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學測填志願網站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學測填志願網站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學測填志願網站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學測填志願網站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好消息分享一波! 俐媽今年教的北一女高三畢業學生李學姊,今年以優異成績錄取台大、政大,也同時錄取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俐媽向學姊邀稿,分享她申請北京、清華⋯大學的經驗,讓學弟妹將來申請時受惠,她不但馬上答應,隔天就送來稿子!神效率! 非常感謝李學姊🙏🏻🙏🏻 教導到你們,願意大方做經驗傳承,是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60的網紅李黎哈哈LilyHah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說古時間] 記得考完學測之後,填志願的那時候我把雲科大環安系填進去了!沒想到最後也只有上這個系所,其實到現在也不知道為什麼當初會選這個科系,可能單單是因為它是工科裡頭我唯一感興趣的吧!畢竟我對電機、電子、資訊這些完全冷感,所以加上”環境“這兩個字的工程,在我眼裡似乎被美化了許多。讀碩士的時候也沒有...

學測填志願網站 在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19:04:35

# 好ㄉ,有鑑於最近各種問題私訊雪片般飛來,這裡就把我能回答ㄉ問題回答完!(歡迎轉貼 / 填志願 1. 沒有人可以告訴你XX級分一定可以或不可以上哪裡,每年的狀況都不一樣,大家想填的科系分佈也會一直改變,這件事講ㄉ明白一點就是看分數再來就看運氣了。 2. 雖然說看運氣,但大家可以善用「落點分析」...

學測填志願網站 在 推叩 Twinkle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2 18:23:30

-0522 🌞 今天是這個帳號的第1046天 現在回想起來 真的是一路跌跌撞撞 // 時間回到學測成績公佈的那天 我迷迷糊糊的從睡夢中醒來 接著坐在床上等簡訊的到來 - 就在8點15左右的時候!!! 手機突然跳出一則簡訊 我吞了一下口水  點開它 "啊!" 我尖叫了一聲 這個成績比我預期的還高 這時...

學測填志願網站 在 109學測∣企鵝讀書帳×企鵝工作坊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08:52:37

《企鵝的面試◇準備/過程/心得》 企鵝參加中國醫藥大學某科系的面試 (如有成功錄取該學系才會公布) PS中國醫該科系已經全數面試完畢 . 💖先談談事前準備的部分 ①「面試講的內容」需和「備審資料的內容」相同,部分考題會從你的備審資料來問,面試前要再詳閱一下自己的備審與預估教授可能會問到的問題。 ②...

  • 學測填志願網站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18 22:39:42
    有 105 人按讚

    好消息分享一波!

    俐媽今年教的北一女高三畢業學生李學姊,今年以優異成績錄取台大、政大,也同時錄取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俐媽向學姊邀稿,分享她申請北京、清華⋯大學的經驗,讓學弟妹將來申請時受惠,她不但馬上答應,隔天就送來稿子!神效率!

    非常感謝李學姊🙏🏻🙏🏻
    教導到你們,願意大方做經驗傳承,是我的福氣❤️❤️
    —————————————————————
    🔎申請大陸學校

    📍我的申請狀況
    社會組學生,申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財經大學。
    我原本以為自己要指考,所以直到學測成績公布才匆匆忙忙的上工,導致三、四月都塞滿事情,同時還要顧好段考跟平時成績。整段路走來絕對不算輕鬆,甚至努力也並不等同回報,但從中真的可以學到很多,也給自己一個好好認識大陸學校的機會。
    *由於各校規定不一,以下經驗分享我會以大部分學校的相同點為主,個別學校的特殊要求如果有需要可以再問我~

    📍申請時程
    每間學校的申請日程不盡相同,以下以我有申請的學校為主。
    二月底~四月初:準備各校初審資料
    四月中~五月中:各校公布通過初審名單
    五月初~五月底:各校複審
    六月初~:放榜

    📍參考網站
    ▪️中國留學社:https://www.chinaeducenter.com
    網站裡的「中國留學綜合討論」討論區會有很多同屆考生、學長姐交流,遇到問題都可以在上面發問,通常學長姐都很樂意解答。其他諸如歷屆面試題目、各校初審通過分數也可以在上面找到。

    ▪️夏潮聯合會:http://www.xiachao.org.tw
    上面會有港澳台聯招的報名資訊!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https://www.cdgdc.edu.cn/xwyyjsjyxx/xkpgjg/
    具有公信力的學科評估,各類學科的評估結果從A~C都有,可以透過這個網站了解申請學校的優勢學科及劣勢學科,作為申請時的參考。

    ————————————
    🔸初審
    需要準備的資料:個人陳述(自傳)、活動及得獎經歷、申請材料掃描件
    其他可能要求繳交的資料:推薦信、幹部經歷、自我介紹影片
    *實際要求以各校招生簡章為主

    📍個人陳述:
    每間學校都有字數限制(大多數都是1500內,上財是3000內),跟台灣的自傳最大的差別是不太需要排版,也不需要插入圖片。個人陳述是我最早開始動工也是最花心思的部分,前前後後反覆修改很多次才定稿。我會非常建議學弟妹找學長姐或老師幫忙看、給你建議,自己寫的時候總會有盲點,多聽別人的建議比較能夠看清楚全貌,如果是有大陸申請經驗的學長姐也可以過來人的經驗給你更準確的建議。

    📍活動及得獎經歷:
    我申請的其中三間學校有數量限制,精挑細選你覺得最有利於申請的經歷上傳!因為每個人的經歷、申請的專業都不一樣,這裡就不贅述哪些值得放上去、哪些不值得,如果自己沒辦法選出來的話也可以跟師長或學長姐一起討論。

    📍申請材料掃描件:
    這個環節主要需要注意的是系統可能會有單個檔案上傳大小限制或總上傳檔案容量限制。另外也要注意系統接受的檔案格式,通常都是pdf、png、jpg、jpeg。雖然這個環節看似輕鬆但是實際整理起來會覺得超累,所以建議寒假就可以開始掃各種證件(身分證、台胞證、學生證)跟獎狀、證書、成績單等等,開始申請之後就不用花那麼多時間處理這方面的雜務,獎狀證書掃描檔也可以用在個人申請。

    📍初審建議:
    ▪️密切關注各校招生網。每間學校公佈招生簡章的日期都不一樣,可以把目標學校的招生網加入書籤,定期查看(我在三月的時候幾乎每天都看一次)
    ▪️找到信賴的師長或學長姐幫忙。如果認識在大陸、甚至是在目標學校讀書的學長姐最好,除了可以詢問申請的經驗,也可以請學長姐站在校方的角度給予個人陳述的建議。如果沒有認識的學長姐也沒關係,可以詢問對你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師長是否方便幫你看自傳,或許老師能看見你從來沒發現、且值得寫進自傳的亮點。
    ▪️千萬不要拖到最後一刻才上傳。例如人大的系統就是提交報名資料之後才會生成報名表,請你印下來給校長簽名,但事前完全不會知道有這個步驟。所以建議學弟妹在每間學校的deadline前三天就提交報名,以防出現任何未知的狀況或是系統問題。
    ▪️有任何問題直接問招生辦公室。我在申請浙大時需要提交學測成績公證資料,在網路上看到的資訊是可以去大考中心申請,不一定要去公證人事務所;後來寫信問浙大招生辦,招辦老師卻說只接受事務所的公證成績。申請大陸學校的資訊很雜,可能遇到的問題也不少,當你不確定資訊是否正確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詢問招生辦公室。
    ▪️管理好自己的時間。申請大陸學校的日程通常會跟學測個人申請重疊(明年個人申請時程延後,可能會比較少撞期),如果兩邊都有申請的話時間管理就顯得很重要。確定學校要求繳交的資料後可以訂下進度(什麼時候以前完成什麼項目、最晚幾月幾號提交申請⋯⋯),我的方法是寫在週計劃本裡提醒自己。

    🔸複審
    分為面試跟筆試,由於大部分學校僅要求面試,所以以下針對面試部分分享我的經驗。
    *上財沒有複審,直接以書面審查決定錄取名單。

    📍面試:
    跟台灣很不一樣的是,我在大陸學校的面試幾乎沒有被問到專業題,比較常見的反而是機智問答,現場抽題現場回答。這部分沒有特別的訣竅,畢竟反應力跟知識是日積月累的,要在短期內培養不太容易。建議可以多練習講話,平常在學校跟也要申請大學(不論大陸或台灣)的同學一起練習、進步,學習如何應對沒辦法發揮的問題、將擅長領域的問題回答得淋漓盡致,回答時尤其注意自己的表達邏輯。
    其次,在面試前至少瀏覽過一遍申請學校的歷史、特色、校訓、校友等等,我被不止一間學校問到這類型的問題(跟其他學校有什麼不一樣、認識哪位商界校友等等)。申請動機除了要準備為什麼選擇去大陸念書、也要留意一下自己申請的專業。申請大陸學校時通常可以填不只一個志願的專業,但是通常填到後面都會出現最後幾個專業跟自己的第一志願專業領域落差很大的情況,建議也準備好一套說詞跟教授解釋為什麼這樣排志願序。
    最後,自我介紹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能夠準備的部分,每間學校不論是團面還是個面都會要求中文或英文的自我介紹,不一定要背稿,但至少腦中要有架構,才能在面試時有條理地講出來。

    📍複審建議:
    ▪️相信自己。不要被其他學校的錄取狀況影響,面試算是很主觀的測驗,每間學校想要的學生都不一樣,而且大陸學校的面試通常很友善(與我在台灣的申請狀況相比)盡力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以及想錄取的渴望,相信教授一定會看到的!
    ▪️熟讀書審資料。很多學校都會從個人陳述或是活動經歷裡問問題,可以特別著墨於你學到什麼、跟你填的專業有什麼連結等。
    ▪️密切關注報名網站、電子郵件。像北大就是在報名網站裡告知初審通過狀況、面試相關事宜、錄取與否等等,如果不常查看很可能錯過訊息;其他學校則多會寄信通知學生申請進度。你沒辦法預料學校會怎麼通知最新消息,所以每天花點時間檢查信箱、登入報名系統,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想申請大陸學校 該從哪裡著手
    📍學測前
    全力衝刺學測!大陸學校的初審通過與否很大一部分是由學測成績決定,就算通過標準(頂標/前標/均標),還是有可能要跟其他考生比較級分高低。

    📍寒假
    估分出來覺得機會很大的話,可以開始準備整理、掃描資料及擬出自傳草稿。這時候也可以瀏覽各校網頁,訂出目標學校和保底學校。

    📍開學後
    關注各校網頁,隨時掌握申請進度,初審和複審的建議如上。

    最後,有些部份的準備我沒有寫那麼細是因為跟準備個人申請差別不大,而個人申請的準備攻略已經有很多資料,所以我沒有再特別提一次。港澳台聯招的部份我沒有特別研究,不過論申請難度聯招絕不比學測申請容易,想查找相關資訊的話可以多上中國留學社網站爬文。如果以上還有不清楚的部份或是想針對個別學校問問題的話都可以私訊問我,祝學弟妹逐夢順利!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
    #此篇值得收藏
    #成功屬於及早佈局即知即行的人
    #台大明明風雲錄

  • 學測填志願網站 在 Less Is More:More than schoo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2-29 13:10:40
    有 7 人按讚

    【看得太淺了】

    我們看到的資訊會影響我們的價值觀
    價值觀會影響我們的情緒
    情緒會使你做出不好的決策

    當你掉入「過濾現實」或是「回聲室效應」時
    你無法看清事情的本質
    而只會不斷的爭論一件事情的表面形式

    寧願死守著一個謊言
    也不願相信自己不想相信的事
    再利用演算法強化過的同溫層
    把這些謊言再次反芻給自己聽
    尋求最大的情感利益
    把自己包在各種虛假表象所拼貼起來的超真實幻象之中...「之前都這樣、大家都在做、大家都這樣說」

    歸納法...正是做決策時最大的致命傷

    每個系統中都存在自己的基本命題
    不能違背或刪除
    我們必須自己從底層邏輯往上推
    使用第一性原理、演繹法、思考本質、觀察數據
    建立起自己的信仰

    而知識不足會造成不一致的信仰
    做出錯誤的決策
    你必須想辦法把格局拉到更高的制高點
    讓思想與目標產生一致性

    ps:
    1.還在猶豫者,麻煩把考生網站填選志願的五篇文章從頭看到尾,仔細思考後再決定也不遲
    2.打造高校個體學員請參考,決策模型之「女中學生的決策方法」與「老江湖的決策四步驟」

    #語錄 #語錄分享 #心情語錄 #語錄集#手寫 #心情 #好書推薦 #夢想 #手寫文字 #勵志 #正能量 #改變 #成長 #資優班#醫學生 #學測 #學測戰士 #指考 #指考戰士 #複習#111學測 #110學測生#110學測#110學測戰士 #升學 #學習 #讀書帳 #讀書計畫 #讀書 #讀書筆記

  • 學測填志願網站 在 偶爾運動營養師小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3-13 22:54:20
    有 125 人按讚

    #小紅的營養師之路血淚史 #文長
    近期收到幾則高中生的私訊
    都是詢問選填大學志願的注意事項
    「營養科系都在上什麼內容?」
    「當工程師好?還是營養師好?」
    「營養師目前工作好找嗎?」

    這些問題異常熟悉
    根本就是10年前我自己遇到的狀況
    當時沒有臉書這東西可以讓我問

    當時高三學測申請了一些學校
    想說能上榜哪個就去念哪個
    結果比想像中順利
    錄取了幾間我都很喜歡的科系

    因此我到各校網站
    查詢各科系主選修課表
    再跑到圖書館把這些書都拿出來翻過一遍

    雖然我以前喜歡數理
    但發現營養系的內容更吸引我

    那時稚嫩的我很膚淺
    根本沒顧慮到太多薪資問題
    純粹根據興趣選擇
    (後來想想,對我自己而言是正確的)

    其實當時自己默默地喜歡心理系
    但怪自己高中成績太差
    填了之後被刷掉

    總之理工、營養和心理我都很愛
    不然若要我排喜歡順序,會是:
    心理>營養>理工

    上大學後,我參加校內紫微斗數社團
    彌補自己沒能念心理系的遺憾
    (紫微現在還變成我一部分工作)

    至於營養本業,智商堪憂的我
    好幾次期末考都考班上最低分
    但由於我實在太想當營養師了
    加上最後運氣太好,低空考到營養師證照

    營養師國考平均錄取率只有15%左右
    進考場時我都在想
    「靠,這裡有85%的考生即將成為落榜生」

    國考真的是惡夢
    所以我前面才說興趣很重要
    每個考生都經歷大學磨練和實習摧殘
    卻還是只有不到兩成的人通過

    因為你若是保持著
    「最近心情不錯,順便考個營養師好了」
    基本上可以把報名費省下來去吃龍蝦了

    這也是為什麼每個現役營養師大多都很熱心
    因為沒熱忱的大概都落榜了

    後來為了重拾自己對數理的興趣
    我考取運動科學研究所
    主修運動生物力學
    開始學習用各種物理原理計算運動軌跡
    印象最深刻的是高速攝影機
    (一秒可以拍一千張)
    清楚看到各種運動動作的速度、力量和角度
    期末考考題都是一些自由落體、拋物線
    (例如:身高160cm,籃框高度310cm,出手球速7m/s,球出手高度220cm,球飛行角度與水平45度,球中心與籃框中心4.25m,請問這次投籃是否會得分?)

    當時教授很困惑的問我
    你念營養系畢業,為什麼會選運動力學
    我尷尬地回答:「這是圓夢計畫」

    畢業後,莫名其妙的發現營養可以和運動結合
    變成現在滿流行的運動營養

    至於收入,卻也不比當工程師差
    且多了很多自由

    其實我對未來沒有太多顧慮
    自己真的很喜歡,就會去做
    一路走來雖然很多辛苦事
    但熱忱可以抵過一切

    所以私訊我的高中生,問我:
    「我家人說念XX科系比較好」
    「聽說做XX產業很賺錢」

    我都會反問你:「那你真正喜歡哪一個?」

    若每次做決定都將就別人一點
    最後你會發現整個人生都不是自己的

    1.選擇科系可多詢問各領域前輩,或是直接上圖書館拿大學書籍來翻翻看。

    2.人生很多嘗試的機會,做久了你就變成專家,最怕的就是不敢嘗試。

    3.克服拖延症最好的方法就是做自己的興趣。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