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孫茂峰評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孫茂峰評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孫茂峰評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孫茂峰評價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每天為你讀一首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白色、細弱與遠方(上)】 --余秀華詩歌意象研究 ◎小編林佑霖賞析 余秀華(1976年3月22日-)出生自中國湖北省鍾祥市石牌鎮橫店村,因出生時倒產缺氧導致終生腦癱。2005年起開始發表詩歌,2009創辦個人部落格大量發表詩歌,作品量超過兩千餘首。2014年底《詩刊》刊出余秀華的一系列詩歌...

  • 孫茂峰評價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7-14 21:00:03
    有 448 人按讚

    【白色、細弱與遠方(上)】
    --余秀華詩歌意象研究
     
    ◎小編林佑霖賞析
     
    余秀華(1976年3月22日-)出生自中國湖北省鍾祥市石牌鎮橫店村,因出生時倒產缺氧導致終生腦癱。2005年起開始發表詩歌,2009創辦個人部落格大量發表詩歌,作品量超過兩千餘首。2014年底《詩刊》刊出余秀華的一系列詩歌,〈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也開始在微信等社群軟件上廣泛轉載,之後便旋即出版了詩集《搖搖晃晃的人間》,以及詩選集《月光落在左手上》,2016出版詩選集《我們愛過又忘記》。
     
    余秀華的詩歌引起了文壇與大眾的熱烈關注,之所以有這麼大的討論熱度,除了受益於網路社群上腦癱、農婦等標籤的炒作,以及部分詩人、學者、評論家的正反討論之外,其詩歌應占了相當比例的原因,本文試著分析余秀華詩歌中的意象,試圖在分析詩歌意象的過程中,了解其詩歌精神,同時釐清余秀華的詩歌之所以能引起大眾注意的原因。
     
    余秀華的研究除了大量的評論與討論之外,也有許多論文研究如:將余秀華置於比較系統的評價體系之中,像是劉雲峰、李俊國〈余秀華詩歌譜系與疼痛美學——以《詩經》、海子、「梨花體」為參照〉;以文學事件化為主軸:榮光啟〈余秀華大熱的傳播學和詩歌學解釋:從傳播學討論到詩學解釋〉、孫桂榮〈余秀華詩歌與「文學事件化」〉等;主題式的研究:陳亞亞〈余秀華:性別、階層和殘障的三重敘事〉、張祖群〈余秀華蕩婦詩體的一種「文化詩學」〉;以詩歌意象核心分析:黃懷鳳〈余秀華詩歌核心意象研究〉其中以白、秋、愛作為核心意象,每個意象選取一首詩為代表,進行新批評文本細讀。
     
    余秀華目前出版作品為《搖搖晃晃的人間》、《月光落在左手上》、《我們愛過又忘記》這三冊詩集、詩選集。在臺灣出版有《搖搖晃晃的人間》、《月光落在左手上》,其中簡繁版的《月光落在左手上》內的選詩有所區別。
     
    余秀華曾說過:「白色沒有安全感,我更喜歡黑夜,黑色反而有一種安全感,白色恰恰是沒有安全感,世界是空的,沒有任何顏色」而在余秀華的詩歌中,白色相較於黑色以及其他顏色,更頻繁地出現。她詩中的白、白色鮮少指涉純白與潔淨,其詩歌中的白色意象整理後大致歸為以下兩種:
     
    (一)白月光--觀望與寬容
     
    如廖偉棠在代序〈自在者無敵:一種弱詩歌的強大〉中提及:白是脆弱的、無辜的、甚至是貧瘠,卻又是寬容的、接納其他一切微弱或醜陋事物的。她詩中的白有時像是個觀望者、包容者,不發一語注視著你。有時這樣白色的注視是具有撫慰效果的〈今夜,我特別想你〉:「我依然高掛明月/它讓我白,讓我有理由空蕩/讓我在這個地圖上找不到的村莊裡/奢侈地悲傷」
     
     
    今夜我特別想你 ◎#余秀華
     
    今夜我特別想你
    但是
    夜色和大地都如此遼闊
    而我又習慣被許多事情牽絆
    整個下午我在熬一服中藥
    我偷偷把當歸摘出扔掉
     
    是遠處的我走過來
    撞疼了我
    夜色裡
    總有讓我恐懼的聲音
    而我
    心有明月
    即便病入膏肓
    我依然高掛明月
    它讓我白
    讓我有理由空蕩
    讓我在這個地圖上找不到的村莊裡
    奢侈地悲傷
     
    只是想到你
    我就小了
    輕了
    如一棵狗尾草
    懷抱永遠的陌生輕搖
    我無法告訴你:
    我對這個世界的對抗和妥協裡
    你都在
    所以
    我還是無所適從
    無法給這切膚之痛的心思一份交代
     
    只是想到你
    世界在明亮的光暈裡倒退
    一些我們以為永恆的
    包括時間都不堪一擊
     
    我哭
    但是我信任這樣的短暫
    因為
    你也在這樣的短暫裡
    急匆匆地
    把你土地的一平方米
    掏給我
     
    〈月光〉:「月光在這深冬,一樣白著/她在院子裡,她想被這樣的月光照著」
     
     
    月光 ◎#余秀華
     
    月光在這深冬,一樣白著
    她在院子裡,她想被這樣的月光照著
    靠在柿子樹上的人,如釘在十字架上
    有多少受難日,她抱著這棵柿子樹,等候審判
    等候又一次被發配命運邊疆
    月光把一切白的事物都照黑了:白的霜,白的時辰
    白的骨頭
    它們都黑了
    如一副棺材橫在她的身體裡
     
     
    〈我摸到他詩歌裡的一團白〉:「也不知道一團白從何處來,照亮我的眼淚和孤獨」。
     
     
    我摸到他詩歌裡的一團白 ◎#余秀華
          
    而黃昏欺近。他詩歌裡的詞語有了時辰感
    我說不清楚流淚的原因。生病的左手彷彿牽住了他
    的衣角
    隔著山嵐與河流
    也不知道一團白從何處來,照亮我的眼淚和無辜
            
    生活讓我們都無法走更遠的路,連抒情的聲音也
    越來越微弱
    我想起在一場愛情裡,我也這樣流淚過
    便把酒杯裡的酒,都倒進了酒窩
     
     
    而有時這樣的注視卻又是理性的、不帶感情的旁觀者〈九月,月正高〉:「月亮那麼白。除了白,它無事可做/多少人被白到骨頭裡/多少人被白到窮途裡」

      
    九月,月正高 ◎#余秀華
     
    村莊不停地黃。無邊無際地黃,不知死活地黃
    一些人黃著黃著就沒有 了
    我跟在他們身後,土不停捲來
    月亮那麼白。除了白,它無事可做
    多少人被白到骨頭裡
    多少人被白的窮途裡
    但是九月,總是讓人眼淚汪汪
    田野一如既往地長出莊稼
    野草一直綿延到墳頭,繁茂蒼翠
    不知道這枚月亮被多少人吞咽過了
    到我這裡,布滿血跡
    但是我還是會吞下去
     
     
    (二)大雪與死亡--生命中無法逃避的痛苦
     
    而其詩歌中另一類白色意象,則是象徵痛苦,個人片段式生命經驗的痛苦與殘酷本即是其詩歌創作的一大主題,而白色在其中則進一步象徵「必然的、無法逃離的」痛苦,如〈一隻烏鴉在田野上〉:「傳來的消息是白色的。比如大雪或死亡/一些悲哀的事物莊嚴。一說就有了是是非非」
     
     
    一隻烏鴉在田野上 ◎#余秀華
     
    它慢慢地,走過來,又走過去。並不關心天氣
    它的身體裡有春夏秋冬,這個時候,北風勁吹
    恥於南遷,恥於色彩。有翅膀就夠了
    生命遷移或不遷移都是同等的浪費
     
    傳來的消息是白色的。比如大雪或死亡
    一些悲哀的事物莊嚴。一說就有了是是非非
    如果過程再緩慢一些
    也不妨找到一棵狗尾巴草內部的次序
     
    在這個早春,寒潮第一次來襲
    我什麼話都說出了,面臨重複的恥辱
    風再一次吹來,而它沒有消失
    彷彿一種堅固的浸在水面下的信仰
     
    從地上到一棵樹上,或者從一棵樹到地上
    她自己先省略了被計算的部分
    性別,對象。另外一隻烏鴉飛過這個田野
    產生的短暫的氣流
     
     
    〈白月光〉:「罪行也是白的。不白到扭曲不放手」
     
     
    白月光 ◎#余秀華
     
    比雨更狂暴,打下來,錘下來,這殺人的月光
    能怎麼白呢,能怎麼叫囂呢,能怎麼撕裂,還能怎麼痛
    拒絕掩蓋的就是一無是處的
    地球從這一面轉到那一面,能怎麼照?
     
    罪行也是這麼白。不白到扭曲不放手
    你舉起刀子,我不閃躲。山可窮水可盡
    誰不是撒潑無奈耗盡一生,誰不是前半生端著
    後半生就端不住
     
    哦,這讓人恐懼的光,把虛妄一再推進
    讓我在塵世的愛也不敢聲張
    你盡情嘲笑我吧
    就算你的骨頭不敢放進月光一剎那
     
     
    〈冬天裡的我的村莊〉:「的確,雪從北方傳來了消息/但是與我的村莊有多大關係呢/雪沒有下,我的村莊也如此白了」
     
    這一類的白色意象如雪、死亡,是必然會面對的痛苦與悲傷,這樣的痛苦巨大而無法逃離,但詩人在詩中的姿態是直面的,即使我的力量無法改變、抵擋,也同樣會挺身抵抗。〈請原諒,我還在寫詩〉:「這個世界上,我只相信我的兔子/相信它們的白/相信它們沒有悲傷的死亡」
     
     
    請原諒,我還在寫詩  ◎#余秀華
     
    並且,還將繼續下去
    我的詩歌只是為了取悅我自己,與你無關
    請原諒,我以暴制暴,以惡制惡
    請原諒,我不接受那些無恥的同情
    這個世界上,我只相信我的兔子
    相信它們的白
    相信它們沒有悲傷的死亡
    做不做詩人我都得吃飯,睡覺
    被欺負就會叫
    我不得不相信:哪怕做一個潑婦
    也比那些虛偽的人強
     

     
    ◎詩人簡介
     
    余秀華
        
      一九七六年生,湖北鐘祥市石牌鎮橫店村村民,因出生時倒產、缺氧造成腦癱,因此行動不便,高中畢業後賦閒在家。一九九八年開始寫詩,《詩刊》編輯劉年在她的博客上發現她的詩,驚豔她的詩中深刻的生命體驗,於二○一四年第九期刊發了她的詩,之後《詩刊》微信號又從中選發了幾首。農民,殘疾人,詩人,三種身分引爆了大眾對她的熱議,然而她卻對自己的出名感到意外,在博客中說自己的身分順序是女人、農民、詩人。「我希望我寫出的詩歌只是余秀華的,而不是腦癱者余秀華,或者農民余秀華的。」
     

     
    美術設計: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7/blog-post_14.html

    #每天爲你讀一首詩 #每天為你讀一位詩人
    #余秀華 #白 #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