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右滑有更多食物🔜
📍Taipei, Taiwan
🌶血腥瑪莉義大利麵🌶
🍔食譜:
🚩羅勒麵包屑材料🚩
1. 麵包粉1片量
2. 九層塔半包
3. 鹽巴適量
4. 黑胡椒適量
5. 橄欖油適量
🚩煮麵材料🚩
1. 水4L
2. 鹽巴2大匙
3. 義大利麵2人份
🚩血腥瑪莉醬材料🚩
1. 蕃茄糊5...
🔜向右滑有更多食物🔜
📍Taipei, Taiwan
🌶血腥瑪莉義大利麵🌶
🍔食譜:
🚩羅勒麵包屑材料🚩
1. 麵包粉1片量
2. 九層塔半包
3. 鹽巴適量
4. 黑胡椒適量
5. 橄欖油適量
🚩煮麵材料🚩
1. 水4L
2. 鹽巴2大匙
3. 義大利麵2人份
🚩血腥瑪莉醬材料🚩
1. 蕃茄糊5顆或是蕃茄罐頭1罐
2. 洋蔥1/3個
3. 大蒜3瓣
4. 塔巴斯可辣醬適量
5. 威士忌適量
6. 絞肉200g
7. 義大利香料適量
8. 黑胡椒適量
9. 乾燥羅勒葉適量
10. 月桂葉適量
11. 橄欖油適量
----------
🍣作法:
1. 滾水下鹽巴跟義大利麵,煮七分鐘。
2. 取另一平底鍋熱鍋熱油,炒香麵包粉跟九層塔,用鹽巴跟黑胡椒調味後取出。
3. 用同一鍋熱油,中小火炒香大蒜、洋蔥、絞肉。
4. 加入蕃茄糊/蕃茄罐頭、威士忌、塔巴斯可辣醬。
5. 把煮好的麵放入醬鍋內,加入2~3大湯勺煮麵水進去煨煮。
6. 測試鹽度,如果不夠再加麵水。
7. 加入月桂葉,黑胡椒,義大利香料,羅勒葉。
8. 盛盤後放上步驟2的東西。
9. 開吃!
----------
🎂感想:這是Gordon ramsay的食譜。
如果不加威士忌跟辣醬的人,這道菜就會變成「處女瑪莉義大利麵(Virgin Mary Spaghetti)」
----------
🍱Dcard文章:沒有
📆製作日期:2017/11/21
----------
#NTOU #aquaculture #food science #Taiwan #Taipei
#food #recipe #eating #cooking #delicious #foodlife #handmade #homemade #lovecooking #learn #foodblog #whiskey #spaghetti #virgin #tomato #廚師 #下廚 #食譜 #義大利麵
#海大 #偽食品科學系 #夏于喬 #狂熱粉
----------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s Reserved🚫
威士忌罐頭塔 在 Terry&Friends程天縱與朋友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晚上由宏碁集團的Paul Su作東請大伙吃道地的台灣辦桌和酒家菜。台科大的翁樸棟博士提前一個月就和位於北投自強街127號的「海御城海鮮料理餐廳」的老闆娘和大廚討論菜單,今天晚上出的菜大部分都是50多年前的古早味。年輕的朋友可能都沒有聽過。
老闆娘70多歲,貌似40,上來就是純威士忌一杯向大家敬酒,然後一道道說明食材和菜名。在台北要找到這種餐廳著實不容易,也只有70多歲的老闆娘才能說出和做出這些菜。
我一般吃飯沒有習慣為每一道菜拍照,但是今天確實不同,因此拍照和朋友分享。
第一道菜上的是「鮑魚四寶湯」,內有杏鮑菇、豬肚、豬蹄筋、黑香菇、雞睪丸。台灣辦桌菜,每道一定份量超大,讓客人吃不完,因此打包回家大鍋煮,叫做「菜尾」。菜尾的鍋底一定要用這道「四寶湯」,否則味道就不正宗。
第二道菜叫做「龍稱心」,周圍一圈是青江菜搭配中間塞著火腿肉丁和香菇丁的白鰻。中間是芋頭肉沫栗子香菇塔。
第三道是「清蒸紅條石斑魚片」。
第四道是半世紀前著名的酒家菜,「魷魚螺肉蒜」。以前正宗的都用駐台美軍進口的螺肉罐頭,湯汁才會鮮美。重點是不斷加入青蒜,能夠解酒,是上酒家必點的一道菜。可能是因為青蒜價格高漲,以芹菜充數,未免美中不足。
第五道菜是「青菜心干貝」。
第六道可是失傳的名菜,「雞仔豬肚鱉」。豬肚內塞雞仔肉,跟鱉肉一起燉,湯頭加上許多中藥和香料,補身之外,味道極為鮮美。上桌後由服務員以剪刀將豬肚切片。
第七道菜是傳統台灣料理的「雞卷」和「蚵仔卷」,材料實在,功夫紮實,味道比起一般的台菜餐廳更勝一籌。老闆娘大力推薦,果然不同。
其他尚有生魚片、甜點、水果,搭配紅酒、白酒、威士忌,賓主盡歡!
臨走前跟老闆娘討論,下回再來,要去掉一些一般般的生魚片、清蒸魚、青菜干貝。要加點「白鯧米粉」和「豬肝燉」。那麼這個菜單就不僅懷舊,而且趨近完美!
威士忌罐頭塔 在 陳姝里 / Chu-li Ch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是寫文字的人,卻出現在文學雜誌中,要謝謝《翻頁》創辦人兼總編輯(及《風土誌》編輯)沈岱樺 :- )
當她跟我說要做一本(偽)雜誌的時候,我一頭霧水,原來是《Ink 印刻文學生活誌》企劃的一個單元,邀請不同觀點不同人做一本,自己理想中的文學雜誌。這本(偽)雜誌要有完整的目次、編輯報告,還有紮實完成的六頁內容。(在此要來附和大家,好想看完整的《翻頁》!)
一下午的訪談,抓回我許多回憶和創作的緣由脈絡,自己是在一些混亂中,但藉由和另一人的對話也無形之中幫忙梳理了,謝謝。
以下是來自岱樺的編輯室報告
刊物名稱:《翻頁》
刊物標語:You are what you read
創刊號:文學的風土
2015|18 X 23.5 cm|64頁|封面:香草紙|內頁:嵩厚輕塗
/
編輯室報告
從好奇開始
《翻頁》創刊號以風土(Terroir)的概念,探看文學是怎麼被長出來的。就好像有人會說哪一年的紅酒風味特別好,跟當年氣候、栽種之人密不可分那樣。同理,在我看來,養成一個作家的環境與其吸收的養分,和他所完成的作品是一樣迷人。
身為讀者,在看一本小說或散文的同時,我會好奇這位作者三餐吃什麼?最近有看球賽嗎?正在看哪本書?會看雜誌嗎?有無規律的運動?開車是不是經常出神?住在郊山、近海、大草原?在哪段的旅行中寫下這段男女主角的邂逅?閱讀歷史嗎?看哪個年代的電影?聽什麼音樂?看現場演出嗎?喜歡吃罐頭食物還是熱衷小農市集?喝啤酒還是威士忌?如果是女生,冬天外出會忘記穿內衣嗎?如果是男生,會用鬍後水?還有,會因為什麼超級無聊的原因跟朋友吵架?……
這些枝微末節的小問題,織成了一面奇形怪狀的網,交織得越密,好像就更認識作者的創作過程,或是說,文學被形成的前身。(其實只是一廂情願的偷窺慾望)
記得去年冬天,到中正大學中文系上分享做雜誌的經驗,講座前先和中文系的老師共進一頓午餐,這位老師提起了作家廖鴻基先生在前幾週也來到課堂上分享,說了很多日常的生活經驗。
廖一年會有將近半載的時光在船上,甚至是在遠洋漁船上跟著漁民一起捕魚,他分享船上的大家都會乖乖吃飯,如果有人不識相,抱怨這頓飯不好吃,船長就會請你煮下一頓;船長也會用「行船人沒節沒日」這樣的話,斷絕船員想家的心情。
那些在海上晃盪的畫面,有著陸地沒有的強烈未知,一直停留在腦海裡。原來,文學除了豐富的想像,作家也形同一名採集者,置身現場,記錄所關注的故事。
「文學的風土」和「風土的文學」對我們來說是兩件不同的事。為了說得更仔細,本期特地找來一名臥虎藏龍的圖書館員好好論述「文學的風土」,提出另一種觀點。不妨開瓶紅酒,平價即可,產地隨性,隨著創刊號同步感受何謂風土的威力。
/
目次
編輯室報告
02 從好奇開始
封面故事
04 文學的風土
提出一種觀點
06 文學的風土條件
那些形成文學的小水滴
12 劉克襄的筆記本
14 簡媜的稿紙
16 許涼涼的男人
18 吳松明與他的丹裡
20 村上春樹與慢跑鞋
作家與他的另一份工作
26 廖鴻基與討海人
32 瓦倫西亞與木工
專欄
40 啾仔|庫魯不塔人的一日
44 唧唧|芭樂籽與我的女人
書單
48 設計雜誌《Shopping Design》總編輯惠貞最近讀什麼
50 京都書店惠文社一乘寺店店長堀部篤史最近讀什麼
52 建築師中村好文最近讀什麼
54 小樹的家繪本咖啡館主人瓊文最近讀什麼
認識一位新朋友
60 從撒哈拉沙漠回來的插畫家──陳姝里
3Q time
64 Call out 王春子
《Ink 印刻文學生活誌》2015 三月號
http://www.sudu.cc/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3070000139&Category=226049
威士忌罐頭塔 在 台灣魚乾女x日本豆芽男的懶人生活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開始追晴空塔小美女和mama聯合推薦的NHK晨間劇「マッサン」。
mama還說她看這部戲一直想到我在日本的生活是如何辛苦種種,有時候還邊看邊哭,說什麼一定要叫他兒子也一起看。
豆芽男因為研習,比較有時間也開始陪我看。
昨天追到第18集,實在是太有共鳴,不自覺的掉下好多眼淚。
這集講說男主角「政春」因努力自己的夢想希望在日本做出真正的威士忌而每天加班、應酬,讓「ELI」癡癡的等他回家。沒想要有一天,「ELI」去找男性朋友聊天,回家時跟朋友擁別(蘇格蘭人好像習慣擁抱),而被加班回家的「政春」看到醋勁大發,吵起架來。
「ELI」說因為「政春」常加班,而他只是去找朋友散心。好不容易煮好的飯沒人吃,我只是想得到一句「真好吃呢!」的話。早上一早出門,深夜才回家,幾乎只回家睡覺。每天都只知道喝酒跟加班,家人一點都不重要嗎?
「政春」說一句「這就是日本!不然你回蘇格蘭嫁給蘇格蘭人!」
還好豆芽男沒跟我講過這樣的話。(擦汗)
回想當初遠距離時,豆芽男當時工作得沒日沒夜,幾乎是睡在公司,
兩個人的感情靠著一整天的一封簡訊維繫,今年初還因此病倒了。
婚後,依然是如此賣命。四、五點起床出門,繁忙的時候連中午的簡訊也不會回,晚上就直接睡在公司,最近的記錄是四天睡公司。
習慣了嗎?
習慣了。剛開始還會因此而吵架,四五天後看到豆芽男疲憊的眼神,知道他很賣命也不忍心苛責,開始調整我們的相處模式。
便當。為了讓我每天有事情做,豆芽男同意我幫他帶便當。因為做便當,我可以每天採買。今天哪一家超市特價、哪一家的肉便宜、哪一家的蔬菜新鮮。買東西分成四家買,騎腳踏車順便運動。
有時候讓他帶去的便當沒了,我會到豆芽男公司附近一起等他中午吃個午餐再回家。當作是小小的旅行,順便逛一下晴空塔。
我們不算富有,日本的高物價還勉強可以生活著。平時吃著白飯配醃小黃瓜或者鮪魚罐頭,偶爾出門吃點好料的,這大概是我這個外籍新娘的小確幸。
外地生活不容易,常常在想如果我沒有開版認識在東京打拼的大家,那麼我現在會是怎麼樣呢?家鄉的爸媽年邁,很多事情不能講讓他們擔心,或許我會變得比現在更自閉?!笑
外籍新娘不好當,謝謝大家的陪伴。
HP:http://www.nhk.or.jp/massan/
pic from :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