭腦的一種功能,目的在於將它自己組織起來變成「我」(I)。小我並不是一種壞東西;因為如果沒有小我,我們就無法生存。小我的功能是把身體的感官覺受帶進意識覺知當中,並將它變成一種個人化的東西。比如說,身體的感官覺受會帶入訊息,讓我們知道有一隻狗狗正在吠叫。然後小我會將這個訊息「個人化」,比如:「我聽到一隻狗在吠叫。」接著,這個訊息會進一步與我們對那件事的「價值判斷」結合起來。然後我們就會根據過去的經驗,開始對那隻狗的吠叫產生「意見看法」。我們會對那個吠叫聲感到生氣,或是因為過去曾經受到狗的攻擊而嚇得發抖。如果是我的話,我可能會很快跑過去拍拍那隻狗,因為想起自己童年時候養過的寵物。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小我是如何對一個原本中性的經驗取得所有權,將它變成「我的」,然後根據過去經驗的盒子,來為它塗上顏色。
上述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心智頭腦的運作方式,這樣我們才能讓每一個經驗獨立存在,比如:在公園散步、品嚐美味巧克力、或是跟朋友通電話,這些獨立存在的經驗都是小我運作的結果。如果事情全部搞在一起,那是因為小我忘記了它的功能在於組織自我 (the self),開始把自己當老闆所致。如果發生這種情形,我們就會卡在分裂的「我」(I)當中,結果,我們的信念系統就會變成我們的「現實模型」。原本,我們的信念系統無關乎對或錯,只是一種制約;然而,一旦我們對這些制約產生認同,它就會變成我們的「習性」,從而對我們形成「限制」,限縮了我們的真實面目。
當我們一層層將信念系統的盒子拆開,強烈而痛苦的情緒就會在這過程中被釋放出來。這些情緒感受經常跟記憶有關,而記憶就是我們在不知不覺間拿來建構現實世界的東西。就像我們剛旅行回來,就要把物品從行李箱一件件取出來一樣,當我們開始拆解禮物包,我們也要逐一檢視每一層盒子、以及每一項經驗背後隱藏的情緒,因為就是這些東西把我們層層包覆了起來。我自己的經驗是,這個鬆綁、釋放的過程可能會很不舒服,有時甚至像是在糞肥裡游泳。但我知道,當下這些令人沮喪的情緒都只是表象,它真正的面目是為了淨化、是為了攤開真相。
成長之路並不是一通到底的直線;它所呈現出來的樣子,也不會是我們認為應該的那個模樣。事實上,我們的信念系統所認為的「成長」,恰恰就是阻礙我們成長的東西。我們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因此不再虛心詢問。佛家提醒我們,要具備一顆「初心」(初學者之心);要知道我們其實一無所知。正是這個謙虛的心態,開啟了學習與啟示的大門。
能夠在生活中以「旁觀」的角度來看事情,就能走出小我的局限,發現更廣大的實相。你會發現,你是一個靈魂體,你有能力去打磨、淬煉你的小我,讓它成為靈魂的一個功能,這樣你的生命就不會只有小我在運作。斯瓦米韋達(Swami Veda)如是寫道:「因為順服於河岸的限制,河流才能成為廣闊的海洋;不畏懼丟棄自我的飾品,方能得著恩典的鑽石。」培養自己旁觀的能力,你就已經啟程。
.
以上文字取自
生活中的瑜伽智慧:活出真我,體驗喜悅人生的十項法則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4420
.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安博盒子不能看怎麼辦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凡是我們假裝它不存在的東西,必會在我們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利用我們、把我們消耗掉。
我們必須願意去正視自己內心自私、貪婪、與憤怒的部分,但同時也要把正向美好的那部分餵飽。
原本,我們的信念系統無關乎對或錯,只是一種制約;然而,一旦我們對這些制約產生認同,它就會變成我們的「習性」,從而對我們形成「限制」,限縮了我們的真實面目。
取自《生活中的瑜伽智慧》
**************************
這篇摘文,講到「小我」的功能。我曾經說過,「小我」、「高我」、「大我」的說法,不用一定要「懂」。多閱讀、多感受,自然能對應到我們的生命經驗。
這些說法,我也是這幾年為了方便,慢慢採用的詞彙。因為當我要描述的經驗越來越廣泛,甚至要「超越」一般大腦運作的方式,描述一種後設認知的歷程,還有共同生命體的假設,我很難不使用這些詞彙來進行討論。
這些詞彙本身也不用太執著,因為本來就有些武斷性,不同的人會用不同的說法。文字是用來描述某些概念或現象,那些概念或現象被我們觸及到了,文字的使用就可以彈性。
「認同」這個詞,我自己也使用「相信」來替換。一個信念,我們得要「相信」了,這信念才會變成指揮我們運作的程式。可是,人類的小我很有趣,我們表面上說出來的信念,不一定算數,我們在心理面,常常抱著另一種信念,而我們自己不一定知覺。
像是「我不值得被感謝」、「我不值得被信任」,這種帶著些自我否定意味的信念,在我跟某些朋友經過一番問答之後,才浮上意識層面。然而,在最一開始,這些朋友還可能完全沒有覺知,自己竟然抱著這樣的信念過生活。
內心世界相當奧妙,我探索多年,依然饒富趣味。可是,有些人卻接受了制約,不願試著去看見真實的自己。
所以說,有些人的死亡,並不是埋葬那一刻,他早就在停止探索自己的時候,生命進入了某個終結。
祝願您,帶著慈悲與同理,有勇氣跟自己在一起!
**************************
【文/ 黛博拉.艾戴爾】
不要畏懼事實真相
我們的眼睛要張得夠大、心也要夠敞開,才能去注視如漣漪般層層蔓延的各種現實紛爭。寫到這段的時候,又有一間學校發生了殺人事件,而且是到目前為止最血腥的一次。世間充滿各種煩惱苦痛、各種恐怖惡行。我回顧自己的人生,非洲飢餓兒童的照片、越戰中的軍人殘酷屠殺影像、還有尼加拉瓜動亂中一位母親的面容,都曾深深撼動我的心,推動我去實踐慈悲的義行。假如我把這些影像照片都藏起來,不去正視這些事實真相,我們的心要如何成長?如果我們閉上眼睛,我們的生命就會建立在錯誤的根基上。因此,我們絕對不能害怕去面對真相。
我去過第三世界旅行,在那裡,我發現幾乎沒有什麼東西會被藏起來。老的、病的、垂死的、飢餓的,都不像在我們美國那樣被排斥、被隱藏。Svadhyaya,「自我探究」這條守則,邀請我們也這樣做;不要隱藏我們生命中不愉快的部分,要以仁慈與悲憫心將它們承擔下來,因為你知道,上帝也住在其中。
我記得有一位記者訪問甘地,問他是否曾經對壓迫他的人感到憤怒。甘地很嚴肅地回答說,沒有,因為他知道自己生命的內在風景是什麼。他不畏懼去正視自己內心情緒的全貌,而且,因為不害怕看見自己內在的真實生命景象,所以能夠帶著仁慈和悲憫心來展現勇氣。甘地知道,如果否認真相,我們就無法看見自己的完整真實面貌。
北美印第安切羅基族(Cherokee)有一個這樣的故事:祖父用一個例子來向他的孫子做解釋,他說有兩隻動物同時住在他心裡面,一隻是狼,一隻是小羊。孫子就問祖父,那你要怎麼辦?祖父回答:「餵飽那隻小羊。」這個故事非常美妙地描繪了我們內心的實相。我們要尊敬自己心裡的那隻狼;如果不這樣的話,我們可能會變成一個自以為是的人,而且會變得非常脆弱,隨時會被那隻狼吃掉。凡是我們假裝它不存在的東西,必會在我們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利用我們、把我們消耗掉。但我們可以選擇餵飽那隻小羊,讓自己成熟、長大,成為一個對自己、對他人都更有悲憫心、更仁慈的人。我們必須願意去正視自己內心自私、貪婪、與憤怒的部分,但同時也要把正向美好的那部分餵飽。
***
小我的角色
小我 (ego,或稱私我) 是我們心智頭腦的一種功能,目的在於將它自己組織起來變成「我」(I)。小我並不是一種壞東西;因為如果沒有小我,我們就無法生存。小我的功能是把身體的感官覺受帶進意識覺知當中,並將它變成一種個人化的東西。比如說,身體的感官覺受會帶入訊息,讓我們知道有一隻狗狗正在吠叫。然後小我會將這個訊息「個人化」,比如:「我聽到一隻狗在吠叫。」接著,這個訊息會進一步與我們對那件事的「價值判斷」結合起來。然後我們就會根據過去的經驗,開始對那隻狗的吠叫產生「意見看法」。我們會對那個吠叫聲感到生氣,或是因為過去曾經受到狗的攻擊而嚇得發抖。如果是我的話,我可能會很快跑過去拍拍那隻狗,因為想起自己童年時候養過的寵物。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小我是如何對一個原本中性的經驗取得所有權,將它變成「我的」,然後根據過去經驗的盒子,來為它塗上顏色。
上述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心智頭腦的運作方式,這樣我們才能讓每一個經驗獨立存在,比如:在公園散步、品嚐美味巧克力、或是跟朋友通電話,這些獨立存在的經驗都是小我運作的結果。如果事情全部搞在一起,那是因為小我忘記了它的功能在於組織自我 (the self),開始把自己當老闆所致。如果發生這種情形,我們就會卡在分裂的「我」(I)當中,結果,我們的信念系統就會變成我們的「現實模型」。原本,我們的信念系統無關乎對或錯,只是一種制約;然而,一旦我們對這些制約產生認同,它就會變成我們的「習性」,從而對我們形成「限制」,限縮了我們的真實面目。
當我們一層層將信念系統的盒子拆開,強烈而痛苦的情緒就會在這過程中被釋放出來。這些情緒感受經常跟記憶有關,而記憶就是我們在不知不覺間拿來建構現實世界的東西。就像我們剛旅行回來,就要把物品從行李箱一件件取出來一樣,當我們開始拆解禮物包,我們也要逐一檢視每一層盒子、以及每一項經驗背後隱藏的情緒,因為就是這些東西把我們層層包覆了起來。我自己的經驗是,這個鬆綁、釋放的過程可能會很不舒服,有時甚至像是在糞肥裡游泳。但我知道,當下這些令人沮喪的情緒都只是表象,它真正的面目是為了淨化、是為了攤開真相。
成長之路並不是一通到底的直線;它所呈現出來的樣子,也不會是我們認為應該的那個模樣。事實上,我們的信念系統所認為的「成長」,恰恰就是阻礙我們成長的東西。我們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因此不再虛心詢問。佛家提醒我們,要具備一顆「初心」(初學者之心);要知道我們其實一無所知。正是這個謙虛的心態,開啟了學習與啟示的大門。
能夠在生活中以「旁觀」的角度來看事情,就能走出小我的局限,發現更廣大的實相。你會發現,你是一個靈魂體,你有能力去打磨、淬煉你的小我,讓它成為靈魂的一個功能,這樣你的生命就不會只有小我在運作。斯瓦米韋達(Swami Veda)如是寫道:「因為順服於河岸的限制,河流才能成為廣闊的海洋;不畏懼丟棄自我的飾品,方能得著恩典的鑽石。」培養自己旁觀的能力,你就已經啟程。
.
以上文字取自
生活中的瑜伽智慧:活出真我,體驗喜悅人生的十項法則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4420
.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