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孤獨的冷漠誠品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孤獨的冷漠誠品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孤獨的冷漠誠品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最近因為新書出版,參與了不少宣傳訪談,發覺大家都不約而同提出相似的一題:看了這麼多電影,是否曾有哪個角色讓我覺得跟自己的真實歷程是相似的?這個問題想來有趣,因此也思索了些許時間,在這段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三十多年歲月裡,個人經歷重疊最多的可能莫屬 Greta Gerwig〈 #淑女鳥〉與其中的 Sa...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860的網紅詹森淮 Senhu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 三 支 E P 影 像 創 作_風 景 請 別 凋 零 Please don't wither, my beautiful world 堅強勇敢,用最熱切的心。 ——————————————————————————— 《 2019 EP 發行 巡 迴 專 場 》 ➸ 特別開放 ...
孤獨的冷漠誠品 在 閱讀三小事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27 15:37:39
「你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不是今年就是百年之內,你就會死去化為塵土」 《 #苦妓回憶錄》2004, 馬奎斯 推薦度:👍👍 👍 👍 👍🏿 易讀度:👍👍 👍 👍 👍 💡#bookypoint 在馬奎斯晚年,受到年老與疾病的困擾,越來越可以分辨生命中事情的輕重,而將精力投注在這本晚年著作中。...
孤獨的冷漠誠品 在 閱讀三小事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27 15:37:39
「牠若是葛雷高,就該明白人和這樣一種動物怎麼可能生活在一起?早應自願離開了。我們或許從此沒有了兄長,卻能繼續生活下去,而且心中對他永懷敬意」 《 #變形記》1915, 卡夫卡 推薦度:👍👍 👍 👍 👍🏿 易讀度:👍👍 👍 👍 👍 💡#bookypoint 主角葛雷高是庸庸碌碌的中產...
孤獨的冷漠誠品 在 作家?冒牌生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4-28 16:03:57
#文末抽獎✨ · 旅行時,我總會帶著一本書,走累了就找個地方休息,點杯咖啡,享受旅途和閱讀的滋味。 · 這次到日本也不例外。 · 我在櫻花樹下,落櫻繽紛的時候,看了喬治.馬汀的《冰龍》。 這位《冰與火之歌》的作者,雖然很會拖稿,但他說《冰與火之歌》的始與終,就在這個故事裡。 · 出版社的編輯告訴我,...
-
孤獨的冷漠誠品 在 詹森淮 Senhu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4-17 19:57:41第 三 支 E P 影 像 創 作_風 景 請 別 凋 零
Please don't wither, my beautiful world
堅強勇敢,用最熱切的心。
———————————————————————————
《 2019 EP 發行 巡 迴 專 場 》
➸ 特別開放 各場次30名額限量巡迴優惠套組預購單
https://goo.gl/forms/SeZVciDHzCt8CoPl1
—
◐ 4/26 台中 Legacy Taichung
https://www.indievox.com/legacytc/event-post/21760
◓ 4/27 台北 The Wall Live House
https://thewalllivehouse.kktix.cc/events/senhuai
◑ 5/04 台南 Seety 新城視
https://www.accupass.com/go/Senhuai
◒ 5/05 高雄 LIVE WAREHOUSE
https://www.indievox.com/livewarehouse/event-post/21739
【關注森淮】
FB https://www.facebook.com/Senhuaii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enhuai/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c/Senhuai
StreetVoice:https://streetvoice.com/besoulreg/
———————————————————————————
◈ 影像製作 film credits
導演Director: 馮安Adrian Feng
原創故事Story: 詹森淮Senhuai Jan
製片Producer: 馮安Adrian Feng
攝影D.O.P.: 劉耕碩Rex Liu, 馮安Adrian Feng
剪輯Editors: 詹森淮Senhuai Jan, 馮安Adrian Feng
調光Colourists: 詹森淮Senhuai Jan, 馮安Adrian Feng
字幕Subtitles: 陳依琳Eileen Chen, 詹森淮Senhuai Jan
◈ 製作協力Special Thanks to
羅紓筠Sarah Lo(演員)
尊室安 An Tôn Thất(場景)
張芸榛 Summer Chang(美術/服裝)
吳季軒 Jayson Wu(交通)
Emma Kuo郭涴楨、劉耕碩Rex Liu(道具)
藝之趣 YJQ (後期製作)
—
◈ 音樂製作人 Producers
詹森淮 Senhuai
曾仁義 Jen Yi Tseng
◈ 錄音工程師 Recording Engineers
錢煒安 Zen Chien /112F Studio
陳以霖 Yi Lin Chen /大小眼錄音室 Twin Eyes Studio
◈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s、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s
鄭皓文 Howard Tay /G5 Studio
—
◈ 實體代理發行 Physical Distribution|好有感覺音樂事業有限公司 Feel Good Music Co.,Ltd
◈ 數位代理發行 Digital Distribution|派歌 Packer
—
◈ 詞 Lyrics、曲 Composer、吉他 Guitar | 詹森淮 Senhuai
◈ 編曲 Arranger | 詹森淮 Senhuai 、葉俊麟 Jun Lin Yeh、李宜舫 Yi Fang Lee
◈ 貝斯 Bass|葉俊麟 Jun Lin Yeh
◈ 鼓 Drums |李宜舫 Yi Fang Lee
—
〖風景請別凋零 Please don't wither, my beautiful world〗
光明深處 有份孤獨 不能被碰觸
貪戀嫉妒 恐懼憤怒 冷漠不在乎
我想愛 蜷縮在 烏雲裡 沈睡著
下起了雨 忘了呼吸 問著自己 在哪裡
黑影追逐 沒有退路 向著光去看
知足感謝 堅強勇敢 用最熱切的心 / 還是飛蛾撲火
我的風景 請別凋零
我的風景 請別凋零
———————————————————————————
《 實 體 預 購 收 藏 》(預購者可憑單據至巡迴演出現場兌換周邊一組)
【4/12 實體發行】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20211009?
五大唱片
http://www.5music.com.tw/CDList-C.asp?cdno=440405678666&fbclid
佳佳唱片
https://www.ccr.com.tw/goods/374066?
誠品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4292712750186
九五樂府
http://www.95music.com/product_detail.jsp?id=393460&key
孤獨的冷漠誠品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因為新書出版,參與了不少宣傳訪談,發覺大家都不約而同提出相似的一題:看了這麼多電影,是否曾有哪個角色讓我覺得跟自己的真實歷程是相似的?這個問題想來有趣,因此也思索了些許時間,在這段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三十多年歲月裡,個人經歷重疊最多的可能莫屬 Greta Gerwig〈 #淑女鳥〉與其中的 Saoirse Ronan 了吧。
⠀⠀⠀⠀⠀
⠀⠀⠀⠀⠀
電影真實捕捉每個家庭都上演過的衝突與和解,種種瑣碎的生活軌跡細看盡是彼此相愛的牽絆。人們總說,成熟的父母會教給孩子兩樣東西,一個是根,一個是翅膀,好讓我們無後顧之憂的學著飛翔尋找天空,同時心裡明白每片落葉都有自己的根,碰傷了還有一個不求回報的避風港為自己永遠守候著。父母需要學習放手,孩子需要學習體諒,不出天底下萬千家庭。她深愛著家人,深愛著家鄉,只是需要一個察覺的契機,愛與專心始終都是同一件事,而自由與孤獨從來也是相伏相倚。
⠀⠀⠀⠀⠀
有些時候,朝夕相處的親密關係往往因為太在乎對方感受,對於一些重大決定會不知該如何啟齒,但當他們從第三者口中輾轉得知時反而傷得更深。固執的媽媽生出一個固執的女兒,一個固執地不肯軟化,一個固執地不願妥協。面對即將到來的離家之日,心底的擔憂與關心愈是不上不下,梗在人與人之間的狹小縫隙。媽媽寫了又揉、丟了又寫的親筆信最終沒能親手拿給女兒,是爸爸偷偷塞進行李箱希望她能理解媽媽的拙於表達。車子暫停在出境大廳時,母親一張臉裝得堅強冷漠,實則不敢看著孩子一步步遠離,深怕反覆整理好的情緒會失去控制,畏懼眼眶裡的淚水會不聽使喚在。痛哭失聲的長鏡頭之中,在不捨與後悔的淚水之間,我們看見了為人父母永遠放心不下的愛和掙扎。
⠀⠀⠀⠀⠀
這一幕,像是自己的人生重新在眼前上演一樣。當年拉著行李箱走向安檢門之前,就連望一下媽媽視線的勇氣都沒有,顧左右而言他的強顏歡笑後,匆匆低著頭不敢讓噙著淚水的表情被家人看見,手裡緊握的是爸爸說不出口而寫下的一封信。那封一個人在國外夜闌人靜時翻過無數次的信,沒有一次不是哽咽讀完,沒有一次不是潸然淚下。人生中總是要經歷過幾次一個人走在陌生街道、一個人醉醒後湧上的孤寂、一個人尋找熟悉的鄉愁、一個人體會生命裡無法割捨的重量,一瞬間也就這麼長大了。
⠀⠀⠀⠀⠀
我們難以避免走上這段旅程,繞了一大圈才發覺現實與想像的落差,花了很多時間才領悟朋友依舊是老的好,尷尬分手後也不見得無法再次真誠擁抱,嘗遍酸甜苦辣才明白知足平淡的可貴;離家了之後才懂得家鄉的熟悉親切是如此無可取代,經過人情冷暖才體會天底下再也找不到比父母更不求回報的愛。
⠀⠀⠀⠀⠀
從母親開車載著女兒開始,最後以象徵能夠獨當一面的自個駕車作結,穿插的過去與未來象徵今昔的成長。繞著曾經巴不得擺脫的家鄉,再看一眼那令人眷戀的景色,即將展翅、準備離巢的鳥兒讀懂了目前為止的人生,有幸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庭、盡心的父母、交心的摯友,還有音樂品味普通且一點也不酷的自己。縱然並非眾所矚目的焦點,即使成長於鐵道錯誤的一端,卻也揮灑出平凡樸實的美好青春,充滿了獨一無二的成長記憶,裝在屬於自己的行李箱裡一起展翅翱翔。
⠀⠀⠀⠀⠀
⠀⠀⠀⠀⠀
—— 截錄自〈似曾相識的盲尋:淑女鳥〉
全文收錄於《#光影華爾滋》一書
⠀⠀⠀⠀⠀
⠀⠀⠀⠀⠀
⠀⠀⠀⠀⠀
▍《光影華爾滋》每部電影,都是一支擁抱內心的迴旋舞
⠀⠀⠀⠀⠀
博客來限量親簽版:https://is.gd/7aGzS0
博客來:https://is.gd/sj2yE9
誠品:https://is.gd/Vp2TFa
金石堂:https://is.gd/9dFbBh
讀書花園:https://is.gd/2x0sgj
⠀⠀⠀⠀⠀
▍新書發表會(因疫情影響,請盡量配合實名制填單報名)
⠀⠀⠀⠀⠀
5/15 台中:https://is.gd/IiZi7c
5/16 台北:https://is.gd/Lu1SIH
孤獨的冷漠誠品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嗎
答案既「是」、也「不是」。
端看伴侶雙方,能否練習「脆弱相對」,
才能從融合期、冷漠期,走向「整合期」。
——————
.
很多人都會問,「婚姻是不是愛情的墳墓?」、「婚姻到最後都是親情吧?」因為不瞭解什麼是真愛,都以為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愛,就是融合期的迷戀。
.
所謂 #融合期,就是兩個人幾乎都融為一體的時期。這時候,彼此都會覺得自己身處最完美的世界,都進入到一種完美之愛:你是完美的,我是完美的,我們的關係是完美的,天上掉下個大餡餅,我們一下就進入了天堂。這時候,我們心有靈犀,所有的事情都是一致的,就像是一個人一樣,愛你就是愛我,愛我就是愛你。
.
但這個世界上還有第二種愛,那就是當融合期的迷戀之愛結束之後,我們開始從夢幻中醒來之時,我們開始有一種 #完整之愛。所謂完整之愛,就是女人開始發現,一個充滿責任感的男人,可能同時也是媽寶男;一個有事業心的男人,可能也是家庭生活的白癡;一個對你很暖的男人,可能也會對同事很暖⋯⋯
.
男人也會發現,原來活潑可愛的女生,在生活中也是個粗心的嬌小姐;原來做事乾脆俐落的女生,在生活中也是個控制狂;原來文靜優雅的女生,其實在關係中也是個動不動發動冷戰的疏離者⋯⋯
.
這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
🧊 #進入到冷漠期 🧊
 ̄ ̄ ̄ ̄ ̄ ̄ ̄ ̄ ̄ ̄
很多時候,我們會聽長輩勸、聽過來人勸——他已經夠好了,不吃喝嫖賭,把薪水都交給你,事業忙一些,很正常啊,結婚了,哪有那麼多浪漫啊,你要調整心態,婚姻到最後不就是親情嗎?
.
於是就會出現女人忙於孩子,男人忙於事業(#心理師想跟你說小編備註:這邊我不那麼認同,是性別刻板印象呀)。兩個人用「轉移」和「壓抑」的方式來應對彼此對情感的失落和種種欲求不滿的難過。
.
「#冷漠期」的主要工作就是降低預期,降低對彼此的需要,好處是雙方可以維持關係的和平,但這種平衡關係會日益變成一種植物人似的「死寂」。就像紅樓夢裡的那句話,「外面是烈火烹油的繁華錦簇,但裡面早就糟朽了」。
.
需要的降低帶來彼此的疏遠,一旦遇到波動,比如長輩去世、事業失敗、疾病到來,這些需要關係的凝聚力的時刻,關係就會弱不禁風,一扯就斷。
.
💢 #進入到權利鬥爭期 💢
 ̄ ̄ ̄ ̄ ̄ ̄ ̄ ̄ ̄ ̄ ̄ ̄
「#權利鬥爭期」的主題其實就是雙方都希望回到「融合期」的肥皂泡的一種幻想。很多女人會想:「為什麼那時他那麼肯在我身上投入,現在卻推三阻四?」很多男人會想:「為什麼那時她對我那麼理解和支持,現在卻對我挑三揀四?」
.
於是雙方都試圖控制對方,讓對方接受自己的規則。這樣就會發生婚姻中常見的現象:男人試圖讓女人變成男人,女人試圖讓男人變成女人。
.
所以,男人經常會說:「你想那麼多幹嘛?事情都是你想出來的,不想就沒有」。女人也經常會說:「你為什麼不和我溝通?如果我們可以溝通一下,我們的關係就會變好的」。男人經常會覺得女人就是愛挑剔,女人經常會覺得男人就是頑固。
.
很多人因為熬不過「權利鬥爭期」的慘烈鬥爭,關係進入到「急性破裂」或者「慢性破裂」的狀態。所謂「急性破裂」是指離婚、出軌,通過這些事讓關係終結。「慢性破裂」是指進入到「冷漠期」,讓兩個人的關係慢慢冷卻,慢慢化為烏有。
.
⭕️ #進入到整合期 ⭕️
 ̄ ̄ ̄ ̄ ̄ ̄ ̄ ̄ ̄ ̄
「#整合期」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完成真正的「親密」。那麼,什麼是真正的「親密」呢?親密,是將內心深處的部分向他人、向自己展現而沒有任何偽裝和防衛。親密,是指因袒露自己而呈現脆弱以及對方給予瞭解的狀態,也就是脆弱相對。
.
如果關係沒有「脆弱相對」這四個字支撐,就是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風雨。
.
我們為什麼喜歡權利鬥爭?就是因為我們在過去的人生中,在展現自己脆弱的時候,遭遇到各種打擊。用維吉尼亞・薩提亞的觀點來說:
“”
我們本來有一顆活潑的初心,任何一個嬰兒都可以自如地表達自己,它就是表裡如一的。但當我們開始長大需要「社會化」的時候,就需要虛偽,需要表裡不如一,否則我們就成為不能適應社會的傻子。「社會化」是一種重要的能力,沒有它,我們將成為透明人,就像一個人沒有皮膚般可怕。
“”
.
但是如果「社會化」的壓力過大——比如父母對孩子的學習要求特別高,為了孩子的學習拿皮帶抽孩子,孩子就會發現,否認自己的身體和精神的傷害去努力學習才能保護自己,表達脆弱的真實感受是可怕的,是不被允許的。時間一久,孩子就失去了「親密」的能力。
.
很多人擁有了這樣的「假自體」——不清楚自己真實的需要是什麼,成了社會規則的機器人。這樣的人在情感的世界裡,就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他們會娶社會標準層面的老婆,做丈夫該做的事情,但沒有快樂,沒有情緒,也沒有生命的氣息,在精神層面是昏睡過去的。
.
而情感往往就可以瓦解這些「假自體」,讓他們可以遇到「未知的自己」。在「親密之旅」中,他們將遭遇到對脆弱表現出來的恐懼—這在過去會遭遇巨大的羞辱感;他們將恐懼打開,這意味著自己將無險可守,會像過去生命中的創傷那樣,被人入侵、傷害而無法保護自己;或者他們會恐懼將自己真實的想法說出來時,對方會離自己而去⋯⋯
.
當他們開始有了「矯正性情感體驗」時,就會發現:真正的力量不是來自隔絕自己的脆弱和否認自己的痛苦,而在於分享。
.
在「社會化」的世界裡,人們是通過你死我活的「零和遊戲」獲益的。其實這種獲益,也只是短期獲益。從長期來看,得到了利益,卻失去了人脈,喪失了聲譽,沒有足夠好的視野,自然就只能過一種低層次的生活。
.
人們往往會虛妄乃至狂妄地認為:我們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我們可以想要什麼就要什麼的,我們可以不想要什麼就不要什麼的。但事實上,我們不想老,我們終將會老;我們不想死,我們終將會死;我們想讓關係永遠,但如果做得不對,關係也會終結。
.
這個世界上沒有確定的事情,唯一確定的就是無常。生老病死、孤獨和無意義,這些都是人類永遠無法解決的主題。那麼,我們在一起的意義是什麼?當我們可以脆弱相對、分享彼此的孤獨時,就可以增強對抗這些人生終極主題的力量。就像是我們無法讓黑夜變成白天,但可以增加一雙在黑夜中相握的手。
.
是的,伴侶的意義,不在於對方的出現讓你的人生問題從此不治而癒,而是你增加了一個病友。你會因為分享自己的脆弱而增強了力量。你會因為深深的懂得和理解而增強了前行的希望。
.
此時,你會發現,你所有恐懼的、你所有厭惡的、你所有無法接納的、你所有仇恨的,與你所有熱愛的、你所有渴望的、你所有歡喜的、你所有珍愛的,擁有同等重要的意義。因為彼此的懂得,你內在的「容器」擴大了。我們無法消滅一滴墨,但我們可以把它倒進大海中。
.
在這樣的時刻,你會說:「嘿,我們終於相遇了」。在這樣的相遇時刻,你才會真正明白:什麼是愛。
--
.
📖本文節錄自《#讓你愛的人重新愛上你:與心理諮商師對話,療癒親密關係,走出孤獨》,作者 #盧悅 為中國心理諮詢師。致力於幫助更多的人擁有美滿的感情與婚姻,多年在兩性、情感心理領域精耕細作,經常上電視和媒體做節目和訪談,分析深刻獨到又親切幽默,深得大家喜愛;本書由 幸福文化 出版發行。
.
➡️今天博客來會員日唷!
.
博客來 https://bit.ly/3apd8dy
金石堂 https://bit.ly/2TKn4Fk
誠 品 https://reurl.cc/E2GX4g
讀 冊 https://bit.ly/3l1qCPi
MOMO https://bit.ly/2GiNdr
孤獨的冷漠誠品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孤寂,來自一種人際上的孤單和寂寞感,意思是指是人際孤立和疏離,有一種與人分離、疏遠的感覺。
有時候,這種孤寂感是因為地理因素,像是住的比較偏遠,住的環境太陌生,或和親友距離太遠。有許多時候,這種孤寂感來自社交互動的缺乏,還有心理上的疏離,經驗到人際關係親密感的落空和連結感的斷裂。
在心理上產生的孤立和疏離感,也可能來自「防衛機制」,主要是成長的過程,透過孤立和疏離,隔離一些不愉快的生活感受和經驗,特別是很難和旁人開口說出來的生命經驗。
為了把不愉快或不舒服的經驗感受,從情感上剝離開來,人可能會付上無感和冷漠的代價,為的就是要保持一種自認為的平穩感。這種平穩是假性的,是一種把可能會發生情感上波動起伏的因素都排除掉,特別是和人有關的經驗。
無論是何種原因形成的孤寂感,這當中都有自我分離的狀況,等於不是活在一個真實我、完整我的狀態,而是活在一種四分五裂,沒有辦法感受自我是安穩存在的狀態。
就人類也是一種哺乳類動物來說,我們是群體生活的動物,我們的存在有情感的需求,也有受關注及連結的需要,因此,我們需要其他人的存在,可以與我們建立深刻的連結,會心的交流。
無論在什麼樣的人生階段,又在面對什麼樣的人生任務,當我們感受到一種喪失與他人關聯而產生的感受時,這正表示了你無法得到周圍人的真正理解,特別是那些你在乎及重視的人,你無法與其產生有意義的連結,無法產生親近感。
孤立和落單是產生孤獨的一個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而孤獨是否會產生孤寂的焦慮、不安,以及空虛感,關鍵在於一個人獨自承接自己的能力,也關乎他獨處的方式,是否是健康而有價值的。
就如心理治療大師榮格所言,所謂的孤獨不是來自身邊無人,感到孤獨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一個人無法與他人交流對其最要緊的感受。
而成熟,某方面需要練就獨處的能力,能承載自己內在的情感狀態。每一個成熟的人,都需要面對孤獨的粹煉。因為人只有在孤獨寧靜的時候,才有機會面對和審視反思自己的心靈,往內深入扎根自我。
因此,我們可以說,孤獨和孤寂的差別,正在於內在的心靈狀態和能量,前者有是能安在的獨處,而後者則是虛弱的孤立著。
是人,就無法迴避個體存在的孤獨性,然而,我們仍然需要愛與關懷,也渴望親密和被理解,這兩者並不是互斥的狀態,身為人,這兩者都充分體驗了,才能算是完整。
#無論是體驗什麼樣身為人的感受,接住自己,也連結感受他人的理解及關懷
#同理的同在
《療癒孤寂》
30堂課學會接住自己,建立內在安全感,成為能與他人連結的完整自我
博客來:https://lihi1.com/h9ENi/su
誠品:https://reurl.cc/OqNYXA
金石堂:https://lihi1.com/xkzF0/su
momo:https://lihi1.com/nffyb/su
天下網路書店:https://lihi1.com/pfLXi/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