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t from @daybyday_cantopop using @RepostRegramApp - .
想親你。繼謝安琪的《再度》之後,麥浚龍推出the album 系列中下一首歌曲《想親你》;歌名浪漫,旋律和歌詞更是溫情。麥浚龍在採訪中說這是他「近年來最直白、最坦然」的一首作品,於我而...
Repost from @daybyday_cantopop using @RepostRegramApp - .
想親你。繼謝安琪的《再度》之後,麥浚龍推出the album 系列中下一首歌曲《想親你》;歌名浪漫,旋律和歌詞更是溫情。麥浚龍在採訪中說這是他「近年來最直白、最坦然」的一首作品,於我而言,在極盡的浪漫之中,不似《天台晚餐》生澀羞怯,也不像《借火》那樣頹敗而特立獨行,這首歌是麥浚龍作品裡難得一見的柔軟。
.
就歌曲本身而言,《想親你》可以說是整個系列中最專注於深情的一首歌。董折在年輕時邂逅浦銘心,《勇悍.17》多了一分年少輕狂;離婚以後遇到戴慈欣,《字典 與 聖經》添了一分較量和對前半段人生的釋懷。《想親你》太過於廣闊,因愛情這個宇宙無垠,卻又單純到除了愛情再無其他;音樂淌在二人對視之中,只餘有無盡的甜蜜。
.
周耀輝的歌詞以詩意和精巧的意向著稱,在這首歌中,周耀輝的詞太有實感了,但遣詞造句裡依然保留著他獨特的個人風格。開篇第二句,周耀輝以「什麼都變了,什麼都變了嫵媚」來形容二人談笑間偶然對視時生出的複雜情愫,或許是相戀已久的愛侶眼中默契、瞭然和熟透的愛意,或許是新人初初戀愛時羞澀的躲閃、湧動的激情,大概只有周耀輝能夠想到以「嫵媚」形容這種膠著卻不粘膩的靈動感覺。它太性感迷人,卻是會逃的,要兩個人一起伸手抓。
.
而在麥浚龍眼裡,想親你的想法伴隨著一種「喜悅、刺激,同時不安而忐忑」的感覺。在the album 的故事中,董折因工作被連扇耳光,經歷電影般戲劇一刻,重逢舊愛卻不能正式問候;在他被人打到滿面是血、渾身泥濘的時候,戴慈欣執著一把槍救下了董折。心跳仍是飛快,儘管洗了一把臉,他現在也並不好看,但是心底深處的這個念頭來得太過洶湧;他說「人生一場,本是籠內鳥」,人生已至中年,他再無青春的氣盛,徘徊於上一段失敗的婚姻同生計之間,他只覺狠狠被困;他說「我真的不想再活下去」,可是片刻之前,他在她身上尋到當初的勇悍,於是心動和愛再不可阻攔。他只好親她。
.
當最尾麥浚龍唱到「當我此刻吻著你」時,旋律纏綿了一陣,接著像停止呼吸一般減弱了。下一秒歌曲重播,由零星音符到溫柔男聲,又是一次濃情的循環。這一對詞曲組合同樣值得被津津樂道。周耀輝的詞太有個人特色,其通常合作的作曲亦擁有「小眾」或「獨特」的的標籤,周耀輝和伍樂城相比於他同其他作曲的合作來說亦並不算太多。在《想親你》之中,伍樂城似乎較平日裡更「出世」,而周耀輝多了一分「入世」;在彼此的出世與入世之中,成就了董折獨特而濃厚的深情。
.
其歌曲digital cover 上兩個男性對視的剪影也引發很多討論及浮想。繼浦銘心出軌寒玲之後,歌迷紛紛猜想難道董折也逃不過愛上同性的命運。麥浚龍在採訪中特地解釋了這一張歌曲封面:也許選用一對異性的image更能讓人明白(歌曲想表達的含義),但是「這個自我對照的《想親你》也很有它幻想的空間」;在這個人與人親密都變得困難的時刻,希望這首歌帶給人們窩心的感覺,也讓大家重新記起「錫自己」。
.
#想親你 主唱:#麥浚龍 作曲:#伍樂城 填詞:#周耀輝 編曲/監製:#伍樂城 @ RNLS 是日作者:#Lesley #年粵日 #年粤日推介過的麥浚龍 #廣東歌 #daybyday #cantonpop #daybydaycantonpop #哪個時勢能沒有歌 #感謝永遠有歌把心境道破
嫵媚造句 在 詩聲字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本篇留言,即可抽《華文新詩百年選.臺灣卷》第1輯(九歌,2019年1月出版):
(1)在留言處tag兩位好友
(2)用「因為風的緣故」造句,寫下你想說的話
※
洛夫〈因為風的緣故〉
昨日我沿著河岸
漫步到
蘆葦彎腰喝水的地方
順便請煙囪
在天空為我寫一封長長的信
潦是潦草了些
而我的心意
則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燭光
稍有曖昧之處
勢所難免
因為風的緣故
此信你能否看懂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
你務必在雛菊尚未全部凋零之前
趕快發怒,或者發笑
趕快從箱子裏找出我那件薄衫子
趕快對鏡梳你那又黑又柔的嫵媚
然後以整生的愛
點燃一盞燈
我是火
隨時可能熄滅
因為風的緣故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引自「說書」網站:
〈因為風的緣故〉創作於 1981 年,為洛夫獻給妻子陳瓊芳女士的情詩。這首膾炙人口的作品,背後原是個有趣而溫馨的故事。瓊芳師母見許多詩人都會寫詩向愛人表露心意,也要求洛夫為她寫一首詩,否則就不幫他張羅生日聚會。一晚,洛夫老師左思右想之際,恰巧遇上停電,他點起了蠟燭的微光,卻被一陣風吹熄,四下一片黑暗,靈感卻在此刻發光,創作出「我是火/隨時可能熄滅/因為風的緣故」這樣的名句,這首詩也成為情詩中不朽的篇章。
#借來的光 朗讀,Instagram:the_borrowed_light
#陳宛詩 手寫
*洛夫(1928-2018)
原名莫運端,後改莫洛夫,筆名洛夫、野叟,1928 年生於湖南衡陽,1949 年入伍來臺,1954 年在高雄左營與張默、瘂弦籌組「創世紀詩社」,發行詩刊,任總編輯多年。臺灣戰後的超現實主義旗手。退休後移民加拿大。2016年夏天,返台定居,於今年3年19日逝世。
出版詩集《時間之傷》等三十七部,散文集《一朵午荷》等七部,評論集《詩人之鏡》等五部,譯著《雨果傳》等八部,並獲多項重要的文藝獎項,不贅述。名作《石室之死亡》廣受詩壇重視,四十多年來評論不輟。1999年,詩集《魔歌》被評選為台灣文學經典之一;2001年三千行長詩《漂木》出版,同年被評選為台灣當代十大詩人之一,名列首位。
*5/25公布抽獎結果
*支持鼓勵出版社,請至 九歌文學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