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學院報告卡夫卡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學院報告卡夫卡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學院報告卡夫卡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學院報告卡夫卡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陳詠燊 Sunnyhahaha,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兩年前呢個訪問,我係幾滿意的,除咗張相個衰樣。 我所做過最文青的訪問。謝謝記者Dora為咗呢個訪問,花時間做晒功課而來,妳是我遇過最勤力的記者之一。謝謝。 《閱讀校園﹕名家名著一定「好看」?》 文章日期:2015年4月22日 【明報專訊】 只要有理有據 不必人讚我讚 Sunn...

  • 學院報告卡夫卡 在 陳詠燊 Sunnyhahah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4-22 16:38:04
    有 43 人按讚


    兩年前呢個訪問,我係幾滿意的,除咗張相個衰樣。

    我所做過最文青的訪問。謝謝記者Dora為咗呢個訪問,花時間做晒功課而來,妳是我遇過最勤力的記者之一。謝謝。

    《閱讀校園﹕名家名著一定「好看」?》

    文章日期:2015年4月22日

    【明報專訊】

    只要有理有據 不必人讚我讚

    Sunny在DBC校園台主持節目《「字」戀狂》,節目名稱道出他對文字的追求。每星期要介紹不同的書,邀作者對談書寫和閱讀,像口述的閱讀報告。 他說,分析沒有對錯之分,文章給你什麼感覺,就直寫出來,「你覺得《神鵰俠侶》不好看,不要緊,只要有理據。是文字不夠user-friendly(親 切)?用你的世代看可能是這樣」。想批評張愛玲的書寫得不好?行,請提出理由,「你可以說因為純粹從女人角度出發,太偏激」。閱讀沒有一面倒的說法,重點 是敢於表達意見。
    沒有一面倒 只有不敢說

    Sunny的中文是半途出家。中學念理科,演藝讀編劇,後在香港賽馬會廣播事務部任職,負責撰寫文稿。上司說想升職就要讀碩士,人人都爭着讀工商管 理,貪出路多、易掙錢,Sunny卻說:「認識的人讀了(工商管理),不覺得(他們)真的懂管理,倒不如讀自己喜歡的科目,而且那時要寫作、編劇,但自己 的中文不好。」《禮記》有云:「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Sunny知道自己不足就修讀中文,時間管理、說話能力弱,就看相關工具書,養成廣泛閱讀的習 慣。

    怕名著? 先從簡易版入手

    Sunny覺得看書不應有包袱,不要以為自己料子不足,不敢接觸經典名著。他的節目會介紹漫畫等流行文化類書籍,也以「懶人包」方式介紹名家經典, 如老子、三毛、胡適、張愛玲、泰戈爾、托爾斯泰、卡夫卡等,更有文獻、說話技巧等種類的書。「材料(選書)不會特別迎合學生口味,但會找方法讓學生易『入 口』」,像《老子——終於讀懂》,看不懂文言文?不要緊,可以看白話解釋,同樣可認識老子的道理。他強調:「不要怕,照樣看,就算只明白10%也沒問題, 可能幾個月後再看,會明白更多,因為在不同年紀、不同時候,會有不同看法,這會讓你了解這個世界原來有這種文字(內容)。」

    分析好看不好看原因 必有得着

    有質素的閱讀,需要深思和「消化」。Sunny表示,只說好看不好看,卻說不出原因何在,猶如水過鴨背,浪費書和時間。他建議從思維、哲理、創意或 文字等方面分析,思考覺得好看是因為文筆還是情節、創意如何獨特、故事背後帶出什麼哲理等,甚至比較看過的作品,從中必有得着。
    選書眼光沒速成 唯有多看

    選書如看電影,「首30分鐘定生死,故事開頭開得好,內容自然不差」。選書眼光沒有速成,唯有多看。「(像看電影)每看完一齣,要思考幾分鐘,想想 內容好不好?從哪裏開始投入?」至於小說一類有情節的,則要看內容簡介,推斷故事是否吸引。像他曾介紹梁彥祺的小說《流浪人協會》,寫流浪漢神秘失蹤、被 殺,有個女生不是警察,卻跑去調查事件真相,自然令人聯想其中情節必驚險萬分,「這種有戲劇矛盾、懸疑的,自然好看」。

    ‧《曠野的呼喊》——蕭紅

    蕭紅在短篇小說《曠野的呼喊》中描寫強勁的風,「你可能只會寫風勢很強便完了,但她筆下的風,會讓你感到可怕,會遲疑着不敢推門出去」(詳見頁10)。Sunny思考,她用很多篇幅描寫風,讀來卻不沉悶,「為什麼可以這樣寫風?就去吸收、去學習」。

    ‧《我們最幸福》——芭芭拉.德米克

    《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描述朝鮮(北韓)在極權主義統治下,怎麼讓民眾對世界一無所知、避免政權垮台等。Sunny從政治層次想,香港代入其中會怎樣?香港會走向這局面嗎?而從感性層次,書中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設想自己會怎樣處理。

    ‧《飢餓藝術家》——卡夫卡

    德語作家卡夫卡(Franz Kafka)的短篇小說《飢餓藝術家》,寫一個藝術家不斷地表演飢餓藝術,最終被遺忘、餓死。Sunny由此想到今日社會,「有人在facebook寫自 己怎樣慘,聯想到大家都像那個藝術家般表演傷感,這個新想法令人想到,陷入低潮時只有靠自己走出來」。

    【人物檔案﹕陳詠燊(Sunny)】

    電影編劇、愛情專欄作家、DBC數碼電台節目主持、香港知專設計學院電影及電視課程講師。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編劇,後取得嶺南大學中文文學碩士。散文著作有《征服愛情》三部曲系列等。

    文:多啦
    鳴謝:DBC校園台

    DBC 字戀狂 DBC 數碼4台校園台

    原文:
    http://life.mingpao.com/cfm/language3.cfm…

    請支持《明teens’》
    https://www.facebook.com/mingteens?fref=photo

  • 學院報告卡夫卡 在 陳學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3-05-11 23:21:03
    有 79 人按讚


    培養思辨力 立委樂悅讀(中央社記者曾盈瑜台北11日電)

    台灣人真的只年看2本書?甩開政治、文書資料的枯索無味,朝野立委有空還是會拿起書,翱翔文字構築的世界,培養思辨力。
       文化部日前在行政院院會報告「台灣出版產業發展策略」指出,台灣每人每年平均閱讀2本書,遠低於韓國10.8本、法國10本、日本8.4本。
       作為民意代表,立法委員除在開會資料、政府公文與協調會資料中「案牘勞形」,不少人還是會在忙碌生活中抽空讀書。
       少時為家計,放棄讀高中,到水電行當學徒的民主進步黨籍立委李昆澤說,閱讀能刺激想像、讓人找到日常生活外的世界,書本對窮孩子有無限吸引力;閱讀也是情感抒發管道,能「為別人流淚,也替自己悲哀」。
       他笑稱,25歲時與書最有緣。當時他剛到台北,在皇冠雜誌社發行部工作,那時重慶南路上的書店還開滿整條街,新書一出,他就負責開車一家家送。還曾送書到雜誌社旗下作者的家,就在那時見到作家三毛。
       從工人變立委,李昆澤仍維持讀書習慣,並與立法院同事交換書單。李昆澤自嘲,「現在有錢買書,卻沒錢買時間讀書」,他常在高雄市選區與台北立法院間來回,每次想買本書上高鐵讀,卻很容易累到睡著。
       談到讀書,中國國民黨籍立委陳學聖首推曾獲中國文藝獎章、聯合文學中篇小說推薦獎的愛妻梁寒衣作品。
       陳學聖說,梁寒衣早期寫作風格偏向魔幻寫實,最喜歡作家卡夫卡(Franz Kafka),夫妻還曾三次到卡夫卡墓前獻花。
       相識在台灣大學,政治系的陳學聖為追求外文系的梁寒衣,特地到文學院修課。入伍後,陳學聖也帶一箱梁寒衣開的書單到軍中閱讀。
       陳學聖認為,他後來能擔任地方文化局長、在立法院籌組文化立法推動聯盟、與藝文界人士對話,受梁寒衣影響很多。
       他說,現代人習慣接受快速、片段資訊,淺碟式學習,但梁寒衣要他別總是讀雜誌,多讀書。
       陳學聖表示,閱讀書籍較能了解作者整體思維,也能培養自己的觀點,養成批判思考能力。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