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學測成績單長怎樣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學測成績單長怎樣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學測成績單長怎樣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學測成績單長怎樣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916的網紅趙惠雯言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只是閒聊—學生戀愛】 大學考試分發放榜,幾家歡樂幾家愁,這類「一年一度」的新聞,不管基測、學測、指考,寫起來都已經有既定公式。放榜後通常會有幾類學生受訪,第一種,努力念書,終於不負眾望得到好成績,能對某位親人或是長輩交代,例如林杰樑醫師的兒子,我看到他接受訪問,想到自己,有時支撐自己走下去的...

學測成績單長怎樣 在 ??joesiffer??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8:51:57

/欠很久的文/ 9月還是10月的時候, 總之在蠻久以前有一個學妹私訊我很長很長的訊息, 我有看到,只是那段時間太忙了所以就先著, 想說哪天有空的時候再好好的回。 結果考試考了一個月我真的沒時間回, 其實回一個認真的東西,真的要想很久, 而且如果不要講廢話的話就要想更久。 結果拖到現在比較有空的時候...

學測成績單長怎樣 在 Chelsea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9:58:40

109.8.8 雖然現在是8.8半夜,但就姑且當作現在還是8.7晚上在打文吧,因為我明天8.8要出去玩了,想把今天的負面都留在今天 - ❶ 學測放榜那時候真的很爽,即使自己沒有考上自己最喜歡的系,但同班身邊有在忙申請的朋友大家都一起上大學了,就算大家當時其實都被逼迫要選校跟選系選其中一個(除了臺大資...

學測成績單長怎樣 在 Chelsea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9:58:40

109.7.23 今天來介紹我之前說我想介紹的西班牙文檢定~DELE! 這可能是我今年暑假最後一篇主題式的文章因為我也找不到我自己也有興趣的題材來分享ㄌ(還是有人要推薦給我嗎(⁎⁍̴̛ᴗ⁍̴̛⁎) ㄚ就廢話不多說就直接進入介紹哈哈( ´▽`) - ✏️『DELE是什麼?』 它全名叫“Diplomas...

  • 學測成績單長怎樣 在 趙惠雯言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8-09 22:07:03
    有 243 人按讚


    【只是閒聊—學生戀愛】

    大學考試分發放榜,幾家歡樂幾家愁,這類「一年一度」的新聞,不管基測、學測、指考,寫起來都已經有既定公式。放榜後通常會有幾類學生受訪,第一種,努力念書,終於不負眾望得到好成績,能對某位親人或是長輩交代,例如林杰樑醫師的兒子,我看到他接受訪問,想到自己,有時支撐自己走下去的動力,不過就是對某個人的承諾,或者希望他以你為榮的渴望。第二種,如同戲劇,平步青雲、順順利利的故事大家不會想看,主人公原先普通不起眼、甚至處於劣勢,經過一番努力,扭轉命運、贏得勝利,例如雄女的馮姓女同學,接受採訪時她自述,原先成績普通,後來發奮圖強,終有這樣的成績。也不怪乎,當專訪刊出,她會無奈的澄清,請大家把重點放在她努力,而不是專訪中命名為「學霸男友」的身上。

    我想到小我五歲的小妹,我小六時她小一,我還跑去他們班上當大姊姊,一直以來她都不怎麼愛讀書,整天抱著漫畫、盯著電視,看課本十分鐘就坐不住,能夠不考吊車尾,就阿彌陀佛。她國中時,老母拿著他的成績單,憂心忡忡地對著念高中的我說「妳也教教妳妹,這個成績我看了頭好痛」。但老實說,我高中成績了不起也就前十名,偶爾好一點可以到四、五名,雖然不差,但也不是頂好,數學還曾考過12分,教數學的班導看了差點沒吐血,要我教妹妹,我還真不知從何教起。

    時光荏苒,很快的小妹上了大學,我也跑到台北打拼賺錢,新手上路、工作忙起來不得了,天昏地暗,能記得吃飯睡覺已經謝天謝地,根本沒有力氣管家人朋友到底怎麼了。雖然定期回家,但因為跟小妹回家的時間很難搭在一塊,有陣子我甚至忘記她到底長怎樣了。等到我有機會在家裡看見她時,她居然不是在客廳看動漫、打線上遊戲,手上拿的是厚厚的課本、電腦畫面是各種密密麻麻看不懂的符號跟資料。

    也是那個時候,我才從大妹口中得知,小妹交了一個男朋友。

    「妳還是學生,要專心唸書,不要急著談戀愛,影響妳的課業」這句話不知道是迴盪在多少人青春歲月中的雜音,好像所有的學生戀情必然影響成績,但也不得不說、這樣的例子並不少,也不怪乎家長們耳提面命,就怕孩子談了一場戀愛、毀了他們一生。

    小妹交了這個男朋友之後,才開始認真唸書,光聽這樣的敘述,很容易被理解成「交了男友開始努力唸書」,但她自承,其實是意識到不能再渾噩度日,否則對不起老母,只是剛好這樣的想法,出現在交了男友之後。總之,小妹成績開始進步,甚至到班上第一名,此時她「自首」有這個男友的存在,老母也不意外的、贊成這段關係。

    不想推翻或贊成談戀愛跟努力唸書之間的任何因果關係,更不是想否定小妹的男友對她產生的影響,只是感嘆,我們對許多結果所認知的原因,會不會只是外界一廂情願的想像。

    #只是閒聊
    #學生戀愛

  • 學測成績單長怎樣 在 趙惠雯言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8-09 08:00:00
    有 234 人按讚


    【只是閒聊—學生戀愛】

    大學考試分發放榜,幾家歡樂幾家愁,這類「一年一度」的新聞,不管基測、學測、指考,寫起來都已經有既定公式。放榜後通常會有幾類學生受訪,第一種,努力念書,終於不負眾望得到好成績,能對某位親人或是長輩交代,例如林杰樑醫師的兒子,我看到他接受訪問,想到自己,有時支撐自己走下去的動力,不過就是對某個人的承諾,或者希望他以你為榮的渴望。第二種,如同戲劇,平步青雲、順順利利的故事大家不會想看,主人公原先普通不起眼、甚至處於劣勢,經過一番努力,扭轉命運、贏得勝利,例如雄女的馮姓女同學,接受採訪時她自述,原先成績普通,後來發奮圖強,終有這樣的成績。也不怪乎,當專訪刊出,她會無奈的澄清,請大家把重點放在她努力,而不是專訪中命名為「學霸男友」的身上。

    我想到小我五歲的小妹,我小六時她小一,我還跑去他們班上當大姊姊,一直以來她都不怎麼愛讀書,整天抱著漫畫、盯著電視,看課本十分鐘就坐不住,能夠不考吊車尾,就阿彌陀佛。她國中時,老母拿著他的成績單,憂心忡忡地對著念高中的我說「妳也教教妳妹,這個成績我看了頭好痛」。但老實說,我高中成績了不起也就前十名,偶爾好一點可以到四、五名,雖然不差,但也不是頂好,數學還曾考過12分,教數學的班導看了差點沒吐血,要我教妹妹,我還真不知從何教起。

    時光荏苒,很快的小妹上了大學,我也跑到台北打拼賺錢,新手上路、工作忙起來不得了,天昏地暗,能記得吃飯睡覺已經謝天謝地,根本沒有力氣管家人朋友到底怎麼了。雖然定期回家,但因為跟小妹回家的時間很難搭在一塊,有陣子我甚至忘記她到底長怎樣了。等到我有機會在家裡看見她時,她居然不是在客廳看動漫、打線上遊戲,手上拿的是厚厚的課本、電腦畫面是各種密密麻麻看不懂的符號跟資料。

    也是那個時候,我才從大妹口中得知,小妹交了一個男朋友。

    「妳還是學生,要專心唸書,不要急著談戀愛,影響妳的課業」這句話不知道是迴盪在多少人青春歲月中的雜音,好像所有的學生戀情必然影響成績,但也不得不說、這樣的例子並不少,也不怪乎家長們耳提面命,就怕孩子談了一場戀愛、毀了他們一生。

    小妹交了這個男朋友之後,才開始認真唸書,光聽這樣的敘述,很容易被理解成「交了男友開始努力唸書」,但她自承,其實是意識到不能再渾噩度日,否則對不起老母,只是剛好這樣的想法,出現在交了男友之後。總之,小妹成績開始進步,甚至到班上第一名,此時她「自首」有這個男友的存在,老母也不意外的、贊成這段關係。

    不想推翻或贊成談戀愛跟努力唸書之間的任何因果關係,更不是想否定小妹的男友對她產生的影響,只是感嘆,我們對許多結果所認知的原因,會不會只是外界一廂情願的想像。

    #只是閒聊
    #學生戀愛

  • 學測成績單長怎樣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2-24 19:45:29
    有 4,533 人按讚


    這兩天新聞都是滿級分要唸醫科的新聞,被轟炸到真的有點頭痛。甚至Line@還收到家長的訊息,問說現在小孩去讀醫科到底好不好?

    醫學系畢業到現在也不少年了,如果你問我,念醫學系好不好?我會說,對我來說,真的很好。以下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這幾天開始一堆學測滿級分學生要填醫科的新聞。這類新聞簡直已經是「年經」文了,每年看到,標題大概都是那樣,好像就是把考生的名字換了一下,然後寫考生的讀書方法、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幾個家境特別不好的、幾個家人被庸醫誤診以後要來救人的。有時候真的想說,這類新聞已經寫了幾十年了,要是哪天無聊,把當初滿級分填醫科的這些新聞追蹤一下,看看這些當年的滿級分學生,現在都在做些什麼?也許會很有趣。人生嘛,變化很大,說不定現在自己看到當年上的這些新聞,都會不禁莞爾。
    當年我自己考醫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我喜歡直接和人溝通,我喜歡唸書,我喜歡直接幫助人的感覺,剛好成績也可以,所以就唸了醫學系。

    想想看,每天看一堆病人你有說不完的話,書絕對是多到你這輩子都念不完,如果幫助人能讓你有成就感,那當醫生你一定爽到叫不敢。當然不能不承認,有一個還算不錯的收入,也是誘因。這廢話啊,如果念半天、工作這麼累、承受壓力這麼大還給你 22K 還要當醫生的,真的就是佛祖了啊~我沒這麼佛,我就是一個普通人而已。

    唸醫學院的期間,因為不想給家裡添太多負擔,所以我變成一個家教魔人,一個禮拜家教排到20-30小時,大一那年家教就賺了100萬...但是也犧牲了很多跟同學出遊的機會,現在想想,還是會有點遺憾。但人生嘛,有得就會有失,也沒啥好抱怨的。
    記得高一的時候,整天都在撞球,考試考到全班倒數第二差點被留級。後來才開始覺得唸書有點有趣,高三印象中多數考試就都考班上第一名了。

    「只要認真念,就能第一名」這種想法在唸了醫科之後徹底被擊碎XD 你也知道全班同學都是頂尖名校的頂尖學生,第一學期我唸得還算認真,想不到出來的成績居然是全班十幾名,看到成績單的時候忍不住小崩潰了一下,心裡想說「靠腰這個名次數字好像我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加起來都沒這麼多」。所以我很阿甘的告訴自己,沒錯,考試第一名不一定是第一名的醫生!

    但什麼怎樣第一名的醫生?視病猶親?妙手回春?我真的很想知道。後來加入了台灣醫學生聯合會,跟很多各醫學院的強者們在許多不同領域交流、學習,常常覺得「靠怎麼有人可以這麼強?這不科學啊!」看到這麼多強者,心裡常常會自卑覺得「唉,我看我這輩子應該是當不成第一名的醫生了。」

    但很久很久以後,直到我們都畢業以後,當年這些同在醫科的強者我朋友們,各走入了各自不同的領域。我們偶爾相聚,聊彼此的工作、家庭、生活、感情。

    每個人的天賦不同、個性不同、家庭背景資源不同、外型美醜不同,唯一相同的只有「時間」。但時間那麼稀缺,每個人都只有 24 小時,你在什麼事情上投入多的時間,就在那件事情上得到多一些的收穫,但你想要全拿?抱歉,永遠不可能。

    這些強者朋友們,有人已經發了一堆論文儼然是學界將來的明日之星、有人申請上哈佛的研究所即將出國深造、有人已經開業自己當了老闆、有人嫁做人婦後現在母愛爆發每天只想回家陪孩子當年的霸氣完全在她身上找不到影子、有人還是感嘆社會不公整天念著要革命、也有人度不過心頭的難關早早就結束了生命。
    而我也在這麼多年後,開始懂了,第一名的醫生並不存在。現在的我,只想每天多數時間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賺到足夠讓我維持生活、支持自己追求理想的錢,不要忘記自己得之於社會有多少,記得在能力範圍要儘量回饋給社會,這樣就好。

    或者,換句更簡單的話說,這是我在跟團隊的夥伴們分享自己人生觀的時候常跟他們說的:

    我這一輩子做過很多鳥事,也做過一些好事。以後的日子我不敢說自己會成為一個聖人,都不再幹鳥事,但要提醒自己要多做好事。如果有神,如果有最終的審判,我希望在那天,我得到的判決是『你這輩子做的事情算一算,好事還是比鳥事多的,你沒白活了。』而不是『你這輩子幹了一堆鳥事,沒做啥好事,當初你爸應該把你射在馬桶裡』,那便足夠。

    在台灣當醫生雖然不是很好,有很多鳥事,但能夠做這個工作,我還是感到幸運、感到快樂的。當年在唸書的時候,有一位老師說:當醫生是一種「福氣」(一定要用台語說)。

    當年的我不懂這句話的意思,但這些年來,我似乎慢慢懂了。得到了這些幸運,希望自己可以用這些幸運串連更多可能、幫助更多人,讓更多民眾得到正確的醫學知識,讓醫病的關係更加親密,能像真正的夥伴關係,所以就算很累,還是每天都很開心的。

    恭喜這些有機會進入醫科的同學們,如果你真的填了醫科,請務必知道路不好走。請把專業學好,交到一輩子的好朋友,好好生活,好好感受這個社會的變化,認識到你所有的擁有,真的不全是自己努力而來,有很多都是各種幸運的交集。希望你將來有能力了,別忘了這個社會給過你們的。也許有些圈內人會抱怨現在根本是被詛咒才來當醫生,但我真的還是覺得自己很幸運了啦。

    分享一個小故事。有一次新聞上看到有位醫師救人結果反而被告,心情差得要命,心裡暗自咒罵「媽的老子發誓以後絕對要假裝路人不要好心去幫忙」。結果當天在捷運遇到一個人倒在月台上,我衝過去幫忙急救,現場剛好還有一位護理師,我們一直幫忙到消防隊員把人送上救護車。離開的時候,旁邊的民眾紛紛鼓掌說謝謝,我趕緊假裝帥氣低調離開現場。至於早上發的誓呢?一直到救完人,我都沒想過我早上才發過那個誓啊!當你穿上白袍、唸過那段醫師誓詞,你這輩子就是個醫師了。這個社會栽培我們做醫師,就是在這個時候需要我們站出來。相信我,以後你遇到,你也會站出來的。(但拜託大家真的不要隨便告醫生...不然我怕以後的醫生真的更不敢救人了)

    醫療奉獻獎得主連加恩醫師說過:「 好命的孩子,應該要比別人付出更多。這樣,好命才有意義。 」現在你剛考上,或許志得意滿,不求你現在聽懂這句話。但希望你這一路上不要害怕,勇敢付出,而且不必等什麼功成名就,你隨時都可以讓你的好命更有意義。

    ---
    什麼?這篇文章去年發過嗎?
    沒錯,這就是去年我發過一模一樣的文章。
    但今年還是一模一樣的新聞啊!
    所以這篇文章應該還很受用吧?XD

    而且最棒的是,一年過去了,雖然今年真的超累,但我還是很喜歡當醫生的感覺。真心感謝栽培我的家人和老師,還有所有需要我的人,是你們讓我覺得活在這個世界上充滿意義。

    p.s 孩子們,考上醫科後,別忘了長大變強了,要繼續熱血喔!例如繼續戰爆所有用偽科學騙人的混球!

    --
    沒有即時看到 MedPartner 推出的新知破解嗎?
    把 MedPartner 設定搶先看!最新資訊不漏接!
    --
    一天不到 5 元,為台灣拼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backme.tw/ref/GsHuB/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資訊:
    http://www.medpartner.club
    知識講解實驗破解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MedPartner
    立即醫師線上提問(每天回覆但不即時喔):
    http://line.me/ti/p/%40wyt3898a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