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學分不夠延畢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學分不夠延畢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學分不夠延畢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水到渠成,好孕快點來敲門?!】 我是個喜歡給自己目標與執行步驟的人,這樣做事比較聚焦,不至於瞎忙一場沒有效率。 譬如還在當製作人時,準備要轉行教練前,就已經開始考教練證照、跟課、練習教學、調查上課意願......拿到雙證照、實際參與教了十幾堂課、也調查想上課的學生有一定基數後,才正式轉行成為教...
學分不夠延畢 在 晴空手寫 · sunny☀️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09:11:33
: 對於你討厭的事情, 不要急著抗拒。 我生命中的許多禮物, 都是我討厭的事給我的。 / 以前上學的時候, 如果問自己討厭什麼, 我一定會說:「上數學」。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 那是我的國小老師要我們用圓規畫扇葉/扇形/多角形, 角度畫錯就被老師退回來要求訂正, 老師會依你習作上刺出來的圓規中心...
學分不夠延畢 在 015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09:53:06
20201016 「天助自助者,自助人恆助之」 當一個人在喪的時候是誰都救不了的 很謝謝我身邊至始至終的朋友 對我不離不棄 有些離開我的可能是不合 誤會 也可能 是承受不了當下我的所有負面 我也全都 祝好 我畢業了 我們 都辛苦了 有人說我很細心 很體貼 很善解人意 但 也是因為承受很多不友善和惡...
學分不夠延畢 在 師大廖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1-20 06:50:16
#好車推推 #iRent #PriusC #油電車 #北海岸快閃 #潮境公園 這學期因為延畢...學分少了很多 終於像個大學生ㄌ😅 不過沒課在家的時候真是有點無聊🙃 陰天的時候 心情有點BLUE 想去看看海🌊 但要搭公車轉捷運再搭火車又走路 對我這種懶人來說 實在太麻煩了🙃 還好有iRen...
學分不夠延畢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水到渠成,好孕快點來敲門?!】
我是個喜歡給自己目標與執行步驟的人,這樣做事比較聚焦,不至於瞎忙一場沒有效率。
譬如還在當製作人時,準備要轉行教練前,就已經開始考教練證照、跟課、練習教學、調查上課意願......拿到雙證照、實際參與教了十幾堂課、也調查想上課的學生有一定基數後,才正式轉行成為教練,離開媒體業。
後來為了想成為美國運動協會認可的講師、又想當健美國家代表隊選手、成為職業卡賽選手,也為自己設定了更多進修、考試、訓練計畫,按照SOP才一一踏實屢夢,2016先成為台灣第一位由 ACE 美國運動協會認可與核准的孕婦與產婦體適能運動講師,接著2018成為國手,2020成為職業賽選手。
我也期待自己有體育學院碩士文憑、設計運動科學線上課程讓即使有時間地點限制的人也能學習運動,於是開始設計許多課程,同時重回學生身份,成為運動健康科學研究所學生;研究所因為剛入學時老公中風耽擱了一些必修學分,目前必須延畢尚在努力中,許多線上課程已經上線也獲得超多五顆星好評,能夠幫助到女生們健康變好、變美,真的很有成就感。
後來我的人生目標改放在:「努力給家人一個安心棲身所」,開始學習理財、看屋、買房、投資,也成功如願買到夢想屋新。
#人生只要給自己目標和設計執行步驟就能夠慢慢達標
新家這一週開始進場裝潢了,在繼續學習投資理財之虞,接著目標是搬家後要「專心辦事生小孩」,萬一生不出來也會求助於生殖醫學(2018年本來都看診的要準備開始,卻成為健美國手想要築夢拼一次,接著爸爸開始一直代表台灣參賽直到2019,過勞中風後我們的二寶計畫無限延宕啊~)。
宇宙力量很有意思了,當自己有目標有計劃有努力時,很多事情就會湊在一起發酵;譬如終於可以再啟二寶計畫時,從2016開始累積的孕產婦教學經驗,設計成「孕媽、產媽」的線上運動課也要在8/3上線囉~
希望之後可以以正式孕婦的身份,跟大家分享依循運動科學設計的孕產婦運動到底幫助多大。
不過現在的線上課,準備懷孕的、懷孕中的、產後的媽咪們也是可以安心的上課,因為:
*2016 年起,我在台灣與中國教授「孕婦產婦運動教練認證」的次數超過 30 場,教授過的教練超過 400 人;
*同時為台灣婦產科身心醫學會,連續三年年會上邀約之講者,分享孕期產後運動給醫療產業的同仁;
*教過的孕婦媽咪超過50位以上,大家都覺得孕動幫助他們孕程舒適、減少水腫、產後恢復更快......大家都很喜歡;
課程簡介和孕媽咪孕動器材我放在留言喔~
成為媽咪是最幸福的事情之一啊~❤️
學分不夠延畢 在 蔡傑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教育部獎狀》~ 1
.
特殊學生升高中有三個升學管道,
蔡傑國中畢業時,雖然成績不好,
他還是有錄取到…
公立高職的食品加工科、公立高職的機車修護科、特殊學校。
.
有三個選項時,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
.
我們當家長的….
要向人家介紹自己孩子讀什麼學校?
.
「我的小孩讀…公立高職」
這句話一定會比….
「我的小孩讀….特殊學校」好聽多了。
.
當家長的也是要做人,
這有社會上…【面子】與【尊嚴】的問題。
.
最後我會勇敢選擇「特殊學校」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我的親身經歷…..
.
記得讀小學時,我們班上有50位同學,
每次段考,我都是考35~40名,
算是後段班的程度。
.
升國中時,
剛入學有智力測驗,或許我運氣不錯,
猜對機率很高,我被編到了A段班。
.
我父母是很驕傲跟人家介紹…
「我孩子是讀A段班喔」!
.
但,
我在A段班的日子並不快樂,
幾乎每天都有不同科目的小考,
每天都讀得很晚,
為了晚上讀書不要睡著,
我國一就開始喝即溶咖啡了,
.
可是我再怎麼努力,
也掌握不到讀書的要領,
怎麼考,都不會及格,
.
那個年代流行...打罵教育,
只要考不及格,一定會被老師打,
每位老師會依照自己的體型、興趣、喜好,
選擇不同形狀與材質的…
竹鞭、藤條、塑膠管、木棍,
我常常被老師打,
所以我很熟悉這些武器要怎麼使用。
.
成績不好的人待在A段班,
痛苦,自卑,沒自信,
也沒有人想跟你做朋友,
.
班上有47位同學,
每次段考,我都是第46名,
也就是全班倒數第二名,
.
上學就是很痛苦的事情,
我每天都想著要逃學。
.
當時我已經知道一件事情了….
會讀書的,就是會讀,
不用人家特別的教,自己就會讀了,
隨便讀,都能考高分,這是天分,
在A段班裡面大部分都是這種人。
.
而不會讀書的人,就是不會讀,
就算是請天才來教,
就算你把他打死了,他還是學不會,
腦袋駑鈍是很難逆轉的,就像我這種。
.
什麼樣的人,
就應該要待在什麼樣的環境,
待在看起來【最優秀】的環境,
【超乎能力】的環境,
把人壓到連呼吸都困難,
當一個永遠都是班上最差勁的人,
有什麼好處?
.
忍了一學期,
我終於可以被下放到B段班了,
也就是俗稱的….放牛班。
.
放牛班,就沒有功課壓力了,
考題也不一樣,簡單多了,
.
或許之前在A段班那段痛苦的磨練,
讓我在放牛班,
隨便讀、隨便考也能前幾名,
.
就是在這樣放牛的環境….
我才開始慢慢可以正常呼吸,
慢慢恢復自信,
往後的兩年直到畢業,
無論課業上或是體育方面,
我都是班上的佼佼者,
.
所以自由自在的日子,
基本上是充滿自信與快樂的,
不要太好,也不要太差,
【剛剛好】,才是適合成長的環境。
.
國中階段,
雖然是A段班~不好的開始,
但,
B段班可以有~快樂的結束,
.
只是我沒想到升上高職時,
又碰到相同的命運….
.
當年聯考結束,
15歲的年紀哪有什麼人生目標,
放榜後,我也不知道該怎麼選擇?
.
只能大人怎麼說,我就怎麼做,
當時爸爸要我選跟哥哥一樣的學校,
只選校,不選科,
就看分數是落在哪裡?
就去讀哪一科。
.
這樣的選擇方式是會...得到報應的,
我的分數是落在機械科,就進去讀了,
讀了之後,才發現沒有興趣,
.
我只讀半年,就讀不下去了,
加上犯錯的事情不斷…...
(抽菸 + 打架) x N + 翹家 = 退學!
.
後來,搬家到南部,
我必須重考,
有了之前錯誤的經驗,
這一回爸媽也不敢再指揮我要選什麼學校了,
我才可以自己選。
.
小時候我喜歡畫畫,
看到高職有「製圖科」的選項,
我以為「製圖科」就是...畫畫,
當時嘉義地區的製圖科只有兩間學校,
我考不上好的學校,
只能考進較差的學校。
.
但,後來我才發現,
其實喜歡畫畫的人,應該要選「美工科」才對,
我選「建築製圖科」,主要是學建築的,
製圖只是輔助的技能而已。
.
都是在讀之後,才發現....我又選錯了,
唉~ 都幾歲了,
我還要再重考第二次嗎?
.
這回是自己選的,我就認命了,
不能怪父母了。
.
既來之,則安之~
我們這所學校學生的素質並不高,
每年畢業後能夠應屆考上二專的頂多就1~3位,
錄取率大約就是1~3%而已,
.
我是重考生,或許年紀比同學還大,
多讀人家一年的書,
所以我很幸運,
我就是後來學校1~3%應屆可以考上二專的學生。
.
高職,雖然讀了2間,
一開始是很丟臉,還好浪子回頭,
有個完美的結束,
我是推甄考上的,也算是光榮畢業吧!
.
命運的輪迴就是這麼奇妙,
考進二專之後,
相同的事情居然又第三度發生!
.
一開始我是選擇建築科,
讀了3天,很快我就發現班上同學的程度都很高,
至少都比我高出一個等級以上,
那種待在A段班的感覺…..居然又回來了,
.
很明顯.....
我跟同學們是不同世界的人,
因為同學都<講國語>,
只有我一個人習慣<講台語>。
.
除此以外,
建築科學生常常要做模型,材料的費用很貴,
我打工賺的錢常常買不起做模型的材料,
只能用便宜簡陋的方式完成模型,
每次要成果展的時候,
我都很不想把自己的作品端上去,
.
因為我跟同學的作品…
材質 ~ 差很大,比較起來就是...
《小學生的作品》跟《專業級》的差別,
真的很丟臉!
.
當時家中負債很高,
我寄宿在親戚家,上學要轉3班車,
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
放學後,我要去打工賺錢,
晚上11點下班後,還得熬夜設計,
做建築模型做到天亮,
.
沒時間睡覺,天亮了還要再搭3班車去上學,
到了學校,就是趕快補眠,睡覺,
惡性循環,我當然趕不上同學的進度,
勉強撐了一年,體力真的是受不了了,
.
我不想讀了,
我真的覺得….我不應該來讀二專的,
應該20歲就直接去當兵才對。
.
後來還是有找到變通的方式,
轉科系就好了!
家中雖然負債很高,
父母一聽到我不想讀了,
還是到處借錢硬湊出生活費,
說我好不容易考上了,
無論如何一定要完成學業。
.
後來二年級我申請轉到土木科,
終於可以不用設計,也不用做模型了,
頓時!覺得輕鬆多了,
.
而且,
土木科的同學都會<講台語>,
相處上,也親切多了。
.
但,轉科系之後,
還是需要將之前沒修的學分補完,
除了白天上課,
晚上我也要到夜間部去補學分,
等於是…日間部、夜間部,我都要去上課,
.
當時,我還有加入社團 - 國樂社,
所以我幾乎整天都待在學校裡面,
早上7點 到 晚上10點。
.
我已經很努力補學分,但因時間有限,
排課也有衝突,有些科目時間錯不開,
最後還差一個科目,我沒補完,
就是為了那一個學分,
我必須延畢一年,二專也讀了三年。
.
「讀書」這條路….對我而言,
真的是很坎坷又辛苦的事情,
.
高職,多耽誤一年,讀了4年,
二專,又延畢,讀了3年,
二技,根本就考不上,
如果考上了,我是否能順利畢業?
.
因為智商不夠高,
所以我完全能體會那種….
肯上進,想讀書,卻讀不上去的痛苦。
.
在求學的過程,
讀書,這一塊我是比較吃力的,
還好我在社團是很活躍的。
.
我喜歡摸索與自學樂器的感覺,
高中參加了吉他社,二專參加了國樂社,
如果當時我沒有這些興趣來排解求學過程的苦悶,
我想….
我的最高學歷應該就是 - 【國中】吧!
.
我的成長經驗套用在蔡傑身上其實也是適用的,
待在比較優秀的環境與學校,
我得到的只有….挫折與失敗,
.
反而是在....比較差的環境與學校,
我才能找到....自信與方向。
.
蔡傑在小學、國中,
都沒有什麼表現的機會,
永遠都是最後一名,
.
因為障礙別是 ~ 智障 + 自閉症,
所以,學業,我不會要求,
我只希望孩子去學校,
可以跟同學【一起玩】、【一起聊天】就好了,
.
經過多年的實驗,
小學的低年級會有一起玩、一起聊天的機會,
可是到高年級,
蔡傑就要開始體會現實不公平的生態了,
到了國中,大家都叛逆期,
就更不用說了。
.
我總是會想….
不能讓孩子太早待在安逸的環境,
偶爾吃一點苦頭,被欺負,也沒有關係,
我們就當作是…磨練,
如果熬得過,挺得過去,
以後出社會,應該就比較沒問題了。
.
我也知道蔡傑在普通學校一直都很辛苦,
所以我堅持每一天,無論刮風下雨,
我都要【親自陪他】一起運動,
.
每一天!
都一定要一段「快樂的時光」才行!
.
雖然我的童年充滿了滄桑,
我還是希望我的孩子童年可以是快樂的!
.
所以,
無論他在學校要受到多少的鳥氣,
每天放學後他看到爸爸的第一眼,
一定都會保持著....招牌的笑容!
.
我也期待他一定要挺過去。
.
待續……
學分不夠延畢 在 郭葉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擺脫止不住的憂慮」
我任職的學校規定學生除了自己系上的學分需要完成外,還得多修至少一個學程以增加就業競爭力。一開學,我就收到一張學生的職涯諮詢預約單,大意是除了系上的課,她多修了兩個學程,煩惱著自己會不會修不完而延畢。
我問學生:「為什麼會有延畢的可能性?」
學生說:「因為撞課。」
我點點頭:「的確有可能撞課。撞課怎麼辦?」
學生說:「可以到他校修。」
我說:「很好,這的確是一個好方法。」
學生說:「可是還是有可能連他校也修不到。」
我問:「的確有可能。那怎麼辦?」
學生說:「延畢。」
我問:「延畢會怎樣?」
學生說:「延畢不好。」
我問:「怎樣不好?」
學生說:「比別人晚賺錢。」
我說:「延畢那段時間你不能工作嗎?」
學生說:「可以。」
我說:「所以不會比別人晚賺錢?」
學生說:「說得也是。」
奇怪的是,即使我引導她列出煩惱,而她也一一說出了屬於自己的解答,但過程中,她不斷用手指捲著她的頭髮,喃喃自語「好煩喔,好煩喔,怎麼辦?我都不會」。
我問她說:「老師看到妳真的很有能力,不僅兼顧三個學程,名列前茅,而且所有的問題妳早就有了解答,但在我們的會談中,妳卻不斷的說好煩喔,好煩喔,怎麼辦,我都不會,這和我看到的相當不一致。」
學生說:「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會這樣,我從小就一直很擔心自己。」
我說:「擔心什麼?」
學生說:「不知道。大家都說我笨笨的。」
我說:「誰說你笨笨的?」
學生說:「我爸媽。」
我說:「老師不覺得你笨啊。」我舉出好幾個證據,想讓她看見她不笨,但「好煩喔,好煩喔,怎麼辦,我都不會」卻變成我們對話中的背景,不斷不斷的出現。
我無法理解為什麼學生無法看到她很有能力的事實,深深的相信著自己很笨。
搭捷運回家的路上,一個背著小包包的孩子一直看我,跟我躲貓貓,不斷的逗我。我跟他媽媽說,你的孩子好可愛。他媽媽心很累的樣子說:「妳不要被他的樣子騙了,他很難搞,很頑皮,一點都不聽話。」
我相信這個孩子在家肯定難搞,頑皮也不聽話,但彷彿有一層什麼東西擋在那裡,讓媽媽看不到當下正在和我躲貓貓的小孩是可愛的,社交的,友善的,深深的定格在過去難搞,頑皮也不聽話的印象中。
但也就在那一瞬間我了解了為什麼我的學生一直覆述著「好煩喔,好煩喔,怎麼辦?我都不會」
或許她也定格在她家人對她不斷覆誦的「你是個什麼都不會,令人擔心的小孩」,使她即使事實擺在眼前她上大學離開家以後什麼都會,卻仍然深深的相信父母告訴她「妳什麼都不會」,浸泡在一種憂慮的情緒中。
我反思著自己是不是也曾經浸泡在一個不合理的信念與情緒中?啊,有。
有一陣子社群媒體一直在講溫室效應,南極的冰溶化,台灣將要被淹沒。
朋友們說,逃吧,逃出國,但我知道即使逃到外國躲末日,沒辦法吃穿營生也是枉然,因此除了跟著大家節能減碳,我也跟著大家浸泡在一種恐懼與無助中了。
後來我想要拿牛津正念中心的師資訓練證照,其中有一個環節是要去參加止語閉關。就在法鼓山參加禪二時,透過做八式動禪,我找到了走出憂慮死胡同的方法。
做八式動禪時有個指導語說「享受雙手拍打肩膀的感覺」。
「享受」這兩個字太美好,我整個意念享受著肩膀被拍打與接觸的感覺,忘卻了台灣島將沈的信念與憂慮,而原本瀰漫在內心重重的恐懼逐漸散去。
啊!或許台灣島將沈沒,但沒辦法阻止我享受當下肩膀被拍打與接觸的感覺。
就在那次的止語閉關中,我找到了終止被破壞性信念與情緒糾纏的方法。
享受。
雖然有一天可能我會得重病。雖然有一天我會死。雖然有一天地球會毀滅。但這一切都沒辦法阻止我現在享受我的呼吸,享受刷牙的感覺,享受雙手可以移動穿衣服的感覺,享受喝咖啡的感覺。
當我整個意識沈浸在享受中,我不再受恐懼所綁架與折磨。
當我隨著慣性又開始恐懼與胡思亂想,沒問題,輕輕的把意念再帶回來享受手上正在做的事情就好了。
如果你也被破壞性的信念與憂慮所糾纏而擺脫不掉,試試看好好的享受你正在做的每件事。當我們能夠洗澡也享受,打字也享受,剪指甲也享受,擺脫痛苦,浸泡在幸福中會好容易。
如果你覺得呼吸有什麼了不起的,想想上次你鼻塞不能順暢呼吸的感覺。
感恩會帶你從理所當然中,重新感受到舒服與喜悅。
微博同時刊出: https://www.weibo.com/7476659612/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info
---郭葉珍的《我們,相伴不相絆》-----
博客來:https://reurl.cc/NjZWge (含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