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姜娜言幾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姜娜言幾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姜娜言幾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姜娜言幾歲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704的網紅Ti Chen/陳迪,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東奧在父親節落幕,感謝台灣選手帶來滿滿的感動,深知家人教練永遠在背後迎接孩子的歸來,不管在外跌倒受挫,總是鼓勵支持繼續前進。如今回放十年前茫然,沒料到一個月後亞運金牌,卻是自己最榮耀戰役之一,感謝當時神隊友,盧彥勳,易楚寰,楊宗樺,一起完成台灣男子網球重要里程碑,獻上最高的敬意。 2010.1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娛樂八卦 #姜濤 #李佳芯 #SmartTravel #陳炳 #VeraWang #ArianaGrande結婚了 #是日娛樂新聞重點推介 #193 #error肥仔 #193開café #smarttravel #AnsonLo #姜濤 #假冒女團電影 #193ERROR #入住請敲門3做主持...

姜娜言幾歲 在 少女心文室 NEWS ROOM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11:57:20

👨🏻‍✈️💙👩🏻‍✈️『振永&Krystal《警察課程》開播!回顧兩人歷年作品推薦!』 / 👮🏻‍♀️👮🏻‍♂️在回顧振永&Krystal作品前,少女先來說說觀看完《警察課程》第一集的觀後感,首先第一集Krystal出場畫面不多,倒是比較聚焦在車太鉉跟振永自己的故事線,振永看了讓人有點心酸欸,然後我...

姜娜言幾歲 在 文青汪的影劇世界?|電影|韓劇 |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2 15:49:22

. 《我的室友是九尾狐—走過千年寂寞落入凡間只為妳》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前面無雷 #看完來討論 以輕鬆浪漫搞笑為基底的《#我的室友是九尾狐》,由《金秘書》的編劇操刀,也是本季熱門高甜韓劇,昨晚剛大結局不知道大家看完了沒☺️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飾演九尾狐的張基龍依然不減帥氣,跟惠利之間的...

姜娜言幾歲 在 梁曉豐 Anjo Leung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10 06:31:23

10 才子(4)哥哥 2021.4.01 二月二十 愚人節 還記得2003年之前,我總愛在這天跟同學們用各種低俗而刺激的方法互相整蠱,極盡搞笑和創意又無分輕重,每年其實都會頗期待4月1日的來臨。但2003年之後,世界因為張國榮離世而不同,有人說香港的黃金時代亦隨之正式結束。從此喜劇變悲劇,這天...

  • 姜娜言幾歲 在 Ti Chen/陳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09 04:01:19
    有 285 人按讚

    東奧在父親節落幕,感謝台灣選手帶來滿滿的感動,深知家人教練永遠在背後迎接孩子的歸來,不管在外跌倒受挫,總是鼓勵支持繼續前進。如今回放十年前茫然,沒料到一個月後亞運金牌,卻是自己最榮耀戰役之一,感謝當時神隊友,盧彥勳,易楚寰,楊宗樺,一起完成台灣男子網球重要里程碑,獻上最高的敬意。

    2010.10.8 北京公開歲有感而發

    懂得打球的人打球,不懂打球的人教球,不懂得教球的人教教練教球,不懂得教教練教球的人卻是掌權者!

    距離上次來大陸比賽已經好幾年前的事,剛出道時就是在天津、北京等地贏的衛星賽以及未來賽冠軍,同期的大陸選手孫鵬,王裕都退休當教練了。在亞洲比賽環境已經非常熟悉,相較之下,我喜歡挑戰亞洲以外的國家比賽,因為很多不確定性,無法預測,加上種族、文化、語言不同,常常帶來意外的狂喜或者嚴重受挫,使得網球人生更多元素摻在裡頭。

    期盼這次上海大師賽,從功夫,賭神還是賭聖片中那懷舊的古老建築,吸引著我對上海古典奢華想像,我和大陸選手姜川住,省了一半的飯店錢,大陸球員對台灣選手都很有善,都會告知哪裡有便宜飯店,洗衣,穿線等等,甚至常常被請吃飯。

    我帶了三支新款球拍,也備著三支舊款球拍,我似乎還是找不到新款球拍對球控制的安定感,加上拍線的選擇,鉛片的放置位子,好像一切都在重新組合中,再輸入自己電腦程式,消化下場比賽。如果加上本身技術或打法改變(內在),還得調整對抗不同對手優缺點,戰略應用,比賽球的不同款,場地快慢(外在),那真的更複雜,心中罵著自己,我一定要把事情搞得那麼複雜嗎?網球只『需要』把球打過網,不要出界,這句黃金定律絕對套用在世界頂尖選手與公園阿伯都管用必勝祕笈。

    前一陣子我做了必須擊出致勝球的方式贏球,當做過了這些嘗試,從慘痛經驗與教訓得到結果是不行的,我做了太多愚蠢的事情又不自知,這也是當時盲點卻不知道該怎麼辦?周遭很多人幫忙,卻無濟於事。

    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即使我每天重複訓練千百遍,就是對球陌生!自己狀況不好時,還是得硬著頭皮比賽,這兩年已經快輸到尋求信仰或封拍了,自知低潮的確有點久,還是尋找不到我的打球風格,一直變,一直亂,失去最根本的核心。

    我來到北京公開賽等待會外賽候補名單,坐著大會提供賓士車,從機場到比賽場地往返,這些服務都是招待會內選手們,載我剛好只是順便而已。這週同時舉辦ITF青少年比賽,大會Holiday inn酒店替青少年選手準備晚餐,我詢問了後,他們把剩的餐票給了我,當下覺得自己真幸運!回想起來也蠻可憐!

    比賽最後名落孫山,我沒候補上,這週比賽就結束了,不過我積極詢問,哪裡有便宜酒店,大陸球員們住在奧運體育公寓,只有國家隊才能住,而旁邊有個瀚庭快捷酒店,一晚兩百三人民幣,辦卡附早餐又打折,『台灣選手們下次去大陸比賽,我卡號打七折唷』,我要去坐計程車時被吳迪叫住,他剛好順路就搭他順風車(大陸一切都報賬,就幫我順便報了)。當下突然有種感覺,出外靠這些年輕大陸朋友,成績先不比較,大陸國家隊穿金戴銀,而台灣選手好像在撿破爛,東算西省的,也對,之前一位官員說:運動過程中很辛苦,因此更顯得成功後意義非凡,是台灣之光,台灣精神,政府支持不介入,要中小企業義務贊助。你們要馬跑又不讓馬吃草,於是馬兒去吃別人的草。在我這年代優秀人才輩出,接著年輕新秀掘起,處在尷尬位子的我,的確是比較難拿到資源。如果問我需要什麼,我的要求比其他選手要求都還過分,我希望能有:

    一,球場可以練球
    二,我在練球時有人告訴我練什麼(教練)
    三,我在做體能或重量時,能告訴我怎麼做
    四,我受傷時可以知道去那裡治療

    我必須解決所有的問題時,我已經想到頭快爆掉!廣州亞運前哨,在北京有個奧體訓練基地,他們總教練魯寧說:我可以和他們練習,於是每天早上九點和他們練球,用他們穿線機穿線、洗衣機,可以說是充分利用,大陸選手每兩人一間,門前掛著個人照片,有體能師帶大家熱身,四位教練帶八位選手,我就跟他們一起練,後來得知全省教練來北京開一年一度『蜂會』,大陸網協CTA利用北京公開賽資源邀請李娜教練,沙拉波娃教練以及其他知名教練來做講習,中國教練群學習如何訓練。我覺得大陸做了很棒的網球基層推廣,我利用這次機會去中國網球公開賽找人練球和看比賽,當有選手需要陪練,我總在練習球場待命,在空擋間看比賽,利用這樣的機會,結合自我想像與實際的網球理念,或許能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

    謝謝為我擔心的朋友們,我還沒那麼快退休,當壞牌打光時,就是該是贏錢的時候了。一個人蠻辛苦的,練球的喘,天氣的熱,身體的酸痛,旅行的孤獨都還好,真正累的是失去了動力和搞不清方向,我現在有點累,希望你(妳)們能替我加油,我需要助力!如果對我有什麼建議,未來規劃,誰能幫助我,不管是球技,體能,重量訓練等方面,或是企業廠商對我有興趣,請告訴我,謝謝,別客氣指導。

    #可以理解當時有感而發!台灣現在對運動員關注與重視比十年前好太多了,在運科協助下,體能、心裡、醫療團隊組織、防護員左右選手身旁、媒體、經紀人報導,以及很多有心組織都慢慢到位,不過,唯有『自己』才能走完最後一哩路!

  • 姜娜言幾歲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30 19:41:52
    有 1,808 人按讚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266例本土,校正回歸89例、10例死亡;專責病房採兩人一室、病床數須達急性一般病床十分之一;收治確診人數無法達標,則撤銷醫學中心資格:萬華確診人數逐步下降,北市府兩點呼籲:一週採買兩次、一人確診全家篩檢】

    台灣今(30)日新增266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確診個案,校正回歸89例(新增與回歸數共355案例)。另外,今天公布新增10人死亡,沒有境外移入個案。

    今日指揮中心也提出新政策,包含要求各醫院專責病房採兩人一室、病床數也須達到急性一般病床總床數的十分之一;若輕度、中度的病人住院10天,經判斷傳染力下降,則可回到家中進行7天居家隔離。

    原本指揮中心公布新增死亡人數為11人,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在記者會中表示,今日一名50多歲女性(案4582),5月初有萬華活動史,15日採檢同日入住集中檢疫所,但僅有死亡通報,還未取得診斷書。不過指揮中心在會後發稿澄清,因疫調誤植,該案移除,今日死亡人數下修至10人。

    台北市政府今天也提出呼籲,希望民眾一週至多出門採買兩次、減少市場人流;且這次疫情多是家戶內相互傳染,因此未來一人確診,將會針對全家都做採檢。

    另外,41萬劑AZ疫苗還有26萬劑未接種,陳時中今天表示,將於明天開始配發給各縣市,提供全國所有第一類醫事人員、雙北第二、三類人員接種。

    ■整體病例趨勢,待下週研判較清楚

    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的266例本土個案,包含123例男性、14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90多歲,發病日介在5月14日~29日。校正回歸個案的89例中,則包含42例男性、4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27日。

    綜上總共355例,新北市193例最多,台北市85例、桃園市24例、苗栗縣、台中市及彰化縣各9例、基隆市8例、花蓮縣6例、南投縣4例、嘉義縣3例、連江縣、台東縣、宜蘭縣、新竹市及高雄市各1例。其中具有萬華活動史者20例、台北茶藝館相關1例,其他已知感染源118例、關聯不明47例、疫調中169例。(見最新疫情概況圖)

    今日死亡人數10人,包含9男1女,年齡都在60歲以上,其中7例具有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臟病等慢性病史,發病日介於5月6日~25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4~29日。

    今日校正回歸的人數下降,陳時中表示,不代表5月19日起實施的全國三級警戒奏效,「目前講效果有點言之過早,」他認為下週可以對整體的疫情有初步判斷,也才能知道目前的防疫手段是否正確。此外,雙北、桃園等縣市都在規劃封城演練,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目前沒有封城計畫,會以好好實施三級警戒為主。

    不過,重症人數的比例依然不容樂觀。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目前有9.3%病人嚴重肺炎,接近或已經呼吸衰竭的病患有258人、佔3.3%,其中180人使用呼吸器、葉克膜2人。

    ■居家隔離標準:住院10天後評估傳染力下降,則返家進行7天居家隔離

    張上淳表示,目前專家小組已經訂出一套基本標準,針對住在醫院的輕度、中度個案,在發病10天後,若醫師評估傳染力下降,就可以回到家中,繼續居家隔離7天,一共完成17天的隔離治療,他強調,「這是全國統一的標準。」

    台北市政府昨日也提出,針對輕症、無症狀患者開立居家隔離書17天,羅一鈞解釋,居家隔離17天是預開的動作,假設病患疫情沒有大變化,可以17天都待在家中觀察。17天居家隔離通知書會由篩檢單位代替衛生局開立,但若期間病患疫情有變化,改安置到集中檢疫所,也會再開立集中檢疫通知書,需要住院也會改開住院通知書。

    羅一鈞說,因為發病後10天具有傳染力,因此居家隔離者、無症狀感染者,在家10天解除隔離後,須繼續在家中完成7天居家隔離;若轉住院,也須住院10天解除隔離才能回家,居家隔離期間有電子圍籬和每日關懷機制。

    而為了加強對居家隔離者的監測與照顧,石崇良表示,指揮中心已經緊急採購1萬5,000個指尖血氧儀,預計6月2日送到各縣市衛生局,提供居家隔離病人使用。

    安置量能部分,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表示,目前中央集中檢疫所可以收治的房間為2,000間,現已收治1,979人,包含新北市1,184人、台北市593人,中南部的空房較多,未來3天會持續增加新的房間、加上陸續解隔離完畢的房間,估計還有600間可擴增。他表示,今天上午與雙北聯繫,今日就可以將PCR陽性的確診者,全部確實移到集中檢疫所,避免在家中感染。

    ■醫療量能整備:專責病房兩人一室、床數須達急性一般病床十分之一

    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宣布,為了可以收治更多病人,要求各醫院專責病房必須兩人一室,如果醫院因為硬體設備受限,無法做到,就要加開更多專責病房,每家醫院專責病床的床數,必須要是該院急性一般病床總床數的十分之一。

    石崇良說,健保署會介入了解,如果醫院在這部分病房中沒有收治確診病人,健保則不予給付。中央也確定把收治COVID-19的確診病人數,列入醫學評鑑的監測指標,若無法達標,則撤銷醫學中心資格。

    他也呼籲,近日有民眾不願意與其他病人同房,目前已經規定必須兩人一室,請民眾配合醫院措施,收容更多需要醫療的病人;若民眾達到出院條件,也請配合出院,交通部會提供防疫計程車的聯絡窗口,讓民眾出院不必擔心無法返家。

    由於過去兩週雙北確診大量病患,目前全台已有超過6,000名確診個案,其中3~4成需要到醫院就醫,造成重災區醫院病房爆滿、人力不足。石崇良說,目前協調結果如下:

    1.使用氧氣的病患,先轉至急救責任醫院收治,若都滿床,第二階段轉到外縣市的急救責任醫院,第三順位則回到北區的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
    2.使用呼吸器的病人,因為需要更複雜的照顧,第一會轉到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加護病房,其次是外縣市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最後則是北區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

    近期傳出消防員將病人送到醫院無法收治不斷轉院的問題,石崇良說,醫院得要有時間調整量能,因此無法一次快速且大量的收治病人;而台北與中南部醫學中心已建立綠色通道,互相支援病患的即時轉送,這中間院際轉送的救護車費用會由指揮中心負責。

    石崇良也表示,醫院病床量能增加,人力也正盡快補足,各醫院在這一週已協調訓練其他科別的醫護投入,指揮中心已放寬津貼計算基準,投入照顧病人的醫護每人每班10,000元。

    ■消防前線累癱,民間救護車無法支援,形成「消防累死、民護餓死」

    《報導者》自去年3月報導〈【防疫斷線】119救護員運送病患的SOS:高風險名冊看不到、拿N95口罩還得寫「借據」〉(https://bit.ly/3wIOtsB)當時即提到,民間救護車形同「防疫孤兒」,只能負責醫院院際之間的轉送,甚至也沒有被編列體制內,無法拿到防疫物資補給。

    而此次雙北疫情短時間內爆發,大量病患需要分流、北病南送,或載往醫院、加強版集中檢疫所與防疫旅館,這些都是用前線救護車的消防救護人力。不僅消防員自己的救護量能受到擠壓,也得面臨長時間、大量的出勤,更有染疫風險,至今也有消防員因此確診。

    全方位救護車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姜尚佑接受《報導者》採訪表示,希望政府可以盤點載送資源,編列預算納入民間救護車,加入目前載送確診病患的行列,並非只是少數的院際轉送。「各縣市的民間救護車約佔整體救護車輛數20~30%,在前線消防員繃緊時期,民間救護車可以加入一起支援,讓消防員有餘裕去處理原本的緊急救護。」

    姜尚佑表示,目前民間救護車反而因為一般民眾住院人數下降、門診停診、非必要醫療行為暫緩,載送轉院的件數下降,明明可作為補充人力卻始終無法加入戰力,形成「消防累死、民護餓死」的奇怪狀態。

    對此,石崇良回應,指揮中心已自昨日起試辦「遠距檢傷分類」,讓居家隔離、檢疫民眾可透過此平台,讓專科醫師問診,這也會降低非必要的送醫人數,減輕一線消防人員的負擔。此外,若是醫院轉送,目前也有公費補助,民間救護車也可加入。台北市長柯文哲則回應,會授權消防局去評估,如果有需要會考慮,若目前可以解決,就會以目前的系統來處理。

    ■北市提出兩大政策:一週採買兩次、一人中鏢全家篩檢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日下午召開記者會時表示,目前萬華的確診人數已逐步下降,目前評估沒有升四級的打算,同時各醫院的整備也開始慢慢完備,昨天開始就沒有出現救護車載病人到急診被擋下的問題,但會進一步精進,想辦法讓救護車載送的速度更快更準確。

    柯文哲說,這兩週下來,只要政府的命令清楚,8成的民眾都會遵守,是高素質國民的展現,因此有幾項要點也呼籲民眾遵守:

    第一,一週最多出門採買兩次。柯文哲說,目前傳統市場的人潮還是太多,希望民眾減少去市場的次數,少去、多買。北市府會協調市場自治會,希望每天暫停四分之一的攤位,大家輪流擺攤,設法讓市場人流下降。

    第二,一人中鏢全家篩檢。柯文哲說,這次疫情很明顯家戶傳染占多數。目前確診者資料由各行政區的健康服務中心做疫調追蹤,未來當出現一個確診者,健康服務中心人員去給居家隔離書時,會提供如何聯絡、如何做全家人採檢的方式,並會以公費處理,由北市府負擔。相關細節今天晚上北市府會做細部討論。

    ■馬偕醫院傳出院內感染,指揮中心及台北市皆否認

    今日國民黨台北市議員鍾小平出面爆料,表示接獲馬偕董事會和醫護陳情,醫院傳出院內群聚感染,不僅封鎖消息、也封鎖兩層樓,匡列100多名醫護人員。

    對此,石崇良在記者會中表示,他今日上午才前往馬偕醫院,因為該院目前無法達到專責病房的房間數,所以暫時封鎖兩層樓,來擴充病房數,不是因為院內感染而封,嚴正否認院內感染一事。柯文哲也在北市記者會上表示,馬偕醫院封兩層樓改建整修成防疫專責病房,讓人以為是感染,「這是假新聞。」

    ■陳時中:國產疫苗有效性數據須說服專家;中央已與兩家國產疫苗公司簽約  

    針對國產疫苗二期試驗結束是否可以上市,陳時中說,知名疫苗如莫德納、輝瑞、AZ,都是二期做完、三期還沒完成就取得緊急授權EUA;而國產疫苗目前二期做了3,000多人,安全性得到認可,「但有效性受到的質疑比較多,三期是透過有接種疫苗、沒有接種疫苗的兩組人,染疫人數的比例,來證明有效性。未來國產疫苗的有效性,會跟自然感染病人的中和抗體、或有打過疫苗者的中和抗體相比來判斷,但當然要經過專家認同。」(本土疫苗進度如何?只做二期臨床試驗問題在哪?請看〈疫苗進行式〉https://bit.ly/3yQZTfE)

    而目前政府已公開表示7月可以接種國產疫苗,也已簽了預採購合約。但陳時中也坦承,目前二期還未解盲,任何實驗都可能成功或失敗,都還需要科學證據。

    至於近日民間欲申請疫苗來台,陳時中表示,民間組織或企業幫忙疫苗供應,若有意願或管道,可以先跟中央確認貨源。但他強調,進來的疫苗,政府必須審查是否有授權,若有就會協助後續行政流程、統一安排配送接種。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晚間則證實,疾管署28日已與高端、聯亞兩家國產疫苗公司完成簽約,兩家合約相同,都是採購500萬劑,再加上擴充上限500萬劑的開口合約,也就是中央採購國產疫苗數量最多可能達到2,000萬劑。

    ■6月1日起公開物資配給資料,同時補助全國社區篩檢站設置

    陳時中表示,疫情緊張時期防護衣的消耗很快,當中央機關、地方政府到一線醫療院所有物資需求時,指揮中心都會及時供應。自5月3日~27日,指揮中心已撥配一般醫用/外科口罩4,508萬片、N95口罩240萬個、隔離衣161萬件、防護衣約27萬件。6月1日起,物資撥配資料會公布在疾病管制署網站「COVID-19防疫專區」供各界查閱。

    此外,陳時中說,社區篩檢是現階段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即時把病人找出來。指揮中心已訂定各地方政府社區篩檢站補助要點,鼓勵各縣市可以在個案數多、確診者足跡熱區設置,並且給具有相關接觸史、活動史的無症狀民眾篩檢。同時,為了保全醫療量能,篩檢站地點要設置在社區健康中心,或非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接下來會提供社區篩檢站設置指引做為參考。

    相關補助則為每一篩檢站提供20萬元、每一案費用補助500元,採檢醫師一班6,000元、護理師等醫事人員一班3,500元、行政、清潔人員每日2,000元。

    (文/陳潔;設計與資料整理/林珍娜、柯皓翔;攝影/王騰毅、鄭宇辰、蔡耀徵)

    #延伸閱讀
    【「這是我們集體的失敗」──疫苗生產大國卻被疫情重創,來自印度沉痛的告白】https://bit.ly/3bXnguw
    【真的假的?確診數「校正回歸」很正常,但一次回補太多天恐使疫情判斷失準?】https://bit.ly/3fJSUfW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校正回歸 #快篩 #疫苗 #輝瑞 #AZ疫苗 #莫德納疫苗 #國產疫苗 #社區篩檢站

  • 姜娜言幾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06 19:30:23
    有 11 人按讚

    10 才子(4)哥哥

    2021.4.01 二月二十 愚人節

    還記得2003年之前,我總愛在這天跟同學們用各種低俗而刺激的方法互相整蠱,極盡搞笑和創意又無分輕重,每年其實都會頗期待4月1日的來臨。但2003年之後,世界因為張國榮離世而不同,有人說香港的黃金時代亦隨之正式結束。從此喜劇變悲劇,這天開始拒絕再玩,我和朋友們從此再也沒有慶祝過愚人節。

    由於從沒有機會親身接觸過張國榮,所以從來都不敢親切地叫他「哥哥」。我一直只敢用他的英文名Leslie,因為記得他在演唱會親口承認覺得這個名好sexy;亦可能因為我從媽媽口中得知,她在中學時曾經有一段類似追星的時期,和初出道走訪各中學登台表演的Leslie混得頗熟。所以對我來說,和媽媽同輩的,就不能叫「哥哥」。題外話,不知現在最忠心那一批「姜糖」和姜濤關係有多親密熟悉,相信現在對明星的要求應該比以前更零距離吧?

    講起距離,我和Leslie最接近的距離應該是他89年告別樂壇演唱會的最後一場。對於當晚演唱會的表演我已忘記得七七八八,只記得當晚的氣氛充斥著憂傷,媽媽和朋友們都哭成淚人。完場離開紅館,所有觀眾都依依不捨,在後台門外聚集了一大批,大喊著「Leslie,我愛你」。在那樣的氛圍下,只得幾歲大的我不知為何被完全感染,竟然在極度擠迫的情況下,甩掉本來拖著媽媽的手,在人群的腳邊亂竄衝上最前排。然後過了沒多久,便看見一個身上會發光的人步出後台向觀眾揮手道別。腦袋第一次受到這樣的刺激,整個人目瞪口呆嘩了一聲,最後被幾經辛苦才找到我的媽媽哭著拉走。

    現在講起真的萬分尷尬,小學時拿長輩們留下的卡式錄音帶聽歌,比起張國榮的歌,我會較多聽譚詠麟的。現在懂得分析,我會怪Leslie太多情歌慢歌,小學生還是比較喜歡校長那重味精的編曲和唱腔,日本歌曲的旋律亦較為易入口。當然現在才開始懂得細味Leslie對自己所有演出的追求,無論演唱還是演戲都一絲不苟,追求極致完美,每一次都是掏盡心肺的付出。而其中一個最能體現的例子必定是他在2000年舉行最後一次個唱的「熱情演唱會」,無論台燈聲造型音樂各方面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任何一位表演藝人在藝術上的高度,和他比較永遠都有一段距離。

    Leslie和唐鶴德先生拖手的相片成為當年轟動全世界的新聞,令我想起另一位英國演員賓·韋沙(Ben Whishaw)的言論。飾演《香水》裡的變態連環殺人犯、《007》裡的 Q、《Mary Poppins Return》的爸爸Michael、為Paddington配音等等,Ben Whishaw早在2012年和作曲家馬克·布萊蕭(Mark Bradshaw)在澳洲悉尼結婚,但從來無損他演繹無數精彩角色,知道他性向的人亦不多。多年來,賓·韋沙一直拒絕回答有關他的個人生活的問題,他說:「作為一個演員,你絶對有自己隱私和保持神秘的權利,不管你性向是什麼,不管你幹什麼,我不明白為什麼只是因為演員的工作是給公眾觀看,而連私事也要拿出來公開討論。」到了今天,我認為Leslie當日的舉動仍然是充滿勇氣和愛,能達到這種情操的人萬中無一。

    #安早蓮娜歎杯茶
    #銨珇
    逢星期四出Post�#哥哥 #張國榮 #距離 #missyoumuch #benwhishaw

  • 姜娜言幾歲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6-01 00:07:42

    #娛樂八卦 #姜濤 #李佳芯 #SmartTravel #陳炳 #VeraWang #ArianaGrande結婚了 #是日娛樂新聞重點推介 #193 #error肥仔 #193開café #smarttravel #AnsonLo #姜濤 #假冒女團電影 #193ERROR #入住請敲門3做主持 #193廣告 #銅鑼灣#姜濤灣 #Viutv #吸金王 #廣告界
    #193老婆 #花姐 #梁祖堯 #調教你MIRROR #MIRROR紅館 #mirror跨年騷 #姜濤#CHILLCLUB #ANewStage #chillclub招募 #6月5日 #防網騙 #行騙模式 #大踢爆 #精明防騙 #林家謙 #Serrini #姜濤 #65麥花臣 #CHILLCLUB招募 #193粉絲
    #粉絲豪花10萬 #落廣告谷新歌
    #梁祖堯調教你MIRROR #柳應廷阿Jer #林二汶 #直播 #爆料#AnsonLo #AnsonKong #王智德Alton #江?生 #盧瀚霆 #全民造星 #是日娛樂八卦新聞
    #Edan呂爵安 #調教你MIRROR #肥仔分手 #七仙羽 #娛樂八卦 #SmartTravel #梁祖堯 #MIRROR #姜濤 #呂爵安 #MIRROR #連登 #LIHKG #熱門 #肥仔ERROR #梁業肥仔 #多圖
    #呂爵安出軌 #Edan出軌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SmartTravel, 可以滿足你 #娛樂、輕鬆、#剝花生 #旅遊資訊 #平吃買玩 #各地文化, 要睇梗係睇原汁原味, 你係咩人就會支持返咩嘅youtuber, 國際華人傳媒, 最喜歡報道Smart Travel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KZNoNE4iEf-Rsl1fa8Um8aY2Yl86Q95
    大家可以透過Payme, 支持下我, 打賞打賞鼓勵鼓勵:
    https://payme.hsbc/smarttravel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MIRROR的人氣王姜濤日前在IG出帖文及限時動態,寫下一句:「I’m tired of everything」,令一眾姜糖非常之擔心。及後經理人花姐(黃慧君在個人IG發布限時動態、釋除大眾疑慮,花姐寫道:「不用擔心,他只是身體不適,休息幾天,再向大家報平安。」事隔11日,姜濤終於在IG「上水」,一口氣貼出幾張他穿着黑色西裝的型仔相,留言寫道︰「假期結束~沒事了,抱歉讓大家擔心了。」向一班姜糖「報平安」,姜濤一連post多個story,一時狂用鬼馬effect,一時又唱出隊友Ian(陳卓賢)的《DWBF》和Edan(呂爵安)的《E先生連環不幸事件》,非常搞笑,看來大家可以放心了。

    《DWBF》意即「Don't Wanna Be Friends(但願不只是朋友)」,講述少男少女在友達以上、戀人未滿階段,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路歷程,Ian透露:「故事係講一個男仔唔想再同對方做朋友、希望超越友誼,終於佢踏出一步,所以有呢個構思同歌名。」
    ……………………………………………………………..
    李佳芯(Ali)與拍拖多年的陳炳銓傳出情變多時,早前更盛傳被四字頭城中富豪力追,兼獲對方用造雪機在花園草地製作雪景氹女神歡心,有錢就是任性,我自己認識一個朋友,佢俾個男仔追佢頂多都係坐直升機喺澳門食餐飯,

    係(30日)她出席TVB慈善籌款節目《萬眾同心公益金》直播時表示該富商只是生意夥伴,並暗示自己單身,與陳炳銓正式結束情侶關係。
    Ali接受傳媒訪問時透露,該名生意伙伴因為公司有部人造雪機而在她面前試開過一次

    ,沒想到影相後卻引起誤會。她坦言自己將工作和感情分得很清楚,亦希望能避免將兩樣東西混亂,又表示現時雖然有人追求自己,但同時亦慨嘆要重新投入一段新感情並不容易「再投入一段新嘅感情都要啲時間」。

    對於一個咁忙嘅人來講呢,
    外貌協會

    有報道指Ali而搬去將軍澳酒店暫住準備搬新屋,但她否認報道,並表示自己仍租住紅磡的服務式住宅,現時一直等樓價跌才考慮出手置業

    我覺得唔使等樓價跌啦,如果比起一般富豪追女仔,以為噴兩下書咁就氹到女仔得㗎,出手太低啦,整返陳地利根德閣,帝景園先好講啊

    Ali又表示身邊很多人都向她催婚,但她慨嘆世界愈簡單就愈難,因為要找一個價值觀相似的人實在不容易,連Ali的屋企人亦已放棄!38歲

    ……………………………………..

    71歲「婚紗女王」Vera Wang(王薇薇)身材保養依舊得宜,而且打扮非常年輕時尚,更不時穿上性感bra top,皮膚緊緻令人完全看不出年紀,仿如吃了防腐劑一樣,加上一雙令人稱羨的纖細長腿,讓許多年輕女孩都自嘆不如。

    Vera Wang以設計婚紗聞名更自創品牌,很多明星結婚也都愛穿她設計的婚紗,華人影圈包括湯唯、劉嘉玲、劉詩詩、應采兒等,早前人氣天后Ariana Grande(地)的簡約高貴婚紗也出自她的手筆。
    …………………………….
    (2021年5月18日更新)Ariana Grande傳出上週已經低調嫁給秘戀一年的男友Dalton Gomez!兩人在加州家中舉辦極簡婚禮,親友加上賓客僅有不到20名出席!恭喜Ariana Grande!

    (2020年12月21日更新)Ariana Grande今天在IG上發了一系列照片,與低調蜜戀9個月的男友Dalton Gomez訂婚啦!經歷了前男友Mac Miller的過世、與Pete Davidson的分分合合,Ariana終於找到好歸宿,兩人感情超好,從最新歌曲〈positions〉的歌詞也能看得出來。手戴特殊訂婚戒的Ariana跟Dalton Gomez甜笑合照根本是2020年最閃好萊塢情侶啦。

    一直被稱為「歐美娛樂圈最勤勞歌手」亞莉安娜(Ariana Grande)最近又發了新歌〈positions〉。Ariana最近除了接拍了電影、還即將要發行自己第六張正規專輯《AG6》,專輯中首發歌曲就是按照Ariana俏皮、性感的曲風推出的〈positions〉。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