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存貨週轉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存貨週轉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存貨週轉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存貨週轉率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年6月,無印宣布不分性別的中性服飾,將陸續拉高比率至5成之多。除了因應服飾寬鬆化的風潮,更重要的是藉此將服飾尺寸簡化成S、M、L三種,得以改善它近年「庫存清不完」的一大痛點。 約從2017年開始,無印為了提振既有門市的來客數,開始不定期調降商品售價。降價後為了持續推升營收,只有增加品項來拉抬每...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0萬的網紅我要做富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過年時我們經常會恭賀做生意的朋友貨如輪轉,傳統智慧都知道,貨品賣得快就即是生意越好。如果要知道上市公司銷售速如何,我們一樣可以看存貨週轉率(Inventory Turnover),數值越高,就代表貨品賣出的速度越快。 不過每個指標都有盲點,存貨週轉率亦不例外,遇上以無形商品,例如服務為主的公司,又...

  • 存貨週轉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22 12:25:12
    有 56 人按讚

    『今年6月,無印宣布不分性別的中性服飾,將陸續拉高比率至5成之多。除了因應服飾寬鬆化的風潮,更重要的是藉此將服飾尺寸簡化成S、M、L三種,得以改善它近年「庫存清不完」的一大痛點。

    約從2017年開始,無印為了提振既有門市的來客數,開始不定期調降商品售價。降價後為了持續推升營收,只有增加品項來拉抬每次的消費金額,也讓庫存賣不完的風險倍增。

    「尺寸或品項種類越多,就越難準確預測需求,」服飾企畫公司可可灣社長磯部孝指出,在品項不斷增加下,賣不掉的庫存管理已成無印一大難題。以2021年度第2季財報為例,相對於迅銷的期末存貨金額只占總資產的14%,無印則高達26%。而無印的存貨週轉率,也就是銷貨成本除以存貨金額,從去年同期的2.1倍大幅滑落到1.2倍,表示庫存滯留而難以變現。』

    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大型服飾品牌賣不掉的衣服最後都跑去哪了?

  • 存貨週轉率 在 投資新手輕鬆看懂財報名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6-14 22:00:04
    有 14 人按讚

    ◎總資產週轉率
    總資產週轉率=銷貨淨額÷平均資產總額

    之前介紹過應收帳款週轉率、存貨週轉率,及不動產、廠房及設備週轉率等等,分別為針對收款效率、存貨管理銷售能力、及固定資產使用效率的財務比率。而總資產週轉率則可以衡量公司對所擁有的總資產的使用效率,也就是公司整體的經營能力。

    銷貨淨額為銷貨收入減去折扣、退回、折讓。平均資產總額為期初總資產與期末總資產的平均。
    將銷貨淨額除以平均資產總額,可以想成投資一塊錢的資產,可以創造多少銷貨淨額;或是想成每年創造的銷貨淨額是資產總額的幾倍。

    資產=負債+權益
    總資產就是公司所擁有的所有資源,包含借來的(負債)和股東投入的(權益)。
    因此,此比率數字愈高,表示公司對資產的配置、運用、管理愈有效率。

    此比率應該和同產業、同性質的公司作比較,或是跟公司自己過去的表現比較(即看趨勢),避免因與特性不同的產業比較而造成誤判。

  • 存貨週轉率 在 投資新手輕鬆看懂財報名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5-03 22:00:53
    有 15 人按讚

    ◎存貨週轉率
    ◎平均銷貨日數
    存貨週轉率=銷貨成本÷平均存貨額
    平均銷貨日數=365÷存貨週轉率

    存貨週轉率及平均銷貨日數主要是用來衡量公司的存貨營銷能力及存貨控管能力。公司若要賺錢,就要賣出存貨,因此銷售能力十分重要。存貨數量的控管也很重要,如果存貨過少,則有客戶想下訂單時可能會無法接單而錯失一筆生意;如果存貨過多,則可能會產生過高的倉儲成本,而把利潤吃掉。

    存貨週轉率=銷貨成本÷平均存貨額
    銷貨成本是當期所賣出的貨物的總成本,平均存貨額為期初期末存貨的平均,即(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銷貨成本除以平均存貨額,就能得到本期「把相當於平均存貨量的貨賣掉的次數」,所以這個數據原則上是愈高愈好,表示銷貨狀況及存貨管理良好。

    若存貨週轉率偏低,則可能是貨物銷售狀況不佳,或是進貨進太多。若存貨週轉率偏高,甚至高得奇怪,則有可能是存貨量過低,這樣有可能會因為存貨不足而錯失生意。

    平均銷貨日數=365÷存貨週轉率
    用一年的天數365天除以「存貨賣出次數」,就能得到賣出一次所需要的天數。因此,這個天數愈少,就表示公司能愈快賣出相當於平均存貨量的存貨。

    這兩個數據同樣也應和同行業比較,或是跟公司過去的數據比較、以了解趨勢。另外,有些行業並不適用這兩個比率來衡量,在使用時應多加注意。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