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威勝電動車零件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威勝電動車零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威勝電動車零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威勝電動車零件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花旗政治 13 1930年代初期,美國通過開燈會跟當時在沙漠上遊牧,一貧如洗的沙地皇室進行魔鬼交易。只要沙地皇室效忠及順從美國,美國可以保證沙地皇室享盡榮華富貴,得到軍事和政治上的安全。沙地皇室接受交易,於是,參加沙漠會議的沙地皇室個個大富大貴,沙地是整個中東唯一沒有內戰的國家。 可是,不是所有...

威勝電動車零件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16:46:54

#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 〔9/5~9/11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 川普第二度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瘋狂推特慶祝 挪威極右派的國會議員Christian Tybring-Gjedde 提名川普為2021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認為川普促成以色列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達成和平協議,是重大的和平進展。獲知...

  • 威勝電動車零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1-16 08:19:37
    有 145 人按讚

    花旗政治 13
    1930年代初期,美國通過開燈會跟當時在沙漠上遊牧,一貧如洗的沙地皇室進行魔鬼交易。只要沙地皇室效忠及順從美國,美國可以保證沙地皇室享盡榮華富貴,得到軍事和政治上的安全。沙地皇室接受交易,於是,參加沙漠會議的沙地皇室個個大富大貴,沙地是整個中東唯一沒有內戰的國家。
    可是,不是所有美國盟友都能夠安全安樂及榮華富貴。沙地是十分特殊例子。而且,當年沙漠會議只是向當時參加會議的皇室人員作出保證。這些得到保證的人早就去了見安拉。
    伊拉克的薩達姆正是不走運的美國盟友。他是沙地為首阿拉伯國家的盟友,在兩伊戰爭中是美國盟友。薩達姆上台後一年,即是1980年,伊拉克軍攻入伊朗爆發兩伊戰爭。戰事持續至1988年。要不是緊急關頭得到美國和沙地援助,伊拉克早就被伊朗的科曼尼滅掉。
    伊拉克屬於遜尼派,是阿拉伯世界與伊朗之間的屏障。科曼尼教長推翻巴列維皇朝之後向軍人開刀,幾乎所有軍人遭殃。戰機和戰車沒有人能夠駕駛也沒有保養和零件,軍隊枝離破碎。薩達姆政權是遜尼派少數政權,伊朗利用庫爾德人獨立運動及什葉派支持,企圖推翻薩達姆政權。薩達姆先發制人,乘虛而入,在美國和沙地支持下,攻入伊朗企圖一舉消滅伊朗。可是,伊朗得到蘇聯支持,而且從監獄釋放很多軍官,包括戰機機師和將軍。伊朗利用人海戰術反攻,薩達姆施放毒氣。
    戰後,沙地和科威特爆陰毒,增產石油壓低油價令伊拉克石油收入減少,無力還債。其實,沙地增產石油不是對付伊拉克,而是幫助美國對付蘇聯和伊朗。伊拉克只是受了池魚之災。
    伊拉克欠下科威特300億美元。薩達姆要求科威特減債一半被拒。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薩達姆佔領科威特之後,阿拉伯世界中門大開,任由宰割。美國和沙地跟伊拉克兵戎相見。此時,蘇聯陷入解體邊緣,美國沒有顧忌,帶領聯軍攻入伊拉克及解放科威特。
    這時候,美國可以同時除掉伊朗和伊拉克。但是,美國只是利用軍備競賽和沙地壓低油價迫使蘇聯破產及解體,美國在關鍵時刻放生伊朗和伊拉克反美政權。請注意,這時候,開燈會給沙地的安全保證已經跟著沙漠會議的參加者離世而完結。
    薩達姆政權令沙地又愛又恨,伊拉克是阻止伊朗向西擴張的屏障同時又是阿拉伯世界的侵略者。只要伊朗政權仍在,沙地需要伊拉克這個屏障但又怕薩達姆攻入沙地。沙地被迫留住駐沙地美軍作為保護。從此美軍長駐沙地,等同佔領。沙地滿以為戰爭結束,油價會報復式反彈。怎料到戰爭和低油價令產油國經濟崩潰,油價一直下跌。到了1999年油價只是每桶十元八塊。
    美國不除掉伊朗,因為沙地發動石油戰爭對付美國。不消滅伊朗和伊拉克,沙地需要美國保護,臣服於美國,留住美軍及向美國交保護費。薩達姆是美國和阿拉伯國家盟友,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結束後,伊拉克軍元氣大傷,不停在北部作戰。他以為這樣的形勢會長期維持下去。
    開燈會另有打算。1990年開始,開燈會研究頁岩油及電動車開發。當時估計石油時代會在2010至2020年之間完結。那亦是沙地的榮華富貴完結之時。對美國來說,石油時代終結,美國應該撤出中東。中東是個是非之地,反美恐怖組織多似牛毛。美國撤出中東之前要利用戰爭和氣候讓中東淪為焦土,將以色列培養成為美國在中東代理人。
    要將中東化為人間煉獄,最簡單直接方法是消滅伊拉克遜尼派政權,讓遜尼什葉兩派在伊拉克及敘利亞打個你死我活。兩派因為穆罕默德繼承人糾紛而血戰1,400多年,仍然血海深仇,未分勝負。
    2003年,美軍說要解除伊拉克大殺傷力武器,攻入伊拉克推翻薩達姆政權。2004年成立伊拉克臨時政府。2006年,薩達姆被捕。薩達姆被捕時要求跟美國談判。他擁有大量美國機密,當然有本錢跟美國談判。可是,美國對這個前度盟友沒有半點仁慈,將他交給伊拉克政府發落,即是處決。
    美國解散伊拉克遜尼派軍隊,成立沒有戰鬥力的什葉派保安部隊。2011年,美軍撤出伊拉克,將保安責任交給伊拉克軍。伊斯蘭國立即在伊拉克及敘利亞發動攻擊,蓆捲各大城市。哈利發大軍所到之處殺至血流成河。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和伊拉克政府兵敗如山倒,危在旦夕。
    美國人選出來的總統都有特別任務,小布殊發動戰爭消滅伊拉克,將伊拉克遜尼派政權換上什葉派政權。奧巴馬上任後下令美軍撤離伊拉克讓伊斯蘭國攻城略地,四出大屠殺。奧巴馬坐視伊斯蘭國四出屠殺和破壞,所有支援對抗伊斯蘭國和敘利亞政權的武器和金錢援助都是日惠而實不至。2017年,當勞侵上台時,敘利亞和伊拉克基本上淪為焦土,伊斯蘭國兵敗如山倒,氣數已盡。由此可見,美國總統選舉只是依照開燈會劇本的劇情需要選出擔任美國總統的「演員」。要開戰的時候選小布殊出來,沒有理由開戰也照樣開打。應該打仗又不能打的時候,選奧巴馬出來,無論怎樣都不開打。要打死屍皮的時候,選當勞侵出來,一上台就是中美貿易戰,南海衝突,取消死屍皮留學生和移民簽證,驅逐和禁止強國企業............。國會也是一樣,要成立香港人權及民主法,香港自治法就讓茶黨控制參眾兩院。
    各位看到了嗎? 美國大選不是單純民主選舉,背後有開燈勢力,有世界新秩序劇本。不要說美國大選有內情,即使死屍皮主席也是一樣。要強國搞鬼城高鐵,一帶一路,中美貿易戰.........推豬頭雜當死屍皮總輸記。死屍皮領導失敗就是死屍皮失敗。

  • 威勝電動車零件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9-11 21:17:01
    有 5 人按讚

    #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

    〔9/5~9/11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 川普第二度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瘋狂推特慶祝

    挪威極右派的國會議員Christian Tybring-Gjedde 提名川普為2021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認為川普促成以色列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達成和平協議,是重大的和平進展。獲知消息後,川普在推個上連發文表示感謝。

    這已不是川普第一次被提名,國會議員泰布林吉加德在 2018 年就曾為川普提名,理由為川普促成南北韓的和解。

    然而也有川普的反對者認為,川普除了經常發表性別歧視言論,更設立許多對移民不友善的政策,沒有資格獲獎。

    另外,有美國國會議員支持「香港民主運動」角逐和平獎,認為他們挺身捍衛香港自治、人權、法治,為自由奮鬥的精神值得鼓勵。

    ❷ 日兩大在野黨正式合併 枝野幸男任黨魁

    日本兩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與「國民民主黨」昨日舉行黨籍參眾兩院議員總會,正式合併,並讓與會的 149 名國會議員投票選出黨魁以及新黨名。

    投票結果由原立憲民主黨黨魁枝野幸男以 107 票擊敗原國民民主黨政調會長泉健太,成功當選黨魁。

    其所建議的黨名「立憲民主黨」也在黨名投票中勝出,因此枝野將出任合併後新的「立憲民主黨」首任黨魁,任期到後年九月。

    事實上立憲民主黨跟國民民主黨是系出同門,兩黨都源於民進黨。2017 年民進黨有意和偏右派的希望之黨合併,引發黨內自由派的枝野幸男不滿,出走創立立憲民主黨。分裂後的民進黨則跟希望之黨合併為國民民主黨。

    兩黨重修舊好,究竟能破鏡重圓還是依舊同床異夢?伴隨新首相上任而來的國會改選將逐步揭曉。

    ❸ 中印關係新展開 外長莫斯科會談

    10日印度外交部長與中國外交部長於莫斯科舉行會面。雙方討論邊境形勢發展及中印關係並達成五點共識:

    ㊀ 遵循兩國領導人發展雙邊關係的方針,不讓分歧上升為爭端。

    ㊁ 邊防部隊應繼續溝通,脫離接觸狀態,保持距離。

    ㊂ 恪守現有協議和規定,避免會讓事態升溫的行動。

    ㊃ 持續透過印中邊界事務協商調解機制開展磋商晤談

    ㊄ 同意加快建立新的互信措施,維護地區和平。

    不過,路透社和半島電視台同時指出這和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展現的態度完全不同。

    該報於昨日的社論,強烈批評印度誤判局勢,諷刺印度國內民族主義「處於前所未有的膨脹期」,中國不能寄望外交談判就讓印度回歸理性。並表示,中國要做好外交交涉失敗時採取軍事行動的充分準備,更說印度「很需要再有一次沉重的失敗教訓」。

    #經時事

    ❶ 特斯拉落選標普500:股價重挫20%

    標普道瓊指數公司於美國時間 4 日公佈標普 500 指數成分股調整,特斯拉意外落選。

    特斯拉已達到 GAAP 連續 4 季獲利的標準,分析師多預估特斯拉將被納入標普 500 成分股,這也被認為是特斯拉近幾週大幅上漲的主因之一。

    特斯拉股價在 8 日狂瀉 21.06%,市值萎縮約 800 億美元,創下單日跌幅紀錄。

    分析師認為,標普委員會著重於特斯拉基本面不穩定,或其主要獲利並非來自電動車銷售;然而,若特斯拉在未來保持盈利,仍有可能被選入標普 500 成分股。

    這次標普 500 調整,最後新增電商 Etsy、半導體測試設備供應商泰瑞達和製藥公司 Catalent,預計於 9 月 21 日生效。

    ❷ 反悔天價收購案?LVMH 與 Tiffany 將互相提告

    去年11 月,法國路易威登集團(LVMH)與美國品牌 Tiffany & Co 達成 162 億美元的收購案,創下精品史上最大收購交易。然而 LVMH 董事會 9 日發表聲明表示「無法履行收購 Tiffany 的交易」。

    美國以奢侈稅回敬法國的數位稅,華府和巴黎貿易關係緊張,因此法政府請求 LVMH 推遲收購日期,以支持政府反制美方。

    LVMH 財務總監表示:「目前政府不讓我們交易、我們也不願延後日期,故無法履行交易。」

    消息一出,股價重挫逾 17% 的 Tiffany 隨即提起訴訟,強調 LVMH 各種拖延與理由是想強迫 Tiffany 降低收購價。而 LVMH 也迅速回擊,控告 Tiffany 誹謗、誤導和管理不善,尤其在疫情下經營有缺失。

    ❸ 華為禁令 衝擊台日韓零件銷售

    美國對華為新禁令將於 9 月 15 日生效,禁止企業提供華為「具備美國設備或軟體的半導體」,阻止華為從外部供應商取得手機和基地台的關鍵零件。

    也就是說,這波禁令影響的不僅是華為本身,將衝擊供應商。分析師預測,若華為生產中斷,將影響台日韓零件供應商,總計將衝擊每年 264 億美元的營收。

    日本供應華為近 30% 的零件,受到的衝擊最顯著。而據傳,台灣的台積電每年對華為的銷售額超過 50 億美元,聯發科相關銷售業務也將近 5 億美元。

    面對華為生產中斷的風險,有些供應商已開始尋找新的買主,像是 Japan Display 有意將產品賣給小米、Oppo等。

    #理財 #時事 #生活 #新聞 #本週時事 #一週時事 #政治 #經濟 #政經八百 #知識 #大學生 #諾貝爾奬 #日本 #中國 #印度 #特斯拉 #華為

  • 威勝電動車零件 在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7-11 09:24:11
    有 1,461 人按讚

    特斯拉的秘密(三)

    電動馬達和內燃機引擎都是古老的科技,但過去一百多年,人類選擇了內燃機搭配汽油作為主要的陸上運輸模式,一百多年的發展下來,引擎因此成為相當精密的產業,工業成熟度很高,但內燃機現在面臨Clayton Christensen說的「破壞性創新」,將被一個相對比較低等的科技,給徹底的破壞。

    破壞性創新的特點是「低一點」的科技,因為生產成本的下降,而得以吃掉比較高科技的產品市場。內燃機加上油箱,就是汽油車的動力系統,而馬達加上電池,則是電動車的動力系統。內燃機引擎因為經過一個世紀以來的開發,已經沒有低成本的生產方式,而油箱基本上不佔任何生產成本,所以也沒有什麼成本下降的空間。但馬達加上電池,卻有很大的空間。馬達也許像引擎一樣古老,但大電量的電池,卻是「新科技」,一個不斷地還在更新進程的新科技。隨著電動車的需求增加,投入電池開發、生產的新創事業,不計其數,因為有利可圖,進而趨動更多人投入開發。

    特斯拉的電池很貴,一開始的Roadster,因為技術不成熟,所以有提供客戶換電池的服務,要價一萬二千美金。現在的特斯拉,電池保固八年,所以幾乎都還沒有客人需要換電池。馬斯克說,再過幾年,電池模組大概可以賣5千到7千美金。這才約十年的工夫,價格就砍下這麼多,而且這個比較便宜的電池,壽命還比較長,充電比較快,安全性也比較高,而且容量還更大。而且電池的開發,不純只為電動車。除了電子產品需要鋰電池外,一旦鋰電池成本再降下來,家家戶戶都會裝上一顆大電池,離峰時充電,尖峰時放電,搭配綠色能源生產,電池會徹底改變家戶使用電力的方式。而更成熟的電池科技,又會回頭過來,降低電動車的成本。這個正向回饋的機制,不但內燃機產業沒有,連燃料電池也沒有。有人用的東西,才會有誘因開發更便宜的產品。

    這個資本主義的精神,厲害到連天然資源的稀缺,都可以想辦法克服。原先鋰電池的量產,有一個大關卡是稀土金屬「鈷」的使用,電池裡,鈷的價值比鋰還高,但鈷的產量很少。馬斯克在今年有一場重頭秀,叫做「電池日Battery Day」,很多專家都預期,特斯拉將會發佈和中國廠家「寧德時代」的共同研發成果,不用鈷的電池。特斯拉真的達到不用,甚至只是少用,鈷元素,那電池成本的下降速度就更快,會更快拉平和內燃機車的成本差距。

    彭博的一個報告估算,現在電動車的製造成本,大約有近四成是在電池身上,五年內,就會降到三成以內,到時電動車和內燃機的成本就會拉平。

    而電池以外的差別,還有很多。舉例來說,電池馬達和引擎以外的傳動系統(drivetrain),原理也不盡相同。據估算,馬達大概只需20個部件,而內燃機要200個。而這十倍的用料差別,影響很多層面,因為差別不只在數目而已。內燃機就是進行不斷爆炸式的燃燒汽油,進油、進氣、點火、爆炸、排氣的循環不斷地進行,過程複雜且傷害零件,所以要潤滑、要過濾氣體,廢氣還要觸媒轉換,每一個零件,都有故障的可能。

    2015年有一個調查,全美汽車維修的前十五項熱門,全部是濾網、火星塞、進氣、排氣系統的控制和感應器,只有一項是電動車可能有的,就是油箱蓋/充電插座蓋的替換,便宜地不得了的工序。為什麼特斯拉不用廣設維修點?因為電動車不用換機油、不用換進氣濾網,馬達也幾乎也不會壞。車子系統的基本差別,回頭過來,還會影響銷售方式。豐田需要銷售代理賣車,也需要這些代理維修車輛。而事實上,對很多代理來說,維修才是真正賺錢的部門。但特斯拉的車,很少需要進廠,所以也可以跳過這個中間人,只要開一個直營廠,就可以應付好幾個州的維修需求。

    但20個部件和200個部件的差別,還不只於此。豐田的200個部件,也許就代表了200家上游,這200家上游做的生意,都是和內燃機有關的生意,也許有少許部件,是可以用在電動車,但大部份是不行的。也就是說,這200個上游,沒有任何的誘因,幫豐田快速轉進到電動車。豐田越快切換,他們就越早丟了生意。所以九百萬輛的商機,背後就是代表百萬、千萬人的生機,在豐田內外,都充滿了抵制開發電動車的既得利益。如果不是特斯拉的威脅迫在眉睫,這些既得利益,到死都不想開發電動車。

    豐田及傳統汽車大廠卡死在內燃機,造成成本居高不下,還有一個設計思維上的巨大不同。

    比較高級一點的車,會讓你客製一些配備,比如說比較先進的安全系統,但傳統車廠是你選定了,再加減就不容易,真要加裝,就要進廠大動手腳。但如果你訂特斯拉,有些功能是要加錢,但你日後要加也可以,付錢後就可以啟動。功能一直在那裡,只是特斯拉隱藏起來而已。

    這道理在特斯拉和蘋果比較像,和豐田比較不像。特斯拉和蘋果其實都是電腦公司,只是他們生產的電腦,一個當手機用,一個當車子用。如果車子的設計,是繞著電腦轉,所有的功能,都連在這電腦,日後的軟體更新,不用連硬體一起動,就可以技術升級。蘋果手機可以一代又一代的更新作業系統而變得更強大,特斯拉也可以。對特斯拉來說,要多一個功能,就是把硬體連到車子的大腦,就可以由軟體來中央控制。但對繞著引擎運轉的豐田來說,多一個功能,簡單如多一個照相機,那就是要再多一個電腦,多一個介面連結,工程浩大而困難,而這個多出來的電腦晶片,很可能和其它系統,尤其是動力系統,完全沒有關係。

    把硬體裝上電腦,要比把軟體裝上硬體困難多了。

    日經曾把一台特斯拉拆開給豐田的工程師看。工程師看了,搖搖頭,在科技上,豐田至少落後特斯拉六年。特斯拉的系統,環繞著兩個大電腦晶片組,控制著所有的系統,動力、環境偵測、空調、驅動、娛樂系統等等,通通由這兩個大腦控制。而這兩個大腦,上面只有印著特斯拉的名字,不像豐田,通通是上游供應商的名字。也就是說,特斯拉開發並完全掌握這兩個大腦,從晶片設計到程式編寫,全都是自家搞的。也許晶片是讓台積電做的,但設計是特斯拉內部做的。

    以電腦為核心的生產,還有一個內燃機沒有的效果,摩爾定律,即電晶體數目每兩年倍增的了不起矽谷定律。摩爾定律也許沒有之前那麼神了,但晶片越來越強大且便宜的趨勢還是在。特斯拉花最多的錢在電池和電腦上,而這兩個品項,又最受科技發展影響,成本隨年下降。請問豐田要怎麼競爭?

    美日德各三大傳統車廠,會被洗牌洗掉一半以上,因為他們都受制於舊的生產方式,都擺脫不了內燃機的過往成功。以前矽谷專家喜歡說,這是一場戰爭,看是特斯拉先學會造車,還是傳統車廠先搞懂電動車。現在這場比賽結果已經出爐,特斯拉取得了勝利。不過我認為傳統車廠裡,還是會有幾家存活,豐田其實是機會最大的大廠之一,寶馬和賓士也許是另外的倖存者,但未來太複雜,沒有人知道。

    所以回到股價的問題上。取得生產科技勝利的特斯拉,年銷九百萬輛不會只是夢。但如果年銷可達九百萬輛,可以有現在這個每股一千五百元的價值嗎?距離這個系列文章的開始,才幾天而已,特斯拉股票又漲了一成。這個股票,已經不是九百萬輛與否的問題,而是史上最大的多空交戰。有二百億美金的資金正在放空特斯拉,也同時有多頭推升特斯拉市值超過二千五百億,說實話,沒有人在談基本面了。

    我是認為,長期來說,特斯拉成為一兆美金的公司,只是時間早晚,也就是說,一股五千美金,也不是問題。但現在買特斯拉,你能安安穩穩地抱到那一天嗎?你能在股價跌回兩百元一股,也不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