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墨:從鬼節到鬼月──農曆七月的演變】
「中國古代有無鬼月」這個命題,一直都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假使我們崇敬仁義禮智信,即把儒家孔孟以來之學說當做中國古代的源頭,那麼就必須確信「中國古代無鬼月」此一事實,因為孔老夫子他就不知何謂鬼月。
禮記曰:
「是月也,農乃登穀。天子嘗新,先薦寢廟。命...
【#唐墨:從鬼節到鬼月──農曆七月的演變】
「中國古代有無鬼月」這個命題,一直都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假使我們崇敬仁義禮智信,即把儒家孔孟以來之學說當做中國古代的源頭,那麼就必須確信「中國古代無鬼月」此一事實,因為孔老夫子他就不知何謂鬼月。
禮記曰:
「是月也,農乃登穀。天子嘗新,先薦寢廟。命百官,始收斂。完堤防,謹壅塞,以備水潦。修宮室,壞墻垣,補城郭。」
整個農曆七月,是修築硬體設備的大好時機,所謂諸事不宜的鬼月,在秦漢以前卻是農忙告了一段落,把各種農作物獻給天子,忙修水堤城塞的時候。這對懼農曆七月為鬼月而不敢買房子的現代人而言,是多麼地難以想像啊。
那麼,如果我們願意把眼界放寬,將秦漢甚至唐宋以後才培養出來的習俗,也要當做中國古代的一部分的話,那麼「中國古代」,依舊找不到現在華人社會所見的這種陰氣森然的鬼月。
一切得從佛教傳入中國說起。
早期部派佛教以及現今能見的上座部佛教,即有所謂的「結夏安居」,在印度整整三個月的雨季中,僧人固定在一個結界範圍內,以不傷害勃發的蚊蟲草木為原則,劃定結界,安坐三個月。
佛教傳來中國之後,因為季節氣候的不同,漢傳的結夏安居則明訂為農曆的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因此七月十五又稱佛歡喜日。
根據《盂蘭盆經》記載,就是在七月十五這天,由於僧人解除了安居的結界,是接受十方善信供養的大好日子,故經中強調能於此日供養諸僧,能令亡者獲大福報、大利益。
盂蘭盆節,指的就是獨獨七月十五這天。但這原本就只有一天的鬼日,怎麼能被稱做鬼月呢?
《東京夢華錄》提到:
「先數日,市井賣冥器靴鞋、金犀假帶、五綵衣服……及印賣《尊勝目蓮經》……自過七夕,便搬目連救母雜劇,直至十五日止。」
可見得雖然沒有發展成鬼月,但已經把原本只有一天的宗教盛會,鬧成最多十五天,而至少也有八天的大型嘉年華。
可是無論怎麼看,一直到北宋年間的鬼月,都不像今天華人地區的鬼月這樣充滿禁忌而且漫長,其實是非常熱鬧而短促的。
再來就是明代頒布的皇曆中,嘉靖三年的七月初一,適宜的事情就有十大樣,包括婚姻、會友、上樑、豎柱、裁衣、沐浴、動土等等,幾乎諸事皆宜。
而且這天之後,連著到七月初四都沒有任何禁忌,完全都是好日子。目前有哪個華人地區的鬼月是這樣子過的呢?
也就是說,整個月充滿禁忌的這種現代華人的鬼月,從孔夫子的年代,一直到明代都是不存在的。
常言道:「禮失求諸野。」不如我們就看看日本人是怎麼過這個七月十五日?
從齊明天皇(西元657年)開始,七月十五日就已經有盂蘭盆會的開催紀錄,往後更由大膳職負責盂蘭盆的供養事宜,七月十五日即是官方供僧禮佛、施餓鬼的日子。
其它如蜻蛉日記(西元975年成書)也記載了七月十五、十六兩天,有盆日的活動。從齊明天皇至此的三百餘年間,日本人並未發展出滿滿一個月的鬼月。
最後,長崎的崇福寺(西元1629年創立),是在日的華僑海商兼海盜們所集資成立的,華僑們延請福州的超然法師駐錫,至今也僅保留了七月十五這天,有所謂的蘭盆勝會。
日本的節日、宗教、文化都曾受中國的禮法制度影響,盂蘭盆、施餓鬼這類帶有密教色彩的思想,早先是以雜密的形式存在於日本,自空海(西元804年入唐)將純密金胎兩部帶回日本後,日本的佛教莫不依真言宗的做法而興旺,仿效者有之、更動為己用者亦不少見,但整個日本佛教的十三宗五十六派,只要提到盂蘭盆會、お盆、お中元,依舊只有七月十五這天,頂多衍生為七月十四的迎え火和七月十六的送り火,焚燒稻草召請諸精靈亡魂先人,到陽間接受供養。
有的地方習俗用茄子或小黃瓜當牛馬,讓祖先可以乘之來、馭之去。其中,送り火更是以京都五山的大文字燒最為聞名遐邇,其它處處可見各種盆踊り的舞會廟會,都是日本人的夏日美好回憶。
在日本,盂蘭盆非但沒有變成整個月的活動,更不存在華人社會這種諸事不宜的禁忌,頂多就是說說鬼故事、玩玩試膽大會。耶?等等,在華人社會的鬼月說鬼故事、玩試膽大會?不被長輩們打死才怪吧!
綜觀以上所有文獻之記載,姑且不論東南沿海的華人社會是怎麼把鬼月延長為三十天,甚至發展出鬼門的概念,但至少可以證明從春秋以降,到明代為止,所謂的鬼節盂蘭盆,最多不超過十五天,難以稱月;而且諸事之宜忌,須看對沖與否,與月份無關。
要說中國古代有鬼月,或是有所謂諸事不宜的說法,就是無視了上述這些文獻資料的記載了。
#鬼月 #鬼日 #盂蘭盆節 #祭祀 #拜拜 #佛教 #中國 #日本 #民間信仰 #禁忌 #普渡 #好兄弟
孟蘭節習俗 在 風雨的古早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烘焙小常識】第155篇
《年節習俗甜點》篇之25【中元節】
明天就是農曆7月15日中元節!
今年網路流傳一則笑話:
【因受疫情影響,今年鬼門關不開了】
因為上來要先隔離14天,
回去又要隔離14天,
剰下2天不好玩所以決定不開。
其實這只是一種風俗與傳說,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節又稱「鬼節」或「孟蘭盆會」。
根據五雜俎的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
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
修行記說:「七月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
道士於是夜誦經,餓鬼囚徒亦得解脫。」
佛教也在這一天,舉行超渡法會,稱為「屋蘭瑪納」
也就是孟蘭會。孟蘭盆的意義是倒懸,
#表示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
懸掛著苦不堪言。為了使眾生免於倒懸之苦,
便需要誦經,佈施食物給孤魂野鬼。
此舉正好和中國的鬼月祭拜不謀而合,
因而中元節和孟蘭會便同時流傳下來。
從有關中元節的傳說中,可深切體認到中元節的祭祀具有雙重的意義在,
一是闡揚懷念祖先的孝道,一是發揚推已及人,樂善好施的義舉。
這全是從慈悲的角度出發,很有人情味。所以,
我們在慶贊中元的同時,應該跳脫鬼月的思維,相互期勉互愛。
#文字來源截自網路
國寶級糕點師傅與你
分享更多傳統小食
《#懷舊糕餅4》
博客來:http://bit.ly/2lAfsYa
金石堂:http://bit.ly/2lCyBIX
TAAZE:http://bit.ly/2lFf6PS
誠品:http://bit.ly/2m1K2Ky
三民:http://bit.ly/2k7w5du
《#懷舊糕餅1:90道老師傅不藏私的古早味點心(熱銷增訂版)》
博客來:https://pse.is/LPKD2
金石堂:https://is.gd/I9pbrv
誠品:https://tinyurl.com/yy7cyw7p
TAAZE:http://bit.ly/2PNaVhW
《#懷舊糕餅3》
博客來:https://goo.gl/HB9LB5
金石堂:https://goo.gl/fRDMWF
誠品:https://goo.gl/GsSEhA
TAAZE:https://goo.gl/kckEpf
《懷舊糕餅2》
博客來:http://goo.gl/ckCqaP
金石堂:http://goo.gl/nLrSdG
誠品:http://goo.gl/vRsmcU
TAAZE:http://goo.gl/YBpz2L
孟蘭節習俗 在 625先生 直播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10天就農曆7月習俗好兄弟姐妹放暑假
#不管你信不信反事小心
#625先生整理内文心肝粉可以参考
俗稱的鬼月七月一到,鬼門便會大開,孤魂野鬼會來到人間,接受凡人們整整一個月在各地
行不同的中元普渡祭祀。
中元節的由來
農歷七月是傳統上的「孝親月」,道教的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三官大地中的中元地官大帝的誕生日,故稱為「中元節」;佛教則認為在七月十五日當天「盆羅百味,供巷僧眾,功德無量」,目蓮救地獄亡母脫離苦海,此為「盂蘭盆節」。
中元節的傳說
佛陀弟子中目蓮尊者,惦念過世的母親,利用神通看到母親因在世時的貪念業報,死後墮落在的惡鬼道,過著吃不飽的生活。目蓮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給他的母親,但其母不改貪念,見到食物到來,深怕其他惡鬼搶食,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無法下嚥。目蓮雖有神通,身為人子,卻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請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說:「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滿,在這一天,盆羅百味,供巷僧眾,功德無量,可以憑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
中元節的意義
從有關中元節的傳說中,可深切體認到中元節的祭祀具有雙重的意義在,一是闡揚懷念祖先的孝道,一是發揚推已及人,樂善好施的義舉。這全是從慈悲的角度出發,很有人情味。所以,我們在慶贊中元的同時,應該跳脫鬼的角度,期勉互愛。除了善渡拜拜、孟蘭法會外,還有「搶孤」、「放水燈」、「立燈蒿」等藝文活動。
《中元普渡》拜好兄弟 普渡禁忌必知大百科
農曆七月主要的祭祀意義就是孝親、敬祖,並超度流連在凡間的孤魂野鬼。
因此,各戶人家多會準備「三牲四果」來祭拜民間俗稱的「好兄弟」,不過要注意,這裡的「三牲」是指雞、豬、魚;但是「四果」卻非是指四種水果,而是指「四季當令的水果」
四季當令的水果
「最好準備『四果』,就是藤果、樹果、肉果」
藤果包括西瓜、香瓜等;
樹果是蘋果、水梨、橘子等;
肉果是鳳梨、甘蔗;
【小編特別整理】
⚠️要超注意的細節;小心、小心、小心;不小心得罪好兄弟 你可會倒大霉喔!!
1.【牲品需保持頭尾完整】
中元普度祭祀時,地點不可選在屋內,應當在室外或門口處,「三牲」的肢體,需保持完整的「有頭有尾」,豬肉則可以用豬腳,或一塊肥瘦相間的豬肉來代替,但切勿用內臟祭拜。
雞、豬、魚三牲要完整
民俗說法:雞用全雞,閩南語諧音為「全家」;雞切了,代表家不完整。
豬要連皮帶肉才算完整,可用三層肉或五花肉。
魚不可去鱗去內臟,代表全魚,有「全餘」的含意
拜拜時如果不用全魚也代表祭祀者不是全心全意。
2.【不可用來祭拜的水果】
水果不可用番茄、芭樂、釋迦祭拜。
拜拜時水果的種類及數量都以單數為宜。水果不可用番茄、芭樂、釋迦祭拜。
「番茄」在閩南語中有發臭之意
「芭樂」而有籽的水果,如則被視為不潔
「釋迦」則因外形似佛陀的頭,而不適合祭拜
無論是神明或好兄弟皆同。
3.【中元節勿上供桌的水果】
香蕉、李子、梨子閩南語諧音為「招你來」,有招來好兄弟之意。
有勸慰好兄弟留在凡間不走之意,可能會招來鬼魂逗留在家中。
4.【成串水果也不宜祭祀】
中元節也不宜祭拜荔枝、龍眼、葡萄等「成串」的水果,有象徵好兄弟成群結隊到來的意涵。「一整串」的水果在民俗上認為象徵會引來成串的好兄弟。
5.【毛巾要全新,別拿用過的 】全新/全新/全新
民俗說法:拜好兄弟時要準備一盆乾淨的水與毛巾,作為給好兄弟洗塵的洗臉水,要注意毛巾必須要是新的,不可以拿用過的來拜,才是待客之道。
準備新毛巾、臉盆和水,主要的用意是準備給好兄弟們洗手和洗腳用的,通常再祭拜完後會拿來擦拭手腳,據說是因為這樣好兄弟才會保佑你,不會到處糾纏你或干擾你的生活!
而擦完後要記得將毛巾、臉盆和水丟掉和倒掉喔!
6.【婦、幼兒及寵物迴避】
孕婦、幼兒的氣場較弱,避免拜好兄弟以免被沖犯。拜拜場合莊重也不宜攜帶寵物。
而女性若遇生理期,則不宜拿香,雙手合十參拜即可。
7.【拜拜時不可說出全名】
一般敬拜神明時都會稟明自己的姓名、生日及地址,祈求神明保佑;
但祭拜好兄弟時不可說出自己的名字,以免好兄弟跟著你。
8.【不可嬉戲、亂說話】
拜好兄弟的過程中要心存敬意,不可嬉戲或口不擇言,以免冒犯好兄弟。
9.【不可踩踏紙錢】
銀紙是要燒給好兄弟的零用錢,踩踏帶有不敬的意味。
《中元普渡》拜好兄弟 事先準備需知
【擺設】
不希望請好兄弟進門,所以供桌要擺在門口向外拜,以米筒裝米七分滿作為「浮爐」,也可以直接將香插在每樣供品上,這又稱為「孝孤」。
⚠️米筒裝要記得貼紅紙喔!
酒杯三只放在爐前
旁邊再放燭台一對
供桌旁擺裝了半盆水的新臉盆,上鋪毛巾一條,
目的是請風塵僕僕前來的好兄弟先潔淨再用餐。
【供品】
五味碗(也就是菜飯,由雞、鴨、魚、豬肉、菜等5種生鮮烹煮成10或12道菜色,再加上米飯而成)、糕點、粿、酒、水果、米粉、米飯、新盥洗用品。
【紙錢】巾衣、小銀、金銀財寶
【中元普渡 拜拜程序】
上香後浮爐插三炷香
其他每件供品各插一炷香→表示歡迎好兄弟享用,
接著先燒「巾衣」→請好兄弟更衣享用祭品,
待祭品上的香約燒了一半後→開始燒「小銀」→然後是金銀財寶由大到小順著燒。
「小銀」燒完後→可將祭品撤除。
⚠️超級無敵重要喔! 註:將金紙化完後再另化補運錢
補運錢是什麼你一定要知道?
補運錢
⚠️超級無敵重要喔!
為何要另化補運錢是什麼你一定要知道?
讓好兄弟不要搶祖先的錢,在陽世子孫好運來
【時辰】
依各地習俗不同,基本上一定要過了午時,下午3點以後祭祀好兄弟。
⚠️【普渡時為何要用黑香??】
香也有分拜陽拜陰,黑香祭冥界用的
⚠️【如果要同一天拜地基主/祖先/普渡】
地基主上午十點拜,祖先中午,普渡下午三點
#625先生直播最實在服務好
孟蘭節習俗 在 來趣 .THAI北 ไปเที่ยวไท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傳統卻又不是很傳統的「🇹🇭🌞泰國季節限定美食🍲」《ข้าวแช่ชาววัง 香冰泡飯》;4月份是泰國地區最炎熱的時候,剛好遇上“潑水節”可以好好潑水降溫,但體內也想降溫,於是泰國在這時候就出現了《❄️ข้าวแช่ชาววัง 香冰泡飯》啦。
據說《❄️ข้าวแช่ชาววัง 香冰泡飯》最早源自緬甸的孟族(มอญ),大約在西元1539年時,部分已經遷徙到泰國的孟族,還繼續維持著在緬甸原有的習俗,就是在潑水節期間(宋干節)時,製作《❄️香冰泡飯》,大多用於獻神拜佛、佈施僧侶、分送長輩、和族人共享一起迎接新的一年到來。
現在的「節基王朝🤴🏻」在初期的時候,有著大量孟族人進到皇宮工作,《❄️ข้าวแช่ชาววัง 香冰泡飯》也就是這個時候傳進「泰國宮廷🤴🏻」,經過不斷改良後成為《泰國宮廷皇家菜譜🍲》的皇室專用食物之一。雖然說當時《❄️香冰泡飯 ข้าวแช่ชาววัง》主要宮廷內皇家食物,但其實民間孟族也還是會維持傳統製作。直到第四、五世王的時期,經由御廚改良傳統的《香冰泡飯》後,才從宮廷開始流傳至民間,而且逐漸演變成越來越多種口味、也變成是泰國人4月最愛的美食之一😋🇹🇭。
《❄️香冰泡飯 ข้าวแช่ชาววัง》及配菜製作非常費工費時,首先需將(舊米)清洗多次並且反覆蒸煮,食用時放入浸泡過茉莉花、蘭花 玫瑰花🌹的水及冰塊,再加上配菜:主要有香酥蝦醬丸、釀辣椒、甜或鹹肉絲、甜辣魚、醃菜絲、新鮮蔬菜、芒果 等。
《❄️香冰泡飯》的味道,我覺得有點奇怪但卻又不會太奇怪,味覺上有著一股淡淡的🇹🇭泰國香水味,而且一般來說在我們的認知,飯菜應該是熱的或是溫的,但是《❄️ข้าวแช่ชาววัง 香冰泡飯》不但不溫不燙 而且還很冰,但搭配著配菜多吃幾口後,可能會慢慢喜歡上它淡淡的花香和清爽的口感。據說以花入菜能紓緩緊繃的神經,加上泡飯的冰涼也能讓人食慾大開😋。
《❄️ข้าวแช่ชาววัง香冰泡飯》對🇹🇭泰國人來說只是一個季節限定消暑的美食小吃,不太會把他當成正餐(一般的飯還是要吃),但因為《ข้าวแช่ชาววัง 冰水香飯》製作艱難,所以每份餐約250-750泰銖左右不等(依餐廳、大小份有所分別)😘。
❤️「說文解字」🇹🇭:
ข้าวแช่ 香冰泡飯 ชาววัง皇族(家)所以
ข้าวแช่ชาววัง就是(皇家香冰泡飯)的意思。
以下二家是🇹🇭🌲清邁城區附近有賣《❄️ข้าวแช่ชาววัง香冰泡飯》的餐廳,如果你也有興趣想試試這季節限定的「宮廷料理」,可以去試一試唷。
01. FERN FOREST CAFÉ(#拍照超美❤️)
54/1 ถ.สิงหราช ต.ศรีภูมิ เมืองเชียงใหม่ Chang Wat Chiang Mai 50200
084 616 1144
https://goo.gl/maps/6TySxng8UY84WNQbA
02.ครัวศิลปาชีพ | KRUA SILLAPACHEE(#泰國朋友力推😋)
Chang Phueak, 清邁府直轄縣清邁府 50300
053 226 853
https://goo.gl/maps/RXqVmCR7ZfcFGVxe7
#玩泰北找資料就看來趣THAI北
🎊❤️「來趣.THAI北」IG上線囉!即時照片分享請追蹤我們的IG唷!
https://www.instagram.com/funthainorth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