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嬰兒暴君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嬰兒暴君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嬰兒暴君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嬰兒暴君英文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來吧,一起來聊聊創傷】 《創傷的智慧》紀錄片播放的時間結束了,當初推薦文的分享人數,還有之後繼續向我詢問的人數,都讓我感到很振奮。在我這個小小的粉專裡,一篇小小的推薦文,得到了比我預期更多的迴響,我認為這是在告訴我,已經累積了一定的人數對「創傷」這件事感到好奇,甚至隱約感覺到它在我們生活當中的強...

  • 嬰兒暴君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14 09:12:43
    有 106 人按讚

    【來吧,一起來聊聊創傷】

    《創傷的智慧》紀錄片播放的時間結束了,當初推薦文的分享人數,還有之後繼續向我詢問的人數,都讓我感到很振奮。在我這個小小的粉專裡,一篇小小的推薦文,得到了比我預期更多的迴響,我認為這是在告訴我,已經累積了一定的人數對「創傷」這件事感到好奇,甚至隱約感覺到它在我們生活當中的強大影響力。

    在紀錄片的網站上,依然保存了活動期間的精彩對談,還有很多珍貴的資源讓大家可以更深入理解「創傷」的各種面向,感覺導演和專家們,是希望能透過紀錄片當作一個起頭,一次拓展整個社會對於「創傷」的理解,還有對話的深度和廣度。然而這些座談都是英文,同時美國社會在談論情緒與感受方面跟我們的經驗很不同,如果在這方面沒有經過一些文化上專業上的「翻譯」,有時就算是語言能力足夠,理解上和實行上還是會有一些隔閡。

    如果這一切只停留在這裡,那就太可惜了。

    我想起跟「創傷」這個詞彙相遇之前的漫長追尋。

    在年紀還很小的時候,我就強烈地感覺「我以後絕對不要變成跟我媽一樣的人」。甚至在高中的時候,還曾經跟同學互相約定,「如果以後你看到我有變成我媽的跡象,請你立刻過來打死我」。

    話講得很毒,其實反映出內心極大的恐懼,因為我的母親真的就是我外婆的樣子。

    我的母親長年有一個非常激怒我的習慣。當我在他面前跟他說明一些重要的事情的時候,他總是會在我說話的當中突然伸手,摸我臉上的痣或是耳垂或是任何其他「缺陷」,感嘆:「哎呀這個鼻子要是再挺一點就好了。」

    然後我就會因此抓狂,跟他大吵一架。

    大學畢業沒多久,有一回外公因為小中風在家裡跌倒,緊急送醫,大家都趕到醫院,由母親代表去聽主治醫師的報告。他消失了好一陣子,回來的時候第一個走向祖母,跟他轉告醫師的診斷。只見外婆盯著母親的臉,毫無表情的聽了一陣,然後突然伸手撥開正在講話的母親的瀏海:「你這頭髮很難看耶,是去哪一間理髮店弄的?」

    母親大爆炸的瞬間我忍不住笑出來,你看看你,但是一轉身心裡卻打了一個大寒顫。

    總是聽到人說,女兒以後會變成媽媽的樣子,居然被我親眼目睹了。如果這是真的,那媽媽的樣子很糟糕的人,一輩子不就毀了?我不相信這是一種預言,一定有人可以逃過這種詛咒,可是這樣的人在哪裡?他們又是怎麼找到走上不同道路的方法?

    有害怕成為自己母親的女兒,就會有害怕步上父親後塵的兒子,或是在自己身上重蹈任何家族覆轍的孩子。每個人都在跟一個看不見的敵人戰得灰頭土臉,弄不懂為什麼馴服不了自己,活不出自己更好的樣子,沒有辦法跟所愛的人更接近。

    我看著螢幕上每一個,受邀到講座上侃侃而談的講師,一來一往,大家在談笑之間分享自己多年來鑽研的成果和領悟,相互補上不同角度對「創傷」的理解和連結,一層一層教給我更多思考的方向。但是最珍貴的,是在這些專業的對話之間,大家不經意地透露出來的,屬於每個人自己的傷痛。

    丹尼爾・席格醫生,也許是大家最熟悉的講師,他所寫的《不是孩子不乖,是爸媽不懂》,還有《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系列,都曾是台灣很暢銷的教養書。他在《建立對跨世代創傷的敏感度和覺知》那場座談裡提到:「我家族裡就是有毒癮的歷史,常常在我的演講裡分享完我的故事之後,都會有人來跟我說:『我覺得你一定有吸毒!!』」他哈哈大笑,「我把這個當做對我至高的讚美。」

    Gabor Mate醫生在《關係是一面照出創傷的鏡子》座談會上自陳:「我跟我太太之間的問題是,我自己覺得是一隻醜青蛙,我坐在角落希望他來吻我,讓我可以變成王子;可是他不要啊,他覺得他沒事幹嘛要吻醜青蛙,他希望我直接就是一個王子向他走過來。」

    而在另一場關於《破裂的關係》的座談裡,Mate醫生朗讀了他母親當年,在Mate醫生才只有三週大時的育兒日記:「現在是清晨兩點,你已經哭了整整一個半小時,希望我餵你。但是我無法,因為我已經答應醫生,我必須按照時刻表給你吃東西。」讀到這裡他按耐不住內心的情緒,伸手搓揉自己的額頭。剛剛才分享自己的母親因為讀了當年的暢銷教養書,相信「嬰兒是暴君,我們不能讓他們控制我們」,所以在他哭泣的時候都會起身離開的依附關係創傷專家Diane Poole Heller博士,臉上露出非常凝重的表情。

    這些瞬間,有些讓我深吸一口氣,有些讓我會心一笑,有些讓我的眼淚毫無預警的就落下來,有些讓我必須把影片暫停,陷入沈思。

    這真是美夢成真的一刻啊。這些人每一個人都是勇敢的戰士,他們放膽伸手去觸摸自己的傷痛,找到了逃過詛咒的方法。而今他們聚集在一起,用他們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我們,身上遺留著創傷的痕跡並不可恥或悲慘,當我們找對方法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創傷轉化成個人的成長,讓我們更加成熟,更能夠給予和接受深刻的愛。

    「但是,我可沒說這是一件簡單的事。」Diane笑著警告大家。

    這樣的交換和對談裡,有一種非常迷人的力量。不單單是在創傷的這條路上,有人可以懂的感覺真好。對我而言,當越多人開始承認「我不喜歡被這樣對待」,我們才能夠建立起一個穩固的基礎,去探討「錯誤的教養」跟「教養風格不同」之間的差異,讓更多人可以很有自信地表達:「請不要這樣對待我/我的孩子,這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可以在這個時間點獲得這麼多寶貴的資源,讓我興起一股很強的動力,想要在這裡也營造出一個,讓大家可以試著談論創傷的空間。

    我還不是很確定會怎麼做,但是目前的想法是,我會分批把各個講座裡非常觸動我的部分節錄出來,跟大家分享我的理解,還有我自己的相關經驗。然後我也會像之前一樣,在文末貼上一個匿名的塗鴉牆,讓想說話但是有些顧忌的讀者,可以在裡面抒發感想。

    從這個現有的形式當作起點,我想試試看可以引起什麼樣的互動和變化。

    如果你對這個主題有興趣,或者是對互動的形式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可以在底下留言讓我知道嗎?並不是說如果有興趣的人數很少,我就不會寫了,我這個人天生任性,想做的事情就是會去做沒人可以阻止我(傑克握拳)。但是,確切知道有多少人在關注這個主題,會給我很大的鼓舞。所以,請大家無論長短,出個聲讓我聽見吧!

    PS. 閉關中拍不了什麼特別的照片,只好叫書籤們出來排排站會客。有個孩子的個性比較彆扭,也不讓我伸手幫忙,不過我相信他的本質是很美麗的XD

  • 嬰兒暴君英文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3-07 18:19:58
    有 170 人按讚


    舊聞回顧。
    有沒有發現賴清德的狡辯歪曲也好,教育部拔管的一路瞎扯也好,蔡英文的嘴砲也好,哪個不是被下面的這一條命中?
    =============
    喜淫辭而不周於法,好辯說而不求其用,濫於文麗而不顧其功者,可亡也。
    .
    .
    其實真要說的話,如果扣除後宮與繼承人相關的條目,剩下的部分幾乎全中了。

    (轉載)
    【韓非子】卷十五「亡徵」篇所述的48個亡國徵兆:

    一,凡人主之國小而家大,權輕而臣重者,可亡也。
    (國家政府機構弱小而私人利益集團強大,領袖權小而下屬權大)

    二,簡法禁而務謀慮,荒封內而恃交援者,可亡也。
    (輕視法制而好用計謀,內政荒廢而依賴外援)

    三,群臣為學,門子好辯,商賈外積,小民內困者,可亡也。
    (官員喜歡非主流的學問,子弟喜歡無用的辯論,商人把財富存到國外,百姓喜歡私下爭鬥)

    四,好宮室台榭陂池,事車服器玩,好罷露百姓,煎靡貨財者,可亡也。
    (喜歡各種高大華麗的建築物,喜歡奢侈的個人用度,喜歡讓百姓勞累窮困,再去揮霍其錢財的)

    五,用時日,事鬼神,信卜筮而好祭祀者,可亡也。
    (喜歡做事看良辰吉日,侍奉鬼神,相信占卜,喜歡祭祀)

    六,聽以爵不以眾言參驗,用一人為門戶者,可亡也。
    (不是參考判斷意見是否正確,而是根據地位的高低來聽取意見,最高領導只通過單一渠道與下面溝通)

    七,官職可以重求,爵祿可以貨得者,可亡也
    (國家官職可以通過權勢得到,政治地位可以憑藉錢財買到)

    八,緩心而無成,柔茹而寡斷,好惡無決而無所定立者,可亡也。
    (行事遲緩而沒有成果,軟弱膽小而缺乏決斷,不分善惡而沒有原則)

    九,饕貪而無厭,近利而好得者,可亡也。
    (貪心巨大而無法節制,追求私利而好占便宜)

    十,喜淫辭而不周於法,好辯說而不求其用,濫於文麗而不顧其功者,可亡也。
    (喜歡奇葩的言論而不維護法制,喜歡詭辯空談而不注重實用,文採過於華麗而不追求功效)

    十一,淺薄而易見,漏泄而無藏,不能周密而通群臣之語者,可亡也
    (淺薄而容易被人識破,泄露機密而不知道隱藏,不能周密行事而散布內部言論)

    十二,很剛而不和,愎諫而好勝,不顧社稷而輕為自信者,可亡也
    (領袖為人剛強而不隨和,厭惡納諫而自以為是,不顧國家情況而盲目自信)

    十三,恃交援而簡近鄰,怙強大之救而侮所迫之國者,可亡也
    (依仗盟國的支持而疏遠與鄰國的關係,自以為有強大的外援而侮辱接壤的國家)

    十四,羈旅僑士,重帑在外,上間謀計,下與民事者,可亡也
    (僑居的人士,把財產存在國外,卻能上參與國家規劃,下干預民眾事務)

    十五,民信其相,下不能其上,主愛信之而弗能廢者,可亡也。
    (百姓只服從相國,臣下不服從君上,君主又寵信相國而不將其廢除)

    十六,境內之傑不事,而求封外之士,不以功伐課試,而好以各問舉錯,羈旅起貴以陵故常者,可亡也。
    (不任用國內傑出的人才,而追求國外人才;不根據功績考核而是憑名望喜好提拔官員;將國外僑居人士的地位置於本國人之上)

    十七,輕其適正,庶子稱衡, 太子未定而主即世者,可亡也
    (輕視嫡子,而讓庶子與之並列;繼承人沒有正式確定而領袖就去世)

    十八,大心而無悔,國亂而自多,不料境內之資而易其鄰敵者,可亡也
    (自大輕狂而不知悔改,國家混亂還自我誇讚,不顧忌自己的實力而輕視鄰近的對手)

    十九,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 可亡也
    (國家弱小而不處在卑弱的位置,實力不夠而不忌憚強敵,無禮羞辱強大的鄰國,貪婪固執而不懂外交)

    二十,太子已置,而娶於強敵以為後妻,則太子危,如是,則群臣易慮者,可亡也
    (太子早已確立,可君主又娶強敵的女兒能為後妻,危及太子,進而導致群臣人心變動)

    二十一,怯懾而弱守,蚤見而心柔懦,知有謂可,斷而弗敢行者,可亡也。
    (膽小而不敢堅持己見,發現問題而沒有決心解決,知道什麼是正確的,決定後卻不敢去做)

    二十二,出君在外而國更置,質太子未反而君易子,如是則國摧;國摧者,可亡也
    (趁君主在外而另立新君,太子做人質後改立太子,如此國家分裂)

    二十三,挫辱大臣而狎其身,刑戮小民而逆其使,懷怒思恥而專習則賊生,賊生者,可亡也
    (侮辱大臣卻還繼續放在身邊任用,處罰小民後卻反常地提拔他,懷有憤怒和恥辱的這些人留在身邊會弒殺主君)

    二十四,大臣兩重,父兄眾強,內黨外援以爭事勢者,可亡也
    (大臣都有重權,存在多個勢力;內外勾結,形成派系,爭權奪利)

    二十五,婢妾之言聽,愛玩之智用,外內悲惋而數行不法者,可亡也
    (採納婢女侍妾的意見,聽從身邊弄臣的計謀,內外不滿而多行不義)

    二十六,簡侮大臣,無禮父兄,勞苦百姓,殺戮不辜者,可亡也
    (隨便侮辱大臣,無禮於父兄長輩,讓百姓勞苦,濫殺無辜)

    二十七,好以智矯法,時以行雜公,法禁變易,號令數下者,可亡也
    (喜歡以權術改變法制,時常因私事干擾公務,法令經常變更,號令眾多而不一致)

    二十八,無地固,城郭惡,無畜積,財物寡,無守戰之備而輕攻伐者,可亡也
    (沒有險要的地勢,沒有強大的國防,民間沒有積蓄,政府沒有財力,不做好準備就輕易發動戰爭)

    二十九,種類不壽,主數即世, 嬰兒為君,大臣專制,樹羈旅以為黨,數割地以待交者,可亡也
    (最高領導人連續去世,讓「嬰兒為君」,下屬專權,國外人士做親信黨羽,總是用割地來換取外部的援助)

    三十,太子尊顯,徒屬眾強,多大國之交,而威勢蚤具者,可亡也
    (太子的影響過大,支持者眾多,很多大國都與其關係密切,過早擁有威望和勢力)

    三十一,變褊而心急,輕疾而易動發,心悁忿而不訾前後者,可亡也
    (領導人性格偏激而暴躁,輕率而容易衝動,心情有憤懣而不瞻前顧後)

    三十二,主多怒而好用兵,簡本教而輕戰攻者,可亡也
    (領導人容易憤怒而喜歡發動戰爭,不重視生產又輕視軍事戰略)

    三十三,貴臣相妒,大臣隆盛,外藉敵國,內困百姓,以攻怨讎,而人主弗誅者,可亡也
    (有地位的人互相嫉妒,勢力強大;在外得到對手國家的支持,在內讓百姓勞苦困頓;因為私怨互相攻擊,而領導人無法懲罰)

    三十四,君不肖而側室賢,太子輕而庶子伉,官吏弱而人民桀,如此則國躁;國躁者,可亡也
    (君主無能而他的兄弟賢明,太子勢力小而庶子勢力大,官吏軟弱而百姓桀驁不馴,國家必定混亂)

    三十五,藏恕而弗發,懸罪而弗誅,使群臣陰贈而愈憂懼,而久未可知者,可亡也
    (君主懷恨卻不發作,有罪的人卻不加處罰,讓群臣私底下愈加害怕和不滿,久而久之無法預測自己的未來)

    三十六,出軍命將太重,邊地任守太尊,專制擅命,徑為而無所請者,可亡也
    (帶兵在外的將領權力太大,鎮守邊疆的官員地位太高,獨斷專行,任意行事而不向上報告)

    三十七,後妻淫亂, 主母畜穢,外內混通,男女無別,是謂兩主;兩主者,可亡也
    (妻子淫亂,太后通姦,內外混雜串通,男女沒有分別,形成兩個權力中心)

    三十八,後妻賤而婢妾貴, 太子卑而庶子尊,相室輕而典謁重,如此則內外乖;內外乖者,可亡也
    (輕賤正妻而抬高婢妾,太子地位低而庶子地位高,宰相權力小而傳達信息的官吏權力大,如此會導致內外乖戾)

    三十九,大臣甚貴,偏黨眾強,壅塞主斷而重擅國者,可亡也
    (大臣非常顯貴,黨羽人多勢眾,能阻止君主做決定而獨自控制國政)

    四十,私門之官用,馬府之世絀,可亡也
    (任用貴族豪門的家臣,排擠為國效力的功臣)

    四十一,鄉曲之善舉者,官職之勞廢,貴私行而賤公功者,可亡也
    (偏僻鄉村的人因善行得到提拔,在職官員的功勞卻被抹殺,重視私人德行而忽視公共成績)

    四十二,公家虛而大臣實, 正戶貧而寄寓富,耕戰之士困,末作之民利者,可亡也
    (政府沒錢而大人物有錢,常住居民貧困而外來戶富裕,從事實業的貧困而從事虛擬的富有)

    四十三,見大利而不趨,聞禍端而不備,淺薄於爭守之事,而務以仁義自飾者,可亡也
    (看到根本利益而不追求,發現禍亂的預兆而不加戒備;對政治軍事外交的理解異常淺薄,而用「仁義」來美化自己)

    四十四,不為人主之孝,而慕瓜夫之孝,不顧社稷之利,而聽主母之令,女子用國,刑餘用事者,可亡也。
    (不遵守君主的孝道,而仰慕普通人的孝道,不顧國家利益,而聽從母親的命令;女人專權,宦官參政)

    四十五,辭辯而不法,心智而無術,主多能而不以法度從事者,可亡也
    (擅長辯論卻不遵守法制,頭腦聰明卻沒有策略,君主多才多藝卻不能以法制來做事)

    四十六,親臣進而故人退,不 肖用事而賢良伏,無功貴而勞苦賤,如是則下怨;下怨者,可亡也
    (近臣得到提拔而功臣卻被排擠,無能的人得到重用而賢良的人卻被埋沒,無功的人地位高貴而勞苦的人地位低下,如此導致臣民充滿怨恨)

    四十七,父兄大臣祿秩過功,章服侵等,宮室供養大侈,而人主弗禁,則臣心無窮,臣心無窮者,可亡也
    (至親和大臣的待遇超過他們的功勞,用度超過規定的等級,宮室的供養過於奢侈,而君主不予制止,導致臣民的慾望得不到遏制)

    四十八,公胥公孫與民同門,暴慠其鄰者,可亡也
    (貴族官員的家屬和普通百姓住在一起,仗勢欺負鄰居)

    亡徵者,非曰必亡,言其可亡也。夫兩堯不能相王,兩桀不能相亡,亡王之機,必其治亂、其強弱相踦者也。木之折也必通蠹,牆之壞也必通隙。然木雖蠹,無疾風不折;牆雖隙,無大雨不壞。萬乘之主,有能服術行法以為亡徵之君風雨者,其兼天下不難矣。

    (所謂的「亡徵」並不是說國家有了就必定滅亡,而只是說國家可能有亡國的危險。
    若兩國之君都是像堯這樣的仁君令雙方同時強盛、或者都是像夏桀的暴君令兩國同時衰弱,都無法令其中一方消滅。必定是治亂興衰、產生一強一弱的局勢時,才會造成國家滅亡。
    木頭一定是被蟲蛀穿了才會折斷、牆壁必然是有穿透的縫隙時才會倒壞;然而木頭就算蛀朽,沒有強風也不會自己折斷,牆壁即使有了縫隙,沒有暴雨也不會就此崩壞。大國的主人如果善於御下、勵行法治,成為有亡徵之國的強大外患,則其國即不難兼併天下了。)

  • 嬰兒暴君英文 在 作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3-22 19:39:57
    有 101 人按讚


    諾貝爾獎牌的設計者古斯塔夫.維格蘭 (Gustav Vigeland)創作了不少成人與嬰兒的裸體雕塑,挪威奧斯陸有個以他命名的公園,陳設不少他的古怪作品。除了憤怒跥地的嬰兒外,最出名就是一男踢開四嬰的青銅像。

    為甚麼?遊人被它吸引的最大原因是他們不明所以。現實裡虐嬰簡直喪盡天良,但在符號與神話的世界裡卻是許可,例如時間神Cronos吞噬眾子,寓意了時間吞噬一切,直到宙斯剖開父腹救出眾兄弟,希臘神話才翻到新的一章。至於這個青銅像,最顯淺的理解為「男人成年,擺脫童稚」。

    青銅像名為「Mann jager fire genier」,挪威語可譯作「男子追逐四靈」,其實很難直譯。genier英文是genius,即是天才,但在詞源裡genius本意是守護神,古人相信每個人誕生 (gen-) 都會得到神靈守護終身,予人智慧與大能,久而久之受祝福者就稱為天才。

    另一個難譯的字是Jager,英文可譯chase by,但中文的「追逐」更為貼切。你有沒有想過追與逐是一對反義詞?追是我想接近,逐是我所遠趕,逐鹿者在追獵時其實同時趕走獵物,「追逐」正正彰顯了競爭的對立統一。

    所以,這尊青銅像象徵了成人與孩童、凡人與聖靈的追逐關係,踢走嬰兒既可以是自我的愚昧,也可以代表人的自立。在力量法則下,成人比嬰兒強,所以成人欺壓嬰兒是不德和不允,但由於不德與不允,力量法則修訂後變成了成人弱而嬰兒強──這裡要分外留意──意即成人服膺於嬰兒底下。而服膺,令嬰兒成為暴君,用噪音與可愛征服和奴役大人。

    「死開啦BB!」青銅像迷人處正在此。每個人都曾經是個BB,而人生恰恰是一段暴君失勢的歷史。

    我真是個天才,但這是我的天才,與守護神無關。

    作者

    ==========
    作者首本小說《地球另一端》現已接受網購,歡迎洽訂,亦請期待下一本《捉姦》面世。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