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子宮頸息肉切除會痛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子宮頸息肉切除會痛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子宮頸息肉切除會痛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子宮頸息肉切除會痛嗎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502的網紅康康醫師超音波共筆,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子宮肌瘤大哉問🔎🔎🔎 每個星期五都會去支援健檢中心的婦科檢查,包括了子宮頸抹片和婦科超音波。 會定期追蹤超音波的又有大部分是之前發現有子宮肌瘤,想來看是否有長大。 關於肌瘤的疑問實在是太多... 不過礙於肌瘤是婦產科醫師的好朋友? (我們的病人數都是靠它撐起來的???) 決定來跟大家好好...

  • 子宮頸息肉切除會痛嗎 在 康康醫師超音波共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12 15:58:39
    有 92 人按讚

    🔎🔎🔎子宮肌瘤大哉問🔎🔎🔎

    每個星期五都會去支援健檢中心的婦科檢查,包括了子宮頸抹片和婦科超音波。

    會定期追蹤超音波的又有大部分是之前發現有子宮肌瘤,想來看是否有長大。

    關於肌瘤的疑問實在是太多...
    不過礙於肌瘤是婦產科醫師的好朋友? (我們的病人數都是靠它撐起來的???)
    決定來跟大家好好地介紹它一下~~

    ---
    #如何發現肌瘤?

    醫學上常用的影像學工具,包含了以下幾種:
    🔎超音波/X光/電腦斷層/核磁共振

    最常發現肌瘤的方式,是透過 #超音波 看到的。

    女生們會來門診檢查超音波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了: 月經不規則、月經量不正常🩸、經痛💊、非經期的出血......

    ✔️很多是在做超音波時意外發現,跟原本來看診的原因可能並不相關。

    ✔️一部分的人是覺得肚子越來越大,不知道是真的變胖?或是肚子裡面長東西,想來做檢查的。

    ✔️一部分的人是別科轉診,因為在別科檢查時照了腹部或是骨盆腔的X光意外發現骨盆腔裡有鈣化的一團東西,想來看看是甚麼。

    ✔️或是別科做了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的影像學檢查,意外發現子宮裡有長東西,來看看是不是肌瘤的。

    大家有注意到,這短短的文字裡充滿了"意外"嗎?

    在這裡要告訴大家的是,肌瘤發生率太高了!每3-4個女生就會有一個人有肌瘤,很多人根本沒有相關症狀所以之前都沒有發現。
    所以當你被診斷有子宮肌瘤的時候,先不要太緊張😱😱😱!
    請先冷靜下來,仔細聽聽妳的醫生正要告訴你的事情。

    ---
    #哪種影像學檢查最準?

    在這個版上,當然要說是 #超音波 啦! (誤🤣)

    大家可能普遍認為,電腦斷層或是核磁共振應該是最精密的影像學檢查了! 所以肌瘤是不是也要用這些檢查才能看到?

    不好意思,我們的肌瘤因為太普遍了,所以比較廉價一點...

    🔎🔎🔎用超音波其實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
    不用大材小用浪費醫療資源~~

    ✏️除非,你的婦產科醫師認為你的肌瘤長得很奇怪,或是長大的速度太快了!想要排除其他惡性的問題,有可能會需要電腦斷層或是核磁共振的檢查。

    但是必須要說,用核磁共振來判斷是否為良性的肌瘤或是惡性的骨肉瘤,並沒有那麼的準確!可能還是得經過開刀這一途,把肌瘤切下來送給病理科,才有辦法做最正確的判斷!

    ✏️那要做陰道超音波還是腹部超音波呢?

    這就回歸到了,是否有性經驗這點。
    如果有性經驗,我們還是會建議做陰道超音波,能清楚的看到肌瘤的邊界以及相對子宮內膜的位置。

    不過,當我們碰到20-30公分的肌瘤😲(沒錯!就是有這麼大的肌瘤!),陰道超音波的範圍可能無法看到邊界,這時候還是會搭配腹部超音波來看肌瘤最遠到甚麼地方。

    ---
    #子宮肌瘤有幾種?

    斯斯有三種,肌瘤有好幾種...依據它們長的位置,隨便列列就有七種...

    每種肌瘤會造成的症狀也都不太一樣(大部分是沒有症狀...),如果是有造成症狀的肌瘤需要手術處理,也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那這樣超音波可以區分嗎?
    基本上是可以的喔!(當然有些長在子宮外面的肌瘤,像是漿膜下肌瘤/根蒂性肌瘤/韌帶內肌瘤這三種,光用超音波比較難區分,可能要手術當下才能判斷了)

    (照片為手繪肌瘤分類圖,請參照編號與相對位置)

    1. 肌肉層肌瘤 (Intramural type)

    最常見的種類就是長在子宮肌肉層裡面的這種,占了約6-7成。

    🔎超音波底下的長相,通常就是在子宮裡面長了一顆顆圓圓的像是貢丸(大家等等吃不下晚餐別怪我...),大至蘋果🍎小至土豆🥜(到底為什麼要用食物來比喻哩...)。

    ✏️症狀:
    不會造成經痛 (會造成經痛的通常是肌腺症/肌腺瘤);如果有壓迫到子宮內膜,可能會造成經血量偏多。
    另外因為宰相肚裡能撐船,女性同胞們的肚子裡也能裝像是西瓜一樣的肌瘤;體積過大的肌瘤就會造成一些對於膀胱或是腸子的壓迫,影響排尿或是排便。

    /
    2. 漿膜下肌瘤 (Subserosal type)

    子宮的外面有一層漿膜包圍 (也就是腹膜)。這類型的肌瘤主要是往外長,會凸出子宮表面的。

    🔎超音波底下看,會覺得有一大部分在正常子宮結構之外。另外因為不受到子宮肌肉的限制,可以長到非常大!!

    ✏️症狀:
    通常不會有症狀,如果太大的話也是以壓迫的症狀為主。

    /
    3. 黏膜下肌瘤 (Submucosal type)

    長在子宮內膜附近,會壓迫到子宮內膜的肌瘤。

    🔎超音波下會看到肌瘤和子宮內膜靠得非常近! 甚至整個都壓在子宮內膜上面。

    ✏️症狀:
    容易影響到經血量🩸,有可能經血量非常多甚至到貧血的狀態。

    ✏️處理:
    現在流行的處理方式,便是以子宮鏡來切除黏膜下肌瘤。不過哪種/多大的黏膜下肌瘤適合用這種方法開刀,建議至門診做詳細的諮詢喔!

    /
    4. 根蒂性肌瘤 (Pedunculated type)

    這就是看起來和原本的子宮沒甚麼相干的肌瘤,只有一個細細的根來連接肌瘤和子宮。

    🔎超音波下看起來,這類型的肌瘤會是一顆完整個圓形,長在子宮的旁邊,不會影響到子宮原本的形狀。

    ✏️症狀:
    通常不會有症狀,如果太大的話也是以壓迫的症狀為主。

    /
    5. 黏膜下根蒂性肌瘤 (Submucosal pedunculated type)

    這是結合3和4特性的肌瘤,主要也是往子宮內膜長,幾乎全部都突出在子宮腔內。

    🔎超音波下看來,會在內膜上看到一顆圓圓的東西,有可能是肌瘤,也有可能是大顆的息肉。

    ✏️症狀和處理方式,就如同第三點提到的部分-->經血量過多 / 子宮鏡

    /
    6. 韌帶內肌瘤 (Intraligamental type)

    到底是長在甚麼韌帶? 肩膀的韌帶還是膝蓋的韌帶??
    各位~子宮兩旁也是有韌帶的,固定子宮在骨盆腔內的位置。

    🔎這類肌瘤長在子宮的外面,所以超音波下看起來和第二種、第四種可能難以區分。

    ✏️症狀:
    也不會壓迫到子宮腔,基本上是沒甚麼症狀,也不會影響月經。
    但是如果它也長得非常非常大,一樣有可能造成壓迫的症狀。

    /
    7. 子宮頸肌瘤 (Cervical myoma)

    子宮附近的每個地方都可以長肌瘤,怎麼可以少了子宮頸呢??

    🔎這類的肌瘤就是長在"子宮頸",超音波會覺得和子宮頸的位置有點難分辨,或是造成子宮頸變得很大。

    ✏️症狀:
    婦科部分倒是還好,產科懷孕的人們遇到子宮頸肌瘤,最怕的就是擋到胎頭無法自然產~
    因此如果懷孕的人們遇到有子宮頸肌瘤的狀況,通常三十週之後還會再追蹤肌瘤和寶寶頭👶的相對位置,來判斷能不能自然產。

    ---

    #超音波可分辨良性或惡性的肌瘤嗎?

    用核磁共振都無法很好的判斷了,所以必須和遺憾的告訴大家,沒有辦法完全分辨!

    只能說,有一些型態的肌瘤是我們會去特別"關照"的,像是 #形狀特別 (通常肌瘤有明顯的膜包圍起來,影像下看起來比較完整)、 #長大速度快 (會建議持續追蹤,如果半年從兩公分變成十幾公分就會強烈懷疑)。

    另外 #過大的肌瘤 有可能中間會壞死 (就像是貢丸內餡裝了碎肉或是起士),內心的軟爛組織通常是因為血流不足所造成,也會比較需要注意。

    ---

    關於肌瘤可能還有一百個問題想問...
    但就饒了我先到這兒吧~~~🙏🙏🙏

    大概是近期內數一數二多字的文了

    趕在周末前發一發,免得周末帶小孩又要消失惹...

    #子宮肌瘤
    #婦科超音波
    #健康檢查

  • 子宮頸息肉切除會痛嗎 在 雞皮 GP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4-15 23:38:27
    有 6,601 人按讚

    [ #愛自己從抹片開始 ]

    文長,內容是我與婦癌的經過。

    在32歲生日來臨前,我想好好地交代自己31歲以前的完整。

    這段時間發生了很多事,學習讓自己休養以及重新調整步調。今晚聊聊這些事,希望擔心我的、以及還在等待我修片的客戶們知道我的真實情況,更希望讓大家感受到「抹片」的重要性!
    *看似稀鬆平常的小事,都有可能是救回生命的警訊。

    2020是個很特別的一年,才剛過沒幾天,就接到了婦產科診所打來的一通電話,而且是由醫生親自轉接:「妳的抹片報告異常,是比較少見的項目,快要過年了,我直接幫妳轉診大醫院,不要拖。」

    還記得這天剛好是團隊攝影師的生日,才剛訂了晚餐餐廳不久,這通電話讓我瞬間腦中一片空白,四肢末端輕微發軟,滿心想著是不是該取消晚餐呢?但又告訴自己,應該沒什麼事吧,因為我是個很不喜歡更改約會的人,「總是不想讓別人失望」,於是先把不安的心情放一邊,立刻鎮定殺去診所。

    醫生說:抹片編號是15,報告異常,傾向腫瘤細胞。聽到這裡當然是有點緊張,但醫生說至少比直接就是癌症來得好,總之要先去做切片檢查。

    幾天後轉到醫院,醫生說:「放心拉,沒這麼倒霉,妳還這麼年輕。」接著立刻安排切片日期。
    項目是「子宮鏡手術」,這是需要全身麻醉的,醫生一次性幫我做了三處檢查:切片,子宮內膜刮除,息肉切除。

    因為醫生都說這是小手術,我就超樂天的覺得切完就可以馬上工作了!直到麻醉諮詢以及術後護士都很小心地提醒諸多細節,例如飲食要小心、不能提重物、暫時都不能坐機車等等⋯我有點緊張起來,心想小手術居然還要注意這麼多事項呀~
    隔天依然跑展場以及忙其他事物,連續三天都覺得易累易喘,才撥電話諮詢了前陣子也有做過類似手術的好友,馬 上 被 她 大 罵 :太不懂得照顧自己了!
    她形容子宮手術就像是吸管破了一個洞,沒有縫合的狀況下就是要靠休息以及食療,坦白說跟小產差不多意思,應該要做小月子照顧,而我居然沒有謹慎地讓身體休息⋯
    於是我開始放慢工作步調,盡量保養身體。

    -聊聊我做抹片的契機-

    其實一直以來下體時常發炎,但因為工作修片久坐,隨便都是10小時以上,加上拍照時又容易因為外景流汗濕悶,認為發炎只是常態。直到偶爾會莫名的出血才再度看診。醫生說出血有很多種狀況,大概分了四個種類:荷爾蒙不穩定,經期與排卵,有長息肉,再來是我還沒做過抹片。

    用刪除法,息肉出血很少見,抹片還沒做、所以先做抹片再說,沒想到,一次就中了。

    -切片報告出爐-

    那天很煎熬因為在醫院等了四小時(很不熟悉醫療系統,不知道可以網路看叫號進度),還跟榮格討論說拿完報告後是不是可以去吃炸雞慶祝一下,但他的臉總是比我還凝重,結果他是對的,因為我一進去醫生就宣佈:「報告結果是子宮頸腺癌,非常少見,我三十年只遇過10個不到。腺癌的發展速度非常快,要盡快做下一次手術,有狀況的話就是切除子宮。」

    我 終 於 哭 了。

    因為癌症的事實讓我終於把意識放回到我的身體。

    回溯整件事情的經過,無論是正常地吃完那頓晚餐,或是搞不清楚自己其實是開了刀需要休息,甚至在等待報告的十幾天之中,我都盡量很有活力的讓大家覺得「不用擔心我」。

    這一切就是第二型人格(九型人格)最大的特質:1.在乎他人勝過自己。 2.心中根本沒有自己 3.自然地抑制「自私」的念頭。

    所以當醫生說這是小手術時,我會告訴自己:專業的醫生都說是小事了,如果我還感到累或是休息,就是我的錯。

    這種念頭是有個基礎的邏輯在運作
    就是「活在別人的眼光之中。」
    因此「更容易在內心鞭策自己,加強轉速。」

    當我問過許多人,他們都說:就算是小手術,自己的身體當然能顧就顧啊!誰管別人怎樣說啊!

    透過這些不同,
    我才漸漸地明白自己有多麽的『不愛自己』。

    拿到報告已經是晚上,因此腦袋一片混亂,隔天一早,明明是該準備到攝影棚工作,但我卻坐在床上呆滯、淚流不止,榮格說我是崩潰了,我不清楚。
    但我的確只要稍微一不留神,眼淚就滑下來,那天工作我盡全力維持自己運作,除了拍攝的當下一樣可以很投入去感受新人的互動與引導,但當相機一放下,我必須用盡意志力克制自己莫名的憂鬱,我想,那一天我更加深刻理解了「千萬不要叫憂鬱症的人不要憂鬱,因為那從來不是他要不要的問題。」人生第一次在工作時面癱,一直在空檔時躲起來⋯怕嚇到工作人員們⋯但最後謝謝那天新人的努力合作投入,順利地完成了工作!謝謝大家!

    接著,
    出現一些很玄的狀況,逼我正視自己身體。

    例如隔天,我的眼睛開始出現閃光。看了眼科卻說沒事?
    我的朋友說:妳的身體比妳想像中的聰明,在叫妳要休息。

    再來是第二次手術的前兩天,在一場聊天之中,對方看著我說:最近有一位友人與我分享了子宮切除的經歷...
    就是這麼巧的話題!直擊我的心臟。
    接著我也與她分享這段時間的經歷,再換她交換了親身腦部開刀的經歷...

    她說:
    妳絕對要相信這是上天給妳『最好的禮物』。
    子宮的癌症對應的就是『愛自己』這件事,代表妳一直沒有愛自己,這是身體給妳的一次機會。

    其實,是第二次。

    18歲那一年我的胸部突然摸到6cm大的腫瘤,是常見的良性腫瘤纖維囊腫,當時醫生就說:「妳到底有多不在乎自己身體?我沒有見過腫瘤放到這麼大才被發現的。」
    發現的那天,是因為我改變了洗澡的手勢,由下方往上滑移時“撞”到巨大的硬塊,才發現的。
    那一年,是我第一次全身麻醉,今年連續兩次。開刀床上很冷,但第三次的時候我已經對開刀房熟門熟路(?)知道必須調節呼吸才不會冷到掉淚。

    是的,
    我清楚地感受到了,我的身體已經給我第二次機會了,我若還不能懂『愛自己』,我將會永遠失去她。

    -子宮頸腺癌-

    有些人可能會抱持著子宮頸癌很常見,存活率很高這種心態看待,那可能是沒有主動去了解腺癌特性。腺癌的機率不到百分之五,網路資訊也不多,大多查到的資料都是“不易發現”or“發現時第三期已致死,因發展快速快”。

    並且所有醫生都說:「腺癌總是埋藏在更深處,不易發現。」

    當然我真的非常非常的幸運,發現時是原位。在子宮頸的位置,目前已切除,但子宮深處呢?

    第二次手術是『圓錐狀手術』,是將子宮頸切除一公分的手術(總共有三公分可切)
    目前病兆已切除,但不代表沒事,我必須與癌共存,潛藏的恐懼是:因這件事讓我看見了生命的界線。

    -醫生的看法-

    幫我開刀的醫生說腺癌是自體性,可能藏在更深處,病理科特地與他開了餐會討論我這個案例,病理科認為子宮直接切除比較安全。但我的醫生認為這麼年輕,先靠三個月追蹤一次即可。

    另一位給我很大鼓勵的女醫生說,妳非常的幸運,妳就開開心心的過生活,不要有心理壓力,身體免疫力自然就會好。我很尊敬她,因為她都是在治療重症病患。

    當初幫我抹片的診所醫生說,病理科會這麼建議是因為,切下來的部位是一個圈,檢驗的方式是任取其中四個基準點檢查,若癌細胞剛好在他切的點以外,就會檢查不到。

    -愛與感謝-

    當我一開始經歷時
    親人對我說:「拜託請妳活的自私一點吧!」「很心疼妳還這麼堅強幹嘛?」

    當我開始休養,覺得自己很廢時
    友人對我說:「妳也已經辛苦夠久了!」

    當我覺得有點放空過度時
    友人對我說:「別忘了,先掏空才能再裝滿唷!」

    當我對病情茫然無助時
    醫療相關的新人說:「很心疼妳正在經歷這些事。」並不斷的簡訊鼓勵我,以及主動幫我查詢國外的報告資料。

    當我看完診回家時
    收到醫護人員私訊說:「我是今天的護理師...一直有在看妳動態,原來是因為這件事...」然後給我好多鼓勵...那晚睡前我埋在枕頭裡喜極而泣,由衷感謝自己可以因為做這份工作而被認識與被愛。

    當我術後逐漸恢復又開始無法真正自私時
    好姐妹說:「小雞,我希望妳是癌症,把自己當作癌症病患,好好照顧自己。」

    也謝謝總是陪在我身邊,能夠與我一起悲傷的榮格。

    最後
    謝謝所有還在等待我修片的客戶,以及為了讓我提早開刀,3月份願意延期的新人們......我真的很幸運,擁有這麼貼心的你們,總覺得我的工作,都是靠緣分堆疊出來的。

    我一定會好好的調適自己,讓自己健健康康,重新回到全心熱情投入工作的那個GP!

    -愛自己-

    2月底,開刀後我給自己兩個月的休息時間。
    3月份,整個月都在家讓媽媽調養了一個月。
    4月份,我開始調整自己的生活,動手整理環境,放手接觸新的學習。

    在生日即將到來的這週

    此刻,我在寧靜遼闊的花東海岸,沈澱這段時間經歷的一切心境轉折,在生日前夕,終於打了這篇長長的文章。

    -抹片-

    #最最最重要的抹片
    所有女性,一定要定期做抹片檢查。

    隨便問一下身邊的女性你就會知道,做過抹片的比例有多低!並且會有非常多理由例如:我怕內診,我怕痛,我沒時間,我怕花錢,我只是發炎而已,我沒性行為不需要。

    以上,都不是理由。

    擔心內診可以找女性醫生的診所
    怕痛的我可以跟妳說真的沒什麼感覺
    沒時間的別忘了過程只需要6分鐘
    並且隨便一家婦產科診所都可以做抹片
    30歲以上是免費
    30歲以下至少一兩年主動做一次保護自己
    發炎往往都可能是一種病兆!
    沒有性行為罹癌的也都有案例

    大家千萬不要再替自己找理由了!

    如果每個人都能提醒身邊的女性
    每個人都願意主動去做抹片
    即早發現的機會就能擴大

    #更重要的是 #自費 施打 #子宮頸疫苗
    26歲以下防護力超高,性行為之前施打效果更好。
    年紀超過,以及像我這樣患病都還是可以打,因為病毒的種類非常多種,以及還是可以加強基本防護力。

    更好的推廣是
    『 #男女都打 #根除子宮頸癌 』

    (抹片跟子宮頸疫苗細節太多,感覺該另外打一篇了)

    -分享-

    這是我的個人分享,希望大家可以分享給身邊的女性朋友們,大家一起學習真正「愛自己」。

    我的病情與疫情期間發生在同一時期,無論是生病或是這場疫情,都是提醒我們:好好的正視自己。

    #你有多久沒有正視自己
    #你了解自己嗎

    ———————————————

    補(一)
    #已經做過抹片的人也不要以為沒事了

    文章被關注速度太快,讓我好想多補充資訊!

    女性的生理週期是很複雜的,並且每位醫師在檢驗時的手勢、刷到的位置都有可能有些許的不同,上網也可以看到不少例子是抹片了第三次才發現已經第幾期的遺憾⋯

    (註:抹片也不能太過密集,刷掉的細胞在生成之前再次被刷到的話,報告即有可能都顯示為正常。已患病的我們三個月一次似乎是最高密集度!)

    補(二)
    子宮頸疫苗有分成 #二價 #四價 #九價
    皆需分三次數施打,共三劑。

    施打前請認真閱讀HPV專欄:
    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1799#list21

    強烈建議不知道要送女性什麼禮物的人
    直接送她施打 #子宮頸疫苗 ,謝謝。💕

    剛好分三次打
    情人節+生日+聖誕節🎁👍🏻

    其實我在25歲那一年就有子宮頸疫苗的意識,並呼籲姐妹們去打,但當時我怕打完疫苗後的肌肉痠痛會影響密集的拍攝工作,於是拿工作給自己一個超大的藉口⋯⋯直到今年確診。

    也的確這幾年身心勞累,免疫力降低,身體有點偏向 #易發炎體質,這些也都是警訊。

    媽媽說我註定走這一遭,才有機會讓一直拚命的自己停下腳步。

    她還說如果我還有用處,是個有用的人,老天自會留我。

    🤗 我應該還蠻有用的 請留我 🤗

    補(三)
    很多留言說最近我的動態不再是工作而是滿滿的生活,就有察覺到不對勁😂會這麼說的人一定很瞭解我沒錯👍🏻
    粉絲團這裡大多是發攝影作品,所以這陣子我都躲去ig了,我會努力多分享生活裡的美好💕

    https://www.instagram.com/gp_0416

  • 子宮頸息肉切除會痛嗎 在 我每天都吃綜合維他命,那你呢?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06-03 22:11:29
    有 20 人按讚

    【維生素B2是任何疾病的罪魁禍首】

    1.身體長期、嚴重缺乏維生素B2是導致癌症、腫瘤的根本原因。
    2.各種消化道潰瘍、出血、腫塊、息肉、肌瘤、肝硬化也都是因
      為缺乏維生素B2引起的。
    3.痔瘡也是因為缺乏維生素B2引起的。
    4.女性的宮頸糜爛也是因為缺乏維生素B2引起的。
    5.通常所說的“上火”就是維生素B2短期、急劇缺乏症。
    6.及時、足量補充維生素B2,這些症狀都會減輕直到痊癒。

     維生素B2是人體必需的一種營養物質,它是形成人體組織、器官表面的必需的一種物質,維生素B2在人體內無法儲存,但人體每天又需要,所以必須每天從食物中補充,食物中以動物肝、腎、心等維生素B2的含量較高(這也說明了B2的重要性),其次是奶及其製品,禽蛋類、豆類及其製品、穀類,一般蔬菜也含有少量的維生素B2。植物當中維生素B2主要存在于穀物的皮、殼當中,在糧食加工過程中大部分都流失了。

     因此現代人的飲食結構導致了人體無法從食物中獲取足夠的維生素B2,所以大多數人都處於缺乏維生素B2的狀態。輕微缺乏維生素B2人體不會有任何感覺,但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出現明顯的症狀,首先,在人體最薄弱的地方,通常是消化道的首尾兩端,即口腔或肛門的局部,出現充血、腫脹,隨後皮膚或粘膜出現潰瘍,然後開始出血,這即是口腔潰瘍和痔瘡。如果長期缺乏維生素B2,那麼人體其它部位也會出現同樣的症狀。

     為什麼缺乏維生素B2會出現充血、腫脹呢?主要原因在於血管,構成血管壁的細胞離不開維生素B2,當缺乏維生素B2時,血管壁(主要是毛細血管,管壁本身就很薄)開始變薄,在血壓的作用下,血管開始向外凸起,當局部的血管都開始鼓起時,就形成了腫塊,最後血管開始裂開出血,如果發生在腦部,你猜到了嗎?對,這就是腦溢血。為什麼缺乏維生素B2會出現潰瘍呢?同樣的道理,構成人體皮膚和粘膜的細胞也需要維生素B2,當B2缺乏時,人體無法產生出足夠的皮膚和粘膜細胞,去頂替已經代謝掉的細胞,缺口就產
    生了,患處的皮膚或粘膜就像雪被融化了一樣,由一個小點發展成一個創面,這就是潰瘍,發生在食道,就是食道潰瘍,發生在胃裡,就是胃潰瘍,發生在腸道,就是腸道潰瘍,發生在女性的子宮頸,就是宮頸糜爛。潰瘍面如果長時間不能癒合,就會被細菌感染,產生炎症,單純使用消炎藥,只能暫時控制細菌的繁殖,並不能使潰瘍癒合。

     充血、腫脹長期、持續發展下去就會凸出組織、器官的表面,形成腫瘤,腫瘤發展到最後階段,表面糜爛,反復感染、化膿,內部細胞瘋狂增生,這就是癌症。所以說,癌症是人體長期、嚴重缺乏維生素B2,各種組織、器官功能即將衰竭,總崩潰即將發生的徵兆 。這也就合理解釋了為什麼把癌變部位完全切除了,仍然避免不了
    癌症的擴散和復發,不是癌細胞擴散了,而是組織和器官相繼陷入崩潰了。知道了病因,治療就簡單多了,及時、足量補充維生素B2 ,紅腫就會消退,潰瘍面就會癒合,腫瘤會縮小甚至消失,癌症會停止惡化,逐漸好轉。維生素B2這個藥極其便宜,一元一粒,一瓶100片,再窮的人也吃得起。

     藥瓶上標注的【適應症】為:用於預防和治療維生素B2缺乏症,如口角炎、唇乾裂、舌炎、陰囊炎、結膜炎、脂溢性皮炎等。很顯然,這些只是缺乏維生素B2的初期症狀,現代醫學沒有對這個問題深入研究下去:既然缺乏維生素B2能導致口唇、牙齦、舌的潰瘍,那麼消化道內其它地方的潰瘍就與B2沒有關係嗎?正是在這個問題上的淺嘗輒止,導致了現在癌症的氾濫。

     需服用維生素B2的用量,藥瓶上的【用法用量】:口腹,成人,一次1-2片,一日3次。實踐證明,當人體沒有明顯的症狀、用來預防時,這個用量也許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身體已經有了明顯的症狀,比如潰瘍、痔瘡、息肉、腫瘤,那麼這個用量是明顯不夠的,必須要一次4-6片,一日3-4次,才能看到明顯的效果。有些人
    就是因為用量不夠,覺得服用維生素B2沒有用,從而耽誤了病情。已經住院的病人,可以要求醫生在輸液中加入複合維生素B(裡面含有維生素B2),效果會更好。維生素B2對人體沒有任何副作用,過量的維生素B2會從尿液中直接排出體外,所以,不用擔心服用過量的問題。還有個問題也必須引起重視,維生素B2見光極易分解,從
    而導致失效,一瓶維生素B2如果開蓋後一個月還沒吃完,那麼剩下的藥片估計就都失效了,再服用時就會覺得沒用了,這時就需要重新購買,最好生產日期在半年以內的。

     在此,我也呼籲生產廠家,最好能在維生素B2的外面包裹一層糖衣,從而減少維生素B2見光失效的機會。通常所說的“上火”與維生素B2有什麼關係呢?辣椒、羊肉、白酒等熱性食物進入人體後,會擴張毛細血管,加速血液的流動,而這會加速維生素B2的消耗,就像人跑步時肯定要比走路消耗更多的氧氣一樣。維生素B2被快速消耗而又得不到補充,於是就會產生牙齦腫痛、肛門肌肉充血腫脹等上火症狀,只要馬上服用足量的維生素B2,這樣症狀會很快消失。當然,吃一些涼性的食物如西瓜等,能中和身體中的熱性,也有
    一定的效果,但最根本的因素還是維生素B2。

     “十人九痔”是一個民間俗語,是指痔瘡患者的發病率很高,其實也證明了缺乏維生素B2在人群中的普遍性。流行病學認為父母得了癌症,子女也易得癌症,所以癌症具有遺傳性,這其實是個錯誤的結論。真正的原因是,父母與子女在飲食結構上具有高度相似性,父母愛吃辣的,經常上火,處於缺乏維生素B2的狀態,那麼子女也必定愛吃辣的,也會缺乏維生素B2,即使子女以後與父母分開了,他(她)的飲食習慣也會保留下來,所以,與父母得相同的病就不足為奇了。

     為什麼常吃五穀雜糧的人不易得癌症呢?現在你應該明白了吧,其實是五穀雜糧中(主要在皮、殼上)所含的維生素B2起了作用,如果把皮和殼都去除了,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有些人常吃複合維生素,認為自己不會缺乏維生素 B2,實際上,複合維生素中所含的B2遠遠不能滿足人的日常需求,必須單獨補充維生素B2。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在於救人,健康的人是體會不到病人的痛苦的,如果你從這篇文章中得到了受益,請多多轉貼,讓更多的人看到,早日擺脫病魔的糾纏,則善莫大焉
    本文引用自太陽雨《主題:維生素B2是任何疾病的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