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婦科手術後運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婦科手術後運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婦科手術後運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婦科手術後運動產品中有5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寫給女生的一篇文:這一年,我得了和梅艷芳一樣的病 ] 今年五月我做了一個小手術,而事情要先說回去年十月。 我從 25 歲開始,每年都會去做一次抹片,第一年報告是「發炎」,發炎通常沒有什麼大問題,剛好我那陣子有感染細菌性陰道炎,所以簡單治療後就將這件事拋諸腦後。沒想到去年十月做了抹片後,兩個星期...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運動有助於癌症治療的康復,適當的運動可以減低術後及其他治療引起的副作用和不適,亦可以保持血液循環和肌力,預防關節僵硬,增進生活質素。運動同時可減輕關節痛楚,對需要服用荷爾蒙治療而引致的關節疼痛很有幫助。 進入復康期的婦女癌症患者,除了下肢運動及軀幹核心肌肉鍛鍊之外,於身體情況許可之下,可以進行心肺...

婦科手術後運動 在 楊鎧嫙 Rose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21:33:29

有女孩問我胸部怎麼保養,怎麼讓ㄋㄟㄋㄟ變大! 1. 攝取足夠 蛋白質 2. 攝取 膠原蛋白 3. 攝取 膠質 4. 運動健身做重訓 以上1~4項,和胸部長大沒有直接關係,但他們對皮膚維持張力、彈性以及組織架構有關係,所以皮膚夠緊實夠堅挺視覺上是有幫助的! 而重量訓練可以增肌,脂肪跟乳腺的底層是...

婦科手術後運動 在 Iris 艾莉絲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2 03:22:20

5年前開始創業之後 身心長期處於高壓緊繃的狀態 天性熱愛自由又怕太多責任 喜歡說走就走耍任性 但身為單親媽媽之後卻不得不努力奮鬥 每一步走來都是挑戰和磨練 同時肩負小孩的照顧養育 感覺沒一刻真正放鬆過 尤其在創業第二年懷了威廉弟 更是瞬間壓力破表 搬到法國陌生的城市 與丈夫和新成組家庭之間的磨...

婦科手術後運動 在 ✨黃文文 文文黃✨是一隻?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1-05 16:02:15

我必須說 這不是一篇討拍文 時間拖了3個月 從害怕到忘記 再到恐懼及釋懷 我才發現這只是身邊的人剛好都沒什麼遇到 卻在婦科上是一件多常見的事情 所以這三個月我用影片紀錄了過程 也想在這分享給每個女孩們👧🏻 很多當下 我很盡量的用影片紀錄下來 雖然很多時刻虛弱到一個不行 但你們還是可以到YOUTUBE...

  • 婦科手術後運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9 18:47:07
    有 726 人按讚

    [ 寫給女生的一篇文:這一年,我得了和梅艷芳一樣的病 ]

    今年五月我做了一個小手術,而事情要先說回去年十月。
    我從 25 歲開始,每年都會去做一次抹片,第一年報告是「發炎」,發炎通常沒有什麼大問題,剛好我那陣子有感染細菌性陰道炎,所以簡單治療後就將這件事拋諸腦後。沒想到去年十月做了抹片後,兩個星期收到報告通知書,竟然刺眼地寫著:「異常」。

    收到報告書的當下,我和我媽及妹妹正外出吃午餐,雖然我表面鎮定,心裡卻是波濤洶湧,就連眼前的飯都沒了味道。

    抹片異常,有可能只是發炎,但也有可能是輕微的細胞病變,或可能是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的成因,趨近 100% 都是人類乳突病毒(HPV)的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乍聽下很可怕,但其實研究指出,只要有性生活的人,80% 都曾染過 HPV。只是 HPV 病毒有分很多種,有些是屬於「低危險型」的,例如 4、11 型,只會引起菜花之類的東西,病毒自行消除就沒事了,但也有些是屬於「高危險型」,其中最讓人聞之色變的就是第 16、18 型,這兩種類型特別毒,也和肛門癌與口腔癌也有關。不過,無論是低危還是高危 HPV,雖然目前都沒藥可醫,但是都可以靠自體免疫力去消滅,不過如果你本身免疫力不好,HPV 就會不斷感染,久而久之,就會造成細胞病變,然後慢慢進展到侵襲性的子宮頸癌。

    所以,收到抹片異常報告後,接著就要到醫院做病毒檢測,如果沒有病毒,那可能只是一般感染,如果有病毒,那就有可能是細胞病變。
    兩個禮拜報告出來,結果我中了一種高危病毒,第 56 型。
    既然有病毒,那就要再往下檢查了。於是醫師又幫我做了小切片。做小切片沒什麼感覺,只是聽到醫生器具「啪」的一聲,當下聯想到剪刀,剪刀剪肉的幻想畫面,讓我反胃想吐,那天做完小切片後,馬上去附近一家喜歡的咖啡廳喝了一杯溫暖的 cappucino 壓驚。

    又是漫長的兩個禮拜。
    回診看報告,小切片結果確認了,是「上皮鱗狀細胞病變第二期」,簡稱 CIN2。
    跟大家解釋一下,在子宮頸癌發生之前,還有一個叫做「癌前病變」的階段,癌前病變雖然字眼裡有「癌」這個字,但它和真正的「癌症」還是差了很遠,也就是說,它還不是癌,但放著不管幾年,有可能變癌。
    子宮頸癌前病變分三期,簡稱 CIN1、2、3,其中 1 期最輕,3 期最嚴重,通常如果只是 CIN1,醫生都會建議先追蹤觀察,因為 CIN1 很高機率可以靠提高免疫力回到正常。但到了 CIN3 就比較難自己好,通常建議會開刀。

    但我是卡在中間的 CIN2。CIN2 有可能自己好,也有可能不會,必須長時間密切追蹤。港星梅艷芳當初就是確診 CIN2,但是因為不明因素沒有積極治療,最後才拖成子宮頸癌,遺憾離世。
    我後來選擇先追蹤半年。然而,六個月過去了,再做一次抹片,仍然是 CIN2,醫生說看似沒有好轉跡象,那不如就考慮開刀吧。
    於是在今年五月,我動了人生第一個手術,「子宮頸圓錐切除」(LEEP)。
    子宮頸圓錐切,就是拿一個電圈,將子宮頸上有問題的部分切下來,大概一到兩公分。

    開刀那天,我爸媽一大早就陪我去醫院等候。我換上了醫院的長袍,坐在候診室等候手術叫號,一向神經質的我媽,看起來比我還緊張,但我爸卻一副老神在在,還買來了麥當勞早餐在旁邊吃,邊吃邊聊,讓我安心了不少。
    叫到我了,我被推進手術室,幾個護士圍在我身邊,幫我接上各式各樣的儀器線路,最可怕的部分應該是在我手背上插針吧,那對我來說,只比把針插到指甲縫裡還不恐怖一點。一切就緒後,醫生還沒出現,但護士說要幫我麻醉了,我說好。麻藥從點滴進入體內,護士話說完不過三秒鐘,我就抵擋不住地陷入了深深的睡眠。

    醒來時,人已經在移動的病床上了,我記得嘴裡喃喃唸著什麼英文,意識到自己清醒後,又對旁邊的護士說了謝謝。然後又沈沈睡去。再次醒來,我仍躺在床上,只是被棉被裹得嚴嚴實實的,覺得很溫暖,好像新生兒一樣安心。
    躺沒多久,開始覺得不耐煩了,於是起身呼喚護士。看了看時鐘,沒想到從我被推進手術室到現在,感覺很久,但其實才一個多小時而已。
    下半身基本上沒什麼痛楚,只是深處隱隱約約有種麻麻的感覺而已。我到廁所順利排尿後,護士就放我回家了。

    術後,醫生說一個月不可以有性行為,也不能提重物或穿高跟鞋,以免發生傷口裂開事件。但是,術後我完全沒有感到痛楚,兩個禮拜內甚至一滴血都沒流,再加上整個手術過程我完全沒看到醫生本人,所以還有點不確定自己到底有沒有開刀。

    在那之後,我花了兩個月才把身體調養回來。「子宮頸圓錐切」理論上雖然是個小手術(實際開刀時間大概 10 分鐘以內,當天開完當天回家,過去甚至還是門診手術),但是我覺得身體還是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再加上連月來的精神壓力,導致我下體不痛,反倒是偏頭痛不斷發作,整個人也是病懨懨的,雖說不上是什麼大病,但整個人就是狀態很差。

    因為疫情,過了一個多月我才回醫院回診,去看圓錐切的組織報告。
    切片邊緣都是乾淨的,接下來只要半年追蹤一次,連續三次都正常,就改回一般做抹片的頻率就好了。謝天謝地。

    經歷了這將近一年的驚魂後,變得更重視與珍惜以前不在意的事情。例如,覺得一個人能每天固定做瑜伽,想跑就跑想跳就跳,想去健身房重訓隨時可以,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事情,那代表你的身心狀態強到足夠支撐這些日常鍛鍊。又例如,現在只要每天早上起來時神清氣爽,一天下來沒有頭痛或哪裏不舒服,排便順暢月經正常,就會覺得那真是一個勝利的一天。

    忘了在哪裡看到,「健康」不是「不要生病」就好,「健康」是透過適當的運動、良好飲食與睡眠習慣,讓自己維持在個人體質「最巔峰」的身心狀態。這個觀念,完全顛覆了我過去對於照顧自己的「佛系態度」,使我現在更有意識地在生活。

    寫這篇文章,是希望讀到這裡的女性讀者,不要忘了定期去做子宮頸抹片,也不要忘了時時照看自己的身心!以下整理出經歷了婦科一年驚魂後,學到的一些事情:

    1/ 雖然政府建議 30 歲以上婦女開始定期做抹片,但其實只要妳一開始有性行為,就有可能會染上 HPV 病毒,所以我覺得還是要看個人情況做調整。記得有看過案例是,一個女生很早就有性經驗,結果 20 出頭就出現癌前病變。我認為雖然不需要過度擔憂,但是有意識地關注這件事非常重要。

    2/ 雖然「癌前病變」聽起來很可怕,但是從 CIN1 到 CIN3 的進程多數非常緩慢,進展到侵襲性子宮頸癌更是需要非常多年的時間,所以根本不必諱疾忌醫或是恐慌。應該想說,現在醫療已經進步到可以偵測到最早的「不對勁」,並且提供即時斬草除根的方式,這根本就是現代人的超級福利吧!

    3/ 一個人可能同時感染多種 HPV,HPV 目前沒藥醫,只能靠自身免疫力消除,因此建議平常就要好好照顧自己身體,不要抽煙喝酒,壓力熬夜等等,也不要覺得人生中某些討厭的人事物忍過去就好,環境不好就要趕快斷捨離,世界上沒人值得你氣出病來

    4/ 性伴侶多的人,感染 HPV 的機率可能高一些,但是這不代表性伴侶數少的人,就不會感染 HPV。這種東西就是有就會中,有人可能性伴侶人數好幾個人,但他沒中就是沒中,也有人性伴侶只有一個人,但就這麼倒霉中了

    5/ 如果你的抹片報告是發炎,記得要再回診治療發炎,然後再做一次抹片。因為抹片有一定的「偽陰性」機率,還是小心一點比較好。

    6/ 癌前病變的治癒率將近 100%,而且整個治療過程完全無痛,所以不要因為害怕而不敢去面對,有事情早點解決,總比晚發現好!為自己勇敢是最有價值的事情。

    ✨歡迎追蹤我的 IG:abby_chao_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2021 散文新書《寂寞作為一種迷人的慢性病》
    誠品: https://bit.ly/3ryMu8N
    誠品【限量簽名版】: https://bit.ly/36ZO8a5
    誠品蝦皮【限量簽名版】:https://bit.ly/3i2sb0y

    #子宮頸 #抹片 #健康 #婦科

  • 婦科手術後運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4 23:42:00
    有 30 人按讚

    ✨ 私密不只是美學|蝴蝶翅膀的煩惱
    #李以樂醫師
    破除芭比迷思,別忽略了妹妹的健康!

    💬 為什麼我的 #陰唇 形狀跟別人不一樣?
    👉🏻 #陰唇不對稱、或者 #陰唇過厚 過長,其實很常見,是與生俱來的先天體質,但是如果造成生活困擾就建議要就醫,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 陰唇肥厚或過長會有什麼困擾?
    👉🏻
    -下身"卡卡"摩擦變黑破皮
    -排尿水柱分岔、歪一邊
    -行房時捲入陰道造成不適
    -藏污納垢導致感染及異味
    -不方便穿緊身褲或泳衣
    -運動項目受限
    -長期壓力影響親密關係

    💬 陰唇整修的微創手術怎麼做?
    👉🏻 使用 #雷射冷刀 操作,術後邊緣平整,回復最佳解剖構造位置,同時達到 #最低疼痛感、#最短修復期。先經由專業婦科醫師完整評估,充分直接的術前溝通,更是手術圓滿的關鍵噢。

    💬 我還有其他問題...
    💡 快私訊 詩宓診所 Smile Muse Clinic
    由諮詢師一對一回覆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可以在這邊找到詩宓👇🏻👇🏻👇🏻

    ✔️ 詩宓 Line@ 專人諮詢:https://lihi1.cc/jT1tP
    ✔️ 電話諮詢:(02) 2501-2349; (02)2501-2367
    📍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二段 161 號 3 樓(行天宮站 5 分鐘)
    ✔️ 官網:www.smilesmuse.com

  • 婦科手術後運動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2 13:26:01
    有 422 人按讚

    【#過去24小時 9.02 美國🇺🇸】
      
    「德州的爭議新法,會開啟美國女性身體自主權的『大黑暗時代』嗎?」數十年來引爆美國社會激烈對抗的「墮胎權問題」,正因為德州州政府9月1日0時全面生效的爭議〈德州心跳法〉,全面引爆了美國各界的震撼與憤怒對立。根據這條新法規定的結果,德州境內的所有婦科診所,從此刻開始將無法繼續為「懷孕6周以上的女性」實行人工流產手術,除了非有立即性且需要嚴格報告的緊急醫療狀況外,亂倫、強暴、性犯罪受害者們的墮胎選擇,都無法豁免於這份「全美最嚴厲」的限制墮胎封殺。
    .
    德州設定的6周心跳法案,主張母體受孕後體內的「胚胎」(embryo),約在孕期第6周開始心臟發育而有「心跳」,有心跳的胚胎即被保守派認定為「生命」,因此有被法律守護不被墮胎手術「殺死」的必要;但在實際孕期中,6周之前的懷孕徵兆並不明顯,大部分的女性多會得到6~12周後,才能明顯確認懷孕,因此6周墮胎禁令限制,也多被譴責為石器時代思考、蔑視女性的身體主權。
    .
    雖然類似的6周心跳法案,在美國長年的政策對抗中,時不時就會由保守州爭議發起,但絕大多數的突襲,在正式生效之前,多會因為訴訟的關係而遭美國司法體系、甚至是聯邦最高法院「暫時冷凍」。但本回的〈德州心跳法〉不僅一路闖關到了「實質生效」階段,面對極端爭議的法律限制,美國聯邦最高法院1日深夜更是投票拒絕了相關團體對〈德州心跳法〉所提出的緊急處份申請。
    .
    最高法院的無動於衷,以及德州保守派嚴法的上路施行,讓全美的自由派與女性權利運動者既驚又怒——但事實上,這並非是法院保守派與自由派的立場之爭,而是因為這份由德州議會與州政府聯手通過的〈德州心跳法〉,故意設計了讓反對意見,幾乎無法上訴救濟的「超級陷阱」?
    .
    #美國 #德州 #心跳法案 #墮胎 #法律 #女性 #懷孕 #Texas

  • 婦科手術後運動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1-07 12:00:01

    運動有助於癌症治療的康復,適當的運動可以減低術後及其他治療引起的副作用和不適,亦可以保持血液循環和肌力,預防關節僵硬,增進生活質素。運動同時可減輕關節痛楚,對需要服用荷爾蒙治療而引致的關節疼痛很有幫助。

    進入復康期的婦女癌症患者,除了下肢運動及軀幹核心肌肉鍛鍊之外,於身體情況許可之下,可以進行心肺功能鍛鍊運動。下肢運動可配合淋巴流動的速率,大約每分鐘六至十下,動作應較為緩慢。此外,運動應由較近軀幹的活動開始,由近至遠,例如應由活動臗關節開始,然後到膝關節,再到腳肘和腳趾。片段中會示範多款針對下肢的康復運動,患者可於手術後大約六至八個星期開始進行鍛鍊。

    癌症基金會婦女服務中心為乳癌或婦科癌的女性提供淋巴水腫護理服務,有需要人士可致電本會查詢。

    資料提供:香港癌症基金會
    諮詢熱線:3656 0800
    網址:www.cancer-fund.org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 婦科手術後運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7-11 01:59:39

    本集主題:「身心壓力多大,聽心跳頻率就知道:梁恆彰醫師四招處理自律神經失調造成的身心症狀」介紹
           
    訪問作者:梁恆彰 醫師
        
    內容簡介:
    用智慧型手機或手錶的監測心率功能,測量睡覺前後、上班前後、
    休息前後、壓力前後的心率,掌握身心壓力的平衡點!
            
      第一本關於身心壓力的新觀念、新技巧,以臨床醫療實證直指:
      心病從心藥治不好或更糟時,就更要從治癒身體病痛做起,
      因為,你我熟知的心理或情緒問題,絕大多是生理因素造成!
            
      行醫三十年之久的梁恆彰醫師醫治過無數病患:
      成天唉聲嘆氣的長者、足不出戶的青壯年、抗癌成功卻憂鬱者,親友認為只是無病呻吟;
      課業求好心切的好學生、愛運動陽光型男美女、事業有成創業者,竟轉瞬間身心崩潰了;
      不由自主頻頻洗手、或摳指甲、或抓頭髮、或割腕等身心失控者,自殘到令人心疼……。
            
      然而,當梁恆彰醫師聽聞與觀察他們的身心苦楚之後,
      以厚實的醫學觀點與豐富的醫治經驗發現,
      當他先調理好病患的身體疼痛與生理缺口之後,
      幾乎所有人整個外觀煥然一新,心理狀態也都大大改觀!
            
      ⊙打破身心科治療盲點,為心病找解藥!
      尋求解藥是人類本能,端看是否能對症下藥!面對壓力與情緒困擾時,人們會產生尋找解藥的慾望與行為,但是當遇到壓力嚴重的情形又無法自己解決時,許多人就會求助於心理諮詢或藥物的協助,然而這兩種方法都有著無法根治的盲點。
            
      盲點1:心理治療多糾結於過去與現在的情境找元兇
      盲點2:精神科治療常陷入藥物的副作用與戒斷症狀
            
      站在醫療現場第一線的作者梁恆彰醫師,有著他人少見的婦科與麻醉科兩項專科。他以婦產科醫師問診時,對許多前來求診的女性病友坦言心理壓力很大,甚至嚴重到有自殘行為或有自殺念頭;同時,他也是麻醉專科醫師,基於對神經與生理學的運用,在面對手術前焦慮不安或身體疼痛問題的患者,在臨床上有他獨到的心得與見解。
            
      梁恆彰醫師懂得傾聽患者身心痛楚的仁心仁術特質,始終想為病患解身體的痛,也解心理的苦。在行醫多年之後,感悟並觀察到:心理問題絕大多數根源於生理現象。
            
      →原來身體笑了,心花也跟著開!
            
    作者簡介:梁恆彰醫師
      具有麻醉學與婦產科學的訓練與經歷,在30餘年的行醫中吸收各種醫理,從日常對症下藥的治療中逐步發展出無藥治療的醫術。獨到的針法對於疼痛與自律神經症狀的治療常有不藥而癒的效果,可以使患者減少藥物使用過度的種種問題,從而大大改善生命的品質。
            
      ˙ 學歷:台大醫學士
      ˙ 經歷:麻醉科專科醫師、 婦產科專科醫師、前台大、國泰、北醫醫師、前台大麻醉部、婦產部兼任主治醫師
      ˙ 現職:台大癌醫中心麻醉部兼任主治醫師、台大癌醫中心疼痛門診醫師、身新醫學診所院長
      ˙ 特殊專長:疼痛與身心症的非藥物治療法,包括:一般疼痛、神經痛、手術後疼痛、癌症疼痛、婦女疼痛、演奏與運動傷害後疼痛、自律神經失調,以及憂鬱、失眠、情緒、記憶、眼花、鼻塞、心悸、呼吸、腸胃、泌尿症狀、身心藥物戒斷
            
            
    作者粉絲頁: 身新醫學診所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婦科手術後運動 在 ShaoQi洪少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12-14 19:20:51

    這次入院是因為卵巢出了問題...上個月食物中毒入院時照超音波發現卵巢有兩顆水瘤,大的有4cm左右...之後再去複診時它已經大超過5cm...所以醫生建議動手術把它清理掉...避免做激烈運動時隨時在卵巢內爆掉...
    --------------------------------------------
    這個疾病正確名稱叫做“子宮內膜異位癥”
    *症狀:不孕、性交疼痛、經痛
    *婦科中最難根治的一種...因為它是【良性腫瘤】就算清理了還是會回來...只要有月經就會有機會復發
    詳細的資料可以上網查看...(我怕講錯資料)

    其實拍這支影片 最主要是因為 我希望我有過這樣的病...可以通過我這樣的一個小小影片 給在觀看影片的女生們有一個警戒心 可以注意自己的健康...最重要 要有一個做身體檢查的習慣 (子宮超音波是必須的)

    -------------------------
    現在生病的人越來越年輕化,醫生有提到一點是大家都喜歡吃快餐...不愛吃蔬菜...導致營養不均衡...
    如果你身邊有女性朋友...可以給他看看這支影片 上網找一些關於這個疾病的資料 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
    ------------------------------------

    歡迎訂閱我的頻道...接下來會有更多影片帶給大家
    有什麼想問我 想對我說的話 都可以留言給我哦❤
    謝謝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