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rlstyle.mag 】即睇ICQ NEW 4大功能!語音變文字/不壓縮照片更勝Whatsapp!
.⠀
近日網路上掀起了一陣陣的「Whatsapp移民潮」,事源是 WhatsApp 宣佈將於2月8日更改私隱條款,強制要求用戶將個人資料分享與 Facebook 共用,否則就不能繼續使用程式...
【@girlstyle.mag 】即睇ICQ NEW 4大功能!語音變文字/不壓縮照片更勝Whatsapp!
.⠀
近日網路上掀起了一陣陣的「Whatsapp移民潮」,事源是 WhatsApp 宣佈將於2月8日更改私隱條款,強制要求用戶將個人資料分享與 Facebook 共用,否則就不能繼續使用程式,令一眾用戶擔心個人資料及數據的私隱問題,令大家都開始紛紛轉會Signal及Telegram!
.
事源是 WhatsApp 宣佈將於2月8日更改私隱條款,強制要求用戶將個人資料分享與 Facebook 共用,否則就不能繼續使用程式,令一眾用戶擔心個人資料及數據的私隱問題,令大家都開始紛紛轉會Signal及Telegram!
.
80、90後的集體回憶:ICQ!
除了近期備受熱捧的Signal外,最近原來連80、90後的集體回憶 ICQ 都再度成為通訊軟體的熱潮!還記得當天大家都能將自己7至9位數字的ICQ帳號倒背如流,經典的「喔噢」訊息聲更是不少人的經典回憶,如今乘著這股「Whatsapp移民潮」,ICQ亦推出了支援電腦和智能手機的APP版,而且更支援電腦網頁版ICQ,聽起來絕對吸引!
.
可重用舊號碼登入!
新推出的 ICQ APP 功能當然遠比以往我們舊年代所用的 ICQ 更進化,不但能夠支援電腦桌面版和智能電話應用程式,更同時支援傳送相片、影片、貼圖Stickers等功能,另外用戶更可隨時 SEND AUDIO MESSAGE、進行群組通話、打 VIDEO CALL,甚至更支援電話通話功能!
.
最吸引的一點是,如果在兩年前有應 ICQ 要求向 ICQ 申請保留帳號的朋友,今次更可以利用舊有帳號與電話號碼連結並登入!沒有這樣做的朋友也不用灰心,登記新帳號的步驟也都相當簡單,只需要輸入電話號碼後,以短訊驗證碼後確認身份就可以登入!
.
ICQ New新增4個超吸引功能!
1. Voice Message自動變文字
不方便聽錄音的朋友,ICQ New在每段語音訊息旁都會提供一個「Aa」的按鈕,按後就能將錄音轉化為文字翻譯,支援中文及英文,比以往的whatsapp更優勝!
.
2. 支援回覆建議
ICQ New會隨著用家的對話內容作出分析,會在下方提供多個建議回覆字句或sticker建議,只需按一下就能快速回覆,功能就與Gmail的回覆建議差不多!
.
3. 內置變臉特效 /不壓縮照片
支援多達50人視像通話的ICQ New,更允許用家在通話中使用如 instagram filter 般的變臉特效,就連平時send相/拍片都用得,非常有趣!而且更有不壓縮照片的選擇,正!
.
4. 一次過回覆多個訊息
以往在 group chat 時想同時回覆多個訊息,只能逐個逐個reply!今次的ICQ New 就能讓用家一次過回覆多條訊息,不會分先後次序,避免尷尬情況發生!
.
ICQ New私隱政策你要知
而根據ICQ New的私隱政策,將會收集部份用戶個人資料,包括註冊時提供的姓名、電郵、電話、出生日期、性別等;使用頻密程度、搜尋字眼、定位功能時的位置資料以及瀏覽器、IP地址、地理位置、互聯網服務供應商ISP等技術資料。
.
有用家就指出在這個「Whatsapp移民潮」下,ICQ的出現或許能夠憑集體回憶重新殺出一條血路!其實每個通訊程式或多或少也會收集用家注冊時的個人資料,使用某部份功能時,亦有機會需要同步位置資料或通訊錄資料。而Signal比起同類型的APP,極其量也只是少量地收集用戶的聯絡資料,並不需要連結個人身份,私隱度相對較高,亦是它最受歡迎的原因!
.
有興趣下載ICQ NEW的朋友,只需要在App Store或Google Play下載「ICQ New Messenger App: Video Calls & Chat Rooms」即可,想使用WEB版的朋友也可到https://web.icq.com/ 登入已登記的帳戶!
.
大家又會不會邀請朋友一齊重玩ICQ呢?留言告訴小編吧!
.⠀
#女生GOSSIP熱話
.
【GirlStyle Club 隆重登場 】
立即入會獨家免費贏取豐富禮品💕
.
鍾嘉欣「關關難過 關關過」
Cover story vol.10
.
FB: GirlStyle 女生日常⠀⠀
『 💌如果妳都有打卡靚相/情侶甜蜜照想同讀者分享 📷即刻 #girlstyleGirlStyle 女生日常 或tag我哋或inbox比小編! 我哋會係女生日常嘅IG同大家分享 』⠀⠀
.⠀
#hkig #hkgirls #beauty #lyrics #hkiger #love#sisters #lovemygirls #hklife #hkboy#hkgirl #hkboys #hkgirls #852 #hkcouples#hkstore #hkonlineshop #hklover#mygirls
姓名貼軟體下載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直播開始囉!
.
閱讀前哨站 粉專「一萬讚」Webinar!會後資訊與抽書開獎!
.
Himalaya 有聲書播客使用心得,隨時隨地用耳朵學習
https://readingoutpost.com/himalaya-app/
.
免費訂閱電子報〈選書,兩好三壞〉每季更新12本書 正反短評
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picking-subscriber/
.
國外書評網站 Goodreads https://www.goodreads.com/
.
【三本抽書中獎讀者】
直覺式塗鴉筆記 : Jill Wu
https://www.luckyhelpers.com/show/J322Vvd
最高自主學習法 : 劉于瑄 (Yu Xuan Liu)
https://www.luckyhelpers.com/show/R322MZP
WOL大聲工作法 : Sandy Su
https://www.luckyhelpers.com/show/D322O3u
.
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1/30(六)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
Live 分享的其他好書:
#無限賽局 #動盪 #黑暗巨塔 #高產出的本事
.
一路走來,瓦基很感謝有你的陪伴和鼓勵,讓我在閱讀這條路上感到不孤單。喜歡閱讀的我們,從閱讀裡找到了自己,也找到了彼此。
.
如果你對閱讀、選書、筆記,或者對閱讀前哨站有任何的問題,都歡迎在這則臉書貼文留言,我會蒐集起來,在 Live Webinar 的時候一起回答。
.
預計跟大家分享的內容:
.
- 我最近在讀的書 / 做的事
- 讀者常見提問 Q&A
- 開放線上 Q&A
- 線上抽獎贈書 (3本不同的書)
.
直播時間:2021/01/30(六) , 14:00-15:00
免費註冊,線上直播軟體:ZOOM Webinar (手機用戶可提前下載 ZOOM App)
報名連結
https://us02web.zoom.us/webinar/register/1116116731186/WN_-0K5tM_NR_uWbUl0SyTbsw?fbclid=IwAR1khjjMyuq38ErLYAqBRRCzTNMOuHChEMeBcEf0rVni6BtrQ9tMI_9jcsE
.
Live Webinar 的人數有上限100人,2021/01/30(六), 13:55 開放入場,如果晚一步進入的朋友,也可以改道 Facebook粉絲專頁 上面收看Live直播 (會完全同步)。登記報名的好處是會收到 Email 通知,前一天/前一小時會自動提醒你唷!
邀請你參與這個具有紀念性的時刻,一同分享這份喜悅!
姓名貼軟體下載 在 Erebus / 巴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賓果抽獎】
嘿,你!對,你!想不想要這支升級版紅色雙節棍?
巴士送給你!
可是!你要先通過賓果試煉!(和閱讀整個活動辦法還有備註事項)
你覺得你可以嗎,陌生人?
那就去留言區一樓下載賓果卡,開始核對你的修行歷練吧!
-
========
參加步驟說明:
========
步驟一:把這篇文完整讀完
步驟二:到留言區,找到巴士貼的空白賓果卡
步驟三:下載下來,用任何可以編輯圖片的軟體打開
步驟四:正中間的格子是送的,可以先畫起來
步驟五:誠實核對下面的清單,將自己符合的對應格子畫起來
步驟六:將你的結果貼在「本文」的留言區。(貼在分享的不算)
步驟七:有連成任何直線或斜線者,期待中獎。
-
========
賓果內容區:
========
1. (正中間 free)
2. 看過巴士的舊版教學
3. 把雙節棍練壞掉
4. 飛出去打壞了東西
5. 練雙節棍敲到自己的頭
6. 被說想成為李小龍
7. 「不曾」練習時學李小龍鬼叫
8. 自己配過或被他人配過周杰倫的「雙截棍」
9. 參考過李小龍的電影動作
10. 拿不是雙節棍的東西練軌道
11. 龍紋消失
12. 打到下體 (女生也算)
13. 擁有超過一種材質的雙節棍
14. 注意過「節」跟「截」的差別
15. 被說一直打自己
16. 表演給別人看的時候掉棍
17. 保養過雙節棍
18. 練某個「看起來很簡單」的動作結果很慘
19. 敲東西彈回來打到自己
20. 有人拜託你教他
21. 有公開表演過
22. 被問過「練這個幹麻?」
23. 練好一陣子後回頭改掉了某個很老的壞習慣
24. 最初從泡棉的開始練習
25. 最初就從硬材質的開始練習
※ 缺哪一格讓你很嘔嗎?截止前去補起來啊!
========
備註區:
========
註1: 活動僅限台灣地區
註2: 活動將於2021/01/08 24:00截止
註3: 抽獎將由巴士透過網頁隨機抽獎機制抽出,過程將在2021/01/09晚間,在巴士的twitch直播上抽出。
註4: 抽出後會公告得獎者 (僅有1人) 在本FB專頁。得獎者請盡速與巴士私訊聯絡。若到2020/01/10日 24:00截止未連絡則視同放棄。
註5: 中獎者將需私訊提供一組收件人姓名、手機號碼、和7-11或全家便利商店門市資訊以便收件。
註6: 本活動「不需求」參加者公開分享。想分享是你的自由。截止時只以「本文」留言區內,有達成賓果者清單進行抽獎。
嘿嘿嘿嘿,thank you. 祝大家好運。
姓名貼軟體下載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抽獎贈書活動】《#深度數位大掃除》x3本
🚀你或許有聽過「#數位極簡主義」或「#數位斷捨離」之類的運動,這是一種將數位科技的使用降到最低程度,奪回人生主導權的生活理念
🙋但是,你知道該怎麼做嗎?瓦基想與你分享具體的實踐步驟和我的心得收穫
✍️圖文心得、下載數位斷捨離實踐模板: https://readingoutpost.com/digital-minimalism/
【這本書在說什麼?】
《深度數位大掃除》的作者是喬治城大學資工系的副教授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他的著作還有其他「深度」系列的書籍:《深度工作力》、《深度學習力》和《深度職場力》。不難看出是一位對生產力有深刻研究的作家。
在這本書裡,他提倡一種「數位極簡主義」的理念,強調我們要審慎應用科技,並且重新思考市面上繽紛炫目的科技到底為我們帶來什麼價值。如果這些科技只提供廉價的娛樂和低劣的資訊,那麼寧可捨棄不用。
此外,他也提供一套「數位斷捨離」的方法與步驟,說明如何利用30天的「暫停時間」,停止接觸非必要的數位科技,細心體會和品味生活,最後才重新導入(或放棄)這些科技,並且詳細定義「如何」和「何時」使用這些科技。
整本書引用許多對於社群媒體和數位科技的評論文章,互相辯證不同的論點,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重點不是使用科技,而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終究,我們要以自己的生活目標為主,科技只是輔助,不該讓它反客為主。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自從我從去年開始經營〈閱讀前哨站〉的部落格和臉書粉專之後,我跟數位科技就一直處於一種拔河的狀態。一方面我需要靜下心來閱讀和寫作,一方面也需要處理網站技術方面的事情,編輯網頁和美工設計,也都脫離不了數位科技。
尤其平日下班之後,一天的時間已經所剩不多。原本我遵循去年讀完《原子習慣》和《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之後,限制自己使用社群媒體和網路科技的時間,錶定每天30~60分鐘,但總會不小心逛到超過時間。
再加上,由於經營部落格的緣故,需要涉略很多的數位工具,因此我訂閱了許多APP服務的電子報。這些電子報都會夾帶吸引人的標題和內容,只要一個不注意,就很容易迷失在一個又一個的連結裡面,到最後總是耽誤了原本想做的事情:閱讀和寫作。
因此,我開始自問:「我戒斷的數位科技還不夠多?」、「我使用這些數位科技的心態要調整嗎?」、「有什麼方法可以再幫我更進一步?」直到我偶然間看到《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終於,「賓果」!
【我如何使用這本書?】
閱讀的過程中,我一直想起作者的這句話:「你需要一套成熟的科技使用理念,以自己的深度價值觀為基礎,問自己:你該使用什麼工具;你如何使用他們;你為什麼一定要使用他們?」腦中便開始浮現出,關於目前使用數位科技的許多省思。
接著,讀完這本書之後,我試著把書中的流程轉化成具體的步驟,也參考了網路上其他讀者的實作方式。最後,我用子彈筆記的方法,規劃出一套「數位斷捨離的準備方法和執行步驟」,並且透過寫日誌的方式,記錄自己在這段過程中的想法。
然後,從7/1到7/30之間的三十天裡,我進行了一次數位斷捨離的流程,重新打造一套我自己運用數位科技的方式。我回顧了這段過程,並且把這套方法做成一份「數位斷捨離實踐模板」,底下分享我的詳細實踐心得,文章底部附有這個模板檔案的下載方式。
【1.數位極簡主義: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數位極簡主義的定義是:「一種運用科技的理念,指的是你把連線的時間,放在少數幾個精心挑選的最適活動上,那些活動強力地支持你重視的事物,你也樂於錯過其他的一切活動。」不要被科技牽著走,在這個充滿誘惑裝置的年代,塑造一種值得享受的生活。
✅仔細想想,我總共使用了哪些科技?
雜亂是代價高昂的。太多的裝置、app、服務佔用的時間和注意力,使我們付出很大的代價,那可能抵銷單一物件所帶來的效益。找個時間,完整地列出來你正在使用的科技,可能連自己都會大吃一驚。
前Google工程師崔斯頓.哈瑞斯曾經出面爆料:「科技公司希望你以特定的方式,長期使用他們的產品,因為那是他們營利的方式」。他繼續說道:「菸草公司只想要你的肺,APP商店想要你的靈魂」。利用這個練習,看看自己的靈魂都放在那些APP上頭。
我使用的3C產品不多,只有桌電、筆電、智慧型手機、電子書閱讀器。我常使用的軟體則有 Email、Line、Messenger、Evernote、Trello、FB、IG、PTT、LinkedIn、YouTube、Spotify、Brain.fm、Audible、Scribd。
✅你現在如何使用這些科技為自己帶來好處?
優化很重要。判斷某個科技是否支持你重視的東西,只是第一步。為了充分獲得那個科技的潛在效益,它必須仔細思考如何使用那項科技。你如何使用它們?
帶來哪些好處?我使用桌電、筆電維護網站、經營社群、撰寫文章。使用智慧型手機跟朋友連絡、即時收看新聞資訊和網路影片。使用電子閱讀器、有聲書Audible和Scribd,在我移動通勤和外出在外的時候,閱聽不同的書籍。
我使用Evernote撰寫文章、紀錄網路文章摘要,用Trello管理部落格待辦事項。我使用Email、FB、IG、PTT、LinkedIn與社群互動、回答讀者問題。我使用YouTube觀看網路影片。我使用Brain.fm聽專注音樂、用Spotify聽休閒音樂。
✅但放棄這些科技會帶來哪些不便利?
有意識的作為令人滿足。這種滿足感和我們做的具體決策無關。之所以讓我們覺得意義非凡,主要是因為握有自主權的滿足感。主動放棄這些科技,帶來些微的不方便?還是巨大的不方便?
放棄使用電腦,會導致無法經營部落格和社群媒體。放棄使用智慧型手機,就無法即時與人通訊,也無法收聽有聲書。放棄社群媒體,會失去許多與部落格讀者互動的機會。放棄數位管理工具,會失去以後「搜尋」專案紀錄的便利性。
【2.數位斷捨離 :30天實踐步驟範例】
騰出30天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暫停使用生活中那些可有可無的科技。
利用30天的暫停期,探索及重新發現讓你有成就感又有意義的活動和行為。
暫停期結束後,將那些可有可無的科技重新導入生活中,從零開始。針對每項重新導入的科技,判斷它為你的生活帶來什麼價值,規劃日後的具體用法。
✅我曾經使用哪些數位工具?
我使用的硬體:「桌上型電腦、筆電、智慧型手機、電子書閱讀器」。我使用的軟體:「Email、Line、Messenger、Evernote、Trello、FB、IG、PTT、LinkedIn、YouTube、Brain.fm、Spotify、Audible、Scribd」。
✅有哪些是可有可無的?暫停使用
所有智慧型手機APP的「通知」,包含鈴聲和畫面橫幅。我試著暫停與移除的APP有:FB、IG、PTT、LinkedIn、YouTube、Brain.fm,必要的功能我只允許自己在電腦上面使用,而且在限制的時段內使用。更進一步,我降低自己接觸社群媒體的時間。
我從原先的工作日每天一個小時、假日無限制,縮減到星期二、星期四半各小時,星期六、日各兩小時。使用自動回覆,通知親友與讀者我的數位斷捨離時間,替自己保留一段緩衝時間。
✅我在30天裡,採取了哪些休閒?嘗試了哪些興趣?
作者提到:「如果你從生活中淘汰那些數位的干擾之前,沒有先填補那些數位干擾幫你忽略的空白,你會覺得數位斷捨離後的體驗很難受,因為你不知道斷網後要做什麼,反而難受。」因此,重拾自己曾經喜歡的非數位休閒,就非常的重要。
我試著在空出來的時間裡,讀了更多的書。最近讀了《人生給的答案》之後,對「靜坐冥想」產生強烈興趣,趁著這段時間,每天撥出10分鐘的冥想時間。此外,在用電腦寫作的時候,把網路中斷,專心於純文字的輸出。
休閒娛樂方面,在假日安排了更固定、更多的時段,和女友一起練習國標舞。假日出門買早餐時,不騎機車,改用散步的方式,在這段悠閒的時間與自己對話。也終於,把訂閱很久卻沒認真讀的〈哈佛商業評論〉雜誌拿出來讀。
✅哪些工具支持我的價值觀?
需要經營部落格和社群粉專,桌電和筆電仍然必要。將智慧型手機簡化成通訊為主的目的,搭配移動通勤時可以收聽有聲書為輔。電子書閱讀器仍然是外出時的好搭檔,方便攜帶的特性仍讓我愛不釋手。
社群軟體是與讀者接觸和交流的重要管道,保留,但是限制自己只能在電腦上使用,而且只能在固定的時段使用。調整Evernote和Trello的使用方式,與手寫的子彈筆記做出功能區隔,主軸目標寫在子彈筆記裡,輔助記憶、紀錄的資訊則放在數位工具裡。
✅具體規劃,我會如何使用它?
區分清楚自己每天的「數位時間」,以我自己為例,早晨醒來之後採取晨間習慣,偶爾閱讀、偶爾使用30~60分鐘的電腦,中斷網路並且以「自由書寫」撰寫讀書心得文章。我在網頁瀏覽器安裝 LeechBlock NG 套件,這個套件可以把你需要隔離的「時段」和「網域」設定上去,在那段時間內你就無法使用這些網頁。
平日下班後,我只有在星期二、四,允許自己22:00~23:00接觸數位科技和社群媒體,保留星期一、三、五的時間給自己享受「離線狀態」。在假日,才允許自己擁有比較多的數位時間,放在上午和傍晚使用,下午時段則保留給離線狀態。
✅哪些工具已經變成非必要?
所有智慧型手機APP的「通知」,包含鈴聲和畫面橫幅,我認為只要留下最重要的來電鈴聲就可以。我取消了Brain.fm的訂閱費,改以Spotify裡面的歌單取代,找關鍵字「Focus、Reading、Piano」的歌單都是很好的選項。我刪除了手機上的LinkedIn和YouTube,只在電腦上使用。加上我原本就已經刪除了FB、IG、PTT的手機APP。
【3.數位極簡生活30天:我的四個感想】
經過30天的實踐之後,我有什麼感想和收獲?那就是「這一切的重點不是使用了什麼科技,而是為了讓自己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不要讓科技來選擇你,你可以選擇使用哪些科技,我們有能力主導自己的人生。
在《湖濱散記》中,梭羅寫道:「大部分的人過著沉默絕望的生活。」然而,比較少人引用的是下一段他樂觀地反駁:「他們確實以為自己別無選擇,但機靈健康的人都知道,太陽升起又是新的一天,一切煥然一新。拋棄成見,永不嫌晚。」我們確實有能力扭轉這種狀態。
✅獨處的感覺是什麼?
作者引用許多的文章和文獻說明「獨處很重要」。他對獨處的定義是:「你對他人創造的資訊毫無反應,專注於你自己的想法與體驗上,無論你身在何處。」而且,獨處時的思考,會帶來一種「從容的反思所衍生出來的洞察力和情感平衡」。
我很欣賞的美國開國元勳班傑明.富蘭克林曾經在日記裡寫道:「獨處是令人精神煥發的愉悅消遣」。在這30天裡安排的「離線時段」,是與自己內心對話的最好時趕。我本來已經是個很容易享受獨處的人,減少了數位資訊的刺激後,更容易感受到思緒的活躍,以及內心的平靜。
✅別按讚,對我有什麼改變?
作者不鼓勵你到處「按讚」,因為按讚提供的互動太少。以至於,除了淪為社群公司優化演算法的資訊之外,你跟貼文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提升。這類互動流於淺薄,也沒有深度。
我的做法是,雖然不按到處讚,但是看到想要互動的文章,就直接在底下留言。當然,如果因為我這麼說,可以讓這篇文章的按讚數大減、留言數增加,那我也會感到無比的欣慰(誤)。
最後,作者也對例如FB和IG之類的APP提出建議,如果你真的要用社群媒體的服務,最好離手機版本遠一點,因為那對你的時間和注意力是巨大的威脅。因此,我在數位斷捨離的步驟中,刪除了大部分的手機APP。
✅我重拾休閒的收穫是?
其實,大家都高估了休息時「什麼都不做」的放鬆效果。在繁忙的工作日之間,或是一大早為了孩子搞得人仰馬翻之後,我們很容易渴望「無所事事」的解脫感。但是,根據書中引用的許多研究指出,耗費精力的休閒活動,反而會提升休閒之後的心靈感受。
作者說道:「這類減壓活動有其價值,但收穫有限,因為無所事事的時候,往往會使人轉向劣質的休閒活動,例如盲目地滑手機、心不在焉地追劇。把精力投注在困難但有價值的事情上,收穫總是豐厚許多。」
由於減少了使用數位科技的時間,把多出來的時間拿來閱讀跟寫作,讓我能更從容地體會書中的文字,也能更專注地寫下我想說的話。另一個收穫是,我開始培養起睡前「靜坐冥想」的習慣,每天10分鐘採取正念呼吸的方式,把當天的雜念跟煩惱重新歸零。
✅我做了哪些注意力抵抗運動?
《注意力商人》的作者吳修銘,在書中評論媒體的某一種商業模式:「你聚集人群,不是因為你想賺他們的錢。而是因為你可以把他們轉賣給想獲得那群人關注的其他人」。Google和臉書的主要資源是「眼球關注時間」,如今獲得眼球關注比開採石油更有利可圖。
1830年第一份廉價報紙《紐約太陽報》的創辦人意識到他可以把讀者變成商品,把廣告變成顧客。用盡全力把讀者的注意力賣給廣告商,推出許多爭搶眼球注意力的新聞報導。對於新聞的內容品質要求,反而不是他們關心的重點。
以前的我接觸新聞的管道,不外乎Yahoo新聞、社群推播的新聞。但是作者提倡「慢媒體」,他認為:「吸收少量優質的東西,通常比吸收大量劣質的東西更好。」我們要以一種緩慢的思維模式來吸收新聞媒體,只關注品質最高的新聞來源。
因此,我開始嘗試閱讀〈華爾街日報〉的新聞報導(需要訂閱費),比起那些標題聳動、內容空泛的新聞,〈華爾街日報〉對於世界的財經趨勢和政治局勢,都有更深入和精準的解讀。我也試著體驗以「付費讀者」為服務對象的媒體,與那些以吸睛文章「賣廣告」的媒體究竟有什麼不同。
【總結:我的數位斷捨離10個行動】
如果你直接跳到這裡看結論,想知道我實踐上採取了那些行動,那麼以下這些就是這30天來,我的10項行動清單:
1. 刪除數位斷捨離30天之後不必要的APP,我原本已經刪除了FB、IG、PTT,現在進一步刪除手機上的Youtube、LinkedIn、Brain.fm,只留下方便移動時收聽的有聲書Audible和Scribd,以及音樂服務Spotify。
2. 關掉智慧手機的所有通知,包含鈴聲、畫面橫幅,只留下「電話通知」和「簡訊」。有意識地在固定時段,才查看重要APP的資訊。
3. 在固定時段批次處理所有的數位科技產品(硬體、軟體、網頁、APP),不要讓這些東西佔據全部的注意力。一口氣回信、回訊息,總是比零散時間處理來的有效率。
4. 規劃固定的生活作息,最有效率、最不容易受阻礙的時段是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雖然下班作息一樣需要規劃,但效果都比不上晨間作息。
5. 限制自己接觸社群媒體的時間,我從原先的工作日每天一個小時、假日無限制,縮減到星期二、星期四半各小時,星期六、日各兩小時。
6. 安排自由的網路漫遊時間,但不宜太久。我避免在平常的五個工作日網路漫遊,只安排在每週六、日晚上時間,允許自己愛逛什麼就逛什麼。
7. 關閉網路、設定鬧鐘,替自己的數位斷捨離時間做出隔離網路的環境。我開始習慣在閱讀跟寫作的時候,把網路完全切斷,設定45分鐘的鬧鐘提醒自己休息。
8. 取消訂閱不必要的Email電子報,尤其是跟我現在專注的目標無關的項目,電子報雖然提供了很多資訊,但還是要輔助自己的目標才有價值。我曾經喜歡到處訂閱,但現在我取消了80%的電子報。
9. 開始閱讀慢媒體,捨棄低品質的劣質媒體和社群新聞,在固定的時間才靜下心來閱讀慢媒體。我開始喜歡上〈華爾街日報〉、〈報導者〉這類的優質新聞。
10. 讓親友和讀者知道自己的數位斷捨離時段,給自己緩衝空間又不失禮貌,又能在心情最沉澱和平靜的時候,再認真回覆訊息,或撥通電話親口聊天。
【後記:最重要的事就是…】
《深度數位大掃除》讓我透過這三十天的數位斷捨離練習,重新檢視、設計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數位極簡生活模式。讓我回想起之前讀了《極度專注力》這本書,烙印在心底的這句話:「注意力太過寶貴以至於你得非常自私地只留給自己使用」。
隨時提醒自己,要跟這些APP和網站保持一定的距離,這些服務不是「想要打造更美好世界的宅神」送給大家的禮物,而是刻意設計成放進我們口袋的吃角子老虎機。總是注意自己如何使用科技,而不是反過來被科技主宰了生活的步調。
最後,我想跟你分享一句我很喜歡的話:「最重要的事,就是把你自己最重要的事,當成是最重要的事。」邀請你一起加入數位斷捨離的練習,也歡迎你在三十天的練習之後,留言分享你的收穫和體會。
讓我們在這個充滿數位誘惑的年代,塑造一種值得享受的生活。
重點不是使用科技,而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抽獎辦法】感謝 時報出版
1、抽出「3本」《深度數位大掃除》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覺得執行數位斷捨離最難的是什麼?例如:「我覺得要關閉手機的通知很難,朋友會很難找到我」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8/18(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3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08/20(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