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開大餅的戶外婚禮
過了兩天,活動魂已經可以完成這份成報
只差照片這部分
請大家不要吝嗇把你拍的照片影片傳給我們好嗎🥺
一張也好🥺🥺🥺
這是第一次自己的相簿這麼空 心好慌
不像大家的婚禮文都在感謝誰誰誰
也不像大家都說辦婚禮很累不想再來第二次
我覺得我全程都處在極度興奮的狀態
不是因為神經病把自己...
#凱開大餅的戶外婚禮
過了兩天,活動魂已經可以完成這份成報
只差照片這部分
請大家不要吝嗇把你拍的照片影片傳給我們好嗎🥺
一張也好🥺🥺🥺
這是第一次自己的相簿這麼空 心好慌
不像大家的婚禮文都在感謝誰誰誰
也不像大家都說辦婚禮很累不想再來第二次
我覺得我全程都處在極度興奮的狀態
不是因為神經病把自己婚禮當活動在辦
是因為有那麼多我愛的你們❤️共同齊聚一堂
,
心裡不斷想著還有哪些可以更好的地方
▪️沒有按照既定行程進行,導致最後一週還在熬夜趕影片
▫️因為做影片花太多時間,所以紅包上的感謝文字沒寫完
▪️因為紅包沒寫完,工作人員禮盒是當天小黑趕工幫完成
▫️動態電子喜帖做完發現最後一頁有簡字宣傳,直接放棄
▪️連桌牌和人員名牌都是魚丸銷綱前一晚幫忙趕工才完成
▫️桌上相框沒有換到自己洗的照片,戶外風大不能放相框
▪️婚報做完要印製超出預算放棄這個一開始就想要的周邊
(因為整場超過一半都是公婆的長輩朋友,實在不想那些不認識的阿桑阿伯拿充滿我照片的婚報回去墊飯菜)
▫️準備的禮物我家人朋友們幾乎沒拿到😔
小玩具、陶瓷杯墊、面膜到底都是誰拿去
▪️抽獎券32桌印了500張,當天賓客說不夠造成總召困擾
(回家仔細看發現某些我不認識的人寫了一大堆而且都只有自己名字、完全沒寫留言)
▫️本來做好小卡要送給每個到場賓客,結果根本沒時間寫
▪️長輩堅持要一起向我不認識的那些人逐桌敬酒,少了和家人朋友互動踩罐的時間
(雖然已加快速度🤪謝謝謝謝快速走過)
零零總總想了十項缺失
最大的飲恨是我跟雙軟沒有拍到合照⋯
,
隊友說 那些都過去了 不用糾結那些小地方
想想那些美好😊
🐷我做到了婚禮寵物友善!我的軟球軟Q是我的小花童
💍在夢想中的白色教堂證婚!北爛我願意和感人的誓詞
💓好好的謝謝父母!總共三個橋段感謝爸媽的養育之恩
🎤能在自己的婚禮上主持!和朋友一起跳帥舞不是囧舞
🧨不用迎娶闖關各種傳統古禮!沒有媒人婆來搶我鏡頭
🌷自己完成想要的場佈!獎牌和號碼布都是我們自己的
🧧穿著龍鳳掛奉茶,但不用浪費時間擺什麼禮和戴金飾
🐷從喜帖、海報、桌牌、抽獎券到各種周邊都自己設計
🥂除了新人的敬酒杯有穿衣服,主婚人的也都特別不同
👠換裝新郎不要跟進來佔空間,自己留在外面跟朋友玩
👰🏻穿到了修身白紗和拖尾大澎裙、氣質紗裙和霸氣禮服
🎬婚攝婚錄沒猶豫請了專業團隊,有質感的紀錄這一天
💄沒有把自己關在新娘房,新秘神速到讓我能出去奔跑
📷為不讓在場各位尷尬,忍住不放學生時期照片的衝動
🍷🥂🍾時間太少有夠可惜沒辦法每桌踩罐。但婚攝應該有拍到我在朋友桌大口吃肉大口乾杯的畫面🍾🥂🍷
最重要的一點
謝謝我愛的你們願意撥空出席
見到你們我好開心好開心!能夠收到你們的祝福,相信我們會一直一直很幸福的
,
除了真的要一再感謝給力的朋友們和家人幫忙
最要感謝我的另一半讓我這樣放肆弄我們的婚禮
沒錯 婚禮結束後
還是會有很多這麼長的長文˶‾᷄ ⁻̫ ‾᷅˵
不為什麼 只因為我是林大餅
大家提醒我婚後還是要做自己
那當然☺️我會繼續自言自語記錄下每一刻
#YUandYUAN #林大餅要結婚啦 #bride #love #wedding #bridetobe #bridal #couplegoals #outdoorwedding #aboutwedding #weddingday #ourwedding #台北婚禮 #戶外婚禮 #美式婚禮
媒人要包紅包給新人嗎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 >
晚飯後,我倆來到休憩公園散步吹風。雖然不是農曆十五,但月光也頗明亮。
時而行雲閉月,忽明忽暗。
「俗語說 "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我們結婚時都需要媒婆嗎?」偶爾拋一拋古語都頗型格。
「你不要亂拋書包呀,我只聽過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偏進來"。但我們是自行結識到結婚,應該不需要請媒婆吧?」Emily都充滿了疑惑。
「聞說古時男女即使自由結識,私定終身,都一定要有媒婆作為中間人。」我邊說邊用手機查找這習俗。
----------------------------------------------------------------------
舊時男女兩家需要通過媒婆的謀合才能促使兩姓之家結為兒女親家。說媒的習俗也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是舊時中式婚禮習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見媒婆的重要性。
媒婆,指舊時以說合婚姻為職業的婦女,存在歷史悠久,有官媒和私媒之分,是古時男女婚配的重要中間人。還有伐柯、紅娘、冰人等別稱,也是古代民間的重要職業之一。媒婆的重要性也是顯而易見的。
封建社會男女「授受不親」,強調「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兩家要想結得秦晉之好,即結為兒女親家,這時候就需要媒婆從中牽線、說合,稱為「說媒」。1950年代以後,「說媒」曾改稱為「做介紹」,媒人也改成為「介紹人」。隨著社會的進步,青年男女通過自由戀愛,兩情相悅而結成伴侶已佔了相當的比例,但由於工作環境、生活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制約,許多還是沿用傳統作媒的方式,因而通過媒人介紹也是男女婚姻常見的擇偶方式。
古代的媒人大多是專職的。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態使人們的勞動、教育、娛樂的圈子大都局限在家庭裡,家長對於兒女的婚事只能通過媒人的搭橋牽線才能締結成功。說成一樁媒,媒人可以得到一些錢財,稱之為「謝媒禮」。這筆錢一般由男方支付(如果是男到女家,則由女方支付),在成親的前一天,連同送給媒人的雞、肘子、鞋襪、布料一起送到媒人家。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去引導接親,稱之為「圓媒」或「啟媒」、「發媒」。謝媒錢的多少,視主家經濟狀況自行決定,但無論多少,均需用紅紙封好,稱為「紅包」或「包封」。紅包上習慣寫上「包封籤子」。
說媒不是一件輕鬆事,俗話說「說好一門親,好穿一身新」,媒人只有嘴上功夫十分了得,才能獲得相應的高收入。說媒是一種技巧,媒人不僅要熟悉男婦雙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況,力求門當戶對地提親,而且必須做到既基本上準確地向男婦雙方及其父母反映對方的情況,又要盡可能隱惡揚善,使雙方充分認識對方的長處,從而樂於達成嫁娶的協定。就是說,要生就一張「媒婆嘴」。做媒人要勤於跑腿,從開始為男女雙方牽線搭橋之日起,要經常往來於男女兩家之間,交流情況,傳達彼此的願望和要求,防止發生意外的變故。習慣上男女兩家都有義務招待媒人,鄉下人說「媒百餐」並不是誇張,可見其奔走撮合之勤。
在男女兩家對婚事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見之後,媒婆要引導男方去相親,代雙方送換庚貼,帶領男方過禮訂婚,選擇成親吉日,引導男方接親,協辦拜堂成親事宜,一直到「新人進了房」,才把「媒人拋過牆」。媒說得好,雙方都滿意,以後常來常往,成為故舊;媒說得不好,雙方不滿意,往往歸咎於媒人,從此視為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