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孔子孝道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孔子孝道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孔子孝道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孔子孝道產品中有4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萬的網紅報時光UDNtim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986年教師節活動】#為仲尼而跑 #教師節 回想起我們受教育的過程,總會想起某幾位老師,他們或者開啟了我們的視野,有些老師寬慰了我們糾結的心情,更有些老師指引了明路,在你我摸索著向前的人生,為我們點起一盞一盞的燈。你也有懷念的老師或值得回憶的時刻嗎?一起來回想。 #報時光UDNtime 日期...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光臨臺灣吧 #動畫世界史 一說到 #五四運動 你可能會想到 #白話文運動 #德先生 #賽先生 但其實 #打破家庭的制度 追求個人自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許多知識分子像是 #傅斯年 #陳獨秀 也紛紛抨擊傳統家庭制度 將孝道視為垃圾 #好叛逆啊 _ 但另一方面當時中國的國際局勢 也...

孔子孝道 在 奶媽 Naima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04 15:18:53

【婆婆殺了我:大膽反擊公婆,才是真正的孝順!】  最近台灣一起社會事件受到民眾熱烈討論,一名媳婦在臉書寫下文章,開頭就是怵目驚心的一句話:「我的婆婆殺了我。」  接著,女子細數嫁入夫家8年來和公婆同住,受到婆婆的冷暴力和無視,在家地位就像一個垃圾,她寫著:「我並不想死,但是我不得不去死。」...

孔子孝道 在 歷史|历史|中國歷史|古人生活|諺語新知|動漫知史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1 16:40:17

清明的掃墓習俗 | 生活知史 2020年4月4日是清明節正日。今天(4月3日)台灣率先放假。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嚴峻,不知道大家是否仍然計劃去掃墓?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祭祖。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流行這樣的觀念–「國之大事,惟祀與戎」,意思是說祭祀祖先和眾神,是與通過武力手段平定天下同等重要的家...

  • 孔子孝道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8 07:43:42
    有 403 人按讚

    【1986年教師節活動】#為仲尼而跑 #教師節
    回想起我們受教育的過程,總會想起某幾位老師,他們或者開啟了我們的視野,有些老師寬慰了我們糾結的心情,更有些老師指引了明路,在你我摸索著向前的人生,為我們點起一盞一盞的燈。你也有懷念的老師或值得回憶的時刻嗎?一起來回想。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86-09-25
    圖說:為紀念孔子誕辰暨教師節,全國田徑協會舉辦「為仲尼而跑」六公里迷你馬拉松比賽,圖為路邊宣傳看板
    照。
    來源:聯合報
    攝影:張福興

    歷史新聞

    《黑白集》
    吾愛吾師

    【黑白集】教師節是每個人都重視的節日,因為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他所敬愛的師長。也許在接受教誨的當時,覺得老師管教太嚴、要求太苛,但日後回想到老師,卻覺得如生春風,如沾化雨,對舊日的老師發出由衷的感激與懷念。「吾愛吾師」,是教師節每個人油然而生的自然心態。

    「尊師重道」是中華文化的基本因素。文化是人文的傳統,也就是「道統」。人文事物中合乎「道」的才不會為時間所磨滅,而能流傳於久遠。而「道」之成為「統」,又以「師道」為連貫的中心,為之聖聖相繼、世世相傳,是以復興中華文化,實須以重振師道為首要之務。

    凡是真正的「師」,沒有不是「恩師」。而「師恩」之於人,實無殊於父母的養育之恩。生我者父母也,教我者師長也,古人嘗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對師長不僅執弟子禮,且以事父的孝道事之。「吾愛吾師」,可以說是一種「親情」。當然,教師本身也要以「親情」對學生,才能增進這份情誼。「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以言師道,三者不可缺其一。

  • 孔子孝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5 12:41:13
    有 91 人按讚

    💗【禮義廉恥故事】~曾參養志

    曾子養志, 請與有余, 母嚙其指, 負薪歸廬。  

      曾子名參,字子輿③,是春秋時期魯國人。他與父親曾點都是孔子的優秀學生。曾子非常孝敬他的父母,尤其是他順承親意、養父母之志的孝行,成為後世普遍贊美和效仿的典范。

      在日常生活中,每到吃飯的時候,曾子一定都會細心觀察和體會父母的飲食口味與習慣,並將父母最喜歡吃的食物牢牢記在心裡。因此,一日三餐,曾子總能准備出父母最愛吃而又很豐盛的菜肴。

      父親曾點深受聖賢教誨的熏陶,平常樂善好施,經常接濟貧困的鄰裡鄉親。對於父親的這個習慣,曾子也同樣銘記在心,所以,每次父母用過飯後,他都會畢恭畢敬地向父親請示,這一次余下的飯菜該送給誰。

      在曾子的心中,時刻想到的都是父母的需要,父母所喜愛的一切事物,他也都會放在自己的心裡,以便隨時可以滿足父母的心願。父親平時很喜歡吃羊棗,曾子就會在外出時盡量給父親多帶回一些。待父親過世之後,曾子睹物思情,看到羊棗,他就想到父親在世的情景,心中不免勾起無限的傷痛。所以從那以後,他就再也不忍吃羊棗了。

      有一次,曾子到山裡頭去砍柴,只有母親在家。不巧家裡突然來了客人,母親一時不知所措,惟恐因待客不周而失禮,情急之下,她就用力咬了自己的指頭,希望曾子心中能有所感應,趕快回家。果然,母子連心,曾子正在山中砍柴,忽然感覺一陣心痛,他馬上就想到了母親,於是,就趕緊背著木柴趕回家中。

      還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蒸梨給年邁的婆婆吃。當時梨蒸得還不熟,她就端給婆婆吃。曾子看了非常生氣,也很懊惱,就把妻子休出家門。從此,曾子沒有再娶,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把兒子曾元從小就教得非常好,使他後來也成為了賢達之人。

      曾元長大成人之後,因為思念自己的母親,向父親請求是否可以把母親接回來住,但是曾子並未答應。他告訴兒子說:“人一生最重要的無過於他的德行,而德行的根本在於孝道。一個女子嫁到丈夫家,最重要的是要使這個家能夠承上啟下,也就是能孝敬公婆、教導子女、輔佐丈夫。”

      由此可見,曾子極其重視孝道。他認為妻子連蒸梨這種小事都處理不好,又怎能承擔起整個家庭的責任?怎能盡到一個兒媳、母親和妻子的本分?如此身教會有損於家風,導致家門不修,也會影響到後世子孫。所以與妻子分離也實在是不得已之舉。曾元聽到父親這番意義深遠的話語,也理智地認同了父親的看法。

      又有一次,曾子路過一個叫“勝母”的地方,他很避諱這個名字,所以就不肯踏入這個地方。

      孔子知道曾子是一個孝子,所以將“孝道”的學問傳述給他。在《孝經》當中,孔子與曾子以一問一答的形式,把孝道表露開解無遺。他囑托曾子一定要把孝道發揚光大。由此可見,曾子的為人和孝心孝行非同一般常人。

      曾子不但對於奉養父母的身體非常重視,即使在日常生活、言語行為當中,也非常謹慎,惟恐有辱父母養育之恩,擔心因為自己表現不好而使父母蒙羞。

      同時,他更非常留意如何教導自己的學生,時刻以自己的修身來做學生們良好的行為典范。所以,他的學生“子思”繼承了他“養志”的精神,不僅使自己成為了賢人,他的學生“孟子”後來則成為“亞聖”。

      曾子一生秉承孔子的教誨,依教奉行,專心致力於孝道,也用自己一生的行持來告訴我們,如何順承親意,如何將孝道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他不但做到了“入則孝,出則弟”,還做到了“謹而信”,並且把夫子所教的這些德行流傳於後世,培育他的學生。而由他所傳述的《孝經》,也流傳千古,直至今日。期間不知造福和成就了多少的家族與朝代。

      縱觀天下父母之心,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龍成鳳,希望他們能有所成就。然而,成就“功名利祿”並不算真有成就,而成就“道德學問”才算真有成就。

    📍影片出處
    https://youtu.be/Lvcwkh0yWu8

    📍文章出處
    http://big5.xuefo.tw/nr/article34/335981.html
    ............................................................................................
    📝【學習心得】
    我們現在人對「孝順」的意思都扭曲了,就容易自我將其定義為八股,其實不然,是因為學習方針有所扭曲,而偏歪著重於形式而非往涵意去落實而造成誤解。學習「孝順」的真意,對父母的恩德,從中習倫理之道,時刻體恤父母辛勞,為人子女對父母的敬重,學習聖賢之理,實踐聖賢之德方向落實,並非追尋世間的名利富貴為成功定義,而是真正成就為聖賢之人才是真正報父母恩德。

  • 孔子孝道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03 17:43:19
    有 102 人按讚

    20210803 黃偉民易經講堂

    黃耀明被ICAC拘捕了。

    因為他在2018年立法會補選時,為候選人區諾軒唱歌。

    何韻詩安好嗎?

    憑欄一片風雲氣!

    郁明哥前,已經下重手,對付教協。

    下一步,應該輪到記者協會!

    他們痛恨老師,也痛恨記者,各網媒人事都盤算、變動!

    文明發展,都是先後有序的。看中國的廿四史,他們記述的歷史發展,都是這樣排列的。

    最先是食貨,然後是選舉,也即是教育。

    選拔人才,目的是職官,選賢與能。

    政府成立後,第一要務,是禮樂。

    建立社會的文化價值。

    然後才是刑兵、地方、邊防。

    這個先後次序,也是中國歷史的發展。

    香港之所以是香港,不是大陸任何一個城市能夠取代,就是禮樂這部份。

    香港人追求的價值。

    每個人,自然而然的,緊守自己的崗位,做好自己的本份。

    專制政權,都憎恨菁英,也就是因為他們緊守崗位,做好本份。

    不是今次奧運,很多人都意識到,香港的運動員,是多麼的專業!

    他們在社會撕裂,制度崩壞,黑白顛倒的亂世;加上疫症的種種不測……他們沒有放鬆,默默努力,為香港爭取最佳成績。

    相反,老鼠甲甴就在搞破壞。一個忠誠廢物,為了鬥左搶鋒頭,在奧運時刻,批評我們的運動員的衣服顏色。

    不是為代表香港的運動員打氣,而是騷擾他們的比賽情緒;社會嘩然,才暴露出那些所謂運動組織的官僚腐化,他們看不起香港的運動員,根本沒有為他人們找贊助球衣和制服。因為睇死他們不會在奧運拿獎牌。

    運動員穿自己的球衣,竟招來批評。

    另一些從不運動的老鼠甲甴,卻說,專業運動員不應受外在環境影響,才算專業!

    所以,廢柴的指摘合理,反而受影響的運動反而不專業了。

    原告又變被告,受害苦主反成壞人了。

    此所以我們說,這是黑白顛倒的時代。

    專業,都招來不專業的攻訐。

    他們痛恨香港的菁英,因為菁英都有獨立思想,專業堅持。

    劍橋畢業,任職大律師的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被控「煽惑他人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的集結」,仍在還押。

    她說:我無法看著錯誤一言不發!

    這就是香港人的堅持!

    政權只能痛恨這些香港人,醫生、護士、老師、記者、律師、大律師、運動員、文化工作者,堅持黑白的所有香港人……

    廢柴建制的人愛說,他們不談政治,只做實事。其實,他們只能將所有專業政治化,因為他們是不專業,沒原則,一個個等候指揮的廢柴。

    政治,是管理眾人的事。

    不只做特首,做立法會議員,做問責局長才是政治。在公司做一個主管,背負一個家庭,搞一次舊同學食飯,都是政治。

    一個人,一個家,一間公司,一個組織,一個城市,一個社會,事事都是政治。

    《論語》二十篇,第一篇,學而篇,講做學問的修養;第二篇,為政篇,就是為政的學問,一個政治領袖的道德和修養的要求。是中華文化的領袖之道。

    為政篇中,一連收錄了四章「問孝」的內容,孔子回應的,又因各人的背境不同,又應對不一樣。

    《論語》的編輯,為什麼認為,孝道,與為政有關?

    甚至認為,孝,是為政的根本?

    《論語》的為政篇,第五章開始,連續四章問孝。

    第五章: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
    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樊遲曰:何謂也?
    子曰:生,事之以禮。
    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懿子是魯國大夫,是魯國權臣三家之一。

    當時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權力,被這三家分了,魯君權力被架空。

    這樣的當代權臣,向孔子問孝,孔子只告訴他,無違,不要違背。

    但不要違背是什麼呢?

    孔子又沒有引伸說明。

    跟著孔子離開出門,由一位學生樊遲駕車。

    孔子在後座,自言自語:
    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這時,車中只有孔子和學生兩人,所以,樊遲很自然的,以為孔子和他說話。

    所以,他聽到孔子說無違,就回頭問:
    咁即係點呀?無違,不要違背,何謂也?什麼意思呀?

    孔子答:生,事以之禮;
    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孔子在這裡,帶出了一個關鍵字:禮!

    禮,一個社會的建立,是運作於「禮」的。

    禮,是價值的追求。個人來說,是價值觀;整個社會來說,是核心價值。放之於具體生活,是當時社會,人人認可的規矩。

    所以,禮樂,便是一個社會,都有一套人人認可的核心價值。

    從孝的角度而言,不能違背這套價值。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這位問孝者為魯國季氏,他們架空了魯君,是從基本上僭越了當時社會的價值標準。

    跟著,到孟懿子的兒子,孟武伯又問另一個問題。孔子說的,又是另一個答案。

    第六章:
    孟武伯問孝,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憂。

    孟武伯,因其父的關係,屬於世家公子。

    所謂世家,長子有承繼官位的權力。

    孔子說:
    父母看到自己兒女生病,那種憂慮心情,你要體會。

    用對自己兒女生病時那種關切對待父尊,便是孝道了。

    父子兩人問孝,父親是權臣,有當世權力,所以只用「無違」兩字。

    這種身份權力的人,個人做到無違,在家,是了不起的孝子;對國家,是了不起的大臣。作為魯國三家的權臣,對天下,要負責任,如能視天下人民為父母,便是孝。即《孝經》說的大孝。

    無違,對權臣而言,就是不可以違背人心,民眾的心。

    他的兒子,孟武伯,是世家公子,不懂民間疾苦,但將來,會繼承父業,掌握權力。

    他要掌握人民疾苦,但他不會有任何基層的經歷,所以,告訴他,如父母了解子女疾病一樣,因這位公子也有子女,子女也會有病,這個經驗他有。所以,記住這個感受。他日掌權,要視人民如子女。此所以,中華文化傳統,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掌權的,要懂得民間疾苦,知道基層的苦惱,如父母瞭解子女患病時一樣。

    目前掌權的,視人民如父母;未來掌權的,視人民如子女。

    忠臣必出孝子之門,因為孝,便懂得感恩。

    最大的恩惠,必來自父母。懂得孝,便懂得有恩必報。

    天下有恩於你,你必須傾力以報天下。這樣才會明白,為政,權力只是工具,身為政治領袖,對天下如對父母,要負起公道責任。

    有權力的人問家孝之後,到一般人,孔子的兩名高弟問孝。

    第七章:
    子游問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至於犬馬,皆能有養,
    不敬,何以別乎?

    這章孔子點出,光是養,沒有愛,不能算孝。

    孝不是形式,不等同養狗養馬,重點在於敬,是內心的。

    跟著,另一位學生子夏,也問孝。

    第八章:
    子夏問孝,子曰:
    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孔子說,孝順父母,最難的,是態度。

    遇事,代父母操勞;有酒食,先供父母吃。這就算是孝了嗎?色難,態度,才是最難的啊!

    第七章說的是敬,屬內心的;第八章說的,是態度,屬外在表現。

    在領袖學的為政篇,刻意放進四章說孝,來引伸為政領袖的學問。

    前兩章,針對擁有權力的人,在上位的,領導群眾的精神原則。後兩章,說的是一般人,即百姓,在社會配合的態度。

    一是施政時,官僚的角色;另一方面,是在社會生活民眾的態度。

    一邊是從上對下施政時,應如對父母,子女般的思考模式;一邊是社會上民眾,生活時,對社會規範的內心和態度。

    表面上,為政與孝,好像不相關,但一個社會,孝的推行,風氣所及,老有所養,一個社會的老人,無論精神,物質上,能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這與政府為政的信念,息息相關。

    四章說孝,兩章焦點在上位,做官僚和領導的;兩章焦點在下,做部下,做員工配合別人的。四章放在為政篇,政治領袖的修養學問內,別具深意。

  • 孔子孝道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9-20 20:00:11

    #歡迎光臨臺灣吧 #動畫世界史
     
    一說到 #五四運動 你可能會想到
    #白話文運動 #德先生 #賽先生
    但其實 #打破家庭的制度
    追求個人自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許多知識分子像是 #傅斯年 #陳獨秀
    也紛紛抨擊傳統家庭制度
    將孝道視為垃圾 #好叛逆啊
    _
     
    但另一方面當時中國的國際局勢
    也讓知識分子們有著滿滿的 #亡國感 😟
    希望透過 #革命
    改變國家民族的問題
    追求自由的聲音愈來愈薄弱
     
    甚至出現 #革命優先於戀愛❣️
    「做愛無罪,戀愛去死🚫」這樣的想法
    #這樣我要怎麼教小孩💢💢💢
    _
     
    但是標榜著 #主義至上
    追求真理的 #中心思想
    真的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嗎?🤔
     
    #酒保堅持半糖主義 (這樣是不是不小心暴露年紀)
    #當一隻無知的豬真的比較開心嗎🐷
    #這集又有新角色🐣
    #動畫世界史中國篇 #完成一半啦
    _
     
    #2021 黑啤好粒曆
    陪你過一天,也陪你過一年
    不只可愛還有許多貼心小設計
    👉 https://lihi1.com/HFxm9
    _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王汎森,〈「煩悶」的本質是什麼──近代中國的私人領域與「主義」的崛起〉,收錄於氏著,《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臺北:聯經,2017),頁113-164。
    ▎王汎森,〈「主義時代」的來臨──中國近代思想史的一個關鍵發展〉,收錄於氏著,《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頁165-250。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十八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第2章第3節,〈學界的新舊衝突:浙江一師風潮〉,頁112-154。
    ▎呂芳上,〈從「救救孩子」到「救救老人」:「五四」百年來家庭制度的變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4(臺北,2019),頁197-217。
    ▎呂芳上,〈革命與戀愛——一九二0年代中國知識分子情愛問題的抉擇與討論〉,收錄於氏著,《民國史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冊上,頁396-435。
    ▎趙妍杰,〈為了人生幸福:五四時期家庭革命的個體訴求〉,《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58:1(武漢,2019),頁128-141。
    ▎柯惠鈴,〈五四後中國「家庭」變遷的思考──從施存統的「非孝」 談起〉,收錄於黃克武主編,《重估傳統‧再造文明:知識分子與五四新文化運動》,臺北,秀威資訊,2019,頁325-357。
    ▎楊華麗,〈「五四」新文化思潮中的《非孝》事件考論〉,《中國現代文學論叢》,13:2(南京,2018),頁116-129。
    ▎馬楠,〈「道學學生」一變而為「新青年」?——「五四」時期單不庵門生施存統的精神世界與《非孝》的製造〉,《思想與文化》,2016年第1期(上海,2016),頁208-230。
    ▎林明德,〈「三一運動」與「五四運動」的關連〉,收錄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冊22(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頁441-457。


    🎼 版權音樂:
    Hidden Agenda
    Fun in a Bottle
    Flighty Theme
    Scheming Weasel faster
    Circus Tent
    Simple Music to Frighten Small Children By
    Laconic Granny
    Monkeys Spinning Monkeys
    Cartoon Pizzicato
    Bumbly March
    Run Amok
    Comic Hero
    Comedic Juggernaut
    The Builder
    _

    🍺 想了解 #臺灣吧 多一點點
    訂閱YouTube頻道,新片不漏追| https://lihi.cc/0SEYv
    瞧瞧Facebook,會有YT沒有的貼文和影片|https://lihi1.com/KUtvp
    追蹤Instagram,限動看個夠|https://lihi1.com/OD9Bb

    🍺 想了解 #黑啤 多一點點
    Facebook 很可愛|https://www.facebook.com/beeru.official/
    Instagram 必追|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同時也是 YouTubear|https://lihi1.com/gXg6U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 孔子孝道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1-15 20:28:36

    曾蔭權刑滿於馬麗醫院出獄,帶公務員思維。北京為救孟晚舟,不惜追求人質外交,重審加拿大公民謝倫伯格走私毒品案,改判死刑,全球排華風浪蠢蠢欲動。羅致光中年論,當大家120歲 ,60歲剛是中年。林鄭自得習近平祝福,對香港市民更傲慢無禮,包括港共建制派的癈柴。林鄭認為,提高申領長者綜援至65歲乃反影現實,非不近人情,非節省公帑。談己亥豬年風水佈局。為政談孝,領袖秘訣。(完整文字版將會在節目後上載至易經講堂網頁)
    #長者綜援 #羅致光 #香港儲備 #孟晚舟 #三權合作 #貿易戰
    ==========
    如若你喜歡「易經講堂」節目,覺得內容有益世道人心,希望你能繼續收看、讚好、「訂閱及推介」易經講堂YouTube頻道,集腋可以成裘,謝謝支持與鼓勵。

    易經講堂有限公司
    香港上環郵政局郵政信箱33249號

    I Ching Consultancy Limited
    Sheung Wan Post Office P.O. Box 33249, 1/F West Exchange Tower, 322-324 Des Voeux Road Central, Sheung Wan, Hong Kong

    網頁 Website: https://wmwong730.wordpress.com/gift
    電郵 Gmail: IChingConsultancyLtd
    ==========
    Wong Wai Man 2019年1月15日 星期二下午5:00pm

    夏鼎基當年告誡香港那班華籍政務官,當麻煩沒有找你的時候,不要主動的去找麻煩。

    林鄭月娥將老人綜援,申請門檻,由六十歲拉高到六十五歲,她說:我也六十多歲,每日仍工作十多小時。有關做法是反映社會現實,沒有其他目的,亦不是為慳錢或不近人情。

    那班未滿六十五歲的老人,要改領成人綜援,較舊制每月少領一千元左右,受影響人數約萬五人。

    #林鄭違反香港核心價值

    《論語》說:
    「禮之用,和為貴。」

    禮,是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是社會的秩序。禮是做什麼的?在社會上起一個中和的作用。

    人與人之間,總有偏差;事與事之間,總有矛盾:階級與階級之間,總有不同的角度。中和這些矛盾,調整這個偏差,就靠禮,一個核心價值,法律只是禮的輔助。

    禮,是香港的核心價值。

    林鄭這個提高老人綜援門檻的政策,違反了香港的核心價值。

    #林鄭眼中沒有弱勢族群

    香港整體沒有因此而得益;受影響的弱勢老人,要執多少紙皮來追回那千元差額?背後的精神,更是惡劣,「鰥寡孤獨癈疾者,皆有所養。」這是為政的總目標。

    林鄭以自己為例,證明她眼中沒有弱勢社群。

    林鄭自從得到習近平的信任和祝福,對香港市民愈是傲慢無禮,包括那班港共建制派的癈柴。

    #林鄭侮辱建制議員

    林鄭大巴掌摑在民建聯、工聯會的議員臉上。你們只是舉手機器,你們連支持什麼議案都不清楚。法案通過後,又想在電視鏡頭前攞攞彩,騙騙老人家扮質詢!

    對林鄭來說,這些建制議員不值得尊重,侮辱了你們,你們仍要舉手支持她的政策。

    這些人,沒有獨立人格,不需尊重。

    但亦反映了今日立法會,監察政府,審議法案工作的現實情況。

    #林鄭視老人為社會負累

    香港的老人政策是什麼?

    當政府視老人為社會的負累,家庭上孝道就難以建立。

    《論語》二十篇,第二篇《為政》講述領袖之道。

    春秋亂世,人人重視的是權力的鬥爭,社會秩序混亂,文化衰敗。孔子面對這種時代,認為為政,做一個政治領袖,權力是沒有用的,唯有用內心的德性而已。

    因為,孔子認為,凡事沒有偶然的,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

    #論語問孝談為政

    《為政》篇共二十四章,其中有四章,通過四個背景不同的人物問孝。

    首先,是孟懿子問孝。

    他向孔子問孝,孔子只告訴他:
    「無違。」

    跟著,孟懿子的兒子,孟武伯,又向孔子問孝,孔子答他:
    「父母唯其疾之憂。」

    父親是權臣,兒子是公子。父親目前有生殺大權,兒子將來會執掌權力,這是政治。

    對權臣,孔子只有「無違」兩字。

    在家對父母,做到無違,是了不起的孝子;對國家,做到無違,是了不起的大臣。

    有權力的人,對天下要負起公道責任,視天下人為父母,不要違反人心,這才是真孝,是大臣的風度,是真正的領袖。

    兒子,是世家公子,不識民間疾苦,對於孝,只要如對自己子女生病的心情,對待父母便是了。

    這就是為政的道理。執掌權力的,要知道民間疾苦,知道基層生活的艱難,如父母瞭解子女健康一樣。世家公子將來從政,執掌權力,必須記住這個道理。

    跟著孔門兩位高弟,子游和子夏,又分別問孝。

    孔子答子游: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至於犬馬,皆能有養,
    不敬,何以別乎?」

    孔子點出,光是養,沒有敬,不是真孝,孝不是形式,不等於養狗馬。

    孔子答子夏:
    「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孔子點出,態度最難。

    敬,是內心的;態度,是外在的。

    四章說孝,在為政篇,領袖學問上,兩章由上而下,兩章由下而上,用一個「孝」字貫通。說的是孝,也是做人長官,行使權力上的考慮;做人下屬,配合工作的基礎。

    這便是為政的學問。

    林鄭到六十歲仍自驕於讀書好,中學名列前茅,又考上香港大學,但她為政,沒有掌握孔門精神,欺負弱勢老人,有違於香港人心,核心價值,驕矜自負,不是香港父母官。

    2019年1月15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 孔子孝道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11-13 20:09:33

    港珠澳大橋通車,東涌淪陷。香港在大躍進!林鄭政府高舉三面紅旗,新聞、創作、言論自由,一夜消失,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開放城市的身份,正式落幕。「解放軍駐港部隊」,離營到郊野公園做義工,港府事前完全不知情。「填海一定沒有錯,造地一定賺錢」,三十八名經濟學者,聯名支持林鄭填海。
    #東涌淪陷 #明日大嶼 #廿三條 #外國記者會 #香港儲備 #FCC
    ==========
    如若你喜歡「易經講堂」節目,覺得內容有益世道人心,希望你能繼續收看、讚好、「訂閱及推介」易經講堂YouTube頻道,集腋可以成裘,謝謝支持與鼓勵。

    易經講堂有限公司
    香港上環郵政局郵政信箱33249號

    I Ching Consultancy Limited
    Sheung Wan Post Office P.O. Box 33249, 1/F West Exchange Tower, 322-324 Des Voeux Road Central, Sheung Wan, Hong Kong

    網頁 Website: https://wmwong730.wordpress.com/gift
    電郵 Gmail: IChingConsultancyLtd
    ==========
    Wong Wai Man 2018年11月13日星期二下午5:00
    港珠澳大橋通車,東涌淪陷。

    香港在大躍進!

    林鄭政府高舉三面紅旗。

    除了港珠澳,今年還有高鐵香港段通車,和萬億大嶼填海造地計劃。

    六十年前,1958年,戊戌年,毛澤東高舉三面紅旗,近代史上悲慘的一頁開始,導致大陸餓死四千萬人。

    中國人以天干地支紀時,十個天干,配合十二個地支,陽干配陽支,陰干配陰支,所以共有六十個組合,人稱「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一個循環,1958年是戊戌年,今年也是戊戌年,再上一個戊戌年,已是1898年,著名的「戊戌維新」,光緒圖強,變法失敗,六君子斬殺於菜市口。

    六十年一甲子,是一個循環,像我們現在習慣的七日一個星期,逢星期二我會做「易經講堂」節目。

    林鄭政府在今年有無數大動作,她用的字眼是「紅線」,她為香港訂定了無數紅線。

    新聞、言論、創作自由,一夜間消失。

    《金融時報》的編輯馬凱,香港FCC的第一副主席,因為主持過嘉賓陳浩天的午餐會,被政府取消香港的工作簽證,他以旅客身份來港被拒,港府要他絕足香港。

    流亡作家馬建的新書,用了《中國夢》作名字,演講場地一波三折。

    流亡藝術家巴丟草的畫展被取消。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開放城市的身份,正式落幕。

    與此同時,西環中聯辦,可以無視《駐軍法》隨便調派「解放軍駐港部隊」,離營到郊野公園做義工,港府事前可以完全不知情。

    解放軍可以去郊野公園,就可以入大學,電視台,或你工作的編輯部和你家做義工,你是否應該報警,警方又是否受理?

    香港人對這事反應不大,香港遠離戰事太多年,我們都在和平法治的環境長大。

    我們馴服如羔羊。

    很多人都說,是因為幾千年的儒家思想影響,要我們「愚忠愚孝」,奴性入骨入血,所以接受不幸,任由強人擺佈,受權威指揮。

    孔子做大事業,一生寂寞,知音是五百年後,漢武帝時期的司馬遷。《史記》說他功業:
    刪詩書,定禮樂,繫易辭,著春秋。

    他的《春秋》:
    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一字史筆,令有權勢的亂臣賊子懼。

    只見他不畏權勢,那裡出現過「愚孝愚忠」?

    至於孟子,更將孔門理念具體化。

    他說:
    責難於君為之恭,
    陳善閉邪為之敬,
    吾君不能為之賊。

    一生的政治信念,是「民貴君輕」。

    《孟子七篇》那裡記載「愚忠愚孝」的想法?

    奴性基因,罪名一直歸咎儒家君臣父子之說。因為「階級鮮明,強調絕對服從云」。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語出顏淵篇。

    一般人怎樣誤會這句說話我不知道,一直以來,我的理解是這樣的:

    第一個字是名詞,第二個字是動詞。

    君,領導人,要做回一個領導人,做好他的本份和責任,有他的道德要求。

    這個前提成立,在下邊的人,臣,才會做好他的角色和工作。

    這個邏輯次序不能弄錯,主導責任在執掌權力的一方。

    政府施政,令到人人安居樂業,民眾有責任交稅守法。

    這就是君君臣臣。

    如果政府貪污腐化,大白象工程官商勾結,利益輸送,惡法欺凌,議會不公……

    民眾自然不願交稅,利用各式方法避稅逃稅;惡法遍佈,法院不公,民眾自然有法不依,公民抗命。

    因為君不君,自然臣不臣。

    君不君是因,臣不臣是果。

    不能倒果為因,因為責任在上位者,在權力者,在手扼公權力的人。

    政府怪責臣不臣的時候,先要檢討自己是否君不君?社會動盪,是由君——象徵擁有權力的領導人製造出來的。

    這句說話,絕對沒有任何「愚忠」的含意。

    至於「父父子子」道理也是一樣。

    父親要做好父親的角色,背負起父親的責任,子女自然會盡其孝道。

    但當父不父的時候,結果便是子不子了。

    孔孟學說,不斷強調,責任在上面一方,《春秋》才會:
    「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

    幾千年來,儒家的政治哲學,是建立在倫常文化的基礎上,責任是由上,影響到下面的。

    儒家對「君」,領導人有要求,對知識份子,「士」,也有要求。

    曾子曾參臨死前,對門人弟子,一口氣說了五段說話,第五段作為總結。他說: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曾子死前最後一番話:
    讀書人,知識份子,是有其時代責任的。他對他的門人弟子說,是對他們有這樣的期盼。

    首先要弘。弘是大,弘大。胸襟大,氣度大,眼光大。不是躲在大學,安安全全,騙兩餐飯,搞人事,倚權勢,終日想住賺多些錢這些。

    然後是毅。毅是剛毅,決斷,對事情有睇法,對黑白有標準,有一套獨立的見解。

    將眼光和見解,加上決心,果斷。就是弘毅。

    一個士,讀書人,知識份子,要養成弘和毅。這兩個基本條件。

    因為要為社會,群眾挑起很重的責任,擔子很重,歷史的道路很遠。

    因為一個受過教育的人,仁,就是他的責任。

    這個責任,挑到什麼時候呢?一直到死為止,走這樣遠的路,必須養成偉大的胸襟,要有弘毅的精神。

    這是曾子死前的自述,也是他對弟子的反覆叮嚀。

    對於林鄭的大躍進,萬億填海造地,香港的知識份子是這樣反應的。

    三十八名經濟學者,聯名支持林鄭的做法。雖然沒有具體數字,政府亦未公佈細節,但他們傾力支持,因為:「填海一定沒有錯,造地一定賺錢」。

    奴性之因不在儒家,在聰明人身上。

    讀多了書,知道靠攏權力有好處,六十年前大陸的知識份子也支持老毛的三面紅旗,只是他們沒有好結果。

    2018年11月13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