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學校2015結局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學校2015結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學校2015結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學校2015結局產品中有2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因為肺炎疫情,全台灣本週三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許多公司則實施遠端工作,而台灣人宅在家救台灣,將迎來第一個週末。 今天陳時中則在記者會表示,希望民眾週末減少外出、避免聚會,週末兩天若能將人員流動降到最低,切斷傳染鏈,對防治疫情有相當幫助。 老實說,這五天都在家工作,導致對明後的週六、週日特別...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廖文強 Wen-Chiang Lia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廖文強 2015 全新迷你創作專輯《喜劇人生》,現正熱賣中! 詳情請上官方網站:http://www.wenchiangliao.com 或 Facebook 專頁:http://www.facebook.com/WenChiangLiao/ 1/22巡迴最終場,臺中Legacy,好評售票中:htt...

學校2015結局 在 少女心文室 NEWS ROOM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13:05:06

🔥🏸『【瘋奧運】15部有關運動韓劇推薦』 / 🤔🤔等等,突然發現圖做完是17部欸!!!!!不過包含了三部電影啦哈哈哈,因為我標題是照著我線上文章打的,少女非常用心整理了這個奧運專題喔!真的絞盡腦汁想了自己看過哪些跟運動有關的作品!⚽⚾⛸️🎾🏉🏏🏐🤺🤼‍♂️🏸 / 📺不過除了這些,我還有沒點到的作品,...

學校2015結局 在 Kelsen Loh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9 09:04:15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觀後感 _ 傅榆:我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作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一個台灣人最大的願望。 以上是導演奪得2018年金馬獎得最佳紀錄片獎後留下的最後一段話。她先感謝了一群人,然後哽咽了一下,再冷靜地扔出這枚"炸彈",弄得一地玻璃碎片。身為一個"外省人"(...

學校2015結局 在 麥曦茵 @hkdumbyouth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0 20:15:36

我最近總在想,五年,真是一個分水嶺,五年前決定做什麼,很影響五年後十年後的我們是什麼模樣。 五年前的今天,原來是 #幸福的旁邊 的首播日。 「表弟」好文分享: Repost from @siuyea_lo using @RepostRegramApp - 五年前, 2011年10月15日,晚上七時扭...

  • 學校2015結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21 21:00:39
    有 493 人按讚

    因為肺炎疫情,全台灣本週三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許多公司則實施遠端工作,而台灣人宅在家救台灣,將迎來第一個週末。
     
    今天陳時中則在記者會表示,希望民眾週末減少外出、避免聚會,週末兩天若能將人員流動降到最低,切斷傳染鏈,對防治疫情有相當幫助。
     
    老實說,這五天都在家工作,導致對明後的週六、週日特別沒感覺(反正都是在家),而宅在家追劇、看片應該是本週末非常好的消遣活動。延續週二的舊文重推,這陣子會持續不定期在本版和大家聊聊我非常喜歡,且能在串流平台看到的電影,刷刷存在,提醒舊雨新知這些電影或重溫,或新看,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週二推薦《#婚姻故事》,今晚就推薦《#她們》。在評論《她們》之前,先簡單介紹這兩部作品的導演關係。
     
    《婚姻故事》導演諾亞鮑姆巴赫、《她們》導演葛莉塔潔薇,目前處於穩定交往關係,育有一名孩子。這對佳偶於去年憑藉上述這兩部作品,雙雙入圍奧斯卡,是目前北美影壇最受矚目的情侶之一。
     
    兩人在劇情長片的首次合作,應該要追溯到諾亞鮑姆巴赫 2010 年推出的《愛上草食男》,葛莉塔潔薇在片中演出「Florence Marr」一角。值得一提的是,《愛上草食男》是諾亞鮑姆巴赫和前妻珍妮佛傑森李共同編劇,珍妮佛傑森李同時是此片監製,也在其中演出。
     
    到了 2012 年,葛莉塔潔薇則主演諾亞鮑姆巴赫的《紐約哈哈哈》,多數觀眾應該也是因為這部片認識這對組合,不過到了這時候,葛莉塔潔薇除了演出之外,也首度和諾亞鮑姆巴赫共同編劇,2015 年的《紐約新鮮人》同樣維持此模式。
     
    2017 年,葛莉塔潔薇首次獨立執導劇情長片《淑女鳥》(她在 2008 年有聯合執導《Nights and Weekends》),大獲好評,隔年成為奧斯卡史上第 5 位提名最佳導演的女導演。2019 年便挾著強大卡司陣容,導出新版《Little Women》,以導演身份一舉躍入全球觀眾眼前。
     
    同樣是 2017 年,諾亞鮑姆巴赫則有進軍坎城主競賽單元的《邁耶維茨家的故事》(那屆坎城還讓 Netflix 角逐金棕櫚),再來就是 2019 年,在威尼斯主競賽單元首映的《婚姻故事》,也收穫多數影迷的極佳評價。
     
    至於兩人未來的作品計畫,則繼續互相幫忙。諾亞鮑姆巴赫執導的新片《White Noise》,將由葛莉塔潔薇主演(還有亞當崔佛);葛莉塔潔薇執導的新片《芭比》,將由諾亞鮑姆巴赫共同編劇。
     
    綜觀諾亞鮑姆巴赫、葛莉塔潔薇這幾年的創作軌跡,會發現這對佳偶的愛情相輔相成,且能量豐沛,聲勢蒸蒸日上,作為這對才子佳人的影迷,只有無限祝福。
     
    🎬以下為《她們》評論:
     
    葛瑞塔潔薇揮別《淑女鳥》的初試啼聲後,獨立執導的第二部劇情長片的《她們》更顯自信,全片散發著迷人、雋永的古典魅力,葛瑞塔潔薇精雕細琢、巧奪天工的將馬區家四姊妹的成長歷程,裝訂成一本乘載著回憶的手工精裝書,精致、細微地幽幽道出愛情、家庭、女性、抱負、婚姻等等面向,雖然極富沈甸的厚重之感,卻溫暖地包裹人心。
     
    葛瑞塔潔薇最大膽同時也是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剪接」。對比 94 年的版本,葛瑞塔潔薇捨棄了常見的線性敘事,以自由度極高的非線性敘事,將今日與往昔七年時光的差距重新拼貼組合,靈動地交錯對比,揮灑出前後對照的「雙時空」,此作法使得《她們》極具創造性,對比舊版的平鋪直敘,葛瑞塔潔薇在此注入一股鮮活的生命力,情緒更為飽滿,深富渲染性。
     
    在今昔交錯的「雙時空」敘事下,葛瑞塔潔薇刻意將攝影機運動方向左右變換,精準地以好幾組工整的對稱剪輯,不斷明示這群小婦人遭遇的困境與心境,映襯出苦澀與美好。諸如喬初回老家,獨自在街上行走的沈重感(行李掛身的包袱),下一顆鏡頭馬上切換四姐妹在街上的歡笑,並呈現輕盈感;喬與病重的貝絲在海灘上談心,對比的是四姐妹與四公子的戲水;劇場俱樂部的嬉鬧收到羅禮的鑰匙,換來的是人去樓空獨自打開信箱的蒼涼。
     
    更值得一提的是「生與死」的對比,貝絲兩次重病的結果,都是以喬熟睡時的臉龐特寫開展,喬夢醒、下樓,這兩場戲幾乎是同樣的分鏡與鏡位,不同的是喬的腳步從倉促化為沈穩,可看做角色成長的轉變,更能讀出貝絲生與死的結果,葛瑞塔潔薇細膩地呈現死亡降臨時的感受,蘿拉鄧恩飾演的母親一轉身,身後的貝絲已然缺席。
     
    除此之外,葛瑞塔潔薇也對比了四姐妹在「選擇」後的生活樣貌,喬選擇獨自在紐約教書、梅格選擇與老師結婚後的貧窮、艾美選擇前往歐洲修習藝術活躍社交圈、貝絲因良善選擇照顧弱勢染上猩紅熱而後身體每況愈下,四姐妹都在自身特質的選擇下走向彼端的未來,沒有對錯,只有選擇,葛瑞塔潔薇做的只是交互剪輯,將「選擇」與「結果」的概念強而有力地具象化。
     
    這些對比,都是葛瑞塔潔薇身為導演,更擅於利用影像說故事的醒覺,不過此等剪接方式,在一開始觀眾尚未入戲的狀況下,或許會將距離拉遠,使得需要耗費心神解讀時序,但葛瑞塔潔薇這次的大破大立,仍舊值得肯定。
     
    除了剪接,葛瑞塔潔薇同樣懂得利用「色調」做出對比,七年後的現在是冷冽、灰色調,七年前則是溫順、暖色調,拆開檢視,葛瑞塔潔薇刻意為之的結果,便緩緩述說了韶光荏苒,成長的苦澀滋味,此種滋味,更是本片藏在女性主義大旗下的另一道鮮明主題,而喬的這句獨白:「我想念過往的一切。」,舉重若輕地點題,餘韻繚繞。
     
    縱看《淑女鳥》和《她們》,即使年代不同,但主題核心都不脫青春少女的成長紀事。電影藝術往往是真實經驗的再造與複製,導出《淑女鳥》的半自傳作品後,不難發現葛瑞塔潔薇將自我投射進《她們》,不管是 19 世紀還是 21 世紀,加州、麻州還是紐約州,葛瑞塔潔薇都透過手中的筆,肩上的鏡頭,超越時空,直指當代,雜揉了女性的理性與感性、迷惘且自信、柔軟而堅毅的百種姿態。
     
    這群小婦人也同樣活在潔薇編劇的《紐約哈哈哈》、《紐約新鮮人》中,宏觀地提煉出女性的真實樣貌。這正是幾百年來人們的共同經驗,葛瑞塔潔薇的《她們》也映照出處於成長階段與成熟時期的眾生相,極富普世性。
     
    此外,葛瑞塔潔薇也透過蘿拉鄧恩與黑人女性的對話,進一步點出南北戰爭對美國感到羞恥的自省,外表是男性的戰爭,內在卻由女性承接,進一步寫出男女於戰爭中的位置,畫龍點睛般的論述,這是 94 年版本未見的。葛瑞塔潔薇也懂得嘲諷與幽默,在創作者與評論者間做出詼諧的互動關係(喬與教授的爭執),似乎大聲疾呼地「警告」這些自以為是的書(影)評人,更拿勃朗特三姐妹下手(知名英國文學三姐妹),這些都是葛瑞塔潔薇在沈重之餘的輕鬆之筆。
     
    最後,當 94 年版和原著小說的結尾都是喬與教授結婚,在傘下相擁、熱吻的互訂終生作為圓滿結局,葛瑞塔潔薇的《她們》顯然不同意此走向,特地將這段結局做出巧妙改編,以虛構小說(Fiction)的意象與現實做出區隔,標新立異地讓喬在書中互許終身,自己則持續於現實生活獨走,此更動既滿足了書迷,同時充滿喬的人設風骨,更以原著作著露易莎・梅・奧爾科特終生未婚呼應喬的狀態。
     
    而喬重返出版社,與主編攻防,這時的喬已無生澀與稚嫩,游刃有餘的在出版社將馬區家的故事完整收束,而片頭男性的權力支配,片尾女性的拍板叫陣,遙相呼應男女地位從絕對的「上與下」逐漸轉換成「平等周旋」,此時此刻的喬,在生命的積累中,已然長成屬於她的特有樣貌。
     
    不管喬是否為了銷量同意主編將結尾修改成符合時代的「完美結局」(結婚),喬都已做出溫柔的妥協,當時喬在貝絲死亡後感受「渴望被愛」的那份「寂寞」,正是影片最後的反思,葛瑞塔潔薇並非一味執拗地否定「婚姻」(也利用姑姑、梅格的價值觀平衡了喬),經歷過「寂寞」、「被愛」、「愛人」的洗滌,反而能精確地知道箇中差異(正如同媽媽問喬是否愛羅禮),並做出選擇。可以想見喬的未來,對於愛情有了主見,不再只是附屬男性或隨波逐流於時代底下。
     
    對於葛瑞塔潔薇而言,或許生活並非永遠只有愛情與婚姻、家庭和孩子,葛瑞塔潔薇橫跨幾世紀譜寫出心中的小婦人,不卑不亢地告訴女性能害怕、能退縮,但也請保持果敢與溫柔,抓住榮光與財富,無論童年或成年,不斷與自我對話、她人共處,希冀最終能走出一條屬於「她們」的康莊大道。
     
    《她們》能在 #Netflix 、#myVideo 等串流平台觀賞。

  • 學校2015結局 在 Beauty美人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2-03 00:00:02
    有 22 人按讚

    南柱赫真的是高甜劇專業戶耶~~
    《學校2015》、《金福珠》真的心動感滿滿!!🥰🥰
    #beauty美人圈 #StartUp #我的新創時代 #韓劇 #南柱赫 #作品回顧 #舉重妖精金福珠 #步步驚心麗 #學校2015 #Netflix

  • 學校2015結局 在 吳崢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29 08:00:39
    有 1,374 人按讚

    歐陽娜娜在中國十一國慶將登上央視晚會獻唱《我的祖國》。雖然不樂見,但我想我們必須承認,中國作為一個國家與文化,確實有其強勢之處。
     
    不可諱言,對部分台灣人來說,他們並不排斥「中國人」這個身份;也樂於擁抱「祖國」、「中國夢」等概念;畢竟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在背後當靠山,作為情感支柱與依靠有其誘惑。就連一些中國最頂尖、最聰明的心志,可能也無法全然切割這樣的幻夢。
     

     
    前兩天有則新聞,美國五位共和黨參議員聯名向影音串流平台Netflix呼籲,放棄將中國科幻小說《三體》翻拍為影集的計畫。原因是三體作者劉慈欣在去年的《紐約客》雜誌專訪中,疑似為中國在新疆的高壓政策辯護。 
     
    劉慈欣的《三體》是中國目前為止最成功、也最富盛名的長篇科幻小說,我本身也非常喜愛這部作品。它在2015年榮獲科幻界至高殊榮「雨果獎」最佳小說獎,其恢弘的格局與冰冷無情的劇情設定,讓人充分感受到人類在宇宙間的脆弱與渺小。也不由得讓人對作者奇葩般的才智感到驚異不已。
     
    劉慈欣在紐約客的訪問中是這樣回應的:
     
    「難道你要讓他們(維吾爾族)在車站與學校發起恐攻,奪去人的性命嗎?」
     
    「要說的話,政府是在幫助他們提升經濟和脫離貧窮。」
      
    「我知道你(記者)在想什麼:那個人的自由與權利呢?但這不是中國人民在乎的事,對一般人來說,他們關注的是健保保費、房價、小孩的教育,而不是民主。」
     
    「如果你讓這個國家管鬆一點,即便只是一點,後果都令人不堪設想。」
     
    「如果中國要民主化,那絕對是一場災難,我明天就會立刻移民。到美國、到歐洲、或不知道哪裡都好。」
     
    「真相是:如果有一天你成了中國國家主席,你會發現你除了做和現任一模一樣的事之外,別無他法。」
      
    * 
     
    各位有過這種經驗嗎?你想要改善一樣東西,但現況實在太惡劣,導致你補了左邊,右邊就出問題;補了右邊,左邊又出問題。到最後你的補救本身都成為製造問題。這時除了全部砍掉重練以外沒有其他辦法。好像一台電腦用久了,不管怎麼清也老是當機,最後只好重灌。或房間實在太亂,怎麼收都還是一兩天就又亂回來,這時只能來場徹底的大掃除把東西通通丟掉。
     
    在我看來,中國社會就已經越過了這個「難以收拾」的節點。根本性的解決問題已經不可能,一旦真要解決問題,只會更快要了統治者的命。唯一的選擇只剩盡力讓下墜的過程平穩、緩慢,拉長這個時間,但結局仍然不變。
     
    我相信,劉慈欣絕對是當代中國最聰明的心靈之一,但即便如他,面對中國的國內問題也只能鸚鵡學舌般將中共官宣重複一遍,加之彷彿想逃離訪問現場般的堅決擁護共產黨。我想他必然也看到,中國除了眼前的路已無路可走的事實。
     
    對少部分聰明的中國人來說,要付出難以想像成本的轉型,還是迎接共產黨的統治崩潰終局,是一個難以面對、無法選擇的困境,最簡單就是索性別過頭去不看。
     
    然而,問題並不會因為你不面對或不處理它而消失,如同癌細胞一步步拖垮身體末梢與器官。中共對香港、東突厥斯坦、內蒙以及國內各地種種鎮壓、汲取式的殖民政策,非旦不能延長其壽命,相反只會使個體更加速邁向死亡。 
     

     
    政治認同與表忠是個人的選擇。但像歐陽娜娜這樣搶著搬進危樓中居住,除了嘆息,我無話可說。

  • 學校2015結局 在 廖文強 Wen-Chiang Lia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5-11-26 12:00:18

    廖文強 2015 全新迷你創作專輯《喜劇人生》,現正熱賣中!
    詳情請上官方網站:http://www.wenchiangliao.com
    或 Facebook 專頁:http://www.facebook.com/WenChiangLiao/
    1/22巡迴最終場,臺中Legacy,好評售票中:http://tinyurl.com/omyln3r

    廖文強《喜劇人生》數位下載:
    KKBOX ▶ https://goo.gl/nly409
    myMusic ▶ http://goo.gl/Me26GL
    Omusic ▶ http://goo.gl/LyYdpI
    iTunes ▶ https://goo.gl/AbEs4d
     
    「有沒有一種可能,放聲大哭會比微笑輕鬆?」
    讓音樂與心中的武裝對話,安撫每個不得不堅強的無助靈魂。
    沒有人該在名為人生的喜劇之中,總是扮演悲劇英雄的角色。
     
    -----
     
    大家對我的印象,可能多半是掛著開心的笑容,唱著一些或許勵志、或許溫暖的歌;但我們常常會忘了,每個帶來歡笑與溫暖的人,也不過就只是個人,人們總同樣在各種狂喜與悲憤之中完成各自的人生。
     
    身為表演者,總必須在臺上入戲,卻又必須適度地抽離。如果我痛哭失聲,演唱就會被迫中斷,甚至影響接下來的表現;如果我避免自己投入太多情感,則又會像個機器人般地,在臺上做出反覆而沒有情感的動作。
     
    這個拉扯跟矛盾持續在我生命之中上演,或許也是許多表演藝術工作者一生的課題,但總覺得這種經驗能被推展到每個人的生活中;不只在舞臺上,在學校、在職場,我們都必須享受著這樣試圖拉近卻又必須疏離的掙扎,才得以安穩地活著。
     
    《喜劇人生》乍看是我這幾年來的人生縮影,其實是希望透過這些歌曲安撫一樣脆弱、卻仍渴望幸福的靈魂,並更希望讓未曾意識到這個議題的人,也能多關懷身邊的朋友。
     
    雖然號稱迷你專輯,願望卻很大,我希望每個強顏歡笑的人,終將能活得像自己在人群中看起來的一樣快樂,希望人們彼此相愛,希望我們終將能真的像外表所表現的那樣快樂與堅強,哪怕只是幫助到一個人也好,這是我這張專輯概念所衷心期盼的目標。
     
    -----
     
    請上廖文強官方網站以行動支持《喜劇人生》,將音樂的力量傳遞給更多需要的人:http://www.wenchiangliao.com
     
    -----
     
    詞 Lyricist:廖文強 Wen-Chiang Liao
    曲 Composer:廖文強 Wen-Chiang Liao
    演唱 Vocal:廖文強 Wen-Chiang Liao
    製作人 Producer:廖文強 Wen-Chiang Liao
    編曲 Arrangement:廖文強 Wen-Chiang Liao、張天偉 Tien-Wei Chang、江尚謙 Shang-Chien Chiang、黃耀圻 Zell Huang
     
    鼓 Drums:江尚謙 Shang-Chien Chiang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廖文強 Wen-Chiang Liao
    電貝斯 Bass:黃耀圻 Zell Huang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張天偉 Tien-Wei Chang
    鍵盤 Keyboard:張天偉 Tien-Wei Chang
    和聲 Chorus:廖文強 Wen-Chiang Liao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黃偉峰 Waveform Huang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Lights Up Studio、112F Studio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單為明 Link Shan、錢煒安 Zen Chien
    錄音助理 Recording Assistant:蔡周翰 Chou Han Tsay(Lights Up Studio)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康小白 Shiro Kou
    混音室 Mixing Studio: 小宇宙音樂工作室 Cosmos Room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製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廖文強 Wen-Chiang Liao
    母帶後期處理混音師 Mastering Engineer:Jeff Lipton
    母帶後期處理助理混音師 Assistant Mastering Engineer:Maria Rice
    母帶後期處理混音室 Mastering Studio:Peerless Mastering, Boston, MA
     
    平面攝影 Photographer:張景堯 Zil Chang
    美術設計總監 Art & Design Director:尤洞豆 Dongdou
    造型 Stylist:黎鈺華 Nico(Good Day 彩妝 造型)
    化妝 Make Up:黎鈺華 Nico(Good Day 彩妝 造型)
    髮型設計 Hair Stylist:李育綺 Nemo(Good Day 彩妝 造型)
     
    OP:Linfair Music Publishing Ltd. 福茂著作權
     
    -----
     
    喜劇人生
    詞曲:廖文強
     
    你以為我總是快樂
    我也就這麼相信了
    笑容在挫折中成長
    堅強得很勵志不是嗎
     
    失戀總笑著說沒事
    放任逃避偽裝真實
    我以為我總是快樂
    你也就這麼相信了
     
    (就讓)我享受著 我的喜劇人生
    我愛我哭我笑都只為換你 幾秒的快樂
    就算是一個人 把眼睛都哭腫了
    我躲我藏我活得荒唐都是 劇本一部分
    稱不上什麼犧牲
    你的美好結局才成全這角色
     
    沮喪還要故作堅強
    偶爾心碎無傷大雅
    放心我曾經說過的
    只要你幸福就好了
     
    每一個帶來溫暖的人 並非心裡都住著太陽
    也總在最黑暗的夜空 等待一道沉默的星光
     
    最後一張字條寫著
    真的不用擔心我
    我的喜劇人生不會謝幕太久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