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學生手帳怎麼寫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學生手帳怎麼寫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學生手帳怎麼寫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學生手帳怎麼寫產品中有65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小學的課外活動-科學博物館一日遊》 今天是我家阿雷期待好多天的課外活動:全班會一起去科學博物館玩一天! 早上照樣八點到校,先上手工藝課(基本上也像在玩吧),然後九點教室集合,聽老師說這一天的相關規定,接著每個人會拿到三明治,果汁,蘋果,和冰沙飲料,作為今日校外之旅的餐點。 大家坐公車出發,半...

 同時也有3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Pumi Journa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學生手帳 #學年誌 #學生手帳挑選 _ 舖米 Pumi E-mail:[email protected] IG:PumiˍJournal (https://www.instagram.com/pumi_journal/) Tiktok:https://www.tiktok.com/@pum...

學生手帳怎麼寫 在 Jamie醫學日記|讀書×學習×生活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6:39:58

. 【iPad介紹系列第一彈】 . 從在台大的時候開始使用iPad,到現在大概已經有四年多快五年的時間,實在覺得它對醫學生而言是個幾乎不可或缺的工具。甚至如果要我筆電跟平板只能選一個,我還是會選平板。 . (第二頁) iPad可以聊的東西很多,趁著iPadOS 15正式發布的這幾天,先介紹我桌面上的...

學生手帳怎麼寫 在 Jamie醫學日記|讀書×學習×生活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09:41:45

. 【中研院高中生命科學研究人才培育計畫】 今天這篇文要來分享一下我參加這個計畫的經驗 其實我兩年前曾經發過一篇文介紹生培 不過最近他們又開始招生了,所以再寫一次XDD . 不知道大家曉不曉得,大多數高中數資班都有所謂的「專題研究」?那麽普通班的同學如果想要認識科學研究,甚至打入國際科展的殿堂,該怎...

學生手帳怎麼寫 在 火燒的Gmail | 局妹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06:04:53

#被霸凌的時候吃的發霉麵包 台北真的好方便,直接霸凌系米其林餐盤。霸凌奧林匹亞,霸凌科展。「讀雙語學校被霸凌學狗叫,算是幾語學校?」from《搭時光機嗑藥往生,墓碑該怎麼寫?》 兒子當兵,寶媽直播艷舞寵子 留學生被霸凌,吞亞超瀉藥,吞糞思鄉 from《師奶殺手演唱會,水母噴水節漏尿水舞間》 #...

  • 學生手帳怎麼寫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9 01:53:32
    有 282 人按讚

    《小學的課外活動-科學博物館一日遊》

    今天是我家阿雷期待好多天的課外活動:全班會一起去科學博物館玩一天!

    早上照樣八點到校,先上手工藝課(基本上也像在玩吧),然後九點教室集合,聽老師說這一天的相關規定,接著每個人會拿到三明治,果汁,蘋果,和冰沙飲料,作為今日校外之旅的餐點。

    大家坐公車出發,半小時後,大約十點整可以進科學博物館。
    10-12點自己隨意逛(聽他說他去騎空中腳踏車騎了11次!)
    12點大家一起吃帶來的點心。
    12.30-13.30有工作坊,今天的實驗主題是“電”。
    13.30-14.00還可以自己到處逛,或是去紀念品店裡買東西(一個小朋友最多只能帶10歐元)
    然後就是上車回學校了。

    這個科博館一向是阿雷的最愛,我已經帶他去過好幾次,前幾個月總共去了三次,上一次不過是三四週前,但是他還是為此期待不已,我猜跟同學去玩的感覺還是不一樣吧。

    媽媽我當然沒有跟去,也不能跟去,只是拿著老師提早讓孩子帶回家的通知單,寫下今天的大致流程而已。

    原本我還想說,這個是不是正好五年級的學生可以有這樣的活動,阿雷回家後才告訴我,不是喔,這是因為他們班有一次贏得“知識競賽”而得到的獎品,另外一班五年級的同學就沒有。

    哇,什麼知識競賽??!! 媽媽我感覺整件事的重點來了,精神一振,正打算繼續好好紀錄分享一下!

    什麼樣的競賽?跟誰競賽?什麼時候辦的?問了哪些問題?媽媽我腦袋中問號一籮筐。。

    結果他說:“不知道耶,我也忘記了!” (什麼?!)

    “那你怎麼知道是因為贏了知識競賽?“
    “老師說的啊。“
    “那是誰去比,跟誰比?或是你記得是什麼時候嗎?“
    “不知道。“
    ------
    OK,媽媽放棄,問到這裡已經知道,問不出東西來了。阿雷從小就是這樣,很多事情,過完就放水流去不記得了,幼兒園老師說這表示他很活在當下,看來到了小學五年級他還是很活在當下啊,這也是好的吧!

    那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他在科博館過了愉快的一天,其他都問不出來了,所以媽媽沒什麼精彩內容可以寫,只好流水帳寫完直接結束,當作紀念一下這個“兒子班上好難得的因為贏了一個不知道是什麼的知識競賽而得到的科博館之旅“。也罷,我就不寫作文了,很開心他有一個愉快的一天。(完)

    放幾張上次去科博館的相片感覺一下吧。。。

    #阿雷成長記事

  • 學生手帳怎麼寫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1 09:17:39
    有 95 人按讚

    [想攝影136] 細說分鏡 Vol.13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171
    🖍當這個世界,主流的風潮下,不斷追求表面藝術的創作
    🖍不但能滿足心中的成就,更能創造出更多掌聲
    🖍除此之外,我覺得,我們值得擁有更多的不同想法

    最早為什麼開始寫攝影教學? 又為何一寫下去就是十年? 中間沒有想放棄過嗎? 如果曾經放棄是什麼原因重新拾起? 如果沒放棄又是什麼理由堅持下去? 未來還會繼續寫嗎? 如果會的話又會寫什麼? 做這些事情快不快樂? 快樂當然會寫,如果不快樂為何寫,或不寫? 這好多問題好想每一題都有一篇文章來寫,但其實都是同一個問題 – 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

    🟥愛上攝影,分享它
    喜歡上攝影理由就不多說了,看到自己喜歡的畫面,用相機拍下來保存,心裡感受滿足,日後回放感到幸福,拍的越多,𧻗久,就這樣子持續下去,很久前喜歡攝影,真的理由既單純又非常簡單。

    喜歡上攝影,以我的個性就是會進一步分享它,那時不要說臉書,就連找個地方放照片選擇性都少,最多人使用的就是「無名小站」,即使關站多年的 2021 年今天,我還不曉得為何要叫這個名字,但那時無名小站空間容量小,也放不了什麼照片,我就使用「痞客邦」提供的相簿空間,就顯得大器許多,除了這兩個之外,國內還有 Pchome、Yahoo 提供相簿空間 (如果沒記錯的話),而一些資訊管道更多的朋友,還會放在 Flickr。

    這樣子分享照片就放便多了,在 BBS 帳號自介、簽名檔貼上自己相簿網址也好,或是透過 MSN/即時通,將作品做成大頭照,或是透過通訊軟體將照片傳給朋友,或是在一些討論社群貼上照片,這些都是在當時最常分享照片的方式之一。

    🟥投搞、得獎,從來沒有
    其實我這輩子從來沒有主動去參加任何一次攝影比賽,反而當過數次攝影比賽的評審,在我的履歷經歷中,沒有任何一項得獎記錄,對於一個喜歡拍照的人來說,其實是有那麼一點奇怪,如果真的喜歡拍照,又拍了這麼多年,若真的想證明自己「真的有那麼一點熱情」,總會找個適當的攝影比賽,將適合的作品投搞,若有機會獲得獎項,不但得到獎狀、獎金、獎品,還能獲得掌聲與成就,就算不參加國際級的攝影比賽,哪怕只是區域性的小比賽都好,而我「一次」也沒有參加過。

    🔹「是對自己沒有自信嗎?」 倒也不是,再怎麼沒自信,攝影這十幾二十年間,總有那麼幾張搬得出台面拼個機會,而另外一點…,你偷偷投搞沒得獎,除了你與主辦單位外,也沒有其它人知道你失敗了,只要花點時間準備一下、投個搞,就算沒得獎,總有機會,就像是買樂透一樣,「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且現在又是電子檔案投稿更是方便簡單,到底是什麼理由我對這些事情完全提不起任何興趣?🔹

    「我發誓,我真的沒有這個念頭過」

    🟥「KANO」這部電影
    不過擔任過數次攝影比賽評審的經驗,倒是讓我用另外一種角度來看「攝影比賽」這件事情代表的意義,偶爾我會分享一些「如何得獎」的小技巧,哪些照片比較容易吸睛、得分,而這些小技巧並不是從「參加者」的角度來看,更是讓有心志在得獎的人感到興趣。

    這裡不妨偷偷告訴你一個秘訣,你可以參考一下,讓我想到電影「Kano」裡頭由「永瀬正敏」飾演的日籍教練「近藤兵太郎」在電影裡對著一群孩子兵說過的一段話「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相信許多人仍記得這段台詞,記憶猶新。

    但那時候的我並不了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義,什麼叫「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不輸不就是會贏嗎? (除非平手),那為何要想著不能輸? 為何不想著非得贏? 那時好不容易找到一種解讀的說法就是 – 若一直想著贏,就會得失心太重,做任何決定就會綁手綁腳,使得打擊、守備任一動作就會慢半拍,不但可能失去勝利的機會,反而失去享受比賽的樂趣與精神,這是那時我對這句話的心得。

    直到有機會成為攝影比賽評審老師之一後,我「終於」了解那句話可能另外的一種含義是什麼意思,試想評審老師手上有一張表格,表格上記載評分項目,包含什麼「主題、創意、技巧、意含、意義..BLABLA」,每次的評分項目名稱不盡相同,但都差不多。

    這不難,難的是你可能要面對數百張作品,每一張作品都要為這些項目各別評分…,哇塞有沒有想過,這可是件多大的大工程你知道嗎? 每一張照片都要看過,在每一評分欄位給分,然後透過 EXCEL 為每張作品加總分,並且排序,再依獎項挑出前三、前五名、佳作將、另外特別將、精神可佳獎、參加獎…,這些真的並不容易。 有些評分簡單一點,並不需要加總,只要挑出上述得獎者就好,雖然不用為一一照片評分加總,但總要在心裡有個評分標準,不然得獎作品該如何選出來?

    若是遇上「不用為每張照片個自評分」的評審方式的話,我有一套評分的方式 (別的評審老師我不知道如何,至少我是這麼方式),在數百張甚至近千張作品中,用「刪去法」快速刪除至少 9 成以上的做品,若 1000 張照片,第一輪至少刪除 500 張以上,第二輪再刪到大概剩 200 張,重複幾輪下,就會留下 20-30 張左右的作品,再從這幾張作品透過前面提到幾項評分標準,加以評分。

    🔹而在「刪除法」的過程中,總是會有那麼幾張「一眼就感動我心」的作品,就像是 KANO 這部電影的台詞「一球入魂」的感受,在幾輪反覆刪除法過程,就是有那幾張照片讓自己印像深刻,最後入圍的作品,前五名啦、佳作啦、最吸睛獎等等,往往就是耐得住幾輪的刪除過程,得以留存在候選名單。🔹

    「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用在這裡就變成「不要只想著得獎,要想著不被刪除」,一但被我從電腦中刪除的作品,是不大有機會重新撿出來再檢視的機會,若你的作品擁有「不被刪除的特質」,想必是我心中佔了較高分的可能,只是最後得什麼獎,不是由我一個人決定,而是眾多評審分數加總後的結果。

    一場攝影比賽評審絕不只一位,越大、越重要的比賽,評審的份量、人數也越多,就我的經驗上,在我評分的過程,我並不知道還有哪些評審老師,也不知道有誰評相同的作品,通常是只有頒獎後才會知道有幾位、有哪些,當然有些攝影比賽一開始就說邀請哪些攝影評審,透過這些知名攝影評審名氣,來為這比賽宣傳更加盛大。

    🔹不管幾位評審、不管是哪些評審經歷,似乎大家審視作品的角度雖不一相同,但最後得獎的作品,都不會讓我意外,比如我中意某幾張作品可能得上前三名,或是哪張值得「第一名」,有時結果不意外的就真的得首獎,但也可能不是第一名,但總是跑不掉前三名,但無論如何眾多得獎作品,就是最後我沒刪除的那幾張作品,只是最後總分,由每位評審老師評分後,加總後不同,最後的得獎名次而也不同。🔹

    此時我才體驗電影那句話的意思,同樣的我也分享給我的學生,若你想、有志參加攝影比賽得獎,無論主題是什麼、賽級高低程度高低,在拍攝過程、挑選投稿時,心中要抱著「不要只想著得獎,要想著不被刪除」的心態,你會更有機會入選、甚至得獎。

    好了,本來只有少數上過我課的學生知道這個小技巧,現在看到這篇文章、這一段的你,也學會了。

    🟥攝影比賽、得獎的意義
    每次的攝影比賽,總是有吸引人的獎品,多少而已,而一些知名、國際級、代表性的比賽,反而可能只有獎狀,讓不少人趨之若鶩,樂此不彼,代表「獎品」不是一切,那份榮耀才是重點。

    獲獎作品,也許你不喜歡,這一點沒關係,因為評分過程有太多關卡變數,且我們常說「藝術是主觀喜好」,那些得獎作品就是受到評審青睞,這也是事實,但不時總是會有一些「地方性、較小主題性」的攝影比賽作品受到不少批評,有時我自己看了,也真的不大懂部分作品得獎作品的「得將點」在哪裡,但擁有數次評審經驗的我,總是還是能替這些得獎作品,簡單的「點評緩頰」一下 (就當作是我個人的感想分享),但總有網路上評論極其苛刻酸薄,我並不會去阻止反對這些聲音存在,但至少「別人作到了,你呢? 不服的話你也去投稿」。

    🔹撇開這些,對於一生從未主動投稿,也無意願投搞,但有評審經驗的我來說,我總是會去想「攝影比賽」的意義是什麼? 得獎的作品又有什麼意義? 所有這些事情背後動機又是什麼? 這三個問題都值得用三篇文章好好的聊上一回,但這裡並不是容許我用另外的篇幅,日後再來跟大家分享,但這三個問題卻是我所感覺到現在國內的「攝影態度」,流行的風向。🔹

    我可以知道我為何喜歡攝影,現在的喜歡攝影的念頭,與最初想學攝影動機,也有極大的不同,中間有數度峰回路轉的心得,不但追尋自己在不同人生階段,攝對與我的生命、生活的關係,除了是我的工作外,它還會是什麼?

    但對比主流的攝影潮流 – 拍出「吸睛」的照片,為了比賽而不斷的拍攝、投稿,這一直都不是我曾想過的念頭,更也不是我過去、現在與未來會走的路,我並不會討厭、反對或是批評,因為確實好的作品,能讓我們增廣見聞,剌激我們對世界的好奇心,豐富我們心靈,好的攝影作品也是藝術,即使我並不想走「投稿得獎」這條路,也不追求為了拍出吸睛的照片,不斷去模仿學習眾多構圖技巧,但那卻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與我自己想追求目標不同而已。

    在認識、認同我的人,或許覺得我的意見、文章有所影響力,但比起更多擁有成就的他人、前輩相比,我更顯得人微言輕,這一點反而讓我更可以書寫、抒發我自己的想法、心情,與願意看我的文章的讀者朋友分享。

    🔹我認為攝影,在主流的風潮,讓眾多人投入攝影藝術創作,這絕對是好事,無論對自己甚至他人都是正向的活動,但我更覺得「攝影作品」該有更多存在的價值,不該每一張照片就是為了「投稿得獎」而出生,相信這世界上絕對有許多與我志同道和的朋友,與我抱著相同的理念一直努力創作者,而我這篇文章,除了表達我的心聲外,也想跟這些朋友說「你,並不孤單,只是你我並不相識」。🔹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 學生手帳怎麼寫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9 10:58:22
    有 133 人按讚

    【#爆文技巧】寫作別拚詞藻,先創造「爆文漣漪」!

    你看過電影《金牌特務》嗎?
    第一集超好看,第二集就走鐘了,
    但先不管。

    《金牌特務》有一幕轉場很漂亮,
    小朋友看著桌上的水晶球音樂盒,
    水晶球裡白雪飄飄,
    音樂悠揚而出,
    鏡頭往水晶球推移,
    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下一幕就是特務出任務,
    在白茫茫的雪山……

    這就是「轉場」!

    在榮哲的《故事課》裡,
    給轉場下了一個特別精準的定義:

    「把兩個不同時空的場景,
    天衣無縫的連接了起來。」

    這是電影裡常見的手法,
    再舉個例子給你練習一下。

    你頭上的電風扇轉呀轉呀的,
    會讓你聯想到什麼
    也同樣轉呀轉呀的東西呢?

    先不急,
    等你思考完後,
    再往下看答案。

    在電影《現代啟示錄》是這麼做的:

    少尉接到一個暗殺任務,
    他望著頭頂上的老舊電風扇,
    扇葉轉呀轉地,鏡頭越移越近,
    等鏡頭拉遠的時候,
    你發現變成螺旋槳在轉,
    上尉已經出任務了!

    「轉場」是用「最短時間」
    創造「空間瞬步」的手法。

    但我今天不是要教你拍電影,
    而是如何利用「轉場」,
    創造「爆文漣漪」。

    我寫過一篇文章,叫做
    〈你聽過青春的戰歌嗎?我聽過!〉
    講的是我們班上跑大隊接力的故事。

    基本上,
    大隊接力是學生時代共有的回憶,
    但如果要你來寫,你會怎麼寫呢?

    我想,多半是:

    槍響,選手飛箭似的衝出!
    展開激烈的追逐,
    各班實力伯仲之間,
    彼此頻頻互換領先……

    但在「爆文寫作」的概念裡,
    我都說:「人多的路不要走!」
    因為照著一般邏輯寫,
    你要寫出讓人驚豔的文章,
    真的太難太難了。

    就像李白在黃鶴樓上,
    詩興大發,正想題詩留念時,
    看見崔顥的〈黃鶴樓〉在上面,
    他讀完後,說了一句: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就此擱筆不寫,找別條路去了!

    李白真正讓我佩服的,
    絕不是他洋溢的才情,
    而是他在詩才輩出的唐代,
    找到一條只有自己能走的路,
    從此光芒萬丈!

    「爆文漣漪」這一招,
    就是我為你準備的新道路。

    第一步:關鍵主詞

    你的文章,
    一定會有個關鍵主詞,
    最好是一個「物件」,
    能夠貫串全文。

    因此,如果要寫大隊接力,
    那關鍵主詞會是什麼?
    一定是「接力棒」對吧!

    因此第一步,
    我們就把「接力棒」當作石頭,
    把它丟進我們的靈感水面。

    第二步:搜尋轉場物

    接著,我們要為關鍵主詞,
    找一個「轉場物」,
    很多人會覺得這一步很難,
    其實不會,因為你要做的,
    就是盯著關鍵主詞,去想:

    「有什麼東西跟它很像呢?」

    形狀相似、用途相似、概念相似都可以!

    同樣我們用「接力棒」來想想看,
    接力棒跟什麼很像呢?

    這時,你腦中飛快閃過很多物件:

    船槳、鼓棒、撐竿跳、金箍棒……

    每一個都有成為「轉場物」的潛力,
    就看你對哪一個情有獨鍾,
    伴隨大隊接力的吶喊聲,
    我決定挑選「鼓棒」作為「轉場物」。

    第三步:設定轉場物動詞

    選定轉場物後,
    請你暫時忽略主詞,
    全神貫注在轉場物上,去思考:

    這個轉場物的
    「動詞」和「情境」有哪些呢?

    同樣請你用「鼓棒」來試試看吧!

    使用鼓棒的動詞我們會說:

    敲!打!擊!擂……

    而鼓棒的使用情境有:

    玩太鼓達人、優人神鼓、划龍舟……

    你看,這麼一來,
    你的轉場物動詞和情境就出來了,
    而這就是決定你
    爆文漣漪能擴出幾層的關鍵。

    第四步:縫合「主詞」與「轉場物動詞」

    好,最後一步,
    我們可以把主詞請回來了。

    鼓棒表示:「終於想起我了……」

    請你把原先會用在主詞的動詞,
    代換成轉場物動詞。

    因此,本來我們會寫:

    「小歐把接力棒傳到小陽的掌心!」

    但現在,我們會這樣寫:

    「小歐用接力棒敲擊在小陽掌心!」

    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因為這段文字,
    會調動讀者的多感官,
    也會造成讀者的感官錯位,
    閱讀的驚奇感就是這麼產生的。

    不僅如此,原先接力賽的場景,
    加入了轉場物場景後,
    你能調度的字詞也會更豐富。

    比方說聲音,
    原本接力賽只會有
    「加油!」、「接!」、「啊啊啊!」的聲音,
    但因為「鼓棒」轉場物的加入,
    你多了「咚咚咚!」、「咚鏘咚鏘!」可以用,
    整場接力賽的聲音也更豐富。

    現在你懂其中的奧妙了,
    那就品一品我當時的寫法吧:

    「我把目光轉向他們。
    竟看到了一幕幕優人神鼓。
    他們手上接力棒,
    就像是鼓棒。

    跑起來的時候,
    一揮一擺,一起一落,
    空氣的鼓皮,擊出煙硝味。

    隨著步伐、隨著呼吸,
    擊出低沈卻堅定的鼓音。
    進入接力區了!

    氣力放盡的鼓者,
    用所剩無幾的餘力,
    準備敲響最後一個節拍,
    那是決定樂章能否完美的關鍵。

    把鼓棒準確擊在對方的掌心!
    咚!鏘!咚!鏘!咚!鏘!
    接!!!!

    就在那剎那,
    鼓棒完美擊打在那個頓點,
    不溫不慍,足夠讓下個鼓者,
    感受鼓棒的踏實,
    也感受前個鼓者的餘溫,
    繼續敲擊著下一曲樂章。」

    你發現沒有,
    不是我特別會寫,
    而是我轉移戰場,
    用轉場物的動詞來拚,
    造成你閱讀上的新趣味。

    就像葉問2裡,
    洪師傅在面對拳手龍捲風,
    陷入苦戰,葉問跟他說:

    「別跟他拚拳,試著切他中路!」

    寫作也是一樣,
    「別跟他拚詞藻,試著轉場再寫!」

    現實生活中,
    你東西掉進水裡,
    除了期盼湖中女神,
    可能也拿不回來了。

    但在寫作的世界,
    你東西掉進水裡,別心慌!
    專心的盯著水面,
    看著他泛出的漣漪,
    越擴越大、越散越遠……

    而你拿回來的靈感,
    遠遠比你失去的還更多!

    …………………………………………………..

    🔥「爆文寫作線上課」火熱募資中:
    https://bit.ly/3gpKJqk

    1.結帳時輸入「OHYOUNG100」可享100元折扣
    2.三人團購不能使用上面折價券
    3. 9/30募資結束後課程將會恢復原價3980元
    (募資期間2990元,三人團購2500元/人)

    #歡迎分享
    #試著找個物件轉場看看吧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物件和轉場
    #這篇是加碼放送的爆文寫作技巧
    #爆文寫作線上課已破1700人購課學習
    #募資最後倒數11天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