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子宮頸癌化療副作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子宮頸癌化療副作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子宮頸癌化療副作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子宮頸癌化療副作用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初初媽媽 ChochoMama,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癌症⋯聽到都可怕😣 之前看到嘅資料:醫院管理局2016年統計數據顯示,有多於三萬人癌症發病!而且有上升的趨勢⋯ 我家族史有乳癌、子宮頸癌,你們要知道癌症嘅成因唔可以直接防避!除咗遺傳因素,不良生活習慣、化學物質、輻射、病毒等都有機會引致癌症病發⋯🥺 對於高危嘅一群,既然防避唔到,只能針對性地提...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VOGUE Taiw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世上最辛苦的職業,沒有之一。 跟大部分的在職媽媽一樣,米娜(潘怡伶)下班後「工作」才真正開始,第二個老闆正是 8 個月大的兒子鹿卡。 // 媽媽,不再擁有自己 一旦當了媽媽之後,過去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都因孩子有很大的改變,其中面臨最大改變就是「失去自我」,從懷孕那刻起,生活上的所有決定都遷就著...

子宮頸癌化療副作用 在 初初媽媽 ChochoMama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1 03:54:37

#癌症⋯聽到都可怕😣 之前看到嘅資料:醫院管理局2016年統計數據顯示,有多於三萬人癌症發病!而且有上升的趨勢⋯ 我家族史有乳癌、子宮頸癌,你們要知道癌症嘅成因唔可以直接防避!除咗遺傳因素,不良生活習慣、化學物質、輻射、病毒等都有機會引致癌症病發⋯ 對於高危嘅一群,既然防避唔到,只能針對性地提升自身...

  • 子宮頸癌化療副作用 在 初初媽媽 ChochoMam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0-08 09:10:33
    有 50 人按讚

    #癌症⋯聽到都可怕😣

    之前看到嘅資料:醫院管理局2016年統計數據顯示,有多於三萬人癌症發病!而且有上升的趨勢⋯
    我家族史有乳癌、子宮頸癌,你們要知道癌症嘅成因唔可以直接防避!除咗遺傳因素,不良生活習慣、化學物質、輻射、病毒等都有機會引致癌症病發⋯🥺

    對於高危嘅一群,既然防避唔到,只能針對性地提升自身免疫系統!抑制異細胞生長!✨

    聽好多人講過 #野生靈芝 珍貴藥用價值,對於對抗頑症效果非常顯著,為癌症病者帶來希望💪🏻�呢款 #盈活雲芝 100%純天然野生雲芝提取精華製成,研究結果已證實👉🏻服用野生雲芝能幫助病者増加存活機會!原因野生雲芝有助 #阻止異細胞過度生長,增強免疫力!而且活性成分較高,蘊含豐富PSP及PSK多醣,易於為人體吸收,服用量遠比其他同類產品為低,又可舒緩化療、電療副作用,減輕療程不適!減低復發機會💪🏻💪🏻

    給你們參考下👉🏻純野生盈活雲芝
    http://bit.ly/2MwRfgE

    維特健靈 Vita Green #維特健靈 #Vitagreen #盈活雲芝 #100純野生 #香港製造 #癌症希望 #舒緩化療電療副作用 #增強免疫力

  • 子宮頸癌化療副作用 在 一個平凡醫學生的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4-09 17:37:12
    有 99 人按讚


    又有人要準備被block😂

    直線抽擊偽科學系列 《素人父母教你如何做自私的人》《麻疹或會重臨大地》

    有網友分享以素人父母自居的page反疫苗的文章,文科生睇完不禁倒抽一口涼氣,竟然有那麼多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深信這些沒有任何證據的偽科學文章。文科生決定寫一篇疫苗科普文章

    ————背景資料———
    疫苗(vaccine)
    疫苗其實是科學家發明的一種極低風險、極高回報的提升人類免疫力的藥物。簡單來說、所謂的疫苗其實是已被閹割的病毒或細菌,透過注射或口服形式「像徵式」與人類的免疫系統會面,讓免疫系統記住這個病毒或細菌的樣貌從而製造抗體(antibodies)。當日後重遇這些病毒或細菌時免疫系統可以立即「吹雞」,將這些致病源打死,令他們無法感染我們。

    群體免疫力(herd immunity)
    Herd immunity其實是指當一個社區有足夠的人接種疫苗後,因為大家的免疫力都已經得到提升,令到有機會感染致病源的人減至一個非常低的境界時,致病源就無法導致社區爆發。舉個簡單例子,當年的天花病(small pox)非常具傳染性,一傳十 十傳百、以幾何級數感染人類、年中殺死不少人,但當科學家研發牛痘疫苗再替市民接種後。今時今日天花已成歷史,為人類史上第一個被杜絕的傳染病。
    *但要做到herd immunity, 必須要確保在社區內要有足夠的市民接種才能做到,
    ———————————————————-
    最近政府推出低收入家庭免費注射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vaccine),這原本是惠及市民的政策卻被素人父母說成危害百姓、藥廠賺大錢的陰謀論。

    有趣的是這種崇尚自然療法的素人父母永遠不會引用一些經過嚴謹醫學實證的研究報告,例如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刺針(Lancet)、英國醫學期刊(BMJ)、cochrane institute的Meta analysis/systematic review等等具權威性而且經得起統計學考驗的期刑。他們只會以個人經驗、朋友經驗(你甚至不會知道這些朋友其實有否曾經存在過)去推介一些純天然的「治療」或產品,而這些產品又somehow在他們的page有售。

    這些素人意見其實同以前當你燒傷時長輩會叫你用豉油、俾蚊咬用口水塗、仆親之後向傷口用口吹下就會不痛一樣,無根無據。

    遺憾的是這些素人父母可以繼續散播錯誤的訊息而又不需要負責。跟醫生不同的是,醫生如果提供沒有科學實證的意見的話是會被醫委會調查甚至會有紀律處分。

    好,回到素人父母的反疫苗論述。他們引用日本全民接種HPV疫苗後,有律師替63名聲稱因接種疫苗後出現不同的副作用的女士控告政府去引申「接種疫苗=會癱」的結論。

    首先,大家需要明白causation同correlation的分別,A與B有關並不等於A會導致B。有人聲稱接種疫苗後有副作用之後控告政府並不等於接種疫苗後會有副作用,而就算有副作用都不等於會癱。這種二次元的「接種疫苗=癱」的理論同進行性行為有機會感染HIV,感染HIV有機會惡化成愛滋病,愛滋病有機會感染肺炎死亡,之後引申結論「進行性行為會死」的邏輯是一樣。

    需知道醫學上任何的介入治療(intervention)都伴著著風險,疫苗亦不例外。疫苗雖然是被閹割的細菌/病毒,但亦有可能會導致少量副作用,例如發燒、接種位置紅腫疼痛、流感疫苗或會非常罕有地導致免疫反應的神經系統發炎(吉巴氏綜合症Gullain Barrer Syndrome - GBS)等等。所有疫苗都是衡量過風險和得益(risk and benefit)再經過嚴謹的醫學研究(注1),醫生才會向病人建議接種。

    HPV疫苗的好處
    1. 減低因HPV感染而導致的子宮頸癌病變(注2)
    - 研究發現HPV16 &18 導致約70%的子宮頸癌
    - 在2012年全球有53萬人患上子宮頸癌,27萬人因子宮頸癌死亡。
    2. 減少或避免病人子宮頸癌治療的經歷包括但不限於化療、電療、抽血、手術、疼痛以及各項治療伴隨的短暫性及/或永久性副作用
    3. 減少或避免公立醫院腫瘤科及/或相關專科的醫療開支,根據文獻每位子宮頸癌病人治療開支大約為港幣42萬元(加拿大數據:注3)
    ————————
    當人類生活在一個互動的社會時,任何人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影響其他人。你絕對可以話你有權不接種任何疫苗(假如你自己一家人在荒島居住的話)。但當你不單止自己不接種疫苗,更去呼籲大家不去接種疫苗時,便有可能影響到Herd immunity的形成,令到一些幾近滅絕的傳染病重臨大地。美國和歐洲已經開始陸續出現麻疹(measles)的個案,需知道麻疹不單止極具傳染性,更伴隨著很多嚴重併發症的風險,例如肺炎(pneumonia)(5%)、腦炎(encephalitis)(0.1%),嚴重可以影響腦部發展、智力、抽筋(convulsion)甚至死亡(每1000個受感染的小孩約有1-2個會死亡)。(注4)

    但素人父母不會告訴你這些能夠靠疫苗杜絕的傳染病,他們只會跟你說「如果真係咁有用,你地全部都打疫苗,我個仔女就唔會受到感染啦」。這實在是一個教育下一代何謂「自私自利」的完美教材,疫苗有風險喎,你地打疫苗承擔個風險咪得囉。當社會所有人都有這種「我唔想承受風險」的心態的話,Herd immunity就不會存在。

    美其名說要純天然用自然療法,說穿了只不過是坐享別人承擔風險去接種疫苗帶來的得益的free rider, 不用把自己包裝得那麼清高。你以為唔打疫苗之後去食下素人父母專頁有售的純天然蜜糖類的產品就不會有痳疹?其實係因為社會其他人打了疫苗所形成的herd immunity保護了無打疫苗的人而已。

    #小孩是無辜的
    #freerider裝清高
    #說穿了其實是賣蜜糖賣cream做生意
    素人父母的自然育兒法
    磨菇媽媽育兒手冊 Mushroomama Handbook

    一個平凡醫學生的日常。
    佢會唔會block完你之後block我


    1. Centre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Vaccine Safet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dc.gov/vaccinesafety/index.html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and cervical cancer, retrieved from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80/en/

    3. C. Pendrit et al. Costs of cervical cancer treatment: population-based estimates from Ontario,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835018/

    4. Centre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omplicatioon of Measles, retrieved frtom https://www.cdc.gov/measles/about/complications.html

    Reference photo
    https://www.health.harvard.edu/…/why-public-schools-should-…

  • 子宮頸癌化療副作用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08-19 13:36:46
    有 70 人按讚


    【楊校長鼓勵:臺灣生技醫療頂尖要有信心】

    科技不僅帶來創新,更是引領產業潮流的重要關鍵,第十四屆有庠科技獎頒獎邀請臺大校長楊泮池以「臺灣生技發展環境與精準醫學現況」發表專題演講,強調臺灣在全球醫療產業中的先進發展歷程及競爭優勢。

    近年國際生技醫療都對臺灣刮目相看。臺灣生技醫療在全球佔有一定地位,美國總統歐巴馬曾提出的「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計畫,臺灣更是出類拔萃。這是依據個人基因與病理特徵、症狀、用藥副作用等,給予最精準的個人化治療方式,幾項國人好發的重大癌症,包括肝癌、肺癌、子宮頸癌等,都可透過此方式對症治療,其結果也在國際上大放異彩,證明臺灣擁有頂尖人才,能在世界舞台掌握一手好牌。

    楊校長指出,治療不僅只化療一途,例如螺旋幽門桿菌引發之癌症,可藉由抗生素治療達到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見精準醫療對治療疾病的貢獻。另一個案例是,媽媽罹患肺癌,結果三個不抽菸的女兒卻出現腫瘤,反倒是那抽菸的兒子沒有症狀,由此可知基因檢測的重要,若只有化療恐無法了解罹癌的主因。

    臺灣健保制度領先許多先進國家,獲得很多大數據,現在很多藥廠都來臺灣求取資料,楊校長希望未來生技產業有更好的發展,建議政府從法規制度與體制上鬆綁,並延續優質的行政制度,使生物醫療人員更有施展的空間,並且鼓勵更多優秀人才,給予他們支持與肯定,讓臺灣生物醫學這副好牌能在國際舞臺上,打出亮眼好成績。

    「有庠科技獎」為財團法人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主辦,今年邁入第十四屆,今年持續聚焦在「奈米科技」、「資通訊科技」、「光電科技」、「生技醫藥」與「綠色科技」等五大新興科技領域,以因應當前科研趨勢,期待激發更多創新動能,累計頒發獎金超過新臺幣1.2億元,成果卓著。

  • 子宮頸癌化療副作用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5-30 19:15:01

    世上最辛苦的職業,沒有之一。
    跟大部分的在職媽媽一樣,米娜(潘怡伶)下班後「工作」才真正開始,第二個老闆正是 8 個月大的兒子鹿卡。

    // 媽媽,不再擁有自己
    一旦當了媽媽之後,過去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都因孩子有很大的改變,其中面臨最大改變就是「失去自我」,從懷孕那刻起,生活上的所有決定都遷就著孩子。隨著寶寶成長穩定,米娜內心那股想完成使命的聲音開始在召喚她,她決定聽從自己回到工作崗位,繼續經營年輕乳癌病友社團「花漾女孩 GOGOGO」,透過社群的力量,幫助年輕病友及家屬度過對抗疾病的人生黑暗期。

    // 意外,總是突然插隊
    時間倒轉到 2012 年,米娜跟交往十年的老公決定一起邁向人生下一階段,沒想到新婚三個月,意外先插隊了,在某天洗澡的時候摸到胸部有個腫塊。經過醫生檢查評估,確診乳癌一期。當下醫生立刻安排開刀,在辦理住院手續的過程,要選哪種病房、會住幾天、花費多少,在還沒盤點資源就必須做出如此重大的決定,當下真的很徬徨。誰都沒料到一張 20 年期繳清的保單,還有機會派上用場,這份家人在米娜小時候保的癌症險,讓米娜有足夠的資源做最好的治療選擇。

    // 未知,所有恐懼源頭
    米娜總共做了 12 次化療、17 次標靶治療、 3 年抗荷爾蒙治療,為了不讓自己沈浸在負面情緒裡,米娜在治療之餘不斷蒐集資料,意識到自己更認識治療而減少焦慮,也發現當時很少有公開分享的治療經驗,於是決定把自己的過程記錄下來,這是米娜創立年輕乳癌病友社團的起點。如今社團已累積了三千名社員,除了年輕病友之外,也有專業醫護人員,成員在社團裡討論各種疾病治療的疑難雜症,像是:化療的副作用、營養品怎麼補充、在哪裡買假髮、乳房重建的建議、術後內衣的選擇等等。

    // 啟程,做好周全準備
    人生就像一趟旅程,每個媽媽都期待自己的孩子可以熱血上路,旅途過程總有意外,米娜知道自己無法隨時陪在兒子鹿卡身邊,能做的是透過保險規劃給他最完善的保障,讓他無後顧之憂地盡情探索人生,去想去的地方、看想看的美景。米娜分享讓她轉念的一段話:「如果人生是一本書?你想把它寫成怎樣的書?」因為這句話,讓米娜走向乳癌預防治療的宣導之路,米娜希望自己這本書,鹿卡在閱讀之後,能夠相信自己,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跟媽媽一樣,勇敢堅持下去!

    特別感謝:#南山人壽 #美力無限加

    【 其他熱門主題】
    讓喜歡的事變生活!Good Job! ► http://smarturl.it/r7si6s
    芭蕾舞者們的血淚史 ► http://smarturl.it/uhot5l
    唐綺陽12星座深入剖析 ► http://smarturl.it/in8eqp
    美容編輯正芳隨你問 ► http://smarturl.it/zf5840
    口音、服裝專家拆解經典電影 ► http://smarturl.it/zcbgmf
    ---------------------------------------------------------------
    【追蹤 VOGUE TAIWAN】
    ★訂閱VOGUE TAIWAN Youtube:http://smarturl.it/xbtuuy
    ★VOGUE TAIWAN 官網:http://www.vogue.com.tw/live/
    ★VOGUE TAIWAN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VogueTW/
    ★VOGUE TAIWAN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voguetaiwan/
    ★VOGUE TAIWAN LINE:https://reurl.cc/V66qNn
    ★美人會不會 FB社團:http://hyperurl.co/rgfitl



    ▷ Make sure you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and hit the notification bell, so you don’t miss any of my new videos → http://smarturl.it/xbtuuy
    --------------------------------------------
    ※關於時尚,VOGUE說了算!自從1892年第一本VOGUE在美國出版以來,至今已有122年的歷史,始終被時尚專業人士所推崇,因此榮譽為Fashion Bible時尚聖經。
    --------------------------------------------
    ※台灣VOGUE隸屬Condé Nast Interculture Group,相關國外影片皆由國外授權提供給台灣使用,台灣VOGUE秉持服務網友,讓更多中文語系觀眾可以看到國際影片跟中文字幕,所以在此頻道分享給大家,如果喜歡我們的頻道,請訂閱我們,我們將會持續努力帶來更多優質內容。

  • 子宮頸癌化療副作用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9-04 17:32:00

    #乳癌 是婦女族群最常發生的癌症,根據衛福部106年公布的十大死因報告,乳癌死亡人數增加最多,達201人。WHO也統計,全球乳癌新增速度非常快,平均每20秒全球就有1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2012年有167萬名婦女為乳癌新增病患,佔當年全球所有癌症的1/4;在台灣,乳癌是婦女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死亡率排名第四位。早安健康邀請張容蓉醫師,為我們解答對乳癌的疑惑!

    1.為何會得乳癌?危險因子有哪些?
    遺傳,帶有BRCA1、BRCA2及女性荷爾蒙(初經較早、停經較晚、沒有生育及哺乳)

    2.降低乳癌機率方式有哪些?
    肥胖,停經後女性荷爾蒙的來源就是脂肪,若肥胖脂肪多,造成乳癌機率會變高。

    3.怎麼早一點發現乳癌?
    建議靠儀器的檢查。

    4.定期篩檢有什麼檢查?
    國健局推廣45~60歲做乳房攝影檢查(偵測率較高),可偵測到不正常鈣化點。年輕女性則建議做超音波檢查。

    5.幾歲檢查比較好?多久一次?
    乳房攝影,國健局補助在45~69歲,兩年一次且免費。
    乳房超音波,可檢出腫瘤,偵測較大病灶,一年一次。
    建議35歲以上開始做篩檢,45歲後可以交互檢測。

    6.需要做基因檢測嗎?
    可以做,且可以幫助自己了解什麼疾病風險較高。

    7.如何面對乳癌?
    乳房雖對女性重要,但對生命維持沒有那麼必要,只要躁期治療,效果都還不錯。

    8.乳癌一定要切除乳房嗎?
    除非已經太嚴重無法切除,才會建議先做化療。

    9.切除乳房之外的方法?
    第一步通常是手術,再來依序是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及荷爾蒙治療。

    10.乳癌術前需要注意什麼?
    沒有特別需要注意的,不必因為發現乳癌而去補什麼東西,只需維持正常生活。

    11.術後需注意什麼?
    等待傷口癒合。因為手術本身會做淋巴結去除,可能還會發生淋巴水腫,可能需做復健,只要有做復健,後遺症都會很少。

    12.飲食部分需注意什麼?
    高碳水化合物、高熱量食物,會刺激人體產生類胰島素因子,不要攝取太多比較好。

    13.隆乳手術會增加乳癌機率嗎?
    不會,不論是做自體脂肪移植、果凍矽膠、鹽水袋植入,都是做在乳房後方肌肉,將乳房墊高,因此不會影響健康及後續追蹤。

    【相關影音】

    防乳癌一定要割乳房?醫師:這些方法超簡單且更有效【健康連線/劉博仁醫師】
    https://youtu.be/cyohYYhQfpU

    化、放療患者補充這1樣營養品,緩解癌症副作用
    https://youtu.be/jXsh4EnU4pU

    防腸癌乳癌,秀珍菇美味更提升免疫力
    https://youtu.be/OvL1EptydkU

    【相關文章】

    癌細胞愛吃糖!醫師:做4件事促進代謝就是在防癌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941

    更年期後機率激增!喝咖啡+1招防子宮頸癌、卵巢癌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000

    蘋果連皮吃有效防肝、腸、乳癌!這樣洗最安全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382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